帝国争霸(校对)第4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9/945

  炸弹本身非常简单,就是用一个发条驱动装置控制引信,而且由发条的松紧来确定触发时间。
  关键就是,在上发条的时候毫无规律可言。
  如此一来,炸弹的起爆时间有很大的差别,有可能是几分钟之后,也有可能是几个小时之后。
  如果发条装置出了故障,就有可能在几天之后,或者几个月之后,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起爆。
  因为引信是在内部锁死,所以几乎无法用传统方式排除。
  要想强行排除,一般在安全距离之外,通过射击或者是爆破方式引爆。
  这种定时炸弹的威力都不是很大,跟陆军常用的反人员地雷相当,其主要的价值就是给敌人制造麻烦。
  因为实战使用的效果非常好,能够有效瘫痪机场等重要军事目标,所以海军就直接拿来使用。
  8架“霹雳”只挂了8枚1000千克级子母弹,不过足够瘫痪中转岛上的机场。
  随同“朱雀”与“霹雳”杀到的,还有2个中队的“哮天”。
  因为只有几架敌机升空,而且均在爬升的时候遭到攻击,所以在随后的战斗中,这些护航战斗机重点照顾了那些停在机场里面的敌机,特别是B-17重型轰炸机,以及能够对舰队构成威胁的远程战斗机。
  到7点20分,滞后的主力机群杀到。
  因为机场已经遭到压制,暴露在外的敌机也遭到了扫射,所以主力机群重点轰炸了机场附近的高射炮阵地。
  其实,这跟安排的攻击战术不同,前线指挥官做了调整。
  理由也很简单,肯定需要发动第二波攻击,而且第二波攻击仍然主要轰炸机场,所以就没必要继续在已经暂时瘫痪的机场上浪费弹药,提前摧毁敌人的防空阵地,能有效提高第二波轰炸的效率。
  关键还有,精英飞行员集中参与在第一波攻击,而第二波机群中有不少的菜鸟。
  在7点半,指挥第一波攻击的飞行员发回报告,要求舰队立即发起第二波攻击,并重点轰炸机场。
  这些,跟计划一样。
  收到报告之后,周涌涛没有耽搁,立即就下达命令,让航空勤务人员为已经送上了飞行甲板,还加满燃油的舰载机装弹。
  其实,除了没装弹,其他的准备工作都已完成。
  也只有在收到报告,确定了轰炸目标之后,才能决定使用的弹药。
  不同的是,因为敌人的防空战斗机已经被打垮,而且第一波机群的护航战斗机能晚大约一个小时返航,所以不用为第二波攻击机群安排护航战斗机,只是在此之前已经把执行护航任务的战斗机送上飞行甲板。
  要说,其实就是之前在甲板待命的那些战斗机。
  在征求了白止战的意见之后,周涌涛对部署做出了调整,下令给所有的护航战斗机挂上对地攻击武器。
  也就是说,这些战斗机还要顺带执行打击任务。
  如果遭遇敌人的战斗机,毕竟在中转岛东边几座岛屿上,肯定有野战机场,也肯定部署了战斗机,这些护航战斗机就能够扔掉挂载的炸弹,立即投入空战当中去,掩护攻击机群轰炸中转岛。
  其实,用“哮天”执行攻击任务,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在攻打塞岛的战斗当中,特别是到了后期,也就是在瘫痪了管岛之后,“哮天”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地攻击。
  此外,在狮泉城那边的战斗当中,“哮天”同样客串了攻击机的角色。
  相对来说,对付一般目标的时候,“哮天”的战斗效率超过了舰载轰炸机。
  最明显的优势,就是不用安排战斗机护航。
  仅此一点,就能把作战效率提高一倍!
  此外,“哮天”的挂载能力不比其他的战术飞机差。如果按综合效能计算,还超过了很多舰载机。
  在一些低烈度的战斗中,“哮天”用航空机枪就能完成支援任务。
  当然,也不是尽善尽美。
  跟轰炸机与攻击机相比,“哮天”最为明显的缺点,其实是缺乏装甲防护,很容易被小口径高射武器击伤。尤其跟陆军的专用攻击机相比,这个缺点非常的突出,甚至到了难以容忍的程度。
  在狮泉城那边的战斗中,损失的“哮天”有超过一半毁于高射机枪与小口径高射炮。
  瑕不掩瑜,这个问题并没影响“哮天”在实战中的表现。
  正是如此,帝国海军的舰载航空兵部队一直在努力开发,或者说是提高“哮天”执行攻击任务的能力。
  说得简单一点就是为“哮天”寻找合适的对地武器!
  这里,仍然跟陆军有关。
  没错,就是由陆军航空兵首先吃螃蟹的火箭弹。
  因为攻击地面目标的效果非常的理想,而且对飞行员的要求不高,所以海军航空兵继续发扬拿来主义。
  要说的话,在使用上火箭弹之后,“哮天”才成为了货真价实的多用途战斗机。
  
第501章
突击得手
  火箭弹绝对是个好东西。
  在用上火箭弹之前,不管是“哮天”,还是“朱雀”或者“霹雳”,执行对地打击任务的时候,总有那么一点点遗憾。
  用飞行员的话来说,就是挂的炸弹不够多!
  往往在遇到重要目标的时候,才发现炸弹已经没了。
  此外,大口径机枪能对付的目标比较有限,并不能完全取代炸弹。
  在装备火箭弹之前,就有飞行员提议,把“哮天”机翼内侧的航空机枪换成20毫米机关炮,以增强对地打击火力。
  虽然在技术上没有任何难度,但是出于后勤保障方面的考虑,没有这么做。
  此外就是,20毫米机关炮在空战中基本没有价值。
  早在去年,帝国海军就拿缴获的零战做了测试,结果发现这种战斗机上的2门20毫米机关炮纯粹是摆设,不但射速慢,还因为采用的短炮管,导致初速低,在空战当中几乎没法使用。
  有趣的是,因为20毫米机关炮太重,所以狭夷海军没为零战配备大口径机枪,使用的中等口径航空机枪。
  此外,机关炮的备弹量少得可怜,最多能打几个短点射。
  这就是零战火力严重不足的根源所在。
  虽然“哮天”比零战重得多,也结实得多,可以使用长炮管提高初速,还能提高机关炮的备弹量,但是必然导致战斗机增重,也会对配套武器产生影响,综合价值反到不明显,或者说得不偿失。
  其实,只是增加一种不同口径的机载武器,瞄准的时候就会有大麻烦。
  原因也很简单,20毫米机关炮与13毫米航空机枪的弹道是截然不同,根本就无法同时使用。
  这意味着,在战斗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武器,并且用开关切换。
  对经验丰富的老鸟来说,问题还不大。可是在菜鸟手里,这就是天大的问题了。
  没法瞄准,或者打不中,威力再大的武器都是摆设。
  为了增强舰载机的对地打击能力,特别是持续作战能力,海军航空兵的勤务人员想了很多的办法。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机翼下设置一些专门用来挂载小型炸弹的挂点。
  至于小型炸弹,那就太多了,从15千克到150千克几乎是应有尽有,还可以说是物美价廉。
  使用得最多的,也就50千克与100千克两种。
  所有的“哮天”战斗机,在两侧机翼下各有6个外挂点,理论上最多能挂12枚150千克小炸弹。如果用串联挂架,最多可以挂24枚50千克级小炸弹。只是通常情况下,为了降低起飞重量与提高可操控性,特别是在使用机腹挂点挂载副油箱或者大炸弹的时候,得把翼下挂载的重质量控制在500千克以内。
  此外,新批次“哮天”的翼下挂点增加到了16个,只是外挂总量没有变。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帝国海军从陆军那里获得了一批火箭弹,还发现用在战术飞机上的效果非常理想。
  在攻打塞岛的最后阶段,海军航空兵就对火箭弹进行了实战测试,不管是实测结果,还是飞行员反馈,都非常理想。
  塞岛战役还没结束,海军就给军火厂下了订单,此后还采购了一条生产线。
  至于火箭弹的用途,不止是用于对地打击。
  到大战的后期,大口径火箭弹还是对付小型战舰的利器,而且在对付大型战舰的时候也有不错的效果。
  要说的话,火箭弹最突出的优势,其实是大幅度降低了对地与对海打击的难度。
  简单的说,并不需要让飞行员接受严格的俯冲投弹训练,可以采用扫射的攻击战术来使用火箭弹!
  因为操作与使用难度大幅度降低,所以应用范围非常的广泛。
  现在,火箭弹依然主要用在战斗机上,让战斗机获得了航空机枪之外,更加犀利的对地打击手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9/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