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4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4/945

  只是,在大战爆发之后不久,由这些谍报人员组成的情报网络就被梁夏帝国的情报安全机构一举铲除,超过九成的谍报人员失踪,纽兰情报机构花几十年建立起来的情报网络就此灰飞烟灭。
  直到正式参战,也就是狭夷皇国战败之后,纽兰情报机构才搞清楚了问题所在。
  一名合格的谍报人员不但要有类似的相貌,还要精通潜伏国的文化与习俗,才能够装扮成当地人。
  在这方面,狭夷情报机构做得更到位。
  其实,就是在狭夷皇国战败之后,大批情报人员流落到纽兰联邦,纽兰情报机构才获得了较为可靠的情报线索。
  只是,远远谈不上高效。
  不管狭夷情报人员怎么吹嘘,至少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为纽兰联邦提供多少具有决定性作用的高价值情报。
  相反,经费却花了不少。
  正是如此,纽兰海军也在努力完善自己的情报体系,或者说努力谋求与打造获取情报的手段。
  在海军中,执行战略侦查任务的主力就是潜艇。
  相对而言,斯普更加愿意相信海军的潜艇。
  虽然在北夕落洋上,纽兰海军的主要任务是反潜与护航,但是在东望洋上,纽兰海军扮演的另外一个角色。
  要说破交作战,纽兰海军跟迢曼海军非常相似。
  早在大战爆发之前,纽兰海军就认识到了潜艇在东望洋战场上的巨大价值,也非常重视远洋潜艇。
  关键还有,纽兰联邦是上次大战的战胜国。
  在发展潜艇的时候,除了必须准守“华城条约”与“伦泰条约”之外,不会像迢曼帝国那样受到严格限制。
  在地理位置上,因为东望洋的西部是岛屿密布,有几十条主要的航线,而在东部则几乎没有岛屿,就只有几条航线,所以对地处东望洋东岸的纽兰海军来说,更适合派遣远洋潜艇去东望洋西部执行破交任务。
  正是如此,在大战爆发之前,纽兰海军拥有东望洋最庞大的潜艇舰队,而且把几乎全部远洋潜艇都部署在西东望洋。
  按纽兰海军的战略设想,这些潜艇就是第一道防线。
  大战爆发之后,纽兰海军立即加大潜艇的建造规模,而且打破和平时期的规定,让众多小型造船厂在不用支付专利费用的情况下,拿大型造船厂的设计图纸,直接为海军建造远洋潜艇。
  现在,纽兰海军的远洋潜艇已经超过了100艘。
  一直把潜艇当成主力的迢曼海军,远洋潜艇都还不到100艘!
  关键,这些潜艇都在东望洋,而且大部分就在西东望洋这边。
  虽然潜艇的头号任务是破交,主要就是到西东望洋,以及炎海去寻找与袭击梁夏帝国的运输船只,有机会的话还要去偷袭没有反潜能力的大型战舰,但是所有的潜艇,都必须兼顾执行侦查任务。
  按东望洋舰队司令部下达的命令,在发现敌人的主力舰,特别是航母之后,首先要做的不是发射鱼雷,而是发电报。如果遇到的是敌人的舰队,那就必须在确定了舰队的规模之后向舰队司令部汇报。
  任何时候,都有数十艘潜艇在西东望洋上活动。
  在安排任务的时候,潜艇部队的指挥官会明确要求,出击与返航阶段,得绕道去梁夏海军的前沿基地,也就是去火山群岛与北马群岛的主要岛屿附近转一圈,保不准能逮到击沉舰队航母的机会。
  通常,在做任务规划的时候,艇长会预留绕航所需的燃油与给养。
  不管怎样,对潜艇艇长来说,能够用鱼雷击沉舰队航母,那绝对是莫大的荣誉。
  对于续航距离超过了15000海里,自持力至少都有90天的远洋潜艇来说,在出击与返航的途中多跑几百海里,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当然,为了鼓励潜艇艇长去执行侦查任务,尼兹出台了一项奖励机制。
  击沉1艘万吨大型战舰,全艇官兵能够获得3个月带薪假期,还由专机送回本土与家人团圆。如果击沉1艘战列舰,则能享受半年的带薪假期,还可以额外获得一笔奖励。要是击沉了航母,哪怕是小型航母,自艇长往下,最多可以准许一半的官兵以全额补贴的方式提前退役。
  当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艘潜艇的官兵获得提前退役的机会,连获得半年休假的都没有。
  不是潜艇官兵不够努力,也不是运气不好,而是梁夏海军很重视反潜。
  在某种意义上,这跟梁夏海军缺乏有效的反潜手段有关。
  为了避免遭到潜艇暗算,梁夏海军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最为典型的,就是在所有的港口与锚泊地部署足够多的远程巡逻机,还让巡逻机无简写的出动,设置数百千米的反潜巡逻区域。
  显然,没有什么潜艇能够在水下潜航数百千米。
  至于夜间在海面上航行,受到航速的限制,也跑不了那么远。
  打到现在,纽兰海军在西东望洋损失的数十艘潜艇,有一半是在靠近梁夏军港的途中被发现与击沉的。
  只是,对斯普来说,他肯定更愿意相信潜艇的侦查报告。
  不说别的,到目前为止,由潜艇提供的侦查情报大部分都很准确,可信度远远超过了谍报人员提供的情报。
  现在,斯普他们就等潜艇的侦查报告。
  原因也很简单。
  斯普回到珍宝港后,不但发出了警报,还去说服了尼兹,让尼兹以舰队总司令的身份给所有在西东望洋活动的潜艇下了一道命令,让离得比较近的,或者说能够及时赶到,还有足够多剩余燃油与给养的潜艇火速赶往火山群岛,严密监视三处锚泊地,在有了发现之后立即报告。
  当时有11艘潜艇回了这封电报,表示正在赶往火山群岛的途中。
  此外,肯定还有一些处于返航阶段的潜艇也收到了电报,或许其中的一些就会转向前往火山群岛。
  总而言之,在火山群岛附近有十多艘潜艇。
  如果不出所料,那些潜艇差不多已经部署到位。
  如果梁夏舰队已经出动,那么很快就能收到潜艇的报告!
  
第495章
大局
  虽然在等消息,但是尼兹没浪费时间,借这个机会,让司令部的作战参谋大致介绍了当前的局势。
  其实,也是要让斯普与哈尔等主要将领能够更加客观的看待问题。
  这种随时能保持冷静的稳重作风,就是尼兹的特色,也是统帅东望洋舰队,让哈尔等人心甘情愿的听从指挥的关键所在。
  要说,斯普受到尼兹的重视,也与此有关。
  在几个主要的一线将领当中,就斯普的性格跟尼兹比较接近,能做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对于当前局势,其实没什么好多说的。
  中东望洋这边,就是由威岛充当前进据点,而中转岛是中枢,珍宝港所在的霍努岛为后方大本营,构成了三点一线,分成三个阶段的防线。要说有什么问题的话,也就是三道防线的间隔距离实在是远了一些。
  这些问题正在得到解决,或者说弥补。
  在中转岛东边的几座岛屿上,纽兰海军已经投入足够多的兵力与资源,将其打造成连续的防御支撑点,以求为中转岛提供更有力的支持与掩护,并构成新的防御屏障,为后方的珍宝港提供更有效的掩护。
  这也是斯普坚信梁夏海军不会攻打威岛的关键所在。
  总结起来,也就一句话。
  打下威岛,并不能改变中东望洋方向上的战略格局,对进攻与占领霍瓦依群岛的帮助是微乎其微。
  以威岛为基地,不但需要强攻中转岛,而且会暴露攻打中转岛的意图。
  在中东望洋方向上就是死战之局。
  不管是进攻的一方,还是防守的一方,至少在战略层面上没有多余的选择,只能跟对手死拼。
  要说的话,只是在战术上想一些办法,以降低作战难度。
  相对而言,西南东望洋才是用兵之地。
  这也是尼兹没有倒向斯普的关键所在。
  不管在战略层面上,还是看战术,西南东望洋给了前线指挥官很大的舞台,更能发挥出指挥官的统帅能力。
  说得形象一点,中东望洋就是拳击场,而西南东望洋是一个话剧舞台。
  这种局面,从纽兰海军的防御部署当中就能看出来。
  在西南东望洋,第一道防线是管岛与图克要塞。
  要说,这也是两座前沿基地。
  虽然纽兰海军在这两处地点投入大量资源,还一度打算死守到底,但是在塞岛攻防战结束后,尼兹对防御战略做了调整,降低了在两地的投入,也就等于间接放弃了这两座看似重要的岛屿。
  其实,塞岛血战大幅度的降低了管岛与图克要塞的战略价值。
  虽然塞岛血战让梁夏海军遭受了惨重损失,耗费了大量时间,但是对纽兰联邦来说,影响同样是十分巨大。
  最明显的,其实就是沉重打击了纽兰军民的斗志与士气。
  在塞岛血战前,纽兰联邦还大肆宣传,将在这里挡住敌人的前进步伐,并给予敌人迎头痛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4/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