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4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4/945

  只是,要提前入列,难度比较大。
  要说的话,人员的问题比装备的问题更加严重。
  别看帝国早就开始动员,可是一直到现在,帝国海军都处于缺编状态,几乎所有的战舰都存在人手不足的问题。
  不是说民众参军不积极,是培训新兵的速度跟不上。
  海军是典型的技术军种,哪怕是最普通的水兵,也有自己的专长,并非接受几个月的新兵训练就能上前线。
  这也导致,海军很难在战时迅速扩充。
  就算按照战时标准,普通水兵的训练周期都为半年,技术士官至少为一年。
  所幸,这还不算大问题。
  按照白止战的安排,4艘小型航母在初期的主要任务是支援登陆作战,为登陆舰队提供掩护。
  至于舰队决战,那是特混舰队的事情。
  关键就是,有了这4艘小型航母,特混舰队就不会受到登陆作战限制。
  正是如此,在来到浦州之后,白止战连宾馆都没去,下飞机之后给赵禹打了个电话,然后直接去了造船厂。8)
  
第471章
寸有所长
  为了把船台腾出来,4艘小型航母都停在舾装码头旁边。
  按照安排,第一批4艘建成之后,小型航母的建造工作将移交给规模较小的造船厂,第二批4艘依然由浦州造船厂建造船体。如果建造第三批,或者是重新设计的新信号,就由其他造船厂建造。
  码头上热火朝天的,数百名工人正在忙碌,还有一批海军的官兵。
  等到赵禹赶来,白止战才下了车,随行的船厂公关经理提前去找到了几个主要工头与监造长。
  与和平时期不一样,战时的监造长是专职,并非战舰的首任舰长。
  这么安排,主要是为了提高建造效率。
  通常情况,新战舰的首任舰长往往来自同级别,或者同型号的其他战舰的大副,也有可能是主要部门军官。
  按照正常安排,首任舰长会在战舰完工之前半个月左右到岗。
  看到赵禹,白止战立即发现,他的白发又多了一些。
  “你也真着急。”
  “早点来看看,免得牵肠挂肚的。”
  赵禹叹了口气,朝走过来的监造长与几名工头点了点头,算打了招呼。
  因为一直在积极推动小型航母的建造工作,所以赵禹认识几乎所有负责人,而且这些人也认识他。
  随后,白止战询问了一些比较关心的问题,比如建造的进展情况。
  与赵禹在电报中提到的一样,建造工作进行得比较顺利,全都在计划当中,肯定能按时交付。
  因为海军加大投入,开出了高额奖金,所以工人都很有干劲,大多会主动加班。
  至于性能,同样不需要担心。
  在设计的时候,赵禹就力排众议,决定使用弹射器,哪怕要为此做出一些牺牲,比如舰体前部的宝贵空间。
  正是如此,这种标准排水量还不到15000吨的小型航母,能够搭载与应用帝国海军现役的所有舰载机。
  要说,缺点同样很突出。
  首先就是,载机的数量偏少,机库里面只能放30多架,算上系留在飞行甲板上的,也没超过50架。
  因为飞行甲板宽度不够,所以还无法像舰队航母与大型航母那样,把舰载机系留在甲板两侧,而不影响正常的起降作业。由此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在实战当中要尽量避免在飞行甲板上系留舰载机。
  其实,到战争后期,帝国海军还明确规定,小型航母在进入战场之前,不得在飞行甲板上系留舰载机。
  原因就是,系留舰载机会大幅度降低航空作业效率,遇到突发情况的时候,很有可能会措手不及。
  在实际操作中,小型航母的舰长也很少在飞行甲板上系留舰载机。
  这跟小型航母的作战用途有很大关系。
  除了护航,在绝大部分时候,小型航母都在为地面部队提供支持,因此需要频繁起降舰载机,而且每次出动数量都不多。这就决定了,小型航母更看重持续出动能力,而不是爆发式的派出大量的舰载机。
  另外一个缺点就是,机库的高度有限,限制了拓展能力,无法运作在战争后期出现的大型舰载机。
  这是一个没办法解决的问题。
  受到吨位限制,又要提高战场生存力,还要有足够快的速度,舰载机也不能少,就连高射炮的数量都做了要求,设计师只能在别的地方尽量节约重量与空间,比如按照现有舰载机的高度来设置机库。
  结果就是,在战争后期,很多小型航母只能搭载战斗机,没办法运作体积更大的轰炸机与鱼雷机。
  当然,这个问题现在还没有显现出来。
  最后一个缺点,就是自持力偏弱。
  虽然在设计的时候,赵禹就放弃了续航力,增加航空汽油与弹药的装载量,以增强持续作战能力,但是受吨位限制,小型航母的持续作战能力依然非常糟糕,搭载的航空燃料与弹药不到大型航母的一半。
  按攻打塞岛的作战强度,恐怕三天就需要补给一次。
  如果在登陆场附近活动,而且是跟登陆舰队在一起,那么在前线进行补给作业的难度也不大。
  要说的话,帝国海军一直在增强外海补给能力。
  早在大战爆发之后,帝国海军就清楚认识到补给舰的重要性,还立即着手以舰队油船为基础,研制能伴随舰队作战的快速补给舰,也就是后来常说的综合补给舰或战斗支援舰,而且第一批已经在年初交付给海军。
  因为没来的及完成训练,所以没赶上第十一特混舰队远征西南梵炎洋。
  今后,有了快速补给舰,加上数量众多的舰队油船,在远征作战的时候就再也不用为保障担忧了。
  随后,白止战与赵禹登上了1艘小型航母。
  其实,直观的感受更加清楚。
  简单的说,就像是按比例缩小的舰队航母。
  因为小了一圈,所以存在很多无法弥补的缺陷,也由此限制了小型航母的实战价值。
  用赵禹的话说,不要指望用小型航母打赢舰队决战,在全甲板攻击状态下,出动能力仅相当于舰队航母的六成,不到大型航母的四成。如果把其他因素考虑进去,战斗力仅大型航母的三分之一。
  在白止战眼里,这4艘小型航母却异常的重要。
  至于重要在哪,就只有白止战知道了。
  虽然厂房很是热情,在得知白止战提前到来后,厂长杨翰林亲自安排了接风宴,但是赵禹明显不太给厂长面子。
  其实,白止战也不想去吃什么接风宴。
  他提前几天来浦州,一是想搞清楚4艘小型航母的建造情况,其次就是找赵禹,谈谈最近的事情。
  要说的话,白止战最信任的人是赵禹。
  这种信任,跟一起在战场上出生入死那种不同,是建立在共同的志向之上。
  正是如此,每一次远征归来,白止战首先想的都是去找赵禹,因为只有在赵禹这才能获得最新的信息。
  关键还有,赵禹是八大国柱之后,帝国的世袭伯爵,还是海军首席工程师。
  也就是说,赵禹能够获得很多其他人,包括李云翔、廉旭升在内的军方人员无法获得的内幕消息。
  只是首席工程师的身份,就能让赵禹接触到很多将领无权获知的绝密资料。
  此外,赵禹看待事物的目光也跟军人不同。
  毕竟,他不是军人,没有接受过军事训练,自然不会受条条框框限制。
  用白止战的话来说,每次跟赵禹见面,都有一些预料之外的收获,全都有着非常巨大的价值。
  这次也是如此。
  想到即将在东望洋上发动大规模战略进攻,白止战心里就不踏实,就更想搞清楚赵禹的看法。
  
第472章
根源所在
  赵禹并没有专门款待白止战,只是去宾馆餐厅随便点了几个小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4/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