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4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0/945

  哪里想到,陈炳勋在基布要塞外沙场殉国,帝国海军的扩张势头戛然而止。
  用刘长勋的话来说,攻打奥洲更像帝国海军的情怀,甚至可以说成是传承,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历任海军总司令在就任之后都会亲自起草一份攻打奥洲的计划。
  感情,谁要是反对攻打奥洲,谁就是数典忘祖之徒。
  在这个问题上,刘长勋还多说了几句。
  现在,除团结在刘向真周围的传统南方派之外,就连一向较为开明的刘向东都主张南下攻打奥洲。
  刘向东给的理由是,只有通过攻打奥洲才能确保侧翼的战略安全。
  这个理由看上去很充足。
  帝国军队已经控制了炎海及周边地区,也就是通常说的东南地区,打通了前往梵炎洋的战略航线,即将进军波沙湾,因此保住东南地区与守护南方航线,是帝国海军接下来的重要任务。
  只要奥洲在纽兰军队的控制之下,那始终都是威胁。
  此外,就算帝国海军集中兵力进军霍瓦依群岛,也应该考虑攻打奥洲。西南东望洋上的纽兰军队,始终都是不可忽视的巨大威胁,必然会对帝国海军在中东望洋方向上的作战行动产生影响。
  可是,这个看似充足的理由,其实根本说不通。
  至于原因,前面已经提到了。
  虽然奥洲地域辽阔,但是核心在东南,而且居民还不到2000万,主要集中在少数几座城市里面。
  在辽阔的大陆腹地、西部与北部地区,几乎全是杳无人烟的荒漠,根本没什么价值。
  对进攻的一方来说,辽阔的荒漠是天然的障碍。
  对当地的纽兰军队来说,同样是一道屏障。
  要说的话,驱车穿越奥洲荒漠的难度,并不比驾船横渡东望洋差多少。
  正是如此,哪怕纽兰军队控制了奥洲大陆,也绝不可能以奥洲大陆为跳板,攻打东南地区或者进军梵炎洋。
  从战略角度看,纽兰联邦出兵控制奥洲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牵制梁夏帝国,逼迫梁夏帝国在该方向浪费时间与兵力。
  那么,出兵西南东望洋,去攻打奥洲,不就正中敌人下怀吗?
  至于进军中东望洋,攻打霍瓦依群岛,跟奥洲就更加扯不上关系。
  不要看东望洋海域辽阔,为地球上最大的海洋,相当于地球表面积的一半,可是连接孤大陆与奥洲的航线,总共就三条。一是从纽兰联邦的西海岸出发,经过霍瓦依群岛与西南东望洋的众多群岛到达奥洲的东北航线。二是从望夕运河出发,横跨整个东望洋,最终到达奥洲的东部航线。三是从合角往西,一直在南半球西风带附近航行,经新西兰到达奥洲的东南航向。
  在这三条航线当中,也就前面两条有价值。
  第三条航线因为几乎全程在气候恶劣的西风带里面,而且是逆流航行,所以基本上没有经济价值。
  前两的条航线都要经过中东望洋。
  可见,帝国军队攻打霍瓦依群岛,感到害怕的该是纽兰联邦。只要帝国军队打下霍瓦依群岛,就能够轻而易举的切断通往奥洲的主要海运航线,从而逼迫纽兰联邦放弃整个西南东望洋。
  从战略的角度来看,只有守住霍瓦依群岛,才有望守住奥洲。
  道理如此简单,纽兰联邦出兵控制奥洲的意图,也就昭然若揭了。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攻打奥洲?
  用白止战的话来说,完全是多此一举。
  在具体实施上,也存在问题。
  从战术的角度来看,攻打奥洲的第一步其实是攻占图克要塞,获得进军西南东望洋的桥头堡。
  可问题是,在西南东望洋上,岛屿是星罗密布,跟中东望洋截然相反。
  打下图克要塞只是一个开始。
  往南,还有俾斯麦群岛、新几内亚岛、所罗门群岛、新喀里多尼亚岛,以及面积超过了炎海的珊瑚海。
  关键还有,这些群岛与岛屿的间隔距离大多才几百千米。
  一座一座的打下去?
  哪怕帝国海军骁勇善战,陆战队将士个个勇猛顽强,没有两三年时间,根本不可能登陆奥洲。
  不要忘了,塞岛那边的战斗还没结束,帝国军队还没登上管岛呢。
  图克要塞的防御肯定在管岛之上,可以说是整个东望洋最坚固的军事堡垒之一。
  至于南面的那些群岛与岛屿,大多是无人荒岛,环境非常的恶劣,不太适合进行大规模军事行动。
  等打过去之后,热带雨林恐怕才是帝国军队的头号敌人。
  到时,别说跟敌人作战,只是面对疟疾等热带疾病,恐怕就能让帝国陆战队的将士铩羽而归。
  要说的话,从管岛到图克要塞的距离反到是最远的。
  也就是说,只要迈出第一步,也就是出兵攻打图克要塞,就没办法回头了,然后只能一路打下去。
  此外,第一步也是最困难的一步。
  即便按照最乐观的情况估计,攻打图克要塞也需要出动3万兵力,还至少需要耗费半年时间。
  关键就是,必须得出动几艘航母。
  以帝国海军当前的情况,如果安排特混舰队去攻打图克要塞,肯定没法出兵攻打霍瓦依群岛。
  两者之间,只能选一个。
  要说的话,帝国海军当前的主要矛盾,不就是航母不够用吗?
  如果航母够多,不要说两个方向,哪怕把梵炎洋也算上,同时在三个方向上发动进攻都不是问题。
  有差不多一半的将领支持刘向真,还有一些将领持观望态度,因此支持出兵霍瓦依群岛的反而少一些。
  至于其中原因,刘长勋没说,也不用明说。
  
第467章
取舍
  刘长勋把摆出这么多的问题,不是在向白止战吐槽,而是要白止战站出来。
  哪怕吐槽,刘长勋也应该去找薛远征。
  “上面是什么意思?”
  “首辅的态度非常明确,在西北取得战略胜利之前,海军的事情我们自己处理。”刘长勋苦笑着叹了口气,才说道:“哪怕派廉旭升过去,也要大半年时间才能打开局面,就我的理解,我们不但要自己扛着,还要替首辅分忧。在接下来的这大半年里面,海军能够获得的资源不会太多。”
  白止战点点头,还使劲的揉了揉额头。
  其实,刘长勋的这番话,已经是非常的委婉了。
  把战略重点转向了西北,主要是政治原因。
  在回到帝都前,白止战就了解到,迢曼帝国的特使几乎每天都去首辅官邸一次,向薛远征强调迢曼帝国的艰难处境。
  此外,帝国新闻媒体也在重点报道迢曼帝国的情况。
  由此导致的直接结果是,薛远征受到新的质疑,或者说是更大的压力,必须得竭尽全力保住迢曼帝国。
  这肯定跟宋家有关。
  还有,迢曼帝国与罗利王国,很有可能会在近期出兵玄大陆,开辟针对布兰王国的第二战场。
  要是如此,更加需要帝国陆军在西北方向有所作为。
  从总体战略看,这也意味着,帝国高层或许已经做出首先打败布兰王国与骆沙联邦,然后联合盟友围攻纽兰联邦的决定。
  那么在短期内,帝国在东望洋方向上的投入都不会太大。
  其实,对这种选择,白止战也能理解。
  通过之前几场对决,特别是在塞岛进行的鏖战,帝国高层已经清楚认识到,在短时间之内战胜纽兰联邦的希望非常渺茫。如果跟纽兰联邦的对决是一场长期的消耗战,那么首先就得剪除纽兰联邦的羽翼。
  其实就是先对付几个较为弱小的敌人。
  这也跟梵炎洋上的战斗有关。
  在短短的几天之内,就打下了狮泉城,随后还在舰队决战中击沉2艘布兰航母,胜利来得实在是太容易了。
  别说帝国高层,连白止战都觉得,战胜布兰王国是易如反掌。
  要说的话,这也是帝国高层向迢曼帝国与罗利王国施压,让其尽快出兵玄大陆、进军夕梵运河的关键所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0/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