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3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7/945

  所幸的是,轰炸行动进行得较为顺利。
  此外就是,轰炸机群在途中散开,当首批轰炸机杀到的时候,布兰皇家空军的战斗机没立即升空迎战。
  原因就是:机群的规模太小,总共才20多架。
  在7点30分过后,狮泉城的防空部队才猛的反应过来。
  等到防空战斗机升空的时候,只剩下最后两个大队的40多架轰炸机还在投弹,提供掩护的是30多架远程战斗机。
  最终,仅7架轰炸机与3架护航战斗机被击落。
  此外,有12架轰炸机与4架战斗机受到重创,因为无法修复而报废。
  按杜康发来的战报,炸毁了50多架布兰皇家空军的战斗机,以“飓风”为主,护航战斗机还击落了6架敌机。
  只有1个大队没有能够摧毁预定目标,其他大队全都完成了轰炸任务。
  当然,飞行员提供的作战报告有很多水分。
  到了下午,才收到较为确切,由侦察机部队提供的报告。
  狮泉城的三座机场全都遭到轰炸,不过跑道都还能使用,布兰皇家空军还派战斗机拦截了侦察机。
  港口受损情况较为严重,几座主要的物资仓库全被炸毁,油料库的大火还没有扑灭。
  轰炸军营的效果不是很理想,摧毁了一些营房,只是造成的伤亡不大,远谈不上让守军丧失作战能力。
  相对而言,对居民区的轰炸反到产生了不错的效果。
  只是维持秩序,就需要耗费不少兵力。
  正是根据这份甄别报告,杜康对夜间轰炸做了调整,让半数以上的轰炸机挂上了特制燃烧弹。
  只是,在狮泉城使用燃烧弹的效果并不好。
  原因也很简单,狮泉城是一座军事化城市,没有可以获取木材的森林,反到有几座主要为驻军服务的工厂,其中有一座是水泥厂,所以狮泉城的房屋几乎都是混凝土结构,不会被点燃。
  夜间轰炸所产生的影响,是让驻军没办法放松休息。
  到12日,轰炸行动由集中转为分散,机群进入方向也做了调整。
  当天晚上,到达炎海南部海域的第十一特混舰队出动舰载机轰炸了狮泉城。
  要说,这也是帝国海军的舰载航空兵第一次在夜间从航母上出动,在完成任务之后于夜间回到航母上。
  其实,在旭海整训期间,主要的训练科目就是夜航作战。
  不但是在夜间起降,还包括导航、投弹与空战,甚至得掌握在夜间迫降的技巧。
  至于轰炸效果,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跟飞行员没有关系。
  在根本上,舰载航空兵就不太适合在夜间执行轰炸任务。
  与岸基航空兵相比,舰载航空兵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舰载机全是战术飞机,载弹量远不如陆航的轰炸机。
  正是如此,舰载航空兵更加适合执行精确轰炸任务。
  其实,这也是舰载航空兵的拿手好戏。
  把炸弹投到一艘正快速航行,还在不断改变航线的战舰上的难度,肯定要比轰炸一座碉堡高得多。
  在登陆作战行动中,舰载航空兵通常会被派去对付碉堡与炮塔等防御工事。
  显然,在夜间轰炸,根本就没有精度可言。
  让舰载航空兵掌握夜间作战能力,肯定有巨大价值。
  到13日,白止战收到了最新的消息。
  在12日夜间,布兰皇家海军本土舰队出动舰载机,在冰岛南面1500千米开外击沉了一艘迢曼帝国的快速油轮。
  只是,没有发现“宰相”号。
  根据迢曼海军司令部发来的消息,那艘油轮是在11日凌晨为“宰相”号,以及另外几几艘舰船提供补给之后,跟舰队脱离,准备前往洛克国在北夕落洋的港口,在补充燃油之后再次出发。
  结果在航行途中被布兰皇家海军的侦察机发现,然后遭到了攻击。
  关键还有,“宰相”号已经突破本土舰队的包围圈,当时在南面大概1000千米之外,正在以19节的最快巡航速度向南航行。
  虽然“宰相”号一直保持无线电静默,没跟迢曼海军司令部联系,但是一艘迢曼潜艇在12日的傍晚发现了“宰相”号,并及时发出电报,把“宰相”号已经安全突围的消息告诉了海军司令部。
  迢曼海军司令部发消息过来,就是要帝国海军做好接应准备。
  最迟在2月初,就得决定“宰相”号到底去东望洋,还是前往梵炎洋。
  不管怎样,梁夏海军都得派舰船前去接应,因为依靠装载的燃油,以“宰相”号为首的迢曼舰队无法到达帝国港口。
  只是,白止战关注的是另外一件事情。
  布兰皇家海军用舰载机执行侦查任务,而且用舰载机击沉了快速油轮。
  那么,编在本土舰队里面的是小型航母吗?
  “勇敢”号已经在年初,跟迢曼帝国开战之后不久,在北海上执行封锁任务的时候被一艘迢曼潜艇用鱼雷击沉。
  该舰由此成为第一艘战沉的布兰航母,也是全球第一艘被潜艇击沉的舰队航母。
  其姊妹舰“光荣”号更倒霉。
  大概3个月后,在迢曼帝国攻打威敬王国之时,“光荣”号在威敬王国北部的近岸海域执行撤离任务,准确说是掩护执行撤离任务的舰队,派舰载战斗机对付部署在附近的迢曼空军的作战飞机。结果遭遇了出来打秋风的“沙恩霍斯特”号与“格奈森瑙”号,被两艘大型巡洋舰用舰炮轰沉。
  该舰,由此成为了唯一被主力舰用舰炮击沉的舰队航母。
  如此一来,除了状态一直不大好的“暴怒”号,以及被坎宁安带走的3艘之外,布兰皇家海军已经没有舰队航母可用了。
  剩下的全都是小型航母,以及用商船改装来的护航航母。
  可问题是,小型航母与护航航母的速度不够快,根本就没有资格参加围堵“宰相”号的战斗。
  难道在北夕落洋上,还有布兰皇家海军的舰队航母?
  
第429章
合理推断
  到15日夜间,白止战才收到最新的消息。
  布兰皇家海军本土舰队的主力已经回到了母港,也就是斯帕卡湾,只是两艘最新锐的快速战列舰没有返回。
  那两艘战列舰去哪里了?
  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乔治五世”号与“威尔士亲王”号没有在10日的战斗中受伤,即布兰皇家海军没做调整,布兰王国那几家能够为主力舰提供服务的造船厂,也没有做维修战舰的准备工作。
  看完电报,白止战立即让周涌涛给海军司令部回电,催促郑江明尽快联系迢曼海军。
  那可是两艘快速战列舰!
  “乔治五世”级是最差劲的条约型快速战列舰,即为了获得足够高的航速,也为了在火力强度与火力密度之间做到两全其美,更为了降低建造成本,做了太多的妥协,搞到最后是不伦不类。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按4+2+4布置的10门14英寸主炮。
  采用14英寸主炮就是在开倒车。
  之前建造的2艘“纳尔逊”级是16英寸主炮,上次大战的主力,“伊莎女王”级都是15英寸。
  关键还有,布兰皇家海军在此之前没有一种主力舰配备14英寸舰炮。
  反到是纽兰海军与狭夷海军,把14英寸当成标准口径,在16英寸舰炮成为主流之前用在数十艘主力舰上。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不管“乔治五世”级的其他性能有多好,只是这10门14英寸主炮就使其沦落为二流战舰。
  同一时代,其他列强建造的条约型战列舰,火力都在“乔治五世”级之上!
  只是,“乔治五世”级是货真价实的快速战列舰,29节的最快航速并不比其他快速战列舰慢。
  关键还有,在“乔治五世”号完工之前,航母已经登上了战争舞台。
  结果就是,在正式接收之前,布兰皇家海军让造船厂在这几艘战列舰上安装了尽可能多的高射炮。
  根据可靠情报,“乔治五世”号配备有32门40毫米与65门20毫米高射炮,“威尔士亲王”号则有48门40毫米与70门20毫米高射炮,两舰各有8座双联装5.5英寸高平两用副炮。
  这个火力配置,即便跟帝国海军的“旭海”级相比,也不算太差。
  要说的话,“乔治五世”级的位置就是在航母身边,充当航母的保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7/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