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3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3/945

  在幕后搞鬼的,很有可能是马家。
  没错,就是由帝国八大柱国之一,烈骑公马战霖缔造的马家。
  此外,帝国陆军前任总司令马钟毅就是马战霖的嫡玄孙。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马家在马修霖之后涌现出5位元帅,12位大将与数十名将领。
  当然,并不是全都姓马,还有不少外戚与门徒。
  总而言之,马家在帝国陆军的地位与刘家在海军差不多。
  要说,也是到马钟毅的这一代才出了问题。
  在马钟毅之后,马家就开始走下坡路,等彭怀胜坐上陆军总司令的位置时,马家已经是日薄西山。
  要论关系的话,彭怀胜其实是薛远征的人,而薛远征是唐家的人。
  李云翔这么说,也是在为彭怀胜开脱,告诉白止战与廉旭升,彭怀胜没有取代薛远征的意思。
  当然,李云翔的这个态度没什么好奇怪的。
  虽然陆航的战略航空兵基本上独立了出来,但是能不能独立建军,到最后还得看陆军总司令。
  跟彭怀胜搞好关系,对今后组建空军肯定有很大的帮助。
  要说的话,当今的陆军将领当中,彭怀胜算上比较开放,而且依靠的是薛远征,因此缺乏自己的主见。也正是如此,在成立空军这件事上,彭怀胜没多少发言权,主要看薛远征的意思。
  就陆航独立组建空军的事情来说,一个没多少主见的陆军总司令,肯定要比一个专断的总司令更靠谱。
  其实,就算李云翔不说,廉旭升与白止战也不会怀疑彭怀胜。
  彭怀胜能够有今天,靠的就是薛远征,所有人都知道他是薛远征的人,因此只要薛远征倒台,他也会完蛋!
  那么,真的是马家的人在搞鬼吗?
  白止战不这么认为,毕竟马家跟刘家相似,影响力只在军队里面。
  换句话说,马家再厉害,也未必能找出一个适合担任内阁首辅的人才,更别说是在战时领导帝国。
  马家只是别人的马前卒,在其后面还有一个更加庞大的家族。
  一个政治家族!
  答案已是昭然若揭。
  在帝国的大家族中,能跟唐家媲美的,具有强大政治影响力,其实就只有一个,而且同样由八大柱国缔造。
  关键,这个庞大的家族没有沉寂。
  在战时内阁中,就有代言人,而且是身居高位。
  
第412章
妄想的和平
  “你们也不用瞎猜,只需搞明白一个问题。”
  赵禹开口之后,另外三人都朝他看了过去。
  要说的话,四人中最有发言权的就是赵禹。
  赵禹也是柱国之后,比白止战这几个平民新贵更了解帝国的贵族集团,特别是由八大柱国缔造的家族。
  严格的说,其实只有六个大家族。
  “老赵,你这话……”
  赵禹只说了一句就闭上了嘴,让李云翔觉得很无语。
  “要是薛远征离开首辅官邸,你们觉得最有资格住进去的会是谁?”
  这下,白止战等三人都锁紧眉头。
  “很明显,绝不是司徒旌德与彭怀胜。说句你俩不爱听的话,两位总司令都是武夫,冲锋陷阵没问题,可是说到纵览全局与运筹帷幄,那就差远了。拿司徒来说,他想干,恐怕圣上都不会答应。”
  赵禹这么一说,廉旭升忍不住苦笑了起来。
  显然,赵禹没说错。
  司徒旌德就是一介武夫,当今圣上非常了解他。别忘了,当今圣上是皇太子的时候就在司徒旌德麾下服役,还随同司徒旌德去了西北战线,差点就在上次大战中跟骆沙帝国的军队拼命。
  虽然在宪改后,帝国皇帝已经丧失过问政事的权利,但是按照帝国的法律,依然得由皇帝来任命帝国首辅,哪怕在通常情况下是由枢密院代理,皇帝也有权废除由论议两院推举的首辅人选。
  总而言之,司徒旌德过不了圣上这关,肯定住不进首辅官邸。
  按廉旭升之前所说,就是按照圣上的指示,司徒旌德才在御前会议上表示,如果论议两院推举他担任战时内阁首辅,哪怕是临代,负责过度期间的看守工作,他都会立即辞去禁卫军总司令职务。
  连司徒旌德都没有资格,彭怀胜就更加没有资格了。
  “你说的,莫非是管外事的那个?”
  赵禹淡淡一笑,算是回答了李云翔的问题。
  在薛远征之后,有资格担任首辅,出面组建看守内阁的,就是在战争爆发之后,准确说是在组建战时内阁之时,为了团结所有的政党,由最大的在野党推举担任帝国外交大臣的宋教文。
  他是帝国,贤治公宋匡国的玄孙,宋家当代的翘楚。
  帝国政界常说的“北唐南宋”,当中的“北唐”说的是唐家,而“南宋”说的就是这个宋家。
  虽然论“业绩”,要比唐家差一些,迄今就只诞生过两位首辅,还都很“短命”,但是宋家的影响力却不在唐家之下。
  关键就是,唐家倾向于内政,而宋家擅长外交。
  宪改之后,外交大臣有三分之二来自宋家,或者跟宋家有关。
  正是如此,在绝大部分时候,特别是在唐家势力鼎盛的时候,往往由内阁首辅大臣兼管外交。
  在大战爆发前,外交大臣的宝座闲置了十多年。
  此外,主要的外交官员,特别是驻外大使大部分是宋家的人。
  在组建战时内阁的时候,为了团结所有能够团结的力量,也是为了跟宋家和解,宣告帝国进入到最关键的时刻,薛远征才主动邀请宋教文担任外交大臣,主要工作就是跟盟友进行交往。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薛远征不信任宋教文。
  即便提名由宋教文担任外交大臣,薛远征依然紧紧抓着外交部的大权,比如跟战争有关的外交活动都得由首辅批准。
  跋窟密谈也是由薛远征专断,跟宋教文扯不上关系。
  此外,还有几个内阁大臣的职务交给了在野党。
  关键就在这里。
  如果薛远征被赶出首辅官邸,那就意味着,在论议两院占多数的执政党遭到了质疑。因为现在是战争时期,不可能提前举行大选,所以按不成文的规矩,应该由最大的在野党,推举看守内阁的首辅。
  最有资格担任看守内阁首辅的就是宋教文。
  让宋教文出面组阁?
  想到这里,连白止战都不禁叹了口气!
  虽然宋教文不是“投降派”,但是人人都知道,他是一个货真价实的“绥靖派”。
  一直以来,宋教文都在鼓吹保持和平的重要性,并由此提出,哪怕牺牲部分利益也非常值得。
  当然,不是宋教文本人,而是以宋家为首的“外交系”。
  在上次大战后,主张跟骆沙联邦和解的其实是宋家。
  此外,当时逼迫薛远征从陆军退役的也是宋家,即宋家要当时的首辅唐祖德为帝国战败负责,矛头直指当时的陆军总司令马钟毅。唐祖德为了保持政局稳定,让最信任的外甥,也就是薛远征充当告密者。结果薛远征不愿意做这种龌龊事情,愤然从陆军退役,并在唐祖德之后迈入政坛。
  要说,也是宋家逼着薛远征弃戎从文。
  战后黄金十年,让宋家如鱼得水。
  即便在大萧条到来之后,宋家依然在鼓吹“和平典范”,用各种方式抹黑积极推行改革的薛远征。
  按宋家的说辞,薛远征就是一个战争狂人,所作所为不是在捍卫和平,而是在为战争做准备。
  感情,薛远征要为大战负责!
  战争爆发之后,宋家收敛了很多,毕竟敌人在国门之外,没有任何理由继续窝里斗。
  可问题是,真的让宋教文住进了首辅官邸,后果将难以想象。
  在此,赵禹提到一件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3/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