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3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0/945

第408章
敷衍了事
  其实,还有一项没有进行的测试。
  用“狭夷”号的460毫米巨炮测试帝国海军战列舰的装甲防护。
  当然,肯定不是让战列舰去挨揍,而是用同质量装甲钢板代替战列舰,测试的只是装甲防护。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测试460毫米舰炮在各个射程上的弹道性能。
  最初,海军打算用“狭夷”号上那门已经组装好的460毫米舰炮测试,甚至把几千吨装甲钢板装上一艘登陆舰,准备把这些钢板送到长泣港外面的一座小岛,再拼装成用来测试的靶标。
  果真如此,“狭夷”号还能多存活十天半个月。
  后来在搜查吴港的时候,帝国海军发现了一门没来得及装上去的460毫米舰炮,以及几根崭新的炮管。
  关键,还获得了460毫米炮弹的设计图纸。
  这下,就没必要使用“狭夷”号来进行测试了。
  后来把这项测试安排在帝国本土进行,准确说是在浊海北部的一座岛屿上,利用了一座已经荒废数十年的岸防炮塔。
  虽然在大战结束二十周年的时候,帝国海军才对外公布测试结果,但是真要说的话,也不是什么秘密。
  这种45倍径460毫米舰炮,如果使用重量1315千克的制式穿甲弹,穿甲性能仅跟帝国海军的400毫米重弹相当,或者说要稍微好一点,跟400毫米超重弹比的话,有很明显的差距。
  关键就是弹重系数太低。
  受到冶金、锻铸与精加工等技术限制,460毫米舰炮膛压远低于帝国海军的L55型400毫米舰炮,哪怕是全装药发射穿甲弹,初速都偏低,因此在远距离交战的时候,外弹道性能非常糟糕。
  射程超过20千米,就完全没有准确性可言了!
  此外,460毫米炮管的全装药寿命不到100发!
  不管是460毫米舰炮的性能,还是“狭夷”号那脆弱的装甲,归结起来都是狭夷皇国的工业技术太过落后,也就不得不通过扩大主炮口径,增加装甲的厚度,确保跟对手的新式战列舰抗衡。
  对工业偏弱的狭夷皇国来说,这等于自掘坟墓。
  换个角度来说,如果把建造2艘“狭夷”级的资源用来建造航母,狭夷海军至少能在开战的时候增加2艘舰队航母。如果狭夷皇国把开战时间推迟一年,甚至有希望多出4艘舰队航母。如果没有在开战之后的几个月之内战败,那么建造2艘超级战列舰的资源能用来建造8艘舰队航母。
  哪怕只是增加2艘舰队航母,战局也大不一样!
  要是多出4艘航母,狭夷海军甚至有机会击败帝国海军!
  可惜的是,高野主导的狭夷海军,选择了注定要被淘汰的战列舰。
  不过,这些都是题外话。
  白止战与赵禹在15日夜间回到帝都,并连夜去了首辅官邸,由赵禹向薛远征介绍海军造舰计划。
  赵禹重点提到了“南珠海”级快速战列舰,希望薛远征能够出面,取消或推迟这种战列舰的建造规划。
  为了让小型航母的建造工作能够及时启动,赵禹在11月的上旬,去狭夷皇国之前就提交了“南珠海”级的设计书。
  因为按照战时建造规划,启动建造的第一笔拨款在6月份就已经下发,所以刘长勋无权下令取消建造工作。
  只有薛远征有这个权力。
  薛远征没当即答应下来,只是说会认真考虑赵禹提出的建议,让赵禹回去后赶紧完善下一代主力战舰,主要就是大型航母的设计工作,确保在第二批“行省”级完工之后,能立即开工建造。
  按照薛远征的意思,“行省”级只有两批。
  不是说这种大型航母不够好,毕竟还没有正式服役,而且在建造的过程中,海军的反馈还算不错。
  主要是不够大!
  因为把生存性能放在了首位,所以“行省”级的载机数量没达到标准,即在连续发动两次全甲板攻击之后,就没有舰载机可用了。按照正常的标准,做为绝对主力的航母在连续发动两次全甲板攻击之后,还必须得保留防空用的战斗机,至少是一个中队,最好能达到两个中队。
  要说,“行省”级标准90余架的载机数量,连续发动两次全甲板攻击都很勉强。
  按照这个标准,载机量至少要增加10架,最好是增加20架。
  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扩大尺寸与增加排水量。
  反正,对几万吨的航母来说,哪怕不对动力系统做改动,增加几千吨,航速也就下降零点五节的样子。
  按海军的意思,最好是重新设计。
  这事,赵禹一直拖着没有做,不是在偷懒,是想等第一批“行省”级经受战火考验,获得海军反馈的意见。
  其实,这是设计战舰的常识。
  “行省”级肯定算不上完美无瑕,可是有哪些问题,以及有多么严重,只有在使用后才知道。
  此外,海军反馈的意见也很重要。
  正是如此,赵禹才主张建造第三批“行省”级,把下一种大型航母的开工时间推迟一年左右。
  用赵禹的话说,在未来三年之内,不会在战场上遇到比“行省”级更加强大的航母。
  言外之意:“行省”级已经足够好了,能战胜在未来三年之内遇到的所有对手,不存在落后与挨打的问题。
  不过,薛远征的态度也让赵禹吃了一颗定心丸。
  显然,大型航母的建造工作肯定不会停止。
  赵禹也很识趣,在做完报告,并且获得薛远征批示之后,就主动告辞离去,没有留下来等白止战。
  “你怎么看这件事?”
  “老赵是个木头人,我以前还说他脑袋进过水,最喜欢较真,所以……”
  “不是他,而且他说的那些事也有些片面。”薛远征长出口气,说道,“虽然我不是海军将领,对海军也不是很了解,但是就我知道的,战列舰依然有存在的价值,比如‘粤江’号在塞岛那边就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更何况,已经有情报表明,纽兰海军正在同时建造三种快速战列舰。”
  “‘衣华’级开工了?”
  薛远征点点头,说道:“六局在前几天送来的消息,前两艘早已开工,另外两艘也已经获得拨款,明年一月份就会开工。同样是六局情报,这种后条约型快速战列舰,肯定超过我们的条约型快速战列舰。”
  白止战已经锁紧了眉头,这可不是好消息。
  “这些海军的事情,你去跟刘长勋商量就行了。”
  白止战点点头,他已经想到,正是刘长勋提议建造“南珠海”级,薛远征才没有采纳赵禹的提议。
  赵禹不过是海军的首席技术顾问,话语权肯定比不上海军总司令。8)
  
第409章
当务之急
  “刘长勋回来之后,就跟我说过。这几天,我也在认真考虑,你的提议确实是一个可行之策。”
  这是什么意思?白止战眉头紧锁,满脸疑惑的看着首辅。
  薛远征的这两句话,并没有肯定白止战的提议,反到带有质疑的意味。
  “关键其实在陆军。”薛远征补充了一句。
  “我听说,陆军在脚趾半岛的进攻行动进行得比较顺利,那么提前攻打狮泉城,问题应该不大吧。”
  “攻打狮泉城简单,可是能否打下来,就没人能保证了。”
  听到薛远征薛这么一说,白止战的神色变得更加阴沉了。
  这摆明是在甩包袱!
  薛远征长出口气后,接着说道:“这几天,六局每天送一份分析报告过来,全都跟布兰皇家海军有关。按照昨天的报告,六局认定布兰皇家海军会在年底派舰队去梵炎洋,而且肯定有航母。”
  “有几艘?”
  “也许是两艘,也有可能是三艘。”
  白止战揉了揉额头,没接话。
  “我也跟陆军的将领商量过,除非能切断通往狮泉城的航线,不然就算投入了足够多的兵力,也未必能在计划的时间之内打下这座堡垒级别的岛屿城市。真要说的话,问题回到了海军这边。”
  白止战仍然没接话,只是点点头表示明白薛远征的意思。
  狮泉城其实是一座岛屿,在咽喉海峡里面,准确说是在海峡最狭窄的地方,一座扼守咽喉海峡的海上要塞。
  虽然北面就是麻莱半岛,隔着一条跟河流差不多的海峡,但是狮泉城本身就是一座坚固堡垒。只要守军能通过海运获得援助,那么进攻的一方就算有制海权,也未必能顺利打下狮泉城。
  要说的话,封锁比攻打更加有效。
  当年,陈炳勋就是通过封锁拿下了狮泉城。
  在攻打狮泉城之前,他指挥的舰队绕个大圈子,避开了咽喉海峡,从东边南下,然后进入梵炎洋,一举切断了从梵罗到狮泉城的航线,断绝了增援狮泉城的可能,才迫使布兰王国从狮泉城撤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0/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