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3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8/945

  显然不是!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加入同盟集团的胜算未必比留在协约集团大。
  前面多次提到,骆沙联邦临阵倒戈的唯一结果,就是成为梁夏帝国与迢曼帝国除之而后快的死敌。哪怕抛开感情的成分,纯粹从现实利益出发,也就是保住迢曼帝国,梁夏帝国都会用重兵攻灭骆沙联邦。
  直接一点,巨大陆战场的重要性随骆沙联邦反水而跟东望洋战场平齐。
  在理论上,只要梁夏帝国肯出力,攻灭骆沙联邦就不是问题。
  几十年前,梁夏帝国初创时,都能凭借不算强大的国力,一路杀到叶堡的城外,让骆沙皇帝签订城下之盟,一举割走了数百万平方千米的国土。到现在,梁夏帝国凭借全球第一的工业实力,全球最大的国土面积,全球最多的人口,还有积攒了几十年的仇恨,还怕打不败骆沙联邦?
  在获得最终胜利前战败,骆沙联邦能得到什么?
  发生在狭夷皇国的事情已经证明,现代战争非常的残酷,战败的一方失去的不只是签署投降协议时丢掉的面子。
  既然什么都得不到,或者说得不到更多的好处,骆沙联邦为什么还要反水?
  当时,薛远征没有给出解释,只是告诉白止战,人受感情的支配,由人构成的国家与民族也一样。
  除了感情,还有能够影响感情的利益。
  也就在半个月之后,六局搞到了与骆沙联邦反水有关的情报。
  要说,除了由人决定的感情,纽兰联邦与布兰王国开的价码,确实具有任何人无法抗拒的诱惑力。
  首先就是,废除所有在“阿泰战役”之后,由其他列强逼迫骆沙签署的不平等条约。
  仅此一点,就等于把耶尼塞-巴尔卡什以东60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还有巨大陆中部大约15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全数归还给,骆沙联邦的国土面积将由此膨胀到1500万平方千米。
  其次,承认骆沙联邦对帝国时期附属国的主权诉求。
  所有在上次大战的后期,因为骆沙帝国瓦解分裂出去的国家,全都重新归入骆沙联邦的版图之内。
  这样一来,骆沙联邦还将增加大约20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与4000万人口。
  关键,增加的人口主要在西大陆那边
  获得了这些国土与人口,特别是人口,骆沙联邦将成为西大陆当之无愧的头号霸主!
  纽兰联邦还单方面承诺,在大战结束之后,把在“梁骆战争”后期霸占的阿拉斯地区归还给骆沙联邦。
  这可是孤大陆西北17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
  关键还有,阿拉斯地区的归属权一直存在争议,不止是骆沙联邦,梁夏帝国也宣称拥有该地区的主权。
  虽然早在阿泰战役之前,也就是跟梁夏帝国的战争爆发之后,骆沙帝国就打算把肯定守不住的阿拉斯地区卖掉,卖地所得还能填补战争造成的巨大亏空,同时把维系在当地驻军的费用节省下来。当时表达购买意愿的只有纽兰联邦,但是没等到双方谈成,骆沙帝国就被击败了。
  按理,阿拉斯地区也在耶尼塞-巴尔卡什以东,所以根据双方签署的条约,应该归梁夏帝国所有。
  果真如此,梁夏帝国将成为唯一在巨大陆与孤大陆都拥有领土的国家。
  可惜的是,在梁夏帝国与骆沙帝国签署停战条约前,准确说是双方的立法机构批准停战条约之前,纽兰联邦火速出兵攻占与控制了阿拉斯地区,还顺带扫荡了北东望洋的岛屿,完成了占领行动。
  等到梁夏帝国反应过来,生米都已经煮成熟饭。
  关键,梁夏帝国在当时不够强大,海军还没有发展起来,根本没能力远征,更别说去战胜以逸待劳的纽兰军队。
  列强之间根本没有道理可讲,只看谁的拳头大。
  此外,跟骆沙帝国的战争才结束,梁夏帝国无法立即发动下一场战争。
  以当时的情况,就此放弃也不大现实。
  说得直接一点,如果梁夏帝国吞下了这颗苦果,那么鏖战十几年才取得的胜利都将黯然失色。
  一时之间,双方是剑拔弩张。
  在僵持几个月之后,才各自让了一步。
  由纽兰联邦出资买下阿拉斯地区,价码是当初跟骆沙帝国谈判的两倍。
  总共1500万纽币。
  以当时的物价,这算得上是巨款。
  其实,刚刚结束苦战的梁夏帝国需要这笔巨款。
  只是,纽兰联邦把钱支付给骆沙帝国,再由骆沙帝国赔付给梁夏帝国,充作无法完全兑现停战条约的赔款。
  从事后的角度来看,这1500万纽币在梁夏帝国进行工业建设的初期,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关键就是,纽币是能够直接用于从其他列强那购买工业设备的硬通货。
  只是,纽兰联邦提出了一个要求。
  这就是之前提到的,梁夏帝国承诺在通过战争夺取的极北与极东地区,也就是从骆沙帝国夺取的远东地区,不进行现代化开发与建设,且期限为99年,要到新历152年,梁骆战争爆发后99年才作废。
  纽兰联邦同样答应,在新历152年后,由阿拉斯地区的居民自行决定最终归属。
  就是由当地居民投票决定是继续留在纽兰联邦,或者是回归梁夏帝国。
  当然,在当时看来,这个承诺没什么意义。
  总而言之,阿拉斯地区就这么落到了纽兰联邦手里。
  现在,纽兰联邦单方面做出承诺,不但诱惑力十足,还明确的表示出希望跟骆沙联邦结盟的诚意。
  布兰王国同样表示出了诚意。
  战争结束之后,布兰王国不但会从波伊国撤军,只是要骆沙联邦保证不会吞并这个曾经的附属国,给予其独立地位,还答应在陆心海东岸,也就是忒尔共和国或者南面的叙亚地区给予骆沙联邦一块飞地。
  当然,更有可能是后者。
  关键就是,在上次大战之后,该地区成了洛克共和国的海外领地,而洛克共和国已经被迢曼帝国击败。
  慷他人之慨自然没什么好吝啬的。
  纽兰联邦与布兰王国开出这么惊人的价码,骆沙联邦不动心才是怪事!8)
  
第394章
三步走
  骆沙联邦反水变得顺理成章,还需要纽兰联邦拿唯一的舰队航母去冒险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
  其实,在推测纽兰海军会派舰队偷袭东都湾的时候,白止战设了一个前提,即纽兰联邦需要用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胜利来巩固与骆沙联邦的关系,减轻骆沙联邦的压力,确保骆沙联邦能在大陆战场上取胜。
  至少得在第一个严冬到来前击败迢曼帝国!
  从战略的角度来看,能不能赶在严冬到来之前击败迢曼帝国,将决定同盟集团能否在这场大战中取得全面胜利。
  如果不能,那么最好的结果是像上次大战一样,熬到最后跟梁夏帝国停战言和。
  只有迅速击败迢曼帝国,才能赶在新历101年,也就是梁夏海军恢复元气之前,调集足够的兵力围攻梁夏帝国,从而让梁夏帝国首尾难顾。把这个有利局面维持下去,有望在两年之内取得全面胜利。
  按照白止战的判断,纽兰联邦把参战的时间选在10月上旬,就与此有关。
  如果骆沙联邦是心甘情愿的加入协约集团,而且是早有预谋,白止战的这个推测就站不住了。
  从稳妥的角度出发,哪怕担心迢曼帝国会抢先下手,骆沙联邦也应该在8月份就发动闪击战。
  这也就意味着,纽兰联邦得把参战时间提前到8月上旬。
  果真是在那个时候,或许狭夷皇国就不会投降,而且纽兰海军有可能在西北东望洋海战当中取胜。
  理由就是,帝国海军未必能够在8月上旬,西东望洋台风肆虐的时候,在西北东望洋上投入四艘舰队航母。
  总而言之,怎么看,提前2个月的好处都非常巨大。
  没提前2个月,理由就只有一个,纽兰联邦那边出现了问题,比如洛福斯没能在8月上旬说服国内反对派。
  要说,或许还跟纽兰联邦的大选有关。
  如果在8月份参战,而纽兰海军遭受惨败,洛福斯将毫无悬念的输掉在11月初举行的总统大选。
  相反,把参战时间推迟到10月上旬,哪怕战败了,洛福斯获胜的把握也很大。
  关键就是,在大选的投票日之前,纽兰联邦两大执政党就会达成妥协。
  在根本上,当纽兰联邦参战已成定局,不管谁当选总统都得统帅纽兰联邦参战,共和党与民主党的政客就不会为一场已经没有意义的大选,以及由此导致的纷争,让国内矛盾变得更加尖锐。
  就一句话:是时候放下幻想,勇敢面对挑战了。
  也就是在跟共和党达成妥协,第三次当选总统已成定局之后,洛福斯才在10月上旬采取了行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8/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