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3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5/945

  有趣的是,他还带走了一名皇子!
  此后不久,在他安排下,那个十岁少年就在圣胡城登基,并且宣称自己才是象征正朔的第125代狭皇。
  当然,到底是不是皇子,当时没有人说得清楚。
  几十年后,借基因技术,才确认这个“125代狭皇”是个冒牌货,与狭夷皇室根本没有血缘关系。
  此外,即便在狭夷本土,也还有不少顽固份子。
  在11月20日,也就是英西宣布成立流亡政府,并且号召忠于狭皇的狭夷军民起来反抗入侵者的敌人,以及卖主求荣的西狭夷政权后,在狭夷本岛,特别是神湖以东的主要城市爆发了骚乱。
  制造骚乱的就是些顽固份子,其中不少是伤残军人。
  当然,全是旧军人。
  镇压行动已经持续了好几天,只是效果不太好,也只是勉强控制住东皇都,其他城市的骚乱还很严重。
  当然,受苦受难的是狭夷人。
  这场骚乱,给了帝国一个脱身的理由。
  在21日,薛远征就已宣布,鉴于狭夷国内的动荡局势,梁夏帝国暂时不会考虑为狭夷皇国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主要理由,就是担心援助物资会落到不法之徒手上。
  牛满当局无法保证让援助物资送到需要救助的平民手上,无法在各地展开救助工作。
  反正,援助的事情被暂时搁置了起来。
  受苦受难的狭夷人?
  要说,苦头还没吃够呢!
  不然,哪来力气搞事情?
  用薛远征的话来说,等冬天过去,再考虑援助也来得及。到时候,那些有力气搞事情的差不多都给冻死了。
  刘长勋考虑这些的时候,那艘驱逐舰已经完成转向,舰队即将进入东都湾。
  这才清晨,还早呢。
  如果像白止战所猜测的那样,斯普指挥的纽兰航母特混舰队此时就在东边,在1000到1500千米之外。
  或许,由“奋进”号搭载的中型轰炸已经升空,正在朝这边飞来。
  前期侦查?
  完全没有必要。
  举行投降签字仪式的时间老早就定了下来,而且东都湾天气晴朗,没有临时修改日期的可能。
  按照时间,把轰炸机派来就行了。
  只要有一架轰炸机突围成功,在“龙兴”号的上空投下炸弹,只需要1枚炸弹命中这艘战列舰的尾部甲板,就够了。
  有难度吗?
  完全没有!
  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奋进”号确实搭载了10多架中型轰炸机。
  要说的话,就是这一点,才让薛远征拿定主意,由白止战提出与拟定的作战计划进入到实施阶段。
  在11月17日,六局提供了确切情报,一批数量在20架左右的B-25“米切尔”中型轰炸机在16日的夜间到达珍宝港。关键是,这批轰炸机在天亮前,就从珍宝港中央的福特岛上消失了。
  不是飞走,而是直接消失了。
  福特岛并不大,岛上的航空站就只有一条跑道,没有机库等能够容纳与隐藏10多架轰炸机的建筑物。
  关键,“奋进”号在17日天亮前离开了珍宝港。
  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这些轰炸机全在“奋进”号上!
  
第390章
小心眼
  这份情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早在10月份,提出用狭夷皇国投降仪式,诱使纽兰海军采取行动的时候,白止战同时提到,纽兰海军针对的并不是帝国海军的战舰,而是前去参加受降仪式的人员,因此用不着让舰队太靠近狭夷本土。如果搭载的是中型轰炸机,纽兰舰队在1000多千米之外就能发起攻击。
  为了证明这个推断,帝国海军还专门做了测试,六局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首先就是证明,双发中型轰炸机能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个航母上起飞,只是没办法在航母上降落。
  在10月最后一天,帝国海军就用一架由西狭夷政权提供的96式陆攻,在“陪京”号上做了起飞测试。
  结果证明,适当的减轻轰炸机的重量,让航母以30节航速顶风航行,96式陆攻能够轻松的从航母上升空。要是老天爷作美,比如挂起了大风,甚至能够让96式陆攻以最大重量起飞。
  纽兰联邦的B-25“米切尔”跟96式陆攻较为相似,虽然差不多重了一倍,但是配备的发动机也更好。以96式陆攻从“陪京”号上起飞的情况看,B-25完全能够从“奋进”号上起飞。
  要想从小型舰队航母上起飞,基本不可能。
  道理也很简单,小型舰队航母的飞行甲板太短,航速也较慢,未必能够让B-25获得足够的升空速度。
  正是如此,六局才提出,监视B-25的调动与部署情况,判断纽兰海军有没有打算让航母搭载中型轰炸机执行远程打击任务,并由此证明白止战做出的判断是否正确,有没有必要采取行动。
  结果就是,在那10多架B-25从珍宝港的福特岛航空站消失之后,薛远征立即批准了由白止战提交的作战计划。
  也就在那一天,刘长勋才搭乘运输机去那球港,再转乘巡逻机前往“龙兴”号。
  一切都很顺利,几乎全都在白止战的预料之中。
  虽然在之前几场战斗中,白止战一向料事如神,很多推测都被证明是对的,但是刘长勋依然有点担心。
  这也太顺利了!
  似乎,白止战就是这场闹剧的总导演,包括纽兰海军的将士在内,所有人都在按照他的指挥表演。
  只是,担心又有什么用?
  看到左前方的陆地,刘长勋才收起了思绪。
  那是东都湾入口左侧的山浦半岛,再往里面一点就是狭夷海军曾经的母港,恒虚火海军基地,往北还有东皇都南面的恨滨港。投降仪式举行的地点就在那里,准确说是恨滨港的深水锚泊区。
  在最初的时候,薛远征打算把签字地点安排在岸上。
  理由就是,撤退与疏散更加方便。
  权衡利弊之后,还是决定放在战舰上,毕竟纽兰海军的那些轰炸机能不能飞到东都湾上空都是个问题。
  随后,彭怀胜提议让“龙兴”号挨着码头停靠。
  可惜被否决了。
  不是说这个提议没意义,而是办不到。
  早在几个月前,恨滨港就被炸成废墟,所有深水码头都被烧毁了,没理由为签字仪式去修复一条码头。
  关键,也没那么多时间。
  当然,海军做出了一个巨大让步。
  代表帝国军方,首先在狭夷皇国投降书上签字的是陆军总司令彭怀胜,刘长勋只是代表帝国海军签字。
  刘长勋本人没什么意见。
  不是说陆军做出的贡献最大,而是留下来占领,并且在狭夷皇国驻军的是陆军,海军只负责几座军港。
  要说,这是拣了大便宜。
  既然拣了便宜,就别卖乖了。
  用彭怀胜的话来说,吃苦不讨好的工作丢给了陆军,有油水的美差却海军独享,薛远征太过偏心!
  薛远征明确告诉彭怀胜与刘长勋,战争远没到说结束的时候。
  言外之意,当下一个敌国战败的时候,就轮到海军去做吃苦不讨好的事情,把油水留给陆军。
  不出所料,应该是纽兰联邦。
  要让刘长勋选的话,他肯定愿意在几年后,去停在波马河里的帝国战舰上,代表帝国军方在纽兰投降书上签字。
  又呆了几分钟,在能够清楚的看到位于半岛最尖端的那座灯塔时,刘长勋才回到了司令舰桥里面。
  那是狭夷皇国的第一座灯塔,而且是由陈炳勋下令建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5/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