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3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4/945

  “龙江”号因为飞行甲板受到了严重破坏,哪怕不需要回造船厂,也要在港口里面呆上一段时间。
  此外,“墨河”号已经沉没。
  虽然损管部门的官兵尽了最大的努力,还有几十名官兵在抢险时牺牲,但是“墨河”号的舰体进水太严重。
  下午1点左右,海水漫过机库甲板后,舰长不得不下达弃舰命令。
  “龙江”级的横向水密隔舱,其实就做到机库甲板下面,只要海水漫过了机库甲板,航母肯定没救了。
  到下午2点30分,在所有官兵都已撤离之后,随行的驱逐舰向飞行甲板都快被海水淹没的“墨河”号发射了2条鱼雷。
  不是担心“墨河”号沉不了,而是在用鱼雷为这艘航母送行。
  其实,这是帝国海军的传统。
  如果战舰在战斗中严重受损,没办法返回港口,就必须由自己的战舰将其击沉。
  这样一来,就不是被敌舰击沉了。
  按帝国海军的传说,如果战舰有灵魂的话,那么在亲手埋葬之后才能安息,也才能转世投胎。
  数十年来,只有被自己埋葬的战舰的舰名才会重新使用。
  大概是觉得不够吉利吧,所有被敌人击沉的战舰的舰名,都不会再次使用。
  第43特混舰队已经撤走了,继续追击第17特混舰队还有保障吗?
  就算第43特混舰队没撤走,也帮不上忙。
  第43.2分队只有几艘轻巡洋舰,而且都是条约型轻巡洋舰,根本不是纽兰重巡洋舰的对手。
  当时离得最近的重巡洋舰是第42.2分队的4艘“淄州”级。
  可惜,还在300多千米之外,而且那4艘重巡洋舰整在四艘“龙江”级的后面,北上去拦截纽兰运输船队。
  此外就是第21特混舰队的几艘重巡洋舰。
  只是,第21特混舰队在后方400多千米开外,而且刘向真绝对不会派重巡洋舰过来掩护白止战,更别说帮白止战扩大战果。
  以当时的情况,如果刘向真有心,早就让第21.3分队的4艘重巡洋舰赶来了。
  其实,以第41特混舰队与第21特混舰队的相对位置,就算在战斗打响之后,第21.3分队全速前出,也无法在天黑之前追上第41特混舰队,自然谈不上在夜间为第41特混舰队提供掩护。
  追上了又怎么样?
  第21.3分队的是4艘“昆州”级为第一代条约型重巡洋舰,性能并不算强大,没有进行真正的改进,也没有配备炮瞄雷达,根本就不是纽兰第17特混舰队的4艘“新奥”级重巡洋舰的对手。
  要打起来,未必能占到便宜。
  不要忘了,纽兰第17特混舰队的重巡洋舰都配有雷达。
  哪怕不是炮瞄雷达,是对空搜索雷达,在夜战中也有很大的帮助,能大幅度提高炮击命中率。
  可见,第21特混舰队根本指望不上。
  在白天的战斗当中,特别是在发现纽兰第16特混舰队之后,第41特混舰队一直在向北航行,就是希望能够缩短跟第43特混舰队的距离,好在战斗结束后,能获得第43特混舰队的掩护与支持。
  哪里想到,李杰也拼得精疲力竭。
  用白止战的话来说,大概因为平时只能在后方看航空兵表演,所以逮到机会后,李杰与金洪就会拼尽全力。
  感情,不是在打仗,而是在部队呆了大半年后,回家跟老婆亲热。
  有多大劲,就使多大劲。
  不管怎样,李杰发来的战报宣告战斗正式结束。
  其实,还算不上是结束。
  当天晚上,一艘纽兰潜艇偷袭了返航的“龙江”号。虽然所有的鱼雷都射偏了,但是其中一条打中了护航的“鲁河”号。猛烈的爆炸,在“鲁河”号的舰体左侧撕开了一条数米长的大口子,导致上百名官兵阵亡。因为没离开战区,全舰还处于战备状态,所以进水及时得到了控制。
  这条鱼雷,让“鲁河”号回造船厂躺了三个月。
  到13日凌晨,编在第二舰队名下的十多艘破交巡洋舰在第42特混舰队掩护下,开始拦截没来得及逃走的纽兰货轮。
  混战持续到15日,最后几艘纽兰货轮被击沉之后,才宣告结束。
  
第366章
谁输谁赢
  对“西北东望洋大海战”的结果,不管是战术层面,还是战役与战略层面上的输赢,并不存在太大的争议。
  只是在宣传的时候,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白止战是在返航途中收到的消息,纽兰海军部对外宣称,在海战中击沉了梁夏海军四艘舰队航母!
  是哪四艘?
  “龙江”号,“墨河”号,“帝都”号,“陪京”号。
  虽然没隐瞒自身遭受的损失,承认有三艘航母战沉,一艘遭重创,只有“奋进”号完好无损,但是依据击沉梁夏海军四艘舰队航母的结果,纽兰海军宣称自己才是这场海战实质上的胜利者。
  这个说法本身就有问题。
  不要忘了,纽兰海军还损失了五艘战列舰,一艘战列舰遭到重创,还有两艘重巡洋舰被击沉。
  可见,就算梁夏海军损失了四艘航母,只是按照损失的战舰的总吨位计算,纽兰海军也没能取胜。
  何况梁夏海军只损失了一艘航母,只是有两艘遭到重创。
  从短期的结果来看,双方其实是半斤八两。
  在海战结束后,纽兰海军只剩下一艘航母,也就是“奋进”号还能够继续作战,要组织发起进攻,得把两艘小型舰队航母从夕落洋调入东望洋。因为两艘小型舰队航母的战斗力很有限,未必能发挥关键作用,所以就算有三艘航母,纽兰海军也未必能够在东望洋组织发起进攻。
  梁夏海军也只剩下了“陪京”号,要重新组织发起进攻,就得把状态不好的“横江”号动用起来,而且也只有两艘。从战术的角度看,用两艘舰队航母很难产生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影响。
  哪怕纽兰海军没有航母,也能用岸基航空兵对付由两艘航母搭载的舰载航空兵。
  如此说来,双方在战役的层面上,算是打了个平手。
  在宣传的时候,纽兰海军肯定不会这么说。
  按纽兰新闻媒体发布的消息,纽兰海军才是胜利者,因为在这场海战之后,梁夏海军已经丧失了发起战役级进攻的能力,开战之后的战略扩张由此戛然而止,等于稳住了东望洋的战局。
  实际情况跟宣传却截然相反。
  就后来披露的消息,其实就在13日当天,洛福斯签署了一道总统令,授权刚刚走马上任的东望洋陆军总司令麦克中将,让南珠国的驻军做好撤退准备,确保在必要的时候能火速撤往奥国。
  也就是说,在那个时候,洛福斯就决定放弃南珠国,至少不会死保这块殖民地。
  以当时的情况,在梁夏军队发起进攻之后,纽兰军队无论如何都守不住南珠国,而奥国的战略价值远在南珠国之上。
  总而言之,绝不能为了南珠国而放弃奥国。
  在战役层面上,纽兰海军同样遭受了惨败。
  至于在战略层面上,其实也一样。
  在对外宣传的时候,纽兰当局一直在强调挫败了梁夏海军的进攻势头,打破梁夏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事实真是如此?
  几个月后,梁夏海军将获得四艘大型航母与四艘快速战列舰,如果到时候能修复两艘遭到重创的舰队航母,还有四艘快速战列舰,就拥有七艘航母与十艘快速战列舰,以及大约十艘老式战列舰。
  在澄江港里面的九艘战列舰都已打捞起来,其中两艘“龙兴”级的维修工作肯定能够在年内完成,另外的七艘战列舰也基本能在新历101年内修复,其中伤势较轻的四艘能赶在上半年重新入列。
  也就是说,到新历101年6月底,帝国海军有7艘航母,10艘快速战列舰与6艘“龙兴”级战列舰,还新增4艘重巡洋舰、4艘远洋巡洋舰、8艘轻巡洋舰与差不多20艘大型驱逐舰。
  如果一切顺利,利用迢曼技术建造的第一艘大型远洋潜艇都能够赶在6月份交付给帝国海军。
  纽兰海军?
  最快要到新历102年的年初,才能获得“埃塞”号。
  哪怕“列克”号在几个月内修复,纽兰海军也只有两艘航母。
  快速战列舰在明年上半年最多有2艘,另外4艘要到新历102年才能建成交付。
  至于已经很难充当主力使用的老式战列舰,哪怕把夕落洋舰队的全都调派过来,也就十来艘。
  可见,即便到了新历102年,纽兰海军都未必能够获得兵力上的优势,就更别说掌握战略主动权。
  到新历103年,哪怕纽兰联邦完成了战争动员,新造战舰开始下饺子,也未必能获得战略主动权。
  从新历102年开始,帝国海军新造战舰就会开始下饺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4/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