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3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2/945

  这不是说斯普的胆量比白止战小。
  如同白止战在战斗结束之后选择撤退一样,两位舰队指挥官所想到的,其实都是保存已经严重不足的兵力,避免无谓的消耗,确保在下一场决战到来的时候,掌握兵力优势或者是有兵可用。
  再是厉害的舰队指挥官,手里没有战舰也只能在岸上看热闹。
  
第363章
全都是运气
  其实,全球最强大的两支海军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决斗还没有结束。
  虽然在上午11点之前,第42特混舰队与纽兰第12特混舰队的战斗就已宣告结束,四艘强大的“龙兴”级毫无悬念的赢得胜利,准确的说是逼退了纽兰第12特混舰队,但是在东南方向,第43特混舰队与纽兰第11特混舰队的战斗一直持续到下午才宣告结束,而且分出了胜负。
  快下午4点的时候,白止战才收到李杰发来的战报。
  不过,不是来自“旭海”号,也不是来自姊妹舰“炎海”号,而是来自第43.2分队的一艘轻巡洋舰。
  在看电文之前,白止战心里已经凉了半截。
  按照通常情况,这意味着“旭海”号与“炎海”号已经战沉,甚至可以说第43.1分队全军覆没。
  不然,李杰应该在一艘战列舰上发出电报。
  只是,实际情况跟白止战预料的完全不同。
  在这场持续了近10个小时的战斗中,第43特混舰队一直牢牢的掌握着主动权,只是运气不太好。
  跟当初与狭夷海军第一主力战队交战的情况有点像。
  在开战后不久,“旭海”号的主桅杆就被一枚炮弹打中。虽然炮弹没有在“旭海”号上爆炸,但是砸断了桅杆,而且干净利落的削断了桅杆上的长波电台的天线,导致“旭海”号暂时无法使用长波电台。
  所幸,短波频段的语音电台能够正常使用。
  其实,语音电台已经取代旗语与灯语,成为舰队作战当中的主要通信工具。
  在航母与战列舰上,语音电台还是备用的内部通信工具,进行损管抢修的时候,特别的管用。
  在天亮前,第43特混舰队就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表现神勇的还是“炎海”号。
  在第5轮到第11轮齐射当中,“炎海”号总共击中一号敌舰8次,而且全都打中敌舰的上层建筑。
  打到第14轮齐射,“炎海”号立下奇功。
  虽然在事后的勘探证明,一号敌舰“科拉”号战沉的首因是损管不力,使得舰体内部的火势完全失控,最终引爆了位于舰体左侧的副炮弹药库,但是往根本上说,依然是“炎海”号的功劳。
  没有被“炎海”号连续击中,“科拉”号的内部也不会燃起大火。
  在弹药库的大爆炸当中,“科拉”号,纽兰第11特混舰队的旗舰,也是纽兰第一舰队的旗舰沉没。
  几分钟后,二号敌舰“马里”号也撤出了战斗。
  在之前的战斗当中,这艘“科拉”号的姊妹舰非常倒霉,不但B炮塔出了故障,两门主炮没办法射击,还遭到两个对手照顾,相继被“北河”号与“南江”号击中十多次。在最后一座主炮炮塔报废,基本上丧失战斗力后,该舰的舰长下达撤退命令,把战斗丢给了另外四艘战列舰。
  当时该舰的舰长劳尔上校已经是纽兰第11特混舰队的最高指挥官了。
  打到天亮,双方的兵力变成了四比四。
  直到这个时候,李杰才调整战术,用通常的方式跟纽兰舰队交战。
  在此之前,第43特混舰队一直顶着炮火,其实是“北河”号与“南江”号顶着炮火在战斗。
  纽兰舰队的后四艘战列舰瞄准的是“北河”号与“南江”号。
  必须承认,姜还是老的辣。
  这两艘由战列巡洋舰升格来的快速战列舰,一直在利用速度进行规避,而且连续取得了战果。
  如果这两艘战舰没能扛住敌舰的凶猛火力,就不会有后面的大胜。
  两位舰长,还有主要军官可以说居功至伟。
  当然,两艘战舰也不是毫发无损。
  “北河”号丢掉了前端的甲炮塔,而且尾部的丙炮塔左侧的主炮发生炸膛事故,只有一门主炮还能用。
  “南江”号的情况要稍微好一点,只被打掉两座130毫米高射炮,八门主炮都还在。
  有趣的是,唯独“旭海”号几乎毫发无损。
  这是因为“炎海”号一直在朝“科拉”号开火,而且是又准又狠,简直是拳拳到肉,所以在交战进行了十多分钟后,“科拉”号就把炮口转向了“炎海”号,没有再向“旭海”号开火。
  等于是说,“科拉”号与“马里”号都在朝“炎海”号开火。
  所幸,“炎海”号确实非常幸运。
  在天亮之前挨了4枚16英寸穿甲弹,其中的2枚竟然没有爆炸,还有1枚斜着打穿了露天甲板,然后在舰体外面爆炸,最后的一枚也是在舰首防护区外面爆炸,除了把舰首的水兵舱炸得粉碎之外,没造成更大损坏。
  在战斗的时候,水兵肯定不会在住舱里面。
  舰首挨的那枚炮弹,除了让“炎海”号变得更加的狰狞,以及得启动柴油机发电机,用抽水机抽出高速航行涌入舰体的海水,在战斗中并没有什么影响,只是在返回造船厂之后需要花更多时间进行维修。
  此外,在战后检查,“炎海”号还被两枚16英寸穿甲弹打中,只是因为全都打在了主防护区外面,没有受到装甲的住挡,都是在穿透舰体之后,在海里爆炸,被观察弹着点的瞭望员当成近失弹。
  用金洪的话说:原本应该打中李杰的炮弹,都落到了他的战舰上。
  为了这事,李杰后来还专门敬了金洪三杯。
  用白止战的话来说,自家兄弟不需要斤斤计较。
  换个位置,如果需要站出来吸引火力,李杰同样不会有半点犹豫。在战斗当中,金洪根本没想那么多。
  其实,“炎海”号经历的战斗,足以证明“集中防护”的正确性。
  如果是老式战列舰,采用全防护概念,哪怕铺设在次要部位的装甲不够厚,也能引爆穿甲弹。
  哪怕在非要害部位,穿甲弹爆炸都会产生严重损伤。
  反过来看,这也正是纽兰海军的老式战列舰没能扛住的关键所在。
  “科拉”号挨的那十来枚穿甲弹,至少有一半是打在了条约型战列舰的“主防护区”的外面。
  如果换成条约型战列舰,这些穿甲弹很有可能都不会在舰体里面引爆。
  少挨了一半的炮弹,“科拉”号未必会落得弹药库殉爆的下场。
  “马里”号核心部位的装甲经受住了考验,却因为次要部位多次遭到直接命中,而丧失了战斗力。
  要是那些打在次要部位的穿甲弹没有爆炸,而是穿过了舰体,“马里”号未必会在天亮之前撤退。
  跟新式的条约型战列舰相比,前条约型战列舰欠缺的不止是速度。
  只是,在这场用舰炮对决的战斗当中,真正决定胜负的或者说左右战场局面的,还就是速度!
  
第364章
一面倒
  在天亮之前集中火力打击一号敌舰与二号敌舰,无非是消除数量上的差距。
  达到目的之后,李杰立即对战术做了调整。
  其实就是充分利用速度优势,跟敌舰保持最有利的交战距离,确保本舰始终处在最有利的位置上。
  关键就是交战距离。
  在理论上,只要使用新式重型穿甲弹,“旭海”级与“北河”级能在主炮全射程范围内打穿纽兰老式战列舰的装甲。
  只是,纽兰老式战列舰却未必能办到。
  如果使用的普通穿甲弹,哪怕是16英寸舰炮,也要把交战距离缩短到14千米,才有可能打穿“旭海”级的主装甲,或者是在17千米的距离上打穿“北河”级的主装甲。即便使用重型穿甲弹,这两个距离也就分别提高到19千米与21千米。至于14英寸舰炮,也许要缩短到11千米内,才有希望打穿“旭海”级的主装甲。简单说,在全射程范围内,哪怕使用重型穿甲弹,14英寸舰炮也打不穿“旭海”级的水平装甲与主装甲带,对“北河”级的威胁也很有限。
  当然,这些都只是理论计算结果。
  其实,这些性能指标也是在战后才公布的。
  大战期间,战列舰主炮穿甲弹的威力,还有装甲防护都是海军的绝对机密。
  不要说是对外公布,即便在海军内部,知道的人也不多。
  因为很难搞到敌国主力舰核心性能的确切情报,所以设计战舰的时候,列强都是在闭门造车,准确的说是按照自己掌握的火炮与炮弹技术,来衡量与确定战列舰所需要达到的防护水准。
  梁夏帝国拥有一流的火炮与炮弹技术,结果在大战期间,都是在“高估”对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2/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