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945

  听祝世建这么一说,秘书哪里敢啰嗦,立即拿起保温桶,取出放在里面的饭菜,那还是上午从家里带来的。
  关键,这些饭菜是校长夫人亲自下厨做的。
  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也就是在二十多年前,让祝世建放弃了大好前程,心甘情愿留下来任教的那个人,能让他服服帖帖。
  其实,祝世建惧内,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
  每每遇到为难之事,祝世建总会以“夫人不答应”为由加以婉拒,久而久之的,也就传开了。
  只是,这也可以说成是聪明。
  等祝世建吃完,轿车也回到了海军司令部。
  院子里面停满车辆,全挂的军牌,主要是轿车,也有一些简陋的军车。
  出于礼貌,与会人员都比通知时间提前了半个小时。
  全都是海军的实权人物,以高级将领为主。
  严格说来,其实就两名高级将领。其中的一个,就是不久之前才升任上将,出任本土舰队司令官的贺永兴。另外一个则是贺永兴头号竞争对手,现在担任南方舰队司令官的刘长河上将。
  其他参会人员,全都围绕他们两个转。
  要论个人能力,贺永兴绝对在刘长河之上。
  只是,这个刘长河也非等闲之辈。
  首先,他是周宽德的小舅子。
  其次,他是刘家这一代当中,地位最高的一个,也是最有资格顶替周宽德统帅指战系的人选。
  从这个角度看,理应由他在周宽德之后出任海军总司令。
  最后,在过去两年多里,由他指挥的南方舰队稳打稳扎,不但没犯大错误,还取得了不少的战果。
  哪怕论功行赏,也应该给他官升三级。
  当然,最关键的仍然是他与祝世建的关系。
  贺永兴是祝世建的学生,哪怕是贺家之虎,也必须尊重老师,绝对不能无缘无故的跟老师对着干。
  刘长河就不一样了。
  他跟祝世建是同辈,只是小了差不多十岁。
  还有,刘长河在月初就回到帝都,而且一直在积极活动。虽然没人能料到,周宽德会通过向自己脑袋开上一枪的方式来辞掉海军总司令的职务,但是帝国遭受了惨败,肯定得有人背锅,而且必须能够让军民信服,那么在必要的时候让海陆两军的总司令来谢罪也算得上是合情合理。
  可见,刘长河或许早就把自己当成了下一任总司令。
  哪里想到,竟然被人截胡了。
  这感觉就好像,在进了洞房之后,才被告知不是新郎官。
  要说起来,刘长河肯定把祝世建给恨死了。
  他又哪里知道,是他的姐夫推荐了祝世建,并非祝世建主动请缨。
  二十多年之前,面对两大世家的明争暗斗,祝世建选择了急流勇退与明哲保身。
  如果祝世建真是那种趋炎附势的小人,二十多年前就入赘了刘家,名正言顺的当了刘长河的姐夫。
  现在大厦将倾,他会愚蠢到站到危墙之下?
  别说是祝世建,就连白止战这样的基层军官都明白,顶替周宽德出任海军总司令的人很有可能成为替罪羊。
  刘长河真要恨,也该恨他的姐夫。
  会议室内,泾渭分明的两派军官分别坐在两侧。就算是脸盲患者,也能够通过外表分辨出来。
  总体来说,南方舰队的军官要胖一些,本土舰队的军官更加精干。
  没啥好奇怪的。
  过去两年多里,也就是纽兰联邦与狭夷皇国参战后,本土舰队承担了全部压力,南方舰队却一直在放大假。
  当然,也不能怪南方舰队的官兵。
  因为资源特别紧张,特别是忒尔帝国战败之后,丧失了最主要的石油产地,所以帝国海军的活动强度大为降低,很多战舰都只能停在港口里面,南方舰队只有少数袭击舰能够偶尔出海活动。相对的,在南方舰队所辖战区,食物等生活物资反到不太紧张,基本上能够做到敞开供应。
  祝世建到来的时候,司令部的秘书正忙着准备茶水。
  座位是提前安排的,前面几排的位置上都贴了名牌,后面有很多位置空着,足够容纳所有的参会人员。
  等祝世建坐下,司令部的秘书才陆续离开。
  秘书当中,有不少也是军官,或者是接受过培训的文职人员,严格说起来,也算得上是祝世建的门生。
  最后那名秘书在出去的时候,顺手带上了房门。
  大门一关,开始还在说话的军官全都闭上了嘴,原本吵杂喧闹的会议室里也顿时安静了下来。
  
第32章
停战协议
  争吵持续了好几个小时,白止战除了震惊还是震惊。
  话题扯开之后,与会的军官再无顾虑,把该说的与不该说的,一股脑全都倒了出来,简直是吓死人不偿命。
  争吵话题,就只有一个:帝国海军是被谁打败,或者说是怎么失败的?
  虽然白止战早就被吵得头昏眼花,但是没有犯糊涂,而且早就听出来,扯战败原因只是为了达到目的。
  目的非常明确:由谁说了算,也就是帝国海军的实控权。
  其实,自帝国海军诞生伊始,由贺家与刘家充当主演的,以帝国海军为舞台的闹剧就正式上演了。
  只是,跟这场大战扯上关系,也就往前追溯十多年。
  之前已经提到,在布兰皇家海军设计与建造“无畏”号之前,帝国海军的舰船设计师就提出了类似的设想,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无畏”号,帝国海军原本能提前十年发起军备竞赛。只可惜,该建造方案被搁置了十年,帝国海军由此完美的错过了引领海军发展潮流的绝佳机会。
  那么,这是谁之过?
  当时,鼎力支持建造新式主力舰的是贺家,而竭力反对的是刘家。
  原因也很简单,贺家主宰造备系,必然是建造新式战舰的最大获益方,还能借机向指战岗位安插自己的人。
  这仅仅是开始。
  在此之后,帝国海军多次错失碾压其他列强的机会。
  比如,随着“无畏”号下水,海军军备竞赛全面开始后,帝国海军却以新技术不够可靠为由,压下了很多新式主力舰的建造计划,仍然按部就班的建造了十多艘前无畏舰,浪费了大量资源。
  关键,浪费了比资源还要宝贵的时间。
  在大战爆发后,这些前无畏舰全成了中看不中用的摆设!
  如果多出十几艘无畏舰,再同步提前建造超无畏舰,那么在四年多前,也就是大战爆发的那一年,以布兰王国、洛克共和国与骆沙帝国为首的同盟集团,绝对不敢奢望能够夺得局部制海权。
  在无法保证夺得局部制海权的情况下,以海权立国的布兰王国绝不会贸然发动战争。
  没有布兰王国,另外两个列强哪来挑战梁夏帝国的勇气?
  说得直接一点,如果帝国海军能保持两强标准,大战或许就不会爆发。
  当然,现在争这些其实没多大的意义。
  此外,让白止战震惊的,并非帝国海军的内部矛盾,毕竟任何一名在海军学院呆了几年的军官对两大世家的恩怨情仇都有所耳闻。如果说两大世家没有矛盾,一直是和睦共处,那才是怪事。
  真正的大新闻,还是即将签署的停战协议。
  也就在前些天,白止战还在感叹,昔日不可一世的迢曼帝国也会穷途末路,签署丧权辱国的投降协议。
  现在,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了梁夏帝国身上。
  虽然不是投降协议,但是跟除了名字不同之外,具体条款与细节内容跟投降协议没多大区别。
  总结起来,其实也就一句话。
  梁夏帝国必须无条件的,把过去半个多世纪里,在世界各地掠夺的资源与圈占的地盘全都吐出来。
  用通俗点的话来说,就是“一朝回到宪改前”。
  在陆地战场上,如果战线在梁夏帝国境外,梁夏军队就得撤回到战前位置,也就是退回国境。要是战线在梁夏帝国境内,则保持现状,等签署停战协议之后,再针对具体问题分别进行谈判。
  比较特殊的是东北战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