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2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7/945

  在3月底,刘长勋下了一道命令,把原来的第21特混舰队一分为二,重新组建了新的第21特混舰队与第41特混舰队,并且分别认命刘向真与白止战为司令官,在西东望洋与西北东望洋交替部署。
  接下来两个月,部署在西北东望洋上,负责对狭夷皇国实施战略封锁,为执行战略封锁任务的巡洋舰与巡逻机提供空中掩护,并盯防管岛与霍努岛,执行战略警戒任务是由刘向真指挥的第21特混舰队。
  以两艘“帝都”级为核心的第41特混舰队返回桅樯港进行修整。
  这么安排,主要是两艘“龙江”级的状态要好一些。
  虽然在结束了对常驻舰队的作战行动之后,两艘“帝都”级均返回造船厂,进行了服役之后的第一次全面检修,但是受自设计的限制,两艘“帝都”级的状态一直不大好,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
  此后在攻打火山群岛的战斗当中,这些问题暴露了出来。
  按照特混群的统计,在攻打流黄岛的作战行动当中,“帝都”号与“陪京”号的出动率相当于“龙江”号的88%与85%,特别是在持续出动的时候,动力系统与弹射装置难以长久稳定运行。
  此外,两艘“龙江”级在攻打火山群岛之前进行了中期维护,通过更换关键零备件解决了一些老毛病,其中包括为液压弹射器更换新阀门,有效的提高了可靠性与稳定性,保证了运作效率。
  利用替换下来的两个月,两艘“帝都”级分别在浦州与刺州进行了第二次维护。
  要说,这也是入役之后的第一次改进,主要就是解决在作战行动当中暴露出来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到5月底,第41特混舰队在那球港正式成立。
  这个时候,帝国海军已经明确了舰队命名规范。
  简单的说,以港口为准。
  第四舰队的母港就是那球港,因此只要以那球港为母港,不管在哪里活动,都编在第四舰队名下。
  第二舰队的母港是管岛,只不过暂时以本土舰队的桅樯港为母港。
  在5月的最后一天,白止战才率领第41舰队出港。
  此后,就是长达三个月的部署期。
  严格的说,要到6月10日,第41特混舰队才到达火山群岛。
  多耽搁了几天,主要是在航行途中对两艘航母进行测试,还让飞行员抓紧训练,好尽快进入状态。
  上了战场,就没有时间进行系统全面的训练了。
  到6月15日,才把换下了第21特混舰队。
  耽搁的这五天,主要是跟第21特混舰队进行联合训练,顺带让舰队司令部的参谋交流作战经验。
  毕竟,这是白止战统帅第41特混舰队第一次执行战区巡逻任务。
  接下来的两个多月,直到8月25日,第41特混舰队都在火山群岛以东的西北东望洋上活动。
  任务只有一个:搜寻与拦截试图前往狭夷皇国,以及离开狭夷皇国的货轮,为执行游猎任务的巡洋舰提供掩护。
  当然,还要盯住纽兰海军东望洋舰队。
  两个多月,白止战没有一个晚上能睡安稳。
  按照他的推测,6月到8月,纽兰联邦出兵参战的概率最大。
  其实,这也是让刘向真顶到6月中旬,由白止战在6月15号前去接班的关键原因。
  用刘长勋的话来说,由白止战指挥第41特混舰队顶在前面,那么纽兰海军试图发动突袭的时候,肯定会有所顾虑,或许会把五艘航母全都派去对付白止战,也就没办法一举消灭梁夏海军。
  感情,白止战就是去吸引火力的。
  相对而言,对狭夷皇国的战略封锁反到是小事。
  主力是巡洋舰,特别是那些续航力超过了一万海里,能在远洋单独活动数个月,配备了重炮的破交巡洋舰。
  这些巡洋舰都是用快速货轮改造来的。
  大战爆发之前,帝国海军就以投资的方式,让航运公司大量建造快速货轮,以便在战时征用。
  经过简单改装,比如安装大口径舰炮,这些快速货轮就摇身一变,成了破交巡洋舰。
  虽然干不过真正的战舰,但是对付普通的船只,肯定是手到擒来。
  货轮内部空间非常巨大,能携带大量给养,为船员提供更多的生活与娱乐空间,获得超强的持续作战能力。
  对于掌握制海权的梁夏海军来说,破交巡洋舰是比潜艇更理想的选择。
  关键,没有“无限制潜艇战”导致的政治风险。
  在这两个多月的时间内,第21特混舰队回到了桅樯港。两艘已经在海上活动了四个月的“龙江”级均返回造船厂进行必要的维护与检修,官兵也获得休整,还趁此机会更换了舰载机。
  直到这个时候,“台风”战斗机才完全从一线作战部队撤编。
  拖到现在换装,主要是没有时间,毕竟更换舰载机,只是飞行员进行适应训练就需要几个月。
  所幸,第41特混舰队在成立之后就做了这件事情,而且在出航之前就已经换上新式舰载机。
  可惜的是,直到第21特混舰队回来换岗,纽兰联邦都没有参战。
  随后,白止战就回到了帝都。
  苦守两个多月,除了瘦了一大圈,只是晒得更黑了。
  这也是白止战最想不明白的地方。
  在第41特混舰队执行战略封锁任务期间,白止战多次跟海军司令部通信,等于是故意暴露行踪,想把纽兰舰队引出来。
  在7月底,白止战甚至指挥舰队航行到霍瓦依群岛西北大约1500千米处,还大摇大摆的拦截了几艘纽兰货轮,期间派巡洋舰追击与炮击了一艘逃跑的货轮,结果依然是屁事没有发生。
  别说舰队,纽兰海军连巡逻机都没有出动,第41特混舰队就像是不存在一样。
  在执行巡逻任务的两个多月里面,由第41特混舰队扣押的,以及直接击沉的纽兰商船超过了一百艘,此外还驱逐了数百艘之多。如果把那些被第41特混舰队发现,然后由远程巡逻机驱逐的算上,肯定超过一千艘。
  虽然在拦截商船时,破交巡洋舰上的官兵都很客气,没有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但是拦截的货轮,还有运载的物资,那可是价值巨亿,其中不少在扣押之后,还按照帝国法律直接没收充公。
  这都能忍!?
  用舰队官兵的玩笑话说,连这都能忍,那么就只能相信,纽兰海军官兵信奉的肯定不是上帝,是佛主。
  只是,白止战并没放松警惕。
  危险,往往就在掉以轻心的时候到来。
  
第300章
哥斯拉
  要说,除开了纽兰联邦,还真没什么好担心的。
  当前局势,可以说一片大好。
  狭夷皇国那边,西狭夷政权已经稳住阵脚,由其组建的“狭夷国民自卫队”从8月下旬开始,逐步替换下在前线作战的梁夏军队,成为了本岛战场上的主要力量,哪怕战斗力差得惨不忍睹。
  就算打成了消耗战,也是狭夷的内战,跟梁夏帝国没多大的关系。
  虽然需要提供武器弹药,用来武装狭夷自卫队,还要提供粮食燃油等物资,但是提供给西狭夷政权的援助,还比不上特混舰队在西北东望洋执行封锁任务的消耗,却由此让帝国陆军从战场抽身。
  主要是轻武器,而且几乎全都是二手武器。
  很多还是上次大战期间生产,在大战结束后封存起来的老式栓动步枪,哪怕还能用,性能也早已落后。
  此外,有很多是在冰风暴半岛上缴获的战利品。
  至于弹药,更不是问题。
  随便一条子弹的生产线,一年都能生产上亿发枪弹。
  何况,在帝国陆军的军火库里面,还有很多上次大战生产的弹药没用掉呢。
  其他物资,比如粮食之类的,就算没有让狭夷自卫队上去充当挡箭牌,还是得援助给西狭夷政权。
  几十万支二手步枪,一些不用掉就只能报废处理的弹药,少量机枪与火炮,以及军服等其他必要装备,就让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狭夷自卫队官兵顶替帝国将士去流血牺牲,那是再划算不过的了。
  就这么打下去,对梁夏帝国来说,反到是好事。
  理由就是:只要东皇都政权,也就是东狭夷政权还没有完蛋,梁夏帝国就不需要为其统治之下的几千万狭夷人提供援助。
  如果内战结束,东狭夷政权完蛋,这几千万人还得由梁夏帝国养着呢!
  此外,针对东狭夷政权的战略轰炸并没有结束,只是不再像年初那么猛烈。
  不是心慈手软,而是要为驰援迢曼帝国与支持骆沙联邦分兵,也就得降低对狭夷皇国的轰炸力度。
  关键还有,没什么好炸的了。
  在4月到8月的五个月里面,平均每五天就会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战略轰炸,出动数百架轰炸机集中轰炸一座或者数座大城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7/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