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945

  “赵总工,白参谋来了。”
  喊了一声,贺鹏飞朝白止战点了点头。
  在过去几天里,为了更好的介绍自己,白止战自称参谋,用的仍然是在第21分舰队的头衔。
  白止战有一点忐忑,不过都到了门口,总不能不进去吧。
  在过来的路上,贺鹏飞就一直在给白止战打预防针,告诉白止战,那个叫赵禹的高级工程师的脑子有问题,至少别人都这么认为。不善于跟人交流,脾气很暴躁,惹毛了还要摔凳子拍巴掌。
  感情就是更年期的妇女。
  更准确点,这家伙其实是一个偏执狂。
  只是,他确实是个天才,他有很多发明被海军采用,而且他的曾祖父、祖父与父亲都是大发明家。
  对了,他确实是赵承勋大国造的后人,不过没血缘关系,即他的曾祖父是赵承勋收养的义子。因为赵承勋没有亲生子女,所以在百年之后,由义子继承了家族与爵位,还一直延续至今。
  严格说来,赵禹还是帝国的世袭伯爵。按照帝国的礼法,哪怕是觐见皇帝,赵禹也不用跪拜。
  可惜,传到赵禹这,也就只有爵位了。
  至于家产,在前几代人手里就已败光。
  正是如此,才没人敢招惹他,也没有几个人愿意跟他打交道。
  不管怎样,帝国再困难,养一个拥有世袭爵位的高级工程师,还是国柱的后人,那也没什么问题。
  房间不大,里面非常的凌乱。
  在中间的办公桌上,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与文件。
  赵家最出名的是科学家,而赵禹却是一个例外。
  他以工程设计见长,在科学理论上的研究反到不怎么样。
  此外,他还是一个货真价实的舰船设计师。
  “北河”级战列巡洋舰的建造图,有一部分就是由他绘制的,而且还由他解决了几个大难题。
  绕到办公桌的侧面,白止战才看到藏在一堆书后面,正朝他傻笑的那个人。
  要不是贺鹏飞打了招呼,白止战说不定会吓得转身逃走。
  不是因为装扮怪异,也是不因为穿着邋遢,而是似傻非颠的表情,让人觉得这家伙是从精神病院溜出来的病人。
  仔细一看,其实这人还算是一表人才,而且很年轻。
  只看相貌,也就三十岁出头,也许不到三十岁,算不上英俊,不过是仪表堂堂,而且皮肤白得像是得了白化病。
  或许只是很少晒太阳的缘故。
  “你……你好,我是白止战,我……”
  “白止战?对,就是这张脸,我认识,绝不会记错。”
  “我们见过?”
  “你忘了?在上个月的最后一天。”
  白止战立即锁紧了眉头,觉得这家伙该吃药了,因为10月31日那天,他在旭海与东望洋上战斗。
  “哈哈……害怕了,被吓住了吗?”
  “对不起,我或许是走错房间了。”
  “你没有走错,就这里,我就是赵禹,你要找的人。贺鹏飞已经跟我说了,如果你不想后悔,就跟我好好谈谈。”
  白止战很无语,不过他已经发现,赵禹恢复了正常,或许开始是在跟他开玩笑。
  
第27章
年终岁末
  帝国八大国柱,大国造赵承勋的后代确实非同凡样,南江海军船舶设计院的高级工程师也绝不是浪得虚名。
  交谈半个小时,白止战有如醍醐灌顶,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很多让白止战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赵禹只用一句话,最多几句就能说清楚,而且他对海军发展方向的见解与预测也非常独到。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在白止战提到,不管是已经在海战舞台上崭露了头角的水上飞机,还是当前各国争相发展的常规起降飞机,都无法携带能够对大型战舰构成威胁的重磅炸弹,更别说得把炸弹准确投向目标。受载弹能力限制,即便不考虑投弹的准确性,飞机也难以对得到厚重装甲保护的战舰构成威胁。
  一句话说:如果炸弹没办法炸成战舰,那么运载与投掷炸弹的飞机有何用?
  赵禹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举了个例子。
  潜艇。
  在大战爆发前,列强都不肯相信,这种只有几百吨、连大口径舰炮都没有、遇到危险只能下潜躲避的舰艇能对一个海上强国构成威胁,甚至能左右大战走向,因此在战前没有哪个国家重视潜艇。
  结果,布兰王国差点被迢曼海军的几十艘潜艇逼死!
  有人认为,如果迢曼海军能够早一点重视潜艇,用打造公海舰队十分之一的资源来发展潜艇,让潜艇数量增加一倍,那么这场大战很可能在爆发的第二年就以布兰王国投降的方式宣告结束。
  可惜,现实中没有如果。
  此外,潜艇的性能与战术应用也在大战中突飞猛进,成了当之无愧的主力战舰。
  赵禹用潜艇来举例,其实是在告诉白止战,技术的发展是任何人都无法预测的,因此白止战说的那些问题,其实都不是问题。只要技术取得了突破,飞机的性能提升,必然能改变海战面貌。
  这需要解释吗?
  从大楼里出来,冰冷的秋风迎面吹来,白止战立即就清醒了过来。
  赵禹不但聪明过人,还很能忽悠。
  说了那么多话,总结起来几乎全都是口水,没有一句说到重点上,哪怕是让白止战醍醐灌顶的那几句,也算不上是卓有远见,要么是早就有人提出,要么是换了一种新奇的方式来讲述。
  全都是新瓶装旧酒!
  客观一点,最多算得上旁观者清。
  仍然用飞机来说事。
  技术进步是必然的,而且所有经典军事理论都承认,战术由技术推动,有什么样的技术就有什么样的战术。比如在燧发枪的时代,士兵得肩并肩的站成一排。马克沁机关枪登上战争舞台后,堑壕与散兵坑取代了战线。大战后期出现的坦克,已能粉碎由堑壕、铁丝网与机关枪所构成的防线。
  海战也是如此。
  从木壳的风帆战舰到铁甲舰,再到由蒸汽机与螺旋桨推进的前无畏舰,在大战期间称霸海洋的无畏舰,偷袭无敌的潜艇,乃至靠鱼雷改变海战天平的驱逐舰,无一例外的,全都是技术兵器。
  随着技术进步,必然会有新的技术兵器登上战争的舞台。
  到那时候,取代战列舰,改变海战面貌是必然结果。
  可见,赵禹并没有向白止战透露太多有价值的信息。
  唯一需要承认的是,赵禹拥有完善的系统知识,对技术兵器的了解远在白止战这些职业军人之上。
  其实,这也是白止战最想不通的地方。
  赵禹没有上过战场,更别说参加战斗,他又如何知道战争的潮流,靠什么来判断军事的发展方向?
  只是靠猜!?
  胡言乱语猜中一些,还不算奇怪。
  可是,赵禹的很多预测,其实就是发展的趋势,至少白止战认为,那就是下一场战争的交战方式。
  比如,赵禹提到了电子技术。
  这绝对是最前沿的,而且暂时不为外界所知的军事技术。
  也就在这两年多里,帝国海军才在实践中发现,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通信电台会受到自身发出的电磁波干扰,特别是短波电台。帝国海军成立了一个机构研究这种现象,探寻军事应用的价值。
  赵禹不但准确的说出了无线电通信会在什么情况下受到干扰,还提出,可以利用干扰现象把无线电台转变成为一种探测工具,而这套思路,帝国海军的研究机构也是在几个月前才想到。
  白止战又是怎么知道的?
  该研究机构隶属于帝国海军学院,招募了一些学通信的学员参与研究,白止战就是其中之一。
  在他离开海军学院,去第21分舰队之前,相关研究才起步,离取得实质成果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对白止战来说,这番深入交谈获得的最大收获,其实是坚定了之前的信念。
  不管飞机能否取代战舰,成为未来海洋战场的主宰力量,帝国海军想横扫四海,就必须进行改革。
  客观的讲,用航空兵取代主力舰,至少看上去不是太过虚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