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945

  远处,传来汽笛声。
  在驳船推动下,“粤江”号正缓缓靠过来。
  码头外面,一支车队正在朝这边驶来。
  等会,码头上就会人山人海。
  白止战没有再耽搁,转身朝码头外面走去。
  此时,位于帝都郊外的海军司令官邸。
  秘书进来通报,本土舰队的全部主力舰都已返回母港的时候,周宽德已经穿上外套,正在整理需要带上的文件。
  因为在下午的时候,本土舰队就发来消息,相关的工作都已安排下去,所以周宽德没做额外吩咐,只是让秘书去回电告知贺永兴,在做好安排之后,返回海军司令部述职,正式接受晋升与任命。
  至于守望者海峡海战的结局,周宽德反到不太在乎。
  如果这场海战发生在一年前,哪怕遭受的损失更大,周宽德也会喜出望外,将其当成决定性胜利。
  可是现在,已经完全没有这个必要了。
  上午,周宽德就收到了消息,情报机构已经确认了维尔德二世签署投降诏书的消息,迢曼帝国已经战败了。
  不出所料,一个月之内,迢曼军队就会向同盟集团投降。
  一个月的时间,又能做什么?
  别说帝国海军与帝国陆军早已是伤痕累累,从司令官到列兵全都疲惫不堪,再没有开战时的雄心壮志,哪怕全都有,而且像陈炳勋这样的“战神”重生,也没法改写注定要战败的结局。
  现在要考虑的,是如何把迢曼帝国战败的影响降到最低!
  因为有去年的教训,也就是忒尔帝国战败,帝国当局封锁了消息,在消息扩散之后局势完全失控,引发了波及全国的大骚乱,所以内阁大臣都认为应该主动发布消息,用积极手段引导舆论。
  当然,受迢曼帝国战败影响的不止是舆论。
  下午的会议上,首辅第一次提出,要认真考虑停战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并且着手进行相关的准备。
  或许是不想给其他大臣太大压力,首辅用的是“停战”,不是更直白的“投降”。
  可是,用什么词来形容,并不能改变事实。
  不管是停战或者是投降,都意味着自南江口海战后,七十多年来,帝国首次在没有取得胜利的情况下结束一场战争。如果是战败投降,而且签署了条约,还将成为帝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份丧权辱国的投降条约!
  签署条约的人,肯定会被钉上耻辱柱,成为遗臭万年的罪人。
  谁想被永久的钉上历史的耻辱柱?
  谁愿意当国家与民族的罪人?
  谁敢轻言投降?
  想到这些,周宽德恨自己早出生了二十年。如果年轻二十岁,就算改不了国祚,也能够到战场上以死殉国。
  对一名把一生都献给了帝国海军的老军人来说,宁愿死,也不愿遭受投降之辱!
  
第22章
远赴他乡
  一周之后,浦州火车站。
  虽然位于南江口的浦州地处江南,是典型的湿热型气候,但是秋风依然是冷得刺骨,更何况白止战只穿了一件单衣。
  从列车上下来,白止战不由自主的哆嗦了几下。
  在桅樯港呆了五天,白止战才从港口司令部那里了解到,“北河”号的损伤情况比预测的还严重,要用更多时间来修补舰体上的漏洞,以及遭到破坏的内部舱室,然后才能启程去浦州。
  至于需要多少时间,港口司令部的答复很含糊,也许是一周,也许要数月。
  不是没有足够多的维修工人,而是维修要用的材料严重不足,比如堵漏的大尺寸轧制钢板就需要临时订购。钢铁厂无法保证交货时间,因此港口司令部也就无法保证能在何时完成修补。
  当天晚上,白止战就上了回陆的渡轮。
  上船之后,白止战才发现只带了秋装,没有带冬装,而且海军的冬装在十一月中旬才会发放。
  此后又在火车站耽搁了一个晚上,才搭上了一列运送新兵的列车,然后在列车上呆了一整天。
  以往用几个小时的旅程,这次花了两天整。
  所幸,白止战搭乘的是运兵军列,免费提供热水与食物,就算不那么可口,也比忍饥挨饿好得多。
  身后传来了汽笛声,列车已再次启动。
  拉紧外套,白止战朝前方的地下通道走去。
  这躺军列是去东北战场,白止战搭的是顺风车。站台上有几名调度员,没人注意这个穿着单薄的海军军官。
  只是,车站外的广场上,就是另外一番景色了。
  浦州是帝国东部地区人口最多的城市,更是帝国的金融、经济与工业中心,还是帝国最大的造船基地,有大大小小十多家造船厂。其中浦州海军造船厂不但是帝国最大的,还是全世界最大的造船厂。在过去几十年间,帝国海军有一半的主力舰、三分之一的大型战舰由这家造船厂建造。
  虽然不是交通枢纽城市,但是每天都有上百躺列车进出,接送数十万旅客。即便在战争时期,这里也热闹非凡。毕竟到现在,帝国本土都没受战火摧残,对多数平民来说,战争只存在于报纸与广播当中。只有在茶余饭后,或者在购买粮食等生活物资的时候才能够直观的感受到战争造成的影响。
  至于由战争伤亡产生的影响,根本没有西方列强宣传的那么严重。
  不要忘了,帝国的人口达到了四万万,在大战当中阵亡的将士不到五百万,比例才百分之一出头,即便把伤残官兵算上,占比也不到百分之四,远低于除纽兰联邦之外的任何一个敌国。
  布兰王国阵亡两百多万官兵,与人口之比超过百分之五。
  洛克共和国阵亡了五百多万,接近人口的百分之十。
  骆沙帝国更是达到惊人的六百万,占比超过了百分之七。
  哪怕很晚才参战的狭夷皇国,阵亡也近三百万,占比在百分之四左右。
  以家庭为单位,光荣家庭所占比例不到十五分之一。
  只是,战争造成的影响依然不可低估。
  最为直接,也是最容易感受到的,就是由于物资匮乏导致的物价暴涨,以及每天都在降低的生活品质。
  说得直接一点,同样的辛勤劳动,以前能过得幸福美满,而现在仅能勉强糊口。
  这还是繁花似锦的浦州,边陲等偏远地区的情况更糟糕。
  绕了好几个弯,白止战才来到车站外的广场上,准确的说是车站出口。
  虽然已是傍晚,但是广场上依然人山人海,很多是来送别亲人的,也有不少贩卖各类管制商品的小贩。
  在出口外面蹲守的,主要还是车夫与旅馆老板,而且这些人对军官是特别热情。
  当初,在去第21分舰队报道的时候,白止战来过浦州,在车站附近住了几天,算得上轻车熟路。
  离出口还有几步的时候,白止战就停下了脚步。
  仔细观望一番,看到那面写着“白止战参谋”的牌子后,才重新迈开步伐,朝举着牌子的那个人走去。
  在走出车站的时候,白止战还朝那人挥了挥手。
  守在出口外的车夫,以及其他商贩全都是人精,见到有人开车来接白止战,就没有上来自讨没趣。
  只是,并不是全都有这样的眼水。
  “号外、号外,今日晚报的头版头条,刚刚发布的重大消息。快来买、快来看,大战或即将结束。长官……长官,买一份报纸吧!”
  一名报童从人群里钻了出来,把一份还散发着油墨味的报纸递到了白止战面前。
  看到报童那瘦骨嶙峋的模样,白止战不忍拒绝。
  从穿着与打扮来看,报童很可能是流亡到此的难民。
  虽然没有做过统计,但是按保守估计,流入浦州的难民有一百万,大部分投亲靠友,只不过也有不少流落街头。
  只是,他已经走到路边,前来接他的年轻人也已认出他,还拉开了轿车的车门。
  还好,对方看出了白止战的意思,掏出一枚五毛的硬币丢给报童。在白止战上车后,报童把一份报纸塞了进来。
  虽然广场上是人山人海,但是没人敢拦下挂军牌的轿车。
  “你好。”白止战很客气,主动跟对方打了招呼。
  在白止战搭渡轮离开前,贺永兴就告诉他,会派人到浦州火车站接他,再送他去海军造船厂。
  只是,派的什么人,贺永兴没告诉他。
  “白参谋,别跟我客气,叫我小飞就行了。”那人回头朝白止战看了一眼,又说道,“我叫贺鹏飞,是贺将军的堂侄,在造船厂担任联络员,主要工作就是接待与安顿像你这样的军代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