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1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0/945

  在海军司令部知道此事的人,总共就只有三个,其他人仍然认为“横江”号还在浦州港进行维修。
  其实,在来浦州的时候,连白止战都没有想过,会率领“横江”号出征。
  当初,提出来浦州负责“横江”号的维修工作,只是为了躲避即将发生的事情,或者说避免夹在两大派系之间受气。
  白止战当时的想法,等到风波过去了,再找个机会,去别的岗位供职。
  以当时的情况,白止战觉得自己怎么都得在后方凉快几个月。
  陆军在扫荡冰风暴半岛之后,不管是登陆狭夷本土,还是去干点别的,都需要花时间做准备。海军会趁此机会攻打火山群岛,占领流黄岛,然后对狭夷皇国进行战略封锁。如果要设置前进基地,同样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只要刘向真与廉旭升不犯大错,就没有白止战什么事。
  常驻舰队?
  当时的情报都表明,逃到图克要塞的那些战舰,特别是那几艘战列舰,都在炎海的战斗中遭受了损伤,哪怕算不上重创,也肯定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修复,毕竟图克要塞没有配套的基础设施。
  此外,高野已经战死了。
  高野之后,狭夷海军排得上号的将领,其实就两个,机动舰队的兰云中将,以及第二主力战队的高寺中将。
  因为第二主力战队已经覆灭,所以就算高寺跟随第四巡洋舰战队去了图克要塞,也拿不到指挥权。别忘了,剩下四艘快速战列舰,也就是第三主力战队,在战前就已经编入兰云指挥的机动舰队。
  继承高野衣钵的肯定是兰云。
  其实,就算是高寺,也没啥影响。
  兰云与高寺在很多方面比较相似,比如都是谨慎型将领,在指挥作战的时候往往表现得畏首畏尾。
  如果顺风顺水,那还没多大问题。可是只要遇到计划之外的情况,要指挥官临阵决断的时候,问题就来了。
  在炎海的战斗,还有在守望者海峡西面的战斗,无一例外的证明,这两名中将的临阵决断能力都很差。
  关键,就是胆子不够大。
  那么,他们敢于带着狭夷海军仅存的战舰北上挑战帝国海军?
  正是如此,才没把那些战舰考虑进去。
  当时,连白止战都认为,等特混群杀入东望洋,兰云或许会带着常驻舰队出发,但不会全速北上。等到帝国海军打下流黄岛,并且堵住前往狭夷本土的航线,他就会带着舰队返回图克要塞。
  熬到最后,要么向梁夏海军投降,要么去纽兰联邦投难。
  在白止战看来,最后去纽兰联邦的可能性更大,毕竟兰云再是怂,也会要面子,也就不会向夙敌投降。
  人算不如天算。
  唯一没算到的,就是陆军在冰风暴半岛的推进速度。
  也就是这一个差别,让白止战登上“横江”号,率领这艘还没有完全修复,全身到处都是隐患的航母开赴战场。
  如果能早知道,那么猜拳的时候,白止战绝对不会跟刘向真客气。
  只是,又有谁能够“早知道”呢?
  “白司令。”
  周涌涛再一次提醒了白止战。
  那艘驱逐舰已经出现在了航母右前方,正在进行小半径转向,舰体倾斜得非常厉害,似乎在向航母展示自己的矫健身手。
  一千多吨的驱逐舰跟三万多吨的航母,能比吗?
  把“横江”号拆了,能建造30艘那种驱逐舰!
  “晚上就辛苦你了,我明天早上过来换岗。”
  “行,你去休息吧。”
  白止战没多说,转身走进了舰桥,然后去了司令官住舱。
  
第224章
回家喝粥
  1月15日清晨,守望者海峡东面,那球港以南大约五百千米。
  虽然快天亮了,但是天空依然是黑漆漆的一片。
  “横江”号已转为迎风航行,只不过没有加速,几艘驱逐舰都已散开,跟航母保持数千米的距离。
  司令舰桥里面,白止战第三次询问了情况,得到的仍然是之前的答复。
  机群正朝这边飞来。
  白止战有点急,不过也不能怪他。
  因为发现了几个有着严重威胁的隐患,所以不得不降低航速,把航渡通过旭海的时间延长了半天。
  直到天亮之前,最后一批造船厂的工程师与工人才转移到邮轮上。只不过,修复工作还没有完成。因为继续深入东望洋,随时都有可能遭遇狭夷海军的潜艇,又没有多余的驱逐舰掩护邮轮返航,所以只能让工程师与工人提前撤离,剩下的维修工作,也就只能交给舰队官兵了。
  所幸的是,维修方案早就确定了下来,工程师还手把手的教会了一批官兵。
  正是如此,接受舰载机的时间推迟了一天。
  昨天晚上,也就是确认维修工作能够在凌晨结束后,白止战还专门派了一艘驱逐舰全速北上,然后给那球港发电报,让已经到达了该地的舰载航空兵部队在凌晨起飞,过来跟航母汇合。
  虽然按照白止战的判断,那艘驱逐舰发出的电报不会引起狭夷海军的注意,毕竟在控制南北撒豆群岛之后,帝国海军的驱逐舰就一直在守望者海峡附近活动,搜索试图溜入旭海的狭夷潜艇,而这些驱逐舰肯定会时不时的拍发电报。但是没人敢保证,毕竟那是一艘隶属于本土舰队的大型远洋驱逐舰。
  之前在这边巡逻的,全都是近海反潜的小型驱逐舰,不少还是上次大战的产物。
  当然,就算受到了狭夷海军关注,暂时也没有危险。
  白止战的担忧,跟昨晚收到的那几条战报有关。
  昨天,腊八节的前一天,准确说是傍晚的时候,守卫釜州的狭夷军队,在遭受了长达三天不间断的炮击与轰炸之后,意志彻底的崩溃,更别说继续战斗。因援军无望,守军司令官牛满上将下达了投降令,随后就亲自出城,向前来受降的帝国禁卫军前线指挥官交出了象征指挥权的佩刀。
  前去受降的不是廉旭升,是李清。
  传闻,狭夷军队投降的时候,廉旭升恰好不在前线,去了后方司令部,向司徒旌德大将汇报战况。因为不能拖下去,有几十万惶惶不安的狭夷官兵等着缴械,并非所有狭夷军人都愿意投降,所以留在前线的李清在打电话请示了廉旭升之后,以代理指挥官身份接受了牛满上将投降。
  显然,这其实是在羞辱狭夷陆军。
  为啥?
  李清也就是个少校参谋,来投降的是一名上将,这差距也太大了。
  当时在前线指挥部,其实有几名将领,比如装甲师的参谋长,上校中校这些就更加不用说了。
  至于真正原因,白止战心知肚明。
  这摆明了就是要让李清领功,也许在狭夷陆军投降那时,廉旭升就在前线,只是没出面而已。
  不管怎样,冰风暴半岛上的战斗就此宣告结束。
  还有,廉旭升兑现了“回家喝粥”的口号。
  虽然只是一句口号,哪怕是打了胜仗,也不可能让前线官兵回家,最多也就是让所有官兵喝上一碗热乎乎的八宝粥,但是对所有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对在后方翘首以待的平民来说,一句信口开河般的口号都能够成真,肯定有无与伦比的感召力与鼓动性,让帝国军民的信心变得更加的坚定。
  只是,对狭夷皇国来说,这就是一场灾难!
  就在投降的前一天,狭夷海军还派出了几艘驱逐舰,冒着遭到轰炸的风险,连夜把几千名官兵送到了釜州。虽然这点兵力根本是杯水车薪,但是能鼓舞士气,让前线将士相信,狭夷皇国将死守釜山。
  哪里想到,就过了一天,几十万官兵就投降了!
  如果只是丢掉釜山,那还没什么,毕竟那只是狭夷皇国在冰风暴半岛的立足点,或者说进军巨大陆的跳板。可要命的是,狭夷陆军的主力,大约30万常备部队的官兵全都陷在了釜州。
  在狭夷本土就没有多少常备兵力!
  狭夷皇国是典型的岛国,跟布兰王国相似,在和平时期,狭夷皇国没有在本土保留常备陆军。
  要说的话,狭夷陆军的规模本来就不太大。
  在上次大战结束后,狭夷陆军裁掉了八成兵力,保留下来的,也几乎全都用来控制在战中夺取的海外领地。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冰风暴半岛南端的下高王国。
  结果,狭夷陆军把包括了全部精锐部队在内的,大约三分之二的兵力放在此地。
  在大战爆发时,部署在下高王国的狭夷军人多达60万,经过了几场战斗,最终退守釜州的仅30万。
  要说,这也能理解。
  当初,血战冰风暴半岛,牺牲数百万官兵,图个啥?
  以狭夷皇国的野心,显然是想通过长期的军事占领同化下高王国,把这个傀儡国家变成自己的一部分,以此在巨大陆的东端获得一块立足之地,以便在今后时机成熟之时继续向巨大陆腹地推进。
  黄金十年期间,狭夷皇国一直在鼓动本国的平民向下高王国移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0/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