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1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9/945

  十一点过十分,重巡分队的领舰“淄州”号在收到“龙兴”号的灯光信号之后,也通过灯光信号进行回应。
  此时,第五巡洋舰战队在重巡分队东南大约二十千米处。
  也就是说,主力分队在第五巡洋舰战队左前方,距离也就十千米出头。
  受到阴云遮挡,第五巡洋舰分队的瞭望员只看到了“淄州”号发出的灯光,没有发现离得更近的主力战队。
  关键,瞭望员万分准确的判断出,对面那艘战舰发的是灯语。
  发给谁的灯语?
  虽然瞭望员没有完全看清楚,但是大致辨读出,那艘战舰在回复命令,内容是“收到命令”与“准备执行”之类的常用辞令。因为灯语只用于舰队内部通信联络,所以并不存在加密的说法。
  各国海军的灯语基本上大同小异。
  按后来披露的战报,当时坐镇“妙高”号的战队司令武雄中将做出了准确判断,命令瞭望员重点留意附近海域,在发现可疑目标之后立即上报,可是他没有把这个至关重要的判断告诉高寺中将。
  理由也很简单:那只是他的担忧,身为战队司令官,他不可能把自己的担忧当作发现告诉上级指挥官。
  此外,他跟高寺的关系非常糟糕,简直是水火不容。
  这下,玩大了。
  高寺收到的报告是:前出的“妙高”号发现了敌舰,不过在二十千米之外,初步判断是单独活动的巡洋舰。
  拿到这份侦查报告,会作何感想?
  别说高寺,换成高野来,也会认定那是一艘在外围执行侦查巡逻任务的巡洋舰,并且推断主力编队在巡洋舰的后方。
  也就是说,本土舰队的主力分队离得更远!
  有趣的是,高寺没有回复武雄的报告,也没给武雄下达新的命令。
  十一点半,等了大约十分钟,断定高寺不会调整后,武雄做出了一个非常大胆,打破僵持局面的决定。
  加速冲向那艘敌舰。
  显然,武雄肯定搞错了情况。
  因为瞭望员一直没发现本土舰队的主力舰,所以武雄想当然认为,对面那艘战舰在朝自己发灯语。简单说,那艘战舰上的瞭望员看到了“妙高”号,却没有辨认出来,所以发来询问的灯语。
  在武雄的角度,他肯定知道,要不了多久,那艘梁夏海军的战舰就会断定发现的是一艘敌舰。
  关键还有,那未必就是本土舰队的巡洋舰。
  或许,只是一艘巡逻舰。
  正是如此,武雄才觉得应该抓住机会快速逼近。
  这个冒失举动,等于吹响了战斗号角。
  十一点四十分,“妙高”号的瞭望员报告,前方的敌舰不是一艘,是四艘,而且很可能是巡洋舰。
  此时,双方领舰的距离已经缩短到了十三千米。
  对“妙高”号来说,这个距离仍然有点远。
  虽然八英寸穿甲弹能打穿重巡洋舰的装甲,但是在夜间炮战,很难准确测量出与敌舰的距离。
  关键,对面四艘重巡洋舰在阴云下面,没办法一直保持目视接触。
  对方显然没打算给第五巡洋舰分队更多的机会。
  三分钟后,以“淄州”号为首的,四艘完成转向的重巡洋舰打出了第一轮齐射,正式拉开了战斗序幕。
  必须承认,狭夷海军的瞭望员确实很厉害。
  只进行了几轮炮击,十一点四十五分左右,“妙高”号的瞭望员根据炮弹飞来时发出的声响、敌舰炮口闪光的分布情况,以及每次落下的炮弹数量,断定那是四艘“淄州”级重巡洋舰。
  其实,判断出是重巡洋舰就行了。
  本土舰队只有一支重巡洋舰分队,所属的是四艘“淄州”级。
  这下,武雄不敢乱来了。
  虽然“淄州”级的主炮只有九门,比“妙高”级少一门,但是说到战斗力,其实比“妙高”级强得多。
  还有,对方打来的200毫米穿甲弹有着致命的威胁。
  十一点五十分之前,武雄下达了左转命令,同时让参谋分配交战目标。
  此时,双方的距离已经缩短到十千米左右。
  要说的话,只要再过几分钟,“妙高”号的瞭望员就能看到左前方的主力分队。不是因为距离缩短了,而是“龙兴”号再不转向的话,就会在几分钟之后驶出阴云区,暴露在皎洁的月光下。
  当时,桂伯勇就在犹豫着要不要转向。
  主要就是,云层飘移的速度太慢,因此要继续呆在阴云下面,需要来一次右转,然后就得朝东北,也就是第五巡洋舰战队的方向航行。在距离缩短之后,随时有可能被第五巡洋舰战队发现。
  或者,还是不转向,直接朝十多千米外的第二主力战队开火?
  在武雄下令向重巡分队的四艘“淄州”级开火之后,桂伯勇反到不头痛了。
  那几艘狭夷海军的重巡洋舰,显然还没有发现主力分队。
  不要忘了,桂伯勇之前还在担心,四艘快速突击的重巡洋舰会不会在逼近之后,用重型鱼雷发起攻击。
  在十一点五十三分左右,也就是收到“淄州”号发来的电报之后,桂伯勇下令右转。
  这次转向,不存在任何异议。
  敌人的行动无一例外的表明,包括前出的四艘重巡洋舰在内,没有一艘敌舰发现藏在阴云下面的四艘“龙兴”级战列舰。
  当时,唯一具有威胁的,其实是在进入旭海之后向南转向的四艘轻巡洋舰。
  受之前的转向机动影响,包括“龙兴”号在内,没有一艘战列舰上的瞭望员看到那四艘轻巡洋舰。
  为了保持隐蔽,桂伯勇没有给后面的轻巡分队下令。
  只是,在当时没有发电报的必要,因为决战在几分钟后就将打响。
  十二点前,准确说是十一点五十八分,在完成了向右的调头转向之后,桂伯勇下令升起赤血战旗。
  交战战术?
  早在一个小时之前就已分发下去。
  再说,第二主力战队的四艘战列舰依然排成了纵队,闷头往前冲,因此前几轮齐射肯定是瞄准敌人的领舰。
  不出所料,那应该是第二主力战队旗舰“伊室”号。
  在没进入战斗状态的情况下,没有理由让其他战舰充当领舰。
  十二点整,“龙兴”号打破了无线电静默,发出开火的命令。
  随后,通信参谋把一系列的命令发了出去。
  在接下来的半分钟之内,已经一字排开的四艘战列舰在旗舰的带领下,依次打出第一轮齐射。
  本次大战的第一场舰队决战,准确的说是主力舰对决阶段的战斗就此打响。
  此时已经是28日凌晨。
  
第165章
独木难支
  四艘“龙兴”级开火的时候,高寺还在寻思要不要对南面的四艘轻巡洋舰做出调整,比如右转几十度,利用第五巡洋舰战队引开了敌人前卫重巡分队的机会,找到藏在后方的主力分队。
  其实,高寺原本有机会及时发现藏在阴云下的四艘“龙兴”级战列舰。
  十一点五十分左右,前出后向南转向的第十巡洋舰战队发来消息,宣称在北面出现四艘不名身份战舰。
  从相对位置看,在第十巡洋舰战队北面的,就是本土舰队的主力分队。
  当时,第十巡洋舰战队旗舰“长良”号的瞭望员看到的,肯定是主力分队的战列舰,只可惜没有辨认出来。
  结果,“伊室”号上的战队参谋在收到“长良”号的报告后,不但没引起注意,还反过来提醒“长良”号,那是正在跟敌人交战的第五巡洋舰战队,用不着大惊小怪,也不用担心什么。
  随后,在向高寺报告的时候,参谋并没有重点提到“长良”号的发现。
  以当时的情况,如果能重视这份报告,哪怕只是发电询问“妙高”号,就能及时发现近在咫尺的威胁。
  可惜,没一个人想到要发报询问。
  十来分钟,一眨眼就过去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9/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