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明史(校对)第3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9/436

  新的军官培训体制自然也有其优点,即经过了培训的军官,将学习与掌握到完整的战术思想,这对发挥帝国军队的整体战斗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次,这些新军官要比从基层部队提拔起来的低级军官有着更丰富的学识,也就有更大的晋升机会。只要这些新军官适应了战场,有了实战经验,并且表现优秀的话,那么其未来的晋升就更为容易!
  严格的说,朱祁钰提出的是一套更科学,更完善的军官培训体制,完全摆脱了之前那种原始的军官选拔方法,能够为帝国储备更多的军人人才。不过,在当时的情况之下,以陈懋为首的绝大部分帝国将领都不认同这个办法,他们都认为,没有上过战场上的军人,就绝对算不上优秀的军人。而且,这些从学院毕业的军官,能否在军队服众,能否得到基层士兵的支持,这都是个严重的问题呢!
  “陈懋,你提出的问题是很现实的,不过,朕也考虑过了,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无法解决!”朱祁钰长出了口气,“首先,我们可以从现在的部队里挑选一批优秀人员,让他们首先进入军官学院深造,这部分基层士兵在毕业之后,就成为帝国军队的新一批军官。”
  “这样的话,问题不大,毕竟现在各主力军团的官兵都已经经历过了实战的考验,其素质与能力是得到了认可的。当然,基层士兵中也有很多优秀人员,如果能够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培训,他们必然能够肩负起作为一名军官的职责来!”陈懋点了点头,这其实就是之前选拔与培训军官的方式,不同的地方是,这次的培训由军官学院负责,而且培训的内容必然更为全面,而且主要都是针对基层部队的战术进行培训的。
  “其次,我们可以考虑扩大军士的范围。”朱祁钰看了陈懋一眼,“实战中,军士的作用往往比军官还要大。按照我们现在的士官选拔标准,所有文化素质不过关的优秀士兵,唯一的出路就是成为军士,而且他们将一辈子都在这个位置上。不过,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军士的能力,特别是战斗能力都很突出,特别是在基本战术方面,他们绝对是军队里最优秀的,他们所缺乏的就是文化知识而已。所以,我们为什么不能考虑将军士的范围扩大一些呢?”
  陈懋皱了一下眉毛,没有急着开口。当初,皇帝设置军士这个军衔的时候,他就感到有点不解,在他的眼里,军士本身就是优秀的老兵,是士兵中最优秀的一批。不过在后来的实战中,军士的价值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很多地方,军士甚至比军官更为重要,因为这些军士对战斗极为了解,能够在战场上准确的把握住机会,并且做出正确的判断,这往往是连军官都做不到的。而这次皇帝提出扩大军士的范围,显然就是要强化军队基层部队的战斗力,这应该是好事!
  “之前,我的军士分成了三级,而且只要做到了三级军士,就可以一直在帝国军队服役,直到在规定年龄退役,领取帝国军队的退役抚恤金。这对大部分无法晋升为军官的士兵来说,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至少,三级军士的军饷已经达到了上尉军官的水平,并不算低了。”朱祁钰沉思了一下,又说道,“不过,军士本身也受到了限制,他们只能在基层部队服役,必须要在前线作战,不会像军官一样,在成为了中级军官之后,就能在后方指挥战斗。这次,朕考虑,在三级军事之后,再设立两级。将军士分成五级,四级军事与五级军士将作为低级军官的参谋与副手参加战斗,并且负责为低级军官提供战斗参考意见。这样,不但能够再次提高军士在军队里的地位,让他们可以朝更高的目标奋斗,同时,也能够加强低级军官对军队的控制能力,并且让低级军官在军队里,也能向那些久经战火考验的军士学习战斗知识,吸收战斗经验,让他们能够更快的适应军队,并且指挥基层军队作战!”
  这次,陈懋算是明白了过来,皇帝要扩大军士规模,还是为了推广他的新制度。不过,陈懋并不是一味的反对,在思考了许久之后,他点了点头,说道:“陛下,这个办法应该可行,不过,我们只能一步一步的来!”
  “对,不能操之过急!”朱祁钰站了起来,“而且,我们还应该注重提高军士本身的素质与能力。任何晋升到三级军士以上的军人,都得接受短期的培训,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并且让他们熟悉怎么与军官相处,怎么来配合与协助军官指挥军队作战。只要军士与低级军官能够相互配合,那么帝国军队的战斗力必然会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上去!”
  陈懋这次没有反对了,毕竟他也知道,皇帝这么做,其实就是要为帝国军队打下更好的基础。可以说,在任何一支军队里,低级军官的素质,直接决定了这支军队的素质,低级军官的能力,直接决定了这支军队的战斗力。低级军官本身就是一支军队的灵魂,特别是那些指挥前线作战的低级军官,更是决定着军队在战场上的命运。只有一支高素质的低级军官队伍,才能给军队带来胜利,才能使军队里的士兵发挥出更强大的战斗力出来!
  在陈懋转为支持建立帝国军官培训学院,朱祁钰就立即把这个任务安排了下来,并且让陈懋首先从几支主力军团中挑选一批优秀士兵出来,成为帝国军官培训学院的第一期学员,接受全面的军官培训。
  当然,帝国军官培训学院成立的意义并不在这里。从第二期开始,学院就全面向帝国平民百姓开放,任何年龄在十六到二十岁之间的年轻人(男性,数十年之后,才招收了第一名女性学员),只要有志参军服役,为帝国效劳,都可以参加帝国军官培训学院的考试。被录取之后,这些年轻人将在这里接受两年到三年的正规训练,从基础的体能训练,到战术课程,他们将在这几年之内掌握帝国军队的基本作战战术,并且在最后的半年时间之内,被下放到基层部队进行实习,通过了最后的实习之后,就将被正式授予从少尉到上尉不等的军衔,成为帝国军队的低级军官!
  显然,帝国军官培训学院成立的最大意义,就是让帝国的有志青年拥有了为帝国效劳的更好办法,并且让平民首次拥有了成为帝国军官的权力。这也为帝国军队充实了大量的新鲜血液,为帝国军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十一节
帝国的利刃
  在帝国军官培训学院成立的典礼上,朱祁钰担任了该学院的名誉院长,并且负责为第一期学员讲解部分战术课程。当然,陈懋才是学院的第一任院长。而在典礼活动上,朱祁钰正式宣布了帝国军队改制的大体方案。随后,一场轰轰烈烈的军队改编行动开始了。
  帝国第二次军制改革的核心,是将原先的两级并行制改为了三级隶属制。这不仅仅是整个军制改革的核心,更是为了适应未来的远征战争所进行的最为必要的改革了。当然,这也是帝国军队战斗力再次提高的根本所在,如果没有这次的军制改革,那么帝国军队必然会被其臃肿的体系给拖垮,根本就不可能获得今后那些辉煌的胜利!
  在实行二级并行制的时候,帝国军队是分成了中央军与地方军两种不同编制的。帝国中央军除了负责京城(南北两京)的卫戍与安全工作之外,主要的任务就是负责对外战争,在对外战争中充当主力部队。相反,地方部队则主要负责帝国其他各地的安全卫戍工作,只有在最为必要的时候,才会承担起为中央军提供后勤保障的任务!
  从这两级编制来看,帝国军队之前是比较适合在周边地区进行征战的。对日战争,以及在南洋,西洋两地的战争,这一军事编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是胜利的基础。不过,很明显的,这两级编制本身就存在着指挥机构并行,且过于复杂,不适合进行远征作战。且重复的指挥系统,只能制造出混乱来,这对军队征战是致命的威胁!
  在两级编制中,帝国中央军的问题还不大,毕竟这是主力军团,且都受到皇帝的直接节制,并且由陈懋控制的帝国总参谋部负责具体的策划与指挥。相反,地方军的指挥体系却极为混乱。陈懋的总参谋部也负责地方军的指挥工作,不过,因为地方军还负责地方保卫与安全工作,所以又受到了政府的节制。实际上,地方军本身就类似于警察部队,要受到两套指挥系统的控制,结果就导致地方军内部的问题极为复杂。在征战时期,帝国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胜利,所以地方军中的这些问题还没有体现出来。但是,到了和平时期,地方军中的弊病就表现得非常的清楚了!
  朱祁钰这次搞的军制改革,其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改变地方军本身的毛病,并且将军队从国内治安的任务中解脱出来,为成立单独的帝国警察部队留出空间。当然,这也能够更进一步的强化军队的单一性,将军队的力量都集中到对外战争上来,这样才能够更有效的发挥军队的战斗力,并且为今后的远征做好准备!
  新的三级隶属制中,就不存在指挥机构并行的毛病了。在新的军事体制中,已经取消了地方军,并且集中了军队的指挥大权。这样一来,军队与政府就完全分离了,并且相互不干涉,政府所控制的将是今后成立的警察部队,军队则不负责国内治安任务,进一步消除了军队干涉政务的危险性。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强化了帝国军队的战斗力。
  三级隶属制中,国防部将负责全国所有军队的人事安排,卫戍部队的调动,以及军队的后勤物资供应,军人薪饷的发放等等。总参谋部则负责军队作战计划的制订,向国防部提交人事调动的请求,以及在战争时期负责军队作战的指挥工作,在和平时期根据假想敌的制订相关的作战计划,以及负责军队的训练,演习等工作。这两个部门中,国防部本身是由帝国内阁政府控制的,并且由国防部长直接向内阁总理负责(实际上是向皇帝负责)。总参谋部本身就直接向皇帝负责,而不需要向内阁总理负责。显然,军队的人事,以及指挥大权分属两个部门,而且分成了战时体制与非战时体制。不管是哪套体制,最终,军队的控制大权是掌握在皇帝手里的,这就是说,朱祁钰为控制军队加了一道双保险!
  在新的军制中,占主要地位的仍然是帝国中央军。不过,朱祁钰则取消了中央军以集团军为最高编制的方式,准确的说,应该是为集团军换了个名字,换上了更具有帝国特点的名字。另外,各军的名称也有所变化。
  第一集团军改编为青龙军团,仍然由卫平担任司令官,陈豫为副司令。下辖谢正卿的第一混成军,陈豫的第二重骑兵军,卫平的第三重步兵军,马寿成的第二十一轻骑兵军(前西北骑兵军团的第一军),巴克尔的第十六轻骑兵军(前蒙古军团的第一军),以及各军团直属部队。
  第二集团军改编为朱雀军团,仍然由罗国栋担任司令,杨天奉为副司令。下辖罗国栋的第四轻步兵军,杨天奉的第五重骑兵军,严广儒的第六轻步兵军,李天长的第二十二轻骑兵军(前西北骑兵军团的第二军),呼罗暂的第十七轻骑兵军(前蒙古军团的第二军),以及各军团直属部队。
  第三集团军改编为白虎军团,仍然由田宗担任司令,胡沱为副司令。下辖田宗的第七轻步兵军,胡沱的第八重步兵军,张国涛的第九轻骑兵军,郭诤的第二十三轻骑兵军(前西北骑兵军团的第三军),哲别的第十八轻骑兵军(前蒙古军团的第三军),以及各军团直属部队。
  第四集团军改编为玄武军团,由卫广担任司令,万军平为副司令。下辖肖国清的第十轻步兵军,万军平的第十一轻步兵军,林宝儒的第十二轻步兵军,呼兰的第十九轻骑兵军(前蒙古军团的第四军),温不里的第二十轻骑兵军(前蒙古军团的第五军),以及各军团直属部队。
  第五集团军改编为麒麟军团,由祖祖百龄担任司令,副司令暂缺。下辖郭长龄的第十三轻步兵军,江伯涛的第十四轻步兵军,王志鸿的第十五轻步兵军,苗幕汉的第二十四轻步兵军,张仕超的第二十五轻步兵军,田壮的第二十六轻步兵军(第二十四到第二十六轻步兵军都为前西北军团的军队),以及各军团直属部队。
  从这里完全可以看得出来,军队编制的改变,实际上,就是将之前的西北军团,西北骑兵军团以及蒙古军团编入了中央主力军团之中,同时扩大了各军团的编制,由以前一个集团军三个军的编制扩大到了五个,甚至六个军的规模。不过,这其中却有一点非常值得注意,这就是各军名称的改变。
  在此之前,帝国军队只有两种,即骑兵军与步兵军,而这次,骑兵与步兵又分成了轻重两级。这其中就有很大的玄机了。
  重骑兵军团的最主要特点就是,配备了一些轻型火炮,并且其骑兵的素质远高于轻骑兵军,所用的战马都是优良品种,不管是从战马的品种,还是从军人的素质方面来看,重骑兵军都要优于轻骑兵军,其战斗力也强了很多,甚至具备了一定的攻坚作战能力,摆脱了以往骑兵部队在遇到坚城时的尴尬。当然,可以毫不犹豫的说,重骑兵军是帝国最为优秀的军团,也是帝国进攻能力最为强大的军团。当然,轻骑兵军的强项是速度,其速度是任何其他部队都比不上的。因此,轻骑兵军团类似于之前的骑兵部队,主要承担的就是突击任务。
  同样的,重步兵军与轻步兵军的最大区别就在于,重步兵军的火炮配制数量远远的超过了轻步兵军。按照新的编制,轻步兵军已经不在步兵师里配备师属炮兵团了,全军仅一个军属炮兵团。而重步兵军不但有师属炮兵团,而且军属炮兵团增加到了三个,全军一共有六个炮兵团。显然,重步兵军就是为了攻坚作战,以及防御作战而准备的,不过,同时也牺牲了步兵的机动能力。相反,轻步兵军则尽量的保存了机动能力,在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直接改编为轻骑兵部队。当然,在实际使用中,轻步兵军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后方的卫戍,以及后勤运送工作!
  除此之外,帝国近卫军继续保留,不过近卫军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在作战能力方面,近卫军仍然介于重骑兵与步兵之间。当然,毫无疑问的,帝国近卫军仍然是最优秀的军团,其战斗力丝毫不亚于重骑兵军团,而在防御作战方面,也不会比轻步兵部队差多少。
  除了中央主力军团之外,朱祁钰还成立了专门的后勤司令部。这是一个由总参谋部与国防部联合指挥的军事部门。战时,由总参谋部向后勤司令部下达物资运送任务,然后由国防部配合后勤司令部负责为前线部队提供物资补给。而在和平时期,后勤司令部则负责为军队提供训练使用的弹药物资,并且负责配发各部队的粮草。当然,后勤司令部也就自己的直属部队,即由前地方军改编而来的后勤保障部队。
  后勤保障部队采用单独的编制体系,并且随战争需要,可以直接从预备役部队中征用军队,以扩大后勤保障部队的规模。平时,后勤保障部队则负责在各地方驻扎,负责为五大主力军团负责提供粮草等物资,并且负责守卫军队的粮食,弹药仓库,以及储备这些物资的营地。
  最后,朱祁钰成立了单独的预备役司令部。预备役司令部也是由总参谋部与国防部联合指挥的。战时,预备役司令部由总参谋部控制,负责向总参谋部提供预备役军人的相关数据,好让总参谋部根据军人的具体数量,来制订出相应的作战计划,并且负责为前线作战部队补充兵员。和平时期,预备役司令部是由国防部直接领导的,并且从总参谋部,其他情报部门获取相关的信息,确定预备役军队的规模。当然,还得负责训练预备役军队,为战争做好准备!
  这套体系,其实就是从总参谋部到作战部队形成了三个级别。当然,处于最高位置的仍然是帝国皇帝。总参谋部在新的体制中的权力实际上得到了加强,其权限范围扩大了许多,并且具备了一定的人事与文职处理权。同样的,国防部与总参谋部形成了完全并行的,配套的体系,两者分别负责和平与战争两种时期军队的工作,并且都直接向皇帝负责,从而使皇帝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将军队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在新的军事体制中,除了让军队摆脱了国内治安工作等非军事任务的烦琐事务之外,最重要的,还有两点,一是加强了帝国军队的战斗力,而是加强了皇帝对军队的控制。
  从五大军团的编制来看,除了麒麟军团本身主要承担边境地区的卫戍任务,以及衔接前线与后方的后勤保障工作,都由轻步兵军组成之外,其他的四个军团都是混合编制,并且按照实际作战需要,其编制内的步兵与骑兵的比例有着一些差别。
  毫无疑问的,最强悍的是青龙军团与朱雀军团,这两支军团的主体原本就是帝国第一批成立的两个集团军,而且都得到了西北骑兵军团与蒙古军团骑兵的加强,编制内既有重骑兵,又有轻骑兵,既有重步兵,又有轻步兵,都是全能型的战斗部队。当然,这两个军团也是主力中的主力,是帝国军队的两把利刃,也是朱祁钰未来进行远征时的军队主力部队!
  从新的人事安排上来看,卫平,罗国栋,陈豫,杨天奉,胡沱,卫广这样的优秀年轻将领在军队中的地位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而且各军的军长,到军团司令,几乎都换成了年轻面孔。而这些军长,司令都是对皇帝绝对忠诚的。再加上朱祁钰所建立起来的低级军官培养体系,那么帝国军队从低级军官到高级将领,都将成为皇帝的嫡系人员。这也就让帝国军队彻底的掌握在了皇帝的手中!
第三十二节
未来海军
  在整个军制改革中,貌似陆军是改革的重点,帝国海军的改革行动并没有太大的动作。实际上不然,帝国海军的改革实际上比陆军还要彻底,甚至可以说,当时的帝国海军改革,已经超越了整个时代,具有了非常超前的意识!
  帝国海军是朱祁钰一手打造的,可以说这是他留给帝国后人最为丰厚的一笔财富,正因为有了强大的帝国海军,所以才有了强大的帝国,并且在数百年之内,这支海军都在捍卫着帝国的利益,成为了帝国最强有力的代表。同时,这也是一支绝对为帝国利益而战的军队,从帝国海军成立的那一天开始,就已经烙上了忠君爱国的印记,并且在数百年之中,这支军队都在为着帝国,为着帝国的皇帝而战!
  不过,就当时的情况而看,帝国海军在最初的十年中,发展的情况却并不理想。虽然,从成为一支独立的军种,拥有了与帝国陆军平起平坐的地位之后,帝国海军已经从一支内河内湖水师变成了一支强大的作战力量,不过,帝国海军在短短的十年之中,根本就无法积累起与帝国陆军抗衡的资本!
  在西征结束(针对莫卧儿帝国的战争结束)时,帝国海军的编制规模仍然远小于陆军。当时,帝国有三大舰队(第四支舰队也已经建造完成,不过却没有立即服役),即北洋舰队,东洋舰队,以及南洋舰队。海军编制内官兵达到了三十五万,其中包括了二十万陆战队。拥有战舰五百三十三艘,运输船只一千八百余艘,另外,还随时可以征召帝国境内的三千多艘商船,而帝国上船队的近二十万名水手则是海军天然的预备役部队。虽然,这已经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支海军了,不过,从总体实力上来讲,帝国海军还远远比不上帝国陆军,甚至在很多的时候,仍然充当着帝国陆军的配角!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在之前的数场对外战争中,除了平定南洋,以及在西洋针对红夷的两场战争之外,其他的时候,帝国海军充当的都只是配角,只是为陆军服务的,甚至在很的时候,连为陆军服务的能力都没有!显然,正是这种战场环境,最终决定了海军的地位,严重的影响到了海军的地位。在当时,帝国国内踊跃参军的年轻人绝不少,每年都会有很多人无法获得参军的机会,可是主动报名参加海军的人却寥寥无几,从此也能看出,帝国百姓对海军的认识还是不够的,至少在思想上,帝国还是一个大陆型的国家,而不是一个海洋型,至少是海洋与大陆所并重的国家!
  当时,帝国海军也有着自己的困难,最大的困难就是帝国海军严重缺乏将领,缺乏优秀的军官。虽然,在开放了海禁,鼓励商人去海外经商,皇帝还亲自担任了海军司令,政府对海军建设的投入也非常巨大,让帝国的设计师与工程师建造出了世界上最优秀的战舰,并且拥有世界上素质最好,人数最多的水手,但是帝国海军却极为缺乏优秀的军官与将领。可以说,这是妨碍帝国海军发展的最大障碍。
  当初,朱祁钰在离开西洋的时候,就曾经叮嘱顾成林,要顾成林着重培养海军中的人才。特别是在袁晨皓回到白古王国去当他的亲王之后,帝国海军由失去了三大支柱中的一个(顾成林,袁晨皓,吴历宏),这对帝国海军来说更是一大损失。朱祁钰在制订针对海军的改革计划的时候,也极为头痛,如果没有优秀的将领,没有大批高素质的军官,那么帝国海军改革就是一场空谈。
  帝国海军改革要比帝国陆军改革晚两年,不过,在当时,朱祁钰就已经针对性的制定了一整套的改革计划。其中,第一步就是成立帝国海军学院,一座类似于帝国军官培训学院,以及军事学院,不过却是以侧重海军军官培训的军事化院校!
  成立帝国海军学院,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重视,不过作为后来帝国中高级军官两大院校(后来,帝国军事学院中分出了帝国陆军学院,与帝国海军学院并立)的这所学院,注定了不会默默无闻的。
  帝国海军学院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为帝国海军培训优秀的基层军官。为了表示对帝国海军的重视,并且唤起国人对海军与海洋的重视,朱祁钰亲自担任了第一任校长,并且每个月都会抽出三天的时间,专门为学院的年轻预备役军官(这是后来制定的新政策,所有军事学院的学员都是预备役军官,由预备役司令部负责管理,最后,连军事学院都直接划到了预备役司令部之下)讲授海战的战术与技巧,并且强化这些学员对海洋利益的重视与认识!
  当然,帝国海军学院招收的第一批学员都是水手,或者是航海世家的子弟。这些人都是在海洋上生活的,他们对海军的理解,要比普通的帝国百姓深刻得多。也正是这个原因,这些人后来几乎都成为了帝国海军的中坚力量,其中不少人成为了将军。可以说,在朱祁钰时代的后几十年之中,这批学员就是帝国海军最为主要的力量,是帝国海军中最强大的所在,也是帝国海军能够发展壮大,能够与帝国陆军平起平坐的基础!
  成立了帝国海军学院之后,朱祁钰为帝国海军改革制订好了一套完整的远景规划。而直到十多年之后,这一套改革方案才最终完成,并且从此奠定了帝国海军在处理对外战争中的决定性地位,特别是在为帝国开拓海外疆土的行动中,成为了决定性的力量。
  在新的体制中,帝国海军成立了单独的海军司令部,这与帝国总参谋部(当时,总参谋部主要负责陆军作战任务,直到朱祁钰时代之后,才成立了单独的陆军司令部,总参谋部升级成为了帝国军队的总司令部)是并行的机构。而且,帝国海军司令部只需要向帝国皇帝负责,而且不受到国防部的限制(这也是一个很特殊的地方,当时帝国国防部也主要只是负责陆军的事情。因为海军的特殊性,国防部是在数十年之后,才开始管理海军的。而这期间,国防部甚至分成了陆军部与海军部两大部门)。显然,从海军司令部的地位上就能看出来,朱祁钰对海军是极为重视的,为了让海军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他甚至不惜给予海军极大的特权!
  在帝国海军司令部之下,有两套并行的机构。一是五大舰队司令部(后来新成立了西洋舰队,以及大西洋舰队),二是五大战区司令部。而从性质上讲,舰队司令部是负责作战任务的,而战区司令部则类似于国防部性质的文职机构。
  五大舰队司令部分别是北洋舰队司令部,东洋舰队司令部,南洋舰队司令部,西洋舰队司令部,以及大西洋舰队司令部,分别下辖各自的舰队。这其中,北洋舰队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帝国本土周围的安全,并且管理日本地区的海上事务,负责防范日本构成的海上威胁。东洋舰队负责东洋(大东洋,即关岛以东海域)地区的作战行动。南洋舰队负责南洋,以及大南洋(澳洲附近海域)的作战行动。西洋舰队负责西洋地区的作战行动。大西洋舰队则负责大西洋地区的作战行动(后来分成南大西洋舰队与北大西洋舰队,因此五大舰队实际上成为了六大舰队)。
  五大战区司令部与舰队司令部有着一定的差别。其中,本土战区司令部主要负责统辖北洋舰队,负责关岛以西,吕宋群岛以北,一直到帝国附近的所有海域的管理工作,实际行动中,与北洋舰队,以及东洋舰队配合。大东洋战区司令部则负责关岛以东,直到美洲大陆整个大东洋海域的管理,主要于东洋舰队配合。南洋战区司令部则负责南洋地区的管理,由南洋舰队负责支援与配合。西洋战区司令部负责西洋地区的军事管理,主要由西洋舰队配合。大西洋战区司令部则负责大西洋战区的管理,由大西洋舰队配合(后来也分成了南大西洋与北大西洋两大战区)。
  可以看得出来,这五大舰队与五大战区实际上是基本上重合的,都有所归属的舰队,以及所管理的地区。而且,从整套机构来说,战区司令部,其实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行政职能,其管理权,在很多时候,其实体现的是帝国中央政府的行政管理,而不是军事管理。虽然这套管理体系稍微显得有点复杂,不过对于当时的帝国海军所担任的角色来讲,这却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到了数百年之后,战区体系,以及舰队体系已经成为了明帝国对海外地区统治的标准方式,并且以此强化了帝国海军在海外作战方面的强大优势!
  为了增强帝国海军的这一优势,朱祁钰还在五大舰队司令部下面,单独设置了五大陆战队司令部。从指挥权限上讲,陆战队司令部是隶属于舰队司令部的,一般的情况下,陆战队的司令官都将担任舰队副司令,并且负责全权指挥远洋地区的地面作战行动。而这一配制,也极大的增强了海军在远洋地区的作战能力,并且在很大的程度上摆脱了对陆军的依赖性。除了大规模的全面战争之外,海军完全可以利用陆战队与舰队应付各种规模的冲突,而让陆军没有插手的机会!
  除了陆战队司令部之外,在各大舰队还分别设置了后勤保障司令部,同时在海军司令部下也设了相应的机构。这也是海军的另外一大特点。陆军的后勤保障是集体调配的,往往要集中所有的后勤部队来保障一个重要方向上的作战行动。相反,海军的后勤保障部队是属于各个舰队单独调配的,并且能够在该舰队的方向上为舰队作战提供足够的支持。当然,也因为各大舰队所行动的区域离帝国本土的距离,或者是离后勤物资储备地点的远近,而配属了不同数量的运输船队。另外,海军司令部下属的后勤保障司令部则负责向各大战区运送作战物资,以此形成了两级后勤保障体系,以求尽量减少运输船只,尽量合理的使用运输船只!
  朱祁钰为了建立起这一整套的海军体系,花费了巨大的功夫。这也完全体现出了海军的侧重点。与陆军不同,陆军往往是以卫戍为主的,特别是在大规模战争结束之后,陆军军团的卫戍任务是非常重要的。相反,海军因为其作战行动的特殊性,所以其卫戍任务并不是最重要的,其根本仍然是作战行动。也正是如此,所以海军在整体编制方面都侧重于作战行动,一切都以发挥海军舰队,以及陆战队的战斗力为主!
  当然,海军本身的局限性决定了,即使皇帝为海军制订好了这套完善的,在当时甚至可以说是完美的编制体系,不过因为缺乏足够的优秀人员,所以帝国海军用了足足十多年的时间,才最终建立起了这套完善的指挥与管理体系。可以说,在当时,帝国海军缺少的就是人才,只要有足够的人才,帝国海军就能在这套完善的指挥与管理体系中发挥出强大的战斗力来!
  两年后,第一个成立的大西洋战区司令部,以及大西洋舰队的出现,就编制着帝国海军开始向着这套指挥体系前进,并且通过逐步的改革开始完善指挥系统。当然,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帝国海军成为了一支真正独立的军种,并且为帝国的海外殖民,以及开拓海外领地,为帝国建立起全球性的殖民地体系立下了汗马功劳。也正是如此,在朱祁钰时代的后期,明帝国才第一次被称为了“日不落帝国”,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帝国,一个强大到,足以统治全世界,并且战胜了每一个强大敌人的强大帝国!
第三十三节
外戚
  朱祁钰花了足足三个月的时间,才把军制改革的事情安排妥当。当然,具体的工作,并不是由他来负责的,除了每个月去帝国军官培训学院以及帝国海军学院分别讲几堂课之外,其他大部分的工作都是由陈懋,以及朱文正两人负责的。
  朱文正在完成了西洋地区的工作之后,回到帝国就担任了国防部长,让于谦能够集中精力处理内阁部门的工作,而不需要再为国防部的事情分心。作为新任的国防部长,朱文正已经用实际的表现证明了他的能力。虽然,在文职管理方面,朱文正比于谦还差了很多,不过在谋略,以及事件的策划等方面,朱文正并不比任何人差,甚至很多时候连于谦都不得不佩服他。而在这个特殊的事情,朱文正担任国防部长,就更能有效的推动军制改革了!
  朱祁钰将这些繁杂的事情丢给了两个最为信任的人去处理之后,他又将重点落到了正式成立帝国警察部的事情上来。这次,朱祁钰没有向于谦征询意见,而是向才回国之后不久的朱文正征询了意见。
  在觐见皇帝的时候,朱文正首先总结了他在西洋地区的工作,向皇帝做了一个总结性的汇报。对于西洋地区的局面,朱祁钰是感到很满意的。其实,在西洋地区,朱祁钰的做法与在国内的做法是差不多的。他以帝国皇帝的身份,首先为西洋地区的大体局面打下了基础,而那些细节方面的事情,朱祁钰也都是交给朱文正等人去负责的。
  “现在的西洋地区基本上已经稳定了下来,除了白羊王国一直在催促我们提供更多的军火弹药之外,就没有什么值得我们关注的事情了。当然,杨洪的总督府,还有在次大陆地区总督人员的具体安排工作,还得由陛下来定夺。”朱文正长出了口气,“总体上来讲,我们已经达到了目的,随着帝国商人的进入,我们在西洋地区的利益很快就可以体现出来,到时候,我们需要的就只是维持西洋地区的局面而已!”
  朱祁钰沉默了一阵,说道:“关于西洋地区的事情,我们还有很多细节方面的工作需要安排,这些,以后再说。今日,朕找你过来,是有另外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需要跟你商量一下!”
  朱文正微微皱了下眉毛,等到皇帝把正式成立警察部的事情说出来的时候,朱文正的眉毛皱得更紧了。
  “此事朕已经跟于谦商量过了,不过照于大人的样子来看,他不太赞成。”朱祁钰没有要隐瞒什么的想法,他现在对朱文正是很信任的,“朕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才决定成立单独的警察部的。虽然,现在看起来,这有很大的困难,而且要触动到很多人的利益,不过朕认为,这是保护帝国利益的根本办法,就算有再大的困难,我们都要做下去!”
  “陛下,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为了让帝国军队能够专心征战,同时,能够让帝国成为一个法制的社会,成立单独的警察部都很有必要性,不过……”朱文正慢慢的摇了下头,“问题也是很明显的。也许陈懋元帅对这个决议并不会反对,毕竟让军队负责国内的治安工作,这有大材小用的味道。而且,现在军制改革已经开始了,改革之后,军队就基本上不再负担国内的事务了,所以军队方面问题不大。问题最大的还是帝国安全部。之前,大部分的国内治安工作是由帝国安全部负责的,如果现在成立单独的警察部,那么帝国安全部的职权范围就将缩小许多,成为一个彻底的情报部门,从而失去了对帝国各地政府的控制大权。如果陛下问的是臣的意见的话,那么臣要说,陛下应该首先考虑柴大人的反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9/4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