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校对)第6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7/735

  这封情报直接证明了斯普鲁恩斯的猜测,他的行踪已经暴露了,对手轰炸这两个地区的机场,就是要避免在对付大西洋舰队的时候遭到美军岸基航空兵的骚扰,同时确保舰队在前出的时候不会被发现,也不会受到打击,不然,对手没有任何理由要去轰炸那些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用途,也没有部署作战飞机的机场了。
  南下已经不可能,前往哥斯达黎加海域也很危险,那接下来该怎么办?返回去,进入佛罗里达海峡?这至少需要花上近两天的时间,就算从巴哈马群岛北部穿过去,也需要一天多的时间,而在这一天多里,如果对手没有发现大西洋舰队,肯定会想到大西洋舰队去了佛罗里达海峡,到时候就会设法封锁海峡,去那边也是等死。返回诺福克更不可能,金上将已经在电报中提到了,大西洋舰队在完成作战任务之前是不能返回诺福克军港的。那么,到底去哪?
  到中午的时候,大西洋舰队已经向东北方向航行了大概120海里,基本上脱离了危险海域。可是斯普鲁恩斯仍然没有做出决定,不管是南下,还是去佛罗里达海峡,都异常的凶险。可是,留给他做决定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当天下午,就在斯普鲁恩斯准备冒险的时候,金上将发来了第二封电报。
  这是一封情报,美军的侦察机发现了正在朝西恩富戈斯前进的一支规模庞大的登陆舰队,而且在后方还有一支规模庞大的运输船队。布雷德利已经开始调整古巴的防御部署,准备加强西恩富戈斯的兵力。也就是说,唐帝国海军即将发动进攻,登陆时间最迟不超过三日的上午,也许在当天傍晚就会登陆西恩富戈斯。傍晚登陆不是没有发生过的,在太平洋战场上,唐帝国海军陆战队就有好几次选择在下午登陆。
  收到这封电报后,斯普鲁恩斯开始还有点怀疑对手在西恩富戈斯登陆的真实性,可是布雷德利已经做出了判断,他也就不好多说什么,反正他也不是地面部队的指挥官。同时,斯普鲁恩斯还想到了一点,那就是在登陆作战开始的时候,唐帝国的主力舰队肯定要去支援陆战队,那么就不能全力对付大西洋舰队,最多只能留下一支主力舰队支持大西洋舰队。接着他就想到了一个办法,一个他本应该早就想到,却忽略了的办法。
  如果大西洋舰队在一到两天之内没有出现,对手就会怀疑大西洋舰队在行踪暴露后去了佛罗里达海峡,准备从北面打击登陆部队。如果有一支唐帝国的主力舰队去支援登陆作战的话,那么就最多只有一支主力舰队可以留下来继续对付大西洋舰队,而这支主力舰队的侦察机最多就只能监视佛罗里达海峡,而不可能搜索东部海域。也就是说,大西洋舰队只需要继续留在巴哈马群岛东部海域,耐心的等上一两天,然后全速南下,趁对手全力搜索佛罗里达海峡的时候,发动偷袭,一举击溃敌人,然后撤出战斗,寻找下一次机会干掉对手的另外一支主力舰队,或者是去打击登陆场的登陆舰队与运输船队!
  确定这一点之后,斯普鲁恩斯立即就做出了决定。当天下午四点半左右,他下令舰队转向120度,以16节的巡航速度前进,同时重点加强反潜巡逻,除了让更多的驱逐舰担负起外围反潜搜索之外,他还派遣人员去联系了部署在巴哈马群岛的反潜巡逻机部队,要求为舰队提供所有的反潜巡逻支持。
  接下来,斯普鲁恩斯要做的就是耐心的等待。敌人最迟在三日就要登陆古巴了,也就是说,在三日的时候,至少有一支主力舰队要去支援陆战队。按照这个进度,大西洋舰队只需要在四日的时候冲过去,就能够偷袭另外一支主力舰队。
  当天晚上,斯普鲁恩斯还派遣一名高级参谋乘坐轰炸机返回了迈阿密,将他的作战部署传达给了当地的航空兵指挥官,同时在迈阿密与金上将取得了联系,希望金上将能够联系岸基航空兵,协助舰队作战。最主要的是,必须要动用岸基侦察机去寻找唐帝国主力舰队的行踪,这样大西洋舰队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攻击位置,然后立即派出轰炸机,而不是首先派出侦察机去寻找敌人。
  当天晚上,斯普鲁恩斯连续收到了金上将,以及迈阿密地区的航空兵指挥官发来的电报。部署在佛罗里达州南部地区的远程侦察机都将全部出动,协助大西洋舰队搜索敌舰队的行踪。金上将也与马歇尔,阿诺德取得了联系,得到了两人的支持。在大部分美军将领看来,大西洋舰队能否击溃唐帝国的主力舰队,是能否守住古巴的关键因素,而且是最关键的因素。
  直到这个时候,斯普鲁恩斯才算基本上恢复了正常。与之前的手足无措,以及惊慌失措比起来,至少现在斯普鲁恩斯已经明确了舰队的作战目标,而不是在海上盲目的航行。另外,他的判断仍然非常准确,至少从当时他能够获得的情报上来看,斯普鲁恩斯做出了最为准确的判断,也抓住了最好的机会。可问题是,谈仁皓会给他这个机会吗?另外,斯普鲁恩斯拿到的情报就完全正确吗?
  其实,就在二日晚上,谈仁皓就开始怀疑斯普鲁恩斯是不是已经撤出了战场,或者是在走了别的航线。至于是去了佛罗里达海峡,还是在巴哈马群岛东部海域继续徘徊,谈仁皓没有考虑得那么详细,毕竟他手里缺少足够的情报。可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联合舰队根本就不需要分散兵力去支持陆战队登陆古巴,在干掉大西洋舰队之前,谈仁皓没有那个任务。也就是说,即使陆战队上岸之后,谈仁皓仍然可以动用两支主力舰队去对付大西洋舰队,这是斯普鲁恩斯预料之外的,也是当时斯普鲁恩斯犯的最严重的一个错误!
第三十六节
调虎离山
  登陆舰队首先在西恩富戈斯外围集中,在天色暗下来之后,韩绍锋并没有急着让舰队向东南方向转移,他还要等一个决定性的条件,那就是美军已经上当了。这也是有期限的,按照韩绍锋的安排,在十一点之前,如果美军仍然没有动静,登陆舰队也将向东南方向转移,不然就不可能在次日上午到达圣地亚哥附近的登陆场了。
  同时,大批的侦察机已经出动,为了掩饰这些侦察机的行动,还同时出动了两百多架重型轰炸机。另外,部署在牙买加与开曼群岛的战术侦察机,战术轰炸机也开始动员。按照罗云冲早就确定的作战计划,在登陆前的一个晚上,航空兵将集中力量轰炸西恩富戈斯附近的美军军事目标,制造登陆前的紧张气氛,最终引诱美军上当。而为陆战队提供的直接火力支援时间仅仅只有三个小时,这要比正常的缩短了不少,可是只要出动足够多的兵力,仍然可以保证陆战队顺利上岸。
  当时,至少有30多架远程侦察机与战术侦察机在监视美军的调动情况。这些侦察机中,有部分携带了专用的夜间照相机,另外还有一部分携带的是对地探测雷达。而最主要的侦察手段仍然是肉眼。远程侦察机主要负责监视美军几个主要兵营里的情况,而战术侦察机则负责监视从古巴东南部地区到西恩富戈斯的几条主要公路线。这些侦察机的飞行员都收到了明确的命令,那就是得判断出美军调动的方向,规模,并且及时发回报告。
  同时,布雷德利也正在积极的调动着他的部队。当侦察机在下午发现了正在向西恩富戈斯前进的登陆舰队的时候,布雷德利就认为,唐帝国海军陆战队将在西恩富戈斯登陆,之前的很多迹象都表明,唐帝国航空兵重点轰炸圣地亚哥,只是要让美军把兵力部署在圣地亚哥,然后陆战队去攻打疏于防范的西恩富戈斯。这从唐帝国航空兵在当天转移轰炸重点的行动上也可以得到正式,当时布雷德利甚至判断,唐帝国陆战队将最迟在三日上午登陆西恩富戈斯。
  导致布雷德利做出这一判断的因素很多。比如之前对圣地亚哥的重点轰炸,以及提前一天的火力准备。部署在圣地亚哥附近的美军难以在一天之内就转移到西恩富戈斯去,也就是说,如果唐帝国陆战队在三日上午登陆,那么美军的支援部队是很难在三日上午到达西恩富戈斯的。可以说,正是这一点,让布雷德利最终判断对手将在西恩富戈斯登陆,而且时间就是三日上午。
  当天中午,侦察机还没有发现登陆舰队的时候,布雷德利就起了疑心,并且命令四个步兵师做好出发的准备工作。接着,在收到了侦察机的报告之后,布雷德利立即就命令这四个步兵师离开营地,前往西恩富戈斯。也就是说,布雷德利实际上已经将他的机动部队派了出去。
  这几支部队早就被发现,而且在下午的时候就遭到了轰炸。到了晚上,轰炸仍然在继续。收到各部队发来的报告后,布雷德利想到了当年在澳洲大陆上的遭遇,当时他的增援部队就是在前往悉尼的途中遭到了唐帝国航空兵的狂轰滥炸,结果损失惨重,还没有能够完成任务。很明显,唐帝国海军这次采用了同样的战术,利用欺骗让美军把兵力集中在圣地亚哥,然后在登陆前猛轰真正的登陆地点,迫使美军调遣机动部队去西恩富戈斯,然后利用这个机会出动轰炸机打击增援部队,最终孤立西恩富戈斯,让陆战队顺利上岸,最终打下整个古巴。
  四支步兵师出发后近六个小时,只前进了120到200公里,距离西恩富戈斯还有好几百公里远呢。无奈之下,当天晚上十一点左右,布雷德利下令驻扎在卡马圭的两个步兵师也向西恩富戈斯出动,可是他没有急着调遣圣地亚哥地区的美军去增援西恩富戈斯,主要是唐帝国航空兵的轰炸太猛烈,而且距离又太远,赶过去的时候已经太晚了,反而容易在途中遭到惨重打击。当然,布雷德利并不是不准备将部署在圣地亚哥的重兵派往西恩富戈斯,而是想在登陆开始之后,趁唐帝国的航空兵集中力量支援陆战队的时候让这些部队出发,从而减少部队在转移途中的损失。
  也正是因为这个决定,罗云冲迟迟没有让韩绍锋转移,直到十一点过,也就是在过了最后期限的时候,罗云冲才给韩绍锋发去了电报,要登陆舰队连夜赶往圣地亚哥的登陆场,准备在三日登陆圣地亚哥。
  从西恩富戈斯外海的登陆场到圣地亚哥南面的登陆场,海上航行距离是370海里,而登陆舰队的最大速度是22节,也就是说,需要大概17个小时,登陆舰队才能够转移过去,到达的时间大概是三日下午四点左右,接下来还需要花上至少两个小时才能够让登陆部队出发。因此,登陆圣地亚哥的时间已经是傍晚了。韩绍锋不得不让陆战队在夜间上岸,而他唯一能够指望的就是美军没有提高警惕,陆战队在上岸后能够顺利的打下滩头阵地。
  到这个时候,罗云冲也极为为难。美军只从圣地亚哥调走了四个师的兵力,还有足足六个师留在了圣地亚哥,这对陆战队是一个巨大的威胁。罗云冲肯定希望更多的美军前往西恩富戈斯,至少也得有一半的兵力被调走吧,可是对手没有这么做,他就不得不多等待了几个小时。这对后来的登陆作战的影响非常巨大。虽然当时的战役欺骗起到了一定的效果,而且美军的防御已经被打乱,可同样的,韩绍锋的陆战队也是在仓促之间发动进攻的,双方都没有达到最佳状态,这场战斗自然就会产生很多的问题。
  到三日天亮前,登陆舰队已经向东南航行了160海里,持续了一整夜的轰炸并没有结束,特别是在侦察机发现了卡马圭的美军也在向西恩富戈斯运动之后,航空兵加强了在白天的轰炸强度。
  三日上午,轰炸强度达到了顶点,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制造登陆前的紧张气氛,延迟美军的反应时间,同时也为了防止美军发现已经转移了的登陆舰队。罗云冲手下的战略轰炸机部队,以及部署在前线的战术航空兵部队再次全面出动。当时,已经到达了向风海峡附近的第三舰队也出动了部分舰载机参加了支援行动。
  轰炸分为了好几个重点,其中重型轰炸机重点打击美军的营地,迫使美军进行疏散,这就降低了美军的反应速度。战术轰炸机则重点压制正在向西恩富戈斯前进的几支美军地面部队,同时还炸毁了沿途的好几十个交通结点,比如桥梁,隧道等。其中大部分的轰炸机都在负责打击美军的机动部队。
  部署在佛罗里达州南部地区的美军航空兵也是全数出动,双方在古巴上空爆发了好几场大规模空战,相对而言,拥有前线指挥中心的美军战斗机占有一定的优势,而执行制空任务的帝国战斗机只能够依靠性能,以及飞行员素质的优势与敌人战斗。战场上的重点仍然是轰炸行动,虽然美军也出动了部分轰炸机,准备前去袭击牙买加与开曼群岛上的机场,可是在帝国航空兵优势战斗机的威胁下,这些轰炸机都没有能够离开古巴上空,在半路就被拦截了下来。
  通过高强度的空战,美军的指挥系统也基本上被瘫痪掉了,准确的说,是全部用于指挥空中战斗,根本就没有办法分出力量去确定登陆舰队是否还在西恩富戈斯外海。当时,也没有人想到登陆舰队会在这个时候转移到圣地亚哥方向上去,就连布雷德利也没有考虑到这种可能。唐帝国航空兵的大规模轰炸是登陆战役开始的前奏,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西恩富戈斯将成为敌人陆战队的登陆地点。
  在此情况下,布雷德利已经命令驻守圣地亚哥的两个美军步兵师准备出发,只要唐帝国陆战队在西恩富戈斯登陆,那么敌人的航空兵就将全力支援陆战队,不可能继续大规模轰炸后方的交通线,支援部队就借此机会前往西恩富戈斯。可是,到了中午,战局却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
  首先是迟迟没有出现的登陆部队引起了布雷德利的怀疑,怎么说,上午都是最佳的登陆时间,而且在高强度的空中支援之后,陆战队上岸已经不会有多大的危险了。接着就是圣地亚哥遭到了轰炸,以及附近几段海滩上的防御阵地遭到了炮击的消息传来。布雷德利当时还不相信唐帝国陆战队会前往圣地亚哥,可是当越来越多的部队发来遭到轰炸与炮击的消息后,布雷德利也不得不考虑对手是在用西恩富戈斯演戏的可能了。
  美军的侦察机在下午一点半左右出动,到三点半的时候,仍然没有在西恩富戈斯外海找到登陆舰队,而且还有好几架侦察机被对方的战斗机击落。到此,布雷德利猛的反应了过来,敌人的登陆舰队已经离开了西恩富戈斯外海,肯定在前往圣地亚哥的途中。随即,他就命令那两支正在准备出发的部队留下来,同时命令圣地亚哥附近的所有岸防部队进入战斗状态。当天下午,帝国航空兵的打击重点也从西恩富戈斯,以及美军防线后方的交通线转移到了圣地亚哥附近的美军岸防阵地上。
  此时,布雷德利要将派出去的部队收回来已经不大可能了,他派出的四个步兵师损失近三分之一,而从卡马圭出发的两个步兵师的损失也不会少到哪里去。最重要的是,沿途的很多桥梁都已经被炸毁,部队的机动受到了严重影响,而要修复这些桥梁,或者是架设浮桥,都需要时间。也就是说,这些部队不可能在陆战队上岸之前赶回来。
  战役欺骗已经收到了一定的效果,而且从下午三点开始,登陆前的直接火力打击开始了,参加作战的主要就是两支支援舰队。
  承担近距离火力打击的是数十艘火力支援船,这些装载着火炮与火箭炮的船只在中午的时候就到达了圣地亚哥外海,并且在三点的时候集结到了预定海域,随即就开始向美军岸防阵地倾泻弹药。
  护航航母上的战斗机也全数出动,除了一批负责防空掩护的战斗机之外,其他的战斗机都参加了对地轰炸行动。虽然战斗机的轰炸能力仍然不如专业的战术轰炸机,但是其携带的火箭弹,以及大量的小型炸弹对美军的地面部队有着巨大的威胁。特别是当时已经普遍使用的80毫米火箭弹,不但能够对付大部分的固定工事,而且还能够摧毁坦克与装甲车辆,可以说,在打击地面活动目标的时候,战斗轰炸机的效率反而更高。
  登陆前三个小时的火力准备时间短了一点,可也正因为如此,火力打击的密度却是空前的。在这三个小时内,40多艘火力支援船一共投掷了超过5万吨的弹药,而40多艘护航航母上的战斗机来回飞了至少两轮,头下了上千吨的炸弹与火箭弹。另外,在五点左右赶到的战术航空兵还投下了两千多吨炸弹。在六点赶到的重型轰炸机群对美军阵地后方的几个重要营地进行了地毯式的覆盖轰炸,用上千吨炸弹摧毁了美军的十几个兵营。
  六点,运载着第一批登陆部队的登陆艇缓缓离开了登陆舰,或者是从登陆舰的船坞内驶了出来。当时登陆舰队距离海岸线大概就只有5海里,登陆艇只需要半个小时左右就能够到达,也就是说,陆战队将在夜间上岸,这也是帝国海军陆战队第一次在夜间实施大规模的登陆作战行动,这也完全超出了美军指挥官的预料!
第三十七节
夜间登陆
  大战期间,夜间登陆作战的战例并不少,但是绝大部分都是小规模登陆作战行动,投入的兵力相对较少,而且敌人的防御也不算严密。真正在夜间实施的大规模登陆作战就只有古巴这一次。可以说,当时选择夜间登陆既有被迫的因素,也有故意安排的因素。
  当时,在选择登陆时间上,罗云冲是比较倾向于在四日上午登陆的,毕竟这可以让陆战队避免在夜间登陆的麻烦,同时还可以获得更多的火力支援时间。可是韩绍锋却坚持要在三日夜间登陆,而且还提出了几个罗云冲无法反驳的理由。
  一是登陆舰队将在下午到达登陆场,如果拖到次日上午,其行踪就完全暴露了,谁能够保证美军不会趁机组织力量袭击登陆舰队,要知道,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南部地区还部署有大量的轰炸机,而这些轰炸机都可以轻松的飞过来干掉登陆舰队。其次,如果延迟到次日上午登陆,就给了美军十几个小时的防御准备时间,陆战队能否成功上岸都是个问题,而且在上岸之后,肯定要遇到更为猛烈的抵抗。第三,担任支援任务的支援舰队最多只能持续十二个小时的火力支援,也就是说,到了次日上午,两支支援舰队都要撤出战斗,到时候,谁来支援陆战队登陆?第四,如果延迟登陆舰队的转移时间,那么中途就会遇到更多的问题,而且美军也不会看着登陆舰队前往登陆场而不采取任何行动。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大西洋舰队已经出现在了战场附近,延迟登陆时间,实际上就是给了大西洋舰队更多的转圜空间,从保证登陆作战成功来看,绝不能延迟这最为关键的十几个小时,只要在夜间登陆成功,天亮前,陆战队就巩固了滩头阵地,到时候就算大西洋舰队杀了过来,也不可能扭转局面,而在夜间,大西洋舰队对登陆部队没有威胁。
  综合这几个因素,选择在夜间登陆是必然的。当然,这并不能改变在夜间登陆时所要遇到的问题。而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陆战队缺乏在夜间持续进攻的能力,而且在夜晚作战中,敌我识别存在问题,第一批上岸部队不一定能够突破美军的海滩防线,这样就需要尽快让第二批部队冲上海滩,加强陆战队的冲击力,尽快在美军海滩防线上打开缺口。
  针对这几个问题,韩绍锋做了相应的安排。一是加强夜间炮火支援的强度,以及炮击的准确性,为此他还从牙买加调来了十几架远程水上飞机,由这些飞机为火力支援船提供目标数据,引导炮击。其次,必须要安排飞机投放照明弹,让陆战队能够在比较有利的条件下进攻,而不是摸黑与敌人战斗。另外,韩绍锋还专门安排了四艘火力支援船携带照明弹,负责为四段海滩上的陆战队提供持续不断的照明支持。第三,第二批冲滩部队将在半个小时之后到达,而且安排十几艘坦克登陆舰同时冲滩,将重装备尽快送上海滩。第四,为了确保坦克登陆舰能够冲上海滩,加强了第一批冲滩部队里的工兵数量,同时还安排了一批专门负责在海滩上组织工程工作的军官跟随一起出发。
  可以说,韩绍锋是登陆作战方面的专家。早在攻打马里亚纳群岛的时候,韩绍锋就指挥过几次小规模的夜间登陆作战行动,随后又在扫荡马绍尔群岛等岛屿的时候指挥过夜间登陆作战。当他意识到必须要在夜间登上古巴之后,他就立即着手进行准备。最终,罗云冲也同意了韩绍锋的安排,既然韩绍锋是登陆作战总指挥,罗云冲这个航空兵上将就不好在登陆作战方面指手画脚了。
  六点,运载着第一批登陆部队的登陆艇分成了四批冲向了圣地亚哥东南部的代基里海滩。登陆场的正面宽度达到了25公里,一共分成了四段,每一段由一个团的陆战队负责进攻,他们的任务是在冲上海滩之后,撕开美军的海滩防线,掩护第二批冲滩部队到达,同时尽量向纵深推进,拓展登陆场。任何一次登陆作战中第一批登陆部队的任务都差不多,而且担任第一批进攻的陆战队肯定都是最精锐的部队,是陆战队中战斗力最强的步兵部队。
  登陆艇群在冲向海滩的时候,只遭到了零星的炮击。当时大部分的美军火炮都被摧毁了,特别是那些难以隐藏的重型火炮早就被炸上了天,只有一部分隐藏在地下工事里的小口径战地炮,或者是野战炮没有被摧毁,对登陆部队构成了一点威胁。这并不是主要的威胁,在登陆艇群靠近了海滩的时候,美军海滩防线上的机枪堡垒终于开始“发言”了。
  密集的机枪子弹如同雨点般的射向了那些正在冲上海滩的登陆艇,子弹打在前方的挡板上,让登陆艇里的官兵都有点毛骨悚然的感觉。可此时没有任何一名官兵感到惧怕,为了保证登陆成功,第一批登陆部队里的官兵都是服役两年以上,参加过登陆作战的老兵了,而那些原本编制在这四个团里的新兵都被临时抽调了出来,放到了第二批冲滩部队里面,没有参加第一批进攻。
  四支登陆艇群几乎同时冲上了海滩。登陆艇本来就是平地船,这样就能够保证让陆战队官兵尽量靠近敌人的防线,而不是在向敌人防线推进的时候遭到敌人的射杀。当登陆艇上的挡板放下来的时候,官兵们迅速的冲了出去,可最先到达那批登陆艇上的官兵仍然遭受了惨痛的损失。
  当时,在四段登陆海滩上,乙海滩上的战斗最为惨烈。负责冲滩的是第11陆战师的第1138团。该团上下共有2400余名官兵,参加登陆作战的有1800余人,分别乘坐了40多艘登陆艇,而配属于该团的重装备都由第二批登陆艇运送。最重要的是,这段海滩距离代基里最近,而且也是美军防御最为严密的地点之一。
  在到达海岸线之前,就有两艘登陆艇被炮弹击中,上面的官兵几乎全部伤亡。而在冲上海滩的前五分钟之内,至少有200余名陆战队官兵来不及离开登陆艇,就被密集的机枪弹雨给放倒了。接下来的十分钟里,已经冲上了海滩的官兵被美军的机枪活力压得抬不起头来,而当时跟随该团一起上岸的五名炮火引导员牺牲了四人,最后一人也受了重伤。
  直到六点四十五分,当支援炮火开始向该海滩上的美军防线进行覆盖性炮击的时候,陆战队官兵才抓住机会,冲到了美军防线的前面,找到了掩护。而此时,战斗最轻松的甲海滩上的陆战队官兵已经撕开了美军的防线,另外两段海滩上的战斗也取得了关键性的进展。
  离开了美军机枪火力重点杀伤区域的陆战队官兵立即把携带的爆破筒连接了起来,然后由工兵负责炸开美军的防线,好让步兵冲进去。此时,第二批冲滩的登陆艇与登陆舰已经靠近了海滩,如果第一批冲滩部队不能尽快撕开美军防线,清除掉美军的机枪火力点的话,那么第二批冲滩部队就将遭受更大的伤亡。而第二批冲滩部队里,工程兵占了多数,如果工程兵伤亡太大的话,那就会影响到接下来的战斗。
  第1138团的官兵发动了猛烈的进攻,是在完全不顾及伤亡的情况下发动的进攻。六点五十分,该团两个连的官兵首先突破了美军的防线,实际上这两个连都只剩下了不到50名官兵。六点五十五分,该团官兵开始清扫防线上的美军机枪火力点。七点整,战线推进到了海滩后方,基本上完成了战术突击。到七点过五分,第二批登陆艇冲上海滩的时候,该团官兵已经向海滩后方推进了200多米,确保了第二批登陆部队能够顺利上岸。
  第1138团的战斗行动一直持续到了天亮,当他们被换下来的时候,只有218名官兵还能够继续战斗,另外有1174名官兵负伤,阵亡438人,其中八成以上人员在进攻美军海滩防线的时候伤亡!
  从这就可以看出当时乙海滩上的战斗有多么的激烈,而且这也是付出代价最大的一个战场。其他三段海滩上的战斗都要轻松得多,特别是甲海滩上,陆战队几乎没有费多少力气就占领了美军的海滩防线,并且迅速向内地推进。丙海滩与丁海滩上的战斗也不是太激烈,在六点五十分之前,都已经攻占了美军的海滩防线。
  在第二批登陆部队,特别是重装备送上岸之后,局面迅速转变。韩绍锋第一批投入的四个陆战师都是他手里最厉害的,可以说,这也是登陆作战的一个基本原则,利用最厉害的部队去打头阵,先击溃敌人,至少是撕开敌人的防线,然后再投入预备队扩大战果。
  实际上,前面四个小时的战斗要比韩绍锋预料得顺利得多。当初,韩绍锋急着投入第二批冲滩部队,就是担心第一批进攻部队无法撕开美军的方向,以集中两批部队的力量发动进攻。可实际上,第一批冲滩部队就已经完成了任务。另外,美军的抵抗也要比预料的弱得多。而顺利进攻除了归功于勇猛作战的陆战队官兵之外,其他各部队的支援也相当关键,特别是一直在后面支持陆战队的支援舰队。
  在登陆开始后的前四个小时里,支援舰队的炮火打击就一直没有停止过。虽然护航航母上的战斗机没有在夜间出动,但是数十艘火力支援船上的火炮就足够让美军受的了。如果当时没有火力支援船的支持,在没有主力舰队的情况下,陆战队是很难成功登上海滩的。而在这四个小时里,韩绍锋已经将四个陆战师的作战部队送上了海滩,虽然还有很多重装备,特别是炮兵部队没有送上去,工程部队也被留在了后面,但是有四个陆战师上岸,基本上已经能够确保海滩阵地的安全了。
  支援舰队是在十点半左右撤出的,两支支援舰队都必须要返回外海补充弹药,不然就无法在白天继续为陆战队提供炮火支援了。从这个时候开始,部署在牙买加的海航岸基战术轰炸机取代了支援舰队,继续为陆战队提供支持。
  虽然航空兵投下的炸弹威力更大,但是在火力的密集度,持续性,以及及时性等方面,轰炸机是不可能与火力支援船相提并论的。一架战术轰炸机最多携带八枚小型炸弹,而且往往一次轰炸就投下了所有的炸弹,而且从陆战队发出呼叫,到轰炸机投下炸弹,至少需要5分钟的时间,有的时候甚至需要10分钟的时间。同样的,火力支援船上的炮火可以持续数分钟之久,而且覆盖的范围更大,同时支援到达的时间在两分钟以内。从这两项重要的数据上就能看出,在登陆作战中,轰炸机是不可能取代战舰上的火炮的。
  十一点,韩绍锋下令已经开始向内陆推进的陆战队放慢推进速度,并且重点巩固海滩阵地。当时他还没有把指挥所转移到陆地上,仍然在他的那艘旗舰上指挥战斗。此时韩绍锋最为担心的就是美军的反击。
  美军在海滩阵地上的防御不怎么样,这已经证明更多的美军部署在纵深防御阵地上,而现在支援舰队已经撤走了,如果美军开始反击的话,贸然进攻的陆战队就要吃大亏。韩绍锋的担心很快就变成了事实,十一点四十分,美军的反击部队到达战场,当时赶刚收回来的陆战队还没有能够建立起防线,整个登陆场都受到了致命的威胁。
  就在韩绍锋焦急的呼叫空中支援的时候,突然东南方向的海面上空出现了一片红色的闪光,接着沉闷的炮击声就传了过来,韩绍锋先是有点惊讶,接着他就反应了过来,那是战列舰上的主炮发出的炮击声,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原本不会参加支援登陆作战的联合舰队在最关键的时候赶到了。
第三十八节
轻重有别
  赶来支援陆战队的正是第三特混舰队,在到达战场之前,常荐新就派出了为战舰提供引导的水上飞机,在发现大股美军正在向海滩阵地推进的时候,常荐新首先下令向美军进行了炮击,然后再给韩绍锋发去了电报。
  首先发威的是六艘“新省会”级战列舰,当时战列舰编队距离海岸线还有近十海里,距离美军大概有15海里左右,而其主炮对地射程可以达到20海里,足以对付美军了。很快,前出的巡洋舰也开火了,最后发言的是必须要靠近海岸线才能够开火的驱逐舰。与支援舰队不一样,第三特混舰队这些战舰的炮击准确率高了很多,同时炮火的持续性更好,只要战斗开始,在炮弹用完之前,几乎可以不间断的进行炮击,而火力支援船上的火炮都是淘汰下来的,而且配套的设备也相当有限,自然就不可能在战斗力方面与正规的战舰相提并论了。
  “合肥”号上,谈仁皓也目睹了战列舰编队进行齐射时的壮观场面。作为航母舰队的司令官,谈仁皓很少有机会看到这么多的战列舰同时开火。突然出现的炮口焰几乎照亮了整片夜空,随即战舰又被黑暗吞没,这让人觉得那些巨大的战舰仿佛是海上的幽灵一样,当它们露出身影的时候,就意味着会有人遭受惨痛的打击,而当它们消失在黑暗中的时候,就意味着新的打击很快就将到来。
  同样是海军学院正统出身的严宇龙也对这一壮观的场面叹为观止。这也是他第一次在战列舰上体会炮击,以前他曾经指挥过巡洋舰编队作战,可是在战列舰面前,巡洋舰连个屁都算不上,特别是在进行编队齐射的时候,那场面更是天差地别了。
  “这一轮齐射,就至少能够覆盖上百万平方米的范围!就算美军都是铁打的,也会被炸得粉身碎骨!”严宇龙的声音都随着战舰的震动而微微发颤。“打个几轮齐射,恐怕美军也都差不多完蛋了。这次,常荐新将军,以及第三特混舰队算是露了脸,以后韩绍锋也不会认为我们是可有可无的。”
  “韩绍锋与我们配合了好多次,他当然清楚主力舰队的能力,他也从来不认为我们是可有可无的。”谈仁皓纠正了严宇龙的说法,“只是任务有轻重之分,韩绍锋将军只是不想拖我们的后腿而已。”
  严宇龙暗吐了下舌头,他开始的话确实有点刻薄,韩绍锋可以算得上是现在帝国海军陆战队里资格最老的前线指挥官了,肯定不会轻视舰队的。再考虑到韩绍锋与谈仁皓之间的关系,那么韩绍锋就更不可能看不起舰队。
  “将军,陆战队发来的电报!”
  谈仁皓接过了电文,迅速的扫了一眼,然后给了严宇龙。“看吧,我们来得还真是及时,看样子,这一趟没有白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7/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