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校对)第6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1/735

  相反,严宇龙却早就对谈仁皓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了。在第四特混舰队的时候,他就经常从黄晓天那里听到关于谈仁皓的事情。并且从黄晓天那里知道,谈仁皓是一个对下属约束不太严厉,可同时却对下属的能力要求非常严格的将领。也就是说,谈仁皓不会去管下属的私人生活,甚至不会像很多老派将领那样对下属的着装与仪容有严格的要求。可同时,如果任何人想在谈仁皓手下混饭吃的话,那就别想获得任何提拔的机会,也不可能有出头之日,甚至会因此而被排挤在外。
  这些了解让严宇龙最初的时候有点紧张,怕自己无法达到司令官的要求,他甚至还与黄晓天通了几次电话,想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已经怎么样才能做好。不过,几天下来,严宇龙也不再那么紧张了,谈仁皓确实不太在乎手下的私人生活,以及仪容仪表。至于自己能否达到司令官的要求,在逐步掌握了舰队司令部的情况,并且与那些从第一特混舰队调来的参谋有过更多的接触之后,严宇龙也逐渐树立起了信心。也许,他唯一欠缺的就是一次能够得到发挥的机会吧。
  “合肥”号上的空间要比“龙感湖”号航母上的空间大了许多。这是谈仁皓新的“旗舰”,因为不再直接指挥第一特混舰队作战,谈仁皓就换了一艘旗舰。而“合肥”号原本就是第六特混舰队的旗舰,上面有现成的指挥系统,所以谈仁皓就理所当然的选择了这艘战舰。另外“合肥”号与另外两艘战列舰照样编入了第三特混舰队。
  当时,第六特混舰队返回帝国本土维修的三艘战列舰是在七月中旬,只比谈仁皓晚了两天到达巴拿马城。这三艘战列舰顶替了之前第三特混舰队受到严重损伤,需要返回帝国本土进行维修的两艘战列舰,从而使第三特混舰队拥有了七艘战列舰,阵容再次扩大。常荐新在成为了第一舰队司令官之后,第三特混舰队成为了第一舰队的主力舰队,而他仍然在“南宁”号上指挥舰队作战。
  这是谈仁皓第一次选择战列舰为旗舰,他还不是太熟悉“合肥”号上的情况,而且连很多通道连接到哪里都不知道呢。可有一点不能否认,“合肥”号的司令舰桥要比“龙感湖”号大了许多,而且有更多的空间容纳舰队司令部的参谋与设备。更重要的是,战列舰上的居住条件明显要比航母上舒服得多,也许当时只有才服役的“岛”级航母上才有更舒适的生活环境吧。
  看着前方的两座主炮炮塔,谈仁皓有种怪怪的感觉。自从航母在海军中的地位得到了确定之后,帝国海军就很少将战列舰设为旗舰,大部分情况下,都是由航母作为舰队的核心。而这次他将司令部设在战列舰上,这会不会让那些仍然坚定的“大舰巨炮”主义者以此来嘲笑他这个帝国海军最坚定“航空制胜”主义者呢?
  “将军,航行线路图已经发下去了。”
  谈仁皓拉回了思维,朝旁边的严宇龙看去。“没有别的事吧?”
  “没有,都很顺利,大概十分钟之内,舰队就将转向。”
  “很好,还有,以后不用这么正式,随便称呼就行了。”谈仁皓朝严宇龙点了点头。“有没有收到雷少卿发来的电报?”
  “暂时还没有,我已经安排通信军官轮流守在电台旁了,有消息的话,会首先通知你。”严宇龙还是有点不适应这个新的位置。
  谈仁皓朝前方的阴暗海面上的庞大舰队看了一眼,然后转过了身来。“收到各特混舰队的电报后,舰队就进入无线电静默状态,只要收到了雷少卿将军发来的电报,立即来通知我。”
  严宇龙点了点头,在谈仁皓走下舷梯之后他才返回了司令舱。几十名参谋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联合舰队司令部的核心成员都是从第一特混舰队调来的,这些参谋都知道该怎么配合司令官,而严宇龙却与他们不太熟悉,所以他还得与这些参谋军官套近乎,尽快掌握舰队司令部的人员关系。
  懂得处理人际关系,是舰队指挥官的一个必备素质,这一点谈仁皓有亲身体会,而他也知道,严宇龙必须要尽快与司令部的众多参谋建立起上下级关系,这也算是对他能力的一种考验吧,谈仁皓并没有主动为严宇龙介绍,反正在他看来,如果严宇龙连这点本事都没有的话,那他当初也不可能成为特混舰队司令官了。
  夜空并不是全黑的,在月光与星光之下,数百艘战舰组成的舰队异常的雄壮与威武。在陆续收到了各特混舰队发来的确认电报后,舰队进入了无线电静默状态。在天亮前,舰队将离开近海,并且离开美军潜艇活动频繁的海域。这个夜晚不会太安全,负责保护主力战舰的驱逐舰一直在舰队周围徘徊,寻找着那些隐藏在海面下的杀手。
  谈仁皓并不是很担心美军潜艇的威胁,经过了这几年的战斗,美军损失了大量的潜艇,而那些被击沉的潜艇里的官兵的生还机会是相当渺茫的,也就是说,每损失一艘潜艇,就要损失几十名经验丰富的潜艇官兵。再加上美军潜艇部队的规模一直在扩大,招募了不少的新兵,同时不得不提拔更多的艇长。这些都影响到了美军潜艇部队的官兵素质。同样的情况在唐帝国与德国海军的潜艇部队里也存在。
  当时,德国潜艇部队王牌艇长的战损率一直居高不下,真正能够从战争爆发活到28年的潜艇艇长不会超过5个人。唐帝国海军的潜艇官兵损失率要低一些,可同样存在着太多的新兵,导致潜艇官兵队伍的素质严重降低。这些都导致潜艇在袭击作战中的效率降低。在加勒比海,美军潜艇的破交作战效率就降低了很多。同样的,在墨西哥湾,帝国海军潜艇的作战效率也降低了不少!
  最让谈仁皓担心的还是按兵不动的美军大西洋舰队。从最初收到的情报来看,七月二十日的时候,大西洋舰队的维修工作就差不多结束了。虽然随后又收到了一封情报,还有几艘战舰没有修好,大西洋舰队不大可能离开诺福克,但是这封情报中用的也是“可能”这种不确定性的字眼,而不是以往那种肯定的语气。也就是说,大西洋舰队随时有可能离开诺福克,前来迎战联合舰队。
  再考虑到这次作战行动,谈仁皓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如果斯普鲁恩斯判断出帝国陆战队将要进攻圣地亚哥的话,那么他就会抓住这次机会偷袭联合舰队。这也许将是双方海军最后一次战斗,可是谁将笑到最后呢?
第二十三节
满身伤痕
  回到诺福克的美国大西洋舰队的情况比谈仁皓等人预料的要糟糕得多,而且这个“糟糕”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战舰损伤严重,二是军心士气动摇。受损的战舰很容易修复,可是动摇的军心,低落的士气就没有那么容易“修复”了。
  为了尽快的让舰队恢复战斗力,斯普鲁恩斯多次过问了战舰维修的事情,可是并没因此而提高维修的速度。
  与唐帝国海军一样,美国海军也有多家造船厂,而且这些造船厂都分了级别的。比如,当时在美国东海岸地区就有费城,纽约,诺福克等几个造船厂,这些造船厂主要负责建造大型战舰,才在海战中被击沉的那四艘战列舰就是在费城与纽约的海军船坞内建造的。参战后,美国还在五大湖地区建造了一些小的造船厂,当时美国海军大部分的潜艇都是在五大湖地区的小型造船厂建造的。也就是说,大西洋舰队受损的战舰不可能全在诺福克维修,必须要分配给其他的造船厂进行维修。
  安排维修工作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因为涉及到为受损战舰更换零备件的问题,所以需要对后方很多厂家的生产进行调整。更重要的是,当时大西洋舰队里最需要维修的是六艘“埃塞克斯”级航母,而这是最后一批该级航母,美国的造船厂正在建造的是更先进的“中途岛”级航母。也就是说,这些船厂里没有现成的零备件可以调用,只能从海军仓库里运送过来,而一些大型零备件甚至需要临时制造。这些都影响到了维修的时间,在总体检查完成之后,确定的最后修复日期不是七月中旬,而是七月下旬。
  除了六艘航母之外,其他的战舰都尽量在诺福克进行修理,避免过于分散。当时,也有两艘航母在诺福克进行维修。相对而言,护航战舰的情况要比航母稍微好一点,至少不存在被飓风刮翻了飞行甲板的情况,而外部损伤都可以在码头上进行维修,而不需要进入船坞后进行维修,这就减少了维修工作量,加快了维修进度。可不管怎么说,在六艘航母修复之前,大西洋舰队是不具备战斗力的,也没有人会想到拿巡洋舰与驱逐舰去对付唐帝国海军庞大的主力舰队。
  维修还在进行的时候,斯普鲁恩斯就开始设法提高舰队官兵的士气,也许这个问题比战舰还要严重。
  第21特混舰队全军覆没的结局对官兵士气的打击可想而知。“圣地亚哥海战”结束之后,美国政府暂时封锁了消息,直到七月十一日才公布了“圣地亚哥海战”的结果,与以往一样,除了扩大战果,以及伪造根本就不存在的战果之外,政府不可能公布别的任何消息了。民众受到了欺骗,可是舰队里的官兵是不会受到欺骗的,斯普鲁恩斯更不会受到欺骗。第21特混舰队全军覆没的结果仅仅只是击伤对方四艘战列舰,四艘巡洋舰,以及击沉两艘巡洋舰而已。更为关键的是,这是一次实力相当的战斗,双方都没有出动轰炸机,虽然当时的局面对第21特混舰队极为不利,但是第21特混舰队的战列舰要比唐帝国海军的明显好得多,可结果仍然被打得落花流水。
  那几百名逃到岸上,没有被第三特混舰队捞走的美军官兵被软禁了起来,为了保密,这些官兵肯定不会很快获得自由。可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第21特混舰队惨败的消息很快就在舰队里传开了,而当舰队官兵知道与第21特混舰队交手的仅仅是敌人的一支战列舰舰队,而不是敌人的所有舰队的时候,士气几乎跌落到了谷底。也许之前那些才加入海军的年轻人还在幻想着美国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可是现在,这些年轻官兵却都对战争的结局感到怀疑了。
  导致美军士气严重下滑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蒙大拿”级战列舰在服役的时候,美国的宣传部门将其称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战舰”,并且使所有人都相信,这种强大的战舰将改变整个战争,将带领美国走向胜利。这种宣传在军队内部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很多年轻人就是因此而相信美国海军将击败唐帝国海军,夺取制海权,从而赢得最后的胜利。结果,当四艘“蒙大拿”级战列舰全部被击沉之后,而且还是被对方的战列舰给击沉的,恐怕到此就不会有人相信这种新式的战列舰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更不会有人相信,美国将获得最后的胜利。
  士气开始动摇后,军队内部产生了很多平时不会发生的事情。比如开小差,肆意违反军纪,甚至出现了逃兵。对这些情况,斯普鲁恩斯进行了极为严厉的打击。按照美国海军的军规,开小差算是小错误,而聚众闹事绝对是大错,擅自逃离军队更为严重。在七月十日到十五日之间,就有200多名官兵受到了严厉的惩罚,其中6名逃兵全部被送交军事法庭进行审判,而这6人的结果都不会好到哪里去,最轻也会被判处五年徒刑,而最重甚至将以叛国罪论处。
  整顿军纪不可能只依靠严厉的惩罚,从美国的国情考虑,如果仅仅只动用惩罚手段的话,作用不但不明显,甚至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增加了官兵的抵抗与抵触情绪。在此情况下,斯普鲁恩斯不得不对一批在战斗中表现优秀的官兵给予嘉奖。这其中就包括了4名第21特混舰队的军官,这4人都在战斗中表现英勇,其中一人是“俄亥俄”号上的轮机长,他是战舰上最后一名代理指挥官,在最后时刻,就是他下令战舰右转,为后面的三艘战列舰让出了航道,并且及时的下达了弃舰的命令,让100多名官兵成功生还。
  嘉奖起到的效果应该不错,而为了扩大影响,这些受到嘉奖的军官都得到了提拔,而且拿到了勋章。当时,有12人获得了美国国会荣誉勋章,这是美国军队里级别最高的荣誉勋章,以往一般只单独发放,而且能够得到这种勋章的人极少,战争的前几年,海军里拿到了国会荣誉勋章的官兵不到20人,这次就发放了12枚,可以说,美国总统也算是够大方的了。另外,还有上千名官兵获得了各种级别的勋章,发放最普遍的自然是代表优秀服役的紫心勋章,也就是最低级别的勋章。
  除了嘉奖之外,适当的正面宣传也有比较好的结果。在七月初,确定了唐帝国的主力舰队已经返回了巴拿马之后,美国的宣传机构就启动了,除了以此继续宣传第21特混舰队在“圣地亚哥海战”中击败了对手之外,还大肆宣传唐帝国的主力舰队受到了飓风袭击,损失更为惨重。
  后者并没有严重偏离事实,当时唐帝国海军的战舰也确实受到了飓风的侵袭,而且当时舰队是在海上,没有在港口里,受损的战舰比美军多得多,仅受损的航母就达到了11艘,而美军也只有6艘航母受损。其他护航战舰的情况也要糟糕得多,按照正常的思维,唐帝国海军舰队肯定需要更长的时间维修。
  这些宣传对斯普鲁恩斯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就算当时的情报在斯普鲁恩斯看来也没有多少价值。斯普鲁恩斯心里很清楚一点,那就是唐帝国海军舰队的恢复速度肯定比大西洋舰队快得多。
  当时,斯普鲁恩斯已经知道,唐帝国海军为了提高舰队在外的持续作战能力,减少舰队返回母港维修的频率,特别建造了一大批的工程维修船,这些船只都是由大型货轮,或者是快速战斗支援舰改造的,最小的排水量也有2万多吨,最大的超过了5万吨。这些船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先进,设备最完善的维修船只,可以为大到战列舰,小到护卫舰的各种战舰提供维修服务。美军的情报部门早就证实了这一点,当时唐帝国海军至少拥有20艘以上的工程维修船(实际远不止这么点),只要有10艘工程维修船在巴拿马,唐帝国的两支主力舰队就可以迅速恢复战斗力,其维修速度甚至比大西洋舰队还要快。
  最重要的是,唐帝国海军不存在士气的问题,这也是斯普鲁恩斯最为羡慕的地方。从战争爆发以来,除了在最初的一年里,唐帝国海军因为惨败在日本手下而短暂的出现过士气低落的现象,自从对日反击开始,唐帝国海军的士气就一直相当高昂,其舰队司令官甚至不需要去鼓励官兵的失去,某些时候还得设法让官兵们更为冷静一点,避免因为过于激动而做出错误的行动来。
  这些,都决定了唐帝国海军将迅速恢复战斗力。当时,就算大西洋舰队在七月下旬重新恢复了战斗力,可因为士气低沉,官兵们毫无斗志,斯普鲁恩斯也不敢急着率领舰队出发,而得首先考虑让士气恢复到一定程度之后再考虑作战行动。
  从七月二十日开始,完成维修的战舰开始陆续回归舰队。在诺福克维修的那两艘航母最先恢复战斗力,留在这里的护航战舰的维修进度也比较快。到七月二十五日的时候,在费城维修的两艘航母也已经修复,并且启程返回诺福克,大概在28日就能到达。也就是说,在28日,大西洋舰队就将完全恢复战斗力了。准确的说,是大西洋舰队里的战舰将完全恢复战斗力,而官兵的士气与斗志问题,到此时仍然没有解决。
  也许强化训练是解决士气的有效办法,通过训练,可以让官兵尽快恢复到战斗状态,另外训练时,官兵都在战舰上,与外界的接触就少了很多,也不容易获得外界的不好消息。反正,这是当时斯普鲁恩斯唯一的办法。从七月二十一日开始,训练就全面恢复了。两艘修复的航母在切萨皮克湾进行了修复后的试航,次日,航母与护航战舰就离开了切萨皮克湾,在外海对动力系统进行了全功率测试,同时还有一批舰载机进行了降落与起飞训练。
  随着训练开始,舰队里的情况也在逐渐好转,只是好转的速度远没有达到斯普鲁恩斯的预期要求。到七月二十四日,也就是在纽约维修的那两艘航母返回舰队之后,斯普鲁恩斯扩大了训练规模。次日,他就接到了一条最不愿意收到的消息,唐帝国海军的主力舰队离开了利蒙湾,正在进入加勒比海!
  这条消息是由情报部门提供的,这次美国的情报部门的效率相当高,谈仁皓离开了利蒙湾之后不到4个小时,美国的谍报人员就发出了电报。随即,一架部署在多米尼加的美军远程侦察机在26日凌晨的时候“光顾”了利蒙湾,确定海湾内的战舰已经全部离开。到此,斯普鲁恩斯也不得不相信,唐帝国舰队已经恢复了战斗力,或者是早就恢复了战斗力,现在已经再次出发,准备发动新的进攻了。
  当时,美国海陆两军都在积极的行动,一方面判断唐帝国主力舰队离开利蒙湾的真实意图与目的,另外一方面,就是想办法对付这支强大的舰队。对斯普鲁恩斯而言,他当时最想知道就是会不会让大西洋舰队前去迎战唐帝国海军的主力舰队。准确的说,是什么时候让大西洋舰队出发。
  唐帝国海军下一步进攻的意图非常明显,美军的情报部门也早就获得了消息,古巴将成为下一个受到攻击的地方。如果唐帝国海军要攻打古巴的话,就得利用舰队夺取制海权与制空权,而舰队的行动将直接决定登陆的时间,并且以此判断出有可能的登陆地点。也就是说,当时美军最为关注的就是谈仁皓的行动,并且想从其行动中判断出陆战队的进攻路线。在此情况下,斯普鲁恩斯是不可能继续留在诺福克的,在谈仁皓率领舰队出发之后,他也即将离开基地,奔赴战场了。
第二十四节
前进轰炸
  二十七日夜,舰队到达了巴霍努埃沃礁东南海域,距离牙买加岛大概120海里,距离古巴的圣地亚哥大概330海里。这是谈仁皓确定的第一个作战海域,当天晚上,郝东觉的第二舰队就派出了十多架侦察机前往古巴东南部,前去侦察美军机场上的情况。同时,五支航母特混舰队里的轰炸机都做好了起飞的准备工作。
  “侦察机预计将在凌晨四点半到五点之间到达美军机场上空。”严宇龙在海图上标出了那十多架侦察机的飞行航线,他也是海军学院科班毕业,图上作业能力相当强。“为了保险起见,每座机场都有两架侦察机。这些侦察机将一直活动到天亮之前,并且为轰炸机群提供最直接的目标信息,在轰炸机群到达之前将离开机场上空,返回舰队。”
  谈仁皓看着海图,他没有去打断严宇龙的话。侦察与轰炸行动都是由郝东觉安排的,如同以往一样,谈仁皓很少为航空作战操心,他比较担心的是舰队提前暴露,从而遭到美军的反击。对谈仁皓,以及两支主力舰队的官兵而言,巴霍努埃沃礁并不是一个吉祥的地方,上次,舰队就是在这附近海域遭到飓风袭击的,不然的话,大西洋舰队早就被他给干掉了。
  为了避免舰队提前暴露,侦察机出发的时间比较晚,而且都要在危险空域呆上一到两个小时的时间。这样就可以避免美军跟踪返航的侦察机,从而找到舰队。相对而言,这方面的威胁不大,真正对舰队构成威胁的还是在加勒比海活动的美军潜艇。虽然已经部署到牙买加岛上的岸基反潜巡逻机可以迫使美军潜艇远离牙买加岛,而且通过严密封锁牙买加海峡,以及牙买加岛到中美洲大陆之间的海域,让进入加勒比海的美军潜艇减少了很多,可是这无法彻底杜绝来自海面下的威胁。另外,美军潜艇在发现舰队之后,肯定会把舰队的位置报告回去,这样一来,舰队就暴露了。
  “反潜工作安排得怎么样了?”谈仁皓朝严宇龙看了过去。
  “舰队转向后,反潜战舰就已经分散到外围去了。另外,牙买加那边派来的反潜巡逻机在一个多小时前就已经到达,按照我们的安排,这些反潜巡逻机将一直伴随我们行动,负担舰队外围的反潜巡逻。”
  谈仁皓微微点了点头。“重点是避免舰队暴露,没有发生意外的话,就继续按照计划行动,在轰炸机到达目标上空之后,让其他各舰队与我们保持实时联系,我要知道整个作战行动的情况。”
  因为不再担任特混舰队司令官,谈仁皓就不再参与具体的作战行动,这让他感到有点不适应。以往,就算大部分航空作战行动都是由郝东觉负责的,而且第一特混舰队的航空作战也多半是由朱荣哲部署的,可他也会全程参与,并且及时获得战场上的信息。现在谈仁皓却只能在战列舰上遥控指挥战斗,而其他各舰队的情况到底怎么样,他也只能通过各舰队司令官的汇报来掌握,而无法直接获取信息。
  这种改变是不得不发生的,谈仁皓也就不得不去适应新的指挥方式,就算再不适应,他也只能忍着,并且慢慢的适应。
  此时,除了第三特混舰队之外,其他各特混舰队航母上的航空勤务人员早就忙碌了起来。在侦察机出发之后,航空勤务人员就开始检查轰炸机与战斗机的状态,并且要赶在凌晨五点之前为所有的轰炸机装满燃料,挂上炸弹,另外还得让护航战斗机做好起飞的准备工作。
  在熟悉了“猎鹰”之后,航空勤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很多。当时,哈飞专门委托了一家特种车辆厂,为舰载航空兵生产了一批特种车辆。而从根本上讲,“猎鹰”的勤务性能要比之前的所有轰炸机都要好。比如,其采用的通用弹药接口就非常先进,后来成为了帝国航空兵的标准之一。在有了专门的勤务车辆的配合之后,航空勤务工作的效率很快就达到了顶点。以往,为一架“射水鸟”补充弹药与燃料需要大概15到20分钟的时间,“海雕”花的时间更多。而“猎鹰”只需要10分钟左右的时间就能够完成起飞准备工作,而一个勤务组负担三到四架轰炸机,也就是说,快的话,半个小时就能完成,慢的话,也不会超过40分钟。
  除了轰炸机本身的勤务能力有所提高之外,当时航母上的勤务管理也做了针对性的调整。比如,大部分轰炸机都只需要在机库内补充燃料,在送到了飞行甲板上之后再挂上弹药,并且为此订下了标准化作业流程。最初的时候,出现过组织上的问题,即必须由两个以上的勤务组一起协同工作,如果协调不好,就容易出问题,可随着勤务人员组建熟悉了新的工作方式,其勤务效率自然就提高了不少。从此开始,帝国海军舰载航空兵逐步为勤务部队制订了各种保障条例,规范了作业方式,并且最终改变了以“勤务组”为一个独立单位的作业方式,而是采用了更先进,效率更高的流水线式的勤务保障方式,从而大幅度的提高了舰载机部队的出勤效率。
  在战争中得到锻炼,并且在战争中摸索总结经验,成为了提高部队效率的最有效的办法,可以说,这次大战正是航母从不受重视成为海军主力的一场战争,同样的,也正是在这场战争中,帝国海军总结出了使用航母,并且提高航母作战能力的很多经验,并且订下了很多标准规范,为航母最终成为海军的绝对主力奠定了基础。而在航空勤务作业方面,整个大战期间就发生了好几次重大改变,并且逐渐形成了战后通用的模式。
  比如,在28年郝东觉就首先在第二特混舰队采用了分类作业的方式,并且首先通过让执行不同任务的勤务人员穿戴不同颜色的衣服进行区分,比如穿红色背心的为弹药装填员,穿白色背心的为燃料补充员,穿绿色背心的为起飞引导员,穿黄色背心的为着陆引导员等等。这成为了后来舰队航空勤务人员的标准制度,而且其规范得到了完善,并且最终形成了帝国海军的标准航空作业制度,得以在全海军范围内进行推广。
  很多时候,这些软实力方面的进步并不引人瞩目,很多人注意到的只是更先进的战舰,更先进的作战飞机,以及更多的王牌,而不是说有更好的勤务人员,以及更好的航空勤务作业制度。可实际上,正是这些软实力方面的进步,才起到了真正的关键作用。战后,很多航母作战理论实际上都是在战争期间就出现了的,而且当更多的人意识到航空勤务作业的重要性的时候,唐帝国海军已经率先在软实力方面下功夫了。
  从很大的程度上讲,这些航空勤务人员,以及合理的航空勤务作业制度的重要性绝不在新式航母,以及新式战机之下。战后,郝东觉就写过一份关于舰队航空作战方面的论文,而且成为了帝国海军学院的教科书主要内容之一。在这篇论文中,郝东觉就将航空勤务作业能力排在了影响航母战斗力最关键的十项技术与性能指标的第三位,仅次于航空作战理论与先进的作战飞机,甚至比航母本身的性能还要先进。而帝国在战后设计航母的时候,都将航空作业能力作为了重要性能指标,也就是说,工程师在设计航母的时候,就得考虑到提高航空作业效率,而不仅仅是提高航母的生存能力,以及携带的作战飞机的数量。往往,高效率的航空作业能力比携带的战机数量重要得多!
  战后,有人评价过大战期间,帝国海军中为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却又默默无闻的三个人群,航母上的航空勤务人员排在了运输船队水手之后。这证明了当时确实没有多少人真正的注意到这批不会驾驶飞机与敌人作战,却为战胜敌人立下了汗马功劳的人员。实际上在舰队官兵中,获得晋升与嘉奖最少的就是这些航空勤务人员。一般的情况下,航空勤务人员的最高军衔只是上尉,而且能够成为军官的很少。大部分的都是士官,以及普通的士兵,特别是那些有着熟练技能的人员,基本上都是技术士官,而不是军官。另外,在整个大战期间,获得勋章的航空勤务人员只占总人数的两成左右,而在舰队里的其他岗位上,这个比例超过了四成,有的部门,比如战列舰的主炮炮手中,获得过勋章的官兵超过了七成!
  战后,帝国海军在十年之内三次提高技术士官的待遇,就是要留住这些技术骨干力量,避免更多的人才因为待遇的问题而前往民用航空公司,从而导致海军缺乏足够的人才。从这一点就能看出,航空勤务人员,特别是那些技术士官的重要性。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在战争期间并不存在人才流失的问题。
  正是有这么一大批默默无闻的海军官兵做着巨大的贡献,帝国海军的航母才能够纵横四海,击败每一个强大的对手。如果没有这么一批高素质的航空勤务人员,恐怕太平洋战场上的很多次海战的结果都将改变吧。
  侦察机是在三点到三点半之间出发的,到四点半,大部分航母上的轰炸机都已经做好了起飞的准备工作。此时,飞行员也陆续前往航母上的航空作战中心,领取作战简报,并且接受任务分配。五点前,各航母上的飞行员陆续开始登机,同时,第一批起飞的轰炸机上的发动机运转了起来,出发的时间到了。
  因为要确保摧毁四个正规机场与三个大型野战机场,所以五支航母特混舰队的航空兵全部动员了起来,除了第一特混舰队与第四特混舰队将保留一批后备打击力量之外,其他各特混舰队的轰炸机都将分成两个批次执行轰炸任务。具体的任务目标是由郝东觉直接分配的,在这轮轰炸中,第三舰队将是绝对的主力,而第一舰队只是补充力量而已。
  就如同郝东觉本人一样,第二特混舰队的轰炸机首先出发,并且一路都飞在了前面。担任领队长机的是张鼐鼎,而为他护航的是江文翰。这可以算得上是帝国海军航空兵里的“黄金搭档”了,两人分别是头号轰炸王牌与头号空战王牌,而他们要对付的,就是帕尔马索里亚诺的美军机场,距离圣地亚哥最近,同时又是古巴东南部地区规模最大的正规机场。
  第七与第八特混舰队的第一批轰炸机群也很快跟了上去,接着第一特混舰队的轰炸机群也出发了。四个轰炸机群将负责轰炸美军的四个机场,每个机群里有120到130架轰炸机,同时有一个中队的护航战斗机。
  到五点十五分,第二特混舰队的第二批轰炸机群开始起飞,在此之前十分钟,第四特混舰队的轰炸机群已经出发了。第八特混舰队的第二批轰炸机也紧跟着起飞。这三个机群的任务是轰炸美军的三个大型野战机场,而这三个野战机场的规模并不比正规机场小多少,只是基础设施差一点而已。每个机群里仍然有80到90架轰炸机,同时得到了至少一个中队的护航战斗机的掩护。
  第七特混舰队的第二批轰炸机在五点二十五分开始起飞,这是第一波打击力量的补充部分,如果哪个机群没有完成打击任务的话,就将由该机群进行紧急补充轰炸。为此,该机群里还额外有14架侦察机,且这些侦察机是最先起飞的,它们将追上前面的轰炸机群,并且伴随前面七支轰炸机群执行任务,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补充轰炸。
  到此,第一批打击力量已经全部派出,而第一特混舰队与第四特混舰队还有大概一半的轰炸机留在了飞行甲板上,随时准备起飞,执行第二轮补充轰炸!
第二十五节
当头棒喝
  张鼐鼎的机群在六点二十分左右就到达了古巴海岸线上空,与预定的到达时间相差无几,随即他就收到了前方侦察机发来的报告,美军机场上停放着上百架作战飞机,而且美军的警惕性并不高,没有发现有战斗机升空的迹象。
  这是再好不过的消息,这证明美军并不知道轰炸机群即将到达,不然会在天亮前让一批战斗机起飞进行拦截。此时,张鼐鼎的机群已经降低到了超低空,飞行速度也在加快。另外三个机群也在此时到达了古巴海岸线附近,在收到了侦察机发来的报告后,都迅速的降低高度,并且加速飞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1/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