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校对)第6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2/735

  随着越来越多的运输船队加入了跨越半个地球的航运工作,各部队陆续熟悉了新式装备,并且在战斗中总结出了新的战术,帝国高层认识到陆军与海军之间的矛盾所带来的危害,进行战区之间的协调,乃至战术层面上的配合行动的重要性,并且开始采取办法解决这一问题的时候,战场上,双方之间的实力差距将越来越明显。而最终的结果肯定不会对美国有多大的好处。
  实际上,就在“圣地亚哥海战”结束后不久,韩绍锋的登陆舰队还没有离开港口的时候,古迅雷就已经在战场上获得了主动权。当时,艾森豪威尔已经无法顺利的获得增援部队与作战物资,美军还得加强大安德烈斯群岛的防御,将更多的战争资源分配到了南面战场,而不是墨西哥的时候,艾森豪威尔要想在墨西哥继续挡住古迅雷的前进步伐,这就显得相当困难了。
  同时,古迅雷在六月下旬的时候获得了急需的增援部队与作战物资。到六月二十五日,已经先后有两支大型运输船队到达了中美洲的港口,为古迅雷送来了六个师的兵力,800多架作战飞机,外加上百万吨的作战物资。最重要的是,两支陆军的工程部队也在此时到达,这两支部队拥有5000多名工程兵,还带来了成套的设备。为了降低海运的压力,甚至还送来了一套完整的水泥生产设备!可以说,当时古迅雷最缺的就是工程兵,有了这批工程兵的支持,基础设施的问题将很快得到解决。这不但解决了当时古迅雷遇到的很多难题,后来还发挥了更为重大的作用。
  在获得了增援之后,古迅雷指挥的远征军在六月二十五日当天就合围了特瓦坎。两天后,预备队到达前线,古迅雷没有强攻特瓦坎,而是让部队迅速向普埃布拉迅速推进,同时出动一支快速突击部队占领了普埃布拉与奥里萨巴之间的一处重要桥梁,切断了这两座城市之间的交通线。到此,特瓦坎已经被彻底围死,奥里萨巴也岌岌可危,普埃布拉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如果艾森豪威尔不做出果断的撤退决定的话,恐怕连奥里萨巴的美军都将被包围,古迅雷也就实现了歼灭美军有生力量的目的。
  在战线面临全面崩溃的情况下,艾森豪威尔不得不让部队撤下来,准备死守普埃布拉。二十七日夜,艾森豪威尔就命令奥里萨巴的美军向韦拉克鲁斯方向撤退,同时出动驻扎在普埃布拉的两个师向南进攻远征军包围特瓦坎的防线,接应特瓦坎的突围部队。当时,古迅雷预料到奥里萨巴的美军会向韦拉克鲁斯撤退,在这边部署好了伏击阵地。歼灭奥里萨巴突围美军的战斗到二十九日才结束。可同时,古迅雷没有足够的兵力去加强特瓦坎的包围圈,结果在二十九日夜,就在古迅雷命令两支轻骑兵师向普埃布拉推进,想迫使美军缩回普埃布拉的时候,特瓦坎的美军突围成功,超过3万名美军官兵最终到达了普埃布拉。古迅雷也不得不终止了突击普埃布拉的行动。
  到六月的最后一天,战线上恢复了平静,美军丢掉了特瓦坎与奥里萨巴,随后又主动放弃了失去了防御价值的韦拉克鲁斯,让古迅雷在前线获得了一座重要的港口。只是因为当时海军还没有打通进入墨西哥湾的航线,所以韦拉克鲁斯的价值一直没有发挥出来,古迅雷仍然得依靠从危地马拉的圣何塞港到古铁雷斯,再到图图特佩克的地面交通线获得作战物资。
  艾森豪威尔在主动放弃了第一道防线后,只能死守普埃布拉,再退的话,就是墨西哥城了,而当时美国总统是绝不允许艾森豪威尔主动放弃墨西哥城的。实际上,从当时墨西哥战场上的局面来讲,墨西哥城的军事价值并不大,重要的是其政治价值。
  按照艾森豪威尔的观点,最好的办法就是主动后撤到克雷罗塔,在这里组织新的防线,如果将兵力投入到了普埃布拉的防御作战中,同时又无法获得更多的补充兵力的话,那么就会导致后方的防御力量严重空虚,只要被敌人突破了普埃布拉的防线,就有可能迅速的丢掉整个墨西哥。而纵深防御是最能够拖延时间的,艾森豪威尔也只有通过拖延时间来消耗对手的兵力,同时获得更多的增援,从而寻找机会扭转战局。可问题是,当时他已经收到了命令,必须死守普埃布拉,绝不能轻易后撤,更不能丢掉墨西哥城!
  无奈之下,艾森豪威尔只能把他找到的部队都部署在了普埃布拉,以及周围的地区,做好了死守普埃布拉的准备。到古迅雷将他的前线司令部转移到了特瓦坎的时候,艾森豪威尔已经在普埃布拉集中了超过6个师的美军,以及21个师的叛军(实际兵力不到10万)。在他的对面,古迅雷手里已经有11个师(其中5个师减员比较严重),另外还有15个政府军的步兵师(总兵力大概18万)。从防守角度看,艾森豪威尔的兵力并不紧张,这也就注定了,古迅雷将与他最大的对手在普埃布拉上演一处攻防大战!
  按照古迅雷的计划,第二次战役的最低目的是打下普埃布拉,如果能够一路打到墨西哥城的话,那自然再好不过了。因此,在结束了扫荡韦拉克鲁斯的战斗之后,古迅雷就在积极的调遣兵力,准备发动进攻普埃布拉的战斗。而在这个时候,韩绍锋已经首先在海上下手了。也正是因为韩绍锋发动了进攻牙买加的作战行动,美军不得不调整防御部署,将更多的部队派往了古巴,结果导致艾森豪威尔在七月份的时候没有得到多少补充,而古迅雷则在此期间再次获得了增援。此消彼涨之下,就算艾森豪威尔有通天之能,也不可能在实力相差过于悬殊的情况下扭转战局吧。
  实际上,当时古迅雷与韩绍锋之间就算矛盾重重,可是两人之间也多多少少有点配合。准确的说,是两人在相互利用。比如,韩绍锋在确定进攻牙买加的时间上,就是利用了古迅雷在墨西哥战场上取得了进展,美军不得不向墨西哥增兵,从而削弱了牙买加岛的防御这个机会。同样的,当韩绍锋打到了牙买加去的时候,古迅雷立即利用美军向古巴增兵的机会发动了进攻普埃布拉的行动。从严格的意义上讲,这绝不是配合,因为两人从来没有就协同作战的问题进行过磋商,仅仅只是在相互利用而已。
  也许,这种相互“配合”能够起到一定的正面效果,可是比起有效的配合而言,正面效果也不会明显到哪里去,反而会因为双方的相互顾忌,以及相互利用而最终产生更多的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美军的指挥官也迟早会发现这一点,如果古迅雷与韩绍锋不能进行更密切的配合的话,两人迟早要在战场上栽跟头。
  当时在前线,而且有能力出面解决这个问题的就只有谈仁皓,他与古迅雷,韩绍锋的关系都很不错,同时,谈仁皓的军衔是三位将领中最高的,而且也是最受到尊重的,加上谈仁皓在海军的地位,以及与某些陆军将领(比如罗云冲)之间的良好关系,只有他才有能力出面调解古迅雷与韩绍锋之间的矛盾。
  谈仁皓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而且一直想找机会与两人单独谈一下,然后再把两人叫到一起聊一聊。可问题是,古迅雷已经将他的司令部转移到了特瓦坎,跑得更远了,而韩绍锋成天都忙着准备进攻牙买加的事,两人都没有时间与谈仁皓吹牛打诨。在谈仁皓回到了科隆之后好几天,除了去见过韩绍锋一面之外,他还真没有机会与这两个牛脾气的将领单独谈一谈。另外当时也没有人要求谈仁皓去解决这个问题,所以谈仁皓也没有把这当作一回事来处理。
  到六月二十九日,也就是在古迅雷送来捷报,韩绍锋已经跟随登陆舰队离开了港口的那一天,谈仁皓收到了这一个多月来海军司令部发来的第一封电报,这是一封让他立即启程返回舟山的电报。当时,谈仁皓还来不及想清楚总参谋长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叫他回去,雷少卿就跑来通知他,送他回国的飞机已经准备好了!
第二节
新面貌
  从计划奔袭巴拿马运河时算起,谈仁皓已经离开舟山半年多了。在运输机到达了舟山上空,当他透过舷窗看到下面的海军基地的时候,发现舟山起了很大的变化。在飞机降落的时候,甘永兴已经在机场上等着他了。在前往海军司令部的路上,谈仁皓注意到,舟山海军基地确实起了很大的变化。
  首先是公路得到了翻修,又以往的双车道拓宽为了四车道,而且路面是黑的,不是以前的水泥路,后来谈仁皓才知道,那是用石油精炼后剩下的沥青铺的路面,比水泥路面好多了。其次,道路两侧明显多了很多低挨的建筑物,一看就知道是营房,如果不是有甘永兴在旁边,谈仁皓还以为他到了哪个前线海军基地呢。看样子,海军正在扩大规模,而且海军司令部也在扩充,不然不会修那么多的营房。海军司令部也换了位置,准确的说,是换了一座办公大楼。新大楼就在老司令部的东面不远,有八层楼高,而且还安装了好几部电梯,另外大楼的占地面积至少是老司令部的五倍以上,设计成了多边型,而大楼究竟有几条边,谈仁皓还没有仔细数过,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现在可以容纳更多人员同时办公,而且办公条件比以往改善了不少。另外,新大楼更靠近港口,而且港口里的变化也不小,除了多出两条纵向码头之外,之前荒芜的东岸边上还多出了几处施工工地,后来谈仁皓才知道,那边正在建造一座海军试验基地,听说海军正在成立一个直接隶属于总参谋部的研究机构,而那个试验基地就是为此而建造的吧。
  可以说,当时除了将官宿舍区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之外,这半年中,舟山已经快要变得让谈仁皓都认不出来了。特别是大量新出现的,以及正在新建的基础工程,这让舟山不像是海军司令部,更像是哪个新开发的工业区一样。
  “参谋长,我们今年的经费有节余?”
  “什么意思?”甘永兴回头看了眼跟在他后面的谈仁皓。
  “不然,我们哪来这么多钱搞基础建设?看这样子,海军司令部恐怕还要招收不少的人员吧?”
  甘永兴笑了起来。“你是说外面搞的那些建设?这不是今年的节余,是去年我们节余了大概10多亿的军费。这事,校长没有报告上去,而这些工程计划都是安排在去年的,反正多的军费上缴国库之后,我们也得不到什么好处,还不如改善一下舟山的情况。你可别闹,没有少了你的好处,我这就带你去看看新的办公室,我可是特意留下了一间朝向好的给你。”
  电梯门关上后,谈仁皓还有点不适应,以前他可很少乘坐电梯。甘永兴的话是有道理的,海军能在军费上有节余,这又不是内阁政府功劳,何必再上缴国库呢?就算是上缴,那也只是小部分,利用节余下来的军费改善一下海军司令部的环境,从而提高海军司令部的办事效率,提高海军的战斗力,这也算是合情合理的安排。
  电梯一直到了八楼才停下来,很明显,海军的高层都是在八楼办公的,没有任何理由让海军司令在一楼接待员的地方办公吧?至于海军为什么把新大楼只修八楼,大概是为了吉利。因为修七楼的话,就不需要装电梯,而八楼是装电梯的下限。当然,作为重要的军事机构,只要有钱,就算是只修两层楼,也可以装电梯。而谈仁皓的办公室还是在甘永兴的办公室的旁边,正如甘永兴所言,这间办公室不但非常宽敞,而且正好朝向南面的港口,几扇窗户都非常大,光线非常明亮。另外,外面还有一间专门给副官与秘书的隔间,另外还有一个让客人等候与暂时休息的小房间。办公室的条件非常好。后来,谈仁皓才知道,朝向港口方向的六个办公室中,除了他这个之外,另外五个全是安排给海军高层的,包括司令,总参谋长,后勤司令官,装备技术办公室的主任,人事处的主任等。大概也是甘永兴特别的安排,而且谈仁皓作为海军未来的领袖的地位基本上已经得到了承认,所以他才能够以一名舰队司令官的地位获得了如此高的待遇。
  “怎么样,这条件不错吧?”甘永兴带着谈仁皓在办公室里转了一圈,“所有的家具用的都是最好的红杉木,另外,有三条电话线路,还有几个书架没有送来,到时候你可以自己安排。与以往一样,侧门与我的办公室直接连通,有什么要紧事,随时可以来找我。还有,这边这扇门可以直接到楼顶,我们准备在上面搞个高级茶餐厅,到时候,就不用跑市区去吃饭了。”
  “参谋长,这是宾馆,还是司令部?”
  “这个嘛,我可不能说。”甘永兴立即笑了起来,“本着提高官兵积极性的原则,改善办公条件是再所必行的。而且到现在,反映还不错,大部分军官对新的司令部都相当满意。还有一些设施正在完善之中,当然,你也可以提出意见来,我们是需要有人来提意见的,这样,才能做到更好嘛!”
  谈仁皓笑着摇了摇头,开玩笑的说道:“参谋长,我觉得你应该去当宾馆的经理。”
  “得了,你可别来洗刷我。”甘永兴朝通往他的办公室的侧门走去,“这可是在提高我们所有人的福利待遇,你也是受益者。”
  “这个我知道,不过这是不是太招摇了一点,毕竟现在还是战争时期。”
  “招摇?你是说,我们这里修得太豪华了?”甘永兴在门边停了下来,“你还没有去陆军司令部看过,严定宇搞的那个新的司令部才叫招摇。占地40多万平米,听说光是外面的停车场就有5000多个车位,也不知道是不是每个陆军司令部的军官都有自己的轿车。另外,首相已经决定成立国防部了,而且国防部大楼在年初就与已经开工,现在大概修了快一半了吧。”
  “国防部?”谈仁皓微微皱了下眉毛。
  “对,这是首相在之前就确定了的,你也应该知道,听说准备与空军司令部一起成立。”甘永兴推开了门,进了自己的办公室,谈仁皓立即跟着走了进去。“我看过国防部大楼的设计图纸,那才叫宏伟。整个大楼呈五角星形,高20多米,只有5层,总占地面积近250万平米,总建筑面积60多万平米。上次听校长说,以后海陆空三军的司令部都将设在那边,另外还有很多辅助机构,甚至连银行,邮局,书店,医疗诊所,电报局,乃至卖零食的商店都有。你还真别不信,如果这栋大楼建成了的话,恐怕是全世界最大的国防部了。”
  “那我们还重建海军司令部干什么?”谈仁皓心里很是惊讶,看样子,战争压力已经不是很大了,不然首相不会动用大笔资金来修这么一座大楼的。另外,成立国防部,统一陆海军,以及即将成立的空军的指挥权,也就是加强政府对军队的控制也将成为事实。
  “现在,还没有确定是否要将军种司令部也转移过去,至少我们是不太赞成的,毕竟海军司令部在舟山已经有几十年了,加上这边充足的基础设施,还有海军基地等等,这些都是首都的国防部所没有的。”甘永兴走到了橱柜旁,“想喝点什么?”
  “还是绿茶吧。”谈仁皓摘下帽子,挂在了衣帽架上,接着就脱下了外套,七月初的舟山已经相当闷热了。“可问题是,如果首相决定了之后,我们能够反对吗?”
  “当然,校长也只是在设法说服首相,仍然让海军司令部留在舟山,听说严定宇也不想把陆军司令部转移到京城去。至于首相的决定,我看没有人能够改变。”甘永兴泡好茶端了过来,“现在我们是趁最后一点独立办公的时间,把海军司令部修得更漂亮一点。今后,就算海军司令部转移到了京城去,这里还可以作为舰队司令部,战区司令部继续使用,反正不会荒废。如果到时候再来扩建的话,一是没有理由,二是没有经费,三是没有那么多的自主决策权了,那就要麻烦许多。”
  这下,谈仁皓明白了过来,不管是陆军,还是海军,都是在利用最后一点“自由”的时间为自己多捞点好处呢。
  “这些都是小事,而且首相也知道现在还不能收回陆海两军的权利,也对我们扩建司令部的事情睁一眼闭一眼。”甘永兴坐了下来,接着就拿出了香烟。“另外嘛,校长也不会搞得太出格,毕竟像你说的,现在还是战争时期,一切以战争为本嘛,在前线将士还在浴血奋战的时候,我们还不能过于铺张浪费了。”
  “那么,这次为什么叫我回来?”在甘永兴点上烟的时候,谈仁皓直接问了出来。
  “其实,我是不想让你回来的,毕竟现在前线的战事很紧张,而且韩绍锋即将发动登陆战役,古迅雷那边的进展也不错,你在那边还能帮上大忙。不过,听说舰队出了点问题,是不是?”
  谈仁皓点了点头,这事他早就汇报了。
  “既然舰队暂时无法参加作战行动,而且你在那边暂时也帮不上什么忙,有黄晓天等人盯着就足够了。”甘永兴笑了起来,“这次让你回来,一是让你看看海军司令部的变化,知道新的办公地点,免得今后回来迷路,二是你已经在外面半年多了,也该回来与家人团聚一下,不然又要说我这个参谋长没有人情味。最后嘛,就是有几个重要问题是需要你的帮助,或者说需要由你来处理。”
  “什么问题?”谈仁皓知道最后才是重点,他也没有拐弯抹角,直接就问了出来。
  “其实,这些问题你应该都已经发现,或者是想到过。”甘永兴去拿来了一份很厚的文件,看样子,这是早就准备好了的。“你先看看,校长明天就要回来了,到时候,他会叫我们过去,这次让你回来,实际上就是校长的意思。”
  谈仁皓接过了文件,他没有急着打开,因为他知道,那里面是一大堆的烦恼。
  “抓紧时间看完,放心,现在我还不会让你没有空闲时间的,而且这只是一些你应该提前了解的基本信息,等明天校长回来后,他会亲自给你安排任务的。”甘永兴看出了谈仁皓的心思。“至于前线的问题,还有舰队的事情,你暂时可以放到一边,在你到达之前,我就已经给雷少卿发了电报,让他全权负责舰队维修的事情,另外黄晓天也将负责这一工作,现在第一舰队的指挥权暂时由常荐新掌握,我想你也是这么安排的吧?”
  “对,我走之前也跟他们打了招呼。”谈仁皓长舒了口气,“校长去京城了?”
  “不,校长去了德黑兰,已经去了快半个月了。”
  “与盟国商讨今后的作战行动?”谈仁皓立即集中了注意力。
  “基本上是这样,还有一些别的问题,比如军售。本来是让我去的,后来德国人主动提出提高会议级别,校长也就只能亲自出马了。”甘永兴耸了下肩膀,“会议在昨天已经结束了,大概现在校长正在波斯皇帝的皇宫里面享受烤蜥蜴与烤骆驼大餐吧。”
  “那么,我就先看看这些东西,明天我再来找你。”
  “记得早点来。”甘永兴跟着谈仁皓站了起来,“校长今天半夜就会赶回来的,他昨天已经打了电话回来,要我们明天一早去见他,你可别来晚了。”
  谈仁皓点了点头,表示记住了之后就与甘永兴告辞。从科隆出发后,谈仁皓一路马不停蹄,连续坐了两天多的飞机,中途先后在圣佩德罗苏拉,瓦胡岛,提尼安岛三处机场降落,最后才回到了舟山。幸亏当时帝国海军已经装备了安装有四台发动机,最大航程超过了6000公里,巡航速度超过了280节的大型运输机,不然的话,谈仁皓还不可能在两天多的时间里飞跃半个地球的距离。这是谈仁皓连续乘飞机最长时间的一次旅行,两天多时间里,吃喝拉撒几乎都是在飞机上进行的,这也让他感到极为疲惫!
第三节
三大问题
  因为太疲惫,谈仁皓回到家之后一点都没有感到兴奋,即使是在见到儿子与妻子的时候,他也没有一点激动的感觉。这是自谈仁皓住到了海军司令部来之后,第一次在时隔数月后回到家里的时候没有表现出任何激动与兴奋的样子。吃过晚饭之后,谈仁皓陪着妻子与儿子在花园里转了几圈,在谈仁皓猛然发现儿子已经会走路,还会哑哑说话的时候,他才发现,这个家已经变了,就如同整个舟山的变化一样,与他上次离开的时候几乎完全不一样了。
  谈仁皓还注意到了妻子的变化,以往他回到家里的时候,妻子总会问寒问暖,对他关怀备至,可是,这次妻子仿佛没有注意到他,或者说他根本就没有离家几个月一样,妻子的注意力完全就在那个“小屁孩”的身上。开始,谈仁皓还感到有点失落,可是很快他也就想开了。早在小宝出生之前,他就听几个烂友说过,等有了孩子之后,老婆要的就不是老公,而是儿子了。当时,谈仁皓还真不相信,现在他不得不承认这一点,当女人身上的母性特征表现出来的时候,恐怕全世界也就只有儿子是她的宝贝,别的都靠一边去!
  在天色完全暗下来的时候,妻子带着小宝回了房间,谈仁皓又在外面坐了一会,感到有点凉之后,他这才回了屋。寝室里没有亮灯,看样子妻子已经带着小宝睡觉了,谈仁皓本来还想跟妻子亲热一下的,现在也没有了这个想法。而父母也没有在家里,与一群情况相似的,跟着儿子住到海军司令部来的老年人去参加夜间的锻炼活动去了。谈仁皓在客厅里转了半圈,最后还是决定去书房,也许他今天晚上就只能在书房过夜呢。
  家里这些变化让谈仁皓有点失落,而且也让他觉得很是冷清。结婚前,他就听说过“七年之痒”,可是,现在结婚还不到七年呢。当时,谈仁皓甚至觉得自己快成为家里多余的一份子了,可是这些变化又不是他能够控制的。他也想将更多的时间花在家庭上,可是他根本就办不到。别说现在战争还在继续进行,就算是在战争结束之后,只要他还穿着军装,还是帝国军人,他就不可能把私人生活放在军人的义务与职责之前,也就不可能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家庭上。有人说,女人是为爱情与家庭而生,那么男人就应该是为事业而生。年轻的时候,谈仁皓一直很赞同这个观点,可是现在,他却认为,男人需要的不仅仅是事业,也许家庭比事业更重要。
  如果问当时谈仁皓最想要的是什么,那绝对是家里的那种温馨的感觉,是那种让他能够用鼻子,耳朵,眼睛,感觉到的,存在于空气中,话语中,以及家里每一件事物中的家的气息,家的声音,家的形象。在战场上,他不会去想家里的事,可是在回到了家里之后,他只想做一个儿子,丈夫与父亲,而不是一个仍然穿着军装的军人。可是,这次,他没有能够找到这样的感觉。
  在书房里呆做了好久,谈仁皓长叹了口气。三十岁,他才仅仅三十岁而已。如果不是特别的际遇,三十岁,应该是一个男人正在奋斗,正在努力向上爬升的年龄,而现在,谈仁皓获得了超越所有同龄人的成功,可是,他却没有能够获得他最想得到的那份温馨的感觉。他拿起了用来招待客人的香烟,迟疑了一下之后,又放下了。当初,为了戒烟,谈仁皓费了很大的功夫,作为一个意志坚强,而且很有决心的人,他控制住了自己的冲动,可却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听到楼下传来的关门声,谈仁皓知道父母锻炼完回家了,他看了眼表,这才发现已经是十点半左右了。本来,谈仁皓还想去找父亲聊聊家常的,可是想了想,父亲一般都会早睡,他就没有下楼。当再次传来楼下卧室房门关上的声音时,整栋房子里都安静了下来。这让谈仁皓觉得更空旷,也更空虚。
  泡上第二杯茶的时候,已经是十一点半,谈仁皓这才拿起了放在书桌上的那份文件。参谋长交代的事情他没有忘记,而且现在心情也稍微平静了一点,虽然仍然疲惫不堪,但是明天一早就要去见校长,他可不想不做任何准备的就去见校长。翻开文件后,谈仁皓才发现,甘永兴考虑得比他还周到。
  也许正是想到谈仁皓在回来后没有多少时间来处理这些公务,甘永兴在文件的最上面附上了这些文件的大概内容,算是一份简单的总结。这样,谈仁皓就可以在看了总结之后,不去看他已经知道并且掌握了的事情,重点看一下自己不知道,已经还没有掌握的事情,从而少花点时间。
  这份文件内容总结报告还算是比较详细的,而且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进行了分类,最重要的在最前面,次要的在最后面。这样,谈仁皓一眼就能看出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比较重要的,以及什么是次要的。而在文件的最前面,就列出了当时帝国海军面临的三个最为重要的问题。
  这三个问题是:由帝国海军负责的加勒比海战区的下一阶段行动,以及合适才能够夺取进军美国本土的前进基地。帝国海军在战争后期的装备研制,发展,以及采购计划。涉及到帝国陆军航空兵,以及未来空军的帝国海军体制改革。
  这是三个相当巨大的问题,谈仁皓看了第一遍后还没有完全搞懂,可是在他看了第二遍,同时细想了一下之后,才发现,这三个问题不但包含到了战争后期的军事行动,甚至还将直接对战争结束后海军的发展与建设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甚至因此而确定帝国海军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对而言,第一个问题是比较现实的。加勒比海战区的进展已经严重落后于当初的计划。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大部分是海军所无法控制的,比如帝国陆军远征军在墨西哥战场上的作战行动直接影响到了海军向加勒比海地区投送兵力与物资的能力,最终导致韩绍锋长期得不到所需要的力量,因此没有办法按照之前确定的计划夺取前进基地。可问题是,加勒比海战区的战斗是不能一直拖下去的,如果想在29年就结束战争的话,那么就必须得加快战役进程,尽快夺取前进基地,到时候不管是用战略轰炸来摧毁美国,还是派遣登陆部队攻打美国本土,都得需要前进基地的支持。
  因为这是一个作战方面的问题,所以谈仁皓考虑得也比较彻底。早在他从直布罗陀前往科隆的时候,就已经认识到,韩绍锋迟缓的动作将对帝国海军的总体战略部署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会最终影响到帝国的总体战略部署。如果不是当时古迅雷在墨西哥战场上也没有能够打开局面的话,恐怕韩绍锋早就被撤职了。
  问题是必须解决的,谈仁皓翻到了相关的文件,他只大概看了一下,就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海军司令部确定的最后期限是8月底,也就是说,在9月1日到来之前,韩绍锋必须要夺取前进基地,这样,才有希望在9月底向前项部署战略打击部队,开始对美国本土东海岸地区进行全面的战略轰炸。而现在已经是7月初了,韩绍锋只有两个月的时间,而他能够完成这个任务吗?
  最后期限不是由海军司令部确定的,而是由帝国内阁首相确定的。首相为什么要确定这个最后期限,文件中没有提到,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首相不会给韩绍锋更多的时间,也就是说,如果韩绍锋无法在此之前完成任务,那么他肯定会被撤职,那么他也就没有希望成为下一任陆战队司令官了,甚至连今后的服役生涯都要打上个问号呢。
  看到这,谈仁皓也为韩绍锋捏了把汗,这个从来不会向任何困难低头的陆战队上将能够完成任务吗?很快,谈仁皓也释然了,对韩绍锋来说,也许这不是一个难题,而是一个机会,如果他能够抓住这个机会的话,那么他作为颜国忠之后的陆战队头号战将的地位就没有人能够动摇了,而且韩绍锋肯定有能力把握好这个机会。
  当谈仁皓看到文件的后面时,更加松了口气。文件中还提到了首相对陆军的严重不满,准确的说,是对古迅雷在墨西哥战场上的表现的严重不满。也就是说,首相在给韩绍锋订了个最后期限的时候,也给古迅雷下了“最后通牒”。现在,韩绍锋与古迅雷都有了压力,而以这两个人的性格,他们都不会轻易的向困难低头,那么他们就得想办法战胜挑战。最有效的办法,自然是两人进行无间配合。从陆海两军的合作来看,这肯定是好事,如果两人能够完美配合的话,那就没有他们打不败的敌人!
  所谓有压力才有动力,之前古迅雷与韩绍锋冲突不断,正是因为两人没有多大的压力,也就没有联合作战的动力。现在,首相给了他们最大的压力,那么他们就有了合作的最大的动力。两人都不是笨蛋,而且又没有私人矛盾,在出现了共同利益,以及共同的敌人时,合作也就自然的水到渠成了。
  正是想到这一点,谈仁皓就觉得实在是没有什么好值得担心的。两个月的时间,足够古迅雷与韩绍锋做很多很多的事情了。更重要的是,之前两人拖延的时间并没有完全耽搁掉,而且通过这几个月的积累,两人手里的实力要比他们在战场上发挥出来的强大得多,在首相的压力下,恐怕两人之能拼了命的争取在规定的时间范围之内完成作战行动,而这对最终战胜美国有着积极的作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2/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