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校对)第6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0/735

  “看情况吧,也许在天亮的时候,斯普鲁恩斯已经离开了我们的打击范围,而我们不能冒险进入美军岸基轰炸机的打击区域去追击大西洋舰队。”谈仁皓摸了下额头,“这次,我们是彻底的低估了对手,也许从一开始,斯普鲁恩斯就想把我们引到岸基轰炸机的打击范围之内,然后由岸基轰炸机来摧毁我们,他的大西洋舰队只负责最后的打击。”
  “那我们就得尽快脱离美军岸基轰炸机的打击范围,避免遭到损失。”
  谈仁皓微微点了点头,让通信参谋去发出了电报。此时,谈仁皓最担心的还是第三特混舰队。第一特混舰队与第二特混舰队都在以最快的速度向东航行,在天亮前距离美军最近的航空基地大概有1500公里,而在2000公里范围内的美军机场只有四个。这些机场上最多只能够部署大概350架重型轰炸机,而凭借两支特混舰队的舰载战斗机,是有把握将分批到达的300多架轰炸机拦截下来的。最重要的是,美军只有B-29轰炸机能够对付2000公里外的目标,其他的重型轰炸机在携带了足够的弹药情况下,其作战半径都在1500公里左右。而这四个机场上有没有部署B-29式轰炸机都是个问题呢。
  相对而言,第三特混舰队的位置就要危险得多了。因为耽搁了好几个小时的时间,而且在此期间第三特混舰队还在向西北方向全速航行。到天亮的时候,至少有六个美军大型机场距离第三特混舰队在1500公里到2000公里之间,其中有四个机场距离第三特混舰队只有1500公里左右。这些机场上至少可以部署500架重型轰炸机,如果这些轰炸机分成三批到达的话,那么平均每一批就有大概170架轰炸机。在此情况下,第一特混舰队与第二特混舰队必须全力掩护第三特混舰队,才能够挡住美军的重型轰炸机。同时,第三特混舰队还得做好挨炸弹的准备。
  现在,斯普鲁恩斯已经全速撤退了,毫无疑问,打击第三特混舰队的重任落到了美军岸基轰炸机的身上。谈仁皓甚至能够想到,此时那些机场上的美军轰炸机正在补充燃料,挂载炸弹。而且,肯定有不少的B-29式重型轰炸机正在从后方的机场转移到前方的机场,争取在天亮前就带着炸弹起飞。
  更让谈仁皓感到头痛的是,第三舰队也许在300多海里之外,这样一来,到天亮的时候,第三舰队最多只能为第一特混舰队与第二特混舰队提供防空掩护,其战斗机就算能够飞到第三特混舰队上空,其执行作战任务的时间也不会超过20分钟。在此情况下,就只能由第一特混舰队与第二特混舰队为第三特混舰队提供防空掩护,然后由第三舰队的战斗机掩护这两支特混舰队。指挥上的麻烦暂且不说,第三舰队的战斗机能否及时的到达都是个问题,如果美军要冒险突击第一特混舰队或者是第二特混舰队的话,那麻烦就大了。
  除了美军的岸基轰炸机之外,还有一直没有露面的美军航母。也许这些航母就在附近哪个地方等待着让轰炸机起飞的时刻。相对而言,航母上的战术轰炸机的威胁要比重型轰炸机大得多。如果在第三特混舰队对付美军的岸基重型轰炸机的同时,美军的舰载战术轰炸机也赶了过去,那么第三特混舰队将凶多吉少。同样的,如果斯普鲁恩斯在此时出动轰炸机对付第一特混舰队或者是第二特混舰队的话,也同样能够让第一舰队遭受巨大的损失。
  情况已经相当危险了,谈仁皓在这个时候根本就没有考虑该怎么去干掉大西洋舰队,他首先考虑到的是怎么保护好自己。也就在给第三特混舰队的电报发出去之后不久,编号为12,参加了搜索美军航母舰队的侦察机发回了报告,让谈仁皓一直感到不安的美军航母舰队终于找到了!
  “这是侦察机发回的坐标。”朱荣哲首先看了电报,他在海图上迅速的标出了侦察机的位置。“美军航母出现在了康塞普申岛西北,也就是埃克苏马海峡的南部,仍然在继续向西北方向航行,速度在30节以上。已经有另外几架侦察机赶过去跟踪监视美舰队了。”
  看着海图上标出的位置,谈仁皓皱起了眉毛。之前,他就一直怀疑美军的航母在埃克苏马海峡内,可他没有想到的是,美军的航母舰队也在向西北方向上全速航行。而这就意味着,美军的航母并没有逼近第三特混舰队,而是在与第三特混舰队拉开距离。谈仁皓迅速的测算了一下第三特混舰队与美军航母舰队的距离,同时估算了一下如果美军战列舰舰队在拦截了第三特混舰队时,第三特混舰队与其航母舰队的距离。等到这两个数据出来后,谈仁皓更是疑惑了。
  很明显,如果斯普鲁恩斯的战列舰舰队拦截了第三特混舰队的话,那么在天亮的时候,其航母舰队大概能够到达埃克苏马海峡的西北部,距离第三特混舰队不会超过300海里,而距离第一特混舰队与第四特混舰队肯定在500海里以上。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美军航母上的轰炸机可以打击第三特混舰队,而谈仁皓与郝东觉的轰炸机却无法威胁到他们。也就是说,从一开始,斯普鲁恩斯就想首先干掉第三特混舰队,同时又不让自己的航母冒险。可问题是,为什么在最后的时候,斯普鲁恩斯选择了撤退呢?
  现在,斯普鲁恩斯的战列舰编队已经撤退了,因此第三特混舰队不可能继续追击美军舰队,也必然会转向撤出战场,而只要第三特混舰队在天亮前三个小时转向,美军的航母舰队在天亮时与第三特混舰队的距离将超过400海里,就无法威胁到第三特混舰队了。也就是说,斯普鲁恩斯让战列舰编队转向的时候,他就已经放弃了打击第三特混舰队的想法,可是斯普鲁恩斯为什么要做出如此巨大的转变呢?
  难道说,斯普鲁恩斯是害怕损失自己的战列舰?毕竟在美军轰炸第三特混舰队的时候,第一特混舰队与第二特混舰队也可以轰炸美军的战列舰舰队。可相对而言,斯普鲁恩斯可以获得岸基战斗机的掩护,而且到时候美军肯定会出动重型轰炸机袭击第一特混舰队与第二特混舰队,让谈仁皓无法有效的组织轰炸行动,从而无法有效的威胁到斯普鲁恩斯的战列舰舰队。在此情况下,斯普鲁恩斯不应该选择撤退,而是应该选择继续前进,他的胜算远在谈仁皓之上。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斯普鲁恩斯选择主动撤出了战场?难道说,斯普鲁恩斯感觉到了其他的危险?
  谈仁皓并没有想到,斯普鲁恩斯是因为害怕对手的夜间侦察,以及夜间轰炸能力,所以才下达了撤退的命令。而当时谈仁皓首先想到的就是一直没有露面的第三舰队。
  “有没有收到第三舰队的消息?”谈仁皓再次询问了通信参谋。
  “电报已经发出去了,但是没有收到第三舰队的回电,大概他们正在做相关的准备工作吧,而为了保证舰队的隐蔽性,所以没有给我们发回电报。”
  “再联系第三舰队,询问他们的具体位置,要求他们尽快回电。”谈仁皓咬了咬牙,黄晓天到底在干什么?他已经连续给第三舰队发出了几封电报了,黄晓天都没有回电,难道黄晓天在采取自己的行动?
  通信参谋再次给第三舰队发出了电报,可是过了十多分钟,第三舰队仍然没有回电。这下,谈仁皓感到更加恼火了。很明显,黄晓天采取了其他的行动,这下,谈仁皓不得不怀疑,斯普鲁恩斯也许是感到了第三舰队的威胁,所以才决定撤退,可是,第三舰队要怎样才能够威胁到斯普鲁恩斯呢?难道黄晓天也杀了过来?或者说,美军的侦察机已经发现了第三舰队?可问题是,如果黄晓天发现自己已经暴露了的话,那就应该与第一舰队联系,汇报其行动,可黄晓天并没有发来电报。这么说,黄晓天也许没有发现自己已经暴露了,那么第三舰队就在朝着危险前进!
  “继续与第三舰队联系,每十分钟,不,每五分钟发一次电报,直到回电为止!”谈仁皓的手在微微颤抖,如果第三舰队在此时采取盲目的行动的话,也许结果就会完全不一样了。
  朱荣哲也刊出了谈仁皓的紧张,他朝通信参谋点了点头,就让通信参谋去忙碌了。
  谈仁皓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第一舰队的安危主要就靠第三舰队了,如果第三舰队连自保都做不到,又怎么为第一舰队提供防空掩护呢?这样一来,谈仁皓就不得不重新考虑分配防空战斗机的事情,而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第三舰队的身上了。更让他感到恼火的是,如果第三舰队受到了威胁,而且又正好在第一舰队的掩护范围之内的话,到时候,他还得为第三舰队提供掩护,而第一舰队的那点防空战斗机肯定是调配不过来的。
  局势已经相当危险,凌晨两点十分,第三特混舰队完成了转向,并且以最快速度向东撤退。第一特混舰队与第二特混舰队的速度并没有慢下来,仍然在全速向东撤出战场。谈仁皓仍然在不断的设法联系上黄晓天,可问题是,黄晓天一直没有回电,这让谈仁皓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差点就要发狂了。
  到三点左右,两架在监视美军航母舰队的侦察机首先发来电报,它们遭到了美军夜间战斗机的拦截,不得不离开美军舰队。接着,在监视美军战列舰舰队的侦察机也遭到了美军夜间战斗机的拦截,不得不撤退。很明显,这些美军的夜间战斗机都是从后方的机场赶来的,而且肯定是在接到了斯普鲁恩斯的召唤之后赶过来的。到此,谈仁皓也失去了美军舰队活动的情报。
第五十二节
突然转折
  在怀疑对手有夜间侦察机与夜间轰炸机之后,斯普鲁恩斯下达了另条命令,一是让舰队里的雷达警戒战舰迅速散开,搜索周围的空域,确定是否有侦察机在跟踪监视舰队。另外就是立即与最近的机场联系,要求陆航派遣夜间战斗机为舰队提供掩护。
  这两条命令是在凌晨两点之前发出去的,负责舰队警戒任务的几艘巡洋舰上的雷达迅速启动,战列舰上的雷达也很快就开机了。可是,这些战舰上的雷达都没有能够发现可疑目标,主要是当时负责监视第21特混舰队的那两架侦察机距离舰队还比较远,没有进入战舰雷达的探测范围,而且在美军的防空警戒战舰散开的时候,这两架侦察机也适当的向外围转移,与美军战舰保持着一个合适的距离。这些侦察机飞行员都很清楚,如果他们飞得太近的话,就会被战舰上的雷达发现,从而暴露行踪,而在以往的训练中,夜间侦察都要尽量避免被敌人发现。
  距离第21特混舰队最近的是古巴卡马圭东北的一座野战机场。这座机场的跑道长度不到1000米,无法供重型轰炸机起降,却足以支持重型夜间战斗机了。当时,该机场正好有一个中队的12架P-38型夜间战斗机。在收到了命令之后,这12架P-38在两点之前全部起飞,随即以300节的最大巡航速度飞往不到300海里外的大西洋舰队。
  执行跟踪任务的“侦察鹰”并没有料到美军会出动夜间战斗机,毕竟当时侦察机飞行员都认为他们的行踪没有暴露,因此美军并不知道他们就在舰队附近徘徊。当P-38赶到的时候,首先遭到拦截的是在美军第22特混舰队南面活动的那两架“侦察鹰”。值得庆幸的是,“侦察鹰”的极限速度,以及加速性能都不比P-38差,在遭到拦截时,这两架侦察机都以最快的速度摆脱了美军的夜间战斗机,可再也不敢贸然回去继续监视与跟踪美舰队了。随后不久,在第21特混舰队西南飞行的那两架侦察机也遭到了拦截,同样依靠加速性能,以最大的冲刺速度摆脱了美军的战斗机,离开了美舰队上空。
  当时,大西洋舰队还无法直接与陆航的夜间战斗机进行联系,因此进行了拦截的那几架战斗机是首先把消息发回了基地,再由基地转发给了大西洋舰队的。到三点十五分左右,斯普鲁恩斯收到了消息,确认之前一直有侦察机在监视他的行动。这让他产生了一阵毛骨悚然的感觉。很明显,敌人一直在监视他,而且肯定在准备进攻攻击,如果他没有及时的下达撤退的命令的话,就算对手没有夜间轰炸机,在天亮的时候也将遭到致命的打击。
  到三点半的时候,又有两个中队的P-38战斗机到达。这样,大西洋舰队的每支特混舰队都得到了一个中队的P-38的直接掩护。虽然这12架夜间战斗机是不可能应付任何规模的轰炸行动的,但是却足以赶走附近的所有侦察机。“侦察鹰”所配备的雷达的对空探测能力并不比P-38上的雷达强多少,也就不可能提前发现前来拦截的战斗机,从而进行规避。在得到了战斗机的直接掩护之后,斯普鲁恩斯终于可以放心的撤退了。
  到此时,斯普鲁恩斯最无法理解的是,对手是怎么发现他的呢?大西洋舰队早在十五日的时候就进入了巴哈马群岛海域,如果对方的侦察机在白天就发现了大西洋舰队的话,那么战斗早就爆发了。也就是说,唐帝国的舰队是在夜间发现了大西洋舰队的。可问题是,在此之前,唐帝国舰队的重点搜索方向是东面与东北面,而且从其分离,以及主动接敌的时间来看,应该是在凌晨左右才判断出大西洋舰队的大概位置的。在此之前,难道舰队已经被侦察机发现了?或者说,是别的原因导致舰队的行踪暴露了?
  直到四点左右,一名没有参加“谋反”活动的通信军官在检查舰队的通信记录的时候,才发现了舰队在凌晨时分与海军部联系时收到的电报。这名通信军官立即就将此情况汇报给了斯普鲁恩斯,而且后来他还因此而获得了斯普鲁恩斯的提拔。那几名“谋反”的参谋也很快就被查了出来。到此,斯普鲁恩斯才知道舰队是怎么暴露的好。从发报的时间,以及敌舰队采取行动的时间来看,肯定是这份电报暴露了舰队的位置,从而让敌舰队大概判断出了舰队的方位,然后采取了进攻行动。无一例外的,那几名高级参谋全都受到了严厉的惩罚。当时,斯普鲁恩斯就先暂时解除了他们的职务,由其副手暂时顶替。后来,这几名参谋都被送上了军事法庭,其中的主谋,以及发报的通信参谋都犯了叛国罪,在任何国家,叛国罪绝对是最重的罪行,而一般通用的惩罚方式都是死刑。
  也就在查清楚了这件事的时候,斯普鲁恩斯才意识到,他的指挥风格有问题。首先是他本人并不是舰队司令官,只是舰队总参谋长,代领舰队司令官的指挥权,舰队司令部的参谋存在着疑惑也是很正常的。其次是,大西洋舰队司令部的大部分参谋实际上都与斯普鲁恩斯不太熟悉,也不了解斯普鲁恩斯的指挥方式。也正是这两个原因导致参谋集体谋反,差点导致大西洋舰队遭受惨败。后来,斯普鲁恩斯设法将一批原本属于第五舰队,或者是太平洋舰队的参谋调了过来,就是要加强对大西洋舰队的控制。而他却从来没有成为大西洋舰队的司令官,因此在后来的指挥中,斯普鲁恩斯不得不更加重视让参谋了解他的作战意图,而不再是单独指挥舰队作战。
  处理了那几个参谋之后,斯普鲁恩斯的愤怒也得到了发泄。可以说最让他感到震惊的不是参谋们谋反,而是唐帝国海军的新式侦察机。毫无疑问,那些监视跟踪大西洋舰队的侦察机上都配备有雷达,不然不可能在夜间跟踪二十海里外的舰队。而且,从执行拦截行动的战斗机飞行员反映回来的情况看,这些侦察机都是单发的战术飞机,而不是双发飞机。也就是说,唐帝国海军已经有能力为单发飞机装备可以用来搜索海面,甚至是空中目标的雷达了。而美国却只能为双发重型战斗机配备雷达。
  这个差距是相当明显的,而且斯普鲁恩斯很快就意识到,这种新式侦察机所带来的战术变革也将是非常巨大的。可以说,之前唐帝国海军舰队敢于在白天大规模轰炸巴哈马群岛,而不考虑美军舰队利用夜色掩护逼近的危险,正是以为他们有能力在夜间监视附近海域,防止美军舰队在夜间逼近。同样的,这次唐帝国舰队选择在夜间逼近,也正是他们有能力在夜间跟踪监视大西洋舰队。就算唐帝国海军暂时还没有能力在夜间进行轰炸,可是只要能够在夜间搜索与跟踪目标,这就足以让对手掌握战术上的主动权了。
  斯普鲁恩斯没有时间去仔细思考夜间侦察机会给海军航空战术带来多大的变革,此时他所能想到的只是尽快的离开对方的打击海域。在斯普鲁恩斯看来,至少唐帝国的那些侦察机已经被赶走了,对手也无法继续监视他的行动。同样的,岸基航空兵派出的远程夜间侦察机也被对方的战斗机赶走了,所以双方已经脱离了接触,都不知道对方的具体行踪。因此,在四点左右,斯普鲁恩斯下令舰队转向,准备离开埃克苏马海峡,前往安德罗斯岛与古巴之间的海域,这里是相对比较安全的海域,至少可以避免遭到唐帝国舰载轰炸机的打击。
  舰队下一步该做什么,斯普鲁恩斯现在还没有考虑好。在他看来,虽然这次的行动没有能够击败唐帝国的主力舰队,甚至很有可能无法伤到对方的毫发,但是至少大西洋舰队暂时脱离了危险,没有什么损失。只要大西洋舰队还继续在海上活动,他就有下一次机会,也许下一次遭遇,他就能够击败对手。可问题是,怎么样才能够获得下一次的机会呢?
  返回诺福克军港的风险性肯定很大。在脱离了接触后,对方的第一个判断就是大西洋舰队将返回诺福克,而且唐帝国海军的第三舰队一直没有出现,如果在凌晨的时候第三舰队就接到了消息,并且采取了行动的话,就很有可能出现在巴哈马群岛的北部海域,拦截返回诺福克的大西洋舰队,到时候,斯普鲁恩斯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另外,第一舰队也绝不会袖手旁观,只要大西洋舰队准备返回诺福克,重新进入了佛罗里达海峡,第一舰队就可以返回战场,封锁海峡南部的出口,与第三舰队夹击大西洋舰队!
  考虑到这些可能之后,斯普鲁恩斯首先放弃了返回诺福克的想法。当时,如果大西洋舰队不返回诺福克的话,就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前往附近的港口,而是在海上待命。而继续在海上待命的风险也不小,另外因为多次提速航行,舰队里续航能力最差的一些驱逐舰上所剩的燃料已经不多了,必须要尽早为这些驱逐舰补充燃料。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前往附近的某个港口。
  能够接纳大西洋舰队的港口只有三个,一是墨西哥湾的新奥尔良,那边有足够的基础设施,而且其港湾也足以容纳下整支舰队。二是古巴的圣地亚哥,当初圣地亚哥就是西班牙加勒比海舰队的母港,后来也成为了美国海军的重要军港,虽然其基础设施不算完善,但是有足够的地方容纳下大西洋舰队。最后就是佛罗里达州南部的迈阿密,这边也有足够的基础设施与泊位,可问题是,迈阿密就在佛罗里达海峡附近,距离前线太近了,如果唐帝国舰队司令官敢冒险的话,就会主动偷袭迈阿密,将大西洋舰队炸沉在港口里面。
  换句话说,除非斯普鲁恩斯想去墨西哥湾,不然的话,他就只能前往圣地亚哥港。可问题是,圣地亚哥港距离前线也不远,如果唐帝国海军从大开曼岛进攻牙买加,并且打下了牙买加的话,圣地亚哥港就暴露在了唐帝国海军的岸基战术轰炸机的打击范围之内了。而现在看来,唐帝国海军攻占巴哈马群岛的行动肯定无法顺利完成,到时候就很有可能转为进攻牙买加,然后攻打古巴,如果大西洋舰队在此时前往圣地亚哥的话,就很有可能被困在圣地亚哥。
  考虑到种种可能之后,斯普鲁恩斯不得不准备前往他最不想去的新奥尔良。而在此之前,斯普鲁恩斯一直在避免前往新奥尔良,毕竟进入了墨西哥湾之后,大西洋舰队的作用将锐减不少,甚至有可能被派去掩护从新奥尔良到坦皮科的海上航线,而这绝不是应该由大西洋舰队去完成的任务。可问题是,当时他根本就没有别的选择,不管是回诺福克,还是去圣地亚哥,或者是迈阿密,这都太冒险了。
  也就在斯普鲁恩斯准备命令舰队转向前往新奥尔良的时候,一封电报发了过来,当他看完这封电报的时候,惊得差点跳了起来。这封电报是由金上将直接发来的,虽然电报内容与海军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却肯定影响到了大西洋舰队的下一步行动。
  在此前十多分钟,谈仁皓也收到了一封电报。这正是一封他等待已久的电报,沉默了数个小时的第三舰队终于给他回电了。当时是十六日凌晨五点四十五分,谈仁皓刚命令前去掩护第三特混舰队的战斗机起飞。可以说,黄晓天这封电报来得并不算太晚,而且这封电报的内容也同样让谈仁皓惊讶不已。
第五十三节
擅自行动
  在与第一舰队交换位置之前,黄晓天就在怀疑斯普鲁恩斯是不已经去了别的地方,并没有在东北方向上活动,只是当时谈仁皓仍然相信斯普鲁恩斯会从远海方向上进入,所以黄晓天没有直接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随即,两支舰队就交换了阵位,由第三舰队为第一舰队提供掩护。
  十五日白天,第三舰队一直在第一舰队的东面活动,下午的时候开始向北机动。到了傍晚,黄晓天已经先后派出了四批侦察机,在舰队东北,以及东面进行了大范围的搜索,其第四批侦察机的搜索半径甚至扩大到了500海里,而当时舰队与侦察机的最大通信距离只有450海里,如果天气情况不太好的话,甚至只能达到400海里。也就是说,黄晓天让侦察机飞出了通信距离。可是,到傍晚第四批侦察机陆续返航的时候,仍然没有任何发现。黄晓天更加怀疑斯普鲁恩斯已经转移了位置。
  自从大西洋舰队离开了诺福克之后,好几天的时间,足够让斯普鲁恩斯到达任何一个攻击方向了。不管斯普鲁恩斯最终会怎么发动偷袭,他总得靠近第一舰队或者是第三舰队吧。而这几天的时间里,战场局势一直在不断的变化,如果斯普鲁恩斯准确的掌握了战局的变化情况的话,那他就肯定会修改作战计划。也许,最初的时候,斯普鲁恩斯确实是想从外海方向上逼近第三舰队,或者是第一舰队,可是随着战局转变,斯普鲁恩斯会不会放弃这个想法呢?如果他掌握了一些与第一舰队,或者是第三舰队有关的情报的话,那他会不会修改作战计划呢?
  正是考虑到这些可能性,黄晓天才开始怀疑斯普鲁恩斯已经转移了位置。当时,第三舰队已经与美军的侦察机有所接触,虽然没有被直接发现,但是斯普鲁恩斯很有可能利用侦察机与防空战斗机的接触点来推断出第三舰队的大概位置。另外,第一舰队也已经与美军的潜艇发生了近距离的接触,这样一来,斯普鲁恩斯也能够推算出当时第一舰队的位置。结合这两点,斯普鲁恩斯应该不难推断出第一舰队与第三舰队的搭配关系,从而发现正在轰炸巴哈马群岛的第三舰队只是个诱饵,为了避免遭到第一舰队的突然打击,斯普鲁恩斯就不会贸然从外海方向上靠近第三舰队,甚至不会积极的加入战圈,而是在外围多观察一段时间,同时利用这个机会让大西洋舰队转移到更合适的位置上去。
  十五日夜,也就是在第一舰队继续在向西南方向航行的时候,黄晓天让第三舰队开始向西北方向航行。当时,他就认为斯普鲁恩斯如果不在外海,就很有可能藏匿在巴哈马群岛里面,依靠群岛内部分布密集的岛屿做掩护,避开侦察机,然后隐蔽靠近第一舰队。如果斯普鲁恩斯不清楚帝国海军舰队已经拥有了夜间侦察能力,同时又大概掌握了第一舰队的位置的话,他就很有可能这么做。
  当时,黄晓天并没有将这一行动报告给谈仁皓。按照他与谈仁皓的约定,当舰队在危险海域活动的时候,就将尽量保持无线电静默,只有在舰队被发现,或者是采取了进攻性行动之后,才主动发出电报,与另外一支舰队进行联系。而当时第三舰队正在进入危险海域,而且也没有采取攻击性行动,所以黄晓天并没有主动与第一舰队联系。
  到了十六日凌晨,也就是在第一舰队探测到了“蒙大拿”号战列舰发出的电报时,第三舰队距离斯普鲁恩斯的大西洋舰队实际上只有大概400海里,距离西面的大阿巴科岛也只有大概350海里左右,距离更远的美国本土大概有500海里。当时,舰队里的几部无线电监听电台也截获了美舰发出的电报,可是因为信号太微弱,无线电分析员没有能够分析出电报的性质,错误的判断为附近美国海军基地电台发出的电报,也就没有将这一消息报告给黄晓天。直到凌晨一点前,也就是在第一舰队的两支特混舰队先后被美军的侦察机发现,谈仁皓给第三舰队发来了相关的电报时,黄晓天这才知道,大西洋舰队就在距离他不远的地方,如果他抓紧时间,是完全可以在天亮前赶去拦截大西洋舰队的。
  很快,黄晓天收到了谈仁皓发来的第二封电报,即让他做好为第一舰队提供防空掩护的准备工作。这也是当时第三舰队的一个主要任务,在两支舰队交换了位置之后,就应该由第三舰队掩护第一舰队了。可问题是,当时第三舰队也可以攻击大西洋舰队,是要自己出手,还是先掩护第一舰队呢?黄晓天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而在他犹豫不决的是,其他的消息远远不断的送了过来。
  两个多小时之内,黄晓天已经在密切的注意着第一舰队与大西洋舰队之间的对抗行动,从第三特混舰队主动出击,美军战列舰舰队前来迎战,到双方都先后主动撤退。黄晓天通过第一舰队不断发来的电报掌握着战场上的情况。到了凌晨两点半左右,也就是在谈仁皓与斯普鲁恩斯都因为害怕遭到对方的猛烈打击,而先后决定撤出战斗的时候,黄晓天对局势有了一个判断,一个直接影响到他接下来的决策的判断。那就是,谈仁皓一直在担心遭到美军岸基轰炸机的打击,所以才没有敢于追击大西洋舰队。同样的,斯普鲁恩斯也害怕遭到一直没有现身的第三舰队的打击,所以才仓促撤出了战斗。
  毫无疑问,此时的第三舰队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只要第三舰队一直隐蔽着不出现,那么斯普鲁恩斯就不敢轻易的去对付第一舰队,而这要比第三舰队派遣战斗机去掩护第一舰队的意义重大得多。可问题是,保持隐蔽状态的第三舰队是无法为第一舰队提供直接掩护的,而且也不能以此阻止美军的岸基轰炸机在天亮之后对付第一舰队。因此,要帮助第一舰队,除了为其提供防空战斗机之外,最有效的办法还是主动出击!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黄晓天做出了一个不但让斯普鲁恩斯会大惊失色,同时也会让谈仁皓感到万分惊讶的决定,那就是主动出击,在夜间轰炸美军的机场,通过进攻来掩护第一舰队安全撤退。
  让黄晓天做出这一决定的因素很多,除了当时战场局势复杂,而第三舰队的位置又比较有利,同时第三舰队的行踪还没有暴露之外。最重要的是,当时能够部署重型轰炸机,且能够威胁到第一舰队与第三舰队的机场中,有四个机场在佛罗里达半岛上,而且这四个机场距离第三舰队都不超过550海里,如果第三舰队向西航行,同时让轰炸机携带最多的燃料起飞的话,是完全可以抢在天亮前轰炸这些机场,将美军的重型轰炸机摧毁在地面上。
  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前,第三舰队就一直在向西航行,并且已经向西航行了大概50海里,也就是说,其与美军机场的距离已经拉近到了500海里之内。只要第三舰队继续向西航行大概一个小时,然后让轰炸机与战斗机尽量携带燃料,就可以对这些机场进行轰炸了。在这一个小时之内,黄晓天不但将战术轰炸行动部署了下去,而且第三舰队的航空勤务人员也为执行任务的轰炸机与战斗机做好了起飞的准备工作。可以说,当时第三舰队的航空勤务的效率已经超过了第一舰队,如果没有航空勤务人员的努力的话,第三舰队是难以在天亮前轰炸美军的机场的。
  为了尽量保证摧毁这四座机场,同时由能够为舰队留下一支足够的掩护力量,甚至还要考虑到为第一舰队提供适当的防空掩护。黄晓天在安排打击力量方面是相当谨慎的。第四特混舰队出动了四个中队的轰炸机与一个中队的护航战斗机。第七特混舰队出动了四个中队的轰炸机与一个中队的护航战斗机,而第八特混舰队出动了四个中队的轰炸机与两个中队的护航战斗机。这样,就能够保证由三个中队的轰炸机攻击一个机场,而且每个机群都至少有一个中队的战斗机护航,这样当轰炸机群在天亮后返航的时候就可以尽量应付美军战斗机的拦截。另外,黄晓天留下了五个中队的战斗机,这样除了为每支特混舰队留下一个中队的防空战斗机之外,他还可以安排两个中队的战斗机去为第一舰队提供防空掩护。更关键的是,当时美军大西洋舰队的行踪还无法确定,如果斯普鲁恩斯想逼近第三舰队,趁机偷袭第三舰队的话,黄晓天手里还剩下了六个中队的轰炸机,组足以让组成两个批次的轰炸机群,给予大西洋舰队毁灭性的打击了。
  第一架轰炸机是在四点十分左右离开了航母的。因为轰炸机几乎要在最大的打击半径上作战,而且还得考虑在返航的时候飞行更远的距离,所以轰炸机出发之后,都只以300节的巡航速度飞行。到四点半左右,第三舰队的九艘航母全都把执行任务的战机放了出去,随即舰队就向东南转向,前往预定的接收返航战机的海域。
  轰炸机群在出发之后不久就降低到了大概500米的高度,护航战斗机则跟随在其后方,这主要是为了避免被途经岛屿上的美军发现。当时,美军部署在大阿巴科岛上的雷达站已经被炸毁了,可是谁也无法保证美军没有在岛上部署移动雷达,或者是已经修复了雷达站。为了保险,轰炸机群在无法绕过大阿巴科岛的情况下,只能够低空高速飞行,以尽量减少暴露的几率。
  经过了大概一个半小时的飞行,已经在路上分成了四个编队的轰炸机群在五分钟之内先后到达了四座美军大型正规机场附近,并且同时在五点四十分的时候发动了攻击。指挥这四批轰炸机的都是第三舰队最优秀的轰炸机飞行员,包括了柴志忠,浩凌恒,张志云等人。而掩护这些轰炸机群的战斗机指挥官也是经验丰富的飞行员,率队的是朱城。在轰炸机投弹的时候,这些护航战斗机也参加了攻击,利用其20毫米机关炮扫射了停放在地面上的美军轰炸机与战斗机。
  轰炸行动进行得相当迅速,从第一架轰炸机投下炸弹,到最后一架完成扫射的战斗机撤出战斗,前后只有十五分钟的时间。主要是当时轰炸机上的燃料都不多,没有哪个飞行员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投下炸弹。超过100架轰炸机对付一座机场,巨大的投弹密度足以保证摧毁机场了。
  黄晓天是在轰炸开始后不久,也就是在专门负责与舰队联系的柴志忠上校投下了炸弹,然后向舰队方向飞行了大概五十海里,可以与舰队联系之后就收到了轰炸成功的消息的,实际上,当时轰炸行动还在进行之中,只是美军根本就没有预料到第三舰队会发动袭击,根本就没有组织起有效的抵抗,轰炸行动不会出现什么意外情况,所以柴志忠才提前了十多分钟发回捷报。而黄晓天在收到了电报之后不久,就给谈仁皓发去了电报,怎么说,第三舰队现在已经采取了进攻行动,也应该打破无线电静默了。而美军基地司令官是在轰炸结束后才做出反应,发出了遭到轰炸的消息的,所以斯普鲁恩斯是在十多分钟之后才收到相关电报的。
  这是唐帝国海军轰炸机第一次轰炸美国东海岸的军事目标,也是美国本土第一次遭到大规模的轰炸。虽然当时黄晓天重视的是这次轰炸的战术意义,但是更多的人记住的是其战略意义,甚至有人提出,正是第三舰队的这次轰炸行动拉开了唐帝国海军对美国本土进行大规模战略轰炸的序幕。当然,这个说法并没有得到多少人的承认。
第五十四节
惊喜交加
  在收到了黄晓天的电报后,谈仁皓的感受是惊喜交加,让他在十多分钟里没有安静下来。
  让谈仁皓惊的是,黄晓天竟然会采取如此大胆的行动。要知道,在轰炸了美军的机场之后,第三舰队在天亮前距离美国本土大概也就只有500海里左右,就算对第三舰队威胁最大的四座机场都已经被炸毁,附近仍然有不少的美军机场,如果美军发动报复性打击的话,第三舰队就将遭受巨大的损失。当时,谈仁皓只能祈祷第三舰队没有被发现,美军必须得重新组织侦察力量来寻找第三舰队,而趁此机会,第三舰队可以迅速的脱离危险海域,避免遭到美军的报复。当然,黄晓天肯定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在轰炸机返航的时候,他就应该在进行机动规避了,只要他的动作够快,就应该有把握避开美军随后派出的侦察机,从而避开美军的报复性打击。
  让谈仁皓喜的是,第三舰队的行动实际上接触了第一舰队受到的最大威胁。现在,斯普鲁恩斯已经撤出了战场,而且在知道本土机场遭到了轰炸之后,斯普鲁恩斯更不敢留下来与第一舰队决战,甚至会考虑第三舰队所在的大概位置,将第三舰队的威胁也算进去,这样一来,斯普鲁恩斯的唯一选择就是全速撤出战场。而当时能够对第一舰队构成威胁的就只有古巴的那两座美军大型机场了,而这两座机场上最多只能部署150架的重型轰炸机,就算这些轰炸机全部出动,而且一起发动攻击,第一舰队仍然有足够的能力将其拦截下来,让战舰避免遭到轰炸。
  冷静下来后,谈仁皓立即命令在五点左右返回舰队的侦察机再次起飞。这次,这些侦察机的任务不是去寻找美军舰队,而是在三支特混舰队的几个主要方向上执行对空警戒任务,“侦察鹰”的对空搜索能力被利用了起来。接着,他就让第一特混舰队里的四艘驱逐舰脱离了编队,到外围执行防空警戒任务。同时,他还电令第二特混舰队与第三特混舰队采取了同样的部署,安排防空警戒战舰监视周围的海域。到六点前,第一舰队六艘航母上的战斗机开始陆续起飞,其中至少有四个中队的战斗机将去掩护最可能受到攻击的第三特混舰队,另外两个中队的战斗机将分别留在第一特混舰队与第二特混舰队。到六点二十分左右,黄晓天派来的两个中队的战斗机也首先到达了第二特混舰队上空,其中的一个中队的战斗机正在朝第一特混舰队赶来。到此时,第一特混舰队与第二特混舰队也分别有两个中队的战斗机掩护,而且当时两支特混舰队的距离只有大概70海里左右,如果侦察机能够在远处发现美军的轰炸机的话,那么这两支特混舰队的防空战斗机还可以相互支援。也就是集中四个中队的战斗机去拦截美军的轰炸机。
  各个部署陆续到位的时候,谈仁皓的心情也逐渐平静了下来。虽然此时舰队受到的威胁并没有减少,但是舰队的防空实力已经达到了顶峰状态,而且出现损失的可能性已经降低到了最低点。按照谈仁皓的估计,就算美军出动了轰炸机,甚至为这些轰炸机安排了护航战斗机,也不大可能突破舰队的防空拦截网,威胁到舰队的安全。
  在平静下来后,谈仁皓的思路也逐渐清晰了起来。实际上,当一个人处于紧张状态之中的时候,其思维的敏捷性将受到非常巨大的影响,就很难做出准确与正确的判断,只有沉着冷静的思考才能够让舰队司令官摸清楚战场上的情况。之前,谈仁皓一直有点紧张,特别是在凌晨与大西洋舰队突然遭遇的时候,他不紧张才是怪事,也就因此没有能够对战局做出更为透彻的分析与判断。当他平静下来的时候,才猛然发现,自己一直没有能够准确的估计出敌人的行动,反而是黄晓天的判断更为准确。也许,这正是因为黄晓天一直是在以局外人的目光分析出现的各种情况,而谈仁皓却不得不以局内人的身份来分析同样的现象,结果两人得出的结论有很大的差距,这也就不是什么怪事了。
  在惋惜没有能够逮住大西洋舰队的时候,谈仁皓也同时意识到,黄晓天轰炸美国本土机场的行动,不但降低了第一舰队所受到的威胁,同时也必然会对大西洋舰队的下一步行动产生巨大的威胁。谈仁皓也是最先发现第三舰队这次轰炸行动战略意义的人。可以说,这次轰炸的最大影响是证明了舰队有能力打击美国本土的目标,而且就算大西洋舰队一直在活动,但是只要没有击败帝国海军的主力舰队,美国本土就随时有可能遭到舰队的打击。从这个角度看,斯普鲁恩斯受到的影响肯定要比谈仁皓与黄晓天大得多。
  在此之前,唐帝国海军航空兵,特别是部署在中美洲地区的战略打击部队就曾经对美国本土进行了几次零星的打击。当时主要因为在中美洲地区适合部署重型轰炸机的机场并不多,而且海军的战略打击部队正在换装更先进的轰炸机,能够部署到中美洲地区的重型轰炸机的数量相当有限,所以对美国本土的轰炸规模也就相当有限了。几次有限的轰炸都带有练兵,以及实验的性质,主要就是让飞行员熟悉在加勒比海,以及中美洲地区的部署情况,摸清楚飞往美国本土的航线,为今后的大规模轰炸奠定基础。也正因为如此,这几次轰炸并没有引起唐帝国与美国的注意,甚至没有多少媒体报道这几次作战行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0/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