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校对)第6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2/735

  在众多的舰队参谋都认为不可能首先干掉第三舰队的时候,斯普鲁恩斯并没有放弃。原因很简单,他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不趁着第一舰队还在直布罗陀要塞的时候干掉第三舰队,等到敌人的两支主力舰队会师之后,他就更没有希望扭转战局了。因此,必须要设法首先干掉第三舰队,就算没有条件,那也要创造条件!
  就在斯普鲁恩斯为怎么对付第三舰队而发愁的时候,他收到了前去接应运输船队的命令。在他收到第一舰队有可能前往拦截运输船队的情报时,也收到了第三舰队离开了加勒比海地区,去向不明的情报。到此时,斯普鲁恩斯已经意识到,那支正在返回美国的运输船队里肯定装载着极为重要的货物,不然唐帝国海军不会出动第一舰队前去拦截。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唐帝国海军出动第三舰队前去策应也是合情合理的安排。也就是说,第三舰队将离开加勒比海,进入大西洋!
  斯普鲁恩斯没有把他的这一分析结果告诉手下的参谋,因为他知道,那些参谋军官看到的绝不是机会,而是危险。确实如此,如果第三舰队主动向第一舰队靠拢的话,那么两支舰队将相互支援,大西洋舰队就没有多少机会攻击第三舰队了。可问题是,如果第三舰队不主动向第一舰队靠拢,并且也准备前去拦截运输船队的话,那么斯普鲁恩斯等待已久的机会就到来了。
  当时,斯普鲁恩斯下令舰队向南转向,实际上就是想尽快找到第三舰队的行踪。在部署侦察力量的时候,他也将南面作为了重点搜索方向,有三分之二的侦察机被派去寻找第三舰队。当时,他给出的命令是去寻找第一舰队,而他很清楚,第一舰队不会出现在运输船队的南面,也没有必要把航向设置得那么偏南,他真正要找的是第三舰队!为了增加早到第三舰队的机会,斯普鲁恩斯还降低了舰队的航行速度,有意让第三舰队追上来。当时就有参谋提出了置疑,认为这是在耽搁前去干掉第一舰队的作战行动。斯普鲁恩斯没有理会这个质疑,只要他干掉了第三舰队,那么这次行动就成功了,绝不会有任何人指责他。
  高强度的侦察进行了好几天,直到运输船队被歼灭的消息送来,侦察机仍然没有能够找到第三舰队的踪影。随即,斯普鲁恩斯就收到了返航的命令。可以说,在下达返航命令的时候,斯普鲁恩斯是很不甘心的。他可以断定,第三舰队距离他不会超过500海里,如果运输船队能够多坚持一天的话,他的侦察机就很有可能找到第三舰队。可是,现在运输船队已经完蛋了,而且第一舰队肯定将返回直布罗陀要塞,第三舰队也就不可能继续向东北方向航行,而会调头返回加勒比海。已经没有必要继续寻找第三舰队了。
  当时,第三舰队确实就在大西洋舰队西南大概550海里的海域,而斯普鲁恩斯派出的侦察机只能飞到350海里之外。黄晓天在得知运输船队已经被第一舰队拦截下来之后,就立即调头返航了,至少黄晓天不会有半点轻视美军大西洋舰队的想法。与谈仁皓一样,黄晓天也怀疑指挥大西洋舰队的是斯普鲁恩斯,而这个怀疑让他不敢在战场上多停留一分钟,在收到了撤退命令后,他就毫不犹豫的让第三舰队返航,从而避开了大西洋舰队。
  另外,斯普鲁恩斯并不知道,当时前出的第一特混舰队距离他也不过就只有500海里而已。谈仁皓早就预料到大西洋舰队会主动出击,因此将第一特混舰队前置。如果他继续向南搜索第三舰队的话,就很有可能撞上第一特混舰队,到时候,谁先遭到打击还不一定呢。
  可以说,如果不是当时三位舰队司令官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担忧的话,美军新组建的大西洋舰队在第一次作战行动中就将与唐帝国海军最强大的两支舰队遭遇,结果可想而知。太多的巧合让三支舰队在即将发现对方的时候交错而过,全都空手而归。也许,应该感到庆幸的是斯普鲁恩斯,如果真的发生一场遭遇战的话,吃亏的肯定不会是唐帝国海军。
  安全返回诺福克军港之后,斯普鲁恩斯并没有放弃首先寻找第三舰队决战的机会。毕竟,这是美国海军扭转战局的唯一办法。两天后,斯普鲁恩斯收到了第三舰队进入加勒比海的消息,他很快就推算出,他与第三舰队曾经非常接近,只是没有能够发现对方而已。这让斯普鲁恩斯感到很是惋惜。
  同样的,金上将,乃至美国总统都在为这次的作战行动惋惜。当然,美国的媒体又是一番高强度轰炸般的胜利报道。那些由政府控制的记者根本就不会按照实际情况来报道战况。在当时美国的报纸上,根本就没有提到那支运输船队的重要性,反而重点提到船队的护航战舰成功的击沉了十几艘德国的潜艇,并且在随后的交战中,大西洋舰队干掉了唐帝国海军的五艘航母,四艘战列舰,以及其他战舰数十艘。而这些报道给斯普鲁恩斯带来的最大好处是,当时很多被蒙在鼓里的美国民众给大西洋舰队寄来了大量的慰问品!
  任何虚假的新闻报道都不可能改变战争的实际情况,一再的失败让美国已经步入了绝境。正如同那些报道一样,此时的美国需要一次胜利,而且是在战场上获得的真正的胜利。大西洋舰队出色的“完成”了一次任务,因此所有的希望都再次寄托到了美国海军的身上。当时,艾森豪威尔已经稳住了墨西哥的战局,并且建立起了新的防线,唐帝国远征军已经停止了进攻,而美军也暂时没有办法在墨西哥南部战场上发动进攻。只有大西洋舰队能够主动出击!
  五月初,也就是在大西洋舰队回到诺福克军港不过几天而已,斯普鲁恩斯就收到了一份真正的作战命令。这份命令是总统通过海军部下达的,命令中只提到大西洋舰队必须主动出击,获取一次重大的胜利,而其他的部队都将全力配合,并没有具体的要求。也就是说,斯普鲁恩斯必须负责策划一次海上反击行动!对斯普鲁恩斯而言,这是一个机会,同时也更是一个难题!
第二十九节
以守代攻
  总统是美军总司令,总统的命令是任何军人都不能违背的,这一点,早就写入了美国宪法。就算明知道这几乎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斯普鲁恩斯也不能违抗总统的命令。无奈之下,他只能着手策划总统所需要的一次将会获得胜利的反击战役。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而且头脑相当冷静的海军将领,斯普鲁恩斯不可能不清楚,条件不成熟的任何反击行动都不可能获得成功。可是当时,他必须要去完成这个任务,因为此时没有任何人可以顶替他。为了尽量减少风险,从一开始,斯普鲁恩斯就将打击的目标锁定为唐帝国海军第三舰队,其战役策划工作也是从收集第三舰队的活动情报开始的。
  总统的承诺很快就开始兑现,在斯普鲁恩斯收到命令的第二天,美军情报部门就为他送来了唐帝国海军几支主力舰队的最新情报。这其中不但有第三舰队最新的活动情报,还有第一舰队,以及第二舰队的情报。在知道第一舰队已经返回了直布罗陀要塞,并且开始进行休整,而第二舰队被削弱,仅有的一支特混舰队被部署在了英国的扑茨茅斯港之后,斯普鲁恩斯松了口气,至少,唐帝国海军暂时还不会将更多的主力舰队部署到美国附近。
  也正是这些情报,让斯普鲁恩斯产生了新的想法。如果第一舰队在直布罗陀要塞休整,而第二舰队仅有的一支特混舰队以扑茨茅斯港为基地活动的话,那么有没有机会前去偷袭第二舰队呢?经过了全面思考之后,斯普鲁恩斯放弃了这个有点激进的想法。首先是大西洋舰队能否秘密横渡大西洋,在大西洋上活动的德国潜艇正在逐渐转移到美国附近海域,加强对美国各大港口的监视,同时袭击来往于美国各大港口之间的船只。如果舰队撞上了德国潜艇的话,那行踪肯定会暴露,第一舰队将有足够的时间做好战斗,第二舰队也有足够的时间规避。偷袭成功的机会相当渺茫,而且还有可能遭到第一舰队伏击,明显这是得不偿失的冒险。
  在次确认以打击第三舰队为主要目的之后,斯普鲁恩斯立即命令舰队参谋按照遭遇战,正面决战,以及偷袭等几种有可能出现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关的作战计划。因为每一种交战方式都有可能出现好几种情况,另外还有一些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因此舰队参谋需要制订好几十套不同的作战计划。此时,斯普鲁恩斯在之前做的那些工作的用途就显现了出来。如果不是在几个月前就已经着手相关方面的工作的话,当时大西洋舰队司令部根本就无法在短时间内拿出这么多的作战计划来。
  为了提高大西洋舰队司令部的运作效率,金上将还从海军部抽调了几十名参谋前去协助斯普鲁恩斯。可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斯普鲁恩斯早就想好了大体的作战行动,而当时他最需要的是第三舰队的活动情报。因此,在收到了情报部门提供的新情报第二天,斯普鲁恩斯就通过金上将,向总统提出,要求部署在美国东南部,墨西哥湾沿岸,以及加勒比海地区的所有美军部队为大西洋舰队提供配合与支持。
  美国总统迅速的答应了斯普鲁恩斯的要求,并且当即就给金与马歇尔,以及各战区司令官下达了命令,要他们无条件的配合与支持大西洋舰队的作战行动,不得拒绝斯普鲁恩斯提出的任何援助要求。在得到了总统的有力支持后,斯普鲁恩斯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所有能够飞到加勒比海上空的侦察机全面出动,寻找唐帝国海军第三舰队的踪影。另外,在加勒比海地区活动的潜艇,船只,以及舰艇,全都转为寻找第三舰队。陆军还要向唐帝国占领的巴拿马运河区派遣一批侦察兵,监视巴拿马运河,利蒙湾,以及运河南端的两个港口内的情况。
  进行这一部署之后,斯普鲁恩斯就将重点转移到了战役策划上来。侦察网络已经撒开,虽然情报是最重要的,但是在获得充足的情报前,应该尽可能的完成其他的战役准备工作,这样舰队才能够及时的出动。
  要确定第三舰队的行踪并不难,第三舰队活动的加勒比海属于半封闭型海域,而且海域面积有限,美军的远程侦察机从古巴,或者是相邻的岛屿起飞之后,能够飞到加勒比海的最南端,全面监视整个海域。另外,美军还在加勒比海部署了数十艘潜艇,袭击过往的船只,这些潜艇多半就守在巴拿马运河北面的利蒙湾外面,只要第三舰队离开利蒙湾,就会被潜艇发现。最重要的是,没有人认为这个时候美军大西洋舰队会主动出击,黄晓天也没收到任何相关的警报,从而没有提高警惕性,自然就不知道隐蔽第三舰队的行踪了。
  在斯普鲁恩斯发出了要求之后,美军侦察机,潜艇,甚至是在加勒比海活动的PT艇就多次与第三舰队接触,并且及时的发回了报告。当时,韩绍锋的陆战队正在为进攻大安德烈斯群岛做准备,黄晓天的第三舰队则负责进行前期火力准备,同时通过轰炸窒碍美军的防御准备工作,为陆战队登陆创造条件。在此情况下,第三舰队就很少返回利蒙湾,基本上都是在外活动。直到五月八日,也就是在第三舰队已经被跟踪了三天之后,黄晓天才率领舰队返回了利蒙湾,从而脱离了美军的跟踪与监视。
  收到这一报告后,斯普鲁恩斯先是惊了一跳,还意味第三舰队的司令官已经意识到危险正在迫近,所以返回利蒙湾,没有继续在加勒比海上活动。可是,斯普鲁恩斯很快就推翻了这一判断。相对而言,与第三舰队遭遇的美军侦察机数量并不是很多,而潜艇,以及PT快艇一般都是在夜间与第三舰队接触的。在此之前,不管是侦察机,还是潜艇,或者是PT快艇,都经常与第三舰队接触,而第三舰队的司令官不可能通过这几天的接触而产生警觉。那么,第三舰队在此时返回利蒙湾,肯定有别的原因。
  斯普鲁恩斯的分析并没有错,黄晓天并不是意识到了危险才返回利蒙湾的,当时他接到了返回利蒙湾的命令,而原因与第一舰队一样,回去接收新的侦察机与水上飞机,并且为一些战舰进行定期维护。当时,第三舰队是最后换装“侦察鹰”的,这甚至派在了第二舰队之后。主要是“侦察鹰”的产量跟不上要求,而第二特混舰队使用后的报告提高了“侦察鹰”的声誉,姜仲民提前要求为第五特混舰队换装“侦察鹰”,而第一特混舰队的换装计划早就确定了下来,最终在满足了这两支特混舰队的需求之后,直到五月初,哈飞才向海军交付了第三批,三个中队的“侦察鹰”。这些侦察机并没有通过海运送往第三舰队,而是在出厂之后,直接由海航的飞行员驾驶,通过转场前往第三舰队。在到达了瓦胡岛之后,这批侦察机首先在一支前往巴拿马港的护航舰队的护航航母上降落,补充满了然后之后再起飞,最终到达了巴拿马城附近的海军机场。这样一来,就解决了近一个月的时间,让第三舰队及时的获得了更先进的侦察机。另外,在通过护航航母降落的时候,证明“侦察鹰”具备在只有100多米飞行甲板,并且没有大功率弹射器的小型航母上起降的能力,这为后来“侦察鹰”改装成专用舰载反潜巡逻机奠定了技术基础。
  在换装了新的侦察机之后,第三舰队也开始了相关的适应性训练。为了让更多的官兵可以借助这次换装获得休整的机会,第三舰队没有全部出港进行训练,而是由三支特混舰队轮换派遣一艘航母到外海去配合侦察机进行训练。这样,绝大部分的官兵都可以在利蒙城获得休息的机会,而执行训练任务的官兵也很快就能被换回来,也可以获得休息的机会。当然,那些需要尽快熟悉新式侦察机的飞行员,以及导航员是没有多少休息的时间的。当时,黄晓天还与郝东觉进行了联系,让郝东觉给他派来了十几名有经验的侦察机飞行员与导航员,由这些人向第三舰队的同行传授经验,以此缩短了训练的时间。
  整因为这些训练,第三舰队就一直没有离开利蒙湾,即使是出港训练的那些战舰也很少远离近海,一直在利蒙湾附近活动。负责监视的美军潜艇一直没有放松警惕,而且很尽职的将相关的情况都报告了回去。当斯普鲁恩斯得知第三舰队在进行飞行训练的时候,他也有点疑惑不解了。第三舰队拥有唐帝国海军最精锐的舰载航空兵,就算其中的第七与第八特混舰队是新组建的,可是这两支特混舰队都参加了进攻夏威夷群岛的作战行动,而且是战役中的主力,在随后拦截特纳的舰队时,第三舰队也是打击的主力,其获得的战果甚至比第一舰队还要大,按理说,第三舰队不可能缺乏优秀的飞行员,而常规训练对这些飞行员的帮助最大,如果第三舰队需要练兵的话,那还不如去寻找几处美军的基地进行轰炸,这还更有用呢。
  如果当时斯普鲁恩斯知道第三舰队换装了新式侦察机,而且进行的正是侦察机的适应性训练的话,他就不会感到奇怪,甚至会提高警惕。可是,美军的潜艇基本上都是在夜间接近利蒙湾,那几艘发现第三舰队在进行训练的潜艇也是在黎明十分透过潜望镜观察到的。而潜艇的艇长并没有能够分辨出“侦察鹰”与“猎鹰”这两种战机在外形上的区别。因此,在报告中也就没有提到新式战机这件事。
  唯一让斯普鲁恩斯感到有点担心的是,第三舰队的几次航空训练是在夜间进行的,飞行员都是在夜间驾驶战机从航母上起飞,并且赶在天亮前返回航母降落。之前不管是唐帝国,还是美国海军,都没有在夜间进行航空作战的能力。实战证明,轰炸机在夜间几乎不可能威胁到海面上的战舰,而且航母在夜间接收返航的轰炸机有很大的风险,甚至会因此导致舰队暴露,遭到埋伏在附近的潜艇的偷袭。也正因为如此,双方海军都没有强调舰载航空兵在夜间的作战能力,更很少进行夜间作战训练。此时,第三舰队强化轰炸机在夜间的起飞与降落训练,难道第三舰队具备了在夜间进行航空作战的能力吗?
  带着这个疑问,斯普鲁恩斯耐心的等待着机会。当时,他还只是在猜疑,而没有产生多大的重视。主要是斯普鲁恩斯一直认为,轰炸机在夜间的打击能力相当有限,即使唐帝国海军有能力为舰载轰炸机装备轰炸雷达(这类雷达在三年前就已经装备到重型轰炸机上了),也不可能让轰炸机在夜间将炸弹扔到快速机动规避的战舰上去,毕竟用雷达引导轰炸,最多只能对付地面目标,而且还是地面上那些固定的,不会移动的大型目标,之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航空兵在夜间成功的轰炸过快速移动的目标的成功战例。
  五月中旬末,在第二特混舰队那些尖子飞行员的帮助下,第三舰队三支特混舰队,九支航空大队的独立侦察机中队的强化训练工作都完成了,虽然还有部分导航员在操作雷达方面有点问题,但是这已经不是大问题了,只要给这些导航员更多的时间去熟悉雷达,他们就能够熟练的使用机载雷达了。
  也就是在五月二十一日,第三舰队离开了利蒙湾,斯普鲁恩斯的战役部署也基本上到位了。当斯普鲁恩斯看到机会的时候,他却收到了一条更为重要的情报,这差点就让他的希望给熄灭掉了,在此之前的一天,第一舰队离开了直布罗陀要塞!
第三十节
两难选择
  在斯普鲁恩斯千方百计的想算计第三舰队的同时,谈仁皓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区别是,谈仁皓在算计的是美军大西洋舰队!
  在得知斯普鲁恩斯出任了美军大西洋舰队总参谋长这一职务后,谈仁皓立即就认识到,要不了多久,他就会与这个老对手再次见面了。五月初,谈仁皓将这一消息发给了黄晓天。实际上,在此之前,黄晓天就收到了同样的情报,知道老对手又出现在了战场上,随后不久,他就率领第三舰队返回利蒙湾去接收新的飞机了。当时,海军司令部并没有给谈仁皓下达歼灭大西洋舰队的命令,甚至可以说,当时帝国海军司令部没有把美军大西洋舰队当作一回事。可是,谈仁皓绝不能不把大西洋舰队当作一回事,特别是在由斯普鲁恩斯指挥这支已经进行了数个月的强化训练的舰队的情况下,谈仁皓更不敢有半点的大意轻敌。同时,谈仁皓也知道,要想击败美国,那就得首先击败美国海军,而要击败美国海军,就必须得干掉大西洋舰队!
  整个五月份,谈仁皓都在想方设法的搞到更多的情报,为此,雷少卿甚至专门安排了几名参谋返回分几趟返回海军司令部,去为谈仁皓带回了一些重要的资料与情报。在接到出发命令之前,谈仁皓还让郝东觉与朱荣哲负责组织两支航母特混舰队进行了数次模拟实战对抗演习,检验两支特混舰队的实际备战情况。第三特混舰队也在此期间进行了重新整编,提拔了十几名能力突出的军官为舰长,同时常荐新还在五月上旬的时候邀请波斯帝国海军地中海舰队进行了一次近似于实战的炮战演习,以检验第三舰队在扩充到六艘战列舰之后的实际战斗能力。
  这些强化训练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为了提高官兵的备战心理状态,谈仁皓在五月上旬就宣布,第一舰队的下一个目标将是美军大西洋舰队,而且还“谎称”第三舰队也正在设法干掉美国海军的最后一支舰队,这也很有可能是帝国海军的最后一个对手。这下,舰队官兵的士气问题是不需要考虑了,第一舰队的官兵早就认为第一舰队是帝国海军的头号舰队,而他们是帝国海军最优秀的官兵,自然不能输给编号第三的舰队!
  加强了舰队的战斗准备工作,同时激发了舰队官兵的斗志之后,谈仁皓就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分析对手这件事情上来。实际上,谈仁皓根本就不需要深入的分析都足以掌握斯普鲁恩斯的指挥特点。可他有一点是无法把握的,那就是斯普鲁恩斯在被撤消掉了第五舰队司令官,随后又赋闲几个月之后,会不会在指挥特点上有所改变呢?如果是,那么这个对手就更加难以对付了。如果面对的是别的对手,谈仁皓不会事事都往坏的方面考虑,可是在与斯普鲁恩斯交手的时候,谈仁皓肯定不敢把无法肯定的事情往好的方面考虑。他必须要做好最完善的准备工作,才有可能在战场上真正的击败斯普鲁恩斯。
  当时,初了在太平洋上与斯普鲁恩斯的交战之外,唯一值得谈仁皓借鉴的战例就是拦截美军运输船队的那次行动。情报部门已经证实,在美军运输船队返航的时候,大西洋舰队确实离开了诺福克军港,而且肯定是前去接应运输船队的,至于大西洋舰队为什么没有出现在第一特混舰队的侦察范围之内,情报部门就无法解释了。
  利用行动的最终结果,再结合当时的一些实际情况,在反复分析了行动的经过之后,谈仁皓对大西洋舰队在当时的行动做出了大概的判断。斯普鲁恩斯当时肯定没有沿着最近的航线去接应返航的运输船队,因此大西洋舰队在路途上耽搁了不少的时间,也许是一天,甚至是两天。最终,在第一舰队拦截运输船队的时候,大西洋舰队并没有进入第一特混舰队的侦察打击范围,从而没有被谈仁皓派出去的侦察机找到。这是唯一合理的解释,因为大西洋舰队离开诺福克的时间是确定的,返回诺福克的时间也是确定的,而在此期间,大西洋舰队并没有在美国本土附近的浅海区活动,因此肯定深入大西洋!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斯普鲁恩斯改变了航线,而不是在最短的时间内与运输船队会合呢?
  谈仁皓首先考虑到了两种可能。一是斯普鲁恩斯已经知道了第一舰队的行踪,但是却无法准确的掌握第一舰队的位置,为了避免遭到第一舰队的突然打击,斯普鲁恩斯不得不改变航线,延长航行时间,说白了,也就是斯普鲁恩斯有意的不去接应运输船队。另外一种可能就是,斯普鲁恩斯知道第三舰队已经离开了加勒比海海域,也正在前往拦截运输船队的途中,并且掌握了第三舰队的准确航线,准备半途截击第三舰队,只是因为第一舰队迅速的拦截了运输船队,结果第三舰队在进入了大西洋舰队的打击范围之前就接到了返航的命令,随即与大西洋舰队脱离接触,让斯普鲁恩斯错过了打击第三舰队的机会。
  结合这两种可能,谈仁皓又想到,如果斯普鲁恩斯同时掌握了第一舰队与第三舰队的行踪,那他还会不会冒险截击第三舰队,或者是截击第一舰队呢?如果会,那么斯普鲁恩斯会首先选择哪支舰队下手呢?还有,斯普鲁恩斯是不是将运输船队做为了诱饵,并且以此设下了埋伏,只是最终错误的判断了第一舰队到达的时间,从而使伏击行动不可能获得成功,最终斯普鲁恩斯主动放弃了伏击行动?
  这是三种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当然,如果考虑到其他的因素,也许还会出现其他的情况。可是就针对这三种情况,谈仁皓也不得不感叹,斯普鲁恩斯并没有受到被卸职的影响,仍然有着上佳的表现,而他所欠缺的只是运气。如果当时斯普鲁恩斯的运气更好一点,或者说是收到的情报更准确一点的话,也许第一舰队与第三舰队就会再次尝到这个对手的厉害了。
  在谈仁皓看来,在四月下旬的那次行动中没有与大西洋舰队遭遇算是幸运的了,可也正因为如此,这次作战行动的借鉴意义并不大。谈仁皓在当时得出的很多结果都是他自己分析出来的,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也没有实际的作战行动佐证,这更无法让谈仁皓从中准确的判断出斯普鲁恩斯的指挥特点。他仍然不得不会到了老路上来,通过以往在太平洋上的战例对斯普鲁恩斯可能采取的作战行动进行判断。
  实际上,当时谈仁皓犯了一个形式上的错误,同时忽略了斯普鲁恩斯指挥舰队作战的一大特点,或者说是他们两人的一个共同点。这就是,两人在指挥战役与战术行动的时候,都会首先考虑行动所产生的战略意义,并且以达到战略目的为头号目标,而不分过分的追求战役与战术目的,甚至可以在战术上做出牺牲,从而达到战略目的。这即是谈仁皓的一个指挥特点,也是斯普鲁恩斯的一个指挥特点,可以说,正是这一点,奠定了两人作为两国头号海军将领的基础。
  谈仁皓犯的形式主义错误就是过分的注重战例,同时将自己放在了当局者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从而忽视了一些客观上存在,而且必然会对战争行动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很快,谈仁皓就发现了自己犯的错误,同时意识到了自己对斯普鲁恩斯的判断上的缺陷。当他站在客观的立场,并且考虑到斯普鲁恩斯采取任何行动都会以战略目的为首要目标之后,他就不难做出正确的判断了。
  可以说,谈仁皓在做出新的分析的时候,其思路与斯普鲁恩斯与尼米兹商讨美国海军的出路时的思路惊人的相似。当谈仁皓得出最终的分析结果的时候,他也被惊呆了。五月十八日,谈仁皓就给黄晓天发去了电报,让黄晓天一定要提高警惕,提防遭到美军大西洋舰队的偷袭,特别是在执行作战任务的时候,一定要多留一手,斯普鲁恩斯很有可能会在这个时候袭击第三舰队。在收到了黄晓天的回电,并且知道黄晓天也在为接下来与美军大西洋舰队有可能发生的遭遇战而担心的时候,谈仁皓这才稍微放心了一点。黄晓天是一个相当谨慎的将领,而且曾经在斯普鲁恩斯手里吃过亏,他不会重蹈覆辙,自然会万分谨慎的展开行动,那么斯普鲁恩斯想伏击第三舰队的话,就将变得更加的困难了。
  当时,谈仁皓分析的结果就是斯普鲁恩斯正在做的事情。在警告了黄晓天之后,谈仁皓开始考虑对策。很明显,斯普鲁恩斯不会主动向第一舰队挑战,甚至会主动避开第一舰队的锋芒。要想保全第三舰队,至少要在第三舰队遭到打击的时候干掉大西洋舰队的话,第一舰队就必须主动出击,寻找大西洋舰队决战。此时,谈仁皓面临着一个两项选择题。
  如果斯普鲁恩斯的目标是第三舰队,那么谈仁皓完全可以让第三舰队做诱饵,由第一舰队设伏,趁美军大西洋舰队袭击第三舰队的时候发动攻击,一举干掉大西洋舰队。到时候,第三舰队很有可能出现重大损失,甚至会被击溃,可是只要干掉了大西洋舰队,美国海军就无法对帝国海军构成威胁了,今后第一舰队完全可以主导大西洋上的进攻行动,而随着更多新式战舰陆续服役,第三舰队也会很快恢复战斗力。可这样一来,至少会使成百上千的海军官兵面临着被“出卖”的危险,黄晓天也不见得会赞同这个计划,这更会让谈仁皓无法通过自己这一关。以往,第三舰队已经多次充当第一舰队的配角了,难道这次还要牺牲第三舰队,来成就第一舰队的威名吗?
  除了上面这个选项之外,谈仁皓就只能选择主动出击,主动寻找大西洋舰队决战。可问题是,如果斯普鲁恩斯存心要避开第一舰队,就会尽量呆在岸基战机的掩护海域之内活动,并且尽量隐蔽其行踪。这样一来,别说攻击大西洋舰队,就连找到大西洋舰队的行踪都不大可能。到时候,第一舰队自己冒险不说,甚至还会使冒险没有任何价值。最终,如果第一舰队因为主动出击而与第三舰队分开,导致第三舰队落单的话,那么第三舰队在遭到攻击的时候,第一舰队不一定能够帮上忙,到时候第三舰队被击溃,大西洋舰队却全身而退,甚至连第一舰队也遭到了美军岸基轰炸机的打击,那就更是得不偿失了。
  这两个选择让谈仁皓很是头痛,可很快,他的就不得不放下这个问题,去处理新的事情了。五月十九日,也就是在谈仁皓警告了黄晓天的第二天,海军司令部发来新的命令,第一舰队最迟不得于五月二十日半夜前离开直布罗陀要塞,前往加勒比海战场与第三舰队会合,准备参加进攻大安德烈斯群岛的作战行动。
  谈仁皓立即下达了出发动员命令,当天,在休达与丹吉尔休整的舰队官兵全数返回了舰队,三支特混舰队也在阿尔赫西拉斯湾开始补充燃料,弹药,备用零件,淡水,食品等物资。次日上午,战舰升火,开始预热锅炉。到晚上八点,第一特混舰队率先起锚。半夜前,三支特混舰队全都离开了海湾,并且在天亮前通过了直布罗陀海峡,进入了大西洋海域。
  在二十一日天亮前,谈仁皓收到了雷少卿发来的电报,第三舰队也在巴拿马当地时间二十日上午收到了海军司令部的新命令。另外,雷少卿也收到了甘永兴的命令,让他尽快将手头的工作交给要塞副司令,然后前往巴拿马城报道,准备接手那边的工作。显然,为了成功打下大安德烈斯群岛,甘永兴把雷少卿这个得力的后勤组织者也调了过去。
第三十一节
目标
  横渡大西洋的航行并不艰难。沿途,谈仁皓一直在担心会遭到美军潜艇的拦截。那些无法到太平洋上活动的美军潜艇全部云集大西洋,绝不会轻易的放过偷袭第一舰队的任何机会的。同时为了尽快到达战场,舰队在出发之后就一直以24节的最大巡航速度前进,沿途只两次减速,让驱逐舰从航母与战列舰那里获得更多的燃料。
  在八天的航行中,舰队里的驱逐舰只发现了几艘“路过”的德军潜艇。当时,帝国与德国的关系已经有了全面改善,双方的敌对情绪也降低了许多。在交错而过的时候,这些德军潜艇都发来了问候信号,当然,第一舰队也发回了问候信号。在五月二十五日的时候,第三特混舰队的一艘驱逐舰还接收了一艘德国潜艇上的几名重病官兵。这几名得了疾病的德国潜艇官兵都得到了很好的照顾,其中一个患了急性肠炎的军官还在第三特混舰队的“广州”号战列舰上进行了紧急手术,最终保住了小命。
  除了这些可以深化唐帝国与德国两国感情的“友好”交流之外,沿途并没有发生谈仁皓所担心的事情。大概是第一舰队里数十艘驱逐舰吓跑了沿途的美军潜艇吧,直到谈仁皓他们在五月二十八日的下午看到了利蒙湾的防波堤的时候,仍然没有美军潜艇出现在舰队周围。当天晚上,第一舰队的三支特混舰队全都进入利蒙湾。为了迎接第一舰队的到来,原本部署在利蒙湾的登陆舰队与运输船队全都转移到了运河南部的港口去,只有第三舰队的三支特混舰队留在了这里,而经过了扩建的利蒙湾也正好能够容纳下两支主力舰队的上百艘战舰。可以说,当时利蒙湾绝对是世界上战舰密度最大的地点了!
  “这些事情就由你去安排吧,只要不影响到舰队的战备状态,我就不会反对。”谈仁皓拍了下朱荣哲的肩膀,“这几个月下来,你已经掌握了很多指挥舰队所必须的能力,我现在就可以放心大胆的把第一特混舰队交给你指挥。当然,在海军司令部下达正式的人事任命书之前,你还是舰队参谋长。”
  朱荣哲笑着点了点头,这是几个月来,谈仁皓第一次肯定了他的能力。
  “既然是舰队参谋长,那么就不要让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来麻烦我。”谈仁皓话锋一转,说出了本意,“这些联谊活动,根本就不需要来问我的意见,以后你也要自己把握好分寸,小事就别来找我,你自己拿决定就好了,明白吗?”
  “好吧,那我现在就去安排,然后我再到岸上找你们。”
  谈仁皓拍了拍朱荣哲的肩膀,然后就走出了司令舱。在舰队入港后,黄晓天就给他打来了电话,告诉他,韩绍锋组织了一次舰队与陆战队的联谊活动,希望第一舰队能够派遣官兵参加。实际上,这也是欢迎第一舰队重返加勒比海战场的仪式,只是韩绍锋不知道搞别的什么活动有没有意义,才想出了这个点子来,也许这只是韩绍锋手下某个参谋军官的提议。结果,朱荣哲为这事前来请示谈仁皓的意见。在谈仁皓看来,这类无伤大雅的事情哪需要他来做决定,不然要个舰队参谋长干什么呢?
  等谈仁皓来到码头上的时候,黄晓天已经与两名穿着陆战队校官军服的人在那里等着他了。很快,常荐新与郝东觉也来到了码头上,在相互问候之后,黄晓天介绍了那两名陆战队校官,他们是韩绍锋派来迎接第一舰队的,而这时候韩绍锋还在巴拿马城处理陆战队出发前的一些具体事务呢。
  “作战时间确定下来了?”在去利蒙城的路上,谈仁皓这才问了出来。
  “战役发动的时间范围已经确定了下来,五月底到六月上旬,最多只能推迟到六月十五日。而具体的时间将由我们与韩绍锋共同确定。”黄晓天一边说着,一边就拿出了香烟,“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美军大西洋舰队随时有可能进入加勒比海,而且我们不大可能在第一时间内掌握其具体行踪。在陆战队登陆前,我们肯定要首先夺取制海权与制空权,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干掉美军大西洋舰队,然后再逐一摧毁美军设在附近岛屿上的机场。因此,具体的战役开始时间还没有确定下来。”
  “那么,韩绍锋有作战计划了吗?”谈仁皓明白黄晓天这番话的意思,海军司令部将战役的决策权下放给了三明前线指挥官,就是希望在登陆战役开始之前,消灭掉美军大西洋舰队。
  “前几天我跟韩绍锋大概谈了一下,这次我们将首先建立前进基地。”黄晓天稍微停顿了一下,“陆战队将首先到达开曼群岛,在进攻古巴之前,会设法夺取一个更有利的前进基地。从韩绍锋的意思来看,首选目标是牙买加岛,或者是占领牙买加岛的部分地区,然后再以此为基地部署航空兵,集结登陆舰队,最终进攻古巴。”
  “陆战队准备在古巴的什么地方登陆?”在黄晓天讲述的时候,谈仁皓也在迅速的思考着。
  “最有可能的地点是圣地亚哥附近,如果进攻牙买加岛的行动遭到挫败的话,那我们就不得不选择在尤卡坦半岛的东北角建立更多的机场,然后从这里出发,攻打古巴的西部地区。这是备用计划,毕竟我们都知道,尤卡坦半岛距离美国本土太近,而且其地形并不适合建立军事机场,当地又没有优良的港口,物资运送的难度相当大。韩绍锋将竭力保证打下牙买加岛,避免过于靠近美国本土,从而遭到美国航空兵的打击。可问题是,能否打下牙买加,这不仅仅是陆战队的问题,我们的行动也相当关键。”
  “这是肯定的,甚至可以说,我们起到的作用比陆战队更大,这也不过分,是不是?”
  黄晓天笑着点了点头,他还想问什么,这时候吉普车已经停在了第三舰队的临时司令部外面。在以往,主力舰队只在母港设一个象征性的司令部,在舰队回港的时候,舰队司令官就将把司令部转移到岸上,而在舰队出发的时候,只会留下几名低级军官负责维持岸上司令部的正常运转。这次第三舰队在前线设立了一个岸上司令部,这也算是开了先例吧。
  叫上乘坐后面那辆吉普车的郝东觉与常荐新之后,黄晓天没有让陆战队的两名军官跟来,而是让他们回去报告韩绍锋将军,第一舰队已经顺利到达,让韩绍锋抽空过来一趟。随后,四人进了舰队司令部,而严宇龙与郑冠华两人已经在这里等候多时了。六名将领见面后自然少不了一番寒蝉,可气氛很快就严肃了起来,而且话题也很快被带入了这次的作战行动。
  在黄晓天大概介绍了加勒比海战场的情况之后,谈仁皓站了起来。“这次,我们的作战重点不是支援陆战队的进攻,而是在此之前干掉美国的最后一支舰队,即由斯普鲁恩斯直接指挥的大西洋舰队。只要我们能够在陆战队发动登陆战役之前干掉美军大西洋舰队,那么后面的战斗就没有太大的难度。我想,各位也是这么想的吧?”
  郑冠华与严宇龙的神色告诉谈仁皓,他的话并不完全正确。就在谈仁皓准备直接询问的时候,黄晓天开口说道:“确实如此,我们最大的对手不是美军的岸基轰炸机,虽然这些美军轰炸机曾经对我们构成过不小的威胁,也给我们制造了不少的麻烦,但是相对而言,美军舰队的威胁更大,我们更不应该忽略的是,指挥大西洋舰队的是我们最强大的对手,也是曾经唯一在正规海战中击败过我们的对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2/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