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校对)第5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9/735

  在张鼐鼎的呼叫下,12架轰炸机迅速的集中到了第53特混舰队的最后一艘没有挨炸弹的航母,即CV-32“莱特”号的附近。很快,江文翰亲自率领着一个小队的“游隼”飞了过来。此时,第二批轰炸机群的护航战斗机已经赶到了,舰队外围的制空任务交给了新到达的战斗机群,江文翰也可以放心大胆的与张鼐鼎配合了。
第五十四节
完美配合
  战术上的各种变化都是以技术为基础的,没有技术的进步,就不会有战术的进步。这个原则很简单,也很清楚。在大战期间,唐帝国海军的航空战术发生了多次重大变化,无一例外的,每一次战术上的变化都是以技术为基础,在新技术的基础上诞生新的战术,又由新的战术催生了新的技术,往复循环,不断进步。
  在“游隼”出现之前,因为受到各方面的限制,比如航程,载弹量,持续作战能力,观瞄设备等方面的影响,帝国海军的舰载战斗机的任务是相当单一的。而真正拓展了舰载战斗机任务范围的不是“金鹰”,而是“隼”。作为帝国海军第一种多功能战斗机,“隼”在设计的时候不但改进了空战性能,比替代“食雀鹰”,做为过渡型号使用的“秃鹫”有了巨大的进步,而且在设计中就已经考虑到了执行轰炸任务的要求。也正是从“隼”开始,帝国海军的舰载战斗机不再是单一任务战斗机了。而真正将战斗机的效能发挥到极限,并且最终引出了“战斗轰炸机”这个概念的还是“游隼”。
  作为帝国海军在大战期间,甚至是战后十几年种最优秀的舰载战斗机,“游隼”在最初设计的时候几乎就没有考虑过执行对地打击任务,直到海军明确了需要采购更好的战斗机,而且明确了新式战斗机必须要具备强大的对地打击能力之后,“游隼”团队才首次考虑到让战斗机具备强大的对地打击能力。得益于强大的发动机,先进的设计概念,还有当时涌现出来的众多新技术的支持,“游隼”的对地打击能力是非常强悍的。当然,这里还有一点必须提到,敌人的刺激成为了帝国海军发展多功能战斗机的最基本动力。
  最先出现在太平洋战场上,具备有在航母上起降能力的多功能战斗机是美国的F4U,可最初的时候,为了改善F4U的起降能力,再加上所配套的发动机的研制工作没有完全到位,因此,美国海军最初装备的舰载型F4U用的都是功率低得多的发动机,其性能大打折扣。随着“超级海盗”的出现,美军才真正拥有了一种强大的多功能战斗机,而“超级海盗”最先装备的不是舰载航空兵,而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岸基航空兵。从25年低开始,“超级海盗”就在美国海军陆战队服役,而其执行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地轰炸。在执行这类任务的时候,“超级海盗”甚至能够同时携带两枚1000磅的炸弹,其载弹量超过了SBD,比当时最优秀的战术轰炸机也不差。正是这个原因,让帝国海军认识到,必须要有一种多功能的战斗机来抗衡敌人的威胁。
  “游隼”大规模装备部队之后,海军舰载航空兵就开始摸索新的战术,所有的战斗机飞行员都参加了轰炸飞行训练。在新的战术中就明确提到了一点,即护航战斗机必须具备掩护轰炸机突击的能力。具体的战术是由各部队在训练与演习中摸索出来的。当时,江文翰所在的部队就肩负了这个重任。通过多次演练与演习,江文翰与张鼐鼎,杨士洪等人总结出了一条重要的经验,即在轰炸敌舰队的时候,战斗机上的20毫米机关炮对敌战舰上的中小口径高射炮具有巨大的威胁,如果能够由战斗机扫射敌战舰上的高射炮的话,那么轰炸机的突防概率将会提高很多。这只是一套备用战术,没有一名战斗机飞行员认为20毫米机关炮能够击沉敌人的大型战舰,而且也都不愿意承担起对海攻击任务。另外,轰炸机飞行员也不希望被别人抢走了饭碗。因此,这套战术以往只在训练中用过,而在实战中还从来没有使用过呢。
  导致唐帝国海军舰载航空兵寻求更有效的轰炸战术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美军大量防空战舰服役,舰队防空能力全面加强后,要想突破美军舰队的防空拦截已经变得异常的艰难,在没有获得更先进的轰炸机之前,就只能通过改进战术,采用更有效的进攻方式来提高打击效率。这个现实的难题比仅仅提高战斗机的用途更为现实,也更为重要。事实也确实如此,随着大批“巴尔迪摩”级重巡洋舰,“迈阿密”级重巡洋舰,“底特律”级防空巡洋舰,乃至更多的战列舰服役,美军舰队的防空火力得到了空前的加强,如果仍然采用老套的战术的话,是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的。
  在张鼐鼎的机群轰炸前连艘航母的时候,江文翰率领的护航战斗机一直在舰队高射炮火力网外围对付美军的防空战斗机,基本上没有参加攻击行动。从根本上讲,江文翰也不想去参加轰炸行动,他可不想拿自己的性命去开玩笑,面对战舰上的高射炮,火力单薄的战斗机是没有多少办法的。直到张鼐鼎发出呼叫,江文翰才率领着一个小队的战斗机赶了过来,他也知道,张鼐鼎只有在没有其他办法的时候才会想到借助战斗机的掩护,而他们这些战斗机飞行员也应该在战场上多做点贡献。
  “老江,你们分成两队前进,别集中在一起,会被当作活靶子给打下来的!”
  “明白,你管好自己的事,跟着我来就行了!”江文翰觉得张鼐鼎有点罗嗦,可他没有精力去与张鼐鼎计较了。
  12架“游隼”分成了两个编队,分别朝着“莱特”号航母两舷方向绕了过去。以420节速度飞行的“游隼”并不需要害怕战舰上射来的炮弹,它们需要的只是运气。美军战舰上的炮手习惯了对付速度在200节左右的轰炸机,在对付战斗机这类高速目标的时候往往很难准确瞄准,更难以迅速的计算好提前量,也就难以击落战斗机了。
  “别打堆,分开点,左舷的先进入!”张鼐鼎仍然充当了轰炸引导员,而他这次引导是战斗机。
  朝着航母左舷方向杀去的6架“游隼”仍然按照空战编队分成了三个双机编队,飞在最前面的就是江文翰。他没有减速,跟在他后面的战斗机也没有减速。比起轰炸机而言,战斗机最大的优势就是速度与灵活性,只要保持好速度与灵活性,就能够避开敌人打来的炮弹。
  “看到右侧那艘巡洋舰了吗?”
  江文翰朝右方的海面看了一眼,那艘重巡洋舰上的高射炮正在朝着他们开火呢!
  “避开他,然后俯冲,扫射航母左舷的高射炮炮位!”
  “游隼”翻滚着避开了射来的炮弹,接着就压下了机头,迅速的朝着“莱特”号航母冲去,江文翰没有精确瞄准航母上的高射炮炮位,距离太远了,他也没有办法瞄准,而且也不需要瞄准。在将扳机转变为连续射击后,江文翰大概瞄准了航母的左舷,然后就扣下了扳机。20毫米机关炮炮弹就如同飞蝗一般的射向了航母,曳光弹在白天显得很黯淡,每五发炮弹中就有一发曳光弹,这主要是供飞行员判断炮弹的飞行弹道的,然后可以借此调整瞄准线,另外,还可以借此让照相枪记录下射击时的情况。
  其他几架“游隼”也迅速的俯冲扫射,炮弹如同雨点般的打在了航母的左舷火炮甲板上。与大口径高射炮不一样,小口径高射炮是没有炮塔的,炮手都暴露在外。美军炮手算是倒了大霉,20毫米机关炮弹可以轻易的撕开战斗机的铝制外壳,那就能够更轻松的撕裂肉体。
  “右舷的进入,速度要快!”
  另外六架从航母右舷方向上进入的“游隼”也俯冲了下去,机关炮弹再次光顾了“莱特”号航母。
  “‘鸟儿’们,该你们上了,注意航道,别浪费炸弹了!”
  在张鼐鼎的指挥下,4架“射水鸟”趁着美军航母上的高射炮炮位遭到了打击的机会迅速的冲过了附近护航战舰的高射炮火力网,朝着“莱特”号航母杀去,结果,仍然有一架“射水鸟”被巡洋舰上的高射炮给揍了下来。
  “别转弯,到达目标上空后直接俯冲投弹,别浪费时间!”张鼐鼎观察着战场上的情况,同时也引导着所有参加攻击的战机。“鱼雷机准备上,从右舷进入,分两批,夹击航母!”
  8架“海雕”已经冲了上去,在美军所有战舰上的高射炮都在“关注”着头顶上的战斗机与轰炸机的时候,这8架“海雕”迅速的穿过了美军护航战舰组织起来的防线,将枪口对准了“莱特”号航母。在进入了航母附近海面上空的时候,鱼雷轰炸机分成了两批,一批朝着航母右舷前方,另外一批朝着航母的右舷后方飞去。按照正规的攻击方式,这两批鱼雷轰炸机的航线有大概120度左右的夹角,这样就能够让航母避无可避!
  “老江,别松手,咬住他们的高射炮,给我们两分钟的时间!”
  “他娘的,我自己都没有两分钟的时间了!”
  虽然嘴里骂着,可江文翰没有一点迟疑。俯冲了两轮后,他也知道轰炸时有多么的惊险了。美军战舰上的高射炮已经开始转移射击方向,放弃了那些战斗机,开始攻击轰炸机,而江文翰很清楚,他们必须要压制住战舰上的高射炮,为轰炸机创造机会。“游隼”就如同是灵巧的燕子一样,在空中上下翻滚,不断的俯冲,射击,爬升,再俯冲,射击,爬升。炮弹不断的落下,而每一次俯冲扫射,都能够让美军的高射炮分散火力!
  “很好,鱼雷机先进入,快投弹,别耽搁时间!”
  分成了两批的“海雕”分别在距离航母600米与800米的海面上投下了鱼雷,这几乎是最短的投雷距离了,因为鱼雷在入水后,会首先下潜好几米,在鱼雷上的深度仪开始工作的时候才会让鱼雷在设定的深度上航行。而这个过程大概需要十来秒的时间,鱼雷在这期间内将航行数百米。因此,航空鱼雷有一个最短投放距离,而不是越近越好。
  “莱特”号上的了望员发现了危险,航母迅速转向,可在受到夹击的情况下,航母不可能同时避开从两个方向上射来的鱼雷,总会将宽大的侧面对准某一个方向。
  “‘鸟儿’们,快上去,狗娘样的已经找不着北了,炸掉他们的舰岛!”
  俯冲轰炸机正好到达了航母附近上空,接着就俯冲了下去。这次只有3架俯冲轰炸机进攻,因此俯冲的角度都达到了80度以上。这么大的俯冲角度会让投下的炸弹直接砸下去,而不是抛出去,因此,要提高命中率,就得尽量降低投弹高度。按照唐帝国海军航空兵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只要将投弹高度控制在450到500米之间,如果目标静止不动的话,大角度俯冲投弹的命中率接近百分之百,就算目标在高速规避,只要有三架以上的轰炸机能够同时投弹,且弹着点分散得比较合理的话,那么至少会有一枚炸弹命中。
  近乎完美的配合摧毁了“莱特”号航母上美军官兵的最后一点希望。一枚炸弹与三条鱼雷几乎是同时命中了这艘航母的。炸弹的命中点在航母的舰岛附近,虽然没有直接命中舰岛,但是横飞的弹片,以及巨大的冲击波几乎扫荡了整个舰岛。从航母右舷前方射来的两条鱼雷命中了航母的右舷。而从航母右舷后方射来的一条鱼雷竟然打在了航母的屁股上,直接命中了航母的舰尾。
  当硝烟散去的时候,“莱特”号已经变成了一只浮动的钢铁棺材。航母已经丧失了所有的动力,准确的说,是航母的四根推进轴全被炸坏,无法继续航行了。而航母上燃起的大火证明,至少有部分燃料正在燃烧,而随着火势蔓延开来,这艘航母肯定会完蛋!
  看到这一切,张鼐鼎也松了口气,他总算完成了任务,而此时,杨士洪率领的轰炸机群也到达了。
第五十五节
截杀
  看着江文翰的机群离开舰队上空的时候,安士乐有点眼红,说白了,他有点嫉妒江文翰,更让他不爽的是,这次江文翰肯定又有更多的机会了,而他要想追上江文翰的话,那就还得花更多的时间,费更多的力气。
  “上校,你在想什么?”袁鹏不适当的问了出来。
  “没什么,盯紧你附近的天空,没事别来烦我!”安士乐不是有点烦,而是很烦。
  安排任务的时候,他想留下来执行护航任务,所有的战斗机飞行员都知道,护航行动有更多的机会去干掉敌人的战机,而执行防空任务却没有那么多的机会,鬼才知道敌人的轰炸机会不会来呢。可结果,他仍然被分配去执行防空任务,而且是到第二特混舰队去执行防空任务。这让安士乐觉得很不爽,难道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江文翰拉开差距吗?
  “上校……”
  “娘的,我说了,别来烦我!”
  “舰队发来的消息,江文翰他们遇到了美军的轰炸机群!”
  “什么?”江文翰一愣,立即看了眼手表,差不多,江文翰他们也快要到美舰队上空了。
  “才发来的,我们的护航战斗机与美军轰炸机群遭遇了,郝东觉将军没有让江文翰他们拦截美军轰炸机,看来是要放过来给我们对付了。”
  “那就好,联系另外几个小队,娘的,我们总算没有白等!”
  等待还是必须的,美军轰炸机群才刚刚出发,安士乐将四个小队的战斗机集中了起来,可他还得耐心的等待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在美军轰炸机群到达之前,他们是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做的,可在这段时间内,第二特混舰队却有很多事可以做。
  四艘执行防空警戒任务的驱逐舰很快就到达了规定的位置上。这些驱逐舰的速度都超过了35节,而且其自身的防空能力不算很强,因此它们离开之后,舰队的防空能力不会受到多大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大型驱逐舰上面有空间设置防空指挥中心。这样,驱逐舰上的防空军官就可以直接引导附近的战斗机拦截前来的敌轰炸机。这算是一个不小的进步,这就相当于战斗机群多了一双明亮的眼睛,驱逐舰上的雷达能够发现数十海里外的轰炸机群,然后将敌机群的位置报告给战斗机群,让战斗机群能够及时的到达拦截位置,从而有更多的机会将敌轰炸机拦截下来。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与舰队联系的工作是由袁鹏负责的,战斗机只有一名飞行员,因此僚机飞行员必须要分担长机的任务。安士乐主要负责引导其他的战斗机行动,特别是在进入拦截空域之前,他要保证自己手下的每架战斗机都能够参加拦截行动。
  “上校,收到消息了,敌机群正在靠近!”
  安士乐心里一喜,立即说道:“方位,距离,规模!”
  “300度方向,距离45海里,至少有100多架,也许更多!”
  “招呼兄弟们一起上!”
  “要招呼王志华上校他们吗?”
  “不用,我们四个小队就足够了,让王志华他们先在旁边等着,也许还有别的机群呢!”安士乐实际上是想吃独食。如果美军机群只有100多架的话,那么护航战斗机的数量就相当有限。舰队还在东南面几十海里之外呢,安士乐他们有足够的时间与机会拦截轰炸机。
  袁鹏立即开始招呼周围的战斗机,他的想法与安士乐一样。现在,他已经在战斗中打下了28架敌机,是第一特混舰队排名第十的空战王牌,而袁鹏自然不满意这个“第十”的身份,在他看来,只要有足够多的机会,他甚至能够超过安士乐,而前提条件是,他必须得成为长机,只要他还是安士乐的搭档,他就不可能超过安士乐。
  安士乐想得有点天真,防空作战不是由他安排的,而是由舰队的军官安排的,在驱逐舰上的防空引导员招呼安士乐他们去拦截美军轰炸机群的时候,舰队司令部的防空参谋呼叫了在舰队北面巡逻的王志华机群,也就在安士乐他们迅速赶往截击点的时候,王志华率领的五个小队的战斗机已经朝这边飞了过来,安士乐也就不可能“吃独食”了。
  “注意编队,注意相互掩护,先冲散美国佬的护航战斗机群,别与敌人的战斗机死缠烂打,直接攻击后方的轰炸机。”安士乐在给他的手下下达命令,“每两个编队相互协作,利用速度发动攻击,别轻易减速,明白吗?”
  “上校,你说了不下十次了!”
  “应该有一百次了!”
  “是啊,我们耳朵里都长茧子了!”
  “小狗日的,别跟我罗嗦,打起来后机灵点,别被敌人给咬上了,记住一点,我们的速度比美国佬的快,充分利用速度优势!”安士乐笑了起来,这次他带了几名新手,而这些新手在战场上的表现都不错,都是值得培养的苗子,唯一让安士乐有点不满的是,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知道尊重长辈了,可话说回来,安士乐也不过比这些新手大几岁而已,还算不上是长辈。
  “上校,敌机群靠近了,距离我们大概15海里,就在前面!”
  “看到了!”安士乐已经看到了从西北方向上飞来的那片黑压压的战机。“各小队散开,别飞得太远了,记住,打敌人的轰炸机!”
  “明白!”
  四个小队的“游隼”迅速分散,每两架为一个编队,每两个编队一起行动。这是一套相对固定的战术,这也是根据“游隼”速度快的特点而制订的新的战术。一般情况下,由一个编队负责攻击敌轰炸机,另外一个编队跟在后面300到500米的距离上掩护,防止敌战斗机攻击前方的编队。攻击时,“游隼”的速度是最大的优势,基本上都采用打了就跑的战术,绝不与敌人的战斗机进行缠斗,这一来比较危险,二来还将浪费宝贵的截击时间,在舰队防空作战中,最宝贵的就是时间。
  “小鹏,跟在我后面,先找到狗娘养的带队长机!”
  “老安,我不小了!”袁鹏发出了抗议,他已经无数次的抗议安士乐这么称呼他。
  “别跟我罗嗦,跟着我做!”安士乐可不想在这个时候与袁鹏争论,“先打掉他们的带队长机,然后再打‘兔子’!”
  要在庞大的机群中寻找到带队长机这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可也不是不可能的。一般情况下,带队长机会飞在最前面,或者是某支小编队的中间。另外,带队长机多半为俯冲轰炸机,而不会是鱼雷轰炸机。这是美国海军舰载航空兵的一个特点。当然,最重要的是,带队长机上肯定有比较明显的标志,就如同帝国海军的上校座机的垂直尾翼上都会有独特的标记一样,这很容易从比较远的距离上辨认出来。
  来回冲了两个会合,在安士乐与袁鹏各击落了一架美军轰炸机之后,安士乐这才发现了一架垂直尾翼上的白星中央是空白的战机,这正是美军机群里的带队长机。
  “小鹏,3点方向,看到了吗?”
  “娘的,终于找到了!”
  “绕过去,叫上后面的两个,我们从左侧进入!”
  “明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9/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