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校对)第5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7/735

  26年4月份,罗云冲第一次让轰炸机挂着燃烧弹出发了,从此拉开了“火攻行动”的序幕,而这一切,实际上是英国与美国轰炸机火烧德国城市引起的。可前几次的轰炸效果并不怎么样,这让罗云冲感到不解,他还专门组织人员探讨为什么“火攻”效果不好。最后,罗云冲他们从几枚英国轰炸机投下的没有爆炸的燃烧弹上找到了答案,罗云冲他们用的是攻击日本的那种燃烧弹,其主要作用不是火攻,而是纵火,燃烧剂的装填比例太小,而且子弹药也太小,持续燃烧能力不强,难以发挥重大效果。随即,罗云冲找人改进了燃烧弹,将炸弹的重量由250公斤提高到了500公斤,子弹药的重量也增加到了25公斤,燃烧剂的装填比例达到了八成,简直就是投下去的汽油桶!
  从26年下半年开始,这些新型燃烧弹大批量的送到了德国,随即德国的兵工厂也开始生产这类燃烧弹。英国各大城市的末日到来了,英国人也终于体验到了德国汉堡,科隆等几座城市的居民的恐惧,终于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的人间地狱!
  从26年7月4日伦敦遭到了第一次集中“火攻”之后,到27年1月初,也就是罗云冲回国前的三天,英国大大小小一百多座城市遭到了集中轰炸,超过450万吨的燃烧弹几乎彻底的毁灭了这些城市,很多座大城市都遭到了数次反复轰炸。
  “差不多再要半年,最多一年的时间,我们在英国恐怕就找不到值得投下炸弹的目标了。”罗云冲在讲述他的故事时没有搀杂太多的感情。“至少,现在英国人知道了恐惧的滋味,而德国人也知道他们的钱该花在什么地方了。”
  “那么,你对成立空军有什么看法呢?”
  罗云冲先是一愣,然后就朝谈仁皓看了过来。从罗云冲的眼神里,谈仁皓看到了答案,他知道自己什么也不需要问,罗云冲不会让他失望的。
第四十一节
饥荒
  罗云冲是在海军宾馆住的,没有到谈仁皓家去打麻烦。谈仁皓也没有太客气,第二天一早,赶在海军司令部的参谋军官刚上班的时候,谈仁皓就先到了甘永兴那里。
  “今天这么早?”
  听到声音,谈仁皓立即回过了头去,甘永兴正关上门。
  “听说罗云冲昨天下午就到了,你请他吃了饭的吧?”
  “当然,不过这笔钱我不会报销的。”
  “你报销也没问题,这属于正常的应酬费,本来就该报销,只是,你得要发票,没发票,我可不给你报销。”甘永兴笑着请谈仁皓坐了下来,然后去泡了两杯茶,“那你与罗云冲谈过了吧,谈得怎么样呢?”
  “我没有直接问,可应该不会有问题。”
  甘永兴放下了茶杯,他显然对谈仁皓的这个答复感到不满意。
  “参谋长,有些问题是不能直接问的,而且,现在有几个人知道要成立空军的事?如果这事定不下来,那告诉罗云冲的话,会不会有不好的结果呢?”
  “看来,你考虑得还挺周到的。”
  “我只是大概提了下,从罗云冲的态度上来看,他是坚定支持成立空军的。当然,以他现在的身份与地位,还有他并不知道卫伯瑜的事情,所以他不会考虑到自己将成为未来空军司令的人们人选。”谈仁皓观察了下甘永兴的神色,接着说道,“不过,只要给他机会,给他足够的地位,那么,他绝对会成为优秀的,而且肯定是名流青史帝国空军首任司令官。”
  甘永兴沉思了一阵,说道:“好吧,这事我会跟校长谈的,现在罗云冲在哪?”
  “大概是去见他的那些老朋友了吧,他大概要十点多才过来。”
  “也好,我先跟校长谈一下,然后再找他谈。”甘永兴从沙发上站了起来,他准备去处理今天的事务了。
  “参谋长,还有件事。”
  “什么?”甘永兴又坐了下来。
  “欧洲现在是不是在闹饥荒?”
  甘永兴的目光在谈仁皓脸上停留了两秒钟,问道:“这是罗云冲告诉你的?”
  “对,昨天跟他无意间谈到的,而且现在帝国正在向欧洲提供粮食援助吧?”
  “那你是要问,我们会不会有粮食危机吧?”
  谈仁皓点了点头,他要问的确实是这个问题。
  “这事我也大概有所了解,情况没有你想像的那么严重。”甘永兴拿出了香烟,“当然,帝国连续三年粮食大丰收,而且现在几个主要的产粮区都是机械化大规模耕种,保证粮食生产一直是帝国的基本国策,从去年,不,应该是从前年开始,我们还在西北地区开辟了几块新的粮食产区,从今年开始,这些粮食产区都将开始为帝国提供粮食了。具体的情况,你可以到资料室找相关的资料看一下,反正我认为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应该是我们的敌人为粮食问题担心。”
  谈仁皓也不再多打扰甘永兴了,毕竟甘永兴是海军总参谋长,而不是帝国农牧部部长,他对帝国的粮食生产情况知道得也不多,可谈仁皓也没有抱多大的希望,至少帝国海军的资料库里不会收集太多的与粮食生产有关系的资料吧。
  事实确实如此,谈仁皓在资料室里找了一个多小时,也就只找到了几份附带在帝国政府年度总结报告中的粮食生产报告,以及一些情报部门提供的敌对国,以及同盟国在这几年里粮食产量的情报。谈仁皓也只能带着这些资料回了办公室,因为没有其他的事情可做,他也可以花点时间在这些与海军没有多少直接关系的事情上了。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粮食生产一直是国家的基础性生产活动,不管是在平时,还是战时,粮食生产肯定是放在首位的。也许对某些国家来讲,需要依靠进口来满足国内的粮食需求,可是对帝国这类土地广袤,人口负担不重,而且自然条件优良的国家来说,粮食肯定得保证自给自足,甚至得考虑在战争时期为同盟国提供充足的粮食。
  在第一次全球战争之前,随着汽车的出现,各种各样的农用机械也出现在了田间,从第一次全球战争爆发前的二十年,到第一次全球战争结束,帝国国内的粮食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催化剂就是战争。因为战争的需要,大量农民加入军队,或者是进入工厂,转变为工人,而为了保证粮食生产能够满足国内需要,帝国在第一次全球战争期间就尝试性的建立了第一批国有农场,通过机械化大生产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农业人口的比例。这确实起到了相当显著的效果,可是在战争结束之后,国有化与帝国的自由市场经济相抵触,大量的国有资产被变卖出售,一方面可以减少政府的负担,缩小政府的规模,另外一方面还可以用变卖国有资产的所得来抵偿战争期间所欠下的国债。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帝国的农民开始接受机械化农业生产的方式,大型农场出现在了帝国的各个角落里。
  经济危机期间,很多农场主因为生产出来的粮食作物卖不出去,最终破产,这又引发了新一轮的兼并风潮。虽然在薛希岳首相上台之后,出台了几部保护农业的法律,但这却无法阻止农场之间的兼并活动。到战争爆发之前,大型农场已经不再多见,更多的是超大型的,甚至是站地数百平方公里的超级农场。
  这种农业生产的大变革在很大的程度上使不少的农民破产,并且最终流入城市,由农民,乃至地主演变成了工人,资本家。这看起来很残酷,可这是必然的发展道路,大规模机械化的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降到了最低,并且大幅度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解放了更多被束缚在土地上的农民得已解放,投入到了效率更高的工业生产中去。实际上,在战争期间,帝国能够迅速扩大工业生产规模,在很大的程度上就得益于有大量的农民流入城市,成为了工业劳动力,而帝国军队能够征收到那么多的兵力,破产的农民也有一定的作用。
  战争爆发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再次提高,而在实施了战时配给制度之后,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畜牧业产品,禽蛋,奶制品等食品不再进入市场流通渠道,由帝国政府统一采购,统一分配。这一方面保护了农场主的利益,让农场主可以最大限度的生产,而不需要担心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同时也保证了帝国有充足的粮食供应,并且通过粮食供应来实施战时管制制度。
  可在战争的前两年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问题,即在战争爆发前,帝国的粮食产量仅与国内需求基本上持平,产能余量并不大,而在战争期间,肯定要扩大战略粮食储备数量,以应付天灾人祸。因此,帝国政府在23年底就出台了两项政策,一是参加粮食生产的百姓可以免服兵役,也就是说,不从农业人口中征召兵员,以保证有足够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另外一项政策就是,从24年度开始,帝国政府将统一发放粮食补贴,这也是帝国历史上第一次发放粮食补贴,通过粮食补贴来刺激农场住的生产积极性,以提高粮食产量。
  这两项政策都收到了相当不错的效果,23年的小麦收成就比22年提高了15%左右,到24年秋收时,稻米,玉米,豆类等重要的粮食产量都提高了一成以上。从24年开始,帝国还陆续扩大了对荒地,特别是适合改为农田的荒地的开垦数量,几乎以免费发放的方式将这些荒地交给愿意参加粮食生产的百姓,同时还提供必要的生产工具,种子,化肥等等生产的设施与物资,以保证生产能够迅速扩大。而最有效的办法,还是对新开垦荒地的高额粮食补贴。
  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到24年的底的时候,帝国的粮食产量实际上已经超过了帝国国内粮食需求的四成左右。也就是说,在战争期间,帝国国民的生活,特别是膳食水平与营养水准不但没有降低,反而还有所提高,这绝对是保证帝国军民士气与斗志的最有效的办法。这也使得帝国有足够的粮食拿来提供给出现粮食危机的盟国。
  而从25年开始,随着大量荒地开垦为农田,特别是当时西北地区的一些粮食产区开始生产粮食,帝国的粮食问题几乎是不存在的。从政府26年度的报告中就可以看出,帝国在26年的粮食总产量达到了12亿吨,而美国同年的粮食产量是8.7亿吨。显然,在农业生产方面,帝国远超过了美国。
  同一年,帝国的粮食消耗量是7.8亿吨,德国的粮食消耗量是2.4亿吨,波斯的粮食消耗量是1.7亿吨,另外盟国的粮食消耗总量是2.9亿吨。换句话说,帝国生产的粮食几乎可以养活同盟国集团的所有国家,如果算上其他国家的粮食产量的话,26年同盟国集团生产的粮食实际上是有节余的,而且是很大的节余。饥荒问题本不应该出现!
  看到这些统计报告,谈仁皓就有点迷糊了,就算当时还要养活几个占领地区的接近3亿人口,可这些占领地区的百姓最多只需要基本食品保证,而这只是帝国的食品配给的四分之一左右,算上同盟国集团节余出来的粮食,根本就不应该出现粮食危机,更不应该出现饥荒的。可问题是,饥荒确实出现了,怎么说,罗云冲不会拿这么大的事情开玩笑吧。那么,导致饥荒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呢?想了很久,谈仁皓只想到了两种可能导致饥荒的原因,一是客观存在的问题,二是人为导致的问题。
  客观存在的问题就是粮食产量的不平衡性,即粮食产区分布不平衡,各个国家的粮食产量不平衡,各个地区的粮食产量不平衡,最终就导致帝国有大量的粮食节余,而波斯帝国仅仅勉强维持自给自足,德国因为还要照顾到众多的占领区,其生产出来的粮食远不够需求。另外,交通环节上的问题也将导致饥荒出现,毕竟运输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而在战争期间,大部分的运力都用来运送武器弹药了,因此很难将粮食大规模的运送,结果造成帝国囤积了大量的战略储备粮,而德国的战略储备粮仓几乎要见底了。
  人为因素就是有政治家将粮食当作了战略牌来打,通过粮食来获取利益。准确的说,就是帝国希望在粮食问题上让之前一直不太顺服的德国软下来!也许德国军人都不怕在战场上流血牺牲,至少就谈仁皓所知,德国军人在战场上所表现出来的勇气,素质都不在帝国军人之下。可问题是,就算德国军人再不怕死,他们也不能饿着肚子打仗,他们更不能让自己的亲人在后方被活活饿死,而德国政府也不能看着国家陷入饥荒之中,最后因为饥荒而导致国内暴乱,甚至发生叛乱。
  想到这两个因素,谈仁皓恍然大悟,这确实是很毒辣的一招,可这与海军有什么关系呢?海军管辖的那些运输船仍然在大海上航行着,这些船该装什么货物,要装什么货物,这不是由海军决定的。当然,谈仁皓也相信,首相是个有理智的,而且很聪明的人,粮食可以当作政治牌来打,可是在敌人被击败之前,掐同盟国的脖子这可不是什么好事,至少首相不会在这件事上玩火。从帝国已经开始向西方提供粮食援助来看,至少首相也想把积压在帝国的战略储备粮仓里的那些陈粮都送出去,免得发霉变质,拿去养肥了粮仓里的耗子。
  了解粮食问题,谈仁皓也不过是在给自己找事情做,可要不了多久,他就清闲不下来了,而且聂人凤与甘永兴也不会让他成天无所事事的。
第四十二节
隼击长空
  第二天,聂人凤就带着罗云冲去了帝国京城,谈仁皓没有去过问,他甚至没有去给校长与罗云冲送行,主要是他不想被牵扯进去,要是校长发个什么神经,要谈仁皓跟着一起去京城的话,那他哭都哭不出来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谈仁皓偶尔回去找甘永兴吹牛聊天,不过大部分的时间他都留在了家里,陪陪已经开始哑哑学语的儿子,与父亲下下象棋,陪老妈到市区逛逛市场,与妹妹打几场羽毛球,日子过得也轻松舒适。最重要的是,谈仁皓终于抽出了时间,把他一直没有给妻子写的信全都补上了,而且还聪敏的落了不同的日期,结果他忘记了一点,盖在信封上的邮戳是不会给他把时间“补”回来的。当然,在大部分时候,谈仁皓还是得准时去海军司令部报道,然后就找个理由溜出来,至于他去做什么,恐怕除了甘永兴,就不会有人敢来过问了。
  这天,谈仁皓又准时到海军司令部报道,在翻完了报纸,喝完了两开茶后,他就决定开溜了,儿子已经在学喊“爸爸”了,就算让他继续留在办公室里,那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那是在让他受折磨。
  “记得下午帮我签名,别忘记了!”
  “没问题,我天天都记得呢!”杜兴也知道谈仁皓要去做什么,为了在下午下班的时候帮谈仁皓签名,他还把谈仁皓的笔记模仿了好多遍,以尽量不让人看出问题来。
  “怎么,今天这么早就想开溜?”
  听到这声音,谈仁皓就知道麻烦来了。他觉得有点奇怪,甘永兴一般是在上午处理公文,如果谈仁皓下午还在司令部的话,他才会来找谈仁皓聊会天,几乎不会在大清早就跑来找谈仁皓的。
  杜兴吐了下舌头,他已经看到了站在谈仁皓身后的参谋长。
  “对,就是这样,你先去处理吧!”谈仁皓给杜兴使了个眼神,然后才转过了身来。“参谋长,今天太阳是从西边出来了,你这么快就把事情处理完了?”
  “你小子要装,也要装得像样点吧。”甘永兴笑着走了过来,“你别以为杜兴学了几下,就能模仿你的签名了,办公处的人都跟我反应多次了。你要回家去,没有人拦你,没有必要让杜兴帮你签名吧?”
  谈仁皓笑了起来,他感到自己脸都红了起来,如果传出去了的话,那这肯定会成为一个大笑话。
  “你也该成熟点了,你这脑子有的时候挺聪明,有的时候却只会钻牛角尖,你又不是海军司令部编制范围内的人员,需要签名吗?”甘永兴摇了摇头,“我跟办公处的人打了招呼了,你今后不用签名,想来就来吧,睡懒觉也没有人管你。当然,这只限于校长不在的时候,校长回来后,你还是得表现得好一点,知道吗?”
  “谢谢参谋长,那我可以走了吗?”
  “这么急干嘛?是不是等着小宝喊你‘爸爸’?”
  谈仁皓惊讶的看着甘永兴,难道说,甘永兴还在他家周围安排了几个眼线,不然谈仁皓在家里做什么,甘永兴怎么知道?
  “没那么快的,小宝还没有到说话的年龄,不要以为喊得出声了,就会喊‘爸爸’了,我那小子,到两岁半的时候都还没有叫我过我呢!”甘永兴叹了口气,“今天没有什么要紧的事吧?”
  “这……应该没有吧,只是觉得留在司令部没有什么事好做,所以……”
  “那就好,你收拾下,等下我来叫你。”
  “干嘛?”谈仁皓不知道参谋长又要叫他去做什么事,每次被参谋长叫去做事,他都有种不好的预感。
  “跟我去机场,第一批‘游隼’到了,听我们的试飞员说,性能相当不错,比我们之前所有的战斗机,甚至是陆航的所有战斗机都要优秀很多,我们先去开开眼界。”
  “那好,我马上就可以出发!”这下,谈仁皓也来了兴趣,他也没有想到,“游隼”这么快就下线了。
  “那你先到外面等我,小张去开车了,我十分钟后就出来。”
  等甘永兴从侧门离开后,谈仁皓立即简单的收拾了下他的东西,来到司令部大楼外的时候,看到甘永兴的副官已经把车听在了阶梯旁。谈仁皓没有急着上车,他与小张聊了几句后,甘永兴也赶了出来。轿车一路无阻的朝机场而去,谈仁皓也很想见识一下这种传说中的“极限”战斗机。
  哈飞在拿到了海军27年的意向采购合同后,12月初就制造出了第一批预生产型的“游隼”式战斗机,并且立即展开了工厂试飞。为了加快试飞速度,哈飞组织了数百名工程师,三十多架预生产型的战斗机全部参加了试飞工作,这一阶段试飞的主要目的就是发现设计上的主要缺陷,并且收集基本的飞行数据,这样设计师可以及时的修改试飞中暴露出来的缺陷,并且根据基本性能上暴露出来的问题,对战机进行优化设计,尽量提高战机的性能。以往,这一阶段的试飞工作也许要几年,短的也要几个月,可是在战争期间,通过提高试飞飞机的数量,试飞的密度,增加工程师的人数等等方法,时间可以缩短到两三个月,甚至是几十天。
  到十二月底,几项主要的试飞工作完成,工程师迅速的拿出了修改方案,接着哈飞制造出了第一批正式型号的“游隼”。这批战斗机将有一半要提供给海军进行验收试飞,另外一般则继续参加工厂的试飞,为今后进行改进积累数据。而这批飞机就是在前一天运送到了舟山机场,一起来的还有哈飞的二十多名工程师,以及五十多名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飞机在送来的时候是被分解了的,工人们只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就组装出了几架战斗机,将其提供给海军的试飞部队。
  在还没有到达机场的时候,两架外形新颖的战斗机就从轿车头顶上飞过了,高度很低,可速度不是很快。
  “开快点,看来那些试飞员已经等不急了!”甘永兴也显得有点兴奋,这让谈仁皓很是奇怪,就他所知,甘永兴以前可是个坚定的“大舰巨炮”主义者呢。
  轿车开始加速,可怎么比,都比飞机的速度慢了很多。十分钟后,轿车直接开进了机场,停在了几架螺旋桨还在转动的战斗机旁。在谈仁皓与甘永兴下车的时候,那群正在战斗机旁忙碌着的工人与工程师只是朝他们看了一眼,仿佛没有注意到两人一样,又继续埋头干了起来。
  “少尉,你们这里谁是负责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7/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