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校对)第5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8/735

  蒋海龙扫视了众人一眼。“那我们就干,舰队等下跟随‘根河’号一起转向,第五舰队很有可能直接返回内克岛,我们以31节的速度南下,在明天凌晨的时候就能将第五舰队拦截下来!”
  “对,利用夜色接近,然后发动鱼雷攻击。如果美军的护航战舰反击的话,由巡洋舰牵制住护航战舰,我们每艘驱逐舰上有两份备用鱼雷,只要给我们半个小时的时间,就能重新装填好鱼雷,用鱼雷干掉美军的航母!”一名驱逐舰舰长立即提出了一套战术。
  蒋海龙就是干驱逐舰出身的,他很清楚驱逐舰上的那些重型鱼雷的威力有多大,而这也是驱逐舰对付大型战舰最有效的武器。而在多数情况下,驱逐舰在夜间进行鱼雷攻击的威力比巡洋舰上的重炮大得多,如果真能抓住机会进行两三轮鱼雷攻击的话,就算美军的护航战舰数量再多,美军的航母也将遭到沉痛打击。
  “不错,让我们三艘巡洋舰去吸引美军的护航战舰,然后驱逐舰趁机靠近,发射鱼雷,再全速脱离战斗,由我们来挡住美军的驱逐舰。就算三艘巡洋舰都拼光了,只要驱逐舰的鱼雷攻击得手,那我们就赚到了!”另外一名巡洋舰的舰长,也就是“泾河”号的舰长完善了这个战术。
  其他几个舰长也都点头符合,这是唯一有效的战术,要指望巡洋舰上的200毫米重炮去干掉航母是不现实的,而且这还得首先“征求”美军十几艘巡洋舰会不会同意,至于驱逐舰上的155毫米火炮,那就更没有戏了。
  “好吧,那我们就这么干!”蒋海龙站了起来,“巡洋舰掩护驱逐舰发动鱼雷攻击,采取打了就跑的战术,利用我们的雷达优势尽量消灭美军的航母!”
  作战计划就这么订了下来,这根本就算不上是作战计划,因为连一份草案都没有,就是几个舰长商量的结果而已。实际上,也不需要任何的作战计划,因为九艘战舰的作战行动规模并不大,指挥也不复杂,战术更为简短。对这九名舰长来说,他们需要的不是一份完善的作战计划,而是必死的决心,以及那么一点点运气而已!
第四十七节
危机四伏
  轰炸机一架接一架的飞来,又一架接一架的飞走,当天空中终于平静下来的时候,海面上却有没平静,斯普鲁恩斯的心情也是随着波涛起伏,仿佛随着战舰上的爆炸,他的心情也沉入了深海一样,久久无法平静。
  对斯普鲁恩斯来说,第五舰队遭到攻击的那一刻太熟悉不过了。唐帝国舰载轰炸机的作战效率仍然那么高,唐帝国的飞行员仍然那么的英勇无畏,轰炸机投下的炸弹与鱼雷仍然那么的致命。斯普鲁恩斯已经记不清是第几次在唐帝国俯冲轰炸机的尖啸声种感到了那种刺骨的寒冷,在鱼雷撞击战舰舰体时感到了死亡的恐惧。战争是无情的,唐帝国的飞行员也是无情的,当一艘接一艘的航母在炸弹与鱼雷的爆炸声中着火燃烧的时候,斯普鲁恩斯心底仅存的那一点希望也熄灭了,留给他的只是无尽的黑暗。
  第51特混舰队稍微靠北一点,首先遭到了第四特混舰队轰炸机群的集中攻击。如同以往的每次战斗一样,从一开始,那些带着“死亡传票”的轰炸机首先对付了航母,在彻底摧毁航母之前绝不在其他的战舰上浪费弹药。这是唐帝国海军航空兵的基本战术,也是最致命的战术,在战斗中,护航战舰没有多少吸引力,甚至无法对那些高速飞行的轰炸机构成多大的威胁。
  首先遭到轰炸的是“本宁顿”号,当时“汉科克”号距离“本宁顿”号不到5海里,斯普鲁恩斯几乎看到第一架俯冲的轰炸机在极限投弹高度上丢下了炸弹,虽然这架轰炸机在拉起的时候被高射炮弹击中,并且撞到了附近的海面上,但是其投下的炸弹也准确的落在了“本宁顿”号的飞行甲板上。灾难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在接下来的不到五分钟的时间里,“本宁顿”号又被另外两枚炸弹命中。万幸的是,没有一枚炸弹炸中舰岛,而且航母在躲过了所有鱼雷之前没有失去动力,不然的话,这艘航母肯定会被更多的鱼雷命中,并且将永远留在海面下数千米处的海床上。
  “汉科克”号,也就是舰队旗舰第二个遭到了轰炸。斯普鲁恩斯与他的舰队司令部参谋军官在这个时候已经被强行带离了司令剑桥,到了下方更安全的“避难所”去。“汉科克”号一直在努力的规避攻击,斯普鲁恩斯明显的感觉到,航母在做最后的抵抗,这就如同垂死的挣扎一样,虽然希望不大,但是还有一线希望。“汉科克”号的舰长确实创造了一个奇迹,在十分钟内,他避开了12枚航空穿甲弹中的10枚,并且避开了射来的18条鱼雷中的17条,最后命中了航母的两枚航空穿甲弹都在主甲板上方,也就是机库内爆炸,只震坏了一座蒸汽轮机,使航母丧失了四分之一的动力。另外,那条击中了航母左舷的鱼雷使舰体内部几个舱室进水,不过水密门最后拯救了其他舱室里的舰员,也拯救了这艘航母。
  位于特混舰队南面的“拳师”号最后遭到攻击,却遭到了最为集中的攻击,12架俯冲轰炸机,18架鱼雷轰炸机全都朝着这艘航母飞去。另外,“拳师”号也是运气最不好的一艘航母,仿佛其他两艘航母把第51特混舰队的运气都用光了一样。12架俯冲轰炸机中只有5架投弹成功,却有3枚炸弹命中了航母,其中一枚炸弹在主装甲的后方钻入了舰体内部,结果将两座蒸汽轮机全部炸毁。另外,18架鱼雷轰炸机有8架投雷成功,至少有3条鱼雷命中,其中有1条鱼雷没有爆炸。这也是“拳师”号唯一的好运,可另外两条鱼雷差点就让这艘航母立即完蛋。这另条鱼雷都命中了航母的左舷,一条在锅炉舱外面,另外一条在前弹药库附近。如果不是舰长及时下令关闭了1,3号锅炉舱,另外向前弹药舱注水的话,这艘航母肯定会完蛋。就算如此,航母在半个小时内的进水量接近4000吨,如果无法迅速抽水,并且恢复航母的平衡的话,那“拳师”号也回不了珍珠港。
  在不到20分钟的轰炸中,数十架轰炸机没有攻击一艘护航战舰,将炸弹与鱼雷都用在了航母上。除了一艘运气特别被的轻巡洋舰被射向“本宁顿”号的一条航空鱼雷误中,并且在十五分钟之后就断成两截沉没了之外,没有一艘护航战舰受损,可三艘航母都彻底的失去了作战能力,“拳师”号能否返回珍珠港还是个问题。也就是说,仅仅20分钟,第51特混舰队就被解除了武装,无法再继续作战了。
  在第一批轰炸机群飞走的时候,特纳曾发来消息,要求留下来掩护第51特混舰队。斯普鲁恩斯立即严令第52特混舰队全速向东航行,争取脱离战场,并且让所有参谋军官呼叫那些被打散了的防空战斗机,要求所有能够作战的战斗机都集中到第52特混舰队上空去,掩护第52特混舰队。
  在第51特混舰队抵抗轰炸的时候,第52特混舰队一直以最快速度向东航行,或者说是第51特混舰队为了避开轰炸,而被第52特混舰队甩下了。所以在浩凌恒率领机群返航的时候,第52特混舰队与第51特混舰队的距离已经扩大到了近50海里,而在张志云率领第二批轰炸机飞来的时候,两支舰队的距离还将扩大不少。
  斯普鲁恩斯很清楚,现在他的唯一希望就是保存第52特混舰队,而且他更清楚,第52特混舰队也被唐帝国的侦察机所发现,而第四特混舰队将遭到第五舰队轰炸机的打击,如果第四特混舰队的司令官还想获得胜利的话,就得在第一轮轰炸中彻底瓦解第五舰队的航空作战能力,让第51特混舰队与第52特混舰队都无法出动轰炸机继续攻击第四特混舰队。因此,第四特混舰队的轰炸机将分成两批,一批攻击第51特混舰队,另外一批攻击第52特混舰队。从之前攻击第51特混舰队的轰炸机数量上也能够判断出,还有一批规模相当的,甚至更大的轰炸机群正在接近,而且肯定会很快到达。只要这支机群干掉了第52特混舰队,那么第四特混舰队就有希望获得最后的胜利。当然,前提是,第四特混舰队得顶住第五舰队的轰炸机的打击。
  可以说,斯普鲁恩斯的判断,或者说是猜测还是相当准确的。当时黄晓天确实希望在第一轮轰炸中就彻底瓦解第五舰队的航空作战能力,他派出的两批轰炸机都有自己的目标。而且,黄晓天还给每一名领队飞行员详细说明了战术安排,先确保第五舰队的航母失去航空作战能力,然后在有多余力量的情况下,再将其击沉。
  正因为判断出了第四特混舰队的战术安排,所以斯普鲁恩斯没有让特纳留下了给他陪葬。而且,这还让他看到了一线希望。如果接下来到达的轰炸机群继续攻击第51特混舰队的话,那么第52特混舰队就很有可能逃出交战海域,然后返回珍珠港,这至少为第五舰队保存了一半的实力。如果下批轰炸机去攻击第52特混舰队的话,也许第52特混舰队还能创造一个奇迹,至少从刚开始的战斗来看,第四特混舰队的轰炸机很难一次性的解决掉三艘航母,最多使三艘航母失去作战能力。
  当张志云率领的机群从第51特混舰队附近飞过的时候,斯普鲁恩斯知道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而现在他只能希望特纳,以及第52特混舰队的运气好一点,顶住这批轰炸机的打击,至少不要被全部干掉。另外,他还得指望那批正在飞往第四特混舰队的轰炸机能够摧毁第四特混舰队,至少让第四特混舰队也失去作战能力,不然这一回合,第五舰队就将彻底失败!
  焦急的等待让斯普鲁恩斯变得烦躁不安,特纳没有将情况实时汇报给他,直到半个小时后,第52特混舰队才发来消息,而且这条消息是从一艘巡洋舰,而不是从第52特混舰队的旗舰“好人理查德”号航母上发来的。第52特混舰队的三艘航母都遭到了攻击,全都失去了作战能力,舰队损失极为惨重!这下,斯普鲁恩斯也知道希望极为渺茫了,而他到此还没有收到轰炸机群的消息。
  “好人理查德”号航母是最先遭到攻击的航母,当时特纳还来不及转移到“避难所”,航母就被炸弹给击中了。这枚炸弹就是张志云投下的,而且正好炸中了航母舰岛附近,造成的影响是相当巨大的。虽然特纳没有被直接炸死,但也受了伤,无法继续指挥舰队作战。这艘航母最后挨了三枚炸弹与一条鱼雷,在丧失了航空作战能力之后,速度还下降到了16节左右。
  接着挨炸弹的是“香格里拉”号。这艘航母在第一批俯冲轰炸机投弹的时候就挨了一枚炸弹,接着就被另外一枚炸弹以及两条鱼雷。可这艘航母受到的损失并不严重,如果不是弹射器被炸坏的话,航母还不一定会完全失去航空作战能力。那两条鱼雷也都打在了次要部位上,而且航母的防鱼雷隔离带起到了不小的作用,除了3号锅炉受损无法工作之外,没有其他重要设备出问题。最重要的是,航母的进水并不严重,在轰炸结束后,航母上的抽水机就开始工作,而且速度恢复到了24节左右。
  “安提坦”号最后挨炸弹。实际上,这艘航母比“香格里拉”号还要先受到攻击,只是最先进入的不是俯冲轰炸机,而是鱼雷轰炸机。两批鱼雷轰炸机在没有俯冲轰炸机配合的情况下,突防很不顺利,三分之二的鱼雷轰炸机在进入攻击范围之前就被击落了,最后只有8架鱼雷轰炸机投下了鱼雷,损失相当惨重。也就在“安提坦”号规避鱼雷攻击的时候,俯冲轰炸机的到来让这艘航母避无可避。结果,在7枚成功投下的炸弹中有3枚炸弹在航母上爆炸。
  第52特混舰队做出了顽强的抵抗,可在几乎没有防空战斗机掩护,遭到数十架轰炸机围攻的情况下,任何抵抗都没有多大意义。三艘航母都失去了航空作战能力,失去了继续战斗下去的可能。也许,斯普鲁恩斯只能庆幸没有任何一艘航母立即沉没,而且护航的战舰也没有遭到攻击,损失的人员没有预料的那么多吧。
  战局在这个时候“好转”。第52特混舰队的消息发来不久,斯普鲁恩斯收到了轰炸机群的报告,虽然轰炸机群在半路被截击,损失很惨重,而且攻击第四特混舰队的行动也非常困难,但是最终第四特混舰队的三艘航母都没有逃脱打击,分散进入的轰炸机让第四特混舰队更难以组织防空作战。
  至此,战斗基本上结束。在整个作战行动中,第五舰队向东航行了近30海里,斯普鲁恩斯也派水上飞机去寻找了落水的飞行员,主要是那些在半路上被击落的轰炸机飞行员,以及在舰队防空作战中被击落的飞行员,而这批水上飞机还带回来了二十多名唐帝国的飞行员,这算是个意外收获。
  按理说,斯普鲁恩斯此时应该安心了,或者说没有什么好顾虑的了,可斯普鲁恩斯却一点都无法放心,因为他认识到,第四特混舰队还没有被彻底击败,而且第四特混舰队的司令官在这个时候很有可能会继续战斗下去,而不会轻易的放弃。
  第五舰队距离珍珠港还有近1000多海里,任何支援飞机都飞不过来。以舰队现在的速度,四天之后才能回到珍珠港。而这四天之中肯定会发生很多的事情,唐帝国海军不会轻易放过半残的第五舰队,要回到珍珠港,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第四十八节
多手准备
  舰队在返航的时候,斯普鲁恩斯派人去看了特纳,弹片打在了他的左腿上,距离大动脉只有不到两厘米。军医已经把特纳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因为弹片卡在了骨头之间,战舰上的医疗条件有限,所以无法立即做手术取出来,只能在回到岛上医院之后才能进行手术。总体来讲,特纳的伤不会太重,最多在医院躺上一段时间就能完全康复。
  舰队官兵的损失并不小,阵亡官兵超过了2500人,大部分都是航母上的官兵,那艘倒霉的轻巡洋舰上损失了100多人,逃生的官兵都被救了回来。损失最惨重的还是飞行员,到当天下午,搜救飞机都回来之后,至少确认有418名飞行员没有回来,另外还有近30名飞行员将因伤残废。这几乎是第五舰队飞行员数量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仅仅一场战斗,就让斯普鲁恩斯数个月的心血损失了三分之一,可剩下的三分之二的飞行员都已经获得了实战经验,他们是幸存者,更是残酷竞争的胜利者。当这批飞行员再次飞上天的时候,他们就将成为“天之骄子”,成为美国海军,乃至整个美国的希望。
  对于舰队的损失,斯普鲁恩斯最关心的不是人员,这也不是他可以关心的事情,伤员都得到了照顾,落水的官兵都被救了回来。也许,还有一部分官兵没有找到,仍然在大海上漂泊着,可斯普鲁恩斯已经尽力了。他不能让舰队继续留在危险的海域,更不能拿数万名官兵,以及美国海军的希望去为那些没有找到的官兵做陪葬品。舰队必须要返航,而且必须要尽快返回珍珠港。可是现在舰队的状况却让斯普鲁恩斯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虽然航空鱼雷战斗部的威力比航空穿甲弹小多了,但是航空鱼雷却比炸弹更有威胁。即使是被鱼雷击中了次要部位,也能够给战舰造成巨大的损伤。第五舰队里有三艘航母被鱼雷命中,其中“香格里拉”号与“拳师”号挨了两条鱼雷,这两艘航母的损伤情况也是最严重的。“香格里拉”号勉强能够保持14节的速度,而“拳师”号的速度甚至连10节都达不到,更要命的是,这艘航母严重进水,如果速度太快的话,那么根本就无法减少进水量,肯定会在返回珍珠港之前沉没。“汉科克”号与“好人理查德”号各挨了一条鱼雷。“汉科克”号的情况要好一点,鱼雷的破坏不是很严重,而且在三套动力系统都能工作的情况下,还能保持20节以上的速度。“好人理查德”号的情况要糟糕一些,在进水被控制住之后,航母只能保持16节左右的速度。另外两艘没有挨鱼雷的航母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本宁顿”号与“安提坦”号都挨了三枚炸弹,而且这两艘航母上的火势很猛,损管人员在下午的时候才控制住了大火。到傍晚的时候,“安提坦”号上的彻底检查工作结束,速度恢复到了18节,在此之前,为了避免因为燃料泄露而再次导致火灾,航母上只有一套动力系统在工作,速度不到10节。“本宁顿”号上的检查工作在晚上八点后才结束,速度恢复到了接近20节,而在此之前,只能以12节的速度“爬行”。
  也就是说,当时舰队里的六艘航母中,“拳师”号的情况是最糟糕的,这艘航母就算只以8节的速度航行,能不能回到珍珠港都是个严重问题。其次就是“香格里拉”号与“本宁顿”号,两艘航母的速度在16节以下,而且都隐藏着不少的隐患,甚至连很多舱室都没有彻底检查。“好人理查德”号与“安提坦”号能够保持16节的速度,甚至更快一点,可也只能达到这个速度了。情况最好的就是“汉科克”号。在止住了进水,并且恢复了三套动力系统后,该舰能够以20节以上的速度返航。
  问题出来了,如果六艘航母一起返航的话,那么毫无疑问的,舰队的速度只有8节,一天只能航行不到200海里,至少需要7天的时间才能返回珍珠港。就算前往内克岛,也至少需要三天的时间,最快只能在明天傍晚的时候才能进入内克岛岸基航空兵的掩护范围。按理说,现在应该让速度在16节以上的三艘航母一起返航,把最糟糕的“拳师”号留在最后面。可斯普鲁恩斯不敢立即做出这个决定,因为他知道,在附近的海面下隐藏着数十艘唐帝国的潜艇,那些潜艇会让他们安然返回珍珠港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也许一批已经接到了消息的唐帝国潜艇艇长正在让他们的潜艇以最快的速度赶过来,围剿这头受了伤的猛兽呢!
  斯普鲁恩斯还考虑到了另外一个威胁,那就是在其东北面的那几艘第四特混舰队的巡洋舰与驱逐舰。攻击第四特混舰队的轰炸机带回来了一条消息,第四特混舰队在遭到攻击的最后关头已经转向正西,大概准备返回中途岛,然后返回关岛。如果第四特混舰队没有改变航向的话,到30日傍晚,与第五舰队的距离就接近400海里了。而第四特混舰队的三艘航母也受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就算这三艘航母都不会立即沉没,可也不会对第五舰队构成威胁了。为了掩护航母,那么第四特混舰队的护航战舰就应该与舰队一起返航,追上第五舰队的希望相当渺茫。那么,第四特混舰队的司令官会不会想办法让那支炮击编队来拦截第五舰队呢?
  到这个时候,斯普鲁恩斯都没有搞明白,为什么黄晓天要将那几艘战舰编成炮击编队?从轰炸机的报告来看,第四特混舰队的护航战舰数量比他预料的要少,显然,第四特混舰队没有单独的炮击编队,那几艘战舰是从航母战斗群里抽调出来组成炮击编队的。而这就变相削弱了航母的护航,特别是防空力量。如果这几艘战舰在第四特混舰队的航母战斗群里的话,也许就能有一艘,甚至是两艘航母避免遭到打击,至少保持部分航空作战能力,那结果又与现在完全不一样了。
  这个问题不需要斯普鲁恩斯细想,他也不会多考虑。威胁是摆在眼前的,那支炮击编队距离第五舰队不到200海里了,如果黄晓天让其南下的话,肯定能够截击第五舰队。可问题是,黄晓天也不是笨蛋,第五舰队的护航战舰没有受到多大损失,现在还有十几艘巡洋舰与三十几艘驱逐舰可以作战,他会让炮击编队前来送死吗?就算黄晓天有这个想法,那他也应该为那几艘战舰上的唐帝国海军官兵考虑一下,另外,那几艘战舰的舰长也得首先考虑一下第五舰队的护航战舰的战斗力吧,至少“巴尔迪摩”级重巡洋舰上的203毫米重炮,还有“弗莱彻”级驱逐舰上的533毫米重型鱼雷可不是吃素的,真打起来,足够将炮击编队给彻底解决掉了。
  最后,斯普鲁恩斯得出的结论是,那几艘战舰的威胁不小,可也无法歼灭第五舰队,而且此时他最应该关心的不是那几艘战舰,而是隐藏在周围海面下的那些潜艇。这也是所有舰队司令官在海战结束之后最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对而言,对航母战斗群,即使是受了伤的航母战斗群来讲,潜艇的威胁也远比海面战舰大。特别是在战斗结束,航母战斗群返航的时候,很容易成为潜艇的偷袭目标。如果在两年前,斯普鲁恩斯不会太重视这个问题,当时唐帝国海军主要装备的“乙”型潜艇的航程不够,难以威胁到夏威夷群岛海域的战舰。而“丙”型潜艇的数量又不是很多,更难以构成大的威胁了。可现在斯普鲁恩斯不会这么想。唐帝国海军已经开始大批量建造“丁”型潜艇,这是引进了德国海军的新型潜艇技术建造的一种性能优异的远洋潜艇,不但配备有标准的通气管,另外电池容量提高了很多,能够在水下潜航更久的时间。而且,这还是唐帝国海军第一种装备了650毫米重型鱼雷的潜艇,一种足以对任何一艘水面战舰构成巨大威胁的潜艇。在“丁”型潜艇服役之后的半年中,至少有140多艘商船在美国本土到珍珠港的航线上被击沉了!
  在舰队返航的时候,斯普鲁恩斯首先就下令加强反潜巡逻,舰队的速度不是很快,驱逐舰完全可以以反潜巡航速度跟上来。当地第五舰队缺少如同“李靖”级,“瑞兽”级这样的专用防空巡洋舰,只能尽量多配备驱逐舰来弥补舰队护航力量上的漏洞,因此第五舰队的驱逐舰数量相当多,这足以让任何一名潜艇的艇长在决定偷袭航母之前,考虑一下自己能否避开这三十几艘驱逐舰的围剿了。
  为了尽量提高反潜能力,斯普鲁恩斯还与内克岛的岸基航空兵取得了联系,让内克岛那边尽快派遣一批远程反潜巡逻机过来。可问题是,第五舰队至少要在明天晚上才能进入反潜巡逻机的掩护海域,也就是说,在此之前,只能依靠自身的反潜力量来对付很有可能已经到达的唐帝国潜艇了。
  到晚上八点半,也就是在最后一艘航母的检查工作结束,开始提速的时候,斯普鲁恩斯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三艘能够保持16节巡航速度的航母组成一个独立的编队先行返回珍珠港。另外两艘能够保持14节速度的航母组成第二个编队,先前往内克岛,然后去考爱岛那边进行简单修补,或者是直接返回珍珠港。而“拳师”号航母则由六艘驱逐舰保护,以8节的速度返航。
  显然,斯普鲁恩斯也不想多在战场上停留了,可这个决定却带来了两个问题。一是舰队的反潜力量将被分散,而单独行动的三支航母编队都有可能遭到潜艇的围攻。另外一个就是,如果第四特混舰队的司令官判断出第五舰队将分成好几批返航的话,那么他留在战场东北面的炮击编队会不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到时候,就算潜艇没有干掉“拳师”号,那几艘杀来的巡洋舰与驱逐舰也很有可能解决掉“拳师”号,而为“拳师”号护航的六艘驱逐舰肯定不是第四特混舰队炮击编队的对手。
  最危险的就是“拳师”号,这艘航母受的损伤太严重了,就算回到了珍珠港,也至少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够修复,可这总比永远都回不了珍珠港好上一万倍吧。六艘驱逐舰对付偷袭的潜艇应该过了,可问题是,在面对三艘重巡洋舰,六艘驱逐舰的时候,这六艘“弗莱彻”级驱逐舰将毫无招架之力。
  如果派遣巡洋舰去护航的话,这还得分派一批驱逐舰过去,而且会进一步分化第五舰队的护航战舰,让另外两个航母编队也受到威胁。而第五舰队的护航战舰不可能同时保护三支航母编队的。最后,斯普鲁恩斯再次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由六艘“巴尔迪摩”级重巡洋舰,以及八艘“弗莱彻”级驱逐舰组成一支单独的舰队,去对付第四特混舰队的炮击编队!
  相关的命令在晚上十一点之前就下达了,六艘巡洋舰与八艘驱逐舰组成的编队也随后脱离了正在加速的航母编队。斯普鲁恩斯也打出了最后一张牌,现在他也无计可施,而他只有一个希望,那就是尽快回到珍珠港,让几艘受损比较轻的航母尽快修复,再次投入战斗,可他觉得自己的这个希望有点高了,甚至可以叫做奢望。
  让斯普鲁恩斯没有想到的是,蒋海龙中校指挥的炮击编队即将赶过来,而第五舰队分散行动,实际上就给了蒋海龙一个宝贵的机会,如果斯普鲁恩斯晚几个小时让舰队分散的话,也许结局就完全不一样了。
第四十九节
拦截
  决定前往拦截第五舰队之后,蒋海龙迅速的冷静了下来。他很清楚战斗的危险性,比起第五舰队那几十艘护航战舰来讲,他指挥的这九艘战舰根本就不值得一题。兵力上的劣势是无法改变的,而蒋海龙他们只有两个优势,一是必死的决心,二是更好的雷达。如果能够将这两个优势有效的利用起来的话,那也不是没有机会创造奇迹。
  蒋海龙不是一个喜欢蛮干,也不是那种只知道蛮干的军官。这些年来的遭遇让他悟通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在必要的情况下,实力并不决定一切,合理的安排,合理的使用各种有利的条件,才是获得胜利的关键。这个道理不仅仅在战场之外适用,在战场上也是一样。如果无法利用自己的优势,而硬要已己之短,拼敌之长的话,那么失败就是无法避免的。在舰队转向之后,蒋海龙就一直在思考,该怎么将他手里的两个优势利用起来。
  士气与战斗意志方面的问题很容易解决,蒋海龙在晚上八点半,也就是官兵开始换岗的时候,他就通过舰队内部通信频道宣布了这次的作战行动。蒋海龙没有喊那些用来振奋人心的口号,也没有说什么大道理,他知道没有这个必要,每一个站在岗位上的官兵都很清楚那道命令的含义。他只要求每一名官兵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回想一下当初在镇海旗前宣布的那份誓言,现在,就是他们兑现自己誓言的时候了。
  相对而言,技术方面的问题更难解决,蒋海龙等几名舰长都是从航海,枪炮,轮机等几个传统部门出身的,他们对电子技术的了解并不多,只知道雷达是一种能够在夜间发现远处战舰的有效工具,是一种能够让舰炮与鱼雷准确命中远方目标的工具。当然,蒋海龙他们都很清楚雷达的重要性,而且在之前的战斗中,都有过利用雷达来引导高射炮对付轰炸机,以及利用雷达来轰击海面与岸上目标的战斗经验。可问题是,怎么将雷达的效果发挥出来,这是一个战术问题,而不是一个技术问题。
  帝国海军在雷达方面的优势是相当明显的,当时帝国海军已经研制出了专门用来搜索海面目标的雷达,而且已经装备到了海军的战舰上。可问题是,这种新式雷达的产量还不是很高,第一批装备该雷达的是第三特混舰队的战列舰与重巡洋舰,以及其他舰队里炮击编队里的重巡洋舰,而航母战斗群里的巡洋舰在很多时候并不承担炮战任务,所以没有优先装备这种新式雷达,蒋海龙手下的那三艘巡洋舰上都只有一部雷达,而且是以对空探测为住,探测海面目标的能力并不是很突出。
  相对而言,美国海军装备的雷达就远不如帝国海军了。美国海军还没有专门的对海搜索雷达,而且其对空探测性能也比不上帝国海军的雷达。就蒋海龙所知,当时美国海军的雷达的鼓掌率一直居高不下,主要是因为要在技术上追赶唐帝国,而采用了很多不成熟的技术,结果就导致雷达经常无法正常工作。另外,美国海军在使用雷达的经验方面是比不上帝国海军的,其雷达的对海探测能力并不强。从之前的多次海战来看,美国海军的雷达能够发现20海里外的战列舰,15海里外的巡洋舰就已经相当不错了。而蒋海龙这三艘战舰上的雷达都能够保证探测到20海里外的重巡洋舰。
  经过反复思索之后,蒋海龙确信,要战胜敌人,他就必须要把握住“偷袭”这个机会,利用雷达的探测优势,在尽量远的距离上发现美舰队,同时弄清楚美舰队的情况,找到合适的突破口,然后用巡洋舰吸引住美军的护航战舰,只要美军的护航战舰被引开,那就让六艘驱逐舰去冲击美军的航母,用鱼雷将航母击沉,如果运气好,驱逐舰应该还有第二次鱼雷攻击的机会!
  其他几名舰长也都是这么想的,必须要引开美军的护航战舰,为驱逐舰创造偷袭的机会,如果进行正面战斗的话,不管是炮战,还是鱼雷战,他们都不是美军护航战舰的对手。接着,蒋海龙就将任务安排了下去,三艘重巡洋舰在一起行动,驱逐舰的速度更快,被安排在了后方。在与美舰队接触之后,由巡洋舰先进行攻击,炮击美军战舰,然后向西转移,驱逐舰则利用这个机会,迅速绕过美军护航战舰的防线,寻找美军的航母,完成鱼雷攻击!
  此时,帝国海军的另外一个优势显现了出来,那就是在驱逐舰上安装了雷达。
  帝国海军不是第一个在驱逐舰上安装雷达的国家,波斯海军早在一年多前就在几艘从帝国引进的“城市”级驱逐舰上安装了雷达,后来英国海军也在几艘驱逐舰上安装了雷达。而真正大规模为驱逐舰安装雷达的则是帝国海军。从25年底开始,帝国海军就陆续为驱逐舰安装雷达了,到此时,几乎所有主力舰队里的驱逐舰上都有雷达。本来“城市”级在设计的时候就预留了安装雷达的位置,因为改装的工作并不复杂。
  驱逐舰安装雷达的好处很多,一是可以在不过分削弱舰队防空能力的情况下,取代巡洋舰执行防空警戒任务,二是可以充分的利用驱逐舰上的高射炮,增强驱逐舰的防空力量。可最重要的还是让驱逐舰首次拥有了在远距离上发现那些在海面上航渡的潜艇的能力。因此,驱逐舰上的雷达的对海探测能力并不弱,能够发现数海里外的潜艇,并且赶在潜艇下潜之前赶过去,确定其大概位置,这大大的提高了驱逐舰的反潜作战效率。当然,这些雷达要发现航母这类比潜艇大得多的目标,自然不在话下了。
  相关的任务安排下去之后,蒋海龙也只有等待,说实话,他不喜欢等待,希望能够尽快战斗,最好是第五舰队就在他的眼前,那么,他就不需要任何等待,立即与第五舰队展开战斗了。可问题是,当时他必须等待,而且他还不知道第五舰队会不会直接返回内克岛。如果第五舰队南下的话,那他就无法及时的拦截第五舰队,战斗很有可能在白天进行,这对他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因为在白天,雷达的意义并不大,而且驱逐舰不可能偷袭第五舰队,他就只能与第五舰队的护航战舰打一次面对面的战斗了!
  此时,蒋海龙很想有人来告诉他第五舰队的具体行踪,可他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吃过晚饭之后,他就收到第四特混舰队发来的消息,现在舰队正在返回中途岛的途中,虽然三艘航母都没有战沉的消息让蒋海龙很高兴,但是第四特混舰队不会来协助“送死舰队”,只能依靠他们自己的力量去寻找,并且拦截第五舰队了。
  迫不得已之下,蒋海龙不得不把三艘巡洋舰上的水上飞机都派了出去。原本,“江河”级重巡洋舰在设计的时候可以携带三架水上飞机,其中一架得固定在弹射器上,机库只能容纳两架水上飞机,可是在作战时,如无特别要求,“江河”级都只携带两架水上飞机,因为固定在弹射器上的那架水上飞机将影响到附近几座高射炮的射界,另外在遇到高海况的时候,还不是很安全。因此,当时蒋海龙只有六架水上飞机可以调动,其中一架还出了故障,根本就飞不起来。
  蒋海龙将四架水上飞机都派到了舰队的前方去,即第五舰队返回内克岛的航线上去,另外一架则被派到了第五舰队南下的航线上去。如果现在是白天的话,也许这几架水上飞机还会有不少的收获,可问题是,现在是夜晚,巡洋舰携带的水上飞机是没有安装雷达的,狭小的机身内也装不进雷达,要靠飞行员的眼睛寻找黑夜之中的战舰,这是相当困难的,蒋海龙也不会抱多大的希望。
  可以说,在当时的情况下,蒋海龙能否拦截下第五舰队都是个问题,特别是在斯普鲁恩斯让三艘航母加速前进,而且另外两艘航母的速度也达到了14节,只有“拳师”号的速度是8节。如果运气不好的话,蒋海龙指挥的“送死舰队”很有可能在“拳师”号前面通过,而不会有任何发现。那时候,蒋海龙也许会判断第五舰队没有返回内克岛,而是南下规避,他就得向南追击,从而不可能找到第五舰队,就不会与第五舰队发生战斗。
  事情也就在这个时候戏剧性的改变了,斯普鲁恩斯的担心成立事实,而且,正是那艘发现了两艘美国航母的潜艇改变了“送死舰队”的航线,最终让双方的巡洋舰与驱逐舰在大海上爆发了一场激烈的炮战。
  最先发现“香格里拉”号与“本宁顿”号的是一艘“丁”型潜艇,这是当时帝国海军装备的最先进的,也是最大的潜艇,其主要技术都是从德国引进的。当时,廖洪鹏那批帝国海军潜艇部队的军官去德国,就是要从德国获取这些技术,并且先借用德国海军的潜艇熟悉怎么使用新的潜艇。
  帝国海军在拿到了德国的潜艇技术之后,只做了一些细节修改,主要是为了适应帝国海军的要求,比如帝国海军潜艇并的平均身高比德国的少了5厘米,而且在一些习惯方面并不意义,因此在具体的设计方面就不可能完全一样。不过,“丁”型潜艇基本上保留了德国新式潜艇的技术特点,并且在一些关键技术方面还有所突破,比如通过增加排水量,优化艇体设计,在保持主机功率不变,速度不降低的情况下,增加了2成的电池,使潜艇的潜航能力提高了不少。另外,潜艇的首鱼雷发射管为六具,没有尾鱼雷发射观,备用鱼雷的数量也比德国的同型艇多了6条。潜艇上首次采用了高保温率的冰柜,持续作战能力提高到了近三个月,而德国的同型艇只有两个月。
  可以说,“丁”型艇是整个二战时的“终极”潜艇,其性能比德国的XXI型还要稍微高一点,是现代潜艇的逼租。而这也是帝国海军当时最强大,最优秀的潜艇。到26年中期,帝国海军仅仅建造了不到30艘该型艇,全部部署在了太平洋战场上,其中在中太平洋上活动的有10艘左右。而这些潜艇全都没有派去执行侦察警戒任务,而是用在了最能发挥潜艇威力的美军运输航线上。
  这艘潜艇就是在执行完了破交作战任务,在只剩下了不到半个月的食物与淡水之后,踏上了返航航线的。而当时,潜艇上还有8条鱼雷没有使用,在之前的两个月的破交作战中,这艘编号为542的潜艇袭击了两支美军运输船队,至少确认击沉了4艘万吨轮,却消耗掉了一大半的鱼雷。这个战绩不算很好,可万幸的是,潜艇躲过了驱逐舰的数次攻击,而且成功的完成了任务,除了一名艇员因为犯了阑尾炎而病倒之外,没有人员伤亡。
  文皓矛对这个战绩很不满意,以前他用“乙”型艇在一次战斗中就干掉过五艘运输船,而这次他有两次攻击的机会,结果却仅仅干掉了四艘万吨轮,这确实太差了一点。特别是在想到二哥文嘉乾不久前在东地中海将一艘意大利的战列舰送入了海底,他心里就更不舒服了,这也让文皓矛决定,回到基地后,他也要申请调往地中海战场,那边有更多的猎物在等着他呢!
  也就在文皓矛犹豫着是否在潜艇返回塞班岛基地之前就把调职申请书写好的时候,凄厉的警报响了起来,接着,负责轮值了望的二副从紧急通道里滑了下来,潜艇暴露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8/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