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校对)第4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4/735

  当天晚上,新到达的六个步兵师的师长全都赶了过来,向古迅雷报道了。古迅雷也将另外五个师的师长叫了过来。此时,名义上古迅雷手里有11个师的兵力,而实际上其总兵力大概相当于9个师而已。在让新到达的六个步兵师尽快转移到沃尔卡之后,古迅雷给这些作战部队部署了新的任务。
  第九步兵师将前往阿米代尔接替第一步兵师与第二步兵师,负责阿米代尔的防御工作,另外,第二骑兵师的两个骑兵营也将撤下来。从这个安排上来看,古迅雷实际上是将战斗力最弱的部队放到了阿米代尔去。
  所谓的“第一步兵师”,“第一骑兵师”这都只是古迅雷自己手下的作战部队的临时称呼,或者说是一种临时编制。而这个称呼本身也有一定的意义。在赋予这些部队临时编制的时候,古迅雷是按照部队的战斗力来安排番号的。也就是说,越靠前的番号就表示部队的战斗力越强悍,而越靠后的,那就是在训练时的水准越差的。当然,这个番号没有得到陆军司令部的承认。
  古迅雷将第一步兵师,第二步兵师都留在了后面,这两个步兵师的减员率是最高的,其实主要是提供了一批部队给第一骑兵师,所以其兵力只有正规编制的六成左右,远没有达到作战需要的水平,而这也是古迅雷的预备队。而用来补充损失官兵的兵力要在第四批运输船队到达的时候才能抵达,而那将是半个月之后的事了。
  用来进攻塔姆沃斯的主力是第一骑兵师,第二骑兵师,第三步兵师,第四步兵师以及第五步兵师,而第六步兵师与第七步兵师为战役预备队,第八步兵师留在了沃尔卡,负责协助第九步兵师作战,如果美军继续南下的话,那么至少还有两个步兵师可以抵挡,而不至于被美军迅速突破。
  实际上,古迅雷手里的兵力是相当充足的,第一步兵师与第二步兵师撤回到麦夸里港休整,这两个步兵师在必要的时候完全可以参加战斗。而他组织了五个师的兵力攻打仅仅只有不到两万美澳军队防守的塔姆沃斯,这确实有点“过分”了。当然,美军是没有胆量直接攻打阿米代尔的,只要帝国的舰队还在海上活动,那么美军在走下一步之前,肯定得考虑好怎么对付头顶上的轰炸机。
  27日上午,各部队还在机动的时候,古迅雷收到了最新的空中侦察报告。集结在格伦因尼斯的美军已经在头天晚上向西面前进了,另外腾特菲尔德的美军也在向西面前进。也就是说,美军放弃了直接南下的打算,准备避开唐帝国的舰载轰炸机,沿内陆的交通线南下。这与之前的情报完全吻合。这天,颜国忠也返回了维拉港,在走之前,他还再次叮嘱了古迅雷与袁野。
  “美军肯定会以最快的速度南下,谈仁皓与郝东觉已经保证让舰队更靠近海岸线,尽全力拖住美军的前进速度,为你们争取到时间。”颜国忠在上飞机前仍然没有忘记叮嘱两个前线指挥官,“你们要尽全力进攻,以最快的速度打下塔姆沃斯,不然,我们就很有可能与美军打一次大会战,而在航空支援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这对我们没有多少好处。”
  “老颜,你就放心吧,我们知道该怎么打!”袁野已经听得有点不耐烦了,他有点想不通,颜国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婆妈了?
  古迅雷笑着点了点头。“我会与袁野将军配合的,打下塔姆沃斯的难度不大,就算是与美军打一次会战,我们也有信心获得胜利!”
  颜国忠看了两人一眼,这次他没有再罗嗦什么,与两名年轻将领告别之后,他登上了水上飞机。
  目送颜国忠乘坐的水上飞机离开之后,古迅雷与袁野这才离开了码头。
  “袁将军,我马上就赶到沃尔卡去,争取在今天晚上就让部队出发。”
  “我会让后勤保障部队在今天晚上赶到沃尔卡的,另外,陆战队最迟在明天一早就将发动进攻,我会在前线指挥作战。”
  “那我们在前线联系。”
  两人相互道别后,古迅雷就直接回到了他的临时司令部。警卫营的官兵已经做好了出发的准备工作,而司令部的参谋军官也把设备都收拾了起来。中午的时候,古迅雷他们离开了麦夸里港,很快就在路上遇到了最后出发的第八步兵师,当天傍晚就到达了沃尔卡。古迅雷仍然把前线司令部设在了沃尔卡,不过当天晚上,他赶到了第一骑兵师的师部。同时让人去把另外几个师长也叫了过来。
  “我们的侦察部队在下午的时候送来了消息。”张晓林的伤已经好了大半,除了胳膊在活动的时候还有点痛之外,已经没有什么大碍了。“塔姆沃斯的美军正在扩大防线,大概已经知道我们将全力进攻。不过,没有迹象表明美军在向塔姆沃斯增兵。原本部署在韦里斯克里克以及马鲁兰迪的美军没有出动的迹象。从现在美军的部署情况来看,塔姆沃斯的美澳军队肯定收到了颜国忠的命令,要他们死守塔姆沃斯,为北面的主力部队转移争取到时间。如果确实如此的话,那么麦克阿瑟的主要目的就是增援悉尼港!”
  古迅雷微微点了点头,在别人做战况汇报的时候,他没有插嘴的习惯。
  “北面的美军在天亮前至少行进了100公里左右。从空中侦察的结果来看,美军现在还没有离开舰载轰炸机的打击范围,第一特混舰队在上午,中午,下午各安排了一轮轰炸。美军已经转移到了森林里面,没有在白天继续前进,大概会在夜晚行军。”张晓林在地图上标出了北面美军主力兵团所在的位置,“就算如此,到明天晚上,美军就将脱离舰载轰炸机的打击范围,然后全速南下。因此,我们最多只有三天的时间来完成攻打塔姆沃斯,并且向纳拉布赖的推进行动。就算没有任何的阻挡,我们也需要一天的时间才能从塔姆沃斯赶到纳拉布赖,也没是说,我们最多只有两天的时间来攻打塔姆沃斯,为了保险期间,最多只能在塔姆沃斯作战36个小时!”
  “那我们就得投入所有的主力部队!”翁羽在这个时候开口了。
  “这早在计划之中,这次,两个骑兵师与第四,第五两个步兵师一起进攻,第三步兵师充当战术预备队,而第六与第七步兵师将在半天之内赶上来。”古迅雷也开口了,他翻出了塔姆沃斯的地图,“第一骑兵师与第四步兵师向北面包抄,以最快的速度攻占塔姆沃斯与冈尼达之间的这条公路线,然后向南进攻,重点攻打西面的美军机场。第二骑兵师与第五步兵师从正面进攻,在突破了美军防线之后,第二骑兵师要以最快的速度向美军机场方向穿插,而第五步兵师则扫荡沿途的美军残余部队,争取在12个小时之内完成进攻作战。必要的时候,我会让第三步兵师参战,当然,最好是不需要动用预备队。”
  几个师长的神色都严肃了起来,这可是个不容易完成的任务。
  “作战时,尽量利用航空支援,以及炮兵的支援,注意保存装甲力量,这才仅仅是个开始,在半个月之内,我们别想获得新的坦克战车了。”古迅雷抬起了头来,“要速战速决,不要与美军缠斗,美军的指挥所应该在机场,所以攻占机场极为关键,争取在白天的时候就能打到机场。如果在明天天黑之前还无法攻占机场的话,那我们就在夜间扫荡其他地区的美军,等到天亮之后再进攻机场!”
  “那我们什么时候出发?”翁羽问了一个有点低级的问题。
  “现在,部队半个小时之后上路。”古迅雷长吸了口气,“第一骑兵师首先出发,在塔姆沃斯北面20公里处建立一处前线补给基地,燃料运输车队会随后到达。所有的坦克要在这里完成燃料补给工作。记住了,我们只有一个晚上的时间来做这些准备,天亮前,所有的部队都要投入到进攻中去!”
  几个师长都暗叹了口气,这样的战役安排太紧凑了。
  “各位,作战难度是很大的,这也正是考验我们的时候。如果没有其他问题的话,那就立即去做准备吧,记得给每名官兵都发几份口粮,至少陆战队的那些口粮的味道还不错嘛!”
  众人立即笑了起来,陆战队享受的待遇与海军舰队是一个水平的,而这要比陆军的待遇强多了,而众人的一致评价是,陆战队的单兵口粮要比陆军的好得多,不但有好几种口味,而且还很有营养,不像陆军的口粮一样,就那么两种几十年没有变过的口味,而且吃了还经常拉肚子!
  半个小时后,第一骑兵师的先头部队就出发了。五个师的兵力是分头出发的,因此只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所有的部队就离开了沃尔卡,朝着塔姆沃斯杀去。
第二十六节
泰山压顶
  如果不是要在29日傍晚之前打下塔姆沃斯,并且赶在下个月一日的凌晨到达纳拉布赖的话,古迅雷不会一口气投入四个师,超过5万名官兵的部队去攻打仅仅只有不到2万美澳官兵防守的塔姆沃斯。
  与大部分老资格的陆军将领不一样,古迅雷从来都不推崇“人海战术”,在他看来,如果需要利用兵力上的优势才能击败敌人的话,这绝对是对将领最大的羞辱。一名优秀的将领是能够利用劣势兵力打败强大的对手的。而在实际的作战行动中,古迅雷绝对是一名战术指挥上的艺术家。在俄罗斯战场上,古迅雷指挥的战斗几乎都是以少打多。特别是在攻打伏尔加格勒的那场战役中,他用20个师的兵力足足牵制住了数倍于自己的强大敌人,并且最终扭转了战局。在西欧战场上,古迅雷更是数次创造了以少打多的胜利战果。就连德国陆军以防御出名,以利用劣势兵力挡住敌人强大进攻而闻名的莫德尔上将都不得不佩服古迅雷在指挥进攻中,对兵力的合理应用。可以说,在进攻作战中,古迅雷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合理的时间,将合理的部队,投入到合理的战场上去,并且以此形成突破,最终完成战役行动。当然,前提条件上,他手上的部队都得有足够强悍的战斗力。
  实际上,在这几天的战斗中,虽然古迅雷指挥的是一支“预备役”军团,但是他的指挥才能也显现了出来。“阿米代尔阻击战”就是他指挥能力的一个极端表现。在用三个营挡住了数万美军的同时,他集中兵力合围了数量上不比自己少的美军,从而奠定了登陆作战第一阶段战役胜利的基础。如果当时他再抽调几个营过去的话,恐怕要合围布雷德利的美军机动部队就很困难了。
  这也正是陆军将领的一大特点。如果说,海军舰队司令官最需要的能力是把握住战机的话,那么陆军将领不但需要把握住战机,还得合理利用手里的兵力,将机会转变成胜利的果实。这也是古迅雷与谈仁皓相似的地方,虽然两人指挥的部队不一样,执行的作战任务不一样,但是在战场上,两人都能够准确的把握住战局,并且合理的应用有利条件,最终利用渺小的机会获取胜利。当然,在澳洲战场上,因为受到众多因素的限制,比如兵员素质,兵力,以及支援力量不到位等等,古迅雷还没有能力完全展现出他的个人指挥才能,不过他已经在尽其所能的,将部队的战斗力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并且尽可能的完成战役计划,达到战役目的,获得战役胜利!
  相对于之前歼灭美军机动部队的作战行动而言,攻打塔姆沃斯的行动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难度。用四个师,外加三个师的预备队的强大兵力要打下只有一个半师兵力防御的塔姆沃斯,确实没有什么难度,而最困难的是,古迅雷必须得控制住部队的损失,特别是装甲部队的损失,不然的话,在打下了塔姆沃斯之后,他就没有能力继续向纳拉布赖推进了。
  28日凌晨前,所有进攻部队都部署到位,坦克,装甲车辆都在临时集结点补充满了燃料与弹药,炮兵也在随后部署到了预先设置好的炮兵阵地上。在天亮前,第一骑兵师首先出发,而第四步兵师的官兵在紧随第一骑兵师之后向塔姆沃斯北面推进。接着,第二骑兵师也离开了集结地,第五步兵师的官兵则搭乘着运输车辆,跟随在第二骑兵师的后面推进。古迅雷把前线司令部设在了集结点的后方,并且让第三步兵师负责守卫囤积弹药燃料的地点。此时,第六,第七步兵师正在全速赶来。
  最先与美军遭遇的就是第一骑兵师的先头部队。如同以往一样,张晓林在收到了前线发生战斗的消息后,立即率领他的警卫连冲了出去。美军的阻击并不是很顽强,充当先锋部队的混成团迅速的突破了美军的防线,继续向塔姆沃斯北面的公路线推进。张晓林立即让骑兵团展开,扩大了进攻正面,另外让摩步团紧随骑兵团推进,将两个摩步营摆在了骑兵团的侧翼,防止美军的步兵从骑兵团侧翼发动攻击。
  张晓林并不担心受到美军坦克的威胁,至少从航空侦察获得的情报来看,塔姆沃斯的美澳联军中没有几辆坦克,都是步兵部队,不过,在近距离作战中,如果步兵有足够厉害的反坦克武器的话,仍然能够对骑兵构成巨大的威胁。
  相对而言,第一骑兵师这边的战斗是比较轻松的,特别是在第四步兵师跟上来之后,在步坦联合进攻面前,美军的抵抗就更加微弱了。虽然这两个师的官兵大部分都是新兵,但是他们都严格的按照训练时的步坦协同进攻的方式在向前推进。这正是装甲部队进攻的精华所在,在联合作战成为陆地战场上的主要战术时,在各种新式武器出现在了战场上的时候,任何一个单一兵种都不可能在战场上获得胜利,只有各个兵种相互配合,才能够取得胜利。
  到上午八点左右,舰队的轰炸机到达了战场上空,美军再也无力阻挡第一骑兵师与第四步兵师的进攻了。而这时候,第二骑兵师才刚刚突破了美军的第一道防线,紧随其后的第五步兵师正在扫荡阵地上的残余美军。
  第二骑兵师在进攻的开始阶段并不是很顺利,他们是从美军阵地的正面进攻的,而这也正是美军防线上最坚固的地方。炮兵为第二骑兵师提供了至少十五分钟的炮火准备,可问题是,原本计划在六点五十分到达的舰队轰炸机却没有赶来。翁羽没有等待轰炸机到来,在炮击结束之后,他立即让骑兵团展开队形,三个骑兵营一同向美军阵地发动了进攻。而此时,古迅雷也下令,让炮兵向美军纵深阵地进行遮断式炮击,掩护第二骑兵师进攻。如果没有炮兵的继续掩护的话,那么第二骑兵师的进攻肯定会遇到更大的麻烦。
  在前三轮进攻中,第二骑兵师至少损失了17辆坦克,美澳联军(实际上是澳洲军团)的抵抗意志让翁羽都有点惊讶。在第四轮进攻的时候,他让第五步兵师的步兵跟在了骑兵团的后面,而他则亲自率领警卫连冲在了最前面。这次进攻才突破了美澳联军的防线。在骑兵部队取得突破之后,步兵立即投入了战斗,扩大突破口,接着摩步团的步兵也跟了上来,发动了横向进攻。
  战斗打到了七点五十分,第一批舰载轰炸机才赶到了战场,这比预定的时间足足晚了一个小时。不过迟到总比不到好。第一批到达的两个中队的轰炸机全部集中轰炸了第二骑兵师西面的美军阵地,执行轰炸任务的那个战斗机中队还一直在战场上空盘旋,用20毫米机关炮扫射着美军防线,为第二骑兵师开路。
  八点半,第二骑兵师突击到了美军第二道防线前面,此时炮兵已经对美军阵地进行了足足40分钟的猛烈炮击。虽然大部分美澳官兵都在这个时候回到了阵地上,但是他们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组织防御了。在第二骑兵师的坦克冲过来之前,大部分美澳官兵都还没有组织起来呢,更不可能形成有效的抵抗。等到美澳官兵反应过来的时候,骑兵部队已经穿透了其防线,跟在坦克后面的步兵迅速的投入了战斗。也就是说,这道防线实际上已经崩溃了。结果,美军官兵的抵抗意志首先崩溃,并且在没有收到命令的情况下就向第三道方向撤退了。反而是澳洲军团的官兵一直在坚持抵抗,结果绝大部分的澳洲军团的官兵没有能够逃出去,全都牺牲在了这道防线上。
  澳洲军人在战场上所表现出来的顽强意志,古迅雷早在西欧战场上就领教过。当时他在向敦刻尔克突击的时候,就有一个澳洲远征军团在英军的编制范围之内。而且,正是这支军团负责断后的。也正是这支军团挡住了古迅雷一天的时间。如果没有澳洲远征军团的努力奋战的话,恐怕那几万英国远征军就不可能逃回大不列颠岛了。当时,古迅雷就很是感慨,在战场上阵亡的大部分澳洲官兵都是拿着武器牺牲的,几乎没有人主动逃跑,没有人主动投降。其战斗意志可以与唐帝国陆军相媲美,不比俄罗斯陆军差,比法国陆军还要好,远远超过了英国陆军。现在,澳洲军人顽强的战斗意志再次得到了证明,在美军落荒而逃的时候,澳洲军人留了下来,并且为军人的荣誉流尽了最后一滴鲜血。
  战场上,仅仅有意志力是不足以获得胜利的,虽然意志是军人最重要的素质,但是在各方面情况都不如对手的时候,顽强的抵抗意志就表示着巨大的牺牲。事实也是如此,到十点过的时候,第二条防线上的3000多名澳洲军人几乎全部阵亡,只有不到一百名伤员成了俘虏,而且都是重伤员!
  也许,在欧洲战场上的时候,古迅雷不能理解澳洲军人为什么那么顽强,但是在这里,他完全能够理解澳洲军人的战斗力来自何处。在这里,澳洲军人是在保卫他们的家园,而美国军人只是在一片陌生的土地上战斗而已。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情况,而且古迅雷也很清楚,如果哪一天需要帝国军人保卫他们的祖国的话,那么帝国军人在战场上所表现出来的视死如归般的斗志肯定将震撼每一个人的心灵!
  战斗没有因此而停下来。中午之前,张晓林率领的第一骑兵师攻占了塔姆沃斯北面的公路结点。在让第四步兵师留一个营的兵力守住这条防线后,第一骑兵师立即按照计划向塔姆沃斯西面的美军机场推进。第四步兵师则在第一骑兵师的南面前进,一方面掩护第一骑兵师的侧翼,另外一方面还在向城区,也就是美军防御的核心区域推进。
  第二骑兵师在下午一点前突破了美澳联军的第三道,也是最后一道防线。两点半的时候,冲到了第二骑兵师前面的第五步兵师的先头部队就在城区的东北面与第四步兵师的先头部队会合了。
  到此,两支骑兵师在进攻锋线的两侧快速突击,而两支步兵师在骑兵师的中间稳步推进。而古迅雷也在下午三点的时候拿到了第一份战损报告,在前面大概九个小时的战斗中,四支进攻部队只损失了不到30辆坦克,50多部车辆,阵亡官兵700多人,另外还有1200余名官兵负伤。这个代价远远小于古迅雷最初的估计,而且部队的推进速度与他预料的相差无几。随后,他就给四个师长下达了新的命令,必须在天黑之前合围美军机场,炮兵将在夜间掩护步兵部队进攻。如果夜晚打不下机场的话,那么就由骑兵部队在天亮后发动进攻!
  傍晚之前,第四步兵师从东面,第五步兵师从西面合围了美军机场。炮兵在八点之前转移到了前线阵地上去,随即就开始炮击机场里的美军。而此时,其他防线上的美军已经被第一骑兵师与第二骑兵师扫荡干净了,残余的美军也在天黑之前逃离了战场,只是不知道这些美军能够逃到哪里去。
  攻打机场的战斗在天亮前就结束了,这个进度远超过了古迅雷的估计。两个步兵师在炮兵,以及抵近了的坦克炮火的支援下,在上半夜的时候就攻入了机场,扫荡机场的战斗持续了半个夜晚,结果在两支骑兵师准备投入进攻的时候,美军的指挥官升起了白旗,向进攻的帝国陆军投降了!
第二十七节
再起变数
  古迅雷他们按照计划打下塔姆沃斯的时候,陆战队却在攻打马鲁兰迪的时候遇到了麻烦。
  马鲁兰迪是塔姆沃斯与斯昆之间的一座小镇,在此防守的美澳联军不过5000人而已,而且绝大部分是澳洲军团,美军只一个步兵营。问题就出在澳洲军团的身上,澳洲军人顽强的抵抗意志让陆战队首次吃到了苦头,同时也再次证明,陆战队在地面攻坚战中缺乏有效的战术与装备,在没有足够强大的支援火力的情况下,陆战队凭自身的能力攻打坚固防御的阵地,明显比不上陆军的装甲部队。
  在古迅雷的军团攻打塔姆沃斯的时候,陆战队就发动了攻打马鲁兰迪的行动。为了能够迅速打下这座不大的城镇,将塔姆沃斯与斯昆连接起来,袁野投入了一个陆战师,以及两个陆战团的兵力,集中了至少40多辆坦克与自行火炮,对马鲁兰迪发动了猛攻。
  战斗从27日下半夜开始,一直持续到了29日上午。在古迅雷他们已经打下了塔姆沃斯的时候,陆战队仍然被挡在了美澳联军的防线外面,参战的坦克被摧毁了20多辆,而且绝大部分都是被地雷给炸毁的。袁野亲自到前线督战,可进攻仍然没有多少成效。陆战队缺乏大规模使用坦克的经验,就算第二特混舰队的轰炸机一直在为陆战队提供航空火力支援,可在没有足够的炮火支援,没有足够的装甲力量的情况下,陆战队终于遇到了麻烦。
  古迅雷赶到塔姆沃斯的时候,就收到了陆战队发来的消息,攻打马鲁兰迪的行动大概还要持续一天左右。虽然袁野没有在战报中提到让陆军派遣部队从北面进攻马鲁兰迪,但是古迅雷在收到消息后,立即就做出了决定,必须协助陆战队尽快打下马鲁兰迪。
  马鲁兰迪的位置很重要,如果这里仍然被美澳联军所控制的话,那么斯昆与塔姆沃斯就将受到威胁,陆军与陆战队就不得不在两地留下防御兵力,从而削弱了继续进攻的力量。而且,这将是整条防线上的漏洞,如果被美澳联军抓住机会的话,那么登陆场外围的防线完全有崩溃的可能。因此,陆军在继续前进的时候,必须得考虑一下自己侧翼的安全问题。
  “给你一个骑兵营,两个摩步营的兵力,在今天傍晚之前,必须协助陆战队打下马鲁兰迪。”古迅雷把这个任务交给了翁羽,“我会与袁野联系,你们在与陆战队会师之后,立即补充燃料,然后全速赶回来,我们会继续向冈尼达推进,如果速度迅速的话,你们应该能够在冈尼达追上主力部队。如果到时候我们已经离开了冈尼达,那你就要记得与我联系,还有,部队直接向纳拉布赖前进,这里将是我们最后的阻击阵地!”
  翁羽在地图上看了一阵,然后点了点头。“没问题,我立即率领部队出发,协助陆战队打下了马鲁兰迪之后立即就来追赶主力部队。”
  古迅雷拍了下上校军官的肩膀。“突击要果断迅速,美澳联军的兵力都摆在南面,因此你们不要提前暴露,不要给敌人任何的准备……”
  “将军,你就放心吧!”翁羽觉得古迅雷有点婆妈。
  古迅雷也没有再说什么,翁羽在指挥战术突击方面的能力是很强大的,他能将一个骑兵营的30多辆坦克的威力发挥到极限,而这也正是翁羽的强项。
  送走了翁羽之后,古迅雷立即让部队集合。中午,第六步兵师的先头部队到达了塔姆沃斯,同时赶来的还有一支陆战队的宪兵部队,这些宪兵是来接管战俘的。将塔姆沃斯的控制任务交给了第六步兵师之后,古迅雷就带着另外五个师的主力兵团上路了。
  总体上来讲,这次的快速突击行动还算比较顺利,除了陆战队在马鲁兰迪那边遇到了点麻烦之外,两条方向上的作战行动都很顺利。下午的时候,古迅雷就收到了袁野发来的消息,陆战队已经派遣两个师的兵力朝梅里瓦杀去了。虽然此时马鲁兰迪的战斗还没有结束,但是袁野仍然在计划的时间内让陆战队去进攻库纳巴拉布兰。当然,袁野也做好了在马鲁兰迪与翁羽的装甲突击部队会师的准备,并且保证会为翁羽他们提供弹药与燃料。
  看起来,战场上的情况正在好转,至少从当时古迅雷收到的消息来看,问题正在逐一得到解决。攻打冈尼达的战斗也非常的顺利,部队在傍晚时就到达了冈尼达外围,结果在此防御的一个美军团根本就没有做出抵抗,在古迅雷的先前部队冲进冈尼达的时候就已经“主动”逃跑了,结果,冲在最前面的第一骑兵师没有费一枪一弹就占领了冈尼达。
  此时,古迅雷军团的推进速度已经超过了之前的估计,按照计划,他们在30日傍晚之前攻占冈尼达都不算晚,而现在才29日夜。因为有充足的时间,所以古迅雷让部队停了下来,在冈尼达过夜。官兵已经连续作战两天了,几乎没有人睡过觉,而接下来的战斗肯定会更激烈,保证官兵的体力是很有必要的。
  古迅雷将他的临时司令部设在了一间粮仓里面。粮食已经被美军带走了,而且大部分的居民都跟随美军撤退了,镇子里空荡荡的。原本有人建议直接征用民房,让部队到民房里过夜,古迅雷否决了这个建议,让部队在镇子外面露宿。帝国陆军有严格的纪律,占用平民的物资财产是严厉禁止的,当然,这不包括敌军的装备物资。为了减轻作战部队的负担,古迅雷只给自己留了一个警卫班,然后让没有参加之前作战行动的警卫营的官兵都去协助其他部队建立营地。
  到下半夜的时候,古迅雷被参谋叫了起来,新的消息送到,是后方的夜间侦察机部队发来的消息。
  “美军正沿着这条公路线向南全速推进,速度大概是每小时40公里左右,几乎是其坦克的极限速度了!”
  “这么快?”古迅雷觉得头有点痛,他把一名警卫叫了过来,“帮我泡一杯咖啡,另外,给其他人也都来上一杯。”
  参谋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现在,美军的先头部队已经到达了莫里东面大概20公里左右的地方,大概在天亮之前就将通过莫里,而我们的舰载轰炸机最多就飞到莫里,无法继续追击美军了!”
  “也就是说,美军能够在白天继续行军?”
  参谋点了点头。“美军如果在白天前进的话,最迟在30日傍晚就能到达纳拉布赖。”
  古迅雷沉默了下来,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4/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