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校对)第4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6/735

  两人就这么说定,随后袁野就告辞离开了。古迅雷也立即派人去把几个师长,团长叫了过来,安排了部队出发前的准备工作。此时,在麦夸里港外面,美军原先的阵地上,几十辆坦克正在轮番上阵,对着那两辆没有被拖走的美军重型坦克练习炮击战术呢!
第十一节
阻击战
  部队在下午五点半就提前吃了晚饭,随即就整装上路了。古迅雷将第一骑兵师安排在了最前面,让张晓林当先锋,步兵师居中,古迅雷的司令部也伴随步兵师一道前进,而第二骑兵师则留在了后面,负责掩护辎重部队。因为另外两个步兵师还没有跟上来,因此古迅雷只能安排一部分步兵去负责物资的运送工作。
  一路上,部队并没有遭到多少袭击,虽然张晓林的先锋部队与美军遭遇过几次,但是遇到的都是美军的散兵游勇,根本就不构成威胁。另外,美军的战斗机与轰炸机也没有出现在这边,大概正在忙着去对付南面的陆战队吧。
  整个下午,古迅雷都在考虑这次的作战行动该怎么打,让他担心的不是美军的空中威胁,而是布雷德利手里的那十几个师的庞大兵力。在上岸之后,舰队的侦察机是同步将战场情报发送到地面部队的,古迅雷已经收到了十几封战场情报。
  布雷德利的机动部队在出发之后就遭到了舰载轰炸机的轮番打击,战区舰队一直在战场北面活动,负责阻击南下的美军,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可到现在为止,美军已经明确了帝国陆战队与陆军的进攻方向,麦克阿瑟在派出了第二批机动部队之后,另外还组织了至少5个师的兵力南下,并且让布雷德利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登陆场去,必须要抢在第二批登陆部队上岸之前将帝国军队消灭掉。而此时,就算除掉被打残的部分,布雷德利手里至少还有12个师的兵力,而古迅雷最多也就只有5个师的兵力!
  悬殊的兵力差距让古迅雷不得不更为谨慎的考虑接下来的作战行动,当然,他并没有感到害怕。在俄罗斯战场,西欧战场上的时候,古迅雷就多次以少打多。特别是在24年的时候,古迅雷在俄罗斯战场上以20个师的兵力足足牵制住了四倍于自己的敌人,并且最终等到了支援部队的到达,获得了战役的胜利。而现在,美军的兵力不过就只有他的两倍半而已,这点差距,古迅雷还是不会放在心里的。如果考虑到强大的火力支援,空中支援,以及占有优势的坦克兵力的话,那么古迅雷就更加有信心了。
  作为一名优秀的将领,就算敌人比自己弱小很多,也不会大意轻心。在获得胜利之前,古迅雷是不会有半点大意的。
  在部队上路之前,他组织了十多名参谋军官,让这些军官对比分析了舰队送来的航空侦察照片,对美军的装甲部队规模做了一个大概的判断。通过对这些航空侦察照片进行对比分析,古迅雷得到了一个比较明确的答案,即美军现在的坦克数量大概就相当于帝国陆军一个半骑兵师的规模而已,坦克只有350辆左右,另外还有一部分的坦克歼击车,以及自行火炮。另外,美军的运输车辆被摧毁了很多,大部分步兵部队的运输车辆都不够,因此部队的行军速度肯定会受到影响。但这不能排除布雷德利集中使用这些车辆组成先头部队,而让其他的步兵部队在后面步行跟随前进的可能。
  部队上路之后,古迅雷就一直在研究战场的地形,这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工作了。地理条件对陆军的影响更为明显,可以说,任何地面战斗都是围绕着地形展开的,什么样的地形,就打什么样的战术,这就好比在山地里无法大规模的使用坦克,在平原上难以建起稳固的防御阵地一样。而任何一名陆军的指挥官都很熟悉地形对战斗的影响,在部署战斗的时候,就肯定得把地理因素考虑进去。
  在阿米代尔与塔姆沃斯的公路中间有一道三岔路口,向南就是塔姆沃斯,而向东的话,就是沃尔卡,而沃尔卡的东面就是麦夸里港。因此,古迅雷决定将前线司令部设在沃尔卡,而这里也是最后的防线。另外,在沃尔卡的南面有一条内陆河,河流从公路三岔口的南面流过,而这里的桥梁是必须控制的,不然美军就有可能直接去塔姆沃斯,然后从南面杀向登陆场。因为已经在大分水岭的南部地区了,所以战场上以丘陵地形为主,这不太适合坦克部队作战,可也不会像山地地形那样完全限制坦克的发挥,而且丘陵地形更适合坦克进行伏击,这算得上是防御一方的一个优势吧。
  综合这些情况,古迅雷也对作战行动有了一个大概的想法。部队在半夜的时候到达了沃尔卡,古迅雷也有了一个完整的作战思路,他将几个主要的指挥官叫了过来。
  “我把前线司令部就设在这里。”古迅雷在战术地图上标出了沃尔卡,“这里也将是我们的最后防线,无论如何,我们都必须在这里挡住美军进攻的步伐。”
  几个指挥官都看着地图,战场有点狭窄,这限制了坦克部队的行动,可同时又限制了美军的投入,让美军无法投入所有兵力进攻,相对而言,这对防御一方比较有利。
  “美军会从北面杀过来。”古迅雷在地图上标出了美军到来的方向,“从侦察机送来的战场情报来看,美军最快在明天中午,最迟在明天傍晚就将到达。因此,我们只有一个夜晚的时间来部署防御阵地。这有点仓促,可这是我们仅有的时间了。”
  “这足够我们部署防御阵地了。”步兵师的师长立即朝古迅雷看了过去。
  “步兵师要在沃尔卡以北部署两条防线。”古迅雷在地图上标出了这两条防线的位置,“防线要呈纵深配制,我会将炮兵留在沃尔卡,为步兵提供直接火力支援。另外在部署防线的时候,注意迫击炮炮兵阵地的部署,注意掩护侧翼,美军如果无法从正面强攻的话,那就只能选择从侧翼突破,因此,侧翼的防御相当重要。”
  步兵师师长点了点头,这一点他是很清楚的,步兵阵地最为脆弱的就是侧翼。
  “另外,如果要守住这座桥梁,需要多少兵力?”古迅雷朝步兵师长看了过去。
  “这……”上校军官迟疑了一下,“如果需要防守五天的话,至少得三个营。”
  “不可能,如果在这边部署三个营的话,那么沃尔卡北面的防线就将极为脆弱。”古迅雷迟疑了一下,“我给你了两个营,外加一个迫击炮排,以及足够的弹药物资,你有信心在这里挡住美军的进攻吗?”
  上校军官长出了口气。“将军,在必要的时候,我们能够炸掉强梁吗?”
  “可以,而且我会安排一支预备队在这边,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给你支援。”
  “那没问题,我亲自到这边去指挥战斗,坚持五天应该不成问题。”
  古迅雷点了点头,然后朝张晓林看了过去:“张晓林,第一骑兵师就部署在沃尔卡北面,主要任务是掩护步兵阵地的侧翼,并且要在步兵阵地的东北方向上设防,防止美军从东面绕过来。这边的地势比较平坦,而且没有河流阻挡,你得做好与敌人坦克部队决战的准备。”
  “没问题,只要美国佬敢过来,我就让他们有去无回!”
  “大话别说在前面,军中无戏言,打不过的时候,你可别来叫苦。”
  张晓林挠了下头皮,然后笑了起来。
  古迅雷摇了摇头,然后对翁羽说道:“第二骑兵师部署在沃尔卡与三岔路口之间,如果美军想从我们的防线中部将我们分割开的话,你就必须得在这里挡住美军的进攻。另外,如果美军从东面迂回的话,那你就得杀出去,攻击美军的侧后方,与第一骑兵师配合歼灭美军。另外,必须得协助步兵守住桥梁,明白吗?”
  翁羽这次老实的点了点头,没有说什么大话。
  “等下,我就把司令部建起来,你们先去动员部队吧。”
  “将军……”这时候,步兵师长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没有预备队?”
  “预备队?”古迅雷笑了起来,“现在,我的警卫营就是预备队。另外,袁野将军已经保证,会在明天中午的时候将另外两个步兵师送到我们这里来,这就是我们的主力预备队。如果美军能够在明天中午的时候到达的话,那么他们肯定是先头部队,规模不会太大,如果美军在明天傍晚才到达的话,那我们的预备队也已经到达了。”
  听到古迅雷的解释,众人这才松了口气。几个军官都很清楚,防御作战中,最关键的就是预备队,要想挡住敌人,完成防御作战任务,没有强大的预备队就别想获得胜利。因此,在部署防御任务的时候,任何指挥官都会给自己留下预备队。古迅雷得留下战役预备队,而前线指挥官则会留下战术预备队。比如,在需要一个营防御的阵地上,多半只会部署一到两个连的兵力,而将另外的兵力留做预备队,在必要的时候再派上去。如果这次能够有两个步兵师充当预备队的话,那么获胜的希望就大了很多。
  在几名军官离开之后,古迅雷来到了装甲指挥车的外面,警卫营的官兵正在忙着把前线司令部建起来。他绕着临时集结地点走了一圈,然后把一名参谋军官叫了过来,让他去给袁野发了封电报,询问另外两个陆军步兵师的情况。袁野也很快就发来了回电,那两个陆军步兵师已经到达了麦夸里港,正在准备作战物资,大概在天亮前就能上路,肯定能在中午之前赶到沃尔卡镇。收到了袁野的电报之后,古迅雷这才稍微安心了一点。
  打了三天,古迅雷对澳洲战场上的情况也基本上熟悉了。而这时候,他也明白,为什么帝国海军一直坚持要在澳洲东南部地区登陆,而不是在攻占了莫尔兹比港之后在澳洲东北部地区登陆,原因之有一个,在澳洲东南部地区有完善的道路交通网络,而地面部队作战是必须要依靠道路交通网络的。
  这也正是陆战与海战的不同。海战往往是围绕着岛屿,港口进行的,可以说是围绕着一个点,在广泛的海域内进行的战斗。相反,陆战的基础是道路交通系统,虽然也往往围绕着重要的交通枢纽展开,但是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陆战实际上是围绕着道路展开的,是线型战斗。如果在澳洲东北部登陆的话,也许部队上岸很容易,可在推进的时候就肯定会遇到大量的麻烦,不说别的,光是后勤补给问题,就足以让古迅雷这样的地面部队指挥官伤透脑筋了。
  凌晨两点,部队陆续出发了,古迅雷的前线司令部也建了起来,警卫营接管了沃尔卡镇,并且勒令镇里的居民不得擅自离开家门,实施了军事管制。另外,还有一批官兵在挨家挨户的清查镇里的居民,防止有美军的散兵游勇隐藏在镇子里,而古迅雷的司令部就在镇子外的一个农场里,粮仓被改成了临时的物资储备中心,而司令部则设在了帐篷里面。
  天亮前,袁野发来了新的消息,这是一封很长的电报。
  美军仍然在继续南下,并且已经到达了阿米代尔,从侦察机发回的消息来看,美军是在夜间行军的,到达阿米代尔的时间应该是凌晨两点左右,将在阿米代尔休整几个小时,如果在天亮后继续上路的话,那么在中午就有可能到达古迅雷设置的防区。不过,第一特混舰队已经返回战场,并且会在天亮后集中轰炸阿米代尔,阻止美军在上午的时候南下,那么美军就只能在傍晚左右到达战场。
  陆军的两个步兵师已经带上了充足的弹药物资,大概在天亮后就能上路。而这两个师都有足够的运输车辆,因此行军速度不会很慢,如果一路上顺利的话,那么在中午之前就能到达沃尔卡。这是古迅雷收到的最好的消息了。
第十二节
无法完成的使命
  布雷德利指挥的机动部队是在凌晨两点半的时候到达了阿米代尔的,从布里斯班出发,他整整用了五天的时间才到达了阿米代尔,而且当天到达的只有不到三个师的兵力,这三个师还分别隶属于六个师,布雷德利是临时将这部队组合成三个师的,其中有一个坦克师。
  对布雷德利来说,这一路上,他费了不少的力气,而最让他感到懊恼的是,航空兵的掩护迟迟没有到达。直到22日,航空兵才为他提供了足够的防空掩护,可这仍然无法挡住唐帝国的舰载轰炸机。在腾特菲尔德与格伦因尼斯,他的机动部队就遭到了最为猛烈的轰炸,仿佛那些唐帝国的舰载轰炸机根本就不知道疲惫一样,几乎每天都有数百架次的轰炸机飞到部队的上空,投下大量的炸弹。
  从布里斯班出发的时候,布雷德利手里有两个坦克师,装备了接近500辆坦克,而现在,他临时组合起来的这个坦克师只有不到240辆坦克了。几天的轰炸下来,损失的不仅仅是坦克,大量的卡车被炸毁,导致步兵成了真正的“步兵”,只能步行前进,这极大的限制了部队的机动速度。在向阿米代尔前进的时候,布雷德利不得不让步兵爬到坦克上去,这样才让部队勉强上路,而那些幸存下来的卡车也都用来运载弹药物资了,哪还有能力用来运载兵员。当然,问题是可以解决的,至少对布雷德利来说,他只能前进,不能后退,麦克阿瑟也绝不会允许他后退!
  唐帝国军队的进攻速度让布雷德利很是惊讶,在唐帝国陆战队登陆的当天,塔里就沦陷了。从前线部队反馈回来的消息看,唐帝国投入了大批装甲部队,而且坦克的数量非常多。即使没有前线部队的反馈消息,布雷德利也很清楚,如果唐帝国的登陆部队没有众多的坦克的话,根本就不可能在登陆的当天晚上就打下塔里,仅仅依靠步兵,是很难撕开塔里的美军防线的。而这个时候,布雷德利并不知道,参战的并不是唐帝国的陆战队,而是唐帝国陆军的装甲部队。
  到22日,也就是麦夸里港沦陷的时候,布雷德利才收到了确切的消息,唐帝国的装甲部队是成建制作战的,而不是像以往在岛屿战场上那样,坦克是分散在步兵部队里的。这时候,布雷德利基本上肯定了一点,那就是正在向北挺进的不是唐帝国的陆战队,而是唐帝国陆军的正规装甲部队,而这对他来说,绝对是最不好的消息了。
  唐帝国与美国的军队在西南太平洋上打了两年,而这两年中,双方都相互了解了对手。通过两年的战斗,美军发现了唐帝国陆战队的一个战术特点,即唐帝国陆战队实际上并没有成建制的装甲部队,大部分的坦克,装甲车辆是配属在步兵部队里面的,而其主要任务是掩护步兵作战,而不是像陆军那样,由步兵掩护装甲部队作战。这也是战场条件所产生的特殊现象,在岛屿战场上,因为没有足够的纵深,所以装甲部队难以大范围的机动,也没有必要大规模的投入。而唐帝国陆战队在攻打岛屿的时候,主要的麻烦就是美军的永固工事,因此,用坦克等装甲车辆充当移动的火力点,来对付美军的防御工事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因此唐帝国的陆战队才会将坦克等装甲车辆直接配属到步兵部队去,而不单独组建独立的装甲部队。
  实际上,美军在岛屿战场上的战术也是一样的。在澳洲大陆还没有受到威胁的时候,美军的大部分坦克也是直接配属到步兵部队去的,其扮演的是移动堡垒的作用。很多时候,防守岛屿的美军甚至会将坦克半埋在沙地里,只露出炮塔,这就更是坚固的固定火力点了。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军在澳洲并没有组建正规的装甲部队。直到新赫布里底群岛沦陷,唐帝国陆战队登上了新喀里多尼亚岛,即将威胁到澳洲大陆的时候,美军才开始着手组建正规的装甲部队,也就是说,在布雷德利来到澳洲战场前不久,麦克阿瑟才对美军的编制做了调整,将坦克等装甲武器集中起来使用,以适应未来的地面作战行动。
  到达阿米代尔的时候,布雷德利不得不让部队停了下来,一方面官兵需要时间休息,另外一方面,他需要了解前线的情况,并且让坦克车辆补充燃料。在等待消息的时候,布雷德利让坦克车辆全部隐藏到了镇子外的树林里去,他可不想在天亮后唐帝国的舰载轰炸机到达的时候再损失一批坦克车辆。
  当时,布雷德利手里名义上有一个坦克师,可实际上,只有大概两个坦克团的兵力。每个坦克团有三个坦克营,而每个坦克营有30辆到35辆坦克。也就是说,布雷德利只有六个坦克营,其中一个坦克营装备的是M3轻型坦克,另外三个坦克营装备的是M4中型坦克,其中有一个营装备的是M4A3型号的中型坦克,这是M4系列坦克里火力比较强大的一种。另外还有两个坦克营装备的是M26式重型坦克,这也是布雷德利手里最强大的坦克了。除了这六个坦克营之外,布雷德利还有四个摩步营,每个摩步营配备了12辆M3轻型坦克。
  除了这些坦克之外,当时布雷德利手里还有三个炮兵营,一共装备了90辆自行火炮,或者是坦克歼击车。其中就有大概40辆坦克歼击车是用M4坦克改造而来的。这也是布雷德利手里唯一的火力支援部队了。
  按照编制,美军每个步兵营都有一个单独的迫击炮排,每个迫击炮排有3门81毫米迫击炮。另外每个步兵连都有一个迫击炮班,每个班装备3门,或者是4门60毫米迫击炮。因此,美军的步兵部队里也有不少的“火炮”。
  侦察消息是在天亮前送到的,当布雷德利得知唐帝国的装甲部队已经离开了麦夸里港,并且到达了沃尔卡之后,他立即想到,这是前来阻击他的唐帝国陆军正规部队,而且唐帝国的坦克部队肯定就在沃尔卡,怎么办?
  继续前进的话,他的三个师几乎不可能突破由三个师唐帝国陆军师防御的阵地,而且对手有两个坦克师,真要打起来,布雷德利是没有任何优势可言的,光是那数百辆坦克就足以将布雷德利这三个美军师给干掉了。停下来的话,唐帝国的舰载轰炸机肯定会在白天的时候集中轰炸他的部队,能否顶过唐帝国轰炸机的打击都还是个问题呢。而且,此时布雷德利已经知道,唐帝国海军的第一特混舰队已经转移了过来,也就是说,现在在东面大海上,除了战区舰队之外,还有第一特混舰队的数百架轰炸机。而布雷德利是知道第一特混舰队的威名的,要想挡住第一特混舰队的那些轰炸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再三思考了之后,布雷德利做出了决定,他不得不让部队留下来,等待后面的主力部队到达。因此,在天亮前,他让所有的装甲部队,以及运输车辆都离开了阿米代尔,转移到了镇子外的森林里面,并且联系了后方的主力部队,要另外几个师必须在下午的时候到达阿米代尔,争取在上半夜的时候赶到沃尔卡,这样就能在下半夜的时候发动进攻,避开唐帝国舰载轰炸机的打击。
  可以说,这是一个迫不得已的安排,虽然麦克阿瑟再三要求布雷德利以最快的速度赶到麦夸里港,从北面向塔里进攻,击溃唐帝国的登陆部队。而在此之前,布雷德利也确实是在不计损失的情况下迅速推进的,但是现在,布雷德利不得不让部队停下来。如果遭到唐帝国优势部队的打击,他南下的行动将失去所有的意义,而跟在后面的主力部队在没有装甲部队掩护的情况下,根本就不可能突破唐帝国陆军部队的防线。
  布雷德利还忽视了一点,那就是第一特混舰队已经把一批水上飞机部署到了麦夸里港,由陆战队直接指挥。而这些水上飞机都在下半夜的时候出动了。在天亮之前,就有几架水上飞机到达了阿米代尔附近,赶在美军的战斗机到达之前拍下了照片,随即就在第一缕曙光出现之后飞走了。四个小时后,美军的部署调整就送到了袁野的手里,而袁野立即就派人将这一情报送到了古迅雷这边来。美军的部署实际上已经被古迅雷所掌握了。
  当然,布雷德利并不知道,他在等待主力部队的时候,南面的古迅雷也在等待他的预备队。另外,古迅雷已经做出了安排,而他手下的几个师长都不是平庸之辈,仅仅半天的耽搁,实际上就让布雷德利失去了到达麦夸里港的所有希望。
  当时,距离美军最近的是张晓林的第一骑兵师。上午的时候,张晓林就率领他的部队到达了预设的阵地。第一步兵师还要先一步到达,并且已经开始修建防御阵地了。而且第一步兵师还派了人过来,希望第一骑兵师能够帮助他们修建防御阵地。张晓林一点都不吝啬,他立即安排了一个坦克营去协助步兵修建防御阵地。而这个坦克营最大的功劳就是,可以用装上了推土铲的坦克为步兵挖战壕,而不需要步兵用自己的工兵铲来挖战壕,这极大的提高了修建防御阵地的效率。而那些推土铲实际上都是陆战队的标准装备,古迅雷他们只是借用而已。
  一直等到中午,张晓林派出的侦察部队都没有发来消息,显然美军还在阿米代尔,并没有在上午的时候南下。而这时候,张晓林也接到了古迅雷的新命令,让他把防线向东北方向延伸,美军很有可能在上半夜南下,并且在下半夜的时候发动进攻,因此第一骑兵师应该抓住这一机会调整部署,在美军进攻步兵阵地的时候从美军的侧翼发动反击,将美军击溃。
  这是古迅雷的新部署,而张晓林跟着古迅雷在大陆战场上打了好几年,他对古迅雷的战术思想是相当清楚的,而这个调整之后,第一骑兵师就不再协助第一步兵师守住防线,而是充当战役反击力量,不然的话,古迅雷不会让第一骑兵师将阵地转移到东北方向上去,而这正好是美军进攻方向的左翼。
  收到命令之后,张晓林没有任何迟疑,立即就让部队带上了充足的弹药与燃料,并且安排了一个辎重营跟在了坦克部队的后面,在当天下午就将阵地转移到了沃尔卡东北面,距离阿米代尔大概四十公里的森林里面。张晓林并不知道,就在他们北面20多公里处,美军的一支装甲部队也隐蔽在森林里面。当时,双方的侦察部队都在森林外的平原上活动,结果都没有能够及时的发现对方。
  下午的时候,张晓林还收到了更多的消息,美军的装甲部队大概有200辆坦克左右,而第一骑兵师有九个坦克营,有接近300辆坦克,另外还加强了三个炮兵营,一个辎重营。这完全算得上是加强骑兵师了,而且其配制也并不标准,这算是古迅雷的特别安排吧。按照帝国陆军的标准配备,一个骑兵师有六个坦克营,三个炮兵或者是歼击坦克营,三个摩步营,以及三个辎重营,一个尸直属侦察营,以及其他的一些直属单位。而第一骑兵师除了加强了坦克营之外,其他能够不要的直属部队都被舍弃掉了,连摩步营都被分派到了步兵师去,没有成立单独的摩步营。
  天色逐渐暗了下来,张晓林也在焦急的等待着更多的消息与命令,他预感到,这将是一个不平静的夜晚!
第十三节
夜间混战
  夜幕逐渐降了下来,张晓林的第一骑兵师在傍晚前就提前吃了晚饭,大概是所有人都意识到,这个晚上将是一个不平静的激战之夜,大部分的官兵都准备了晚上的口粮。部队也在傍晚的时候就进入了备战状态,张晓林带着他的警卫连在晚上的时候就来到了阵地的最北面,也就是距离美军最近的地方。
  “这是侦察连的最新报告,在这几个地方都发现了美军活动的迹象。”侦察连的连长在地图上标出了几个地点,“现在还暂时没有发现美军的主力部队,大概还没有出现。”
  “这不可能,美军已经到达了阿米代尔,而且距离我们很近。”张晓林在地图上看了一阵,“把其他的侦察单位都派出去,重点搜索阿米代尔方向,一定找到美军。”
  “最后的几支侦察分队已经在半个小时前出发了,现在还没有更多的消息送来。”
  “那就等有了消息之后,立即来通知我。”
  张晓林没有在侦察连耽搁多少时间,他朝北面的森林看了过去,心里很是疑惑。从白天舰队发来的消息来看,布雷德利的装甲部队肯定到了阿米代尔,可轰炸机没有能够找到目标。部分轰炸机还在白天轰炸了阿米代尔附近的森林,只是效果很不好。美军的装甲部队到底隐藏到哪里去了?
  此时,后方的古迅雷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他从几条渠道都收到了消息,美军的增援部队已经到达了阿米代尔,而舰队的轰炸机却没有能够在阿米代尔镇找到美军的装甲部队。当古迅雷的目光落到了阿米代尔附近的森林上的时候,他迟疑了好一阵。美军不可能撤走,也不可能向西前进,那是在脱离战场。而美军不可能绕过第一骑兵师的防线南下前往麦夸里港,除非布雷德利准备被切断后路,这是最愚蠢的指挥官都不会做的选择。也不可能向南越过步兵与第二骑兵师的防线,更不可能冲过由步兵把守的桥梁。在排除了一切不可能之后,剩下的就是事实,即使再不可信,这也是事实。
  “立即联系张晓林。”古迅雷没有再迟疑了,“美军的装甲部队很有可能隐藏在北面的森林里,让他加强警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6/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