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校对)第4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9/735

  “轰炸机都回来了?”
  “对,正在降落。”郑冠华回头看了眼走进来的谈仁皓,他跟旁边的参谋军官吩咐了两句后,走到了谈仁皓的旁边,“现在返航的是秋耿波机群,有五架没有回来,另外还有四架肯定无法修复,现在正在紧急降落。”
  谈仁皓立即走到了左侧的舷窗旁,然后朝着下方的飞行甲板看去。
  飞行甲板中部的阻拦网已经升了起来,另外,在舰岛的下面还停放着两部消防车,几十名穿着黄色消防服的官兵正守在那里。航母的后方,一架屁股上冒着黑烟的“射水鸟”正摇摇晃晃的向航母接近,站在飞行甲板尾端左侧的降落引导员正在用力的挥动着手上的黄色旗子,意思是飞机的高度太低了,会撞上航母,要飞行员拉起来。可这架飞机的升降舵明显出了问题,而且发动机也出了故障,说不定飞行员已经受伤了,要想将飞机拉起来谈何容易。谈仁皓立即就紧张了起来,如果飞机拉不起来的话,那就将撞上航母,到时候,航母肯定会受到损伤,说不定会失去战斗力。“射水鸟”艰难的飞行着,降落引导员手上的黄色小旗子摇晃得更厉害了。在飞机距离航母不到数百米的时候,降落引导员拿起了红色的小旗子,拼命的摇动了起来。这是表示飞机无法降落,要飞行员重新进入降落航道。可这时候已经太晚了,就在谈仁皓认为轰炸机将撞上航母的一瞬间,“射水鸟”突然猛的向左一转,几乎是擦着航母的左舷飞了过去,接着航母左侧的海面上溅起了一股白色的水花。
  “立即安排营救!”谈仁皓迅速的转过身来,“飞行员肯定受伤了,让医疗室做好准备,该死的!”
  一架在航母附近徘徊的水上飞机立即飞了过去,当水上飞机降落在那架轰炸机迫降点附近海面上的时候,航母已经向前航行了两海里,此时,另外一架受损的轰炸机已经降落到了航母上,被阻拦网给兜住了。飞行员被抬了出来,导航员没有受伤。
  “飞行员已经找到了,受了重伤,将直接送到巡洋舰上去,在那边进行手术。”
  谈仁皓点了点头。“杨勤凯的机群还没有回来?”
  “已经到了,十分钟之后开始降落。”
  谈仁皓朝着舰队西面的天空看去,上百架轰炸机正在迅速接近,那正是返航的杨勤凯机群。
  “他们损失了三架轰炸机,另外有两架轰炸机肯定无法降落。”郑冠华的神色也非常凝重,“现在只能让这两架轰炸机在海面上迫降,我已经安排了营救飞机。”
  “必须要把飞行员救回来。另外,等伤员稳定下来后,安排水上飞机将其送到豪勋爵岛上去,那边有更完善的医疗设施。”
  “我等下就与海航联系,让他们做好接收伤员的准备工作。”郑冠华已经是满头大汗了,而现在南半球还是冬季呢。
  “将军,海航发来的消息。”郑冠华刚走开,通信参谋就走了过来,“为舰队补充的飞机已经出发了,预计在十一点左右到达。”
  “等下让参谋长安排这些飞机的降落工作。”谈仁皓没有在这事上花多少时间,按照计划,舰队损失的作战飞机都将由海航临时补充。“另外,尽快把战损报告,还有战果报告拿出来,第二轮轰炸行动要尽快开始。”
  舰队里的气氛有点紧张。十点半,秋耿波的机群再次出发,这时候谈仁皓收到了搜救飞机发回的消息,有六名在外海迫降的飞行员被找到,并且正在被送回舰队,这六名飞行员都只受了轻伤,这算得上是一条好消息吧。在秋耿波机群出发后,补充到第一特混舰队来的三十多架战机到达了舰队上空,随即就陆续降落到了航母上,飞行员也留了下来,临时编入了第一特混舰队航空作战部队,并且立即就参加了接下来的轰炸行动。十一点半,得到了补充的杨勤凯机群开始起飞,前去执行第二轮轰炸任务。
  高强度的航空作战行动对舰队的考验是非常严峻的,就算是最优秀的第一特混舰队也难免忙中出错。比如,当时在维修受损的作战飞机的时候,航空勤务人员就将两架原本可以修好的轰炸机给报废掉了。这也怪不了谁,在以往的作战行动中,第一特混舰队报废的轰炸机绝对不少,甚至可以说非常多,往往,很多可以修好的轰炸机,因为作战行动过于紧张,而且会占用不少的人力,结果都被直接报废。而在处理这类问题的时候,谈仁皓可不会实话实说,他会直接将这些飞机计算在战损范围之内,反正也不会有人来调查舰队在作战行动中到底损失了多少战机,就算有人调查,谈仁皓也有足够的理由解释,毕竟在战况激烈的时候,为保存舰队,获得胜利,多报废几架飞机根本就算不了什么。
  一直忙到下午三点左右,在秋耿波机群出发执行第三轮轰炸任务,杨勤凯机群正要返回舰队,准备在补充了燃料与弹药之后继续执行轰炸任务的时候,谈仁皓部署在舰队外围的那些防空警戒舰才第一次发挥了作用。当防空警报响起来的时候,谈仁皓不但没有感到惊讶,反而有种如释重负般的感觉,该来的总算是来了。
  “西南方向,敌机群在大陆上空被雷达探测到,正在朝我们这边飞来,速度很快。”
  “确定是敌机群?”谈仁皓朝西南方向看了过去,仿佛能够看到一百多海里外的敌机群一样。
  “完全确定,已经与第二特混舰队联系过了,他们的轰炸机群没有在那个方向上活动,而秋耿波机群是向西北飞去的,杨勤凯机群是从正西面返航的。另外,发现敌机群的驱逐舰发出了询问信号,但没有收到答复。”
  “看来,美国佬终于觉悟了!”谈仁皓冷笑了一下,“那我们就看看美国佬到底有多厉害吧,让所有战斗机立即起飞,我们有接近一个小时的准备时间,也让美国佬见识一下真正的舰队防空战斗机!”
  在谈仁皓下达命令之前,郑冠华就已经让航母上正在待命的战斗机紧急起飞了。可以说,第一特混舰队是比较幸运的。此时舰队上空正在执行防空巡逻任务的战斗机中队还有一大半的燃料。而三艘航母上各有一个小队的战斗机。另外,原本跟随秋耿波机群去执行轰炸任务的那个战斗机中队也被紧急招了回来,36架战斗机都在半路扔掉了携带的炸弹,然后直接朝着美军机群来袭的方向飞去。也就是说,此时第一特混舰队有足足三个中队的战斗机在执行防空任务,而且这三个中队都是齐编的,一共有108架战斗机,而按照美军的突防效率,没有250架以上的轰炸机,根本就别想突破第一特混舰队战斗机的疯狂拦截!
  这时候,谈仁皓也冷静了下来。正如同他开始无心说出的那样,在挨了一个半白天的轰炸,一个晚上的猛烈炮击之后,麦克阿瑟终于觉悟了。可问题是,这个觉悟是不是来得太迟了一点呢?也就在这个时候,通信参谋将一封电报送了过来,当谈仁皓看到电报内容的时候,就完全肯定了自己的猜测,麦克阿瑟终于搞清楚了帝国陆战队真正的进攻方向,可已经太晚了!
第四十六节
遮断
  大规模,大范围的战役欺骗受到了巨大的效果,在数个月之内,麦克阿瑟一直认为唐帝国陆战队将在布里斯班登陆,主要目的就是夺取布里斯班港,为地面部队获得支撑点,随后沿海岸线向南推进,并且深入澳洲腹地。基于这个判断,数个月之内,麦克阿瑟都在努力加强布里斯班的防御力量,甚至在布里斯班设立了一个独立的防御司令部,任命刚刚被安排调来的布雷德利为司令官,负责布里斯班的防御作战。布雷德利是在六月初到达的,比预定的时间晚了数个月!
  早在六月之前,也就是在颜国忠派兵攻占了豪勋爵岛与博尔斯皮拉米德岛之后不久,美军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部的参谋军官中就有人提出,唐帝国陆战队不会在布里斯班登陆,而会选择在更南面一点的地方上岸。当时,麦克阿瑟对此并不重视,可他也没有忽略这个问题,并且让提出意见的参谋军官拿出一份完整的报告来。
  这份报告在五月底的时候就交到了麦克阿瑟的手上,可麦克阿瑟一直没有重视,甚至没有详细看过。在这份报告中就明确的提到,唐帝国在布里斯班这边的轰炸行动只是为了牵制美军的注意力,而唐帝国的真正意图是要让美军死守布里斯班,而唐帝国陆战队则在南面登陆。报告中没有提到明确的登陆地点,却判断在悉尼北面不远处,而且是一处交通枢纽中心。可以说,这个猜测八九不离十。
  直到六月六日,在布雷德利到达,并且提出唐帝国陆战队很有可能选择别的登陆地点的时候,麦克阿瑟才想起了这份报告,可此时再来判断唐帝国陆战队的登陆地点就已经太晚了。不说别的,仅仅是收集相关的情报,并且证实这些情报,分析唐帝国陆战队在这几个月之内的作战行动等前期工作就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麦克阿瑟在次日,也就是六月七日,就将相关的工作安排给了布雷德利,让布雷德利在想办法挫败布里斯班外面的那支唐帝国特混舰队的同时,判断唐帝国陆战队有可能的登陆地点。
  麦克阿瑟确实是个老谋深算的家伙,表面上看起来,他很重视布雷德利,不仅仅将布里斯班的防御重任交给了布雷德利负责,而且还让布雷德利统筹美军所获取的情报,并且根据情报做出判断。可实际上,麦克阿瑟在这个时候让布雷德利去分析唐帝国陆战队的进攻方向,并且做出明确的判断,是要将责任推卸到布雷德利身上。当时,麦克阿瑟已经认识到,这几个月来,他的所有判断都是错误的,唐帝国陆战队有可能在布里斯班南面,到悉尼之间的数百公里的防线上的任何一处地点登陆。而要依靠手里的那点兵力防御这数百公里的防线几乎是不可能的。
  可以想像,如果唐帝国陆战队在布里斯班登陆,而布雷德利指挥的美军击败了唐帝国的登陆部队的话,麦克阿瑟将是最大的受益者,毕竟是他要求布雷德利过来指挥美军作战,而且给了布雷德利巨大的权力,他本人又是战区司令官,肯定占了胜利功劳的一大半。如果唐帝国陆战队不在布里斯班登陆的话,那么麦克阿瑟就可以将责任推卸到布雷德利身上,至少能够将一部分责任推卸到布雷德利身上,因为后期是由布雷德利负责判断唐帝国陆战队的登陆方向的。这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安排,不管是胜还是败,对麦克阿瑟来说,好处少不了他的,而他也不需要担任太多的责任。当然,作为战区司令官,如果澳洲被唐帝国攻占的话,他仍然需要承担大部分的责任。
  新上任的布雷德利并没有起到挽救局面的作用。麦克阿瑟给他的时间太少了,或者说是唐帝国陆战队给他的时间太少了,而麦克阿瑟又给他安排了几个重要任务,他还得在这段时间内熟悉西南太平洋战区美军部队的内部关系,熟悉他的那些参谋军官的情况,熟悉各作战部队的情况,就算布雷德利不吃不喝不睡觉,也不可能在十来天的时间里扭转整个局面,他也不过就是个将军而已。
  布雷德利将击败布里斯班外海的那支唐帝国舰队的任务放在了第一位。他在到达布里斯班的时候,还是第二特混舰队在布里斯班外围活动。数日下来,布雷德利有好几次机会,都差那么一点就能逮住第二特混舰队了,可结果却让第二特混舰队给溜掉了。而当时美军对第二特混舰队发动的数次小规模攻击没有收到任何效果,绝大部分轰炸机都是一去不回,而第二特混舰队在战场却一直很活跃。到十日,第二特混舰队撤出战场,次日,第五特混舰队到达,在这个时候,布雷德利已经弄清楚了部署在布里斯班的航空兵的情况,并且撤掉了几个能力不怎么样的指挥官,换上了能力出众的几个军官,并且下了死命令,必须要抓住唐帝国的特混舰队,出动岸基轰炸机将其摧毁。
  攻击第五特混舰队的那次作战行动并不是由布雷德利亲自指挥的,他只是一名陆军将领,而不是美国陆军航空兵将领,因此他只负责安排任务,实施任务的工作则由他手下的陆航军官负责。可以说,18日攻击第五特混舰队的行动是比较成功的,美军航空兵集中了300多架战术飞机(最终出动的只有240架左右),在经过了数日的观察之后,摸清了第五特混舰队的行动规律,并且在17日夜的时候,由侦察机搜索到了第五特混舰队,次日清晨,一艘在布里斯班外活动的潜艇,以及一架返航的夜间侦察机再次发现了第五特混舰队。随即,布雷德利就下达了攻击命令。八点左右美军轰炸机就陆续出发了。
  从当时双方航空兵的作战能力,飞行员的素质上来看,美军航空兵能够摧毁“滇池”号航母,让这艘航母被迫退出了战斗,可以说运气成分是相当重要的。如果当时“滇池”号上的侦察机能够按照预定的时间起飞,那么这艘航母就能够在美军的轰炸机到来的时候回到战斗群的核心处,受到众多护航战舰的掩护。另外,航母上的战斗机也能够提前十五分钟起飞,这至少能够增加十五分钟的战斗时间。到时候,恐怕攻击“滇池”号的行动不会受到任何的效果。而战争中,运气的作用往往非常的关键。也可以说,姜仲民的运气确实不好,美军的轰炸机就在最关键的时刻到来。
  第五特混舰队在遭到攻击之后,立即就向东南方向规避,而随后到达的两批美军轰炸机没有能够找到第五特混舰队,直到下午的时候,一架美军的远程巡逻机才发现了已经撤走了的第五特混舰队,而该侦察机飞行员没有敢过于靠近第五特混舰队,只是在第五特混舰队外围转了一圈,然后就回去了。而在其发回的电报中,也只提到了发现大量护航战舰,而没有提到有没有航母。因此,布雷德利判断第五特混舰队已经失去了战斗力,正在返回努美阿或者是维拉港,甚至有可能将撤出西南太平洋战场,返回唐帝国本土。可以说,这是美军犯的一个致命的错误,要怪,也只能怪美军侦察机飞行员的素质确实不怎么样。
  18日夜,第三特混舰队抵达塔里附近海面,并且对塔里的美军防御阵地进行了猛烈的炮击。至此,麦克阿瑟,布雷德利都不再怀疑,唐帝国陆战队不会在布里斯班登陆,而将在塔里,或者是塔里附近的某段海滩上登陆,而塔里正是连接布里斯班与悉尼的陆上交通枢纽,唐帝国陆战队在攻占了塔里之后,可以南下攻打悉尼,也可以北上阻断布里斯班的美军。当天晚上,麦克阿瑟就给布雷德利下达了命令,让布雷德利立即组织一支机动部队,在24小时之内赶到阿米代尔,如果唐帝国陆战队在塔里登陆的话,就要不惜一切代价的将其击败,绝不能让唐帝国陆战队成功登陆!
  命令是下达了,可问题是,从布里斯班到阿米代尔的公路里程足足有500公里,美军装甲部队的行军速度也不过每小时50公里左右,而且大部分的装甲车辆需要在中途进行两次燃料补给,官兵也需要休息,集合与动员部队也需要时间,将这些时间除掉的话,那么最多只有10个小时的行军时间。也就是说,在这10个小时里,美军得以最快的速度前进,中途不能有半点耽搁,不然的话,根本就不可能在19日夜到达阿米代尔。
  实际上,就算美军在19日夜到达了阿米代尔,也不可能在20日到达塔里,从阿米代尔到塔里还有250公里的公路里程,而20日的时候,第一特混舰队,第二特混舰队,第五特混舰队,以及西南太平洋战区舰队都将集中在登陆场外围,四支舰队至少有八艘舰队航母,六艘小型航母,拥有上千架作战飞机,而这些轰炸机是不可能让美军的增援部队安全到达登陆场的。
  当时第五特混舰队并没有撤走,而是在18日夜的时候就折返了回来,继续执行轰炸任务。接着,当天晚上到达了布里斯班的一架岸基夜间侦察机发现了美军正在集结与动员。情报立即就被转送到了第五特混舰队,姜仲民也立即按照备用计划重新调整了舰队在次日的轰炸行动,同时,第五特混舰队在夜间转移到了米德尔顿礁东面大概50海里处,并且做好了轰炸的准备工作。
  19日上午八点,由布雷德利亲自率领的,由三个师组成的先头部队刚刚离开了伊普斯威奇,第五特混舰队派出的侦察机就发现了他们。当时,布雷德利也很是恼火,他要求组织八个师作为机动部队,可在夜间,只有三个师完成了动员,另外五个师需要到19日夜才能出发。因此,他只能带着三个师先上路,而大部队晚一天出发。可问题是,当时布雷德利根本就不可能顺利的到达阿米代尔。
  十点左右,第五特混舰队的轰炸机陆续起飞了,当时,第五特混舰队的两艘航母上的战机数量都超过了额定编制,“滇池”号上的一些战机转移到了另外两艘航母上来。而姜仲民尽量合理的安排了战机的起飞顺序,并且将轰炸机分成了三个梯队,以减轻航母的使用强度,让航空勤务人员有足够的时间为轰炸机做好起飞准备。而这批轰炸机是在十一点半左右追上了美军机动部队的,轰炸随即开始。到此,布雷德利也认识到,在通往阿米代尔的道路上充满了危险,也许他永远都到不了阿米代尔。
  在随后的战斗中,美军的战斗机也迅速出动,拼命的拦截第五特混舰队的轰炸机。因为第五特混舰队只剩下了两艘航母,其航空打击能力大打折扣,姜仲民不得不缩小每一个批次的轰炸机的数量,以达到持续轰炸的目的。另外,第五特混舰队的所有战斗机都被安排去为轰炸机护航。中午的时候,他呼叫了豪勋爵岛上的海岸岸基部队,海航在为第五特混舰队补充了一批轰炸机的同时,还为第五特混舰队提供了一个中队的防空战斗机。
  到下午三点半,也就是在第一特混舰队遭到了美军轰炸机的打击的时候,西南太平洋战区舰队在预定的时间内到达战场,加入到了轰炸美军机动部队的行动中来。这下,布雷德利的所有希望都破灭了,两艘舰队航母,六艘小型航母一共可以携带500多架战机,而其中的轰炸机数量在三分之二以上,也就是说,有接近350架的轰炸机,就算这些轰炸机在白天只飞三个架次,也可以出动上千架次的轰炸机,投下数千枚炸弹,而对美军来说,这数千枚炸弹就以为着毁灭!
第四十七节
阻敌增援
  攻击第一特混舰队的美军轰炸机在四点前被全部击溃。面对上百架的战斗机,分成五批到达的200多架美军战术轰炸机与中型轰炸机几乎没有一架能够飞到舰队上空,并且成功的投下炸弹。在整个交战过程中,第一特混舰队只损失了27架战斗机,其中22名飞行员随后就被营救了回来,另外在舰队西南方向执行防空警戒任务的驱逐舰遭到了轰炸,结果在返回维拉港的途中沉没。另外还有一艘巡洋舰挨了一枚250公斤的炸弹,最后脱离舰队,返回了维拉港。舰队官兵与飞行员一共阵亡86人,伤100余人。而参加轰炸行动的美军轰炸机被击落了174架,至少有400多名美军飞行员阵亡或者是被俘。
  美军的轰炸并没有使第一特混舰队损失战斗力,特别是航空作战能力,当天下午五点之前,由海航提供的战斗机与轰炸机就降落到了第一特混舰队的航母上。可以说,之前的防空战斗是有惊无险,在被营救回来的22名战斗机飞行员中,有18人可以继续作战,另外4人被送到了豪勋爵岛去,大概一周之内就能伤愈。
  也就在第一特混舰队抵抗美军轰炸的时候,战场的北面,第五特混舰队与战区舰队正在权力轰炸南下的美军机动部队呢!
  到下午四点,也就是在战区舰队赶来的时候,第五特混舰队安排了第三轮轰炸行动。已经执行了两轮轰炸任务的飞行员继续驾驶轰炸机出发。四点半,战区舰队的轰炸机也开始陆续起飞了。而此时,是由姜仲民统一安排两支舰队的。而当时,两支舰队里一共有接近200架的战斗机,姜仲民留下了两个中队的防空战斗机,其他的战斗机则都被安排去执行轰炸任务了。另外,两支舰队里的300多架轰炸机也是连续出动。
  轰炸行动一直持续到了五点半左右,第五特混舰队的轰炸机已经出动了三个批次,而战区舰队的轰炸机也出动了一个批次。美军并没有组织力量进行反击,当时第五特混舰队与战区舰队都在米德尔顿礁附近活动,而距离两支舰队最近的美军机场还在300海里之外,美军的战术轰炸机根本就无法飞过来。
  实际上,最主要的原因是,在18日夜的时候,美军的大批轰炸机就转移到了南面去。在19日下午攻击第一特混舰队的美军轰炸机就是从布里斯班转移过来的。麦克阿瑟已经确认唐帝国陆战队将在塔里附近登陆,因此在布雷德利组织机动部队的时候,麦克阿瑟就让航空兵首先转移了过去,并且明确规定,要不惜一切代价击溃塔里外海的唐帝国特混舰队,特别是航母特混舰队。因此,在19日的时候,美军根本就没有能力组织机群轰炸第五特混舰队,而是在集中力量对付第一特混舰队。
  打到这个时候,战况已经彻底的明了了。唐帝国陆战队的登陆行动已经没有什么秘密可言,而麦克阿瑟心里很清楚,唐帝国陆战队暴露了真实的意图,那么登陆作战行动肯定将很快展开,如果他不能及时的调整防线的话,那就无法阻止唐棣古陆战队上岸。而19日白天的时候,第三特混舰队一直在塔里外海活动,并没有撤走。这更加坚定了麦克阿瑟的判断,当夜幕降临下来的时候,麦克阿瑟就收到了消息,唐帝国的炮击舰队已经返回了塔里附近的海面,并且正在炮击塔里的美军岸防阵地!
  从唐帝国海军舰队的行动上,麦克阿瑟判断出,唐帝国陆战队最迟在21日,最快在20日清晨就将登陆。而当天晚上,另外一封情报证实了他的猜测,原先在米德尔顿礁北面100多海里处集结的唐帝国登陆舰队已经在白天的时候离开了集结海域,很有可能正在全速南下,预计将在20日清晨到达塔里外海。也就是说,唐帝国陆战队很有可能在20日就发动登陆作战行动。
  当天晚上,麦克阿瑟让另外五个已经做好了出发准备的陆军师上路了。可问题是,此时布雷德利亲自指挥的先头部队才刚刚到达腾特菲尔德,距离阿米代尔还有足足300公里的路程,距离塔里还有500多公里的路程。因为在白天的轰炸中,大量的运输车辆,装甲车辆被摧毁,布雷德利的先头部队已经停了下来,所以此时就算是麦克阿瑟将布里斯班的所有美军作战部队都派出去,也难以在20日清晨的时候到达塔里。
  麦克阿瑟给布雷德利下达了一条死命令,要布雷德利立即上路,就算是走,也要走到塔里去,而绝不能停在半路上,并且保证会让主力部队带上更多的运输车辆,机动部队必须要在20日天亮前到达阿米代尔,并且争取在20日中午的时候到达塔里。显然,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布雷德利在收到命令的时候,他也无可奈何。
  当天晚上,在前线作战的各支舰队也收到了颜国忠发来的命令。
  姜仲民看完电报后,就给了戴理。“看来,我们今天晚上还得继续忙碌了。”
  戴理迅速的看完了电报。一架从豪勋爵岛起飞的远程侦察机发现了美军的主力部队正在布里斯班南面集结,而且原先被阻挡在了腾特菲尔德的美军先头部队也有了出发的动向。因此,颜国忠要求第五特混舰队以及战区舰队组织夜间轰炸,尽量阻缓美军的前进速度,绝不能让美军的增援部队在20日的时候到达登陆场。
  在戴理去安排舰队的新航线的时候,姜仲民将航空参谋军官们组织了起来。
  “晚上,要多安排几架执行照明任务的轰炸机。”姜仲民对夜间轰炸战术还是有一定了解的,在第四特混舰队与黄晓天搭档的时候,他就从黄晓天那里学到了不少的航空战术。“这些轰炸机都携带燃烧弹,由它们先投弹,然后其他的轰炸机跟进投弹。”
  “将军,我们没有多少燃烧弹。”
  “我知道,不过之前第一特混舰队曾经用副油箱改装成燃烧弹,我们也可以这么做。”姜仲民迟疑了一下,“另外,燃烧弹的主要作用是照明,所以用量不是很大。按照主要的军官担任领队长机。夜间轰炸行动不需要担心遭到美军战斗机的拦截,所以,战斗机都要参加轰炸行动。”
  姜仲民一边说着,一边在航空作战地图上部署着相关的任务,而航空参谋军官们则迅速的记录着司令官下达的命令。
  “八点半,第一批轰炸机起飞,晚上要执行三轮轰炸任务,每次出动三分之二的轰炸机与战斗机,这样,我们的飞行员就有足够的时间轮换休息了。”姜仲民放下了铅笔,“另外,联系战区舰队,让他们也同时组织轰炸行动。虽然夜间轰炸的难度很大,但是现在美军都集结在腾特菲尔德附近,兵力部署密度相当高,所以我们只要将炸弹投下去,就能够炸中敌人。”
  “那我们明天白天的轰炸任务怎么安排?”
  姜仲民迟疑了一下,这个是个大问题,如果在夜间也保持高强度的出动率的话,那么飞行员就不可能得到充足的休息时间,而在白天就不可能执行轰炸任务。
  这时候,通信参谋小跑着走了过来。“将军,第一特混舰队发来的电报。”
  “第一特混舰队?”姜仲民微微皱了下眉毛,立即接过了电报,看完后,他的眉头就舒展开了。“这下麻烦没有了,我们在晚上只进行两轮轰炸,每次出动一半的轰炸机与战斗机,这样飞行员就有足够的休息时间,明天的轰炸行动仍然按照计划进行。”
  参谋军官们都有点不明白,不过肯定是收到了好消息。
  “好了,立即去准备轰炸行动,一个半小时后,轰炸机准时出发!”
  姜仲民收到的确实是好消息,在他收到颜国忠的命令时,谈仁皓与郝东觉也收到了通过雷少卿转发而来的命令。第一特混舰队将在夜间执行一轮轰炸任务,而原本计划返回豪勋爵岛临时休整的第二特混舰队将在夜间北上,支持第五特混舰队,轰炸聚集在腾特菲尔德的美军。
  本来,这封电报应该由郝东觉发给第五特混舰队的,可谈仁皓考虑到郝东觉对姜仲民的偏见,所以他代替郝东觉发了这封电报。而对姜仲民来说,这无疑是雪中送炭的帮助。第二特混舰队是现在在战区活动的四支航母舰队中夜间轰炸经验最为丰富的舰队之一,如果有第二特混舰队前来帮助的话,那么第五特混舰队的压力就少了很多,至少不用在夜间与敌人拼命,能够让飞行员得到充分的休息,参加20日白天的作战行动。
  在把电报发出去之后,谈仁皓并没有急着去睡觉,他还没有这么早就睡觉的习惯,而且陆战队明天就要上岸了,他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呢。
  “才收到的电报,登陆舰队预计在凌晨四点左右到达登陆海域,为第三特混舰队提供弹药补给的船队将提前大概四个小时到达,第三特混舰队需要至少四个小时的补给时间。”郑冠华现在正处于兴奋状态之中,他在下午只睡了不过四个小时而已。“我已经与常荐新将军联系过了,他们将在四点半左右恢复对美军岸防阵地的炮击行动,登陆时间预定为七点半,而我们必须在六点半到七点半这一个小时之内为陆战队提供直接火力支援,另外,在七点半到九点半之间,至少得随时保证有三个轰炸机中队在登陆场上空活动。”
  谈仁皓微微点了点头,他仍然在看着海图。
  “我大概计算了一下,如果要保证这种高强度的出动率的话,那我们就必须让舰队到达距离海岸线100海里左右的海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9/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