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校对)第4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7/735

  “不要忘记一点,上次大战的时候,英国与法国曾经占领过科伦坡,而且在这里控制了一段时间,肯定建立了自己的谍报网。而科伦坡一直就是帝国海军在印度洋上最重要的军港,是敌国谍报人员重点照顾的地区,如果科伦坡没有敌人的间谍的话,我才不会相信呢。”
  常荐新苦笑了一下。“那么,你的意思就是,英国人在知道我们的行踪后,故意设了这个圈套,然后等着我们去钻?”
  “对,这个可能性是肯定不能排除的。”谈仁皓把一张海图翻了出来,“舰队离港的时间是基本上确定的,而舰队的巡航速度也基本上是可以确定的。进攻莫罗尼的行动足以证明我们采取的是比较保守的进攻战术,因此,我们的航线实际上也是可以大致确定下来的。那么,敌人很有可能推算出我们的大概位置,是不是?”
  常荐新丢掉了烟头,然后又立即掏出了下一根香烟。
  “现在舰队已经到达了马达加斯加岛东北海域,距离莫罗尼也不过500多海里而已。”谈仁皓在海图上标出了舰队的大概位置,然后再圈出了一片海域。“站在敌人的角度上,可以很轻易的判断出,我们肯定不会走穿过莫桑比克海峡的这条航线,而是会从马达加斯加岛东面南下,这样,才有足够的海域供两支舰队,特别是第一特混舰队活动。”
  看到谈仁皓在海图上重点标出了舰队的航线时,常荐新也认识到,谈仁皓的推测是有道理的。
  “再看一下现在的天气情况。”谈仁皓翻出了一份天气预报,“这是对未来三天的天气的大概预报,南印度洋上的风暴并没有减弱,而且影响范围一直到了马达加斯加岛的南端。连马斯克林群岛都在影响之中。而舰队要么就绕过马斯克林群岛,要么就从马斯克林群岛与马达加斯加岛之间穿过。而且,在到达了马斯克林群岛附近海域的时候,第一特混舰队的战斗力肯定会受到影响。如果天气变得更恶劣的话,那么第一特混舰队甚至无法让轰炸机出动!”
  常荐新咬了咬牙。“那到时候,就只剩下第三特混舰队可以作战。而且在恶劣气候条件下,我们在火力射程,以及雷达方面的性能优势就发挥不出来,炮战肯定在近距离进行,这样一来,主炮与战舰的数量将是决定性因素,而这正是我们最吃亏的地方。”
  “最重要的是,这里是印度洋东南部岛屿最密集的地方。”谈仁皓在桌上翻了一阵,找了一幅更大的海图出来。“马斯克林群岛距离马达加斯加岛大概是在350到450海里之间,另外,在附近500海里范围内拥有另外十几个小型岛屿。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沿海地区有好几条河流。可以说,这里是整个印度洋东南部海域最适合伏击的地方了。”
  “你怀疑英法舰队埋伏在这里?”
  “很有这个可能。”谈仁皓用力的揉了几下太阳穴。“我还没有问过郑冠华,可照现在的天气情况,我们在到达特罗姆兰岛附近海域的时候,水上飞机就无法使用了,到时候,肯定得将一部分的水上飞机转移到莫罗尼去。而在到达马斯克林群岛北部大概200海里左右的时候,连航母上的侦察机都无法全效率使用。更麻烦的是,要想在风暴区里找到敌舰队的可能性是相当小的。如果天气变化的话,那么情况会更糟糕,就算天气不恶化,我们也不会有多少有利条件。”
  “那我们就只能依靠战舰上的雷达来搜索周围海域。而雷达对战舰的探测距离不会超过25海里,如果英国战舰上有探测雷达信号的装置,那么可以在上百海里外就探测到我们的雷达发出的信号,大致确定我们的方向!”常荐新叹了口气,“这就好不在一间黑屋子里,我们拿着手电筒寻找一只耗子一样,在我们的手电筒照住耗子之前,耗子就肯定先看到我们了!”
  “问题就在这里,而且美国海军肯定有用来探测雷达信号的装置,那我们就不能排除英国海军也有类似的装置。另外,英国海军是最早为战舰安装雷达的,而且他们在与德国海军的几次小规模战斗中,已经学会了在恶劣气象条件下使用雷达的方法。”谈仁皓也叹了口气,“所以,我们很有可能无法找到英国人,而且得被迫的打开雷达。虽然设在几百海里外的探测装置无法收到雷达信号,但是只要英法舰队距离我们很近的话,那么麻烦就来了。”
  常荐新点上了第三根烟。“我看过第五特混舰队的作战报告,当时他们就打开了雷达,而且认为英法远征舰队还远在开普敦港,所以没有意识到危险,法国远征舰队能够截击第五特混舰队,除了他们的潜艇发现了第五特混舰队之外,肯定是第五特混舰队的雷达信号被法国战舰上的探测装置给发现了,所以法国舰队才能够及时的机动到位!”
  “对,我也在怀疑这一点,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恐怕就有麻烦了。”
  “可问题是,英国人得首先确保天气不会好转,只要天气好转,那我们的轰炸机可以让英国人吃不了兜着走。而从往年的天气变化情况来看,天气好转也就是一两天之内的事情,而且变化很快,到时候,如果英法舰队距离我们很近的话,他们根本就别想逃出轰炸机的打击范围。”常荐新迟疑了一下,“而且,还有很关键的一点,他们必须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离开开普敦港,不然的话,就无法及时部署到位!”
  “也许,我们收到的那些情报中有些根本就是假情报。”谈仁皓早就想到了这个问题,“虽然情报官员已经正式这些情报是由我们的谍报人员发回来的,但是谁能保证,这些谍报人员已经被英法远征军控制了?如果这是假情报的话,那么毫无疑问的,英法远征舰队根本就没有回开普敦,或者是早就已经离开了开普敦!”
  常荐新微微迟疑了一下,他本来认为这种可能性并不大,毕竟谍报人员都是专门训练的,而且都是一些帝国利益看得比自己生命还要重要的死士。可谈仁皓的分析也不是没有道理,帝国就曾经用假情报欺骗过美国人。
  “另外,英法远征舰队里的战列舰与战列巡洋舰的速度都在30节左右,都属于快速战舰,而且还有三艘英国海军的航母。如果将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的话,那么英法远征舰队根本就不需要过于靠近马达加斯加岛。他们完全可以在前面部署几艘安装有雷达信号探测装置的小型战舰,在确定了我们就在附近之后,其主力舰队再杀过来也不迟。”谈仁皓考虑得还是比较全面的,“更麻烦的是,我们在附近岛屿上根本就没有无线电监听站,就算英国舰队用电台联系的话,我们也难以接收到,而战舰上的监听电台也无法确定其距离,只能确定其大概的方位,更无法判断其电台的种类!”
  “看来,我们还真得全面考虑一下!”
  谈仁皓站了起来。“还是先去吃饭吧,填饱肚子后,我们再考虑具体该怎么办。”
  常荐新也立即站了起来,他早就饿了,就等着谈仁皓这句话呢。
第十五节
可恶的老天爷
  印度洋上的天气并没有好转,风暴也没有离开,反而更加肆虐了。从第二天开始,舰队每天都会派出几架侦察机去收集气象信息,而舰队里的气象预报军官每天都会提交三份报告,对未来三天的天气变化做出预测。而这些报告并不完全一样,除了不断的修改之外,甚至还有很多矛盾之处。
  恶劣的气候带来的问题比想像的要多得多,也严重得多。谈仁皓对天气预报基本上不抱什么希望了,不要说当时,就算是五十年后,都没有任何办法可以准确的预测到未来三天的天气变化。天气预报本身就是在做赌博,不然的话,气象预报军官也不会每天多数次修改天气预报了。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未来三天,天气仍然不会好转。”郑冠华也是一副焦头烂额的样子,“这是最新的云层与海况图,我们的活动范围被限制在了特罗姆兰岛附近海域,如果继续南下的话,恐怕航母就无法让飞机起飞了。”
  谈仁皓一边听着,一边在海图上标出了几个范围。天气因素是他所无法掌握,也无法改变的,这更使他头痛不已。现在问题还越来越严重,如果天气恶劣到第一特混舰队无法南下作战的话,那么他就不得不停在这里,等到天气好转之后再南下。
  当几个范围标出来之后,谈仁皓的思路也明确了很多。如果第一特混舰队只能在特罗姆兰岛附近的话,那么舰载轰炸机的最多就飞到马斯克林群岛海域,也就是说,最多让第三特混舰队在这一海域活动。如果英法联合远征舰队在马斯克林群岛南面,或者是马达加斯加岛南面的话,那怎么办?让第三特混舰队南下?这显然不可能,第三特混舰队如果脱离了第一特混舰队的掩护,就算不用担心遭到英国航母的打击,可面对数量两倍于自身的敌战列舰与战列巡洋舰,第三特混舰队连一点点胜利的机会都没有。
  怎么办?拖下去?拖下去只对敌人有好处。如果英法之前确实有矛盾,那么多耽搁几天时间,实际上就给了英国人解决问题的宝贵机会。同样的,如果第一特混舰队与第三特混舰队被限制在了马达加斯加岛东面海域的话,那么英法舰队可以选择别的航线,比如从莫桑比克海峡北上,或者是从印度洋中部穿过去,到时候可能出现在舰队的任何一个方向上,情况就复杂了。
  这时候,气象预报军官走了进来,把最新的一份天气预报交给了郑冠华。郑冠华看完后,没有急着交给司令官。谈仁皓仍然在看着海图沉思着。
  在谈仁皓刚离开军官学院,到第五舰队报道的时候,他肯定是个理想主义者,对任何事情都抱有希望,而且都认为能够办到,充满了幻想,也充满了激情。可现在,谈仁皓绝对是个现实主义者,虽然带有那么一点点理想的色彩在里面,但是他再没有任何盲目的幻想了。战争本来就是残酷的现实,多年的磨练让他变化了很多。同样的,在血雨腥风的战场上,在与敌人的厮杀中,谈仁皓也成长为了一名优秀的舰队司令官。而作为一名优秀的舰队司令官,在指挥舰队作战的时候,他就得把所有能够产生影响的因素都考虑进去,而天气因素是谁也不能不考虑的。
  “谈将军,新的天气预报。”
  谈仁皓接过了郑冠华递给他的那份报告,看了一眼后,就苦笑着摇了摇头。“看样子,我们得放慢脚步了。”
  “需要修改航线吗?”
  “暂时不用,下次联系第三特混舰队的时候,让他们按照备用方案行动。”谈仁皓坐了下来,“另外,有没有收到姜仲民那边的消息?”
  “今天还没有收到,他们大概正在处理莫罗尼那边的事情吧。”郑冠华迟疑了一下,“也许,姜仲民将军很快就会发电报来了。”
  谈仁皓微微点了点头。“我到下面去转转,有消息了,派人来叫我。”
  这几天,谈仁皓一有时间就会到战舰上各个部门去转一转,了解下官兵的情况,他甚至还去另外几艘战舰上视察过。谈仁皓不是不放心舰队官兵的情况,而是觉得自己应该这么做。之前,这类工作是由郝东觉负责的,而现在换了郑冠华,就谈仁皓这段时间的观察来看,郑冠华做参谋工作确实很出色,可却少了郝东觉那样的亲和力,而且与基层官兵的关系也不怎么样。这是好事,也是坏事,可问题是,指挥官是不能与手下的官兵脱节的,所以谈仁皓就只能自己来做这些原本是由参谋长做的事情了。
  “将军!”
  “将军!”
  ……
  一路上,不断有人向谈仁皓敬礼,谈仁皓也不断还礼,不时还停下来跟官兵们聊几句,问下在战舰上的生活情况,以及所在部门的情况等等。大部分的官兵都不会感到惊讶,第一特混舰队至少有六成以上的官兵服役时间超过了三年,还有不少是第一特混舰队组建时就在这里服役的。这些老兵非常尊敬,崇拜他们的司令官,同时也非常了解他们的司令官。
  在战舰上转了一圈,花了谈仁皓一个多小时,而这一个多小时里,他也放松了下来,同时脑筋也灵活了很多。这大概也是他这几天经常到战舰各部门去视察的原因吧。换下环境,换个思考方式,这些都是提高思维能力的好办法。当他回到司令舱的时候,郑冠华还在忙碌着,而且正在叫一名军官去找谈仁皓呢。
  “才收到的电报,姜仲民将军发来的。”郑冠华直接走了过来,把电报给了谈仁皓。“莫罗尼的情况已经稳定了下来,姜仲民将军正在恢复那边的秩序。另外,按照计划,姜仲民将军正在组织陆战队,准备在马达加斯加岛的西部沿海地区建立水上飞机活动基地。现在已经有一批水上飞机到达了莫罗尼,大概就这几天只内,我们的水上飞机就能够在莫桑比克海峡里执行侦察巡逻任务了。”
  “那边的天气情况怎么样?”
  “比我们这边好得多,比较适合大型巡逻机活动。”
  因为有马达加斯加岛遮挡,莫桑比克海峡里的风浪要小得多。不然的话,姜仲民也不会立即去建立水上飞机活动基地,用水上飞机来监视海峡里的情况了。
  谈仁皓仔细的看完了电报,说道:“这样一来,我们只好可以随时知道莫桑比克海峡里的情况,如果我们迟迟不南下的话,也许英法联军远征舰队还会穿过海峡北上呢。”
  “如果敌人知道我们在这边部署了水上飞机的话,那么他们就不会走这条航线。”
  “这并不重要,至少,我们可以缩小搜索范围,不用担心右翼的安全了。”谈仁皓放下了电报,“对了,那批增援到印度洋来的潜艇什么时候到达?”
  “之前确定是在二月底到达,大概现在已经到达了科伦坡港,可要部署到我们这边来的话,那至少还得要十几天的时间。”
  谈仁皓暗叹了口气,在恶劣气象环境下,潜艇是最好的侦察工具,这一点,在太平洋上已经得到了多次证实。往往,侦察机在天气恶劣的情况下是无法发现海面上的舰队的,特别是在风暴肆虐,以及云层过于浓密,而且云层的最低高度过低的时候,侦察机几乎没有什么用。相反,在恶劣气象条件下,潜艇很难被水面的反潜战舰发现,可潜艇本身受天气的影响就比较小。因此,在太平洋战场上,帝国海军就会在这个时候让潜艇去执行侦察任务,以弥补情报上的不足。
  在谈仁皓赶往狮城的时候,海军就已经决定向印度洋派遣一支由二十四艘潜艇组成的潜艇大队,并且将其直接划给了南大西洋战区指挥(此时南大西洋战区司令部已经转移到了科伦坡)。可问题是,这支潜艇大队直到谈仁皓率领第一特混舰队前往科伦坡的时候才从海南岛的港口出发,而且沿途还在狮城停留了几天,然后才前往科伦坡。潜艇本身的速度就比战舰慢,因此,这些潜艇部署到位的时间就晚更多了。
  “将军,第三特混舰队送来消息,他们将在傍晚时转向。”
  谈仁皓朝通信参谋看了一眼。“我们也按照计划转向,另外,夜间如无必要,不用与第三特混舰队联系了。明天一早,舰队进入备战状态。”
  通信参谋立即记下了这几道命令,然后去找其他的几个重要参谋,这道命令不是向他一个人下达的。
  谈仁皓来到了海图桌旁,同时将郑冠华也叫了过去。“明天,舰队就将到达科罗姆兰岛东北海域,第三特混舰队将在明天一早到达科罗姆兰岛南面海域。也就是说,我们从明天开始,就有可能与敌舰队接触了。按照备用方案,我们将在这边待机,而第三特混舰队将继续南下。你先把侦察计划确定下来,另外,必须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舰队不能进入风暴区,必须保证随时可以让轰炸机起飞。还有,密切注意第三特混舰队的行动,与第三特混舰队保持联系,如果发现危险的话,就要立即通知第三特混舰队。”
  “侦察计划我已经制订好了,明天一早,我们就可以安排第一批侦察机出发。”
  “留一个批次的轰炸机就足够了。”谈仁皓在海图桌上砸了一拳头,“只要给我们一次机会,那么英国人就吃不了兜着走。尽量把侦察行动安排得周密一些,特别是在我们附近200海里范围之内,绝不能出任何的纰漏。”
  郑冠华立即点了点头,从现在获得的情报来看,英国那三艘航母所携带的轰炸机也就最多飞这么远。虽然这三艘英国航母上的载机加起来恐怕也顶不上一艘“湖”级航母上的载机,可这毕竟是个威胁,而且是敌人唯一一种可以在火炮射程之外威胁到第一特混舰队的打击方式。
  谈仁皓的目光落到了海图上,他一边思索着,一边在海图上圈出了几个重点区域,同时还与郑冠华讨论着一些侦察工作的细节问题。以往,舰队的侦察工作都是由郝东觉直接负责的,谈仁皓只需要下达命令,根本就不参加具体的策划与部署。现在,谈仁皓不是怀疑郑冠华的能力,而是觉得自己应该也调整一下工作方式,适应新的参谋长,毕竟郑冠华不是郝东觉,而且也不可能完全替代郝东觉。
  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谈仁皓与郑冠华一起把侦察工作的细节商量妥当,随后谈仁皓就让郑冠华去做具体部署。而他也去了军官餐厅吃晚饭。与以往一样,谈仁皓是负责在白天值班的,而郑冠华则负责在夜间值班,从下午到傍晚这段时间,两人都在岗位上。
  吃过晚饭后,谈仁皓尽量不让自己去想舰队作战的事情,在情报有限,而且局势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想再多也没有用。这大概也是谈仁皓的一点变化吧,要在以往的话,他在这个时候肯定寝食难安了。
  谈仁皓身上的这些变化,他自己并没有注意到,可他身边的人却都注意到了。特别是在战胜了美国海军第五舰队,把斯普鲁恩斯送回了珍珠港之后,谈仁皓就发生了很多变化。这些变化都是细节上的,比如,他很少表现出急躁的一面,而且在指挥舰队的时候显得更为稳重,也绝不轻易冒险。另外,他开始与舰队的基层官兵接触,并且会花时间来处理自己的事情。这些变化都建立在一个基础上,即信心。在战胜斯普鲁恩斯之前,谈仁皓一直有心理阴影,而现在,他已经战胜了最强大的敌人,同时也战胜了自己的心理阴影。
第十六节
现代纳尔逊
  下半夜的时候,谈仁皓被杜兴叫了起来。等他来到司令舱里的时候,郑冠华正在与几名高级参谋低声商量着。
  “电报收到了?”谈仁皓一边整理着上衣,一边走了过去。
  “还没有完全翻译出来,是英法联合远征舰队司令官的情报。”郑冠华将电报的首页给了谈仁皓,“这次我们遇到了个强劲的对手,安德鲁·坎宁安!”
  谈仁皓微微皱了下眉毛,这个名字他早就听过了,是英国海军中最杰出的舰队指挥官,其地位与斯普鲁恩斯在美国海军中的地位非常类似。可谈仁皓对这个英国“同行”并不是很了解。
  电报很快就翻译了出来,因为舰队里没有英国海军将领的相关资料,所以海军司令部把坎宁安上将的所有资料都一起发送了过来,光是接收与翻译电报就让好几名通信军官忙了一个多小时,而翻译出来的电报足足有几十页!
  谈仁皓也没有浪费时间,他让杜兴去给自己泡了杯浓茶后,就仔细的看起了电报。
  坎宁安的出身不算高贵,父亲是爱丁堡大学里的一个解剖学教授,而且并是纯正的英格兰人,带有苏格兰血统。在1897年,也就是第一次全球战争爆发前近十多年,坎宁安以海军候补生的身份加入英国皇家海军,并且在“不列颠尼亚”号上开始了他的海军生涯。后来,英国在镇压非洲殖民地暴乱的时候,坎宁安第一次参加了战斗,不过,这却是地面战斗,而不是海上战斗。在第一次全球战争中,他已经成为了驱逐舰的舰长。大战结束后,他一直指挥驱逐舰,这一点与斯普鲁恩斯,哈尔西都有点相似。而且,正由于他出色的工作,当时他被公认为最为出色的驱逐舰指挥官。
  到大战爆发前几年,坎宁安被调配到了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而这是当时英国皇家海军声望最高,而且实力最强大的舰队之一。也就在大战爆发前几个月,坎宁安就任地中海舰队司令。他上任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彻底的改组舰队,将前任司令庞德在这边形成的懒散作风一扫而空,几个月下来,地中海舰队机会完全变了个模样,不但行动更有效率,而且官兵的精神面貌也都焕然一新。随即,战争爆发,波斯帝国开始加强其地中海舰队的实力。英国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也迅速得到了增强,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坎宁安走上了其海军生涯的巅峰舞台。
  在战争的前几年中,坎宁安有数次出色的作战行动,而且几乎每一次的作战行动都可以用精彩来形容。
  战争刚刚爆发的时候,坎宁安就指挥地中海舰队偷袭了亚历山大港,用航母上的舰载轰炸机袭击了港口里的波斯帝国舰队,在两个多小时的轰炸中,坎宁安出动了数十架次的轰炸机,投掷了20多条鱼雷与30多枚炸弹,就炸沉了两艘波斯帝国海军的战列舰,重创了另外两艘战列舰,一举摧毁了当时波斯帝国海军在地中海的主力舰队。后来,波斯帝国将印度洋舰队抽调到地中海,而且在地中海战场上一直不占优势,与这次的突袭就有很大的关系。
  随后,坎宁安指挥了好几次与波斯帝国海军的战斗。虽然在大部分的战斗中,英国地中海舰队都不是主力,而是在协助意大利舰队,西班牙舰队与法国地中海舰队对付波斯帝国的舰队。但是,在这些作战行动中,坎宁安不但准确的判断出了战局,数次扭转了局面,而且他还表现出了一名优秀舰队指挥官特有的自信与灵活。也正因为如此,搞得意大利,西班牙与法国海军的将领对其脱离集团行动的作风很是不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7/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