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校对)第4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4/735

  “这是肯定的,不过薛希岳首相大人没有同意严定宇的要求。”甘永兴笑了起来,“听校长说,严定宇多次向首相大人提出由陆军将领负责指挥地面部队的作战行动,而海军只负责后勤保障,海上支援,以及登陆作战阶段的指挥工作。校长也多次向首相大人提出了这个办法不可行,毕竟陆军投入的兵力是相当有限的,而且澳洲大陆战场是比较特殊的,登陆作战与地面作战的差别并不是很大。如果将地面作战的指挥权限交给陆军的话,必然会导致各部队在作战中出现配合失调的问题,而由海军统一指挥,更能够发挥部队的战斗力,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那么,首相是同意了校长的提议?”
  “只能说是暂时接受了我们的意见,而没有完全同意。按照首相的意思,在登陆作战阶段,由海军统一指挥各参战部队,包括陆军提供的作战部队。而在进入了地面作战阶段之后,再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决定由谁来指挥今后的作战行动。”
  谈仁皓立即皱起了眉毛,首相的意思是很明确的,如果海军在前一阶段打得好的话,那么肯定会由海军继续负责战役行动,如果出了什么纰漏的话,那就给了陆军争夺指挥权的机会。这个指挥权说重不重,说轻不轻,可最后却决定着由谁来主导太平洋战场,而在这里,海军是绝不会让步的。
  “你应该找古迅雷好好谈一下这件事情。”甘永兴找谈仁皓来协助他的目的还有一个,那就是谈仁皓与古迅雷的私人关系。“现在,陆军方面已经确定由古迅雷担任陆军参战部队的总指挥,至少在德国人忘记了古迅雷在西欧战场上的所作所为之前,他只能留在太平洋战场上。如果我们想得到陆军的全力支持的话,那么就得让古迅雷明白这次战役的重要性,更得让他明白,帝国的利益高于军种的利益。”
  “我知道,我会找他好好谈一下的。”谈仁皓暗叹了口气,“那么,还有别的问题吗?”
  “当然,问题还有不少呢。”甘永兴耸了下肩膀,“除了确定指挥权之外,我们还得尽快拿出相关的作战方案来,而这将是战役的总体方案,而不涉及到战役的细节行动。所以,这个作战计划会分成好几部分。”
  谈仁皓笑着摇了摇头,他之前就参加过大规模战役的总体设计工作,所以对这类需要由众多兵种参加,而且出动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兵力的作战行动的策划工作是有一定了解的。
  “我将主要负责战役的后勤保障安排,这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最为麻烦的一部分。”甘永兴迟疑了一下,“另外,我会委托颜国忠策划具体的作战行动,他对登陆作战是最为了解的,这也是他的拿手工作。而两大战区的协调工作将由校长亲自与颜国忠,廖汉翔协商,具体的工作我会安排人员负责的。”
  “参谋长,直接一点吧,我的工作是什么?”谈仁皓直接问了出来。
  “你的任务就是确定舰队的作战行动。”甘永兴也不再绕弯子了,他将第三份文件递给了谈仁皓,“在战役初期,主要的作战方式是登陆作战,而你之前已经指挥过登陆作战,虽然规模小了一点,但是你应该很清楚登陆作战的具体细节问题,更清楚舰队在登陆作战中的重要性。所以,这次由你来负责舰队的行动策划。”
  谈仁皓翻了一下文件,这是一份帝国海军舰队情况的报告。
  “对你来说,这个任务算是轻车熟路了。”甘永兴尽量把事情说得简单了一点,“我也相信,你有能力完成这个工作的。”
  “好吧,我将尽力而为。”谈仁皓点了点头,“除了这两件事之外,还有其他的安排吗?”
  “也许还有,我还没有想到。”甘永兴笑着站了起来,“等我想到了,我会找你的。”
  “好吧,参谋长,按我就先告辞了。”谈仁皓也站了起来,“我会尽快把报告交给你的,对了,校长要我们什么时候交上报告?”
  “时间很充裕,而且我现在是提前通知你。”甘永兴把谈仁皓送到了门边,“等颜国忠与廖汉翔回来之后,我们才会正式启动相关的工作,所以这几天,你可以先搜集一些资料,做好准备工作就行了。等召开了相关的会议之后,再动手也不迟。”
  “那我就不多打扰了。”
  可以想像谈仁皓此时的心情,麻烦的事情一件接一件,回到舟山已经快两个月了,他就没有在家里安心的住上几天,几乎天天都有让他头痛的事情。原本,他还计划在妻子回医院报道之前,陪妻子到松江或者是杭州去住上几天的,而现在看来,这个计划也彻底泡汤了。
  回到办公室之后,谈仁皓一点精神都提不起来。他能够理解参谋长与校长给他安排这么多事情的目的,可他同时也知道,要想成为海军的领袖,那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同时更清楚此时甘永兴与聂人凤身上的压力。谈仁皓现在所做的还是一些具体的工作,没有涉及到重大决策,仅仅这些处理细节问题的工作就让他快要累爬下里,可想,甘永兴与聂人凤在做出重大决策时会有多么的艰难。
  这是一条艰苦的道路,同时也是一条想要继续升迁的必经之路。四年前,谈仁皓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在不到30岁的时候就成为帝国海军将领,而且是帝国海军首屈一指的舰队司令官。两年前,谈仁皓没有想到,他有希望在今后更上一层楼。而现在,他也没有想到,在这条道路上,他需要经历多少磨练,除了战场上的挫折之外,他还必须得在一些非战斗性的事务上接受众多的锻炼!
  一整个下午,谈仁皓都有点无精打采的样子,他去资料室找来了一些海军舰队的最新资料,然后就强迫着自己看了下去。可他却怎么也看不进去,连他自己都感到非常的惊讶。以往,他最感兴趣的就是那些舰队的资料,可现在,他却很难读懂里面的那些文字。他甚至产生了一种厌烦的感觉,好像这完全是陌生的工作一样。
  “将军,嫂子打来电话,问你晚上要不要回去吃饭。”
  谈仁皓一惊,立即看了眼手表,已经快六点半了。“要,当然要回去,去准备轿车吧。”
  杜兴看了眼谈仁皓,这才离开了办公室,他也知道,这段时间下来,谈仁皓已经变了很多。
第三十三节
资本
  在谈仁皓回到海军司令部忙碌的这两个月里,海军的实力也在迅速恢复之中。从唐帝国开始大规模向盟友提供战舰的行动上就能看出来,战争打到这个时候,帝国海军的实力不但没有被削弱,反而增强了不少。
  在战争爆发的时候,帝国海军只有八座可以承建战列舰与航母的大型船台,而且其中有四座长期没有开工,基础设施已经严重落后。因此,在战争爆发的时候,帝国海军花费了大量的力气来扩大造舰能力。到此时,帝国海军已经有十二座可以承建五万吨级战舰的大型船台(舰艇在船台上建造的时候,其重量要比服役时小得多,因为在船台上只进行船体建造,然后在码头旁进行栖装),而且这十二座船台都在高效率的运转。另外,帝国海军拥有的可以承建万吨级战舰(大型防空巡洋舰,重巡洋舰,快速战斗支援舰,大型登陆舰)的船台已经达到了三十六座,可以承担三千吨级(驱逐舰,登陆舰)的船台数量更是超过了五十座。至于那些用来建造潜艇,小型驱逐舰(主要用于近海反潜,以及执行护航任务),登陆艇,扫雷艇等等排水量千吨左右的战舰的船台更是数不胜数了。
  “船台”这个词显得有点单调,可这是一个国家的造船能力的直接反映。所有的大型舰船都得先在船台上进行基础建造,而有多大的船台,就能建造多大的战舰,而船台的数量就是一个国家能够同时建造多少舰船的直接表现。上面提到的都是用来建造军用舰船的大型船台,这与建造民用船舶的船台是有所区别的。这是一条极为重要的信息,任何一个国家要想拥有强大的海军,那就得首先拥有强大的基础,而造船能力就是海军的基础。
  到这个时候,谈仁皓才了解到了帝国到底有多强大的舰船建造能力,之前,他知道的只是帝国海军会定期获得一批战舰,并且猜测帝国海军有着极为强大的造船能力,可并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而直到他看到了甘永兴给他的那份文件的时候,这才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帝国海军的强大并不仅仅体现在舰队的战斗力方面,更多的时候体现在了海军的造船能力方面。如果没有如此强大的基础实力的支持,那么帝国海军也不会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
  因为有着强大的造船能力,所以帝国海军的造舰规模也非常的庞大。计划在25年底到26年初的两个月之内服役的主力战舰就包括了六艘第三批次的“湖”级航母,四艘第三批次的“新省会”级战列舰,七艘第二批次的“瑞兽”级大型防空巡洋舰,八艘第四批次的“江河”级重巡洋舰(第二阶段改进型号),以及四十多艘“城市”级驱逐舰。另外一些将在这一期间内服役的战舰还包括了三十多艘潜艇,八十多艘登陆舰,以及二十多艘快速战斗支援舰。
  这些战舰并不是在同一个时间统一服役的,而是在这一期间内陆续服役的。比如,第三批次的四艘“新省会”级战列舰都在十二月中旬完成了栖装,现在正在进行初期海试,预计能够在26年一月底正式服役。第三批次的六艘“湖”级航母中,已经有四艘完成了栖装,其中两艘正在进行初期海试,其他的两艘也即将完成栖装,这批航母将在一月底到二月初之间陆续服役。其他的战舰也都比较类似,而如同驱逐舰,潜艇这类小型战舰则是建成后就进行海试,并且陆续加入海军战斗序列的,并不是成批次的服役。
  除了即将服役的新战舰之外,之前在战斗中受损的战舰的维修工作也将在25年底完成。而这些战舰在维修的时候,都会做中期改进,以提高战舰的性能与战斗力。比如,所有的“江河”级重巡洋舰在进行大修的时候,都会按照第二阶段的标准进行改造,主要就是将双联装240毫米主炮换成三联装200毫米主炮,并且取消了减少了两座120毫米副炮炮塔,增加了四座80毫米高射炮的炮塔,其他的改进也有,比如换上与“瑞兽”级一样的雷达等。
  在这些维修的战舰中,最重要的恐怕就是原本隶属于第一特混舰队的那三艘舰队航母,以及第三特混舰队的那五艘战列舰了。
  “兴凯湖”号航母是最先完成修复工作的,该航母在维修期间,也进行了改进。改进有几个重点,一是加强了关键部位,比如升降机附近的结构强度,加强了抵抗炸弹攻击的能力。二是增加了重要部位的装甲厚度,比如在锅炉舱与轮机舱外侧的装甲厚度加厚了25毫米,并且加强了防鱼雷隔舱的结构强度。三是换装最新型号的弹射器,新弹射器的最大改进是提高了使用寿命,其他性能变化并不大。四是增加了高射炮,特别是小口径高射炮的数量。五是减少了高射炮弹药的储备数量,这主要是为了降低航母的重心,提高航母的稳定性。最后就是改进了航母的雷达,增强了指挥能力。
  这些改进工作是在维修期间进行的,船厂合理的安排了改进与维修工作的工序,没有耽搁更多的时间。这也算是一种升级的好办法吧,毕竟很多战舰在战斗中都会被击伤,利用维修的机会来提高战舰的战斗力,这不但节省了时间,更变相的增强了海军的实力。
  “兴凯湖”号在十一月底就已经完成了维修与改进工作,并且在十二月初,完成了初期海试之后,交付给了第二特混舰队。现在,这艘航母已经不在第一特混舰队的战斗编制之内了,而是去了第二特混舰队,与“鄱阳湖”号航母共同组成了第二特混舰队的核心战斗力,而且,成为了第二特混舰队的旗舰。
  “洪泽湖”号与“高邮湖”号航母的维修工作在十二月底的时候才完成,现在正在进行初期海试。与“兴凯湖”号一样,这两艘航母也在维修期间得到了改进,只是因为维修航母的船厂不一样,所以改进的方法也不一样,其设备有细微的差别。比如,当时在广州造船厂维修的“洪泽湖”号航母使用的就是“瑞兽”级巡洋舰上装备的雷达,而在大连造船厂维修的“高邮湖”号航母上则仍然保留了原来的雷达系统。另外,两艘航母的高射炮配制方式也并不完全一样,这都是因为维修的船厂差别所导致的。
  第三特混舰队的五艘战列舰的维修工作要比第一特混舰队的那几艘航母的维修工作麻烦得多。不管是从成本,还是结构的复杂程度上来讲,战列舰都超过了航母。另外,航母在战斗中受到的创伤一般都是鱼雷与炸弹所导致的,而且航母的舰体本来就比较大,而且在维修的时候,飞行甲板可以拆除,所以维修工作相对容易了许多。相反,战列舰的战斗创伤一般都是由大口径穿甲弹造成的,而且很多穿甲弹是打在舰体水线以下部位的,而战列舰的上层建筑是难以拆除的,所以,战列舰的维修工作要麻烦得多。
  这五艘战列舰基本上是同时开始维修的,因为各艘战舰受到的创伤并不完全一样,所以其维修进度也不一样。另外,“广州”号,“贵阳”号还将做中期大改,这次两艘战列舰都将按照第二批次的标准进行改进,包括更换输出功率更大的锅炉,加强装甲防御,换句话说,这两艘战列舰在完成了改造与维修之后,将完全达到第二批次的性能标准。另外“南昌”号的舰艏被撞掉,所以需要安装新的舰艏,这可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工程,花费的时间肯定不少。而其他两艘战列舰也都遭到了重创,需要的维修时间肯定不会少到哪里去。
  在维修期间,这五艘战列舰都针对在实战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了一些小范围的改进,比如加强了战舰水线以下部位的结构强度,优化了后部水上飞机平台的设计,将水上飞机燃料库转移到了水平甲板之下。另外,还加装了一些新研制出来的新装备,其中最重要的改进就是安装了帝国海军第一种正规炮瞄雷达,提高了战列舰的夜战能力。
  最先完成维修的是“南宁”号与“长沙”号,这两艘战列舰在十二月中旬就已经开始进行初期海试了,而且还在海试期间试射了25式穿甲弹,证明了25式穿甲弹的威力超过了美国海军战列舰最好的穿甲弹(用被俘获的“威斯康星”号做了对比实验),达到,甚至超过了海军的预期要求。
  “南昌”号的维修工作也在12月下旬的时候完成,而“广州”号与“贵阳”号的维修工作已经完成,只是改进工作还没有结束,大概需要持续到26年1月初才能结束,而正式服役的时间将在1月中旬之后了。
  除了这些受损战舰的维修与改进工作之外,当时还有一批很重要的“改进”战舰服役,这就是第二批六艘“山”级小型航母在十二月上旬都完成了海试,计划在26年1月初服役。
  第一批服役的六艘“山”级小型航母已经战沉了四艘,另外两艘也跟着姜仲民去了南大西洋。当时,帝国海军一共计划分三批改造18艘该级航母,而第二批的六艘原本计划在25年10月份就加入海军,可改造进度中出现了问题,所以服役时间延迟到了年底。
  小型航母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受到了严重的置疑,美国海军的九艘“独立”级小型航母已经全部战沉,而帝国海军之前投入实战的四艘小型航母也都无一幸免。因此,很多人开始怀疑小型航母存在的必要性,这些容易被击沉的小型航母肯定是没有多少价值的。虽然舰队航母受到攻击后也很容易失去战斗力,但是却往往能够坚持着返回港口。比如,“高邮湖”号航母就先后被炸弹,鱼雷,以及潜艇发射的重型鱼雷击中,最后还是挣扎着返回了港口。这与被击沉是完全不一样的结果。当时,已经有人提出,完全没有必要再改造小型航母了,保证更多的舰队航母才是最为重要的。
  因为“山”级小型航母的改造工作早就已经确定下来,而且经费都已经划拨到位了,所以海军没有取消该级航母的改进计划。只不过,这些航母再也不会前往一线战场,按照海军当时的计划,小型航母的主要用途就是在后方为陆战队提供空中支援,并且为登陆舰队提供防空掩护,而不参加舰队决战。也正因为如此,海军没有把这六艘小型航母划给任何一支特混舰队,而是单独留了下来,将视情况决定其具体安排。
  除了这六艘小型航母之外,在26年的经费预算中,还有一笔专款用来发展“护航航母”。对帝国海军来说,这是一种新的战舰。与美国海军不一样,帝国海军的所有护航航母都是新建造的,只是,这些航母并没有完全按照军用标准建造,而是大量采用了民用船舶建造的标准与技术,这一来可以缩短工期,二来可以降低建造成本,达到大规模建造的目的。而护航航母的主要用途就是为船队护航,以及为陆战队提供航空掩护与支援。
  十二月中旬,也就在第二特混舰队到达西南太平洋的时候,第四特混舰队返回了广州,几乎所有的战舰都被送回了船厂进行大修,官兵则获得了难得的休整机会。
  这些都证明了一点,帝国海军已经恢复了元气,而且正在向着胜利大进军。虽然在这一时期,美国海军也在全力发展,但是双方的差距正在扩大,太平洋战场上天平已经倒向了唐帝国这一边!
第三十四节
敌人并未放弃
  对于帝国的实力,谈仁皓是没有任何怀疑的,一个在战火中拼搏了上千年,一个在数百年之内没有被任何敌人击败过的国家,绝不会差到哪里去。除了国家实力之外,支持着帝国军民战斗下去的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在帝国军民内心深处的荣誉感,以及那种奋发图强,永不言败的,不折不挠的顽强意志,在上千年的历史中锤炼出来的坚韧性格,也许,这才是帝国能够一直站在世界巅峰的关键因素吧。
  不管是陆军,还是海军,帝国军人在战场上不畏牺牲的英勇行为都可以看着是帝国精神的外在表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意志的直接表现。大到帝国皇帝,首相,小到普通的士兵,田间的农民,工厂的工人,学校的教师,每一个岗位上的帝国军民都在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奋斗着,这就是帝国的精神,永不言败的精神。
  因为身在其中,所以谈仁皓平时是感觉不到这种精神的存在的,当他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待在这场战争中涌现出来的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看待帝国在这四年多时间里爆发出来的巨大战争潜力的时候,他才恍然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敌人可以打败这个凝聚着四亿多军民的强大国家与民族,这也是上千年来,为什么没有任何一个敌人打败过帝国的原因。
  当深入的去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谈仁皓需要的不是信心,他已经有了足够的信心,他需要的是时间。可以说,这是当时所有人的感受。帝国获得胜利只是时间上的问题而已,而在到达胜利之前,肯定还会有很多的挫折与磨练。时间即是朋友,也是敌人,对敌我双方来说,时间都是决定一切的因素,而且是一个无法改变的因素。
  谈仁皓花了很多的时间来弄清楚帝国海军现在的实力,连他都有点不敢相信,战争打了四年,四年下来,帝国海军的损失可以用惨痛来形容。到现在为止,帝国海军已经在战场上损失了八艘舰队航母,十八艘战列舰(新型战列舰三艘),四艘小型航母,二十八艘重巡洋舰(包含大型防空巡洋舰),八十多艘驱逐舰,以及上百艘其他各种排水量在一千吨以上的战舰。可帝国海军的实力并没有降低,反而比战争爆发的时候增强了许多倍。可以说,帝国海军是越打越强。另外,帝国海军官兵的素质也提高了不少,特别是舰载航空兵。在战争爆发的时候,帝国海军的舰载航空兵的素质甚至不如日本,在战争前一年的那几次海战中,帝国海军就没有占到多少便宜。可到了23年,帝国海军航空兵的素质已经全面超过了日本,而且在美国参战之后,官兵素质一直在美军之上。这也是帝国海军在四年多战争中积累下来的一笔巨额财富吧。
  照现在的发展速度,帝国海军不但会更强大,而且肯定是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在谈仁皓去探索帝国海军的真正实力的时候,他也得到了一份美国海军的发展报告,这是帝国情报部门获得的最新情报。
  如同之前的预测的情况一样,美国海军也将在26年初获得新的战斗力,包括了六艘“埃塞克斯”级舰队航母,十二艘重巡洋舰,三十多艘新型驱逐舰。这些战舰足够组成两支航母特混舰队了,甚至可以编成三支航母特混舰队。可这仍然远远落后于帝国海军,因为在26年初的时候,帝国海军将拥有至少十三艘舰队航母,八艘小型航母,十五艘战列舰(包含六艘一直在南大西洋战区的老式战列舰),三十多艘大型防空巡洋舰,四十多艘重巡洋舰,超过一百二十艘的新型驱逐舰。就算将派遣到南大西洋战区的舰队排除掉,在太平洋战场上,帝国海军的实力仍然远远超过了美国海军。另外,美国海军并没有合适的主力护航战舰,即没有战列舰,也没有强大的防空巡洋舰,这是其最为致命的漏洞!
  除了正规战舰之外,美国海军已经建造了四十多艘护航航母。之前,这些护航航母一直在北大西洋上活动,其主要任务就是对付北大西洋上的德国潜艇,为往返与美英之间的船队护航,并且在潜艇“重灾区”执行定点反潜巡逻。因为护航航母本身的生存能力极为低下,甚至比小型航母还要差很多,其速度也非常慢,根本就跟不上舰队。所以,美国一直没有安排护航航母到太平洋战场上作战。而现在,美国已经没有足够的战舰来守住太平洋上的防线了,而且唐帝国的潜艇已经大规模的投入到了太平洋上的破交作战行动中来,所以,美国海军已经开始向太平洋战场部署护航航母,而其初期任务就是在美国西海岸到夏威夷,以及澳洲的海上航线上执行反潜作战任务,并且承担了向前线运送作战飞机的任务。
  实际上,当时美国海军最大的问题不是缺少航母,而是缺少配套的护航战舰,特别是为航母提供防空掩护的防空战舰。这个问题也许很多人没有注意到,可实际上带来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航母最大的对手就是敌人的航母,这一点在实战中已经证明了。虽然潜艇也在战场上击沉过航母,另外岸基轰炸机也对航母有一定的威胁,但是,真正能够对付航母的,那肯定是航母本身。这就如同在地面战场上,坦克的最大对手就是坦克本身一样。要打击对方的航母,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拥有更多,更好的航母。
  美国人不缺乏建造航母的能力。当时,唐帝国海军只有六座大型船台在建造航母,而美国在24年底的时候,就已经有八座大型船台在建造航母了(美国海军的建造防御与唐帝国海军的并不完全一样,而且这八座船台的造船效率也并不完全一样)。可问题是,当时美国海军根本就没有办法为舰队提供如同帝国海军里的“李靖”级与“瑞兽”级那样的专用防空战舰!
  美国海军已经扩大了“巴尔迪摩”级重巡洋舰的建造规模,而且对该级巡洋舰做了全面改进,主要的改进方向就是加强其防空作战能力。经过改进后的“巴尔迪摩”级重巡洋舰的防空能力已经超过了“节气”级重巡洋舰,比“江河”级也差不了多少。另外,美国海军还在大批量的建造更廉价的,而且建造周期更短的轻巡洋舰,这些轻巡洋舰都统一采用了127毫米高平炮为主炮,并且全面加强了防空火力,充当辅助防空战舰。可问题是,不管是重巡,还是轻巡,在根本上是无法替代如同“李靖”级,或者是“瑞兽”级,或者是战列舰这种有数百门高射炮的主力防空战舰的。
  当时,唐帝国海军中,航母与防空战舰的比例是一比二,如果将重巡洋舰也算进去的话,接近一比六。而在一般的情况下,一艘航母周围至少会有四艘防空战舰,另外还有数艘防空火力也不太弱小的驱逐舰。实战也证明了这一点,要突击唐帝国舰队的航母是非常困难的事情,美军轰炸机的突防率竟然不到两成!也就是说,一百架轰炸机,能够突破舰队防空,到达航母上空投弹的不会超过20架!而同期,唐帝国轰炸机对美国舰队的突防率高达四成,是美军的两倍!别小看多出的这一倍,这就意味着美国航母的生存率降低了一半,其战损率自然要高得多了!
  针对这一情况,美国海军已经在想办法解决问题了。实际上,“阿拉斯加”级大型巡洋舰就是一种不错的防空战舰,另外“依阿华”级战列舰的防空火力也极为强悍。这些,都在实战中得到了证实。在“珊瑚海大海战”与“内克岛海战”(上一次海战的称呼)中,“阿拉斯加”级大型巡洋舰的表现非常突出,给唐帝国的轰炸机构成了不小的威胁。可关键问题是,这两种战舰在最初的时候都不是针对防空作战而设计的,而且都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成本过于高昂,根本就无法大批量采购!
  美国是咬着牙购买了六艘“阿拉斯加”级大型巡洋舰的,而这六艘巡洋舰的费用足够建造四艘“依阿华”级战列舰,或者是八艘“埃塞克斯”级航母了。也正因为如此,美国海军没有再次订购“阿拉斯加”级巡洋舰,成本太贵了,贵得连美国人都无法承受。而当时,美国海军新建造的第二批“依阿华”级战列舰还没有服役,而且战列舰的成本更贵。“巴尔迪摩”级重巡洋舰又难以搭档起舰队防空的主力。无奈之下,美国海军只能寻求新的防空战舰,一种更便宜的,防空力量强大的,而且完全为防空作战而存在的新型战舰。
  新战舰的初始设计工作在24年中期就开始了,当时“阿拉斯加”级的设计工作还没有完成了,而美国海军在当时就认识到了“阿拉斯加”级这种“半战列舰”是不可能成为主力的,所以就提出了新的设计要求。到24年底,新战舰的设计基本上结束,而当时美国海军已经认识到了舰队防空的重要性,对新战舰的使用进行了重新定位,并且责成造船厂重新设计。而具体的设计工作到25年中期才结束。
  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缩小版的“阿拉斯加”级大型巡洋舰。新战舰的标准排水量缩小到了16550吨,长度缩短到了195米,并且采用了宽舰体结构,以提高战舰的稳定性。在“阿拉斯加”级上采用的一些没有多大作用的武备都被取消了,比如主炮口径缩小到了203毫米,大量采用127毫米副炮,并且新增了76毫米高射炮(美国海军最新型号的高射炮,性能与帝国海军的80毫米高射炮接近)。另外,“阿拉斯加”级上昂贵的舰队指挥系统被撤消,这降低了战舰的造价。
  说白了,这是一种类似于“李靖”级的专用防空巡洋舰,而且其防空能力与“李靖”级相当接近。25年8月份,第一批该级战舰正式开工建造,预计将在26年中期,或者是年底的时候服役,根本不可能在26年初服役。也就是说,美国海军要到26年中期以后才拥有专用防空巡洋舰。
  这也算是美军在战场上用血换来的教训吧,或者说是美军正在模仿唐帝国海军,按照唐帝国海军的方式,大批量建造防空能力不比快速战列舰差,而且速度完全能够跟上舰队航母的专用防空巡洋舰,以此来增强航母抵抗空中打击的能力。这也是战争中的一条血的教训,在战前,没有任何人认识到,航母需要专用防空巡洋舰来保护,大部分国家都认为应该是航母去保护战列舰,而现在,唐帝国与美国都很清楚,应该得到保护的是航母,而不是战列舰!
  从这些情报中也能够明显的看出,美国人并没有放弃努力,没有放弃向胜利前进的努力。在这场倾全国之力进行的战争中,美国人所体现出来的韧性也是值得敬佩的,这与其民族的特性也有很大的关系。
  美国实际上没有一个占主导地位的民族,甚至可以说不是一个真正的民族国家。这是一个新生的国家,这也注定美国是一个开拓型的,富有进取精神,创新精神,以及冒险精神的国家。在美国短暂的历史中,其国土面积扩大了20倍以上,人口增加了50倍以上,国力增强了100倍以上。这些,都是美国人的开拓精神,冒险精神,以及创新精神的直接体现。在战场上,这就是美军能够坚持下去的根本原因。
  谈仁皓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从美国的表现来看,只能证明一点,那就是,战争还远没有到说结束的时候!
第三十五节
陆军搭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4/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