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校对)第2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8/735

  德黑兰会议之后,唐帝国,波斯帝国,德国确定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尽快干掉俄罗斯,解决掉这个夹在三个国家之中的敌人。这个目的是相当明确的,当时俄罗斯是唯一与唐波德三国交战的国家,是三国的共同敌人。可是,在三个国家中各自确定的敌人中,俄罗斯却并不是排在首位的。
  在日本战败之后,唐帝国确定的首要敌人是美国。特别是24年美国参战之后,唐帝国将主要的力量都投入到了太平洋战场上来,重点与美国争夺太平洋上的岛屿,连续发动了马里亚纳群岛战役,威克岛战役,马绍尔群岛战役,吉尔伯特群岛战役,莱城战役,所罗门群岛战役等大型战役,彻底的改变了太平洋上的局面,并且将战线推进到了太平洋中部,获得了战场上的主动权。而在唐帝国的眼里,俄罗斯只能算得上是二号敌人,就算唐帝国在陆军方面的投入持续增长,可这并不表示唐帝国会将俄罗斯当作头号敌人。
  德国的头号敌人则是法国与英国,也不是俄罗斯。从德国的地理位置上来讲,击败法国要比击败俄罗斯更有价值。只要击败了法国,就可以迫使西班牙与意大利退出战争,而再往西就是孤悬海外的英国了。到时候,德国可以集中全部力量东进,与俄罗斯决战,而不需要担心自己的西面出现危险。因此,在战略排序上,德国首先要确保打败的是法国,稳定住西欧局面,然后趁英国与美国无法登陆欧洲大陆的时候,全面进攻俄罗斯。因此,俄罗斯也只是德国的二号敌人。
  在波斯帝国这边,北非战场,东地中海战场都要比高加索战场更重要。因为受到地理因素的限制,以及随后唐帝国陆军迅速推进了战线,实际上俄罗斯已经无力威胁到波斯帝国了。而东地中海上,四国联合舰队对波斯帝国的海军有巨大的威胁。北非战场上,意西联军对苏伊士运河的威胁也不小。因此,波斯帝国更愿意在北非战场上投入重兵,守住苏伊士运河,并且在地中海上夺取制海权。从这个角度讲,波斯帝国也不情愿在俄罗斯这边投入过多的兵力。
  显然,三个国家都将俄罗斯当作了次要对手。可问题是,俄罗斯夹在三国之间,是不得不解决掉的对手。在德黑兰会议之后,虽然三个国家达成了一致意见,但是在具体实施方面却有着很多的问题。实际上,最大的问题就是谁来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谁来承担更大的损失与伤亡。
  德国与波斯帝国都认为,唐帝国应该承担起对俄作战的大部分负担,毕竟唐帝国陆军是最强大的,且在其他方向上并没有沉重的负担,而德国与波斯帝国的陆军在其他战场上都有沉重的负担,因此不由唐帝国来挑这个重担,又由谁来承担呢?
  唐帝国也并没有推脱掉这个责任与义务,唐帝国陆军也确实在对俄战场上承担起了主要的负担。到25年初的时候,唐帝国陆军至少面对七成的俄军,而在所有用来进攻俄罗斯的地面部队中,唐帝国陆军占了六成。可问题是,唐帝国同时还要承担太平洋战场上的战斗,而太平洋战场是规模最大,难度最大的一个战场,就算以唐帝国的国力,也难以同时在两个方向上与敌人进行决战。此时,唐帝国还出兵北非,并且向德国派遣了远征军,同时有这么多重担落在唐帝国的身上,显然,唐帝国也有充足的理由要德国与波斯帝国在对俄作战中有更好的表现。
  这就是双方纠缠不清,相互扯皮的地方。当时唐帝国希望德国能够在东部战场上投入至少250个师的兵力,波斯帝国则要提供150个师的兵力,可实际上,到25年初的时候,德国在东线战场上的投入不到150个师,而波斯帝国投入到对俄战场上的部队不到120个师,远低于唐帝国的希望值。同期,唐帝国投入到了对俄战场上的兵力达到了350个师,是唐帝国当时陆军总规模的五成以上。
  实际上,在25年初,德国陆军一共有足足550个师的兵力,其中一线作战部队有400个师,也就是说,德国还有250个师的兵力。这就是德国人自己的小算盘了,按照德国的计划,在唐帝国牵制住了俄罗斯的时候,他们将集中全力打败法国,准备在西欧战场上投入250个师的兵力,从三条战线上同时向法国发动进攻。可这样一来,德军在东线战场上肯定就将无所作为了。
  可以说,德国与唐帝国都有自己的小算盘,而最终的结果就是,原计划在25年夏季完成的对俄作战,到了四月份的时候,唐军距离莫斯科还有500多公里,德军距离莫斯科还有800多公里,而且双方的主力进攻部队都伤亡惨重,难以在秋季之前继续推进,因此将作战时间延迟到了26年初。如果在此期间德国与唐帝国仍然无法继续扩大在对俄战场上的投入的话,恐怕在26年初,俄罗斯仍然在继续作战。到时候,唐帝国登陆澳洲的作战行动仍然将遥遥无期,而德国想要打败法国,更是机会渺茫。
  不同的目的最终导致了唐帝国与德国这两个主要国家在战略安排上出了问题,几乎是在各自为战,根本就没有形成一股强大的联合力量。问题的关键也在这里,而对俄战争拖下去的话,对双方都同样没有好处。对唐帝国来说,如果能够抽调部分兵力攻占澳洲大陆的话,那么太平洋战争的进程就将加快不少。对德国来说,能够将东线兵力抽调到西线上去的话,恐怕法国早就战败了。
  双方都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各自为战的结局就是双双惨败,现在已经经不起折腾与消耗了。特别是在美国出兵欧洲大陆的迹象出现之后,德国人首先感受到了压力,唐帝国也感受到了压力,因为唐帝国是不能让德国战败的。结果,双方的最高层领袖首先达成了一致意见,必须要统一战略方向,不管这个方向对谁更为有利,都必须要首先统一战略方向,然后迅速,果断的采取行动,这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谈仁皓花了两个半小时的时间看完了德国提出的战略计划,仍然是以进攻法国为主。按照德军的设想,如果能够在美军登陆欧洲战场之前就击败法国的话,他们可以想办法与西班牙讲和,让西班牙退出战争。到时候,除非美国在欧洲西部发动大规模登陆作战的话,不然就无法对德国构成威胁。而到时候,德国只需要在西线保持80到100个师的机动防御兵力,然后将其他300个师以上的作战部队全部投入到东线战场上来,与唐帝国携手解决掉俄罗斯。而在此之前,唐帝国必须要加强在对俄战场上的投入,让俄军无法威胁到德国。而德国提出的时间是一年,也就是说,在26年中期之前干掉法国。
  “我们的计划是不变的。”甘永兴对德国人的计划明显没有多少兴趣,“先干掉俄罗斯,然后我们可以帮助德国对付法国。而我们的时间是10个月,也就是在26年3月份之前干掉俄罗斯,到时候德国可以在西线战场上集结至少350个师的兵力,而我们可以派遣50到100个师的远征军去帮助德国,当然,这是陆军的计划。而我们海军的计划是,在解决掉俄罗斯之后,我们将迅速加强南大西洋舰队的规模,让舰队北上。另外,我们还将向波斯帝国提供更强大的帮助,争取控制地中海,迫使意大利投降。”
  “这个对德国也没有多少吸引力,10个月之内,足够美国向欧洲战场运送上百个师的兵力了。”
  “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德国人不会相信我们,可我们也不相信德国能够在一年之内打败法国,如果美国迅速参加欧洲战争的话,别说一年,在两三年之内,德国也不见得能够扫荡西欧平原。”
  谈仁皓微微点了点头,这正是双方分歧的焦点。德国认为在10个月之内是无法击败俄罗斯的,而唐帝国也认为德国在一年之内无法击败法国。因此双方都不会接受对方提出的战略计划。
  “我们八日出发。”甘永兴站了起来,“你这几天先研究一下德国的战略计划。这次会谈是以双方陆军将领为主的,我们主要是与波斯帝国商讨一些海军合作的问题。另外,德国海军也会派几名将领过来。当然,先了解对方的战略计划,这样我们才知道该怎么去与德国讨价还价。”
  “会提及一些细节上的问题吗?”谈仁皓也站了起来。
  “应该会,所以你要多做点准备。资料室有一些资料,你可以抓紧时间看看。”甘永兴把谈仁皓送到了门边,“这次你是我的副手,主要就是负责一些细节问题的,所以,多准备一下没有错。”
  谈仁皓点了点头,这可不是个简单任务。
第八节
可行性
  海军司令部资料室里的资料是相当有限的,能够提供的帮助也很有限,正在谈仁皓一筹莫展,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进行准备的时候,他的救星来了。这人就是陆军少将古迅雷,而他也将前往德黑兰,与德国陆军磋商下阶段的作战行动。本来这次的德黑兰军方会议的主要参加者就是陆军,主要讨论的也是陆地战场上的联合作战行动。
  “你觉得我们在10个月之内解决掉俄罗斯的可能性不大?”古迅雷只带了他的副官过来,按照他的话说,他是来与海军协商,统一口径的。
  “不是我一个人这么看。”谈仁皓在草地上坐了下来,他没有叫古迅雷去他的办公室,主要是考虑到古迅雷是陆军将领,而他的办公室就在甘永兴参谋长的隔壁。“不是我看不起你们,我是根据之前的行动总结出来的。在秋季之前,陆军有多少可能发动进攻?”
  “几乎为零,我们没有计划在秋季发动进攻。”古迅雷也坐了下来,然后拿出了香烟,在谈仁皓拒绝了之后,他就自己点上了。
  “俄罗斯的冬季不怎么好过吧?”谈仁皓看了这个年轻的陆军少将一眼,“在之前的两个冬天,我们都没有太大的作为。相对而言,俄军更适合在冬季作战。一些具体的问题我没有研究过,可是从之前的表现来看,我们在冬季发动大规模进攻,并且获得胜利的把握并不大,是不是?”
  古迅雷点了点头,这点他没有否认。俄罗斯的冬天非常寒冷,连帝国北方的官兵都有点受不了,更别说那些来自帝国南方的官兵了。冬季作战的最大问题还是物资补给,以及装备方面的问题。因此,在前两个冬季,唐帝国陆军基本上都放弃了进攻,在战场上的作为并不大。
  “3月份春季到来的时候,其实问题更严重,泥泞的道路,还有物资方面的匮乏都将影响到进攻行动。也就是说,其实在明年3月之前打败俄罗斯的可能性非常小。”
  “可我们已经拖不起了。”古迅雷抽了几口烟,然后丢掉了烟头,“这么说吧,首相已经下了死命令,在明年三月之前,我们必须要打败俄罗斯,然后抽调兵力协助海军进攻澳洲大陆。如果我们在战胜俄罗斯之前就抽调兵力去进攻澳洲大陆的话,那么要击败俄罗斯就更困难了,所以我们必须得在冬季进攻,就算困难再大,也要坚持下去。”
  “你看过德国人的计划吗?”谈仁皓转过了头来。
  “他们攻打法国的计划?”古迅雷又拿出了一根烟,他没有急着点上。“我仔细的看过了一遍,你觉得德国在一年之内打败法国的可能性很大?”
  谈仁皓摇了摇头。“对陆战我不是很了解,不过就之前西欧战场上的情况来看,德国在一年之内打败法国的希望也很渺茫。如果美国在今年出兵欧洲的话,恐怕德国的这个计划就将彻底失败了。”
  “这就对了,既然德国也没有把握在一年之内打败法国,那为什么不与我们在俄罗斯战场上拼一下呢?”
  “可问题是,德国人也会这么想,既然在十个月之内很难打败俄罗斯,他们为什么不在西欧战场上拼一下呢,至少这不会存在着协同作战的问题吧?”
  古迅雷一愣,立即就摇着头笑了起来,谈仁皓这话说到了点子上。
  “你在俄罗斯战场上打了这么久,你对俄军有什么样的认识?”
  “认识?”古迅雷思考了一下,“俄军的单兵素质是很不错的,他们的坦克,火炮的性能也都不错,特别是俄军的火箭炮,让我们吃了不少的苦头。可论到战术指挥上,俄军就差了很多,很多将军都是蛮干型的,特别是在战役受挫之后,往往会采取非常直接,粗暴,甚至是野蛮的方式发动进攻或者是反击。这也许是俄国人的天性,如果让他们打顺手了,恐怕谁也挡不住他们,可只要俄军在战役实施过程中遇到了挫折,那他们肯定会出现混乱。几乎所有俄军将领都是这个样,就连朱可夫也不例外。”
  谈仁皓立即笑了起来,古迅雷对敌人的评价还真有点尖酸刻薄。
  “实际上,德国人也肯定是这么看待俄军的。在我们参战之前,德国在东线战场上极为被动,可俄军就是没有能够一鼓作气的打到柏林去,知道是为什么吗?当时指挥德军东线作战的莫德尔将军几次漂亮的防御,以及接下来的防守反击让俄军吃了不少的苦头。其中,朱可夫在维斯瓦河战役中的一次进攻行动就被莫德尔用不到俄军三分之一的兵力,俄军五分之一的坦克,四分之一的火炮给挡了下来,还导致俄军损失十几万官兵,结果被迫退了下去。如果朱可夫不在最后阶段失去主张,并且明确他的战役目的的话,恐怕失败的就是莫德尔,而不是朱可夫了。”
  谈仁皓对陆战方面确实不够了解,所以他也就没有多问。
  “反正,俄军在遇到挫折后的表现是很让人难以理解的。在我们看来,顺利的战斗谁都能够指挥,而真正的名将是那种能够在逆境中创造机会的人,就如同莫德尔这种极擅长战术防御指挥的将领。也许俄国人的想法与我们不一样吧。”
  “如果我们从西北战场上抽调几十个师,或者100个师的兵力出来,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古迅雷点上了烟,沉思了一阵,说道:“防守有余,进攻不足,要解决俄罗斯就必须得指望德国人了。”
  谈仁皓微微点了点头,沉思了一阵,说道:“知道我们与德国之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吗?”
  “什么?”古迅雷有点惊奇,至少就他所知,海军与德国的合作是很有限的。
  “就是我们不管在哪个方向上都不可能进行深入的合作。表面上,我们与德国在联合进攻俄罗斯,可实际上,德国那边一直在防御,而进攻的只有我们。”谈仁皓朝远方的海港看去,“而在西欧战场上,我们也没有向德国提供更多的帮助。可按照现在双方投入的兵力来看,我们在大陆战场上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正因为双方的最终目的不同,结果不管在俄罗斯战场上,还是在西欧战场上,我们都没有获得胜利,甚至连胜利的希望都没有看到。”
  古迅雷苦笑了起来,谈仁皓作为局外人,一针见血的点出了问题的关键。
  “那我们为什么不能各让一步呢?”
  “各让一步?”古迅雷更是惊讶了,“你有什么高见?”
  “先帮助德国干掉法国,俄罗斯战场上的进攻暂时停下来。然后与德国携手解决掉俄罗斯。”
  古迅雷的神色僵在了脸上,他发了一阵呆,然后说道:“你是说,我们派遣更多的远征军去西欧战场,帮助德国打败法国,然后再转身干掉俄罗斯。”
  “这只是我的大概想法,当然,这得根据实际的情况决定。主要的问题是,在我们放弃了对俄战略进攻之后,俄罗斯有没有能力威胁到德国与我们的安全,俄罗斯会不会迅速的恢复元气。如果结果是俄罗斯调集重兵猛攻德国的话,那么这个办法就行不通。”
  古迅雷微微点了点头。“还是旁观者清啊,我们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你是说,这个可能性是存在的?”谈仁皓朝古迅雷看了过去。
  “应该有可能。”古迅雷迅速的思考了一下,“我们在西北战场上如果转为防御的话,200个师的兵力就足够了,而我们只需要向德国的东线战场提供50个步兵师就应该有把握帮助德国守住东线,如果是莫德尔来指挥的话,那就更有把握了。另外,我们可以派遣20个坦克与摩步师前往西欧战场。这样一来,也许到年底,我们就能与德国联手解决掉法国,赢得西欧战场上的胜利。到时候大兵压境,西班牙肯定投降,意大利将被困死在地中海,也就无足为惧了。”
  “那么,问题的关键是,我们的部队什么时候可以派过去,以及德国方面有没有相关的准备。”
  “主要的麻烦是装备的运输,不过我们可以考虑用坦克与摩步师替换写德军在东线战场上的同类部队,然后以德军为主进攻法国,我们主要负责困住俄罗斯就行了,这样一来,运输任务要相对轻松一点,至少我们可以直接用运输船只将坦克,火炮这些送到黑海的港口去,而不需要穿越大半个欧洲,到达西欧战场。”
  “那么,陆军会同意这种战略安排吗?”谈仁皓的问题是很清楚的,决定陆军战略的是严定宇,而不是古迅雷。
  “这就要看我们的理由有多充足,以及德国能不能赶在年底之前打败法国了。”古迅雷站了起来,“我会跟元帅提出这个建议的,如果元帅采纳了的话,那么德国方面肯定会很欢迎这个计划,至少这保证了他们在西欧战场上将获得胜利,这更靠近他们的战略计划。”
  谈仁皓也从草坪上站了起来。“那就要先说服严定宇元帅了,你什么时候回去?”
  “越快越好,我现在就去联络飞机,我们在德黑兰见面后再详细谈一下吧。”
  谈仁皓把古迅雷送到了机场,随后就回海军司令部找到了聂人凤。古迅雷肯定会尽力去说服严定宇的,另外最好让聂人凤也做点努力。
  听完谈仁皓的建议,聂人凤沉思了起来,过了好一阵,他才说道:“你的建议是很有价值的,可现在的主要问题是,严定宇不见得会做这个让步。”
  “古迅雷已经赶回去了,他会尽力向严定宇元帅陈述理由的。”
  “这恐怕起不了多少作用。”聂人凤笑了起来,“看来,我得给严定宇打个招呼了,希望他能够明白这个安排的合理性。”
  谈仁皓笑着点了点头,这就是他来找校长的目的。
  “你去找甘永兴也谈一谈吧,至少我们海军要先统一口径,说服严定宇的事情我来做,你就不用担心了。”
  谈仁皓立即告辞,接着就去了甘永兴那里。
  “你小子还真是有些突破性思维,这确实是个好办法。”甘永兴一听完谈仁皓的建议就笑了起来,“放心吧,校长会想办法让严定宇那老顽固明白道理的,说不定,校长还会跟首相先通口气。”
  “用首相来‘说服’严定宇?”
  甘永兴微微点了点头。“很有这个可能,碍于面子的问题,如果是校长亲自跟严定宇提出这个建议的话,严定宇肯定会有很大的抵触情绪,怎么说,还轮不到海军去干预陆军的行动。如果让首相出面的话,那么这个问题就好解决得多了。当然,首相很有可能先与德国方面通气,如果德国保证在解决掉法国之后就立即出兵俄罗斯的话,那么这事就算是定下来了。”
  “这个计划对德国的好处更多,他们有没有理由不同意。”
  “到时候我们就知道了。”甘永兴耸了下肩膀,“你去做好准备吧,我们后天就出发。”
  当天,聂人凤就给首相打了电话,而薛希岳确实首先与德国方面取得了联系,提出了这个建议,而德国方面是很欢迎的。在两国的首脑首先做出了一致决定之后,薛希岳就给严定宇打了电话,让严定宇重新制订陆军的战略计划。德国方面也在做相应的调整。
  实际上,这不仅仅是对德国有好处的计划,对唐帝国也有着巨大的好处。唐帝国以出动不到100个师的兵力先协助德国完成西欧战场上的进攻行动,而在对俄作战中,德国随后可以提供超过200个师的兵力来协助唐帝国。这不但保证了唐帝国在大陆战场上将获得最后的胜利,同时还保证了唐帝国陆军在26年初可以调遣数十个师参加进攻澳洲大陆的作战行动,显然,这是一个双赢的合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8/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