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校对)第2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0/735

  “控制好炮击频率,另外,让水上飞机尽量把弹着点观察准确一些,我们要在这里坚持一天,说不定还得在战场附近进行补给呢。”谈仁皓转过了身来,“登陆舰队到了没有?”
  “那边,正在靠过来。”郝东觉朝左侧的舷窗指了一下。
  三十多艘登陆舰已经来到了炮击舰队的后面,正在陆续停下来。这些登陆舰的吨位都很大,因此无法直接冲上海滩,只能让陆战队官兵乘坐登陆艇冲上海滩。为了确保登陆舰的安全,避免遭到美军岸防火炮的打击,它们都停泊在距离海滩大概十五海里的海面上。运输船只就跟在登陆舰的后面,很多运输船只已经停了下来,而为登陆舰队与运输船队护航的那十多艘老式驱逐舰还在外海执行反潜巡逻任务,防止美军舰艇摸进来,送几条鱼雷出去。
  炮击的频率并不是很高,在陆战队上岸之前最后半小时才会进行覆盖式炮击,而在此之前,都在进行重点清除,由水上飞机在上空寻找美军的永固防御工事,然后引导舰炮对这些工事一一点名,然后再由水上飞机确定是否已经摧毁了目标。
  陆战队官兵已经在登陆舰的甲板上做登陆前的最后准备工作了,登陆舰上的海军官兵则在忙着把缆梯(实际上就是一张由很粗的麻绳编制起来的大网)从舰舷上抛下去,而登陆艇已经陆续离开了登陆舰,先在附近的海面上测试了速度,确认发动机等关键设备没有问题之后,这才陆续靠上了登陆舰,准备接收登陆舰上的陆战队官兵。另外还有一部分大型登陆艇里面装载着履带式装甲车辆,这是陆战队在上岸后最初几个小时里唯一的装甲力量。还有一些两栖装甲车正在船坞登陆舰里做着准备工作,它们都将自行驶上海滩。
  “把距离拉开一点,免得等下我们挡住了登陆艇的航道。”谈仁皓朝头顶上的航海钟看了一眼,快五点十五分了。“让驱逐舰做好准备吧,六点开始进行覆盖炮击,尽快找到美军的隐蔽炮位。”
  炮击仍然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海面上硝烟弥漫,因为战舰的速度并不快,所以从炮口窜出的硝烟并没有立即散去。主要的炮击任务都由巡洋舰承担,而每艘巡洋舰上都派出了水上飞机,为了避免重复炮击,浪费弹药的事情发生,所以每艘巡洋舰都有一个固定炮击的区域,而每次都只用一座炮塔进行炮击,由水上飞机提供精准的炮击数据。
  舰队一分为二,谈仁皓指挥的编队继续向西北方向缓慢航行,而魏东北指挥的编队则在海面上转了大半圈,转向东南。登陆航道已经空了出来,登陆艇随时可以冲上海滩,而登陆舰上的陆战队官兵也在陆续顺着缆梯下到登陆艇上。这次颜国忠调来的仍然是两个主力陆战队师,里面六成以上的都是老兵了。
  突然一下巨大,而且沉闷的爆炸声传了过来,谈仁皓立即转头朝莫尔兹比港方向看去。美军海滩阵地后方腾起了一朵巨大的蘑菇云,火红色的蘑菇云在夜空中翻腾着,并且很快就被夜色给吞没了。
  “是美军的弹药囤积点,被一发240毫米炮弹击中了,这下爽快了!”郝东觉已经放下了电话,是编队里另外一艘巡洋舰干的,这一炮打得还真够准的。
  “重型轰炸机什么时候到来?”谈仁皓也松了口气,他还以为是美军的什么秘密武器呢。
  “七点准时到达,现在已经上路了。”
  谈仁皓又看了眼航海钟,五点四十分。他朝郝东觉点了点头,然后就单独走到了海图桌旁,一切都在顺利的进行着,美军到现在还没有反击,显然美军的岸防火炮根本就够不着他们,所以一直保持着沉默。
  五分钟后,最后一批挂着燃烧弹,执行“照明任务”的舰载轰炸机飞了过来,美军的海滩防御阵地上再次燃起了烈火,炮击也稍微急促了一点,战舰上的了望员可以直接为炮手提供炮击参数,这要比由水上飞机提供炮击参数迅速得多了。
  五点五十八分,那些轰炸机离开了战场上空。两分钟后,炮击突然加速,不但巡洋舰上的所有主炮都开始轰鸣,那些已经穿插到了距离海岸线大概5海里处的驱逐舰上的主炮也都轰鸣了起来。这次,水上飞机为战舰提供的是一个范围的炮击数据,每艘战舰负责对一片长宽各数百米的海滩阵地进行反复的炮击。战斗顿时激烈了起来。
  谈仁皓朝编队外侧的那些登陆舰看了过去,第一批上岸的两个团的陆战队官兵都已经到了登陆艇上,这两个团是两个陆战师里最精锐的团,他们的任务就是冲上海滩,清除掉滩头阵地上的美军,为后继到达的大部队开辟出一片登陆场来,好让更多的装备,物资送上海滩。登陆艇陆续启动了起来,以不到五节的速度朝着海滩方向驶来,登陆舰则在缓缓向两侧移动。这时候,几艘看起来像是商船,可上面却没有运载任何物资的船只驶了过来。
  “那是什么东西?”谈仁皓把郝东觉叫了过来。
  郝东觉朝那几艘船只看了一眼,然后摇了摇头。“不知道,看起来好像是登陆舰?”
  “不是,前面没有蚌门,而且不是平底船。”
  “运输船?”郝东觉也觉得有点奇怪。
  “也不是,看到甲板上的那些东西了吗?”
  郝东觉点了点头,按是一些竖起来的,看上去像炮管,可又太纤细了一点的铁管。“防空战舰?那不会是高射炮吧?”
  “我们没有那样的高射炮。”谈仁皓也有点搞不懂,“去问一下,那几艘船是做什么用的,它们靠这么近干什么?”
  郝东觉立即走到了电话机旁,很快就联系上了登陆部队的指挥官,询问了一阵之后才走了过来。
  “那是什么船?”
  “火力支援船,不过,好像上面没有火炮吧?”郝东觉还是有点没有搞明白,“让我们让出一条航道,那几艘船只要靠上去。”
  谈仁皓摇了摇头。“就给它们让出一条航道来吧,看看这几艘船的火力到底有好强大,不过,它们的火炮到底在哪?”
  “不会是装着炸药,准备冲上海滩自爆吧?”
  两人都鬼笑了起来,那几艘船只确实是太奇怪了,他们以前从来没有见过,而且也不知道海军编制内有这几艘“火力支援船”。看来,这几艘船都是临时改装的,船体应该是普通的商船,至于上面的火炮到底藏在哪,他们可就猜不出来了,也许会像风帆时代的战舰一样,将火炮全都藏在舰体里面,然后在侧舷设置炮眼吧。
  东方出现了第一缕曙光,天色微微亮起来的时候,舰队航空兵的第一批轰炸机到了战场上空。这次前来的就不是那么几架轰炸机了,而是足足两个中队的轰炸机,外加一个挂着火箭弹的战斗机中队。三个中队100余架战机迅速的越过了舰队上空,冲向了海滩防御阵地,接着炸弹就落在了美军防线后方。
  “娘的,他们用的是燃烧弹!”郝东觉第一个大叫了起来,“这是黄晓天安排的?狗娘养的有苦头吃了,他们那么多的地下工事,这下要完蛋了!”
  很多投下了炸弹的轰炸机并没有立即撤走,而是在战场上空盘旋,俯冲,用自卫用的机关枪扫射着那些从被点着了的地下工事里冲出来的美军官兵。战斗机编队则没有在战场上空停留多久,而是直接朝着美军防线后方飞去。战斗机用火箭弹可以摧毁地面上的车辆,甚至是坦克。这些战斗机的任务是去阻止美军向海滩阵地派遣增援部队。
  舰载轰炸机群还没有离开,西比面的天空中,一支庞大的机群飞近了,全是战略打击部队的重型轰炸机。这些轰炸机每一架都挂着24枚250公斤的炸弹,或者是24枚250公斤的燃烧弹。轰炸机在4000多米的高空开始投弹,而且每次都是数十架轰炸机集体投弹。重型轰炸机打击的是美军防线后方的兵力集结点,兵营,仓库,道路桥梁等重要目标,其主要任务仍然是阻止美军向海滩防御阵地增援部队。
  舰队的炮击也更为猛烈了,美军设在海滩防御阵地上的那些隐蔽火力点在六点二十分左右开始反击,还将几发炮弹打到了抵近的驱逐舰上,暴露的火力点立即遭到了更为猛烈的炮击。巡洋舰编队也在迅速转向,拉近了与海滩的距离。不管怎么说,美军的火炮都是固定不动的,而战舰是可以移动的,在这种炮战中,岸防火炮的优势并不大,美军的隐蔽火力点都由钢筋混凝土修建,可以抵挡155毫米口径的炮弹,但却挡不住240毫米口径的穿甲弹的打击。
  战斗已经激烈了起来,海面上,登陆艇正在缓缓加速。这些登陆艇最块也就只有8节的速度。经验丰富的陆战队官兵都显得很平静,躲在了前方的跳板后面,那面用十几毫米厚的钢板焊接的登陆跳板可以挡住大口径机枪子弹,但是却挡不住炮弹。一些新兵则显得极为紧张,战场上弹雨横飞,胆子稍微小一点的已经在暗暗祷告了。
  “快看,那几艘船上去了!”
  七点半左右,那几艘速度缓慢的“火力支援船”到达了距离海滩大概只有3海里的海面上,然后再缓缓的停了下来。听到郝东觉的尖叫声,谈仁皓立即朝那边看了过去。几艘船都陆续停了下来,接着,那些架设在露天甲板上,原先是垂直竖立的“炮管”突然向下倾斜。谈仁皓与郝东觉相互惊讶的看了一眼,如果那是火炮的话,那最多就是机关炮,这根本就无法起到火力支援的作用。可两人的想法完全错了。
  当一条条火龙从“火力支援船”的甲板上升起,接着迅速的窜上天空,朝着美军海滩防御阵地上砸下去的时候,两人都惊讶得张大了嘴。
  “火箭弹……”
  “不,是火箭炮!”
  谈仁皓的“翻译”更为准确,那确实是火箭炮,之前已经在陆战战场上大规模使用的火箭炮,这次终于出现在了帝国海军的舰船上了。
第六十八节
浴血海滩
  火箭炮的原理实际上比火炮更为简单,而且生产也更为容易,如果从出现时间上来算,火箭炮实际上比火炮更早。数百年前,在还是冷兵器时代的时候,唐帝国的天才发明家万户就用最简单的火箭原理制作了一具原始的火箭炮,虽然这个疯子最后也因为梦想着想飞上天,结果被炸得粉身碎骨,但是他却是第一个利用了火箭原理的人。
  火炮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炸药或者火药在爆炸时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弹丸,赋予弹丸一个初始动能,另外利用炮管来控制弹丸的飞行方向,并且最大限度的利用火药爆炸时产生的巨大能量。实际上,弹丸是不具有自身推进能力的(后来出现的那些火箭增程弹不算),弹丸是完全依靠外界的能量才能飞出炮口。
  火箭炮的原理就完全不一样了,严格的说,火箭炮不需要炮管,也不需要利用外界的力量。火箭弹本身就有推进剂,而且一般也是高能火药。而火箭炮的导向装置可以是导轨,也可以是发射管,或者是利用火箭弹本身的稳定翼面。因此,火箭弹本身就具有推进能力,不借助外界力量,凭自身的发射药飞行的。
  火箭炮的结构比火炮简单了许多,而且原理一点都不复杂,可火箭炮真正在战场上大规模使用的时间却比火炮晚了足足数百年。直到23年,在欧洲东部战场上,俄军才首次大规模使用火箭炮,而从此开始,火箭炮立即成为了交战双方手中的利器。不过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火箭炮只是陆战战场上的火炮,对几个强国的海军来说,火箭炮一直没有多大的吸引力。
  制约火箭炮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火箭炮的精度问题。在线膛炮出现之后,火炮的精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特别是随着冶金工艺,车床技术,以及更先进的炮管加工技术的出现,火炮的精度越来越高。相反,因为火箭弹是依靠自身能量飞行,而且在弹丸飞行的时候,其质量,速度等都会发生变化,这将导致弹丸飞行的弹道极为不稳定,在制导技术出现之前,没有任何办法可以提高火箭弹的精度。
  精度这个问题对陆军来说也许还不是很重要,特别是在炮兵大规模使用的情况下,精度完全可以由火力密度来弥补。相反,在海军里,精度就是一切,这也是海军对火炮要求更为严格的主要原因。海军不可能如同陆军那样动辄就出动几个炮兵军,让上千门,甚至数千门火炮同时开火,就算世界上最强大的战舰,上面也最多十二门主炮而已。因此,在海军中,是不可能用火力密度来代替精度的。且海军对付的是敌人的战舰,而战舰是活动目标,就算有火力密度,也不见得能够打中敌人,精度是海军对火炮的第一要求。在此情况下,海军自然不会对精度极为糟糕的火箭炮感兴趣了。
  火箭炮的固有缺陷并不能够掩盖其天生的优势,那就是其极高的发射速度,而且在没有身管限制的情况下,就可以进行大规模的齐射了,而这却是火炮根本办不到的。实际上,这就是两个极端,火炮追求的是精度,而火箭炮追求的却是火力密度。一般一门火箭炮都有几个,甚至几十个导轨,可以在几秒,最多几十秒的时间之内把所有的火箭弹都发射出去,而大口径火炮却根本做不到这一点。另外,也正是没有了身管的限制,所以火箭弹的重量可以做得比炮弹大得多,战斗部也就比炮弹大得多。另外,火箭炮的工艺更简单,因此出故障的机会也就更小,而且就算某具导轨上的火箭弹出了故障,也不会影响到其他导轨上的火箭弹,从而不会影响到整门火箭炮的使用。这些特点都是火炮所没有的。
  可以说,火箭炮是当时地面部队所能拥有的最为理想的火力支援武器之一了。在大陆战场上,俄罗斯,德国,唐帝国,波斯帝国的陆军都先后装备了火箭炮,而且数量是越来越多,在战役中的使用也是越来越广泛。很快,火箭炮的这些天生具有的特性也引起了海军,准确的说是海军陆战队的注意。陆战队在登陆作战中需要大量的火力支援,之前是由舰队,航空兵来完成的,而陆战队只有自己的炮兵,而且还得先让这些炮兵上岸之后才能使用,而在陆战队上岸的这期间,所有的炮火支援都得由舰队提供。而追求精度与威力的舰炮在很多时候是无法保证火力密度的。
  显然,能够解决问题的就是火箭炮。在有需求的前提下,陆战队很快就搞出了这种装了几十具,甚至上百具火箭炮的“火力支援船”。这些船只都是由商船(一般都是拥有平坦露天甲板的货轮)改装的。这些船只直接由陆战队指挥,伴随登陆舰队活动,其宽大的船内空间可以容纳足够多的弹药,而平坦的甲板上可以设置足够多的火箭发射架。在第一批改装的这几艘“火力支援船”中,每艘上面都有120到180具导轨,而一次齐射的时间不过就两分钟而已,而每枚火箭弹的重量是55公斤,可以打到5海里之外,也就是说,每艘船可以在两分钟之内发射出120到180枚重55公斤,每枚里面装有8公斤烈性炸药的火箭弹,而这些火箭弹一次性可以覆盖超过一个马球场大小的区域,几艘“火箭船”一起开火的话,就可以在一条长两公里,纵深500米的范围之内制造出一片“无人区”出来。
  成百上千枚火箭弹同时升入天空时的场面是极为壮观的,就连谈仁皓与郝东觉这两个在海洋战场上已经拼杀了好几年的将军都将惊讶的神色凝固在了脸上。火箭弹升空时发出的声响极为短促,尖锐,就好像是过春节的时候,一次发出几百支二踢脚时一样,这不过,那是打了几百倍的二踢脚。
  “娘的,是谁想出这个变态东西的?”郝东觉都不知道该怎么用语言来形容那些“火箭船”了。
  “肯定也是个变态吧。”谈仁皓不比郝东觉好多少,“看来,敌人受到的震撼比我们还大呢,他们恐怕还在像那些屁股上冒着火的东西有什么作用呢!”
  火箭弹在空中飞行了大概两分钟的样子,然后就纷纷扬扬的落了下来。此时舰队里的大部分官兵都在看着那壮观的场面。成百上千枚的火箭弹在极为短促的时间内连续落下,美军的海滩防御阵地立即被包裹在了火海之中,接着,整个海滩上都被硝烟给笼罩着了。舰队的炮击也停了下来,大概连正在海滩上空盘旋的那些水上飞机上的观察人员也都惊呆了吧。
  在陆战队的官兵上岸之前的一个小时里面,那几艘“火箭船”一共进行了八轮齐射,每次的场面都同样的震撼,同样的壮观。数千枚火箭弹在美军防御阵地上炸开了花,虽然没有能够炸死多少美军,但是那些如同耗子一样躲在地下工事里的美军官兵恐怕也吓破了胆。
  就在最后一轮火箭弹打击之后五分钟,运载着陆战队官兵的登陆艇冲上了海滩,第二批舰载轰炸机也到了战场上空,而舰队频道里立即出现了那些飞行员的叫骂声,大概他们还不知道刚开始发生了什么事情,那些弥散的硝烟遮挡住了他们的视线,让他们根本就无法准确投弹。
  在陆战队上岸的前十分钟里,美军竟然没有打出一发子弹来。直到两个团的陆战队官兵有一大半都冲到了海滩的环形工事前的时候,美军的机关枪,迫击炮,以及没有被摧毁的火炮这才开始还击,可这时候已经太迟了。
  “让那几艘‘火箭船’撤下去。”谈仁皓也急了起来,硝烟仍然弥漫在战场上,让舰队难以找到目标,“尽量提高炮击的准确率,与登陆部队的指挥官联系上,别把炮弹打到自己人身上了。”
  不需要谈仁皓去下命令,那几艘“火箭船”就主动撤出了战斗,它们进行的是覆盖式火力打击,而现在陆战队已经上岸了,再进行这类打击就很容易误伤自己的人员,所以这些“火箭船”在无法进一步靠近的情况下,都只能到后面去观战了。
  战场上的战斗越来越激烈,美军的还击也越来越猛烈。那批舰载轰炸机在无法将炸弹投到美军的海滩防御阵地上的情况下,都纷纷飞向了美军防线的后方,去执行遮断轰炸任务了。此时能够为陆战队提供支援的也仅仅只有海面上的战舰。
  水上飞机正在陆续返回,第一批上岸的陆战队中有二十多个火炮引导小组,他们的任务就是为战舰提供更准确的炮击参数,即使战舰上的炮手仍然看不清战场上的情况,在这些火力引导员的帮助下,他们仍然能够将炮弹准确的打进美军的碉堡里面。
  战场上空的硝烟在八点过后才缓缓散去,首先上岸的两个团的陆战队官兵已经冲进了美军的第一道防线,正在与那些顽固抵抗的美军争夺每一条战壕,并且逐步拔除美军的据点。而大部分陆战队官兵都是以班或者排的编制进行战斗。
  在一个陆战队班里面,一般有十一人(比陆军班多了一人),其中两人操作机枪,三人装备冲锋枪,五人装备半自动步枪,另外还额外编了一个火焰兵,专门负责用火焰喷射器对付敌人的碉堡。一个班就是一个完整的战斗队伍,而班长肯定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兵,而几个班在一起就是一支强悍的战斗队伍了。
  登陆艇已经撤了回来,准备去运送第二批部队上岸。此时,那些两栖装甲车,以及运载着装甲车辆的大型登陆艇已经靠近了海滩。几艘坦克登陆舰也冲了过来,准备将运载的坦克送上海滩。运载着陆战队官兵的登陆舰则来到了距离海滩大概八海里的海面上,第二批陆战队官兵已经在登陆舰上做好了准备。而在这批官兵中有三个工程兵营,他们将在海滩上搭建起一个简易码头,好让那些运载着火炮,弹药,以及其他作战物资的船只靠上来,把装备物资送上海滩。
  数万名官兵组成的军团就如同一台巨大的机器一样,在有条不紊的运转着。帝国海军陆战队是帝国最精锐的地面战斗部队,其招收标准比陆军严格很多,想进陆战队的年轻人不仅要身体素质过硬,能够在海里游上几海里,而且还得有聪明的头脑,敏捷的反应,以及坚韧的性格。对陆战队官兵来说,他们肩膀上的那面海豹肩章实际上就是他们战斗力的体现,他们就是大海里的豹子,随时可以冲上陆地,给予敌人致命的打击!
  舰队再次向海滩靠近,炮击任务已经分派了下去,每艘战舰都负责支援一支陆战队,并且由这支陆战队里的火炮引导人员提供炮击参数。谈仁皓已经不再负责具体的指挥工作了,现在战斗已经全面展开,陆战队已经上了岸,舰队成为了战场上的配角,一个极为重要的配角。
  海滩上的争夺一直持续到了中午,直到陆战队的坦克,装甲车冲了上去,而陆战队的两个炮兵营也已经在海滩上架起了火炮之后,美军才放弃了在前两道方向上的防御。战斗并没有因此而停止,陆战队首先巩固了纵深大概500米的海滩阵地,接着就在坦克与装甲车的掩护下继续向内陆挺进,拓展登陆场的宽度,扩大防御纵深。
  海航的轰炸机在两点左右到达,而战略打击部队的轰炸机也在不久之后飞了回来。第三批舰载轰炸机也在下午赶了过来,继续为陆战队提供支援。第一特混舰队的战舰在下午四点左右撤到了外海,准备进行弹药补给。地面上的战斗还在持续进行着。
第六十九节
疯狂的反击
  美军的反击在下午四点半的时候开始了,而且是从两个方向上同时开始反击的。
  不管是麦克阿瑟,还是莫尔兹比港的美军指挥官都清楚一点,那就是登陆作战最为脆弱的就是前十二个小时。陆战队选择在上午上岸的主要原因就是要利用白天的时间巩固登陆场,并且拓展防线,扩大防御纵深。在夜间,登陆部队所能获得的火力支援是极为有限的,如果不能在白天巩固登陆场的话,那么到了夜间,在敌人的反击下,上岸的陆战队就很容易被击溃。而为了夜间的大规模反击,防御部队一般都会设法在白天的时候尽量阻缓敌人的推进速度,并且让敌人无法修建防线,巩固防御阵地。因此,在登陆开始后的前十二个小时里,对双方来说都极为关键。
  首先发难的是美军部署在防线后方的炮兵,美国陆军的炮兵。美国陆军火炮的主要口径有三种,一是75毫米,二是105毫米,三是155毫米,而203毫米的重炮使用并不广,而且主要装备军直属的炮兵部队使用,而在太平洋战场上,美陆军使用得最多的是105毫米的火炮,然后是155毫米的重炮,75毫米的轻型火炮主要用于近距离支援。
  部署在数个隐蔽炮兵阵地上的两百多门105毫米与155毫米火炮几乎同时发难,正在向岛屿腹地推进的陆战队遭到了当头棒喝,好几辆坦克来不及撤退就被击毁了,另外还有上百名官兵阵亡,数百名来不及隐蔽的官兵被炸伤。此时,舰队已经离开了战场,正在前往补给海域,显然,美国佬正是在舰队撤走之后才开始反击的,在舰队面全,美国陆军的那些火炮都不堪一击。
  陆战队迅速的撤了回来,而部署在海滩阵地上的陆战队炮兵也立即做了还击。被召唤而来的轰炸机在十五分钟之内赶到了战场上空,并且用燃烧弹轰炸了美军的炮兵阵地。随后,一批战斗机也杀了过来,开始用火箭弹以及机关炮弹招呼美军的炮手。此时,舰队的重要性就显现了出来,如果当时舰队还在战场上活动的话,那么火力支援在五分钟之内就可以赶到,并且能够迅速的压制住美军的炮兵,而轰炸机却用了十多分钟才到达,如果当时轰炸机群已经返航的话,恐怕就要几个小时后才能到达了。
  陆战队也在这个时候停止了进攻,开始巩固海滩阵地。经过几个小时的激烈争夺,陆战队已经控制了一块长三公里,纵深大概800米的海滩阵地。两个师的陆战队官兵全部上岸,指挥登陆作战的陆战队将领已经将司令部转移到了海滩上,同时安排了侦察兵去摸清楚美军的防御,将炮兵分散布置在了几处地方。工程兵也在全速修建第二座简易码头,大量的物资,重装备正在陆续上岸。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0/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