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校对)第2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5/735

  司令舰桥内,一名参谋军官大声的叫了起来。在他喊出声来的时候,所有人都听到了那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尖厉呼啸声了。唐帝国的俯冲轰炸机在进入俯冲航道时,所发出的声音极为尖厉,非常容易辨认。这几乎就是死亡的代名词,对美军舰队里的所有老兵来说,他们都知道,那些投弹准确率在四成以上的唐帝国俯冲轰炸机在进入了俯冲航道之后,几乎没有能力将其拦截下来,而四架一组的轰炸机投下的炸弹至少都有一枚将命中目标!
  俯冲轰炸机最初是出现在陆地战场上的。德国与俄国的陆军航空兵里面都有不少的俯冲轰炸机,特别是外号为“斯图卡”的德国的Ju-87俯冲轰炸机,在欧洲战场上十分有名。这种能够载1000公斤弹药的轰炸机在战场上神出鬼没,每次总是伴随着那鲜明的俯冲呼啸声出现在敌人的头顶上,然后投下致命的炸弹,在22年一年中,“斯图卡”就在战场上摧毁了上万辆敌人的坦克,装甲车,卡车等车辆,炸毁了数万个火力点,成为了德国装甲车的开路先锋。
  唐帝国对俄国发动地面进攻后,帝国陆航装备的几种俯冲轰炸机在战场上也极为活跃,这其中就有一批从海航转移到陆航的“翠鸟”。这些轰炸在西北战场上的表现极为优秀,轰炸火力点,炮兵阵地,坦克集结地,以及行进中的车队时非常有效。
  俯冲轰炸机几乎就是唐帝国与德国战术轰炸机中的典型代表,而且是战场上的主宰力量之一。俯冲轰炸机在陆地战场上的活跃正因为其投弹率远超过其他轰炸机,特别是在战术轰炸之中,俯冲轰炸机的正因为有着很高的投弹准确率,因此被用来对付点目标,以及行进中的车辆。
  到了24年下半年,随着交战双方的战斗机性能大幅度提高,而且大量战斗机也可以执行轰炸任务,俯冲轰炸机在陆地战场上的作用已经减弱了很多。限制俯冲轰炸机使用的原因主要有其航程短,飞行高度低,速度慢,自卫火力差等。而实际上,真正让俯冲轰炸机从陆战战场上淡然离开的原因是,交战各国将轰炸的重点转到了战略打击方面来,主要摧毁敌人防线后方,乃至本土上的战略目标。而俯冲轰炸机所固有的特点决定了其只能在战术战场上使用,而随着有更好装甲防御的低空攻击机,以及大量可以携带炸弹执行轰炸任务的战斗机出现之后,俯冲轰炸机在陆战舞台上已经没有多少位置了。
  在海洋战场上,俯冲轰炸机仍然是不可替代的。这也正是由海洋战场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在海洋战场上,轰炸机打击的主要是战舰这类可以高速,自由活动的目标,显然进行高空水平投弹的战略轰炸机并不是打击移动点状目标的有效武器。而低空飞行的鱼雷轰炸机则很难单独突破舰队的密集防空火力网,还极容易遭到战斗机的拦截,在没有其他战绩的配合下,鱼雷轰炸机几乎没有能力单独对舰队构成威胁。
  打击活动目标正是俯冲轰炸机的拿手好戏,因此在海洋战场上,对战舰威胁最大的还是俯冲轰炸机。这也是唐帝国,美国的海军航空兵都在研制更先进的俯冲轰炸机的主要原因。海航没有选择的余地,战场环境也让海航不得不重视俯冲轰炸机的发展。交战双方都很清楚,在没有更有效的武器出现之前,俯冲轰炸机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四架“射水鸟”从云层中钻了出来,就在美军惊慌失措的时候,这四架轰炸机又迅速的拉了起来,它们并没有投下炸弹,而是带着炸弹,在冲出云层之后就立即改出了俯冲。当时的战场环境让这些俯冲轰炸机在冲出云层之前根本就看不到海面上的战舰,自然就按不上瞄准了。而当他们冲出了云层后,距离海面就只有500米左右,而“射水鸟”的最低投弹高度是400米,在100米的俯冲距离内,没有任何飞行员能够同时做到调整好轰炸机的航向,瞄准战舰,同时解开炸弹的保险,投出炸弹,并且改出俯冲这一系列的动作。结果,第一批俯冲下来的“射水鸟”都来不及投下炸弹,然后就改出了俯冲航道,钻进了云层里面。
  哈尔西也是一惊一喜,他也注意到了云层带来的影响。如果俯冲轰炸机无法俯冲投弹的话,那么投弹的准确率就将降低很多。而此时“勇猛”号已经转过了45度,如果能够避开海面上的那些鱼雷的话,他们就很有可能逃过敌人的打击。可问题是,驾驶那些俯冲轰炸机的飞行员都不会这么轻易的放弃,除了俯冲投弹之外,俯冲轰炸机还有两种投弹方式,一是水平投弹,而另外一种,就是介于水平投弹与俯冲投弹之间的下滑投弹。
  哈尔西刚松过起来,鱼雷还在继续逼近的时候,八架“射水鸟”再次从云层中钻了出来。这次,八架俯冲轰炸机没有出现在“勇猛”号的上空,而是在距离“勇猛”号大概两海里的西北方向上钻了出来,而“勇猛”号此时的舰艏正好正对着这个方向。这八架俯冲轰炸机也没有俯冲,而是朝着“勇猛”号直接飞了过来,轰炸机的飞行高度在缓慢降低。
  哈尔西迟疑了一下,突然想起了他在飞行学校里所知道的一种轰炸战术。“小心,下滑投弹!”
  战舰上的舰长也已经反应了过来,可此时既要规避鱼雷,还要躲避炸弹,没有任何一名舰长能够在此时同时照顾到这两个方面。
  下滑投弹与俯冲投弹的最大分别就是,下滑投弹不会在最后阶段进入俯冲阶段,其下滑角度在65度到45度之间,而在此之前还将缓慢降低高度。而俯冲投弹的最后俯冲角度在75度之上。投下的炸弹不是近直线的砸向目标,而是以更接近抛物线的弹道砸向目标的。因此,下滑投弹时,炸弹在空中停留的时间更长一些,移动目标的规避时间也就更多一些,所以在对付移动目标时,俯冲轰炸机很少采用下滑投弹的方式。
  在陆地战场上,下滑投弹主要用于对付集群类目标,或者是如同铁轨,公路等直线类目标,而且是由数架轰炸机同时进入,然后同时投弹。按照理想情况,采用与目标长度平行的方式进入,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让所有炸弹都落在目标上。可实际上,因为受到风力等影响,实际上很有可能所有炸弹都偏离目标。因此,下滑投弹最好的进入角度是与目标呈10度到20度的夹角,这样,就可以保证在投下的一批炸弹中,至少有那么几枚命中目标。
  也正因为如此,在对付航母这种长度接近300米的“线”状目标的时候,一次进入的是八架轰炸机,而是四架。八架轰炸机的间隔大概是50米,如果与航母纵向的夹角是20度的话,那么八枚炸弹中有可能会有3枚命中航母。这个命中率已经相当的高了。当然,前提条件是,这八架轰炸机都能够顺利的投下炸弹,而且轰炸机之间的间隔不能有过大的变化。
  在对付这种以纵队方式进入的轰炸机群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攻击其中间的那几架,这样航母最有可能避开轰炸。可实际上,美军战舰上的防空炮手并不知道这一战术,仍然如同以往,将炮火集中对付前面的那几架轰炸机。结果,在这八架“射水鸟”靠近的时候,虽然“勇猛”号上的防空火炮将最前面的两架击落了,但是后面六架全部投下了炸弹。如果这六枚炸弹的中心落点都是“勇猛”号的话,仍然很有可能将有三枚炸弹命中航母!
  六架轰炸机都是在250米左右的高度投下炸弹的,接着这批轰炸机就迅速的拉了起来,朝上方的云层冲去,除了最后面那架被追上来的炮弹击落之外,另外五架轰炸机都迅速的钻进了云层,脱离了美军战舰防空炮火的打击。
  六枚炸弹砸向了“勇猛”号,炸弹只需要大概15秒钟就能落下。而在这15秒钟之内,“勇猛”号仍然在全速右转,准备将舰艏对准鱼雷来袭的方向,这实际上就导致航母与炸弹落下的轨迹有了一个大概20度左右的夹角,这是最理想的轰炸夹角。
  哈尔西反应过来的时候,他已经来不及阻止战舰转向了。实际上,在这个时候,“勇猛”号是没有选择的。如果不继续转向,航母将铁定会被两条以上的鱼雷击中,可继续转向的话,就有可能被两枚以上的炸弹命中。相对而言,鱼雷对航母的威胁要比炸弹打得多。就算是“埃塞克斯”级航母也承受不住几条鱼雷的攻击,而炸弹只要不直接命中航母的燃料库与弹药库,就不大可能导致航母沉没。
  战斗打到这个地步,“勇猛”号实际上只有被动挨打的命了。哈尔西就算有心杀敌,也无力回天。当炸弹落下的声音越来越尖厉的时候,他被旁边的参谋军官摁倒在了地板上,航母猛的震了一下,接着就是两下剧烈的爆炸,至少有两枚炸弹击中了航母。就在哈尔西准备爬起来的时候,航母再次震动了一下,一条鱼雷击中了“勇猛”号。
  炸弹离舰岛比较远,其中一枚击中了航母左舷的升降机,炸弹在穿过了升降机之后在航母的机库内爆炸。另外一枚炸弹落在了航母飞行甲板右侧的后端,在飞行甲板上爆炸,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窟窿,飞行甲板几乎被彻底的破坏掉了。
  当哈尔西从地板上爬起来的时候,第二批俯冲轰炸机也飞了过来。这八架轰炸机仍然采用了下滑投弹的方式,并且将投弹高度降低到了200米,轰炸机之间的距离缩短到了30米。航母上的防空火炮受到开始的影响,根本就没有立即组织起来,这八架轰炸机都顺利的投下了炸弹,在其冲进云层之前,四枚炸弹在不到两秒钟的时间内落在了航母的飞行甲板上。
  猛烈的爆炸将哈尔西从地板上震了起来,然后再重重的率了下来,这次他可没有那么容易的爬起来了。当他被冲进来的消防队员扶起来的时候,唐帝国的轰炸机已经离开了舰队上空。哈尔西顾不得擦掉额头上流下来的鲜血,一瘸一拐的冲到了左侧的舷窗前。窗户上的玻璃已经被全部炸飞了,而出现在他面前的是一幅让他根本就不敢相信的画面。
  四枚炸弹全部落在了飞行甲板上,其中有两枚在飞行甲板上爆炸,留下了两个直径超过五米的大洞,另外两枚则穿透了飞行甲板,一枚在机库里爆炸,将一根航空燃料输送管道给炸毁了,引起了大火,另外一枚则穿过了机库的主甲板,在下方的重油舱附近爆炸,引起了更猛烈的大火,同时还产生了浓烈的黑烟。
  “将军,你受伤了!”
  这时候,哈尔西才反应了过来,他擦掉了脸上的鲜血,没有让医疗人员帮他处理伤口,而是快步走到了右侧的舷窗旁,朝着“大黄蜂”号的方向看去。
  “大黄蜂”号在“勇猛”号东南面大概5海里处,这艘航母上也冒起了浓烟,虽然还暂时无法确定“大黄蜂”号的伤势有多严重,但是从航母上冒出的滚滚黑烟来看,这艘航母至少中了好几枚炸弹,而且航母右舷水线附近还在燃烧着,显然,肯定有鱼雷击中了航母,不然不会在水线附近引发大火!
  “司令官,让我帮你包扎一下吧!”
  哈尔西彻底的绝望了,两艘舰队航母都遭到了重创。在医疗兵拿出纱布,准备帮他包扎伤口的时候,防空警报声再次响起,“勇猛”号再次挣扎了起来。
第四十节
毁灭最后的希望
  当哈尔西看到从西北方向上飞来的那批轰炸机的时候,这才猛然醒悟了过来,那肯定是从第四特混舰队出发的那批轰炸机。是此时已经是八点十五分了,而那批轰炸机是在六点四十分开始起飞的,如果一路上以最快的巡航速度飞行的话,那么只需要一个小时二十分钟就能飞完这260海里的距离。因此,这批轰炸机肯定是从第四特混舰队派来的。而此时,第一特混舰队派来的轰炸机才离开了不到五分钟,舰队里的情况极为混乱,两艘航母为躲避炸弹与鱼雷已经离开了护航战舰的掩护,在面对新杀到的轰炸机的时候,这两艘航母几乎没有抵抗的能力!更糟糕的是,此时两艘航母都已经受了重创,规避炸弹与鱼雷的能力更差了。
  “勇猛”号挨的那条鱼雷在航母右舷舯部距离舰艉大概三分之一舰长的地方。这里正好是航母2号锅炉舱的位置。鱼雷实际上没有能够正中航母的水下装甲,而是以近70度的角度撞在了航母上,然后爆炸的。如果“勇猛”号的水下装甲有战列舰那么厚的话,这条鱼雷实际上不会产生多大的威胁,最多震出几条裂口来。可问题是,“勇猛”号的水线装甲只有100毫米左右,比战列舰上的装甲薄很多,而航空鱼雷里面装的250公斤高能炸药可以轻易的撕破这层薄薄的装甲板。2号锅炉舱里有两台锅炉,鱼雷在舰体上留下了一个直接近2米的大窟窿。“埃塞克斯”级采用四锅炉舱的布局,以及锅炉舱的隔板都是装甲钢板这一点挽救了其他三座锅炉舱,可这也导致航母失去了四分之一的动力。“勇猛”号的速度已经降低到了27节,根本就无法维持最大的航行速度了。更麻烦的是,2号锅炉舱是为最右侧的那具螺旋桨提供动力的,而这具螺旋桨停下来之后,航母产生了一个右转力矩,向左转时的灵活性降低了很多。而此时,“勇猛”号要对准轰炸机来袭的方向就应该左传,而不是右转!
  “勇猛”号只能继续向右转向,可这又会加大航母的右倾角度,对航母改平极为不利。可以说,在面对新到达的轰炸机时,“勇猛”号的抵抗多半显得有点力不从心。此时航母上已经失去了一半的电力供应,如果再挨几条鱼雷的话,这艘航母就基本上完蛋了。当然,最严重的是,战舰上损失了三分之一的防空火力,特别是战舰左舷前端与右舷后端的防空火炮都被摧毁。如果航母右转的话,那么战舰剩下的防空火炮只有不到一半能够继续使用。
  在面对至少16架俯冲轰炸机与16架鱼雷轰炸机的攻击时,“勇猛”号的抵抗显得太微弱了。第四特混舰队的飞行员也不会放过这种击沉航母的机会。
  在第四特混舰队奔赴西南太平洋战区之后,其主要的作战任务是对地支援,以及压制其他岛屿上的美军机场,掩护第三特混舰队与陆战队。除了这些让飞行员都感到索然无味的任务之外,最刺激的也许就只能算得上是两次对“华盛顿快车”的轰炸行动了。另外,在这几个月里,第四特混舰队还三次轰炸了在锚泊地卸下物资的美军运输船只。不管是哪种轰炸,实际上对付的都是一些防空力量薄弱,而且没有多少“价值”的目标。现在好不容易碰上了两艘美军的舰队航母,而且还是美国海军最新锐的航母,这些之前一直羡慕第一特混舰队与第二特混舰队的同行的飞行员自然不会放过如此好的机会了。
  这批轰炸机在到达美军舰队之前就已经与返航的第一特混舰队的轰炸机遇上了,因为第四航空联队(此时海军舰载航空兵的改革还没有进行)里的大部分骨干飞行员都是从第一航空联队与第二航空联队抽调出去的,所以他们与第一特混舰队里的飞行员都非常熟悉,双方用共用频道聊了几句后,第四特混舰队的飞行员就降低了飞行高度,直接从云层下方杀了过去。过低的云层不会影响到鱼雷轰炸机的攻击,只会对俯冲轰炸机产生影响。在无法做俯冲投弹的时候,这些飞行员没有选择下滑投弹,而是直接以超低空进入的方式进行水平投弹轰炸。
  如果第一特混舰队的轰炸机也采用水平投弹的方式的话,其损失将高得吓人。现在,两艘航母上的防空火力都减弱了很多,而且护航战舰根本就没有围住航母。轰炸机低空高速进入,在200米以下的高度投下炸弹也能够保证投弹的准确率(比俯冲投弹的准确率差很多),同时也能尽量避免轰炸机冲过了头,不做危险的高难度动作。
  哈尔西在这个时候被强行带下了航母,乘坐一艘火艇向最近的一艘巡洋舰转移。本来他不想离开“勇猛”号的,可航母上的陆战队员(美国海军也在战舰上配有不同数量的陆战队,这些陆战队平时主要负责在战舰进港时的保安工作,以及在作战时保护战舰上的重要军官撤退)根本就不管这么多,直接就把这个倔强的,还在大发脾气的将军给架上了火艇。保护哈尔西的安全是他们的职责,而且美国海军是绝不允许战舰指挥官殉舰的。
  哈尔西从“勇猛”号上撤走,实际上表示美军已经放弃了对“勇猛”号的拯救,或者说,美军已经不对这艘航母抱多大的希望了。航母上能够使用的防空火炮,还有那些临时架设起来的机关枪,陆战队官兵手里的冲锋枪都在朝着飞来的轰炸机开火,可实际上,这些微弱的抵抗根本就不可能改变“勇猛”号的命运。
  第一批八架“海雕”直接从航母左舷方向上进入,而此时,第一批八架“射水鸟”也已经绕到了航母的正面,然后快速飞了过来。八架“射水鸟”首先到达了距离“勇猛”号大概500米的正前方,这八架轰炸机几乎同时投下了炸弹,然后迅速爬高,避免被炸弹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所影响。八枚炸弹呈抛物线砸向了航母。航母迅速转向,以规避炸弹。接着,在左舷方向上突击的八架“海雕”也投下了鱼雷,只有一架“海雕”在改出轰炸航道的时候被航母上的一发40毫米炮弹集中,拖着黑烟撞到了海面上。
  八枚炸弹落下的时间不过20多秒,而航母在这20多秒钟内最多转向30度。前两枚炸弹都因为提前量太少了,而落到了航母右舷的侧后方,第三枚炸弹直接命中了航母右舷后部,将这里正在抢修之前损伤的二十多名损管队员全部炸死。第四枚炸弹落在了航母中部的升降机上,将巨大的升降机都炸成了碎片。第五枚炸弹落在了航母舰岛的侧前方,爆炸产生的上千枚弹片几乎将航海舰桥里的所有官兵全部杀死,同时还在飞行甲板上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窟窿。最致命的是第六枚炸弹,这枚炸弹原本落在了海里,可结果却撞在了航母左舷前部的水线以下部位,剧烈的爆炸在航母的左艏部位上留下了一个直径超过5米的大洞,相邻的五个舱室迅速的被海水淹没,接着海水灌入了附近的另外十多个舱室。虽然损管队员迅速的关闭了其他的水密门,但是这已经导致航母进水数百吨,并且严重的艏倾。
  第一批投下的八条鱼雷中,有三条在炸弹命中了航母十秒钟之后先后击中了航母的左舷。鱼雷每爆炸一次,航母就将剧烈的震动一番。三条鱼雷分别集中了左前方的炸弹舱(此时炸弹舱已经注水),舯部的1号锅炉舱,以及后面的3号轮机舱。至少有20多个舱室迅速被海水淹没,航母在两分钟内就被灌进了上千吨海水。
  哈尔西是在火艇上看到“勇猛”号在炸弹与鱼雷的攻击中“瑟瑟发抖”的。他痛苦得几乎说不出话来。这是他选择作为旗舰的第三艘航母,也是他指挥过的最后一艘航母,可他万万没有想到,在接手“勇猛”号几天之后,他就将彻底的与这艘航母告别了。
  唐帝国轰炸机的第一轮轰炸已经彻底的让“勇猛”号瘫痪掉了。航母的右倾奇迹般的被扳了过去,可接着就是迅速左倾。而航母现在只有右部内侧的那具螺旋桨还在继续工作,速度降低到了不到8节。此时,第二批八架“海雕”与八架“射水鸟”已经进入了攻击航道。这是葬送“勇猛”号的一批轰炸机,已经瘫痪了的“勇猛”已经没有任何能力来躲避这一次的攻击了。
  八架“射水鸟”是分开投弹的,这几乎是在让俯冲轰炸机飞行员在进行水平投弹训练。六枚炸弹陆续在航母上爆炸,其中有两枚是直接从之前那些炸弹留下的窟窿力钻进去的,其中一枚在1号高射炮弹药舱附近爆炸,里面的数十吨高射炮弹药成为了殉爆品。另外一枚在舰体水线附近的航空燃料库附近爆炸,燃料库的装甲隔板被震裂,航空汽油被引燃了。而由航空汽油引发的大火几乎是不可能扑灭的。
  八架鱼雷轰炸机分成了两批投雷。因为航母的速度已经降低到了8节以下,这些鱼雷轰炸机并不需要进行扇设投雷,以保证有鱼雷命中目标。先后有四条鱼雷击中了“勇猛”号,而且这四条鱼雷都是在左舷爆炸的。鱼雷命中的时候,航母的左倾已经达到了20度,这四条鱼雷在航母上再开了四个大窟窿,加速了航母左舷舱室的进水速度,也就加速了航母左倾的速度。就算航母最后不因为燃料库与弹药库的爆炸而完蛋,严重的左倾也足以导致航母翻覆了。
  航母上的美军官兵做了最后的努力,代替已经阵亡的舰长下达指令的轮机长让航母右侧的三分之二的舱室打开了通海阀门,让海水进入了航母右舷的舱室里,以改平左倾。实际上,这并不能够改变航母的最后命运,这只是让航母上的官兵多了十多分钟的逃生时间而已。最后,严重的进水,以及无法恢复的抽水能力都将导致这艘航母沉没!
  当航母被慢慢扳了回来,同时开始迅速下沉,战舰上的官兵开始迅速放下救生艇,或者是穿着救生衣直接跳进大海,努力的朝着远离航母的方向游去的时候,哈尔西避上了眼睛。“勇猛”号完蛋了,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挽救这艘航母。
  一阵猛烈的爆炸声传来,哈尔西猛的睁开了眼睛,然后转过头来,朝爆炸声传来的东南方向看去。首先出现在他眼前的是一艘巨大的巡洋舰,当这艘巡洋舰缓缓的转过来,火艇靠了到了巡洋舰的侧舷上的时候,哈尔西看到了3海里外的“大黄蜂”号航母已经完全被火焰所包裹了。
  在“勇猛”号遭到攻击的时候,“大黄蜂”号也遭到了30多架轰炸机的围攻。实际上,“大黄蜂”号挨的炸弹比“勇猛”号还要多。在两批唐帝国轰炸机打击下,“大黄蜂”号一共挨了18枚炸弹,8条鱼雷。虽然战舰上的美军官兵尽了最大的努力来挽救这艘航母,但是结果仍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大黄蜂”号上存放鱼雷的弹药舱被一枚穿甲弹命中,结果是悲惨的,存放在这里的40多条鱼雷全部被引爆,而这就相当于是40多枚重磅炸弹的巨大威力!
  猛烈的爆炸几乎将航母一般的飞行甲板给震飞,而且还彻底的破坏了航母的主体结构,连下方的龙骨也被炸断了。在爆炸之后,“大黄蜂”号仅仅挣扎了不到五分钟,就从舰体中部断成了两截,航母的前段首先从海面上消失,接着航母的艉部高高的翘起,四具推进轴都露出了水面,然后如同一截巨大的钢铁棺材一般的从海面上消失了!
  当哈尔西登上了巡洋舰,再次朝“大黄蜂”号的方向上看去的时候,这艘航母已经完全沉入了海底,接着他转过头来,朝着“勇猛”号的方向看去。海面上,只剩下了“勇猛”号上那根高大的桅杆……
第四十一节
百密一疏
  收到秋耿波发来的重创两艘美军舰队航母的消息时,谈仁皓并没有半点兴奋,重创不等于击沉,他很清楚美国海军的修船能力,如果这两艘航母能够返回珍珠港的话,那么几个月之后又将恢复战斗力。他可不想在几个月之后再安排轰炸机去对付这两艘航母,他需要的是彻底的击沉这两艘航母!
  最初,谈仁皓对第四特混舰队的轰炸机并不抱多大的希望,特别是在知道黄晓天只派出了一半的轰炸机之后,他差点就发出电报,让黄晓天立即把另外一半的轰炸机派出来。道理很简单,干掉两艘美军的舰队航母最为重要,那三艘小型航母的威胁并不大,绝不能因为要留下力量去干掉那三艘小型航母而错过了击沉舰队航母的机会!
  谈仁皓的怀疑不是没有道理的,第四航空联队是成立得最晚的一支舰载机航空联队,虽然其骨干力量是从第一航空联队与第二航空联队调过去的,但是大部分担任都只是小队长级别的军官,而且其他的飞行员几乎都是在几个月前才分配到海航的新嫩,其战斗力远比不上久经战火考验的第一航空联队。谈仁皓用了60多架轰炸机才重创了这两艘航母,而黄晓天派出的那60多架轰炸机能够最后击沉这两艘以生存能力强而出名的航母吗?要知道,在“第二次威克岛海战”中,另外两艘“埃塞克斯”级航母都是在挨了十几枚炸弹与鱼雷之后才沉没的!
  为了确保两艘美军舰队航母无法逃回去,谈仁皓一方面命令秋耿波机群立即返回舰队,准备补充弹药再次出发(因为作战半径短,这些轰炸机甚至不需要再补充燃料了)。另外,他让安士乐率领几架战斗机留在了美舰队上空,以确定第四特混舰队派去的轰炸机是否将那两艘航母炸沉了,有没有必要让他再安排一次补充轰炸。
  八点二十五分的时候,安士乐做了第一次前线战况“解说”,两艘航母都再次中弹中雷多处,而且离完蛋只有一步之遥了。这下,谈仁皓稍微松了口气,就算轰炸机干不掉美军航母,他也可以让舰队追上去,用巡洋舰的火炮,以及驱逐舰的鱼雷将那两艘航母给干掉。八点三十五分,就在秋耿波机群回到舰队上空的时候,安士乐再次送回消息,“勇猛”号已经严重左倾,肯定得完蛋,而“大黄蜂”号上的弹药库应该挨了炸弹,也离完蛋不远了。
  “现在让轰炸机降落?”郝东觉没有显得有多兴奋,至少那两艘航母还没有立即沉没,有必要安排补充轰炸。
  谈仁皓此时却有点迟疑了,早在半个多小时以前,他就收到了消息,美军舰队派出的一批轰炸机已经上路了,可问题是,这些轰炸机为什么还没有出现?难道,全都朝第四特混舰队飞去了?这显然不可能,第一特混舰队距离美舰队最近,而且哈尔西有足够的时间安排出一批去对付第四特混舰队的轰炸机,那么在第一特混舰队的轰炸机到达时出发的那批轰炸机应该是来对付第一特混舰队的!那么,这些轰炸机在哪?如果此时让轰炸机降落的话,航母就得脱离编队,这就很有可能遭到美军轰炸机的突然打击。
  仅仅思考了半分钟,谈仁皓就做出了决定。“让秋耿波他们再盘旋半个小时,另外,把所有返航的护航战斗机都安排在航母周围。美军的轰炸机群也许就在附近寻找我们,现在不能让轰炸机降落。”
  “可是,那两艘航母……”
  “我们还有的是机会,就算黄晓天派出的轰炸机没有炸沉那两艘航母,我们也可以在几个小时之内追上去,用护航战舰解决掉它们!”谈仁皓看了搭档一眼,“现在保存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希望安士乐他们开始冲散了美军轰炸机群,让它们无法组织起来发动进攻。如果是分批到达的话,那我们扛过去的机会就大得多了!”
  安士乐率领的护航战斗机确实把美军第二批轰炸机,也就是前来对付第一特混舰队的那批轰炸机给冲散了,而且在混战中,这批轰炸机的带队长机被击落,另外还有两名中队长的座机被击落。结果,那些剩下的小队长,以及普通飞行员都失去了方向,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组织起来进攻第一特混舰队,普通飞行员甚至不知道第一特混舰队的具体位置,只有几名小队长率领着他们联络上的轰炸机朝着第一特混舰队的大概方位上飞了过来。
  第一特混舰队在放出了轰炸机群之后,就一直在向东北方向航行。谈仁皓的判断很准确,哈尔西的轰炸机是从东南方向上飞来的,而恶劣的天气会降低轰炸机发现舰队的概率(实际上,侦察机在发现了舰队之后,因为舰队是在运动的,所以在轰炸机到达之前,舰队还将继续航行,因此在轰炸机到达之后,还必须得在一片比较宽阔的范围之内搜索敌舰队的踪影,而不敌舰队几乎不可能留在侦察机所发现的海域内,这也是为什么在计算轰炸机的打击半径时,必须要留出很大一部分剩余航程的主要原因),舰队向西南或者东北方向航行就最有可能避开美军的轰炸机。如果向西南航行的话,就将直接冲向还没有攻占的圣伊莎贝尔岛。舰队向东北航行的安全性最高。
  而在这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里,第一特混舰队已经向东北航行了30海里。而当时,在云层下方飞行的美军轰炸机只能发现来侧两海里范围内的战舰,而30海里的距离,就至少需要有7架轰炸机在这个方向上横向飞行。而被打散了的美军轰炸机群里,最大的一个编队也不过只有六架轰炸机而已。也就是说,美军的轰炸机能否找到第一特混舰队,这就完全要看运气了。
  运气并没有完全在谈仁皓这边。八点三十八分,也就在他刚刚决定让秋耿波等人驾驶的轰炸机多盘旋半个小时之后,舰队里的两艘巡洋舰上的雷达同时发现了在西南方向上靠近的一支小规模的轰炸机群。已经回到舰队里的八架战斗机立即朝那边冲了过去,连秋耿波等人也驾驶着轰炸机冲了过去。
  那是六架美军的轰炸机。而这批轰炸机都是在云层下面飞行的,雷达发现它们的距离不会超过5海里。在战斗机杀来的时候,美军飞行员已经发现了前方的舰队(实际上是舰队后面的两艘驱逐舰)。接着,带队长机就发出了消息,召唤在附近活动的所有轰炸机立即朝这边集中。这下,第一特混舰队的麻烦来了。
  六架美军的轰炸机在五分钟之内全被击落,可在这五分钟之内,已经有三个机群朝第一特混舰队杀了过来。此时,在第一特混舰队上空的战斗机只有十多架了,根本就不可能及时的拦截了来自东北,东南,以及西北方向上的三批美军轰炸机。其中从西北方向上飞来的那四架SBD根本就没有遭到战斗机的拦截,非常“顺利”的进入了舰队内层防空网。
  哈尔西曾经面对的难题出现在了谈仁皓的面前,这四架SBD在发现了第一特混舰队之后立即就钻入了云层,并且每过半分钟才飞出来一次,以确定航向是否正确。战舰上的120毫米高射炮在这个距离上已经难以跟上轰炸机的快速转移速度了,而没有得到雷达引导的40毫米与20毫米高射炮则难以对付云层里面的轰炸机!
  可美军轰炸机同样面临着唐帝国轰炸机的难题。SBD的最低俯冲投弹高度在500米以上,这些俯冲轰炸机仍然无法进行俯冲投弹。而四名美军飞行员都是新手,根本就不知道还可以进行下滑投弹。当它们在距离“兴凯湖”号航母大概1海里的地方钻出云层之后,立即迅速降低高度,准备进行超低空水平轰炸。
  与第31特混舰队的大型舰队航母编队不同的是,第一特混舰队里面有着极为强大的防空火力,在“兴凯湖”号西北面2海里处,“李靖”号上的所有小口径高射炮都严阵以待,另外“兴凯湖”号上的防空火力比美国的舰队航母还要强大。四架SBD的突击实际上都是在送死,唐帝国舰队里的防空炮手的素质远超过了美军舰队里的同行!
  四架SBD在投下炸弹之前都被击落了。看到坠落在航母左舷外300多米海面上的那架SBD,谈仁皓紧张得差点喘不过气来。这架轰炸机是在投弹前的最后一刻被几发20毫米机关炮的炮弹给打中的,而且其中一发炮弹就打在座舱下面,飞行员被立即击毙,不然的话,挂在轰炸机腹部的那枚1000磅炸弹就已经砸了下来。
  谈仁皓擦掉了额头上的汗水,朝着郝东觉笑了起来。此时其他两个方向上杀来的美军轰炸机都被战斗机给拦截了下来。看样子,美军轰炸机到达得并不多吧。
  “司令官,快看,右舷后方!”
  在航海参谋叫起来的时候,谈仁皓与郝东觉已经冲到了右侧的舷窗旁,然后朝着战舰右舷后方看去。海面上,数十架轰炸机正在迅速接近,而且还有护航战斗机!两人先是一惊,最初以为是返航的第四特混舰队的轰炸机,可很快,飞去的防空战斗机就与机群里的战斗机打了起来,显然,按绝不是第四特混舰队的轰炸机,而是美军的轰炸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5/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