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校对)第2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2/735

  四艘巡洋舰与七艘驱逐舰立即开始加速,魏东北没有去叫上那些正在与美军的护航战舰缠斗的第三特混舰队里的巡洋舰与驱逐舰,他也没有资格去指挥第三特混舰队内的战舰作战,当然,他也没有想过得到那些战舰的帮助。就算西南特混舰队此时已经少了两艘巡洋舰,在魏东北看来,他仍然有足够的力量干掉美军的运输船队。
  舰队在10分钟之内就加速到了31节,同时到达了31战列舰编队西面5海里处,以最快的速度南下。魏东北没有忘记让驱逐舰给鱼雷发射管里重新装填好鱼雷,而巡洋舰上的雷达则在尽力搜索着南面的海域。而此时,他们距离美军的战列舰大概有12海里,而金凯德并没有发现这支正在全速南下的舰队。
  四点五十五分,就在双方的战列舰重新形成了战列线,开始炮击的时候,魏东北指挥的西南联合舰队已经冲到了战场的南面。在确定美舰队已经在自己后方大概14海里(406毫米炮的最大有效射程)之后,魏东北立即让四艘巡洋舰散开,以3海里为间隔的横队向南全速航行,而七艘驱逐舰也以横队的方式更在了巡洋舰编队后面大概两海里处。
  魏东北几乎可以肯定,美军的运输船队就在第32特混舰队的南面,并且正在寻找机会北上。他将四艘巡洋舰散布在了近10海里的海面上,而战舰上的雷达对大型运输船只的探测距离大概是15海里,也就是说,他可以保证发现40海里宽度上的美军运输船队,而这几乎就是整个瓜岛的宽度。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五点过十五分,位于编队最西面的“大寒”号重巡洋舰上的雷达发现了在西南方向上,大概14海里处的一群舰艇。接着雷达屏幕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闪光点”。消息立即被穿到了在“段志玄”号上的魏东北手里。魏东北没有任何迟疑,立即命令四艘巡洋舰向西南方向靠拢,同时让七艘驱逐舰也都跟了上来。
  魏东北找到的不是美军的运输船队,而是在其运输船队前方执行护航任务的一支“华盛顿快车”。
  美军的运输船队在两点的时候就到达了伦内尔岛西部海域。此时北面的战斗进行得正酣,因此运输船队没有立即北上,而是决定等一会,如果金凯德能够干掉第三特混舰队的话,他们就可以在战列舰的掩护下北上,如果金凯德打不过的话,他们则可以绕道北上。因此,运输船队等到了两点四十分,在得知金凯德一时半会不可能战胜第三特混舰队的时候,为运输船队护航的“华盛顿快车”的指挥官决定向西绕过战场,避开第三特混舰队,前往瓜岛。
  这支“华盛顿快车”也是有备而来的。金凯德知道唐帝国出了有第三特混舰队在瓜岛附近活动之外,另外还有一支规模比较小的舰队也一直在瓜岛附近活动。虽然很多情报都显示这支舰队在上午还留在布因锚泊地,但是金凯德并不放心,所以他给运输船队安排了一支有四艘轻巡洋舰,八艘驱逐舰的“华盛顿快车”。按照金凯德的部署,如果他暂时无法干掉第三特混舰队,而唐帝国的那支小型舰队也赶到了战场的话,就必须要由这支“华盛顿快车”来掩护运输船队。
  在魏东北赶过来的时候,跑在运输船队北面大概五海里处的“华盛顿快车”正好也赶了过来。可惜的是,美军的轻巡洋舰上没有雷达可以使用(原本有两艘安装了雷达,但是在雷达修好之前就离开了港口,所以雷达还无法使用)。也就在魏东北下令做好炮击准备,让驱逐舰做好鱼雷攻击的时候,“华盛顿快车”的指挥官还不知道大难就要临头了。
  200毫米与240毫米重炮的炮口闪光实际上是给美国佬拉响了战斗警报,可炮弹飞过8海里的距离只需要一分钟的时间,而在一分钟之内,12艘美军战舰根本就无法闪开。接着,已经冲过了巡洋舰编队的驱逐舰上的155毫米火炮也开火了。当美军指挥官反应过来,并且下达了作战命令的时候,魏东北指挥的四艘巡洋舰已经打出了第二轮齐射,而且正在向美军编队的正前方靠近。
  在第二批重炮的炮弹落下时,美军战舰上的155毫米火炮与127毫米火炮也开始反击。魏东北看到西南面那些炮口闪光的时候,先是一惊,接着就激动了起来。“华盛顿”快车已经有近十天没有去瓜岛了,看来,这次金凯德把最后的砝码都押了上来。魏东北并不感到惧怕,他指挥的这四艘巡洋舰的主炮都可以轻易的干掉美军的巡洋舰与驱逐舰,而美军的巡洋舰上装备的155毫米火炮虽然也对他构成了威胁,但是在远距离作战中,155毫米火炮的准确率就太低了。而美军驱逐舰上的127毫米火炮在交战距离超过了5海里的情况下,几乎无法威胁到重巡洋舰。
  魏东北一面命令舰队把航向向北偏一点,以保持好距离,一面命令驱逐舰尽快完成鱼雷攻击,然后返回装填鱼雷(“城市”级驱逐舰上有20条备用鱼雷,加上发射管里的,一共可以做3次鱼雷攻击)。到这时候,魏东北仍然非常清楚他的任务是什么。在颜国忠的安排中,他的第一任务是拦截美军的运输船队,阻止其到达瓜岛。而在此基础上,有机会才去歼灭美军的运输船队。也就是说,他只要将美军的运输船队拦截在瓜岛之外,那他就已经完成了任务,而能不能歼灭美军的运输船只,那就需要由战场上的情况来决定了。此时,他将舰队保持在美舰队北面,就可以保证让美军运输船队无法北上,而他完全没有必要让舰队押上去,与美军血战一场。
  “华盛顿快车”也降低了速度,那些美国战舰首先要对付的是对方的驱逐舰,而不是后面的巡洋舰。美军指挥官也很清楚,鱼雷攻击更为致命,不管是他的巡洋舰,还是驱逐舰,都挨不起鱼雷,一条鱼雷就足够摧毁一艘巡洋舰了。因此,他必须要先拉开距离,对付那些驱逐舰,然后再想办法冲上去,干掉对方的巡洋舰。
  七艘“城市”级驱逐舰在接近的过程中有两艘驱逐舰几乎被打成了残废,但美军的155毫米与127毫米的炮弹无法直接打中驱逐舰的动力舱,因此也就无法让这些驱逐舰完全停下来。“城市”级驱逐舰在设计时采用的装甲甲板设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为此多付出的几百吨排水量也完全是有价值的。虽然这些驱逐舰都挨了炮弹,而且舰面上弹痕累累的,却都在高速前进着。在接近到3海里的时候,七艘驱逐舰几乎同时转向,接着就射出了鱼雷。在暴风雨般的炮弹打来的同时,发射完了鱼雷的驱逐舰立即转身逃命,而开始那两艘已经受到了重创的驱逐舰再也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弹雨几乎笼罩了这两艘驱逐舰,它们也被打成了两团漂动的篝火。
  “华盛顿快车”立即开始转向规避鱼雷攻击,而趁此机会,魏东北让巡洋舰编队再次转向,同时把距离拉近了3海里。在“华盛顿快车”刚刚转过来,只有一艘轻巡洋舰与两艘驱逐舰被鱼雷命中的时候,魏东北这边的四艘巡洋舰再次形成了编队,在距离美军战舰不到5海里的距离上恢复了炮击。这下,弹雨更为密集了,而“华盛顿快车”则陷入了混乱之中,一时之间,美军战舰都只能各自为战,无法形成有效的舰队火力,而那些被重点打击的美军驱逐舰甚至连前出进行鱼雷攻击的机会都没有。在短短五分钟之内,就有另外三艘美军驱逐舰被200毫米或者是240毫米炮弹击中了要害部位,爆炸着从海面上消失了,而另外三艘美军驱逐舰也被120毫米高平两用炮的炮弹打成了马蜂窝。
  就在魏东北全力收拾“华盛顿”快车的时候,南面的三下巨大爆炸吓得他跳了起来。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才发现,那是三艘被开始射失了的鱼雷误击中了美军运输船,美军的运输船队就在他们南面大概10海里处!而这些运输船距离“华盛顿快车”不到5海里,而唐帝国驱逐舰上使用的鱼雷射程大概是8海里,也就是说,那几十条射失了的鱼雷竟然无意中击中了跟在“华盛顿快车”后面的美军运输船只!
  接着,南面的海面上闪起了火光,那不是运输船爆炸的火光,而是火炮开炮时的炮口闪光。魏东北再次一惊,可两分钟之后仍然没有炮弹落下,这下他有点疑惑了,如果那是美军战舰的话,那么炮弹就应该落下来了,要不,那些美军战舰在炮击别的目标。魏东北立即让参谋军官却询问雷达操作员,确认周围十海里之外没有别的战舰在活动了。那么,那些“美军”战舰到底在炮击什么目标?除非,这不是美军的战舰在炮击,而是他们的友军在进行炮击!
  这次,魏东北小心了很多,他一方面命令那五艘驱逐舰重新装填好鱼雷,一方面让这五艘驱逐舰快速绕过“华盛顿快车”,去拦截南面的美军运输船,确认那些在开炮的战舰到底是友军还是敌军。当然,他没有忘记继续收拾掉还在喘息的那几艘美军的巡洋舰与驱逐舰,巡洋舰编队也开始全速南下。
  魏东北的猜测没有错,那不是美军战舰,而是第三特混舰队里的34巡洋舰编队的两艘巡洋舰正在炮击美军的运输船只。严师琪在下达了让舰队里的巡洋舰去拦截美军运输船只的命令之后,只有34巡洋舰编队里两艘还能继续全速航行的巡洋舰可以从战场的东面绕过去。而32驱逐舰编队研究33巡洋舰编队正在与第32特混舰队里的美军战舰搏斗呢。这两艘巡洋舰立即全速南下,从美军战列舰编队东面大概13海里处绕了过去,然后向西航行,直接就冲进了美军的运输船队面前。当那三艘运输船被西南特混舰队驱逐舰发射的鱼雷击中的时候,这两艘巡洋舰也随即借着火光开火了(战舰上的雷达已经被打坏了)。
  魏东北在五点五十分左右就联系上了那两艘巡洋舰,而此时“华盛顿快车”也完蛋了,只有一艘轻巡洋舰逃离了战场。魏东北没有任何迟疑,立即率领四艘巡洋舰全速南下,去歼灭美军的运输船只,扩大战果,或者说是完成额外的任务!
第三十三节
脱离风暴
  瓜岛南面的海战还在激烈进行之中的时候,谈仁皓却在为风暴的事情而烦恼。强烈的风暴让“兴凯湖”号上的通信系统出了严重故障,虽然通信部门的人员已经在全力维修了,但是一时半会之间根本就修不好。因此,谈仁皓只能让“李靖”号接收战区司令部发来的消息,然后再用灯光信号传送过来。结果,一条只有一百来字的电报就需要至少二十分钟的传递时间,搞得谈仁皓很是恼火。
  三点多钟的时候,舰队仍然在风暴区里航行。虽然风力已经减弱了很多,但是航母仍然无法进行正常的航空作业。另外,战舰上很多官兵都无法正常休息,这极大的影响作战能力,甚至会对白天的战斗产生负面影响。
  “也许,哈尔西那边的情况不会比我们好多少吧。”谈仁皓也只能寻找自我安慰了,“我们大概什么时候能够离开风暴区?”
  “六点之后,我已经让航空勤务人员为侦察机补充燃料了,只要能够达到起飞条件,就立即让侦察机出发!”
  谈仁皓微微点了点头。“巡洋舰上的水上飞机什么时候可以派出去?”
  “这……”郝东觉迟疑了一下,“恐怕就得等到天亮之后了,那些水上飞机大部分都在风暴中损坏,现在正在抢修,可进度根本就快不起来。”
  按照规定,巡洋舰上的水上飞机要在风暴到来的时候离开巡洋舰,被派到岸上去,因为唐帝国的巡洋舰并没有设单独的水上飞机机库,也就无法为水上飞机提供遮风挡雨的安乐窝。在风暴中,系留在巡洋舰上的水上飞机极为脆弱,遭到暴风破坏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六艘巡洋舰上有16架水上飞机,而这16架水上飞机将是最重要的侦察力量。少了16架水上飞机,谈仁皓就不得不考虑安排一部分轰炸机去执行侦察任务了。
  思考了一阵之后,谈仁皓说道:“那就多安排一个小队的轰炸机去执行侦察任务。另外,尽快联系上第四特混舰队,让黄晓天他们跟上来。如果哈尔西在我们所预料的海域出现的话,他大概在五点半就能让侦察机起飞了,也许还将先发现我们。因此,尽快让侦察机出发,全速前进,别在乎返航的燃料,燃料不够,就到瓜岛上的野战机场去降落。另外,让轰炸机也要提前做好起飞的准备,我可不想等会多出半个小时的准备时间来。”
  郝东觉让参谋军官去下达了这一系列的命令。
  谈仁皓靠在海图桌上思考了起来。此时,他所担心的不仅仅是哈尔西指挥的第31特混舰队,从之前收到的几封电报来看,瓜岛那边的战斗并不乐观。颜国忠将魏东北与严师琪的电报都转发了过来,虽然就那么几封电报而已,但是谈仁皓已经感觉到,严师琪是不可能打败金凯德的,最多与对手两败俱伤。而魏东北指挥的西南特混舰队拦截美军运输船队的可能性也不会很大。更关键的是,海航部署在布干维尔岛与拉包尔的轰炸机没有能力同时完成轰炸第32特混舰队,美军运输船队以及掩护第三特混舰队,西南特混舰队这好几个任务。那么,颜国忠很有可能会让第一特混舰队与第四特混舰队在关键时刻出手。
  谈仁皓并不想干预南面的战斗,至少在他抓住了哈尔西之前,他没有任何理由要分兵去支援瓜岛那边的战斗。可问题是,如果颜国忠真的提出了这个要求,要谈仁皓他们派出轰炸机的话,那怎么办?
  想到这些,谈仁皓就有点头痛,说白了,他现在连打败哈尔西都不是很有把握,哪还有能力去支援南面的战斗呢?如果第31特混舰队在马拉马西凯岛东北海域的话,那么哈尔西在五点半就可以让他的侦察机起飞,而这些侦察机可以在六点半到七点之间到达第一特混舰队所在的海域,到时候,第一特混舰队就很有可能暴露。结果肯定非常的糟糕,哈尔西的轰炸机在九点左右就将到达,而谈仁皓派出的侦察机也许在七点半到八点才能找到哈尔西,而他派出轰炸机的时间就在八点半之后了。
  “东觉,让舰队准备转向!”谈仁皓觉得自己没有选择,而他同时想到了斯普鲁恩斯在上次战斗中才的战术。“让舰队向东南方向全速航行……”
  “东南?这会让我们撞上哈尔西的。”郝东觉吓了一跳,还意味谈仁皓脑子出问题了呢。按照现在的态势,他们应该向西北逃离战场,而不是向东南方向前进。
  “对,就是去找哈尔西决斗!”谈仁皓冷笑了一下,“我们争取在天亮之前向东南方向航行100海里,这样,哈尔西如果在五点半派出侦察机的话,就会在夜间越过我们的头顶,而我们的侦察机则可以在天亮的时候到达他的上空。到时候,就要轮到我们先动手了。”
  郝东觉迟疑了一下,说道:“采用斯普鲁恩斯的战术?”
  谈仁皓笑着点了点拖。“就算我们只有两个中队的轰炸机,不过从我们现在收到的电报来看,美军大部分的巡洋舰与驱逐舰实际上是在第32特混舰队里面,哈尔西手里没有多少护航战舰。如果轰炸来得突然的话,哈尔西将没有任何的还手之力。”
  “要不要联系第四特混舰队?”
  “派驱逐舰过去吧,另外,尽快让人修好通信天线,我们可不能一直依靠‘李靖’号上的电台接收消息!”
  在谈仁皓的安排下,一艘带着命令的驱逐舰立即离开了舰队,前去寻找第四特混舰队了。谈仁皓哈的想法很简单。如果第四特混舰队继续保持在第一特混舰队西北位置上的话,那么在第一特混舰队找到了第31特混舰队的时候,他可以立即通知黄晓天,让黄晓天派出主力轰炸机群。而第四特混舰队与哈尔西的距离不会超过200海里,这完全在轰炸机的打击范围之内。另外这将是彻底干掉第31特混舰队的一次攻击。如果攻击顺利的话,那么第四特混舰队还有能力派遣轰炸机支援南面的战斗。当然,这只是理想情况,实际上也许不会是这个样子。
  实际上,此时黄晓天与姜仲民也在为舰队的行动而感到烦恼,该死的风暴让他们根本就无法收到外界的消息,而两艘航母的抗风浪能力比“湖”级差很多,系留在航母飞行甲板上的战机有二十多架被风暴给摧毁了。黄晓天不得不下令把这些战机上有用的零件拆下来之后抛进大海,以免影响到等下的作战行动。也就是说,在夜间,第四特混舰队里就损失了两个多小队的作战飞机!
  问题的关键还不在这里,黄晓天与姜仲民最担心的还是两支特混舰队之间的配合。
  “谈将军肯定会采取进攻战术的。”黄晓天在谈仁皓手下干了一年多,对谈仁皓的战术,特别是航空战术思想还是比较了解的。“如果哈尔西要想攻击我们,就必须得把舰队移动到马莱塔岛,也就是马拉马西凯岛东北面的海域。按照现在的天气情况,哈尔西如果将舰队转移到这一海域的话,那么在五点半左右就能派出侦察机了。”
  “也就是说,第一特混舰队很有可能是向东南,而不是向西北移动?”姜仲民也看出了这一点来。
  “如果向西北移动的话,那么就是在避战,争取在天亮之前离开哈尔西派出的侦察机的搜索海域,然后集中力量打击瓜岛这边的第32特混舰队。”黄晓天用铅笔圈出了瓜岛,“这样,我们可以将与哈尔西的决战时间拖到中午,可问题是,在整个计划中,我们的首要目标是第31特混舰队,而不是第32特混舰队。按照谈将军的作战安排,在干掉第31特混舰队之前,我们不会考虑派遣轰炸机去对付第32特混舰队的。”
  姜仲民微微点了点头。“那他就肯定会向东南方向运动,争取在天亮前拉近距离,这样哈尔西就算在五点半派出了侦察机,也将在夜晚越过第一特混舰队,从而失去发现第一特混舰队的机会。”
  “肯定是这样的!”黄晓天丢掉了铅笔,然后出了口气,“可问题是,如果我们继续跟在第一特混舰队后面的话,那么就很有可能被哈尔西派出的第一波侦察机发现了。”
  姜仲民叹了口气,按照现在舰队的航线,在天亮时,他们将到达现在第一特混舰队所在的海域,而这肯定是哈尔西派出的侦察机重点搜索的海域。
  “我们必须要修改一下航线,尽量避开哈尔西派出的侦察机,同时跟上第一特混舰队的步伐。”
  “如果第一特混舰队不是向东南前进,而是线西北方向前进的话,那我们不就跑到第一特混舰队的东面去了?”看到黄晓天在海图上标出的新航向,姜仲民微微皱了下眉毛,“哈尔西派出的侦察机肯定会进行大范围搜索,如果我们首先被发现的话,仅凭第一特混舰队的两个中队的轰炸机,是不可能干掉第31特混舰队的。”
  “那我们就得冒险赌上一把了。”黄晓天看了眼搭档,“现在我们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继续沿着现在的航线前进,要么就向东南方向转移。如果沿着现在的航向前进的话,我们可以在六点过后派出侦察机,到时候距离哈尔西的第31特混舰队的距离在250海里到300海里之间。如果我们线东南方向前进的话,就只能在六点半左右派出侦察机,但是这个距离也许能够缩短到150海里到200海里之间。从时间上来看,我们并不吃亏,而且我们可以提前让轰炸机做好出发的准备,只要发现了第31特混舰队就立即派出轰炸机,赶在哈尔西的轰炸机到来之前发动进攻。”
  姜仲民迟疑了一下,说道:“就这么办吧,缩短攻击距离实际上就缩短了侦察与攻击所需要的时间。当然,我们得尽快与第一特混舰队联系上,搞清楚他们的具体位置在哪!”
  一艘驱逐舰离开了第四特混舰队,开始向着第一特混舰队有可能存在的海域前进。此时,已经是三点五十分了,而黄晓天与姜仲民都不知道,在半个小时前,谈仁皓也安排了一艘驱逐舰来联系他们。可问题是,现在第一特混舰队正在向东南方向航行,而第四特混舰队所在的海域实际上也与计划的不一样。也就是说,双方的位置都有改变,而他们派出的驱逐舰很有可能根本就找不到对方!
  也许,两名舰队司令官唯一的共同点就是,他们将进攻放在了首位,而不是将防御放在了首位,并且都没有因为瓜岛南面的海战而动摇之前做出的决定。实际上,两支舰队此时都在向东南方向航行,第一特混舰队的航向是165度,而第四特混舰队的航向是160度,相差别不是很大。
  最大的问题是,第四特混舰队此时距离第一特混舰队不是50海里,而是110海里,而且因为第四特混舰队的位置更靠北一些,因此第四特混舰队要晚至少半个小时才能脱离风暴的影响。换句话说,第四特混舰队派出侦察机的时间要晚很多。就算第一特混舰队能够及时的找到第31特混舰队,第四特混舰队也不见得能够随后就派出轰炸机群,这个时间差带来的后果恐怕是两位指挥官都没有预料到的。
  风暴中心正在北面形成,而舰队也在逐渐脱离风暴的影响。虽然受到风暴的影响之后,第一特混舰队与第四特混舰队的行动有点失调,但并不是只有他们才受到了风暴的影响。在战场的东南面,哈尔西所指挥的第31特混舰队实际上也受到了风暴的影响,而且还要更严重一些!
第三十四节
脆弱的航母
  风暴给第31特混舰队带来的影响要比哈尔西所想像得严重得多,甚至比唐帝国特混舰队都要严重得多。至少,唐帝国舰队里的三艘航母都是大型舰队航母,抗风浪的能力还不算太糟糕,而哈尔西手里,那三艘小型航母在风浪面前就显得太脆弱了。
  航母受到风暴影响最严重的地区并不是太平洋,而是北大西洋。北大西洋是世界上风暴最猛烈的海域之一,而航母都是高干舷战舰,受风面积很大,且飞行甲板实际上是敷设在主甲板之上的一层附加甲板,因此很容易在风暴中受到破坏。在北大西洋上,英国海军就有好几艘航母被风暴所破坏,这也是英国海军为什么不太重视航母的一个重要因素。
  最先采用封闭式舰艏设计的就是英国海军的航母,采用开放式舰艏设计的航母在风暴中极为脆弱。为了抵抗风暴,英国海军甚至设计出了全封闭式机库的航母。结果,英国海军几艘排水量在两万吨以上的航母的载机数量都在60架左右,而同期唐帝国,美国,乃至日本的类似大小的航母的载机数量都要多得多,显然航母要加强结构强度,提高抵抗风暴的能力其主要的代价与牺牲就是削弱了航母的航空作战能力。
  实际上,航母的战斗力就来自于其航空作战能力,没有了航空作战能力的航母与运输船没有多大的分别。另外,使用航母的核心战术思想是进攻,而不是防御,进攻是航母战胜对手的唯一办法。在这些方面,唐帝国海军与美国海军都极为强调航母的进攻能力,也就格外强调了航母的航空作战能力,为了尽可能提高航母的航空作战能力,在条约时期,双方的航母都以载机多而出名。相反,如同英国这种将航母当作了战列舰的护航战舰使用,且大部分任务是防御,而不是进攻的海军来说,其强调的是航母的适应能力,而不是强大的航空打击力量。
  这些分别都决定了唐帝国与美国海军的初期航母的试航能力并不理想的特点。实际上,即使到了“湖”级与“埃塞克斯”级,两国的航母在适航能力方面仍然比较糟糕。这两种航母的排水量增加了不少,可仍然存在着重心太高的问题(后来,“埃塞克斯”级降低了防空火炮的备弹数量,而“湖”级则取消了上层甲板上很多不必要的隔离装甲带,都是为了降低航母的重心,增强航母的稳定性)。大型舰队航母尚且如此,小型航母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
  “独立”级是改造而来的小型航母,其机库内只能容纳30架战机,而为了提高航空作战能力,美国海军还在航母的飞行甲板上增加了15个系留点,可以系留15架作战飞机,使航母的载机数量达到45架,这几乎是“埃塞克斯”级航母标准载机数量的一半了。可实际上,在风暴中,别说保存系留的15架作战飞机,就连保管好航母机库里的30架作战飞机都非常的困难。
  哈尔西在看到了这三艘航母的性能数据的时候,就知道这三艘航母只能在风平浪静的海面上作战,而无法到风暴区内活动(航母的极限横倾与纵倾角度就是航母试航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哈尔西发现风暴不会立即离开,而他必须得让舰队脱离风暴区,到南面的海域作战的时候,他首先就命令三艘“独立”级航母组成的编队全速南下,争取首先离开风暴区,免得被风暴给摧毁。可实际上,这三艘航母也差不多快要被风暴给摧毁了。
  在脱离风暴区之前,为了增加航母的稳定性,以及避免系留的战机撞坏了航母飞行甲板上的设备,三艘“独立”级航母都不约而同的将系留在飞行甲板上的战机给抛弃掉了。但是这并没有能够避免灾难的发生。因为排水量过小,而且采用的是开放式舰艏,在改造时为了控制排水量(实际上是为了保证速度),航母的主甲板与飞行甲板之间的承力结构并不是很牢固。结果,在脱离风暴之前,“普林斯顿”号航母的飞行甲板前端几乎被风暴给彻底摧毁,后方的机库也受到了影响,机库前端的几架战机被损坏。“独立”号的飞行甲板被吹掉了至少五块,虽然航母上有备用木板(没有采用装甲飞行甲板,而是用木板敷设的飞行甲板),但是要修复飞行甲板至少需要好几个小时的时间,同时还得让航母首先稳定下来。“贝劳伍德”号的情况要稍微好一点,只有裸露在外的一些航空设备受到了影响。结果,这三艘航母都在风暴中受了伤。
  哈尔西在知道了这一情况之后暴跳如雷,差点立即解除三位舰长的职务。到三点半的时候,哈尔西得到了明确的答复。天亮前,“贝劳伍德”号可以安排战机起飞,“独立”号至少要等到七点半之后才能修好飞行甲板,而“普林斯顿”号必须要返回港口修理,无法在海上维修。
  此时愤怒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哈尔西也控制住了自己的怒火。他只能让“普林斯顿”号航母编队先行返回维拉港,退出了这次的作战行动。同时让“独立”号加紧时间抢修,把原本应该由“独立”号派出的侦察机安排给了“贝劳伍德”号。可问题是,此时“贝劳伍德”号只有30架载机,其中有12架战斗机,18架SBD,而能够执行侦察任务的是SBD,而不是F4U。换句话说,在天亮前,只有“贝劳伍德”号可以派出18架侦察机,而这要比之前确定的24架侦察机少了6架。
  缺少六架侦察机还是小事,小型航母编队为了尽快脱离风暴的影响范围,是朝东南方向航行的,而不是与舰队航母编队一样,朝着西南方向航行的。换句话说,在脱离了风暴影响范围之后,小型航母编队还需要向西北航行,前来与舰队航母编队会合,而“贝劳伍德”号派出侦察机的时间不是五点半,而是六点,比两艘舰队航母派出轰炸机的时间至少晚半个小时。
  在舰队赶来的时候,“勇猛”号与“大黄蜂”号航母都是满额携带战机的,每艘航母上有36架F4U,48架SBD,24架TBD,以及12架作为侦察机使用的SBD。而在风暴中,“勇猛”号航母上损失了8架战机(4架SBD,3架TBD,1架F4U),“大黄蜂”号损失了11架战机(5架SBD,4架TBD,2架F4U)。
  难题再次交到了哈尔西的手里。为了确保找到唐帝国的航母特混舰队,哈尔西至少需要派出36架侦察机,而为航母护航的巡洋舰上的水上飞机都被摧毁了,也就是说,这36架侦察机都得由航母出动。就算减少到最低限度,只安排24架侦察机,在“贝劳伍德”号无法派出侦察机的情况下,两艘舰队航母得各安排12架侦察机。美国航母携带的侦察机都是SBD的侦察型号,实际上就是安装了性能更好的电台的SBD轰炸机。在紧急时刻,SBD也可以充当侦察机使用。现在两艘航母上都有SBD被风暴摧毁。如果哈尔西要确保找到对手的话,他就不得不削减轰炸机群的规模,而他要确保摧毁对手的话,多留下几架侦察机就更为重要了。
  到底是确保发现对手,还是确保摧毁对手?哈尔西没有迟疑多久,如果发现不了对手,那还怎么去摧毁对手呢?因此,哈尔西只削减了6架侦察机,安排了30架SBD执行侦察任务,“勇猛”号派出的有16架,而“大黄蜂”号派出的为14架。结果,他就只留下了81架SBD,41架TBD。这些轰炸机可以组成两个波次的轰炸机群,如果侦察机顺利返航的话,那么哈尔西还可以用执行侦察任务的轰炸机组成第三个波次的轰炸机群。
  确定了这个安排之后,哈尔西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大概判断对手的位置了。既然谈仁皓是一个同样主张进攻的指挥官,那么就不会轻易的避战,而会主动寻找决战的机会。
  哈尔西首先排除了唐帝国舰队在外海的可能性,除非谈仁皓认为他的那三艘航母经受得住12级风暴的摧残,不然他就不敢把舰队留在外海,到时候也许不需要哈尔西动手,风暴就能帮他让唐帝国的三艘航母失去战斗力。也正因为风暴向北转移,所以哈尔西并不担心之前在马绍尔群岛附近海域活动的第二特混舰队能够赶过来。
  排除了这个可能之后,哈尔西立即判断,唐帝国的两支航母特混舰队肯定在陶乌群岛东面,到弗林兹伯里礁之间的海域,或者是更南面一点的海域活动,这片海域将在六点左右脱离风暴的影响,到时候唐帝国的侦察机就可以上路了。而这片海域大概有5000多平方海里,如果要完全搜索这片海域的话,就至少需要30架侦察机。这也是哈尔西决定将侦察机设为30架的主要原因。
  可真要搜索完这片海域,时间还是主要的问题。哈尔西在侦察机的部署上很下了一番功夫,第32特混舰队能够在五点半到达距离对方可能活动的海域最近180海里,最远250海里的地方,随后派出侦察机,而这些侦察机能在六点半到七点的时候到达预定搜索海域。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那么在六点半到七点之间,就将找到唐帝国的特混舰队。如果第一波侦察机没有找到目标的话,那么“贝劳伍德”号派出的18架侦察机还能够做补充搜索,扩大巡逻范围。这样一来,发现敌舰队的时间将延迟到七点半之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2/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