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校对)第2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8/735

  到谈仁皓率领第一特混舰队赶来,美军准备在西南太平洋上发动反击的时候,颜国忠把西南特混舰队调了回来,他组织了一批工程人员,尽快把返回布因的那些战舰修补好,另外还让魏东北做好随时出发的准备工作。在与谈仁皓商讨作战计划的时候,颜国忠没有提到这支小舰队,他怎么也得给自己留一手吧。
  到了二日下午,颜国忠还没有收到第三特混舰队的消息,两点多的时候,一架返航的侦察机发现了正在瓜岛背面海域徘徊的第三特混舰队。虽然第三特混舰队进入无线电静默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颜国忠很清楚,严师琪是去对付第32特混舰队,而不是去拦截美军的运输船队。这一点他早就料到了,严师琪就是那种把大海战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人,而且缺乏全局眼光,不知道轻重。
  颜国忠留下来的西南特混舰队派上用场了,虽然西南特混舰队打不过第32特混舰队,但是用来对付运输船队还是绰绰有余的。下午,颜国忠就让西南特混舰队出发了,该舰队只有一个任务,那就是前往瓜岛西南海域,如果第32特混舰队与第三特混舰队交战的话,那么就趁机插到南面去,把跟第32特混舰队屁股后面的那几十艘快速运输船给干掉,绝不能让美军把增援部队,作战物资送上瓜岛!
  颜国忠的算盘是打得很精明的,西南特混舰队怎么也有六艘巡洋舰,其中有四艘装备的是射程在12海里以上的240毫米重炮,超过200毫米口径的火炮达到了42门,另外还有八艘驱逐舰,有48门155毫米炮,这些火炮对运输船有着毁灭性的威胁。而美军第32特混舰队与运输船队之间大概有50到80海里的距离,如果能够趁第三特混舰队缠住第32特混舰队的机会让西南特混舰队从瓜岛西南方向上插进去,挡在美军运输船队的北面,然后一顿炮击,就算无法干掉所有运输船,把这些运输船吓回布里斯班港也应该做得到吧。
  魏东北也很清楚颜国忠的目的,他对这个战区司令官是比较有好感的,至少比严师琪好多了吧。在颜国忠下达了出发命令之后,魏东北立即率领舰队离开了布因,此时大概是三点十五分。舰队以33节的速度南下。布因距离战场大概有300海里,舰队到达战场的时间大概在凌晨两点左右。
  实际上,当时西南特混舰队的情况并不理想,两艘“李靖”级大型防空巡洋舰都伤痕累累,而且长期没有得到很好的修补,舰体内仍然有不少问题,比如“段志玄”号左舷第39号舱室的水密门就关不上,而且战舰的主炮身管寿命已经快要到极限了。两艘“节气”级重巡洋舰,两艘“江河”级重巡洋舰的状态也都比较糟糕,八艘驱逐舰更是问题百出,其中三艘驱逐舰上的鱼雷发射管竟然无法顺畅的转动。这些其实都是小问题,当时舰队最大的麻烦是缺少弹药,巡洋舰主炮弹药只剩下了大概四成左右,驱逐舰主炮的弹药在五成左右,虽然高射炮的弹药很充足,可在海战中,高射炮几乎派不上用场。也许唯一让魏东北感到安心的是,驱逐舰上的鱼雷还是很充足的。
  这些问题颜国忠都没有考虑到,本来他就不是舰队指挥官。按照当时西南特混舰队的情况,这十四艘战舰都应该返回港口做大修,至少也应该想办法为战舰补充上足够的弹药,换上新的炮管吧。可颜国忠没有详细过问,而魏东北在谈仁皓手下干了那么多年,很清楚在战场上是没有情理可讲的,任务就必须要去执行。
  在西南特混舰队离开之后,颜国忠还让留在拉包尔的那两个师的预备队做好了出发的准备。如果第三特混舰队能够击退第32特混舰队(颜国忠没有想过严师琪可以创造奇迹),而西南特混舰队又能够把美军的运输船队给拦截下来的话,他就立即向瓜岛增兵,利用瓜岛守军士气大降的机会发动大规模进攻。就算美军随后卷土重来,只要控制住了瓜岛上的局势,那么美军就难以把他的陆战队赶出瓜岛了。
  在战役安排上,颜国忠是没有多少问题的,可实际上最关键的还是要看谈仁皓那边能不能成功的战胜哈尔西指挥的第31特混舰队。如果谈仁皓那边打败了,他恐怕就得想办法把瓜岛上的陆战队撤出来了,至少也得收缩防线,减少前线上的消耗。如果谈仁皓胜了,就算严师琪打了败仗,凭借航空兵在白天控制的制海权与制空权,颜国忠还有继续进攻的能力。到时候谈仁皓说不定还会主动去摧毁附近岛屿上的美军机场,将战线推到珊瑚海,把瓜岛孤立出来,那么美军在瓜岛的坚守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能够悟到这一点的人并不多,颜国忠局限于陆战队的作战行动没有想到这一点,严师琪只看到了迎面驶来的第32特混舰队,魏东北则在考虑怎么去拦截美军的运输船队。实际上,美军指挥官中也没有几个人看到这一点,麦克阿瑟在为瓜岛上的苦战而苦恼,金凯德只想到了怎么把船队送到瓜岛去,同时怎么干掉第三特混舰队。大概只有哈尔西有所觉悟,不然他也不会冒险把舰队开到所罗门群岛北面的海域,去寻找唐帝国的航母舰队决战了。
第二十二节
海浪翻滚
  舰队在快速的航行之中,夜幕已经降了下来。云层压得很低,仿佛就在头顶上一样。舰队的官兵在七点左右就进入了各自的岗位,有的在聊天,有的则在抓紧时间检查自己随身携带的装备,还有的则在抽时间给家里写信。
  当佛罗里达岛的灰色身躯出现在了前方的夜幕中的时候,严师琪走到了舰桥外。这次舰队仍然将从萨沃岛与佛罗里达岛之间的海峡穿过,然后绕到瓜岛的东南面,在那边摆好阵型,等待美军第32特混舰队的到来。海面上不太平静,海浪不时的翻滚到战舰的艏甲板上,战舰也在微微的起伏着。这将是一个大风的夜晚,除了那带着丝凉意的海风之外,还有即将从炮口吹出的火风。
  “侦察机发现了美军在马基拉岛上调整部署,大概会在今晚向这边部署战斗机与轰炸机。”谷甄云走了过来,“暂时还没有发现美军舰队,现在第32特混舰队大概已经到了伦内尔岛附近海域,他们大概会选择岛屿西面的航线,这条航线更近一点。”
  “我们有多少侦察机在那边?”严师琪微微点了点头,仍然板着一张脸。
  “只有两架夜间侦察机,另外从拉包尔那边派来了两架远程巡逻机,如果发现了敌舰队的话,会立即与我们联系的。”
  “让炊事兵在十点半把夜宵送到各个炮位上去吧。”严师琪转过了身来,“大家都吃饱点,别等下没了力气。这次我们四打六,局面对我们没有多少优势,所以炮手的发挥至关重要。还有,让雷达在八点开始预热,十点开机,重点搜索南南面海域。”
  谷甄云去下达命令了,严师琪又转过了身来,舰队还在继续前进,海面上黑压压的一片,云层遮住了月亮与星空,除了极为微弱的海面反光之外,几乎看不到远处的目标。当舰队穿出了海峡的时候,严师琪习惯性的朝着南面瓜岛的方向看了过去,他什么也没有看到,随即他就回到了司令舰桥里面,在大部分参谋都在忙碌的时候,他一个人站在海图桌前。海图上已经标出了美军舰队有可能采用的航线,以及有可能出现的海域。
  最让严师琪头痛的还是怎么以少打多。在他知道这次的美军战列舰是六艘最先进的战列舰的时候,严师琪就一直感到有点紧张。上次对付“Z舰队”的那场战斗,虽然他的兵力不占优势,但是战舰的质量却好得多,特别是在火力上的优势非常的明显。严师琪很好的利用了这一点,在战斗的初期就保持好距离,利用敌舰火炮威力与射程上的缺陷,在最初的两个小时内就打下了胜利的基础。可这次的情况则完全不一样了。
  不管是“北卡罗莱纳”级,还是“南达科他”级,装备的都是45倍径的406毫米主炮。这种火炮的威力不在唐帝国战列舰50倍径400毫米主炮之下。在火炮的制造工艺上,唐帝国一直是很领先的,可美国的火炮生产技术也不落后。从严师琪获得的情报来看,406毫米的穿甲弹在14海里的距离上对“新省会”级的主装甲带有大概三成的穿透率,而在12海里的距离上,这个比例会提高到五成以上,10海里就是个绝对击穿的极限距离了。换句话说,在10海里之内,406毫米的穿甲弹可以击穿“新省会”级战列舰上的任何一处装甲。400毫米穿甲弹的威力也差不多,在14海里的距离上对“北卡罗莱纳”级主装甲带的穿透率大概是四成,对“南达科他”级主装甲带的穿透率在三成以上。10海里也是绝对击穿的极限距离。
  从双方的火炮,装甲对比上来看,“新省会”级的优势并不明显,谁都挡不住对方打来的穿甲弹,而且406毫米舰炮的射程也与400毫米舰炮的射程相差不大。问题就在这里,在严师琪能够威胁到对手的时候,对手也同样可以威胁到他。也许,严师琪手里唯一的优势就是速度,“新省会”级的最快速度达到了31节,而美军的战列舰只有27节到28节的样子,多出了3到4节的速度,也许这一点值得利用。
  严师琪其实还有一张王牌,那就是他手里的巡洋舰与驱逐舰。第三特混舰队的重巡洋舰数量并不少,而且驱逐舰的数量也不少。虽然这些战舰在海战中多半只有旁观的份,但是在必要的时候却能发挥出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别是驱逐舰上的鱼雷,在很多时候鱼雷对战列舰的威胁比穿甲弹还要大得多。
  另外,严师琪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四艘战列舰上的新式雷达。自从与“Z舰队”的战斗之后,用雷达引导主炮进行炮击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炮战方式。特别是在能见度太低的情况下,目视距离无法满足要求时,雷达成为了引导炮击的最重要的手段。最初的时候,雷达与火炮的配合并不好,这一是雷达的性能不怎么样,二是当时没有一套适当的指挥方式。随后,唐帝国的新式炮瞄雷达研制成功之后,首先就装备了战列舰(还有防空巡洋舰,用雷达引导高射炮作战也是一个重点研究方向),第三特混舰队的四艘“新省会”级战列舰都安装了炮瞄雷达,同时战舰上的炮击指挥系统也做了调整,雷达可以同时引导三座主炮对一个目标同时进行炮击。虽然在实验中雷达对10海里外的战舰测量精度误差仍然达到了上百米,但这已经可以接受了,就算是用光学测距仪也大概就这个水平吧,反正炮弹打到10海里外的时候,其误差也在几十米以上(甚至几百米)。
  在严师琪为战斗做准备的时候,金凯德也在为战斗做准备。此时第32特混舰队已经到了伦内尔岛西北面,正在全速赶往瓜岛,而运输船队就在第32特混舰队后面大概65海里处跟随前进。
  金凯德在这几个小时里也在思考怎么打这场战斗。他没有抱任何侥幸的想法,第三特混舰队肯定会进入瓜岛南部海域,战斗肯定会在这里爆发。可怎么打呢?直接冲上去决战?这是金凯德最初的想法,可他很快就发现,夜晚的恶劣天气将是他的死穴。
  四艘“南达科他”级上都安装了第二代的雷达,可美军到这时候仍然没有可以为战列舰主炮提供准确炮击参数的炮瞄雷达。美国雷达研制的重点是为高射炮提供炮瞄雷达,这主要是唐帝国的轰炸机太犀利了,防空作战的压力远高于炮战,因此首先确保把高射炮的炮瞄雷达弄出来才是最重要的。即使是二代雷达,也只提高了可靠性,以及在恶劣气象条件下的探测距离而已,实际上探测精度存在很大的误差,这就限制了火炮用雷达做引导作战的能力。
  两艘“北卡罗莱纳”级战列舰上的雷达还是一代雷达。这两艘战列舰没有赶上更换新雷达就开赴了战场。本来计划在珍珠港换上新雷达的,可时间太紧迫了,结果新雷达还没有送到珍珠港,这两艘战列舰就奔赴了西南太平洋。而一代雷达的问题更为明显,不但可靠率低,而且探测距离近,在恶劣气象条件下更容易出现问题。
  金凯德很清楚,在这种恶劣气象环境中,对手肯定会用雷达来寻找他们,唐帝国甚至已经开发出了可以为战列舰指引目标的炮瞄雷达(唐帝国的雷达技术一直领先其他国家,特别是在战争的头两年里,唐帝国花了很大的力气来研制雷达),这样一来,对手肯定会在10海里之外就把炮弹打了过来,到时候,也许他们才刚刚探测到唐帝国的战列舰吧!
  显然,直接冲上去硬拼的话,对金凯德的好处并不大,对手会边打边退,而唐帝国的战列舰在速度上的优势是比较明显的,这就将导致当年的悲剧再次重演,在追不上,又打不到对手的情况下,就算他有更多的战列舰,结果也将是悲惨的。怎么办?
  金凯德不愧是炮战专家,既然无法正面对抗,那就必须要首先隐蔽接近敌人,而要隐蔽接近敌人,就必须要让敌人的雷达无法探测到他们。可怎么让对手的雷达无法发现自己呢?金凯德先是觉得很没有多大的希望,毕竟雷达不是人眼,在恶劣气象条件下的探测距离会缩短一些,可仍然能够发现十多海里外的战舰。可他很快就发现了一点,如果借助岛屿的掩护,说不定就能够让唐帝国的雷达失去作用!
  在瓜岛血战中,交战双方都发现了一个问题,即岛屿对雷达的干扰作用很大,当战舰靠近岛屿的时候,岛屿发射的电磁波会导致雷达无法及时的发现战舰,甚至将战舰判断为岛屿。当初金凯德指挥“华盛顿快车”的时候,就曾经利用了这一点,让舰队尽量靠近岛屿的海岸线航行,然后高速穿过唐帝国舰队的封锁线,将部队与物资送往瓜岛。如果这次仍然利用这一点的话,也许唐帝国的雷达优势就无法发挥出来了。
  瓜岛是一条东西长,南北窄的岛屿,如同一粒横卧在大海上的蚕豆一样,而且还略微向东南有多偏移。如果第三特混舰队要在瓜岛南面拦截的话,就很有可能在瓜岛东部的南面海域,其拦截线距离瓜岛大概20海里左右。如果唐帝国的雷达探测距离是15海里,作为保险,算为20海里的话,那么就首先要绕到瓜岛的西北方向上去,然后顺着岛屿向东偏南航行,也就是说,从唐帝国舰队的纵向上插进去,然后迅速占领有利的炮击阵位,在唐帝国舰队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就把距离拉近到10海里之内,在唐帝国舰队转向的时候至少可以争取到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如果能够在此期间将其击溃,至少重创其排头的那两艘战列舰的话,那就稳操胜券了!
  想到这,金凯德有把握了。重点就是隐蔽接近,只要能够隐蔽接近,争取把距离缩短到10海里之内,那么,他就有足够的把握打败第三特混舰队,翦除这支威胁了瓜岛数个月的唐帝国特混舰队!随即,金凯德就下令舰队转向,这也许会让他晚半个小时到达瓜岛,可这并不重要,本来舰队的航行进度就比计划提前了好几个小时呢。
  在第32特混舰队开始转向的时候,魏东北指挥的西南特混舰队还在新乔治亚海峡中高速航行着。巡洋舰在大幅度的上先颠簸着,战舰排水量小的弊病表现得很明显,在同等海况下,战列舰以全速航行时并不会有这么大的纵向摇晃,而巡洋舰在全速航行的时候,战舰的舰艏一会被抬出海面,一会又被海水给淹没,简直就像是在坐跷跷板一样。
  舰队的速度没有能够达到33节,33节只是在理想状态下的最大速度。此时舰队只有32节,有的时候甚至不到32节。这已经是让锅炉以输出百分之一百一十的功率的情况下所能够达到的最大速度了。这很容易导致锅炉出故障,可魏东北已经关不了那么多了。第32特混舰队在十二点左右就将到达瓜岛,而美军运输船队最多晚三个小时到达,而他们就算以33节的速度前进,也要在两点之后才能赶到,这还没有算上抢位的时间。换句话说,他必须得争取每一分,每一秒,要赶在运输船队与第32特混舰队的距离拉近之前把其拦截下来!
  也许,现在魏东北正在咒骂严师琪吧,如果严师琪早点把他的计划发回来,西南特混舰队就可以提前好几个小时出发,而不需要像现在一样的去赶时间,可以从容的到达战场,有足够的时间来占领有利位置。可这该死的严师琪想到的只是第32特混舰队,根本就没有为战局考虑!
第二十三节
大洋迷雾
  在魏东北发着牢骚,咒骂着严师琪的时候,谈仁皓也在发牢骚,他没有咒骂谁,他只是在心里咒骂这该死的老天爷。
  “娘的,简直不要我们活了!”郝东觉就把心里的咒骂声表现在了口头上,他拉紧了系在腰上的安全带,“这鬼天气不知道要持续到什么时候,如果到凌晨五点前还没有好转的话,我们就只能打道回府了!”
  谈仁皓没有系安全带,在船上生活惯了的人,这点风浪还不会让他感到痛苦。
  “仁皓,我们是不是应该发封电报出去,询问一下天气情况?”
  谈仁皓看了搭档一眼,然后摇了摇头。“除非我们想让哈尔西先派出轰炸机,不然就不能发出任何信号。”
  “可问题是,照这情况,哈尔西恐怕也把他那几艘航母上的轰炸机都送进了机库里面吧,这么大的风浪,别说起飞轰炸机,航行都很困难!”
  “天气对我们来说都是一样的!”谈仁皓叹了口气,“希望哈尔西那边的情况更糟糕一些,最好让那三艘小型航母打道回府,那我们就有更大的优势了。”
  “可这天气要是不好转的话,我们就只能把巡洋舰组织起来,然后让它们去冲锋,我们在后面看热闹好了,不知道240毫米炮弹能不能把美军的航母给干掉。对了,还有驱逐舰上的鱼雷,说不定我们还真能打一次炮战呢!”
  谈仁皓差点没有笑出声来,正要是派护航战舰上去拼刺刀,航母在后面看热闹的话,那这肯定是海战史上的一大逸闻了,而且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大奇事。
  这时候,通信参谋送来了电报。这是从瑙鲁岛上发来的一封天气预报。下午,瑙鲁岛上的航空站派出了一批气象飞机,这些飞机是在傍晚左右返航的。气象专家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做出了新的预报。
  “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娘的!”郝东觉把电报给了谈仁皓,“看样子,我们还真得考虑是不是应该让巡洋舰与驱逐舰杀上去了。”
  谈仁皓没有去理会牢骚满腹的搭档,他迅速的看了一遍电文,说道:“气旋正在所罗门群岛北面海域形成,估计会向东北方向转移,也就是说,很有可能朝我们这边来。”
  “对,我们肯定无法与哈尔西干上了。”郝东觉在身上摸出了烟来,划了几根火柴才把烟给点上。
  “如果气旋在明天上午到达这边的话……”谈仁皓看了搭档一眼,“哈尔西肯定也收到了相关的天气预报,看样子,我们得考虑改变一下战役安排了。”
  “什么意思?”郝东觉有点不解的看了搭档一眼。
  “既然没有办法去干掉第31特混舰队,那我们就去收拾掉第32特混舰队。”谈仁皓快步走到了海图桌旁,“如果哈尔西也收到了天气预报的话,他肯定会把舰队留在所罗门群岛东面海域,最多是在东北靠近马莱塔岛这边,这样,他们才能在明天天亮之后派出侦察机。”
  郝东觉也摇摇晃晃的走了过来,然后赶紧抓住了海图桌上的扶手。
  “你是说,哈尔西会转移机动海域?”
  “肯定会,在风暴中,我们的航母都无法正常使用,而且哈尔西手里还有三艘小型航母,有他手里三分之一的轰炸机,还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战斗机。这三艘小型航母抵抗风暴的能力肯定不强,就算不考虑到作战,考虑到这三艘航母的安全,他也会选择离开风暴区。”
  “问题是,他可以把小型航母留下,或者让这三艘小型航母单独南下。如果风暴在明天下午经过了我们这边的话,他就可以用两艘舰队航母发动进攻!”
  “可问题是,风暴也许在后天都不会转移!”谈仁皓迟疑了一下,“战斗不可能拖到后天,最多拖到明天中午。到时候我们都将知道瓜岛那边的情况了。哈尔西肯定会认为,我们将在无法对付第31特混舰队的时候南下,然后支援第三特混舰队。”
  郝东觉微微点了点头,这个可能性肯定有,而且哈尔西有能力做出这样的判断。
  “那他肯定会将舰队转移到了马莱塔岛附近,在明天早上的时候,所罗门群岛东部海域就只有这附近可以让航母起飞侦察机与轰炸机的地方。除非哈尔西把舰队驶入群岛内部海域,不然的话,他就只可能出现在这里。如果他没有出现在这里的话,我们就要考虑群岛东部的那些海峡了。”
  “他应该没有时间进入群岛之间的海峡的,除非他完全肯定第32特混舰队能够在今天晚上干掉第三特混舰队。如果他没有这个把握,他就不敢把第31特混舰队派到海峡里去,不然第31特混舰队就将成为第三特混舰队的盘中餐。”
  “那么,我们就立即南下,在风暴过去之后立即安排侦察机搜索这一海域!”谈仁皓在海图上点了一下,“如果首先发现第31特混舰队,我们就抢先攻击,如果哈尔西不在这里,他对我们也没有太大的威胁了,我们就可以全力轰炸第32特混舰队!”
  郝东觉笑了起来,然后说道:“怎么联系第四特混舰队呢?”
  “这……”谈仁皓一愣,这点他还没有考虑到。
  “派一艘驱逐舰过去吧,谁也无法预料天气的变化,我们现在最好还是保持隐蔽状态为好。”
  “好吧,派一艘驱逐舰过去,我们以巡航速度南下,让第四特混舰队抓紧时间追上来。”
  实际上,此时谈仁皓他们也只能以巡航速度南下,在海况恶劣的情况下,航母是不能以全速航行的。主要是因为航母的重心都比较高,而且受风面积大,风对航母的影响非常厉害。就算是采用了全封闭式舰艏,有效的减少了舰艏上浪的情况发生,可航母在风暴面前仍然是脆弱的。
  在那艘负责联络任务的驱逐舰离开了编队之后,舰队就转向南下了。同时,在大海的另外一端,哈尔西也正在看马莱塔岛气象站发来的天气预报。美军的天气预报与唐军的天气预报没有多大的差别,美国的气象专家也判断,天气不会立即好转,而且风暴中心正在快速形成,如果舰队还留在外海作战的话,危险性很大,建议哈尔西返回近海,避开风暴中心。
  收到电报的哈尔西也是头痛无比,他敢肯定,唐帝国的特混舰队就在他西北某个地方,而且他在天亮前派出的侦察机肯定能够找到唐帝国的特混舰队,可这该死的上帝,竟然在这个时候出来搅场,让他不但无法在天亮前安排侦察机,而且现在舰队里也是险象环生。
  在收到电报之前,就已经有两艘驱逐舰因为动力系统长期过载运转(为抵抗风浪,战舰的动力系统很容易过载)而出了故障,被迫离开了舰队,一瘸一拐的向南返回维拉港。本来舰队里的驱逐舰数量就很少,这下又少了两艘,简直是雪上加霜。两艘舰队航母的状况还不错,毕竟块头大,抗风浪的能力要比小了几十号的驱逐舰强得多了。可是,三艘小型航母的情况就没有那么乐观了。
  “将军,那些舰载机根本就无法系牢,我们是不是应该让他们把飞机抛掉?”
  “绝对不行!”哈尔西怒吼了起来,他没有失去理智,“让舰长自己做出决定,如果威胁到战舰安全的话,就让他们自己去处理吧!”
  “独立”级航母的问题是很明显的,因为是改造而来的,所以其机库的容量非常有限,就算怎么努力,也只能装30架战机,另外的15架全都得系留在甲板上(也正是这个原因,后来这些航母的标准载机数量缩减到了30架)。另外,航母的排水量小,干舷低,海浪很容易涌上飞行甲板,因此系留在甲板上的飞机并不安全。更麻烦的是,这些航母的重心都偏高(要在一万吨的舰体内容纳那么多的东西,结果就只能导致重心偏高),承受风浪的能力就更低了。也许哈尔西还应该庆幸,这三艘航母在出航的时候状态都不错,不然也许已经沉了两艘了。
  十五分钟之内,三艘“独立”级小型航母上的舰载机都被抛掉了好几架。哈尔西在这个时候也做出了决定,下令舰队转向西南,离开风暴区。他的决定与谈仁皓一样。唐帝国的航母舰队也肯定在忍受风暴的煎熬,肯定会避开风暴中心,而唐帝国舰队的选择也一样,只能向南,或者西南航行。因此,哈尔西做出了同样的决定,如果能够找到唐帝国的航母特混舰队的话,那就先干掉其航母特混舰队。如果找不到,那就在天亮后安排战机去支援第32特混舰队,确保瓜岛海战的胜利。
  恶劣的天气同时让双方的指挥官改变了战役安排,这只是天气对战斗影响的一个小方面而已,在大自然的力量面前,人力就显得太单薄了。实际上,在这个战场上,自然因素产生的影响远不止此。
  另外还有两个人也在为天气因素而烦恼,这就是黄晓天与姜仲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8/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