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校对)第2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8/735

  聂人凤摇了摇头。“截获是不可能的,负责运送的那艘潜艇上的日本军人都是死硬份子,他们不可能把这让这批黄金落到我们的手里。不过,在情报部门的配合下,我们已经击沉了这艘潜艇。”
  “击沉?”谈仁皓有点疑惑了。
  “对,击沉,既然我们得不到,那么就自然不能让美国佬得到,而且,说不准,我们还能把那几百吨黄金捞起来呢。”
  “什么意思?”谈仁皓更感到疑惑了。
  “潜艇沉没在择捉岛东面大概30海里处,沉没海域的水深不超过1000米,现在我们正在想办法打捞这艘潜艇,至少要把潜艇上的黄金给捞起来。”聂人凤端起了茶杯,迟疑了一下,接着说道,“这件事情的保密度很高,主要的工作由情报部门负责,我们只负责协助与配合。还记得我们破译日本海军密码的事吗?”
  谈仁皓点了点头,正因为破译了日本海军密码,所以帝国海军在战略反击中才抓住了那么多的机会。
  “我们当时就是从一艘日本潜艇上打捞起密码机的,虽然这次的难度很大,但是希望还是有的,几百吨黄金可不是个小数目了。”聂人凤笑着说道,“这事绝不能外泄,情报部门要我们尽量提供配合,并且安排一名信得过的高级将领来负责具体的工作。”
  “我!?”谈仁皓立即明白了过来。
  聂人凤微微点了点头。“你应该知道这些黄金的重要性,而且现在你也没有什么事好做,打捞工作最多持续十日,你要首先安排好相关的设备与人员,并且确定打捞方案。具体设施的时候,最多只需要两三天的时间,到时候你也许要到前线去安排工作。不会耽搁你回去指挥舰队的。”
  谈仁皓叹了口气,每次回海军司令部都会有苦差事。
  “你先准备一下,明天我会安排几名军官过来协助你的。你要记住一点,此事的保密程度是最高的,所以你不能给任何人透露全部的细节,只需要告诉他们所负责的那一部分,而且不能牵扯到黄金上面来。”
  “校长,我知道该怎么安排。”
  “那就好,今天你早点回去休息吧,明天一早再来。”聂人凤站了起来,“参谋长大概要下个月初才回来,到时候,他会给你提供帮助的。”
  等校长出去之后,谈仁皓这才长出了口气。虽然说能者多劳,但是校长完全把他当作了万金油,哪里有麻烦就把他派到哪里去,难道这就是多劳?谈仁皓也很清楚这几百吨黄金的重要性,把保密程度设为最高,很显然就表示帝国绝不会在战后承认得到了这些黄金,自然也不存在将其归还给日本的可能性了。
  在一战之前,黄金是世界上唯一的硬通货,在当时,世界上流通最广的几种货币都与黄金直接挂钩,比如唐元,美元,英镑,法郎,金马克等等都是与黄金直接等值的。在战后的经济危机中,为了降低本国的压力,同时扩大出口,几个大国都放弃了金本位,货币不再与黄金等值,接着货币全面贬值,到最严重的时候,德国马克贬值了数万倍!经济危机之后,金本位制度没有恢复,除了害怕经济危机之外,随着经济的发展,黄金的数量供不应求,如果继续采用金本位体制的话,结果就是黄金继续增值,而这对任何国家都没有好处。在金本位体制完蛋之后,黄金成为了国际贸易中唯一的硬通货。
  大战爆发前,美国与唐帝国是世界上黄金储备数量最多的国家。唐帝国依靠的是上千年的积累,特别是在最近数百年时间扩张中的积累发家致富的,而美国则是通过在一战期间大量向其他国家输出军火物资,战争贷款而收罗到大批黄金的。在和平时期,黄金就是唯一的国际硬通货,而在战争时期,黄金更是无可替代的国际硬通货。
  在美国参战之前,英法日俄等国家出了获得美国的援助,以及贷款之外,都只能动用本国储备的黄金到美国去购买军火物资。而在德黑兰会议之前,唐帝国与波斯帝国,德国之间的贸易以及相互援助实际上也是用黄金计算的,为此,德国与波斯帝国向唐帝国输出了大量的黄金,以获得唐帝国的援助。
  也许,黄金这东西不能吃,不能用,不能穿,更不能当作炮弹打向敌人,但是在战争中,黄金几乎是无价的。不然日本也不会急着把那几百吨黄金运到美国去了。另外,在战争结束之后,黄金的价格还将进一步的提升,如果唐帝国赢得了战争的胜利,而要继续控制世界的话,就必须要首先控制全球贸易,而控制全球贸易的最好办法就是控制世界金融,要控制世界金融,唐帝国手里就必须得有足够的黄金来做抵押,让其他国家的商人放心大胆的到唐帝国投资,而不是因为害怕唐帝国拿不出足够的硬通货做抵押,而不敢到唐帝国来投资。
  谈仁皓对经济与金融都不是很了解,但他知道黄金的价值,更知道这种稀有金属带来的重大意义。在殖民时代,帝国的扩张几乎就是为了黄金而进行的,数百年来都是如此。也许现在不一样了,可谁都不能否认黄金的价值。这次政府将打捞黄金的事情当作了头号大事,这自然有很大的意义了。
  在办公室坐了一会,谈仁皓也就回家去了。他只是想好好的睡上一觉,然后再来做别的事情。从战场上回来之后,谈仁皓就总觉得一直没有睡够一样,他甚至在怀疑自己是不是来第二个青春期。
第二节
小发明
  聂人凤给谈仁皓安排来的都是一批负责技术的军官,其中不少是海军装备技术办公室的。这些人都很年轻,大部分都是尉官。他们都有一个统一的特点,即想像力特别丰富,很多别人想不到的,他们都能想到。
  谈仁皓也编好了一个理由,没有把真实的目的告诉这些年轻军官,这是保密所需要的。当然,他让这些军官都明白了一点,那就是,他们这次要把一些在海面下数百米的海床上的东西捞起来,至于是什么东西,谈仁皓就没有必要说得那么明显了。
  “派潜水员是肯定不行的,就算用现在最好的潜水装置,也就最多下潜200米而已,而且危险性很大,每次下潜后的工作时间不超过半小时。”负责潜水工作的上尉军官耸了下肩膀,“如果这一海域的水深接近1000米的话,那么没有人可以潜得这么深的,也许连鲨鱼都做不到。”
  “还要考虑照明的问题,深度如果超过200米的话,就必须要用人工照明装置,而潜水员是带不了这些东西的。”另外一名军官也提出了一个问题。
  “这么说,我们就只能用别的办法了?”谈仁皓看了众人一眼。
  “人肯定下不去,就只能用遥控的办法。”
  “遥控?”谈仁皓看了眼那名军官。
  “对,人在海面的船只上操作,用遥控的办法打捞海底的东西。”
  谈仁皓坐了下来,示意大家都不用站着了,然后让那名军官继续讲了下去。
  “我也是从德国人搞的一些实验上找到灵感的。”那名军官一边思索,一边说道,“去年,就有几名德国的科学家提出可以用遥控的办法来引导炸弹飞向目标。前几个月,德国空军还做了几次实验,投掷了一批用电缆遥控的炸弹,虽然实战意义不大,但是效果都不错。现在德国人准备去掉电缆,用无线电遥控……”
  “在海里,无线电是起不了作用的。”另外一名军官立即提出了意见。
  “对,我们可以用电缆。”
  “技术上有问题吗?”谈仁皓可不关心什么无线电,电缆,他关心的只是这么做有没有可行性。
  “技术上的难题并不大,其实原理都很简单。”那名军官见到将军很重视他的意见,也就积极了起来,“最基本的原理就是利用电流的开关作用,以及电流的强度来驱动电机,控制设备的运转,以及做出其他的动作。虽然这些动作都很简单,比如德国人就用其来控制炸弹尾翼的偏转角度,以达到改变炸弹航向的目的。但是,这也足够让我们把海底的东西捞起来了。”
  “什么时候能够拿出具体的东西出来?”谈仁皓对这方面的技术可真是闻所未闻。
  “这……”
  “有什么问题吗?”
  “将军,我们之前没有做过任何这方面的实践,而且具体该怎么做,我们都不清楚呢,我们只是懂得基本的技术,而怎么设计,怎么制造,这些都是工程师的事情。”
  “那么,你现在就是海军工程师了。”谈仁皓很干脆果断,“需要我为你提供什么帮助吗?”
  “这……”上尉军官迟疑了一下,“我需要几名机电方面的工程师,还有电子信号的工程师,还有机械方面的工程师,而且他们都最好精通自己的业务。”
  “到什么地方可以找到这些工程师?”谈仁皓这问题是对所有人问的。
  “机电工程师可以在造船厂,飞机厂找到,电子信号工程师可以在制造雷达的工厂找到,机械工程师就更容易找到了。”另外一名军官立即做了答复。
  “那么,立即以海军司令部的名义联系这些工厂。”谈仁皓站了起来,“如果需要我签字下达命令书的话,你们就去把命令书准备好,如果需要由元帅出面的话,我会去找元帅出面的。还有,你们自己到工厂去,看谁满意,就把谁叫来,没问题吧?”
  见到谈仁皓这么果断,那些军官哪还有什么问题。
  “我下午给你们命令书,然后你们就去工厂要人吧。”谈仁皓看了众人一眼,“尽快把这些人带回来,然后给我一个准确的答复,什么时候可以把你们所说的那个什么遥控……遥控什么的东西给弄出来。”
  “将军,我们这次需要打捞什么很重要的东西吗?是不是美军的密码机?”
  谈仁皓看了那名发问的军官一眼。“要打捞什么,你们不需要知道,你们应该清楚保密条例吧?做好你们自己该做的事情就行了。”
  当天下午,这几名参谋军官就拿着谈仁皓签发的,盖有海军司令部印章的命令书去了几家海军下属的工厂去要人了。第二天,他们就带着那些工程师返回了海军司令部。谈仁皓在司令部的地下室里给他们安排了一处临时的工作地点,随后就要求这些工程师论证方案的可行性。
  两天后,那几名工程师得出了结论,这个方案是可行的,但麻烦比较大,主要是之前没有人造过这样的机器。
  “那么现在就由你们来造一台出来。”谈仁皓根本就没有跟这些工程师多多商量,“需要什么,你们开一个清单出来,我会给你们弄来的,另外,是否需要更大的工作场所?如果需要,我给你们安排。先拿出设计方案来,估计需要的时间。”
  那几名工程师都有点傻眼了,虽然他们不知道造这台机器的目的,但是他们看了出来,这次无论如何,他们也要把这台机器给造出来。
  “将军,那我们现在完成设计吧。”一个年纪大点的工程师开口了,“明天我们给你所需要的设备清单,越快弄来,那么我们就能够越快开工。”
  “这个问题不需要你们来担心,完成设计后,给我一个准确的答复。”
  第二天,这些工程师就把所需要的设备清单交给了谈仁皓。谈仁皓早就联系上了后勤部门的负责人员,然后让他们去把这些设备弄到海军司令部来,为了节约时间,谈仁皓甚至去调动了十几架运输机,专门负责运送这些设备。负责海军司令部后勤工作的那些军官也很是惊讶,海军司令部要那么多的机床做什么?难道帝国的工厂不够用了,准备把海军司令部也变成工厂吗?
  到十二月五日的时候,工程师提交了设计方案。这实际上就是一条遥控机械臂,只能做最简单的伸缩与抓举运动,利用电机的转动,通过电流大小,以及电流的开关作用来控制机械臂的运动。谈仁皓只勉强看懂了图纸,然后就让工程师立即开工造一个样品出来,并且询问了什么时候才能造好,而工程师的答复是至少半个月。
  “校长,他们都已经尽力了。”这下轮到谈仁皓去找聂人凤诉苦了,“我已经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把样品造出来,可是……”
  “知道为什么要这么急着把潜艇上的黄金打捞起来吗?”聂人凤没有过问谈仁皓那边的事情,他只负责下达命令,提出要求而已。“那艘运送黄金的潜艇是被我们的一艘潜艇在海面上用鱼雷击沉的,在沉没之前,这艘潜艇没有来得及发出电报。也就是说,现在日本与美国方面都不知道这艘潜艇已经沉没了。而按照这艘潜艇的航行速度,大概将在一月底左右到达美国西海岸。如果到时候潜艇没有到的话,你觉得日本人会怎么想?”
  谈仁皓皱了下眉毛。“校长,你的意思是……”
  “我们赶在这之前把黄金捞起来,而且把潜艇给毁灭掉,到时候,没有人知道这艘潜艇已经被我们击沉了,而且黄金在我们的手里。日本人生性多疑,他们肯定会怀疑是美国人在半路上扣留了这艘潜艇,私吞了他们的黄金。恐怕,美日之间为这几百吨黄金要撕破脸皮了,这对我们有很大的好处。”
  “可日本人更应该相信潜艇是被我们击沉了。”
  “就算是被我们击沉了,我们今后也可以宣布是在别的海域击沉这艘潜艇的,而且那肯定是一片深度很大的海域,恐怕今后几十年内都没有办法把潜艇捞上来,谁又能知道黄金在我们的手上呢?”
  谈仁皓点了点头。“好吧,那我再去催促他们一下。”
  “十天,最多十天。”聂人凤站了起来,“实验成功之后,立即开始大批量建造,我们也许需要好几十台这样的设备。人手不够,就多安排一批懂得操作机床的军官去帮忙。完成工作之后,把这些工程师派到内地的工厂去,也要告诉那些军官,他们不能将所做的事情向任何人透露一个字。”
  “我知道,那我现在就过去跟他们打招呼。”
  在谈仁皓的催促下,那几名工程师与几个能够操作机床的军官连日连夜,加班加点的忙了十天十夜,终于把样品制造了出来。随后,谈仁皓就去调了一艘巡逻艇,带着那些工程师到马鞍群岛的大贡岛附近去做实验了。
  “这里水深大概三百五十米,虽然浅了一点,但是应该可以证明这部机器的可靠性了。”负责总设计的那名机械工程师姓黎,大概四十五岁左右,以前在沈飞工作。
  “好吧,那赶紧开始,争取在晚上返回舟山。”谈仁皓看了眼天色,已经正午了。
  海上风浪有点大,空气很冷,周围没有别的船只,而大贡岛上只有几百居民,以往也经常会有巡逻艇在这边出没,也没有人会注意到海面是这艘不起眼的巡逻艇。
  机械臂被放进了海水里面,其末端由一根钢索与巡逻艇上的小型吊车连在一起,钢索最终规定在一个绞盘上,吊车控制机械臂下潜的深度。钢索上每隔十米有一个记号,以迅速确定放出钢索的长度,也就是机械臂下潜的深度。在机械臂的中段是一根钢管,钢管上焊接了一个钢丝笼,笼子的最上面有个直径大概50厘米的远洞,这是用来盛放被打捞起来的物品的。机械臂的前端就是活动部分了,一共由三组电机驱动机械臂运动,其中连接在钢管上的为方向电机,主要驱动机械臂转动。中部的是收缩电机,通过控制两根钢丝的长度来控制机械臂的伸缩,而最前端的则是张合电机,同样通过两根钢丝,利用一组转动装置来控制机械臂最前端的两只钢手指的张合,以抓紧物体。在机械臂钢手指的后面的钢管上还安装了一部摄像机,摄像机的旁边是一盏使用了厚度达到了5英寸的石英玻璃片的大功率电筒,这是用来照明以及拍摄下水下物体的。
  整个机械臂的设计都极为精巧,控制信号由三根电缆传输到机械臂上,而摄像机拍摄下来的图像在转化为电磁波信号之后由另外一根电缆传回到船上来,显示在一台电视屏幕上。这其中最麻烦的就是摄像机拍摄下来的图像的传输问题,工程师用上了才出现的电视广播技术,并且尽量缩小了系统的体积与大小,可结果这套系统还是足足有两百公斤重,被安装在了一个长一米,宽半米,厚四十厘米的密封容器里面,容器的前端有一片石英玻璃做摄像机的窗口。而这个容器能够产生的浮力正好与其自身重量相当。
  实际上,这是最原始的机械臂,操作起来极为笨重,在试验中,那些工程师花了足足半个小时才把海底的一块石头装进了钢丝网里。但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了,一个巨大的成功。
  后来,谈仁皓还让工程师做了改进,比如可以在机械臂上安装焊枪,以切割潜艇的壳体。因为不是大规模制造,所以只能由这些工程师在车间里组装了几十台这样的机械臂,在调动了一批人员来帮忙之后,直到一月二十五日,谈仁皓才准备好了二十五台这样的机械臂。
第三节
打捞
  在工程师造出了第一台样品之后,情报部门就派了几十名人员过来学习怎么掌握与操作这些机械臂。实际上操作的方法并不麻烦,操作人员通过两根操作杆来控制机械臂的旋转,伸缩,以及张合。工程师还在这期间对一些设计上的小问题做了改进。比如在钢丝笼的底部加一块配重铁,同时把钢丝笼与机械臂的连接改为了万相活动式的,这样就可以保证钢丝笼的口朝上,装进去的东西不会掉出来。机械臂末端的钢手指的形状也做了改进,以更适合抓起表面光滑的物体。
  到二十五日,在二十多台机械臂生产出来之后,两架大型运输机来到了舟山,所有的机械臂都被装进了板条箱里,连同谈仁皓以及那些工程师,参加了这一工作的海军司令部的参谋军官,以及情报部门派来的人员全都装进了飞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8/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