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校对)第2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2/735

  斯普鲁恩斯是在第52特混舰队挨炸弹之前收到了前往攻击第二特混舰队的轰炸机群发回的消息的,第51特混舰队轰炸机群的消息与第52特混舰队轰炸机群的消息几乎同时送到。这两条消息让斯普鲁恩斯也不知道该怎么来形容心里的感受了。
  第51特混舰队派出的轰炸机群的消息是从战斗机上发回来的,因为战斗机上的电台通信距离比较短,所以这些战斗机是在往回飞了几十海里才把电报发了出来,时间上也就晚了半个小时。让斯普鲁恩斯惊讶的是,他派出的轰炸机竟然全部损失掉了,一架都没有飞回来。
  在这份电报中,那名上尉飞行员只声称看到一艘航母中弹,而且航母上冒出了浓烟,火势很大(实际上,这名飞行员是在数海里外看到航母中弹的,而当时“呼伦湖”号中弹部位正好在机库的燃料补给点附近,输送燃料的管道里有不少的航空汽油,所以引发了大火,同时点燃了航母上用来做隔离的橡胶,所以产生了黑烟,但大火并没有威胁到航母的生命,很快就被控制住了),航母遭到了重创。而这名战斗机飞行员能够提供的也就只有这么多了。
  根据这份情报,斯普鲁恩斯判断第二特混舰队里至少有一艘航母遭到重创,至于这艘航母有没有沉没,以及另外一艘航母有没有遭到打击,他就不清楚了。可问题也就在这里,根据那名战斗机飞行员的报告,航母应该是挨了一枚炸弹,而不是鱼雷(鱼雷击中航母后,一般不会产生浓烟),而斯普鲁恩斯知道第二特混舰队全都换上了新的航母,而唐帝国新航母与他现在所指挥的“埃塞克斯”级航母一样,全都采用了装甲飞行甲板,说不定装甲还要厚一点。也就是说,这枚炸弹应该是在机库爆炸的,而不会进入到机库下方的轮机舱与锅炉舱爆炸,那么航母的动力系统就没有受到破坏,还能保持速度,甚至为航母提供电力。换句话说,这艘航母多半只遭到了重创,暂时失去了战斗力,回去维修之后就能够迅速的恢复战斗力,这有点可惜了。
  接着,第52特混舰队轰炸机群发回了消息,他们重创了唐帝国航母一艘,而且肯定这艘航母将要沉没。可问题是,这封电报也就这么点内容,里面根本就没有提到重创的是哪一艘航母,同时也没有提到航母已经沉没这一点。
  斯普鲁恩斯很想去告诉那些飞行员,在发回电报的时候,应该把情况说得清楚一点,至少应该提到他们重创的那艘航母之前有没有中弹!可斯普鲁恩斯转而一想,既然电报中没有提到那艘航母之前就遭到过打击,所以应该不是第51特混舰队的轰炸机重创的那艘航母,而是另外一艘。至少那些飞行员应该知道,他们必须要在电报中详细说明这一点,才能够让指挥官做出正确的决定吧。实际上,后来那些飞行员也正式,他们在轰炸的时候,那艘航母没有遭到重创的迹象。
  这不能怪美军飞行员,实际上,在第52特混舰队派出的轰炸机到达的时候,“呼伦湖”号航母上的大火已经被扑灭了,而且当时航母还准备用回收网回收战斗机,将飞行甲板后端的那几块受到了破坏的甲板给拆除掉,丢进了大海里(突出的飞行甲板会让战机无法降落),另外,还用帆布蒙在了飞行甲板上。这样一来,当美军的轰炸机俯冲投弹的时候,根本就无法仔细分辨出帆布与飞行甲板的差别,也就没有发现这艘航母实际上就是之前遭到轰炸的那一艘。
  “湖”级航母在设计与建造的时候,唐帝国海军就总结了之前海战中航母受创后失去战斗力的原因,而这其中,飞行甲板遭到破坏,导致航母无法让战机起飞与降落,从而导致航母失去战斗力,这是一个很大的因素。因此,后来唐帝国海军在“湖”级航母的性能要求中增加了一点,那就是必须使用易拆解的飞行甲板,这样,可以迅速的换掉受损的甲板,让航母至少保持部分能力。为此“湖”级航母在建造设计的时候就做了修改,将200多米长的飞行甲板分成了50多段,每一段长2米到8米。而且采用了铆接到航母主体成立结构上的方法。这样,任何一段飞行甲板遭到破坏之后都能够迅速的拆下来更换掉,让航母在返回大修之前至少能够接收返航的战机。而要拆掉几块飞行甲板最多只需要半个小时的时间而已,然后利用航母上的吊车就能把飞行受到破坏的甲板吊走。
  在第52特混舰队轰炸机的打击下,“呼伦湖”号航母又挨了3枚炸弹与2条鱼雷,在美军轰炸机撤退的时候,航母已经失去了动力(一枚炸弹就是上一次的中弹位置上钻进去的,在穿透了机库的主甲板之后在下方的轮机舱里爆炸,炸毁了两座蒸汽轮机,使航母失去了一半的动力,而另外两座蒸汽轮机也受到了影响,花了几个小时才修好),另外航母已经开始左倾(两条鱼雷都击中了航母的左舷处)。美军飞行员按照之前的经验判断这艘航母完蛋了,可实际上,“呼伦湖”号并没有完蛋,而是坚持了下来。
  美军飞行员的报告让斯普鲁恩斯做出了一个最简单直接的判断,第二特混舰队两艘航母都遭到了重创,而其中一艘就要完蛋了,也就是说,第二特混舰队已经失去了战斗力。可斯普鲁恩斯并没有完全相信这个判断,他没有多少把握。
  也就在斯普鲁恩斯迟疑着是不是应该在轰炸机群返航之后再对第二特混舰队进行一次补充轰炸的时候,唐帝国的轰炸机到达了。当外围的防空战舰报告唐帝国的轰炸机群里有70架左右的轰炸机的时候,斯普鲁恩斯对第51特混舰队的命运已经不抱多大的希望了。这批轰炸机确实是从东南方向而来的,这至少证明他之前的判断是正确的,而且斯普鲁恩斯很清楚,他派出的轰炸机群肯定能够找到第一特混舰队,然后摧毁这支舰队。如果能够摧毁第一特混舰队的话,那么就算损失了第51特混舰队,他还有另外一支特混舰队,他还掌握着兵力上的优势,当然,这只是最好的结果。
  防空战斗机的勇猛拦截几乎让斯普鲁恩斯看到了希望,可当那些俯冲轰炸机从云层里穿出来,突然出现在舰队上空,而且好不迟疑的就进入了俯冲航道的时候,斯普鲁恩斯还没有燃烧起来的希望就彻底的破灭了。防空战斗机只注意到了在云层下方接近的鱼雷轰炸机,而没有注意到在云层上方接近的俯冲轰炸机,这也是因为防空战斗机的数量太少而造成的。当然,斯普鲁恩斯没有忘记一点,那就是把这个消息发给第52特混舰队,让特纳注意云层上方的情况,不要忘记俯冲轰炸机的威胁(实际上,这部分拯救了第52特混舰队)。
  唐帝国轰炸机的作战效率让斯普鲁恩斯非常羡慕,这也差点要了他的命。如果不是史密斯上校反应迅速,将他摁倒在甲板上的话,恐怕第一批命中“埃塞克斯”号的两枚炸弹就会要了这名美国海军名将的小命。当斯普鲁恩斯爬起来的时候,史密斯已经倒在了血泊之中。他一直看不起的这个参谋长最终挽救了他的性命!
  斯普鲁恩斯也被紧急疏散到了附近的一艘巡洋舰上,“埃塞克斯”号航母在短短几分钟只内就挨了八枚炸弹,唐帝国的俯冲轰炸机投弹命中率竟然接近了五成!接着又有两条鱼雷命中了这艘可怜的航母。在斯普鲁恩斯登上新的旗舰上,“埃塞克斯”号没有沉没,甚至还勉强维持着8节的速度,但是航母上的大火已经控制不住了。战舰上的官兵已经给弹药舱注水,同时打开了航空燃料舱的通海阀门,让海水与航空汽油混合。官兵们还在努力保住重油舱,扑灭重油舱附近的大火。
  航母在火海中挣扎着,而在“埃塞克斯”号西北面的“约克城”号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这艘航母至少挨了五枚炸弹,速度降低到了18节,虽然没有吃鱼雷,但是航母肯定失去了战斗力。
  “埃塞克斯”级航母的生存能力还是很强的,与“湖”级相差不大,唯一的区别是,美国海军为了控制航母的排水量,没有严格的采用小分舱布局,所以航母承受水下打击的能力还是要弱一些。“埃塞克斯”号的问题也就在这里,航母水线下遭到攻击之后,航母的动力系统就遭到了严重破坏(这是当时航母的一个通病)。这艘航母是在死亡线上挣扎,可很快,连挣扎的机会都将失去。
  这个损失结果完全在斯普鲁恩斯的预料范围之内,他让“约克城”号战斗群全速返航(也仅仅12节),不要管“埃塞克斯”号战斗群了。另外,他还通知了“埃塞克斯”号的舰长,如果无法抢救的话,可以考虑弃舰,疏散航母上的官兵,同时命令附近的护航战舰都过去帮助这艘航母。
  到这个时候,斯普鲁恩斯仍然怀有希望,至少第52特混舰队还没有遭殃,而他让“埃塞克斯”号留下来,就已经想到要牺牲这艘航母了。如果第一特混舰队的两支轰炸机群是沿着一条航线出发的话,那么第二批轰炸机就应该要到了,到时候让“埃塞克斯”号消耗掉唐帝国轰炸机的弹药,而他派出的轰炸机干掉了唐帝国的第一特混舰队,那么以第52特混舰队的能力,他还能够保住制海权。不过,这个希望也很快就破灭了。
  唐帝国的轰炸机群刚走不久,斯普鲁恩斯就在新的旗舰上收到了第52特混舰队发来的消息,唐帝国的轰炸机群发现了他们,而且是从北面飞来的。斯普鲁恩斯先是惊讶,接着就很惋惜,他还是低估了对手,谈仁皓派出的两支轰炸机群没有采用同一航线,而是分散前进的,而攻击第51特混舰队的肯定是第二批轰炸机,现在攻击第52特混舰队的是第一批轰炸机。
  第52特混舰队那边的战报不断的传来,斯普鲁恩斯心头的那点点希望之火也逐渐熄灭了。
  九点十分,“勇猛”号挨炸的消息传来,这艘航母挨了一枚炸弹,两分钟后又挨了一枚炸弹,但同时也击落了十多架俯冲轰炸机。九点十五分,航母左舷挨了一条鱼雷,速度降低到了18节,在防空作战中击落了三架鱼雷轰炸机。到九点二十分,唐帝国轰炸机结束了对“勇猛”号的轰炸时,这艘航母挨了三枚炸弹(最后一枚命中航母飞行甲板的前端,破坏不是很大),一条鱼雷,航母还能够保持18节的速度,正在向东北方向撤出战斗。
  九点十二分,“大黄蜂”号挨了第一枚炸弹,到九点二十五分,唐帝国轰炸机撤走之前,这艘航母一共挨了两枚炸弹与两条鱼雷,其中一条鱼雷竟然没有爆炸!“大黄蜂”号受到的损伤比“勇猛”号轻一点,能够保持大概22节的速度,但进水严重,战舰正在全力向东北方向撤退。
  也就是说,到九点二十五分的时候,斯普鲁恩斯的希望已经彻底的破灭了。或者说还只剩下了那么一点点,即他派出的轰炸机如果能够击沉第一特混家的两艘航母,而之前收到的关于轰炸第二特混舰队的战报没有错的话,那么他至少获得了战术上的胜利,用沉一艘,伤三艘航母的代价击沉唐帝国三艘航母,重创一艘。也许登陆威克岛的行动失败了,可他为今后反击争取到了机会,当然这只是最理想的结果。
第六十三节
新式防空作战
  第二特混舰队遭到轰炸的消息在九点过十分的时候送到了谈仁皓的手里,这是雷少卿在登上了“长孙无忌”号大型防空巡洋舰的时候发来的电报。
  “‘呼伦湖’号几乎快要完蛋了,现在官兵正在全力抢救这艘航母,老雷已经让航母朝最近的塔翁吉环礁前进,争取在环礁附近搁浅,这样还有得救。”郝东觉长出了口气,“‘贝尔湖’号在舰队南面,逃过了打击,现在正在全速南下。”
  “南下?”谈仁皓一惊,看了郝东觉一眼,目光又回到了电报上。
  之前,他们已经收到了杨勤凯发来的电报,虽然其中没有说明已经击沉了两艘美国航母,但是至少有一艘航母快要完蛋了,而另外一艘航母也遭到了重创,正在向北撤出战场。对杨勤凯他们的攻击,谈仁皓是比较满意的,而从飞行员发来的消息来看,这两艘航母的舷号分别为“9”与“10”,也就是“埃塞克斯”号与“约克城”号,而按照情报局提供的消息,这两艘航母属于第51特混舰队,也就是斯普鲁恩斯亲自指挥的舰队。
  “现在我们还不知道美军的轰炸机在哪,老雷让‘贝尔湖’号战斗群撤退也是有道理的,如果美军还有一波轰炸机去对付第二特混舰队的话,那么‘贝尔湖’号留下来的危险性就太大了。”
  谈仁皓微微点了点头,他还希望斯普鲁恩斯能够动用四分之三的力量去对付第二特混舰队,这样用来打击他们的力量就会减少一半,不过,这个可能性有多大?斯普鲁恩斯就算是动用一半的轰炸机,那也是两艘航母上的所有轰炸机了。而从电报内容来看,美军的轰炸机是分两批进入的,到达时间的间隔近50分钟,这肯定是从两支特混舰队分别起飞的轰炸机,而这也正好与之前侦察机发来的关于第52特混舰队位置的电报吻合。斯普鲁恩斯有必要再派出轰炸机群去对付第二特混舰队吗?如果是由第51特混舰队的轰炸机去执行这个任务的话,那么这些轰炸机就应该到达第二特混舰队了。而斯普鲁恩斯应该没有任何利用让第52特混舰队在极限打击半径上再安排第二批轰炸机。
  要不要让“贝尔湖”号航母战斗群去冒险?谈仁皓看了搭档一眼,接着做出了决定。“立即电令第二特混舰队,让‘贝尔湖’号航母战斗群返回舰队,同时尽量接收返航的轰炸机,对第51特混舰队进行一次补充轰炸!”
  “这是不是太冒险了?”
  “就算是冒险,这也有价值。如果斯普鲁恩斯敢动用剩下的轰炸机去打击第二特混舰队的话,那我们的威胁就小多了,等杨勤凯他们返航之后,立即出发,进行补充轰炸。”谈仁皓冷笑了一下,“不过,在我看来,斯普鲁恩斯留下一半的打击力量是为我们准备的。那他就没有再安排轰炸机去对付第二特混舰队,现在‘贝尔湖’号接收的那几十架轰炸机将决定我们是否能够击沉第51特混舰队的两艘航母,如果干掉了这两艘航母,那么就算是损失了‘贝尔湖’号航母,我们也在兵力上有优势。”
  郝东觉长出了口气,这是一换二的机会,可他觉得谈仁皓有点冷血。
  “快去吧,别耽搁时间了,‘贝尔湖’号航母早一分返回战场,那么第51特混舰队那两艘航母逃掉的机会就少一分!”
  郝东觉也不好多说什么了,在作战指挥的时候,司令官的命令是不能有任何人置疑的。
  也就在郝东觉去找通信参谋给第二特混舰队发电报的时候,一名通信军官(舰队参谋部只设一名正式的通信参谋,而在其下还有多名通信军官)跑了过来,送来了秋耿波与章志涛机群的战报。
  重创第52特混舰队的两艘航母,以及第52特混舰队正在全速撤出战场的消息并没有让谈仁皓感到意外,唯一让谈仁皓感到惊讶的是,秋耿波与章志涛机群的损失竟然如此巨大,而且,章志涛的座机被击落了(实际上不是击落,而是坠落,混战中,其他的飞行员可不知道他们的大队长是被击落的还是坠落的)。
  郝东觉也很快跑了过来。“妈的,我立即去安排搜救飞机……”
  “让那些水上飞机过去寻找落水飞行员,如果燃料不够的话,就先返回威克岛去补充燃料,然后立即前往交战海域,把落水飞行员都打捞起来。”谈仁皓摸了下额头,“另外,让秋耿波他们尽快返航吧,不要耽搁时间了,也许我们还需要组织一次补充轰炸。”
  郝东觉也有耽搁时间,立即就让人去联络之前执行侦察任务的水上飞机,尽快补充满燃料前往第52特混舰队的活动海域,寻找落水飞行员。
  谈仁皓长出了口气,杨勤凯机群返航的轰炸机大概只有40架,而秋耿波那边最多只有20架,而这其中还包括了受损的轰炸机,能够组织起来执行补充轰炸任务的轰炸机不会超过50架。接着,谈仁皓就苦笑了起来,斯普鲁恩斯肯定派出了轰炸机来对付他们,能不能顶过美国佬的反击还是个问题呢,现在想那么多干嘛?
  谈仁皓还没有缓过气来,舰队里的防空警报就响了起来。位于舰队北面的,“保定河”号重巡洋舰上的雷达发现了一个可疑目标。接到召唤的两架战斗机立即飞了过去,而那正是一架执行侦察任务的SBD轰炸机。这架轰炸机不是从西北方向来的,而是从北面来的。
  这架SBD轰炸机在起飞之后,就沿着设定好的航线飞行,但并没有找到唐帝国舰队,接着就在附近海域进行反复搜索。当它从北向南非的时候,终于撞上了唐帝国的舰队。本来斯普鲁恩斯安排的侦察机就很少,而要搜索的海域太宽了,碰巧的是,第一特混舰队所在的位置正好在两架侦察机航线的中间,如果这架SBD不向南飞,而是向北飞的话,那就将完全错过发现第一特混舰队的机会。
  两分钟之后,位于舰队南面的“汾河”号重巡洋舰上的雷达也发现了一个可疑目标,那是另外一架执行侦察任务的SBD轰炸机。而当时的战斗机都在西北方向上巡逻,虽然之前两架战斗机及时的击落了北面的那架SBD,可却无法立即去拦截南面的那架SBD。第一特混舰队暴露了。
  到九点二十分的时候,舰队西北方向上的“小寒”号重巡洋舰上的雷达发现了美军轰炸机群。雷达屏幕上几乎都是“闪光点”,雷达操作员初步判断美军机群的规模在100架左右,而这就是从第51特混舰队飞来的美军轰炸机。因为前方的侦察机还没有发现目标,所以这批轰炸机起飞之后就以最佳巡航速度飞行,以延长留空时间,争取到更多的机会,这也导致机群的飞行时间增长了不少。从八点出发,到现在,整整花了一个小时二十分钟的时间才到达距离第一特混舰队50海里的海面上空。
  谈仁皓下达了舰队防空命令,可他也知道,运气已经转到了敌人的手里,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那些防空战斗机,以及战舰的防空火炮上了。也许,谈仁皓唯一应该庆幸的是,他已经提前把战斗机部署到了舰队的西北方向上,也就是美军轰炸机飞来的方向上,这样战斗机可以在第一时间之内拦截美军的轰炸机。
  此时,除了之前派去拦截侦察机的那四架战斗机之外,32架防空战斗机全都集中在了舰队西北方向上,以小队为单位,在距离舰队35海里的距离上执行战斗巡逻任务。“小寒”号上的雷达发现美军轰炸机的距离是50海里,而距离防空战斗机是20海里,也就是说,这些战斗机与美军轰炸机群还有30海里的距离。
  接到消息的战斗机群立即朝美军的轰炸机群冲了上去。在防空作战中,最重要的就是将敌人的轰炸机挡在舰队之外,而增加拦截距离是最有效的,这能够提高战斗机对轰炸机的拦截时间。指挥这批战斗机的正是姚柏岩中校,他与安士乐一起晋升为了中校,罗晋明也找过他谈话,他也同样面临着被调往预备役部队的烦恼。
  姚柏岩他们要面对的除了24架SBD,24架TBD之外,还有足足24架“海盗”。第51特混舰队轰炸机的护航战斗机是最多的。换句话说,姚柏岩他们在对付24架“海盗”之后,实际上能够用来拦截轰炸机的战斗机数量很有限。
  关于轰炸机群需要多少战斗机护航,以及需要多少战斗机才能有效的保护舰队的安全,这并没有一个定论,实际上,在整个大战期间,都没有这方面的理论。以当时的防空作战效率,以及战机的性能来看,实际上舰队的战斗机根本就无法同时照顾到护航与防空作战,最多只能保证一个方面,放弃另外一个方面,而这就要由舰队司令官的经验决定了。如果平均分配战斗机的话,实际结果就是两头都照顾不到。
  实际上,到这个时候,谈仁皓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想把两个方面都照顾到,在战斗机的安排上出了问题。如果他放弃舰队防空,派遣更多的战斗机为轰炸机护航的话,恐怕第51特混舰队与第52特混舰队那四艘航母不是沉也是半死不活了。反之,如果他照顾舰队防空,留下更多的防空战斗机的话,恐怕第一特混舰队的防空形势就将大为改观。
  后来,谈仁皓自己也承认,直到这场海战之后,他才彻底意识到,在当时的情况下,舰队所携带的战斗机数量根本就无法保证攻防两个方向上的需要,要么进攻,要么防御,中间选择就意味着失败。而也正是这场战斗让谈仁皓牢牢的记住了这一点,这也算是他在实战中获取的教训与经验吧。
  32架战斗机对阵24架战斗机,数量上的优势并不明显,而且姚柏岩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拦截轰炸机,击落一架轰炸机要比击落十架战斗机还有意义,所有的飞行员都很清楚这一点,因此在战斗中,防守的一方反而不占优势。美军的护航战斗机飞行员也很清楚,他们的任务是保护轰炸机,而要保护轰炸机就要把对方的战斗机拦截下来。空战打得异常的激烈,双方的战斗机就如同流星一般的在空中穿梭着,仿佛是一群飞蝗在空中舞蹈一样。
  谈仁皓在舰队防空阵型方面的改变带来了效果。他将舰队防空圈向外推了5海里,这为防空火炮争取到了至少两分钟的拦截时间。另外,在航母外侧的巡洋舰上背对美军轰炸机来袭方向上的大口径防空火炮也有了用武之地,至少那些轰炸机在突破了这最后一层防空网的时候,还得考虑屁股后面射来的炮弹。
  真正起到效果的不是那些防空战斗机,在整个防空作战中,只有14架美军轰炸机被防空战斗机击落(另外还有8架美军战斗机被击落),而在美军战斗机从距离航母25海里到最后突破舰队防空火力网的这一段距离上,足足有22架美军的轰炸机被120毫米高射炮给揍了下来。结果只有12架轰炸机突破了巡洋舰与驱逐舰的拦截开始向航母冲刺,而在这12架轰炸机之中,还有5架被巡洋舰另外一侧的高射炮给击中,没有能够投下炸弹与鱼雷。
  看到一架架美军被击中,拖着黑烟坠向海面,或者是在半空中炸成一团火球,谈仁皓心里的石头也逐渐落地了。VT弹以及新的防空阵型的效能已经被证实了,延长了的这5海里的防空范围让VT弹的效果发挥得更好。
  可问题是,最后还是有几架轰炸机突破了拦截网,正在朝着舰队北面的“岱海”号航母突击。
第六十四节
时间差
  “岱海”号航母也在快速规避最后那几架美军轰炸机,同时航母上的高射炮也在怒吼着。俯冲投弹的4架SBD在投弹前后全被航母上的小口径高射炮击中,掉下来的三枚炸弹也全都落空了。在海面上前进的3架TBD也很快被炮火笼罩,只有一架投下了鱼雷,但这条鱼雷也被航母轻易的避开了。
  见到“岱海”号航母闪开了所有的炸弹与鱼雷,司令舱里的军官都兴奋得尖叫了起来。航母的那些规避动作太漂亮了,几乎在海面上绕了个大圈。
  谈仁皓没有那么兴奋,他与之前的雷少卿一样,很快就注意到,这批美军轰炸机的数量少一点,最多只是斯普鲁恩斯派出的一半的轰炸机,还有的在哪?而当他想到这只是美军一支特混舰队派出的轰炸机群的时候,立即反应了过来,另外一支特混舰队派出的轰炸机群肯定已经在附近了,而且正在高速接近之中。
  尖厉的战斗警报声立即让那些开始还很兴奋的参谋军官冷静了下来,谈仁皓看了那些人一眼,立即朝着负责舰队防空的参谋看去。警报是从“保定河”巡洋舰上发出的,美军的第二支机群到达了,距离舰队20海里,而且是在舰队的正北方!
  这就是从第52特混舰队起飞的那批轰炸机,里面有36架SBD,26架TBD(在去轰炸第二特混舰队的时候有两架TBD出了故障没有能够出发,后来修复,被安排在了这批轰炸机群里面),另外还有12架F4U。
  这次,第52特混舰队的轰炸机群是与第51特混舰队的轰炸机群一起出发的。两支机群一南一北,准确的说,一在西南,一在东北,飞行速度差不多。在第51特混舰队的轰炸机群接近第一特混舰队的时候,第52特混舰队的机群到达了第一特混舰队北面大概65海里处,而这已经在“保定河”号巡洋舰的雷达探测范围之外了。
  接到消息的轰炸机群立即降低高度,指挥轰炸机群的美军指挥官还是有点头脑的,他知道雷达对低空飞行的轰炸机的探测距离要近很多,而现在第51特混舰队的轰炸机群已经在与防空战斗机交战了,趁此机会低空接近,在最后才拉起来,那么舰队的防空战斗机就无法做出迅速的反应。
  这名美军飞行员采取的战术与章志涛在攻击第52特混舰队时采取的战术是一样的。当时雷达的探测距离可以达到70海里以上,可只能在天气良好的时候,而且指的是高空集群目标,而不是低空目标。受到地球表面曲率的影响,雷达对低空目标的探测能力还是很有限的,这也是为什么雷达对海面战舰的探测距离不过就十多海里的原因。而雷达对在海面上空500米左右高度上飞行的机群的探测距离根本就无法超过20海里,至少在当时,没有任何一种雷达可以把这个探测距离提高到20海里以上。
  在之前的防空作战中,“保定河”号重巡洋舰的压力不是很大,其120毫米高射炮的威力也没有发挥出来,连一架敌机都没有击落,只是象征性的朝着数海里之外的敌机打了几十发炮弹而已。该舰的任务就是守住舰队的北大门,防止敌机从这个方向上进入。而这艘巡洋舰也完成了这个任务,在雷达发现了距离20海里的美军战机的时候,立即就发出了警报,而此时,第51特混舰队的轰炸机群刚刚被击退,“岱海”号航母也才躲过了炸弹与鱼雷。
  问题也就在这里,谈仁皓重新安排防空阵型有很大的流动性。在舰队防空的时候,负责填补舰队防空网漏洞的驱逐舰都是以最快速度航行的,而在之前的十多分钟时间里,大部分的驱逐舰都集中在了舰队的西北方向上,不然也无法那么顺利的打下近30架美军的轰炸机。而此时,美军的第二批轰炸机是从北面来的,在舰队北面,实际上就只有“保定河”号重巡洋舰,以及“段志玄”号大型防空巡洋舰,再往南,就是“岱海”号航母了。而在“岱海”号航母战斗群的东面也只有“大寒”号重巡洋舰,以及一艘驱逐舰,还有位于两支航母战斗群之间的两艘驱逐舰而已。换句话说,“岱海”号航母战斗群的北面与东面防空力量十分的薄弱,特别是东面。
  更严重的是,经过了开始的防空作战,舰队的防空战斗机只剩下了22架,而且都在舰队的西北方向上,这些战斗机的高度都在1000米左右,而不是之前的4000米。它们要爬升到4000米,并且转移到舰队的北面,需要至少10分钟的时间,而10分钟,足够美军的轰炸机做很多的事情了。
  在海面上空飞行的TBD只需要最多8分钟的时间来飞过这20海里,到达“保定河”号上空,而此时它们距离“岱海”号也有只有8海里而已,挡在它们前面的就只有“段志玄”号一艘巡洋舰了,而最近的巡洋舰还在3海里之外,只能够用大口径高射炮来帮助“段志玄”号拦截这批轰炸机。
  在爬升高度的SBD也最多只需要10分钟的时间飞完这20海里(SBD的速度比TBD快,但是轰炸机在爬升的时候,速度会降低很多)。以当时舰队北面的防空能力来看,就算VT弹的效果再好,也不可能将这些美军轰炸机全部拦截下来。
  指挥这批轰炸机的是一名SBD的飞行员(美军一般只提拔俯冲轰炸机的飞行员为战场指挥官),当他爬升到1700米的高度(云层高度是1900米)上,飞到距离舰队大概10海里的时候,发现唐帝国的航母舰队东面的护航战舰很少,他立即下令一半的轰炸机朝“岱海”号战斗群的东面绕过去,另外一半的轰炸机则继续直线突击。
  美军轰炸机突然分成两批,这扰乱了两艘巡洋舰的防空作战,不过“保定河”号与“段志玄”号立即将炮火都集中在了正面突击的那批轰炸机上,它们的任务就是守住航母的北侧,而绕飞的那批轰炸机自有别的战舰对付。
  “保定河”右舷的两座120毫米高射炮(四门)在三分钟内已经干掉了4架轰炸机,效率高得有点吓人。结果,两架SBD放弃了对航母的轰炸,从半空中俯冲了下来。“保定河”号上面的炮手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这两架轰炸机,因为在以往的战斗中,轰炸机都是先保证炸掉航母,有多余的弹药才去对付护航战舰的,没有任何一个指挥官会首先在护航战舰上浪费弹药。巡洋舰躲闪不及,只避开了一枚炸弹,另外一枚1000磅航空穿甲弹直接炸在了巡洋舰的中部,除了炸掉了位于这附近的四座大口径高射炮之外,还瘫痪了巡洋舰的动力系统。这些炸弹是专门为对付几万吨的航母准备的,对付一万多吨的重巡洋舰是绰绰有余了。
  “段志玄”号的高射炮晚了两分钟开火,“保定河”号挨炸之后,战舰上的炮手也意识到了危险。而在巡洋舰右舷前后两处的四座120毫米高射炮在三分钟之内击落了至少7架美军轰炸机,这效率也不低了。这次,美军轰炸机没有在这艘巡洋舰上浪费弹药,因为那艘庞大的航母就在“段志玄”号的身后,轰炸航母的意义远比轰炸一艘巡洋舰大。也正是如此,“段志玄”号避免了灾难,而且还在美军轰炸机向航母突击的时候,利用左舷上的高射炮击落了两架准备俯冲的SBD。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2/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