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校对)第2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1/735

  在第二特混舰队的轰炸机陆续起飞的时候,夸贾林环礁上的美军航空勤务人员还正在检查飞机,并且将炸弹搬运到机场上来,为战机补充燃料的车辆也才赶了过来。飞行员则集中在了航空作战中心,听取战前的作战报告。要为一百多架轰炸机挂上弹药,补充燃料,这至少需要四十分钟的时间。岸基航空兵与航母上的航空兵不一样。舰载航空兵里面,一组勤务人员只需要负责两架战机(一般一次最多出动航母上一般的战机),而岸基航空兵里面,一组勤务人员需要负责至少三架战机,甚至是四架战机。换句话说,勤务人员的业务多得多,让一架战机做好起飞准备就至少需要十分钟到十五分钟的时间(这与勤务人员的素质有很大关系),而要完成三架战机的起飞准备工作,以美军勤务人员的素质来讲,四十分钟已经是一个很快的速度了。
  第二特混舰队当时距离夸贾林环礁大概只有180海里,轰炸机只需要大概四十五分钟就能飞到岛屿上空。而美军的轰炸机在这时也才刚刚起飞呢。而为了让轰炸机顺利起飞,跑道上的导航灯是全部打开了的,另外指挥塔台上的探照灯,基地周围的很多探照灯都会打开,这实际上就为唐帝国的飞行员指明了轰炸目标。
  在第二特混舰队的轰炸机紧急出动的时候,郝东觉也在安排轰炸机的起飞工作。第一特混舰队派出的第一批轰炸机群包括了一个俯冲轰炸机中队,一个水平轰炸机中队,以及一个战斗机中队。机群在四点四十五分的时候开始起飞,此时舰队距离马朱罗环礁大概220海里。五点过五分,所有战机都离开了航母,随即就开始向马朱罗环礁方向飞去。机群需要五十多分钟的时间来飞完这220海里的距离,这与预定在六点钟进行第一轮轰炸的时间相差无几。
  第一批轰炸机刚离开航母,航空勤务人员又将执行第二轮轰炸任务的战机送到了飞行甲板上。这些战机在机库里面就已经装满了燃料,挂上了炸弹,所以不需要再做多余的准备工作。五点十五分,第二批轰炸机群的第一架战机离开了航母,到五点三十五分,执行第二轮轰炸任务的两个中队的轰炸机全部起飞完毕,这次机群出动的速度要慢一点,这主要是因为弹射器长时间超负荷工作,效率有所降低造成的。
  “老雷他们发来的电报,第一批轰炸已经成功了,他们的运气很不错,轰炸机群到达的时候,美国的轰炸机正在准备起飞,机场上灯火通明,根本就不需要投掷照明弹,轰炸机都能准确的投下炸弹。”郝东觉这次就显得有点兴奋了,“现在,执行护航任务的战斗机还在夸贾林环礁上空巡逻,第二批轰炸机已经开始起飞了,大概在天亮之后就能到达。”
  “看样子,他们这次轰炸很及时嘛,现在就要看我们能不能抓住机会了。”谈仁皓看了眼航海钟,“机群就快要到大马朱罗环礁了,秋耿波应该不会让我们失望的吧?”
  郝东觉笑着点了点头。“我去找他的时候,他还很不满呢,连续这么多次都是对地轰炸,看样子,什么时候得给他做点思想工作了。”
  “管他那么多做什么?他与邓子超是一个德行,平时抱怨不断,可真要他到后方去休整,他就不会乐意了。”谈仁皓笑着摇了摇头,现在舰队少了个邓子超,多了个秋耿波,真是有什么样的长官,就带出什么样的兵来。“第一轮轰炸的消息发回来之后,舰队就可以发出电报了,尽快与战区司令部联系上,如果我们的行动取得成功的话,那么就要考虑接下来的战斗了。”
  第二特混舰队的轰炸很成功,在第一轮轰炸之后,美军机场就基本上被瘫痪掉了,那些装满了燃料,挂上了炸弹的战机简直就是地面上的炸弹,很多飞行员甚至还来不及跳出机舱就被连同战机一起炸上了天。天亮后,第二轮轰炸开始,这次雷少卿派去的两个中队的70多架轰炸机彻底瘫痪掉了夸贾林环礁上的美军机场,而跟着赶来的另外一个中队的战斗机也成功夺取了岛屿上空的制空权。
  第一特混舰队的轰炸行动虽然晚一点开始,但是取得的结果并不差。如同谈仁皓所预料的一样,马朱罗环礁上的美军轰炸机正在准备向夸贾林环礁转移。这批美军轰炸机刚飞走,秋耿波率领的轰炸机群就到达了。结果,几十架美军轰炸机不但没有能够支援夸贾林环礁那边的战斗,最后连降落的地方都没有。第二批轰炸机在三十分钟后到达,近两百架战机将马朱罗环礁上的美军机场炸成了废墟,一些停放在机场上还来不及起飞的飞机全都被摧毁了。
  虽然两支特混舰队的进攻都有点仓促,但是最终都达到了战役目的。在白天,两支舰队还分别对美军机场进行了补充轰炸,在确定机场已经被彻底瘫痪之后,轰炸范围扩大到了美军的兵营,岸防阵地,以及物资仓库,临时码头等等军事目标。夜晚,炮击编队取代了轰炸机,开始炮击岛上的美军,为陆战队登陆做提前准备。
第五节
风卷残云
  唐军进攻马绍尔群岛的作战行动证明了两点,这也是海军成立之后,一直就被确定的两个战略要点。
  一是主动权,不管是陆战还是海战,主动权都非常重要,掌握主动权的一方有更多的选择,而被动防御的一方则没有任何选择。海战对主动权的要求更高,在数百年的近现代海战史上,主动权与胜利是密切挂钩的。就算是处于战略防御阶段,都必须要主动防御,而不是被动防御,通过主动出击,反击来控制战局的发展,是获得胜利的关键。
  二是制海权仍然是海战中的关键。随着航空兵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支持“制空权决胜论”,认为获得制空权就等于获得了胜利。事实上,在航母成为主战舰艇后,在海战战场上,制海权与制空权这两点是相辅相成的。制空权是压制敌人的关键,但在主动进攻的时候,绝大部分情况下,没有制海权,就不会有制空权。唐军能够突袭美军控制的岛屿,一举摧毁岛上的机场,事实上就是唐军将制海权转化为制空权的典型战例。可以说,制海权仍然是关键的,而且是极为关键的。
  实际上,这场规模不算大的战斗还证明了一个战术要点,而且这也是在这三年来,每一次海战都证明了的战术要点,那就是偷袭与突然袭击的重要性。
  偷袭在很大的程度上是指战略与战役层面上的突然袭击,而突然袭击则着重强调了战术上的意义。从日本偷袭那霸,点燃战火开始,突然袭击就成为了海战的住旋律,当然,这也分成了几个层面。比如,“菲律宾海战”就是战役层面上偷袭的典型战例,而在接下来的“第一次马里亚纳海战”中,唐帝国第一特混舰队,以及美国第16特混舰队发动的突然袭击都是战术层面上的突然袭击。这其实也是在航空兵大规模使用之后,战术上发生的必然变化。
  在炮战时代,交战双方都在目视范围之内作战,双方的战斗可以说是短兵相见,如同士兵用匕首与刺刀进行格斗一样。可在航母为主的海战中,双方的指挥官几乎看不到对方,直接用轰炸机对远在上百海里,甚至数百海里外的敌人发动攻击。在发动攻击之前,几乎都不知道对方的确切位置。因此,战斗几乎都是以突然爆发的方式打响的,首先发动攻击的一方几乎都是采用突然袭击的方式来拉开战幕。
  对陆打击也不例外,以往岸防部队要面对的是敌人的炮舰,至少可以看到敌人的战舰,然后还有时间做好战斗准备。现在,岸防部队要面对的则是敌人的轰炸机。当轰炸机到来的时候,炸弹也就投了下来,留给防御部队的准备时间非常少,甚至可以说完全没有时间准备。战斗都是突然开始,然后再迅速结束的。用炮舰轰击岛屿,需要至少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来摧毁目标,而用轰炸机,也许就几分钟,几十分钟而已。
  认识到了主动权与制海权的是海军的高层将领,而能够掌握突然袭击的都是海军中优秀的舰队指挥官。这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例外,如同谈仁皓,哈尔西,斯普鲁恩斯这类优秀的航母舰队指挥官,都能够抓住任何一次突然袭击的机会。实际上,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航母作战的战术开始丰富了起来,而且航母战术的重点露出了水面,越来越多的人可以从之前的战例中吸取到经验与教训,这为培养更多的航空作战指挥官奠定了理论上的基础。
  谈仁皓本人是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的,为唐帝国完善航母战术理论是谈仁皓,但是将这些理论写成了教材,并且传授给了其他海军军官的则不是谈仁皓。自从离开了海军军官学院之后,谈仁皓就再也没有做过理论方面的研究。从本质上讲,他是一位更注重实践的指挥官,通过实践来积累经验,丰富自己的战术思想。其实,这也正是谈仁皓所欠缺的部分,作为年轻将领,他缺乏战争经验,也就更为注重战争经验,而不是纯粹的理论。也许,这就是他成功的一个秘诀吧。
  第一特混舰队与第二特混舰队在夺取了马绍尔群岛的制空权与制海权之后,就按照任务要求,继续轰炸这两座岛屿,为陆战队打开登陆的大门。十八日,由陆战队少将韩绍锋指挥的陆战师成功在夸贾林环礁登陆。
  夸贾林环礁是由九十三座岛礁组成的一座大型环礁,陆地面积达到了16平方公里,是整个马绍尔群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屿。这是美军在马绍尔群岛的防御核心,部署了5000多地面兵力,另外还有完善的机场设施,军营,仓库,炮兵阵地等。可随着威克岛陷落,美军要守住马绍尔群岛的难度陡增,美军来没有来得及向这边增派防御兵力,进攻马绍尔群岛的战役就打响了。
  韩绍锋以前是颜国忠上将手下的一个团长,战争爆发之后,在进攻琉球岛的作战行动中表现突出,获得了两枚勋章。后来,在硫黄岛战役中,韩绍锋第一个率军杀上海滩,随后就被提拔为了准将师长,回去组建了一支新的陆战师,也同时离开了颜国忠的指挥,结果没有能够参加登陆小笠原群岛,八丈岛的战斗,也错过了马里亚纳群岛战役的前期战斗,直到陆战队登陆塞班岛的时候,他率领的陆战师才赶了过来。而在后来进攻提尼安岛与关岛的作战行动中,韩绍锋再次表现突出,再次获得晋升,成为了少将。虽然韩绍锋名义上还是个师长,但已经指挥两个师作战了(因为陆战队的编制一直比较小,所以没有军长这个级别,师长可以由少将,甚至是中将担任,但大部分时候,高军衔的师长都有机会指挥好几个师作战)。在此之前,韩绍锋还指挥了登陆威克岛的作战行动,其能力再次获得了肯定,攻占威克岛的时间比预期的时间节约好了好几天。
  夸贾林环礁上的战斗只持续了八日,虽然美军一直在依靠早就修建好了的防御阵地抵抗唐帝国陆战队的进攻,但是在强大的海空支援下,唐帝国陆战队以优势兵力迅速的扫荡了夸贾林环礁,消灭了两千多名美军,其他的美国大兵则乖乖的交出了武器,被押上了运兵船,送往了后方的战俘营。
  二十七日,第二特混舰队机动到了奥尔环礁西面海域,也就是马朱罗环礁北面海域,加入了对马朱罗环礁的轰炸行动。这天,谈仁皓也与雷少卿取得了直接联系,因为两支舰队的距离已经在250海里范围之内了,两人甚至通了电话。
  “说实话,这次回去后,你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谈仁皓让通信军官给电话装了另外一套话筒,好让郝东觉也能够同时加进来聊天。“少卿,干掉‘企业’号航母那一仗,你们干得很出色,也许要不了多久,你们就会被分派到西南太平洋战区来了。”
  “希望如此吧,现在这边还需要第二特混舰队,如果美国海军在三个月后恢复战斗力的话,那我们就只能留在太平洋战区了。”雷少卿也是眉飞色舞的,显得很兴奋,“仁皓,你小子已经是中将了,说不定,元帅会给你一个特别惊喜呢。”
  “我可没有这样的想法,中将这军衔也不好扛,现在一大群人都在盯着我呢!”
  “是啊,老雷,你不知道严师琪见到仁皓时的表情,他肯定快气疯了。”郝东觉在旁边插了一句进来。
  谈仁皓立即瞪了搭档一眼,然后就听到耳机里传来一阵笑声。“好了,老雷,有空我们见面聊,海航的轰炸机什么时候可以参加行动?”
  “三天之内,陆战队也将在三天后登陆马朱罗环礁,我们要争取在下月上旬解决掉马绍尔群岛。”
  “那我们这几天就加把劲,美国佬最好立即投降,不然,他们不会有好下场的!”
  两人又聊了几句无关紧要的事情,就结束了通话。谈仁皓放下话筒后,就朝郝东觉看了一眼,然后笑着摇了摇头。郝东觉就是那种宁恐天下不乱的人。本来常荐新就对严师琪没有什么好感,雷少卿也一直在埋怨严师琪在对付“Z舰队”的时候把常荐新逼进了死胡同。郝东觉开始插了句话进去,这不明显在挑起海军内部矛盾吗?
  郝东觉也知道自己说错了话,他吐了吐舌头,就去找通信军官把电话机收走了。
  “这几日的轰炸强度可以适当降低一些,让炮击编队晚上不用赶过去了,炮击任务由第二特混舰队负责。”谈仁皓叫住了舰队参谋长,“还有,今后说话要注意点分寸。”
  “好了,我知道了,我现在就去安排!”
  谈仁皓暗叹了口气,郝东觉这脾气不改,永远都当不上舰队司令,至少没有任何舰队司令会在轻易的谈论他人的事情吧。
  八月的最后一天,韩绍锋少将指挥的两个陆战团踏上了马朱罗环礁。陆战队是在环礁的东端登陆的,附近就是美军机场。因为遭到的轰炸与炮击更猛烈,马朱罗环礁上的美军抵抗得更为微弱。到九月三日,岛上的星条旗就降了下来,升起了龙旗,攻占马朱罗环礁的战斗在九月四日结束,守卫该岛的6500名美军中,有2300人阵亡,4000多人做了俘虏,其中伤员高达3500人。
  陆战队的行动并没有完全停止,在接下来的几天中,陆战队在舰队与海军航空兵的支持下,四处出击,迅速的扫荡了另外十多个有小股美军驻扎的岛礁,在九月十二日时,马绍尔群岛完全落入了唐帝国的控制之中。此时,陆战队的工程部队也已经修复了夸贾林环礁与马朱罗环礁上的美军机场,还扩大了机场的面积,海航立即向这边增派了五百多架战机,而运输船队也送来了大批的军事物资与工程物资。
  按照廖汉翔的计划,在完成了攻占马绍尔群岛的任务之后,就应该立即组织力量进攻吉尔伯特群岛,而吉尔伯特群岛中最重要的就是塔拉瓦岛,这是吉尔伯特群岛中最大的岛礁,面积有20多平方公里,环礁呈三角形,中间是泻湖,美军在环礁的东南角修建了一座机场,部署了大概200来架飞机,而驻扎在该岛上的美军达到了8500人。
  第一特混舰队原本计划参加进攻塔拉瓦岛,可到九月十四日,也就在舰队南下的前一天,谈仁皓收到了新的消息,进攻塔拉瓦岛的作战行动交给第二特混舰队负责,第一特混舰队全速返回西南太平洋战区。
  “为什么要我们这个时候回去?”郝东觉很是不解,打下了塔拉瓦岛之后,太平洋战区的主要进攻行动就结束了,而此时塔拉瓦岛上的美军已经严阵以待,以第二特混舰队的实力,还不足以顺利干掉这座岛上的美军机场呢。
  “不知道,也许那边出事了。”谈仁皓耸了下肩膀,电报中没有说明原因。“不过,这边的问题应该不大,加上夸贾林环礁与马朱罗环礁上的远程轰炸机,第二特混舰队应该有足够的能力摧毁美军的航空力量了。”
  “也许是第三特混舰队遇到麻烦了吧,希望不会是什么大事。”
  “你个乌鸦嘴,难道就不能往好的方面想?比如现在陆战队已经打到所罗门群岛去了,需要我们的支援,难道就一定是坏事?”谈仁皓瞪了眼搭档。
  “我可没有这么说,我只是估计!”郝东觉吐了下舌头。
  谈仁皓摇了摇头,他自己都不相信是好事,如果第三特混舰队能够支撑的话,在进攻吉尔伯特群岛的关键时刻,为什么要把他们调回去呢?
第六节
左右平衡的力量
  西南太平洋战区确实遇到了麻烦,而且只有第一特混舰队才能解决这个麻烦,颜国忠也才会要求让第一特混舰队返回西南太平洋战区。这不是郝东觉所想像的坏事,也没有谈仁皓想得那么理想。
  在第一特混舰队转战马绍尔群岛的时候,颜国忠指挥的陆战队开始猛攻莱城。与这位将军的性格一样,陆战队在围困了莱城之后,没有立即扫荡周围地区的美军,而是直接强攻莱城,利用海航与第三特混舰队的火力支持,让陆战队踏着美军的尸体杀进了莱城。
  进攻莱城的战斗打得很激烈,除了颜国忠投入的两个陆战师(另外一个师被作为了战术预备队)之外,海航还在陆战队占领的三座机场,以及新修建的一座野战机场上部署了350架轰炸机,另外,第三特混舰队每天晚上都会杀进休恩湾,用炮弹招呼美军的防御工事。算是海航与第三特混舰队的官兵,进攻莱城的兵力达到了八万,而美军防守莱城的兵力不过15000余人。
  美军在莱城苦心经营了二十多年(一战后,美军才在这里建立军事基地),修建了大量的防御工事,而且还将附近的几座山丘都挖空了,修建了大量的地下仓库,完善的坑道体系,以及大量的隐蔽火力点。可以这么说,莱城就是一座军事堡垒,虽然只有15000多名美国大兵在这里,但是他们给两万多唐帝国陆战队官兵造成的麻烦并不小。
  进攻莱城的战斗从八月十日开始,一直打到了二十四日,整整进行了十四天。平均下来,陆战队每天推进的距离只有200米!为了打下这座城市,海航的轰炸机一共投下了5000多吨炸弹,第三特混舰队消耗的弹药足够将舰队里所有战舰的弹舱装满三次了,陆战队炮兵还消耗了两万多发炮弹。这些弹药加起来,至少有五万吨,而美军在莱城的防区面积仅仅只有十五平方公里左右。也就是说,唐军在每平方公里上投下的炸弹有三千多吨!就算将这些弹药码起来,也足够覆盖整个莱城了!
  给唐帝国陆战队造成最大麻烦的还是美军的地下防御工事。之前,唐帝国陆战队就已经在马里亚纳群岛上体验到了美军地下防御工事带来的麻烦。这次,唐帝国陆战队还真是明白了一点,美国佬挖地下坑道的本事绝不在日本鬼子之下。当年,日本人为了防守硫黄岛,几乎将整座折钵山都挖空了,而这次,美军为了守住莱城,恐怕修建地下防御工事挖出来的泥土都有几十万方吧!这些地下工事都有钢筋加固,要比日军修建的那些地下工事更难对付,甚至连重炮的炮弹,以及重磅炸弹都难以将其摧毁,美国的钢铁产量并不小,看来也不缺乏修建地下工事所需要的这些钢材吧。
  陆战队用了很多办法,比如对付日本人的爆破法,最后真正惯用的还是掩埋。在没有办法彻底爆破美军的工事,而且爆破时,工兵要受到很大威胁的情况下,直接用水泥,或者是泥土将这些工事给埋了,那更简单省事。为此,陆战队甚至临时改装了几十辆坦克,在这些坦克前面都装上了推土铲,直接用坦克去对付美军的地下工事。这一招还确实管用。美军的轻武器根本就无法对坦克构成威胁,如果使用火炮的话,就会立即暴露火力点,遭到报复性炮击或者轰炸。而美军埋设的地雷也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至少那些推土铲不会分辨岩石与地雷,地雷引爆后也就最多炸掉推土铲,而不会炸坏坦克。
  美军的顽固抵抗是唐帝国陆战队进攻缓慢的另外一个原因。要一个一个的拔除美军的火力点,堵死其地下坑道的出口,陆战队能够做到一天推进200米就已经很不错了。而美军顽强抵抗的结果,除了让3000多名唐帝国陆战队官兵命丧疆场之外,也让他们自己走进了坟墓。打到二十日,唐帝国陆战队已经不收俘虏了,惨痛的伤亡让陆战队官兵都有火没处发,谁还会要俘虏?结果,在莱城被陆战队打下来的时候,防御莱城的15000多名美军官兵只有800余人活了下来,其他不是被子弹打成了马蜂窝,就是被炮弹炸成了碎片,或者是被活埋了。在战争结束后二十多年,还有一支美国的民间团体到莱城来挖掘美军阵亡官兵的尸体,结果在数十年中,一共挖掘出了5000多具美军官兵的遗骸,这些人几乎全是被活埋在了他们自己挖掘的地下工事中,美军的地下防御体系成为了美军自己的坟墓。
  莱城血战也让颜国忠开始从另外一个方向上思考问题了。在莱城防御的不是美军陆战队,而是美国陆军的部队。虽然在马里亚纳群岛战役时,也有美国陆军的部队参战,但是其规模并不大,主要的对手还是美国海军陆战队。莱城战役是唐帝国陆战队与美国陆军的第一次大规模交手。战斗的结果是很清楚的,美国陆军的官兵素质也许比不上其海军陆战队,但是拼起命来,绝不在海军陆战队之下。另外,美国陆军的步兵更擅长阵地防御战,这给唐帝国陆战队制造了不小的麻烦。
  在占领莱城的第二天,颜国忠就正式确定莱城为西南太平洋战区的司令部所在地,到九月底,陆战队的工程兵在莱城的废墟上为颜国忠建好了一座司令部,接着就开始修建兵营,修复港口,扩大机场,修建仓库等等工作,为接下来进攻新不列颠岛做好准备。
  到九月三日,也就是马朱罗环礁上升起龙旗的那一天,颜国忠手下的陆战队做好了出发准备,第二天,登陆新不列颠岛的进攻开始了。
  新不列颠岛是新几内亚岛东面最大的岛屿,横跨在俾斯麦群岛与所罗门群岛之间,美军在岛上有三处据点,因为岛屿地形复杂(主要是有大量的河流,而且覆盖则热带雨林,难以修建公路),所以这里并不是美军防御的重点地区。当时,岛上的美军其实主要都是航空部队的地勤人员,主要为航空兵提供支持。可同样的原因,陆战队要迅速占领新不列颠岛的难度也很大,糟糕的交通基础,相对分散的美军基地,以及复杂的地理环境,同样限制了陆战队的进攻效率。
  在此之前,曾经有参谋建议,放弃登陆新不列颠岛,最多占领岛屿东北角的拉包尔,然后以此为基地,切断俾斯麦群岛与所罗门群岛的海上通道,并且南下扫荡所罗门群岛,放弃对岛屿其他地区的美军的进攻行动。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这个建议是比较有价值的。美军在岛上的另外两座野战机场的规模都不大,而且只要唐帝国获得了制海权与制空权,这两座机场实际上就没有任何价值了,那些美军也迟早要撤退,根本就没有必要发动兵力去进攻。可颜国忠没有接受这个建议,按照他的观点,既然要占领新不列颠岛,那就应该占领整个新不列颠岛,而不是这座岛屿的一部分,毕竟,留在岛上的美军是一个威胁,这还得让他在今后留下更多的防御兵力。
  也许,颜国忠的决定也是有道理的吧。他也采纳了那名参谋的部分意见,将登陆点改在了拉包尔附近,直接从岛屿的东北角上岸,先占领拉包尔,以及附近的那座机场,然后以此为基地,出动小股陆战队,扫荡另外两处美军的据点。
  美军部署在拉包尔的守军大概有2500人。这里有新不列颠岛上的唯一一座可以停靠千吨级船只的港口,另外还有美军设在岛上唯一一座军用机场。登陆作战的难度并不大,颜国忠只投入了两个团的陆战队,花了三天的时间,也就是到九月七日的时候,拉包尔就落入了帝国陆战队的控制之中,2500名美军大部分被歼灭,只有几百人逃入了丛林。
  问题也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因为当时海航的战机都部署在了莱城附近,无法威胁到所罗门群岛上的美军机场,而这些机场上的美军轰炸机可以轻易的轰炸拉包尔。从九月四日陆战队登陆开始,美军的轰炸机就没有停止过轰炸行动。海航力所能及的派遣了战斗机与轰炸机支持陆战队的进攻,并且为陆战队提供防空掩护,可这种掩护不是不间断的。另外,第三特混舰队也没有加入到支援陆战队作战的行列中来,主要担心的就是美军的那些战术轰炸机。
  在拉包尔被占领之后,美军的轰炸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增强了很多。远在布里斯班指挥美军作战的麦克阿瑟也很清楚,在莱城沦陷之后,唐军攻占拉包尔的目的就是要为扫荡所罗门群岛做好准备。现在马绍尔群岛已经陷落了,吉尔伯特群岛也肯定会很快受到攻击,如果所罗门群岛再被唐军攻占的话,那么澳洲东北角的大门就向唐军敞开了。守住所罗门群岛,就能拖延唐军的进攻速度,等待海军恢复战斗力。而要守住所罗门群岛,就要延迟唐军的进攻准备工作,最好的办法就是集中力量轰炸拉包尔,让唐军无法利用拉包尔做跳板南下,至少不能在短期内集中兵力南下。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麦克阿瑟不但调动了所罗门群岛上的几百架美军战术轰炸机,还向这边的机场增援了300多架战机,另外部署在澳洲东北部的远程轰炸机也开始轰炸莱城(这些轰炸机都遭到了帝国海航战斗机的拦截,损失极为惨重)。麦克阿瑟孤注一掷的将赌注押在了所罗门群岛的防御上,拉包尔遭到美军的猛烈轰炸也就很自然了。
  颜国忠也很快就意识到了这个麻烦,如果海航无法把战机部署到新不列颠岛,就不能压制所罗门群岛上的美军机场,而出动重型轰炸机,因为没有战斗机的护航,损失也会极为惨重(莱城周围的那几座机场的跑道都在1500米之内,难以部署重型轰炸机)。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尽快在新不列颠岛上建立野战机场。可美军轰炸机对付的重点目标就是陆战队工程兵修建的野战机场。
  到十二日,陆战队工程兵的多次努力都失败了,而向另外两个美军据点推进的行动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难,短期内难以占领那两座美军的野战机场(实际上,当时美军已经破坏了这两座野战机场的保障设施,就算陆战队去占领了,海航也无法在这边部署战机)。为了修好拉包尔的美军机场,有数百名陆战队的工程兵倒在了美军的轰炸之中,大量的工程设备,建设物资被摧毁。
  经过再三考虑,颜国忠不得不发出了请求,让第一特混舰队立即赶回西南太平洋战区,轰炸所罗门群岛上的美军机场,瘫痪美军航空兵,为陆战队巩固拉包尔这做桥头堡提供掩护。这个任务也确实只有第一特混舰队才能完成,不会有任何人指望只能用火炮作战的第三特混舰队去做敢死队,拼掉美国设在岛屿上的机场!
  “看来,我们又是在去打短工了!”
  收到了这些消息后,谈仁皓与郝东觉先是松了口气,至少陆战队的进攻还算顺利吧,但两人也同时产生了这个奇怪的想法。
  “不管那么多了,先把情报集中起来,确定要轰炸的目标的数量,距离,重要程度。”谈仁皓可不向耽搁时间,“尽快拿出轰炸计划来,看样子,颜国忠将军是一天也不想多等下去了,陆战队的兄弟都等着我们帮他们出这口恶气呢!”
  郝东觉耸了耸肩膀,他还能说什么呢?
  “对了,别忘记清点舰队的弹药,如果有必要的话,就要先进行弹药补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1/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