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校对)第2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8/735

  三支特混舰队的任务也在这个时候结束了,舰队的表现都可圈可点,也正因为这是一次政治意义极为浓重的军事行动,因此三支舰队的指挥官都得到了嘉奖。
  “这东西又不是纯金的,哎!”郝东觉对新获得的帝国议会勋章并没有多少兴趣,“如果要给点奖励的话,还不如多发一个月的津贴实在!”
  谈仁皓笑着捅了下搭档。“你小子就知足了吧,这次算得上是让舰队出来旅游一次了,能拿到勋章就不错了,你还想要什么?”
  “得了,我可不想要什么,只是想早点开赴真正的战场,在这大后方搞小动作,有什么意思?”郝东觉把勋章揣进了口袋里,“现在,日本的问题也与我们没有多大的关系了,也许要不了多久,我们就会有新的任务了。”
  谈仁皓也叹了口气,用三支主力舰队来干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确实是在浪费帝国宝贵的战争力量。可这是首相亲自安排的,他们根本不可能反对。
  “部队的训练情况怎么样了?”谈仁皓靠在了桌子上,端起了茶杯。
  “还好吧,我做了一次调查,飞行员普遍对新式轰炸机比较满意,只是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熟悉新飞机的性能。”
  谈仁皓微微点了点头。“那就抓紧时间训练,趁现在还没有新的任务,让部队尽快熟悉这些轰炸机,到了战场上,我们可没有时间来做这些事了。”
  郝东觉丢掉了烟头。“那我再去安排一下,也许可以找一些日本本州岛上的目标做实战演习,这要比普通的训练好得多。”
  任务很快就安排了下去,这也算得上是第一特混舰队在返回那霸港之前的一次作战行动吧。
  在谈仁皓躺在医院里的时候,以“隼”式战斗机所使用的“风16”发动机为基础设计的两种新式轰炸机,即“射水鸟”俯冲轰炸机与“海雕”鱼雷轰炸机也顺利装备海军航空兵。这是自“翠鸟”与“鱼鹰”之后,帝国海军航空兵正式猎装的第二批轰炸机。
  早在“秃鹫”装备部队的时候,海航就提出了以“秃鹫”所使用的发动机为基础研制新式轰炸机的要求,可“秃鹫”也只是过渡型的战斗机,生产的数量并不多,而且当时“翠鸟”与“鱼鹰”完全可以满足作战要求,而几家飞机厂都需要集中力量研制新式战斗机与重型轰炸机,所以这一计划被暂时搁置了。在“隼”式战斗机服役之后,海航修改了要求,以“风16”为基本动力,研制新的轰炸机。设计任务很快就分派了下去,沈飞与哈飞两家飞机制造厂开始了新轰炸机的研制工作。
  在马里亚纳群岛战役之前,两种新式轰炸机都已经研制成功,性能全面超过了海航提出的指标。可问题是,当时“风16”的产量只能满足战斗机的生产要求,而且海航的主力部队正在前线作战,不适合立即更换新式轰炸机,所以换装的事情就被拖到了四月份,在两支特混舰队,还有大量的海航岸基部队都撤回后方休整之后,才开始全面换装。
  换装新式轰炸机之后,作战部队至少需要数个月的时间去熟悉新飞机的性能,如果能够让飞行员驾驶新的飞机参加一些低烈度的战斗这就再好不过了。因此,在这次对日作战中,两支特混舰队,还有大部分的岸基航空兵都改用新式轰炸机执行轰炸任务,这也算是给飞行员一个熟悉新式飞机的机会吧。这样,在部队参加更高强度的作战行动时,就能够将新式战机的性能彻底的发挥出来了。
第十五节
东进与南下
  舰队刚返回那霸港,谈仁皓就接到了海军司令部的召唤,他将舰队交给了郝东觉之后,就搭上了运输机返回了舟山。虽然甘永兴没有在电话中说明让他返回舟山的原因,但是谈仁皓也猜到了,这次让他返回舟山,肯定与海军下一阶段的进攻行动有关系。
  “首相对这次的作战行动很满意,还特意给校长打了电话来。”甘永兴到机场来迎接了谈仁皓,“校长趁机提出了新的战区改革计划,首相也口头上答应了。现在,已经确定廖汉翔为太平洋战区司令官,由其全权负责太平洋方向上的作战行动。另外,还将成立一个新的战区。”
  “新的战区?”谈仁皓谢绝了甘永兴递来的香烟,“那么现在是由伍显昱将军顶替廖汉翔将军在战略打击部队的位置?”
  “暂时是这么安排的,同时晋升罗云冲,让他担任战略打击部队的参谋长。”甘永兴自己点上了烟,“原本,我们准备让太平洋战区司令部负责整个太平洋方向上的作战行动,但现在看来,首相肯定不会同意的。新成立的战区也许是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部,这与我们的下一阶段作战有很大的关系。”
  谈仁皓微微一惊,立即问道:“我们准备南下?”
  甘永兴笑着摇了摇头,就没有再开口了。谈仁皓也没有接着问下去,如果甘永兴要告诉他的话,那么迟早都要告诉他。
  两人回到了海军司令部之后,没有去甘永兴的办公室,而是直接去了聂人凤的办公室。让谈仁皓感到有点惊讶的是,这次聂人凤给他准备了一份厚礼,那就是一套新的中将军衔!与以往一样,聂人凤亲自给谈仁皓佩带上了中将的肩章(整套军衔还有帽徽,袖章等,一般情况下,授衔时只需要佩带肩章)。
  “仁皓,现在你是正式的帝国海军中将了。”聂人凤拍了拍这个得意弟子的肩膀,“你们这次的表现很出色,首相亲自来电询问,要我重奖你们。当然,具体是怎么回事,我们心照不宣就行了。”
  “谢谢校长,其实这主要是第二特混舰队的功劳。”谈仁皓这话说得很到位,虽然他清楚校长一直在袒护雷少卿,但是稍微把话说得透彻一点,这更能够表明他的态度。
  “雷少卿与常荐新的事情已经过去了。”聂人凤朝谈仁皓点了点头,请他坐了下来。“外界的压力很大,说实话,他们在‘第二次马里亚纳海战’中的表现并没有那么让人满意,几个严重的错误差点导致最后的失败。当然,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至少第二特混舰队在关键时刻的进攻摧毁了敌人的主力舰队,确保了制海权仍然在我们手里。我与永兴商量了一下,如果现在将雷少卿他们撤下来的话,对舰队的影响很大,而且暂时还没有人可以顶替他们的位置。我们会再给雷少卿与常荐新一次机会,让他们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对了,你对黄晓天这个航空作战参谋长有多了解?”
  “黄晓天?”谈仁皓摸了下额头,“他以前是第一特混舰队的一名普通参谋,一直在郝东觉手下干事,后来调去了第二特混舰队,做了一段时间的航空作战参谋,后来因为前任航空作战参谋长生病,所以才被提拔上去的吧?”
  聂人凤与甘永兴都点了点头,等着谈仁皓继续说下去。
  “能力应该不错吧,他跟郝东觉干了很长一段时间,对航空作战应该很了解的。”
  “我仔细的看过了作战记录,黄晓天中校数次提出了重要建议,而且都被证明是正确的。我准备破格提拔他。”聂人凤将一份文件递给了谈仁皓,这是第二特混舰队在“第二次马里亚纳海战”中的作战记录。“我想先征求一下你的意见,如果可以的话,这次将提拔他为准将参谋长。”
  “准备成立新的特混舰队?”谈仁皓看了校长一眼,迅速的翻看了一下文件。
  “我们准备先用‘淮河’号与‘玄宗’号成立第四特混舰队,并且立即展开训练工作。”甘永兴接过了话题,“这样,在明年第二批‘湖’级航母服役之后,第四特混舰队能够立即成军,在此之前,则可以肩负起培训新兵的任务。现在,舰队司令官的人选还没有确定,我跟校长的意思都是暂时不设司令官,只设参谋长,先由参谋长负责舰队的事务。而我们都仔细看过了黄晓天的服役记录,他是比较理想的人选。”
  谈仁皓微微点了点头。“我没有意见,可是只设参谋长,不设司令官,这样的安排,上面会同意?”
  “首相已经决定将海军作战方面的大权全部下放,也就是说,今后直接由海军司令部决定海军内部的人事安排。”聂人凤笑着拍了下沙发的扶手,“同样的,海军的所有责任都将由我来承担,就如你所说的一样,权力与责任捆绑在一起,权力增加的同时,责任也更加重大。”
  谈仁皓暗叹了口气,看样子,首相也在对内阁政府机构动手术了,而下放作战权力是提高军队作战能力的关键之一。如果海军的人事大权都落在了海军司令官的手里的话,那么海军司令官就将承担起所有作战的责任。
  “那么,我们就先让黄晓天去第四特混舰队试下身手,也算是对他的考验与锻炼吧。”甘永兴说着就朝聂人凤看了过去。
  谈仁皓也没有反对,毕竟这是海军司令官的决定,虽然他对黄晓天这个年轻参谋不太熟悉,但能够在关键时刻提出极为重要的意见,这足以证明他的能力了。
  “这事我们以后再商量,至少在这半年之内,第四特混舰队还只属于预备役编制。”聂人凤转移了话题,“仁皓,你已经知道成立新战区的事情了吧?”
  谈仁皓微微点了点头,甘永兴开始才告诉了他。
  “成立太平洋战区的事情已经确定了下来,但与我们想像的却不大一样。”聂人凤叉起了双手,“廖汉翔出任新的战区司令官,伍显昱接替他现在的位置,担任战略打击部队的司令官,罗云冲调任战略打击部队参谋长。这些人事安排并没有改变,不同的是,太平洋战区所管辖的范围缩小了很多。”
  谈仁皓朝甘永兴看了一眼,开始甘永兴的话就正好说到这里停止了。
  “按照我们之前的想法,太平洋战区包括了整个太平洋战场,是一个范围极为广泛的战区。”聂人凤也朝甘永兴看了一眼,“不过问题是,海军不可能承担起所有的作战任务,至少在西南太平洋上,在澳洲地区的作战行动,海军不可能让陆军置身事外,我们的陆战队一共才三十个师的兵力,而且缺乏重装备,缺乏大规模地面作战的能力,因此不可能将陆军挡在外面。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所以首相建议我们成立两个战区,一是太平洋战区,二是西南太平洋战区。其中太平洋战区仅负责加罗林群岛,马绍尔群岛,吉尔伯特群岛到萨摩亚群岛以东方向上的作战行动,而西南太平洋战区则负责澳洲,俾斯麦群岛到新西兰这一线的作战行动。”
  谈仁皓勉强的笑了一下,虽然首相提出的仅是“建议”,但这个“建议”与“命令”是没有多大分别的。在很大的程度上,首相为了照顾到海军司令官的威信与面子,不会直接下达命令,而是以“建议”的方式来做出安排,而聂人凤也一般不会违背首相的“建议”。
  “也就是说,我们将同时成立两个战区。”甘永兴靠在了沙发上,“现在,暂时考虑让颜国忠上将去担任西南太平洋战区的指挥官,当然,西南战区将有一个联合司令部,陆海两军各派遣一名上将去担任指挥官。这两人谁担任司令官,谁担任参谋长,将由首相决定。”
  “校长,我们下一阶段的作战行动将以南下为主?”谈仁皓绕过了这两个话题。安排颜国忠去西南太平洋战区这个决定是很微妙的。从琉球群岛到硫黄岛,小笠原群岛,八丈岛,再到马里亚纳群岛,颜国忠已经用无数次战斗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如果论战功的话,他不仅是陆战队的头号将领,还算得上是海军的头号将领。让他去与陆军竞争,要比廖汉翔去竞争有利得多了。
  “现在还没有确定。”甘永兴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最初提出的意见是首先攻占威克岛与中途岛,然后再决定是进攻夏威夷群岛,还是南下扫荡澳洲。因为这关系到了帝国在太平洋战场上的总体战略,因此最终将由首相决定采取哪一套战略方案。”
  “是陆军提出南下战略的?”谈仁皓立即猜到了这一点。如果海军要尽量避免陆军插手太平洋战场的话,那么就将力主东进,通过攻占南太平洋上的岛屿来切断美国到澳洲的海上航线,到时候,只要澳洲被孤立出来,美军迟早要失败,甚至不需要动用陆军的大部队去攻打澳洲。同样的道理,陆军要想在太平洋战场上分一羹,就必须要力主进攻澳洲。
  “仁皓,这不是谁的意见的问题,而是怎么打对帝国最为有利的问题。”聂人凤首先纠正了谈仁皓的态度,“战争打了快三年了,虽然我们与陆军的分歧很大,但是我们都在为帝国作战,帝国需要海陆两军,而不是仅仅由海军或者陆军来获得最后的胜利。内部的分歧将削弱帝国的战斗力,这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我也一直在考虑这两个方案,你认为哪种选择对我们有更大的好处?”
  谈仁皓笑着耸了下肩膀。“校长,这个问题也太突然了,我可不想仓促做出回答。”
  聂人凤也笑了起来。“那你就好好考虑一下,这几天多了解一下情况,与参谋长多商量一下。过几天,首相要召开一次重要的军事会议,然后决定下一阶段的作战行动。你不用急着返回舰队,那边有郝东觉看着,应该不会有事的。你先干好这件事情,到时候,我们一起去京城。”
  “这……”
  “这是校长对你的重视,本来这事应该由我来做的,但帝国海军司令部必须要有人留守,所以校长决定让你去。”甘永兴笑着拍了下谈仁皓的肩膀,“没有几天的时间了,你要了解的事情还有很多。我们必须要在会议上拿出海军的观点来,当然,这是一个以帝国利益为重的观点,而不是以海军利益为重的观点。”
  谈仁皓不得不接下了这个任务,实际上他也看了出来,甘永兴并没有将他当作威胁,而是将他当作了可造之才。这种锻炼机会是很难得的,可以说,谈仁皓能不能走得更远,能不能从舰队司令官的位置上爬上来,就要看他在这些与舰队作战无关的事务上的表现了。
  “你们两个都抓紧时间吧,除了我们海军的主要观点之外,我们还要知道陆军的观点,当然,严定宇元帅是不会明确告诉我们的,所以就只能靠你们的分析了。”聂人凤站了起来,这是送客的信号,“如果有什么需要,可以直接来找我,当然,你们都有最高的授权,可以接触一切机密文件。抓紧时间,首相可不会给我们多余的时间。”
  两人立即起身告辞,走出聂人凤的办公室之后,谈仁皓才松了口气,这是一个不简单的任务,看来,这几天他是别想有一刻的轻松了。
  “要不要我跟小玉打个电话,也许这几天你都得留在司令部了。”甘永兴开起了玩笑,“不过嘛,忙完之后,你应该有几天空闲时间的,当然,这得看你能不能抓紧时间。”
  谈仁皓苦笑了起来,他可不知道该怎么跟妻子交代呢。
第十六节
陆军的步伐
  谈仁皓中将首先要做的就是分析陆军的作战行动。从太平洋战场的局面来看,趁美国海军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反击之前,南下扫荡西南太平洋的岛屿,并且在澳洲大陆上建立起立足点,这对今后的战争进程有很大的帮助。可南下的关键是陆军能够抽调多少兵力用到这边来,而这又与陆军在其他方向上的作战行动有着直接的关系。
  西北战场仍然是陆军的主战场。在突破了俄军的奥伦堡-阿斯特拉罕防线之后,陆军的突击线路分成了南北两部分。
  南线进攻以攻占伏尔加格勒为主要目标,陆军一共投入了120个师的兵力,其中有24个坦克师与摩步师,集中了3500辆坦克与自行火炮,12000余门火炮,另外陆航还投入了八个师,超过3000架的作战飞机。在这个方向上防御的俄军有100个师的兵力,其中13个坦克师与摩步师,装备了2000余辆坦克与自行火炮,8000余门火炮,以及2500余架作战飞机。
  在兵力对比方面,唐帝国占有绝对的优势,坦克,火炮,作战飞机等重武器的数量超过了俄军两成到五成。但俄军为内线作战,可以凭险防御,还能得到本土居民的支持。唐军的后勤保障线长达上万公里,就算有铁路线,也难以满足前线的物资消耗。换句话说,唐军要想获得作战的胜利就必须要速战速决,不能与俄军打持久战。俄军要获得胜利,就必须要拖住唐军的进攻步伐,利用本土防御,内线作战的优势来抵消掉唐军在兵力上的优势。
  战役在四月上旬打响,唐军进攻部队分成了南北两个集团军群,其中从阿斯特拉罕出发的里海集团军群一直向西突击,并且在四月二十日就攻占了伏尔加顿斯克,切断了俄罗斯北高加索集团军群与伏尔加格勒的联系。接着,两支装甲突击集群开始向罗斯托夫突击,并且在四月底的时候就到达了新切尔卡斯克,控制了罗斯托夫与内地的联系。
  攻打罗斯托夫的战斗进行得很艰难,交战双方都知道这座黑海滨海城市的重要性。如果唐军攻占了罗斯托夫,那么俄军的北高加索集团军群就将彻底被困死在唐军与波斯大军之间,成为瓮中之鳖,随时有被消灭的可能性。唐军的指挥官也很清楚这一点,另外,攻占了罗斯托夫,唐军可以获得从波斯帝国海运过来的物资,并且以此为基地,可以向乌克兰大平原推进,扫荡俄罗斯的粮仓,迫使俄罗斯在冬季的时候投降。
  从五月初开始,交战双方就微弱着罗斯托夫这座城市打了起来,并且都在源源不断的增派兵力。到五月底,唐军已经投入了35个师的兵力,另外还准备了15个师的预备队,留在阿斯特拉罕-埃利斯塔-罗斯托夫防线上的兵力只有12个师,而且全是步兵师。
  俄军北高加索集团军群在五月底发动了数次反击,准备撕开唐军的封锁线,可在波斯军队的牵制下,俄军北高加索集团军群的行动并没有达到目的。在面对只有12个师防御的,长达700公里的防线,俄军的突击数次被击溃。在这条防线上最重要的也许不是那12个师的步兵,而是上千架轰炸机,还有数千门火炮。到六月初,唐军还从围攻罗斯托夫的抽调了两个坦克师前来增援这条防线,被围困在高加索山脉以北的这五十多万俄军基本上失去了突围的可能性。
  罗斯托夫的战斗到六月底都没有结束,交战双方都拼了命的在争夺这座城市。俄军甚至抽调了部分黑海舰队的水兵参加地面战斗,另外还利用黑海舰队的战舰,通过亚速海将部队与给养物资运送到罗斯托夫。在一个多月时间里,俄军向罗斯托夫增援了至少20个师的兵力,而且还准备继续增援。
  在罗斯托夫的战斗还没有结束的时候,从占加拉出发的哈萨克集团军群也开始了进攻。这路进攻部队要晚几日出发,而他们的目标是伏尔加格勒北面的萨拉托夫。该集团军群一共有4个坦克师,3个摩步师,以及22个步兵师,虽然兵力不及里海集团军群,但参战部队都是唐帝国陆军的精锐军团,其中4个坦克师组成的集团指挥官就是古迅雷少将。
  该集团军群的任务是迅速的切断伏尔加格勒与大后方的联系,通过战略大迂回,最终将俄军的伏尔加格勒军群包围起来。因此,该集团军群的最终突击目标应该是戈尔洛夫卡,争取与里海集团军群会师。
  从这个任务上来看,古迅雷拿到的兵力是不够的,4个坦克师也不过就只有800多辆坦克而已,而挡在他面前的俄军至少有上千辆坦克,光是集结在萨拉托夫的俄军就有500多辆坦克。古迅雷唯一能够依靠的就是强大的航空兵。从集团军群突击的那一刻开始,陆军航空兵的支持就无处不在。在向萨拉托夫进军的过程中,有超过一半的俄军坦克是被陆航的轰炸机摧毁的,而不是被古迅雷指挥的坦克摧毁的!
  四月下旬,哈萨克集团军群占领了萨拉托夫,初步完成了对伏尔加格勒的包围行动,防守伏尔加格勒的俄军也开始扩大防御圈,努力挡住唐军装甲集群的进攻,可这种努力在很大的程度上并没有起到作用。当时,唯一能够阻止古迅雷的是部署在乌里杨诺夫斯克的俄军东南方面军,可该军群当时正在与另外一股唐军作战,难以分兵支援伏尔加格勒集团军群。等其反应过来的时候,古迅雷指挥的坦克集群已经杀进了萨拉托夫,随后赶到的唐军步兵只花了不到三天的时间就攻占了伏尔加河上游的这座重镇。
  步兵还在继续围攻城市里的俄军残余部队的时候,古迅雷就让4个坦克师带上了五天的给养,朝着下一个目标出发了。月底,哈萨克集团军群攻占了博古恰尔,控制了顿河上的桥头堡,在这里获得了必要的物资补给之后,军团继续前进,到五月中旬的时候就将战线推进到了戈尔洛夫卡城外,并且在五月底完成了攻占戈尔洛夫卡的行动。
  到此,哈萨克集团军群完成了战略大迂回行动,将俄军伏尔加格勒集团军群从战场里分割了出来。虽然当时守在萨拉托夫到戈尔洛夫卡这条防线上的唐军只有20多个步兵师,可在强大的航空兵以及炮兵的支援下,唐军牢牢的控制住了这条防线。
  古迅雷并没有在戈尔洛夫卡停下脚步,在他知道罗斯托夫的战斗还没有结束之后,立即带上两个坦克师杀了过去,迅速的切断了罗斯托夫与塔甘洛格的公路,随后协助里海集团军群扫荡罗斯托夫。
  到六月底的时候,虽然罗斯托夫的战斗还没有结束,但是俄军已经基本上失去了这座城市。唐军的里海集团军群与哈萨克集团军群正在做调整兵力部署,准备发动对伏尔加格勒的总攻。
  围绕着伏尔加格勒的南线战斗的目的就是要将俄罗斯在高加索北部地区切割出来。完成这一步之后,波斯帝国的大军就能顺利翻过高加索山脉,加入到对俄罗斯的进攻中来,分担一部分作战任务。当然,被围困在这一区域内的上百万俄军完蛋之后,俄罗斯将大伤元气。这也是今后进军俄罗斯腹地的基础。
  北面,以南乌拉尔集团军群为主的进攻行动则主要是在协助伏尔加格勒方向上的作战行动。这路进攻部队有4个坦克师,5个摩步师,以及33个步兵师,其进攻目标就是乌里杨诺夫斯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8/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