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校对)第1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5/735

  “我们有办法做一个大概的判断!”谈仁皓迅速的思考了一阵,然后趴在海图桌上说道,“现在我们的位置已经暴露了,是不是?那么对方的指挥官肯定会立即发动进攻的话,当然,他们必须得在这一海域之内。而美国的指挥官肯定知道我们还有一支更强大的舰队躲在后面,他最多派一半的轰炸机来对付我们,是不是?第16特混舰队有三艘航母,每艘航母出动一半的轰炸机,需要多少时间?”
  郝东觉迟疑了一下,说道:“我们大概需要二十到二十五分钟,他们也许需要至少半个小时吧。”
  “那我们就估计为半个小时。美国轰炸在满载的条件下巡航速度是170节。”谈仁皓站直了身子,“第16特混舰队指挥官在知道我们的具体位置之后,他会用几分钟的时间考虑怎么安排进攻,主要是判断我们的性质,以及需要投入的轰炸机数量。随后,轰炸机起飞需要半个小时,那么,我们可以从敌人的轰炸机到达的时间上来判断这些轰炸机在中途飞行用的时间,也就能够大概算出敌舰队距离我们的距离。这个,也许会有几十海里的误差,但绝不会差到哪里去。第二特混舰队只需要多派出一批护航战斗机,把面撒宽一点,那么找到第16特混舰队的可能性就该很大了!”
  郝东觉立即点了点头,然后也笑了起来。
  “把这消息立即发出去。”谈仁皓长出了口气,然后看了眼航海钟,已经是一点十五分,轰炸机群对第17特混舰队的轰炸也快要结束了。“另外,把南面的战斗机巡逻半径延长到40海里,舰队准备防空作战!”
  电报迅速发出,那几架停放在航母飞行甲板上待命的战斗机也立即起飞。之前执行防空巡逻任务的战斗机正在向舰队南面转移。因为扩大了防空巡逻半径,所以这些战斗机需要花十多分钟的时间才能够到达舰队南面40海里的上空。
  谈仁皓走到了舷窗后面,风暴过去之后的大海上空格外的晴朗,连一丝云层都看不到。这就是大海上的风暴,在风暴期间,天空中全是乌云,连正午的太阳都难以见到。风暴过去之后,仿佛所有的水汽都被带走了一样,天空上没有一朵浮云!对敌人的轰炸机来说,这是再好不过的天气了,视力好的飞行员可以在十多海里外就发现海面上的舰队,同样的,战舰上的了望员也可以看到十多海里外的战机。在雷达没有办法修好的情况下,了望员的眼睛,还有在舰队外围巡逻的那些战斗机就是舰队的“眼睛”了。
  “战斗机正在转移,电报已经发出去了。”郝东觉很快就走了过来,“我还给廖汉翔将军发了一份电报,让他转发给第二特混舰队。现在现在,老雷他们都没有动静,他们会不会……”
  “放心吧,他们会把握住机会的。”谈仁皓其实也有点担心第二特混舰队能否及时的杀到,“在他们参战之前是必须保持无线电静默的,而且还有廖汉翔将军帮我们反复拍发电报,他肯定能收到电报,然后就将赶来支援我们!”
  郝东觉长出了口气:“我也希望这样。对了,轰炸机群正在返航,大概四十分钟后到达舰队上空,要不要让安士乐他们的加快速度返航?”
  谈仁皓微微迟疑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第17特混舰队被干掉了?”
  郝东觉立即给旁边的通信参谋传达了命令,然后说道:“五个甲类目标都遭到了轰炸,确定‘企业’号已经起了大火。我已经联系过海航了,海航的岸基轰炸机正在做出发准备,对第17特混舰队做补充轰炸。”
  “让海航去干吧,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顶着敌人的进攻。”谈仁皓苦笑了一下,现在第一特混舰队就是砧板上的鱼肉。“好了,尽快让舰队做好防空准备,敌机随时都有可能出现,能不能顶住,就要看我们的战斗机,还有高射炮的表现了!”
  实际上,现在谈仁皓与郝东觉能够做的事情也不多了。如果能够逃过一劫的话(机会太渺茫了),那么他们就可以用返航的轰炸机组织一次轰炸。如果逃不过这次的劫难,那他们就必须要把美国舰队的情况发回去,让雷少卿与常荐新去为他们复仇,让第二特混舰队来完成最后的使命!
  战斗打到这个地步,也让谈仁皓有一种无奈的感觉,如果他只需要对付一支美国舰队的话,那他根本就不需要让雷少卿来插手,及时是有三艘航母的美国第16特混舰队!
第八十三节
惹来的危险
  雷少卿这边的情况远没有谈仁皓所预料的那么理想。如果说在这次作战任务中,第一特混舰队就是用来吸引蜜蜂的花朵的话,那么第二特混舰队就是隐藏在花朵后面,张开了蛛网的那只大蜘蛛!
  按照作战要求,第二特混舰队要尽量避免过早暴露,准确的说,是必须要保证不能在美国的主力航母舰队,也就是第16特混舰队出现之前暴露自己。美军在马里亚纳群岛南部的岛屿上有好几个无线电监听站,因此,第二特混舰队在离开了硫黄岛锚泊地之后就一直保持着无线电静默,只接受信号,不发射信号。如果有什么需要与外界联系的话,就派遣飞机到附近的岛屿上去,用岛屿上的无线电台与后方联系。虽然这种方式很麻烦,但是在当时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了。
  所有的问题都是由那场突然到来的风暴引起的,风暴对当时在战区活动的四支舰队都带来了负面影响。第二特混舰队在进入战区之后,旗舰上的通信天线就遭到了破坏,其他两艘航母上的天线也都出了问题。当然,如同雷达等这类脆弱的外部电子设备就更难免了。更糟糕的是,“珠江”号航母的二号弹射器(右侧,左侧为一号弹射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零件没有固定好,在航母剧烈的摇晃中出了问题。要修复弹射器的话,就必须要备用零件,而当时航母上没有这个极为重要的备用零件,只有硫黄岛锚泊地有储备。换句话说,就算派飞机立即去取来,也不可能在五日上午修复这部坏了的弹射器了。
  还有很多问题都无法解决,也都困扰着雷少卿与常荐新。比如,风暴的雷雨天气严重干扰了舰队与外界的联系(接受信号)。结果,在第一特混舰队向东航行的时候,廖汉翔前后两次发出的电报都没有被第二特混舰队收到,因此,第二特混舰队也就没有按照新的航线前进,仍然在阿拉马甘岛与古关岛东部海域活动。而且当时旗舰上的天线已经被损坏,电台是不可能收到廖汉翔发来的消息的。
  风暴向东移动,这对第二特混舰队来说是好事。在五日八点半左右,舰队所在海域的风浪就平静了很多。雷少卿立即派了一架飞机返回阿拉马甘岛,去取来了几件修复天线用的备件,另外还派了一架飞机立即返回硫黄岛(中途需要在亚松森岛机场降落加油,这耽搁了不少的时间),去把修复弹射器的零件带回来。直到这个时候,雷少卿仍然不知道,第一特混舰队已经东去,而且美国的第17特混舰队已经出现在了他们的南面(距离大概180海里)。
  九点三十分,派往阿拉马甘岛的那架飞机回来了,除了将修复天线需要的几样零件带回来之外,还带来了一条极为重要的消息,那就是,第一特混舰队已经在几个小时前向东航行了。此时,第一特混舰队与第二特混舰队的直线距离不是120海里,也不是150海里,而是足足220海里。而且他们与美国的第16特混舰队也不在一条直线上,第二特混舰队的位置向西偏了至少80海里!
  在这个节骨眼上,雷少卿没有迟疑,立即下令舰队加速向西南方向航行,缩短与第一特混舰队之间的距离,并且尽快做好战斗准备。因为“珠江”号航母只有一部弹射器可以使用,所以此时舰队里实际上只有两艘半航母的战斗力(唐帝国海军的舰载机的重量都不小,如果没有弹射器的话,就很难起飞)。可两艘半航母的战斗力也不能小看,比第一特混舰队还是要强一些吧,要摧毁美国第16特混舰队也不是问题。
  实际上已经可以看得出来了,此时雷少卿如果要追上这80海里的话,需要大概两个小时四十分钟,而两个小时四十分钟之后就是十二点过了,而斯普鲁恩斯派出的侦察机将在此后半个小时出发,四架侦察机可以覆盖至少40海里的宽度,第二特混舰队正是朝着这四架侦察机的航线而去的!
  战场上的情况很快就复杂了起来。十一点的时候,雷少卿也收到了美国第17特混舰队出现的消息。这让他大吃一惊,美国舰队的炮口就快要顶到他的脊梁上来了。还好,距离至少还有一百多海里,而且第一特混舰队很快就发来了消息,他们将负担对第17特混舰队的轰炸行动,要第二特混舰队做好出发的准备。
  雷少卿在十一点二十分的时候安排了侦察机。从三艘航母上起飞的侦察机主要搜索舰队东部与东北部海域。此时,雷少卿并不知道美国第16特混舰队的位置(谈仁皓在这个时候也认为第16特混舰队在他们的东北方向上),所以侦察的重点是在东北方向上,而不是南面,或者东南面。
  雷少卿也一直在关注着南面的战斗。可第一特混舰队与第一航空联队用的联系频道与第二特混舰队的频道不一样(当时的无线电通信技术还不发达,无线电通信的容量不够,因此不同的部队用的频道是不一样的),雷少卿也就只能从第一特混舰队发来的电报,还有廖汉翔那边转发来的电报中了解前线的战斗情况了。
  第17特混舰队倒霉是肯定的,雷少卿很清楚谈仁皓的狠辣手段,就算为了四艘战列舰,谈仁皓都会拼尽全力,将所有的轰炸机都派出去,更别说那里面还有一艘航母。雷少卿更清楚第一航空联队那些尖子飞行员的能力。虽然当初如同邓子超,张鼐鼎,杨士洪这些顶尖级的飞行员都被他挖到了第二特混舰队来,但秋耿波,章志涛,杨勤凯这些飞行员也是非常优秀的,之前有邓子超等一批大队长压着,他们没有多少绽露头角的机会,而现在他们都成了大队长,自然是更上一层楼了。这点,从“第一次马里亚纳海战”中这些飞行员的表现就能看得出来,在他们的轰炸下,弗莱彻指挥的第17特混舰队连还手的能力都没有。现在又遭遇了第17特混舰队,相信那些飞行员也绝不会手软吧!
  唯一让雷少卿担心的就是一直没有露头的第16特混舰队。他也拿到了第16特混舰队新任司令官斯普鲁恩斯少将的个人简介,而且与谈仁皓一样,都觉得这个对手的年纪虽然大了一点,而且其服役记录并不那么优越,但是其在学院里的那几年时间肯定让他接触到了很多先进的战术思想,特别是海军航空作战的战术思想,因为那几年正是航母派与战舰派争论最激烈的几年。既然哈尔西向尼米兹推荐这个五十多岁的少将,那就足以说明此人有指挥航母舰队作战的能力,而且还是哈尔西所欣赏的能力!
  那么,第16特混舰队到底在哪?这也是雷少卿与常荐新两人的疑问,找不到敌人那就无法打击敌人。到一点左右,雷少卿有点沉不住气了,向东方与东北方向上飞行的侦察机已经出发了一个小时四十分钟,飞行距离超过了250海里,正在向300海里的最大侦察半径上飞行。美国的舰载轰炸机的打击半径最多250海里,可到现在仍然没有任何一架侦察机发来消息,也就是说,美国舰队出现在其东北方向上的可能性少之又少!
  十多分钟后,当雷少卿收到了谈仁皓发来的电报时,这下他也醒悟了过来。美国第16特混舰队不在他们的东北方,而是在东南或者南方!随即又是第二封电报发来,雷少卿立即安排了十二架侦察机(全是由“鱼鹰”轰炸机临时充当的侦察机)起飞,向东南与南方搜索。可问题是,此时第二特混舰队距离第一特混舰队大概还有180海里,而距离美国第16特混舰队大概有320海里,而雷少卿设定的侦察半径是300海里!
  可以说,在当时的战场上,交战双方的主力舰队都藏了起来,而且都在努力的寻找对方的主力舰队,首先打起来的都是双方用来牺牲的舰队。这种局面对双方来说都是比较公平的,毕竟在主力舰队暴露之前,没有任何人敢肯定胜利属于谁。
  斯普鲁恩斯让舰队北上,就是为了抓住攻击唐帝国海军第二特混舰队的机会,这个决定本身是没有任何错误的,如果错过了打掉第二特混舰队的机会,那么美国海军仍然无法夺取马里亚纳群岛的制海权,也就无法扭转战局。而他也不知道,第16特混舰队原本可以呆在一个相对安全的海域,唐帝国第一特混舰队在遭受打击之前是无法对其构成威胁的,甚至连侦察机都派不出来,而唐帝国第二特混舰队还远在300多海里之外,他完全可以先集中力量干掉第一特混舰队,然后寻机再与第二特混舰队决战。可斯普鲁恩斯要的是完全的胜利,彻底的胜利,而且他并不知道唐帝国的两支特混舰队已经拉开了距离,所以他保留了部分力量,一来做备用的打击部队,二来可以对付唐帝国第二特混舰队。更让他想不到的是,他为了抓住打击第二特混舰队的机会,结果,第16特混舰队正在迎着第二特混舰队侦察机前来的方向前进!
  双方的侦察机几乎是在迎头对进,只是美国的侦察机提前起飞数十分钟。到这个时候,这场海战的胜负仍然没有确定,因为双方的主力舰队都没有暴露,在第17特混舰队遭殃之后不久,美国的轰炸机也将到达第一特混舰队上空。转折也就在这个时候产生了!
  一百五十海里的距离,对轰炸机来说,大概不到一个小时的飞行航程(满载时的巡航速度)而已。美国机群是在一点左右离开舰队的,当他们到达第一特混舰队上空的时候,差五分钟到两点。而且,这批美国轰炸机还飞偏了方向,是一架前出的战斗机发现了第一特混舰队,然后立即召唤了轰炸机群。因此,美国轰炸机实际上是从第一特混舰队的东面,而不是东南面进入的!
  “立即调遣所有的战斗机过去,我们还有没有战斗机了?”
  郝东觉摇了摇头,舰队里所有的战斗机都已经起飞了,而且第一批起飞的战斗机也就只剩下了空战的燃料。
  “那就让他们尽量拦截,拦不下来的,交给防空战舰!”谈仁皓也知道现在舰队的情况,“返航的机群在哪?”
  “已经快到了,我才联系了安士乐,他率领的护航战斗机已经转向,争取赶在美军轰炸机之前到达舰队上空!”
  谈仁皓没有再说什么,现在能做的都做了。他快步走到了海图桌旁,在海图桌上看了一会,说道:“美国舰队距离我们的距离在120海里到180海里之间!”
  “我也算出来了,应该在这个距离范围之内!”
  “但现在美国的轰炸机是从东面到来的,为什么?”谈仁皓看了郝东觉一眼。
  “我们没有发现他们的侦察机,美国的指挥官肯定是根据大概的位置派出轰炸机的!”郝东觉也考虑到了这一点,“他们的运气太好了,尽然撞了上来,也许轰炸线路偏了不少,但他们肯定就在我们南面,更有可能是东南面的海域上,而不是东面的海域上!”
  谈仁皓微微点了点头。“立即把消息发出去,告诉雷少卿,敌舰队就在我们的东南面或者南面,横向宽度大概80海里左右,让他们立即派出轰炸机!”
  消息很快就发了出去,而美军的轰炸机也很快就到了第一特混舰队上空。斯普鲁恩斯派出的那三十多架护航战斗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虽然“隼”做了最大的努力,可“海盗”的性能并不比“隼”差多少,在双方战斗机恶战的时候,美军的轰炸机已经杀了过来,并且朝着“长江”号扑上来了!
第八十四节
危急时的抉择
  收到第一特混舰队时,雷少卿与常荐新都犹豫了。他们不是在怀疑谈仁皓的判断,而是有自己的难处!
  如果谈仁皓的判断是正确的话,那么现在第二特混舰队距离美国第16特混舰队大概有300到360海里!如果以330海里的平均距离计算,这已经超过了舰载轰炸机的极限打击范围。就算是300海里,可横向80海里的误差,就算以40海里为半径搜索,轰炸机在找到美国舰队之前就已经用光了一半的燃料,根本就不可能返航,也不可能到岛屿上降落(这一海域距离最近的岛屿机场有500多海里)。换句话说,如果现在发动攻击,那么所有的轰炸机就有去无回了,而航母失去了轰炸机的话,那就连一艘驱逐舰都不如!
  “舰队最好转向,一个小时之后,我们派出轰炸机。”常荐新在海图上标出了一条新航线,“而且我们的侦察机在四十分钟之后,我们的侦察机就可以到达这一海域,也许发现美国舰队的机会并不高,可总有那么点机会吧,如果侦察机没有发来消息,我们就按照仁皓提供的消息派出轰炸机!”
  雷少卿微微点了点头。“现在,要不要派战斗机去支援第一特混舰队?”
  这下,常荐新沉默了,他看了一眼电报内容。电报中只提到了第一特混舰队遭到美国特混舰队轰炸机的袭击,以及从此判断出的美国特混舰队的大概位置,而没有提到有多少轰炸机在袭击第一特混舰队。显然,现在派战斗机过去是不可能拦截第一波美国轰炸机的。可美国特混舰队很有可能派出了第二波轰炸机,而第二波轰炸机机一般会晚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到达(当然,如果连续出动,那就不一样了),如果此时第二特混舰队派出战斗机的话,就很有希望帮助第一特混舰队拦截美国的第二波轰炸机!
  “应该这么做,我们不能看着第一特混舰队完蛋!”常荐新一边说着,一边朝雷少卿看去,做决定的人应该是雷少卿。
  “司令,参谋长,我们不应该怎么做!”
  雷少卿与常荐新都是一惊,然后朝那个叫黄晓天的中校看去。黄晓天现在是第二特混航空作战参谋,他是由郝东觉介绍来的。之前,他在第一特混舰队(当时还是谈仁皓任司令)当一名普通的参谋,主要就是跟着郝东觉负责航空作战方面的事情。在谈仁皓离开了第一特混舰队之后,郝东觉推荐他去了新成立的第二特混舰队,并且在第二特混航空作战参谋部里担任一名高级参谋。在“第一次马里亚纳海战”中,他的上级,也就是舰队上一任航空作战参谋负伤,他才被提拔了起来,担任了航空作战参谋。可以说,在航母特混舰队里,航空作战参谋的地位就等同于以前的作战参谋,仅在舰队司令与参谋长之下。一般,航空作战参谋是上校军衔,可黄晓天因为服役年限太短,而且几次提拔都是因为其上司离任而获得的(晋升军衔最重要的是战功),因此他现在还只是个中校,而不是上校。
  “中校,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我们能见死不救吗?”常荐新立即瞪了黄晓天一眼。虽然常荐新是舰队参谋长,但是说白了,他就是舰队里最高级的参谋,其本质就是参谋,而不是司令官。因此,常荐新绝对不希望有任何人来影响他与司令官的关系,就算这个司令官是他的好兄弟。
  雷少卿压了压手,挡在了常荐新与黄晓天的中间,然后对中校参谋说道:“给我一个理由,我就可以采纳你的意见!”
  “司令官,理由不止一个!”黄晓天红着一张脸,显得有点激动,“第一,这次的作战任务本身就很有可能牺牲第一特混舰队。第二,我们的任务是去干掉第16特混舰队,如果派遣战斗机的话,不但会暴露我们的存在,而且还将分散舰队有限的战斗机数量。第三,谈将军没有在电报中提到美国轰炸机群的规模,肯定就是不想我们分心,要我们集中力量打击第16特混舰队。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们必须要完成这个任务,如果为了支援第一特混舰队而错过了歼灭第16特混舰队的机会,那么第一特混舰队的牺牲就白费了,将变得毫无意义。”
  雷少卿与常荐新相互看了一眼,这几个理由都有足够的分量,可他们能够看到谈仁皓与郝东觉遭受轰炸,而见死不救吗?
  “司令官,参谋长……”黄晓天迟疑了一下,然后坚定的说道,“谈将军他们肯定吉人天象,绝不会有事的,现在我们应该立即组织进攻,把轰炸机群派出去!”
  “可距离太远了,我们的轰炸机根本就无法返航!”常荐新立即激动了起来。
  “那就不用返航,让飞行员集中在预定海域跳伞,我们派遣水上飞机去营救。另外,情况也许有变化!”
  雷少卿微微皱了下眉毛,问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司令官,我觉得,美国第16特混舰队距离我们并没有那么远!”黄晓天迅速的在海图上描绘出了几条弧线。“我仔细看过谈将军发来的电报,从谈将军这几封电报来看,他们判断第16特混舰队应该在第17特混舰队的后面,这是整个判断的基础。现在,第一特混舰队遭到了轰炸,那么毫无疑问的,第16特混舰队就在南面的某个地方。”
  “对,我们也这么认为,可距离我们很远。”
  “也许几个小时前是,现在却不一定了。”黄晓天由在海图上描绘出了一条直线,“美国特混舰队的指挥官很快就找到了第一特混舰队,也许不是找到的,而是蒙到的,因为他们的轰炸机是从东面飞过来的,因此轰炸机的航线并不是直接指向第一特混舰队。既然对方敢于在没有明确知道第一特混舰队的位置时就派出轰炸机,那么他们肯定会猜测我们在第一特混舰队的后面。如果可以的话,他绝对会派出侦察机,并且估计我们之间的距离在300海里左右。这样,第16特混舰队必须要北上,不然,他们的轰炸机飞不过来。如果第16特混舰队在三个小时,甚至是两个小时前北上的话,那么,现在他们就已经在我们的打击范围之内了!”
  雷少卿与常荐新这下都迟疑了,这个分析有一定的道理,但没有任何的证据支持,他们难道要凭一名中校参谋的分析做出决定胜负的判断?
  黄晓天也沉默了下来,他以前在舰队里的表现并不突出。在谈仁皓指挥第一特混舰队作战的时候,他跟着郝东觉干,大部分的航空作战知识都是从郝东觉那里学来的,可同样的,郝东觉的光芒遮盖了他,让他一直没有表现的机会。好不容易到了第二特混舰队,可结果,第二特混舰队并没有几次对海作战的实战行动。早在“菲律宾海战”的时候,他就判断美国航母在马里亚纳群岛中部海域活动,可当时第二特混舰队受制于海军司令部的命令,没有敢于过于靠近马里亚纳群岛中部海域,也就错过了这个机会。到了“第一次马里亚纳海战”时,黄晓天曾经提醒过常荐新,美国舰队有可能出现在他们的东面(实际是东北面,但偏差并不是很大),可当时舰队必须要赶着南下,所以黄晓天的这个意见并没有引起重视(当时他还不是航空作战参谋,话语权也就不是太强了)。
  “也许中校的话有道理!”雷少卿首先打破了沉默,“中校,我们的轰炸机什么时候能够出发?”
  “十分钟之内,轰炸机就可以起飞!”见到司令官采纳了自己的意见,黄晓天立即兴奋了起来。
  “准备出发,按照谈仁皓将军的意思安排轰炸任务!”雷少卿点了点头,同时长出了口气,“中校,这次就看你的了!”
  黄晓天只用了五分钟来完成出发前的简报工作。飞行员在出发前听取简报的主要内容只有两个。一是敌舰队的情况,即敌舰队的规模,有多少航母,多少护航战舰,主要攻击那些航母,各轰炸机部队(一般以小队,或者是组为基本单位)的首要目标是哪艘战舰,次要目标是哪艘战舰,第三目标是哪艘战舰(一般也就安排三个目标,多了,飞行员也记不住)。这样,就可以避免重复轰炸,将能够投送的有限的弹药的威力发挥到最大限度。这个工作其实早就分派下去了,第16特混舰队那三艘航母的情况,以及护航战舰的规模,情况早就告诉了飞行员。其次就是飞行线路,敌舰队可能出现的海域。这是引导轰炸机前进的基本信息,比敌舰队的规模还要重要。黄晓天也只需要介绍这一情况,而这根本就花不了几分钟的时间(如果情况紧急,甚至可以先让轰炸机起飞,然后用无线电将情况告诉给领队的几名飞行员)。
  两点二十分(此时飞行员还在听取简报),第一架轰炸机就被拖到了弹射器上,两分钟后,飞行员来到了飞行甲板上,二十五分,第一架“翠鸟”离开了“黄河”号航母的飞行甲板,十分钟之内,三艘航母上的两个“翠鸟”俯冲轰炸机小队(“珠江”号只派出了一个小队)全部升空。三十六分,第一架“鱼鹰”离开了“淮河”号的飞行甲板。四十八分,为轰炸机护航的“隼”式战斗机也开始陆续升空。机群在三点十分左右离开了舰队上空,开始南偏东大概15度的方向飞去。
  看到机群离开,雷少卿长出了口气,如果这次攻击能够成功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如果不能成功,“珠江”号上还有三分之二的轰炸机没有起飞,另外两艘航母上也有三分之一的轰炸机还没有派出去,舰队还可以组织第二波轰炸机群!
  “司令官,敌机,敌侦察机!”
  防空警报几乎与参谋军官的喊叫声同时响起,当雷少卿冲到舷窗旁,抬头朝天空上看去的时候,那架美军的侦察机已经拖着尾烟朝海面上坠落了下来。
  “敌机是从西北方向飞来的,我们的战斗机在东南方向上巡逻,所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5/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