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校对)第1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3/735

  “在哪?”郝东觉只扫了一眼电报。
  谈仁皓在海图上指了一下。“大概在这一范围之内,现在只能够确定大概的范围,而没有办法确认敌舰队的精确地点。”
  郝东觉再看了一眼电文。“十五分钟前发现的?”
  谈仁皓点了点头,说道:“我们有三架侦察机朝这个方向飞行,或者是在附近活动。”
  “那要不要派新的侦察机过去?”郝东觉迟疑了一下,又说道,“或者是联络这三架侦察机,让他们立即扩大搜索范围?”
  这下,谈仁皓迟疑了。那个电波信号是从舰队西南大概150海里的地方发出来的,现在能够判断出的只是美国海军的军用电台,当然,能够在这里发射出信号的电台肯定都在战舰上。问题上,信号只出现了一次,而且很短暂。那么,这有没有可能是一艘美国潜艇在上浮后发出的信号呢?这个可能是肯定存在的。现在,朝这个方向飞过去的侦察机已经到了250海里的最大飞行半径上,而且还将执行半个小时的横向侦察巡逻任务,也许它们在返航的时候会发现美国舰队,但那也是一个多小时之后的事情了,一个多小时,足够决定舰队的生死了!可现在的问题是,舰队没有了多余的侦察机,派遣轰炸机过去也需要花一个多小时,如果联系附近的侦察机的话,那么至少需要等待半个小时(侦察机以最快的速度返回),而且,舰队的位置肯定会暴露!
  在谈仁皓思考问题的时候,郝东觉没有插嘴。这是两人之间的默契。郝东觉可以向谈仁皓提供参考意见,而且很多时候,他的意见会被采纳。在关键时刻,谈仁皓是不希望别人来干扰他的思维的,更不希望受到别人的左右。这也算得上是帝国海军舰队司令官的一大特色吧,有点个性的舰队司令官都不会在重大问题上受到参谋长的左右,而帝国舰队司令官都多多少少有点个性。
  “立即联系侦察机,让他们返回,搜寻无线电信号出现的海域!”谈仁皓从思考问题到做出决定,只花了不到三分钟的时间,“另外,轰炸机群立即出发,安排两个小队的护航战斗机,尽量把轰炸机都派出去!”
  “都派出去?”
  “对,暂时不考虑下一步作战!”谈仁皓看了搭档一眼,“准备联系廖汉翔将军,同时联系第二特混舰队,告诉雷少卿,我们已经与美国舰队有了接触,正在发动攻击,有可能是做诱饵的第17特混舰队,第16特混舰队下落不明,但很快就会有消息的,让他们立即做好攻击准备!”
  郝东觉长出了口气,谈仁皓开始孤注一掷的发动攻击了。
  “轰炸机群起飞之后,立即把所有的战斗机都放出去,重点是东北,以及南面这两个方向!”谈仁皓在海图上标出了防空战斗机的重点巡逻范围,“接下来这几个小时,就将决定这场海战的胜负了!”
  舰队里立即忙碌了起来,决战的时刻就要到来了!
第七十九节
冷静的指挥官
  “约克城”号上的官兵没有辜负斯普鲁恩斯,在风暴过去后四个多小时,被狂风刮坏的航母首飞行甲板就被修复了。仅仅是修复,为了让战机能够起飞,美军只是将损坏的甲板勉强安装了回去,而不是按照标准的方式进行加固!
  八点半,也就在风暴刚过去,“约克城”号的维修工作还没有完成的时候,斯普鲁恩斯就急不可耐的让“大黄蜂”号与“萨拉托加”号上的侦察机起飞了。按照斯普鲁恩斯之前的部署,应该派遣三艘航母,一共36架侦察机(三艘航母都有一支12架侦察轰炸机的中队)执行侦察任务,可“约克城”号的飞行甲板出现了问题,飞机根本就无法起飞,结果就只能让另外两艘航母上的24架侦察机首先起飞,“约克城”号的12架侦察机则等航母飞行甲板修好之后再出发。
  斯普鲁恩斯亲自制订了侦察计划,在他在登上了“大黄蜂”号航母时就一直在考虑这次的作战行动。在他看来,最有用的资料就是那一大叠的,关于唐帝国海军第一特混舰队司令官的人事报告。这份情报是怎么弄来的,斯普鲁恩斯并不关心,他关心的只是这个对手。
  对于谈仁皓这个唐帝国海军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海军少将(指晋升为少将时的年龄),斯普鲁恩斯只能感叹,他在谈仁皓这个年纪的时候,还只是个上尉驱逐舰舰长呢。可他一点都不敢小看这个年轻的对手,只需要看看此人之前指挥的那几场极为漂亮的海战,斯普鲁恩斯都将他放在了头号敌人的位置上。
  斯普鲁恩斯对日本海军是有一定了解的,当年他在远东舰队(美国派往西太平洋地区的舰队)服役的时候就与很多日本海军的将领有所接触。南云与山口是日本海军中对航母战术最为了解的两名将领,结果,这两人都败在了唐帝国海军一个刚刚窜升起来,仅仅只有几年服役经历的年轻人手里,而且败得多很惨!
  斯普鲁恩斯对弗莱彻也很了解,同在太平洋舰队服役,虽然斯普鲁恩斯觉得弗莱彻有点“娘娘腔”,可弗莱彻也是一名优秀的海军将领,对航母战术也比较了解,在“菲律宾海战”中也有不错的表现。结果,刚遇上这个叫谈仁皓的唐帝国少将就栽了跟头,而且是大跟头,差点连小命都丢了。
  对于这样一个对手,斯普鲁恩斯不敢有任何大意轻敌的想法,他仔细的研究了谈仁皓指挥那几场战斗的资料,接着就发现了一点,这名唐帝国的海军少将特别有冒险精神,每到关键时刻,总能拿出一些别人所想不到的办法来。比如,在打第17特混舰队的时候,谁会想到他敢将航母舰队开到美军基地的眼皮子底下来,然后出其不意的发动攻击,接着掉头就离开战场,根本就不给对手任何还击的机会呢?
  问题也就在这里,斯普鲁恩斯觉得这个年轻的唐帝国海军少将与哈尔西有点相似。哈尔西也是一打起仗来就胆大包天,根本不把危险当作危险。这是好事,可同时太鲁莽的话,那就是坏事了。本来第16特混舰队可以在“第一次马里亚纳海战”中获得更大的战果,可哈尔西太冒险了,结果舰队遭到了重创。
  此时,唐帝国第一特混舰队仍然在马里亚纳群岛附近海域活动,而且有迹象表明,唐帝国第二特混舰队已经恢复了战斗力,三艘航母的维修在三月底就已经完成,那么第二特混舰队就很有可能开赴战场。斯普鲁恩斯手里也有一份第二特混舰队司令官雷少卿的情报,他知道现在两支特混舰队的司令官以前是搭档,雷是谈的副手,做的舰队参谋长,后来在谈去战区参谋部担任参谋长(美国的情报部门并不知道谈仁皓当年导演了对日战略大轰炸)之后,雷就被提拔了起来,担任了舰队司令官。
  以这两人之间的关系,斯普鲁恩斯很直接的判断,谈是这次战役的总指挥,而雷则必须要听从谈的指挥。也就是说,唐帝国的两支舰队实际上都由谈一个人指挥。也许,这两支舰队会分开行动(航母数量过多的话,很容易引起指挥上的混乱),但谈是总指挥。而按照谈的性格以及指挥特点,他很有可能把第一特混舰队放在前面,用来做挡箭牌,而更强大的第二特混舰队就埋伏在附近的某个地方,承担主要的打击任务!
  在侦察机开始起飞的时候,斯普鲁恩斯还站在海图前,上面标着几个点,那是部署在塞班岛上的远程水上侦察机在风暴来临之前发来的电报。那架溜出了唐帝国战斗机防空拦截范围的水上侦察机在风暴来临之前的半个小时发现了唐帝国的一支舰队。虽然电报上语焉不详,但那肯定是一支庞大的舰队,因为里面提到了航母!而舰队的位置就在塞班岛东北大概250海里处。而这里正好是风暴的中心区!
  他们在风暴区干嘛?这是斯普鲁恩斯的第一个疑问,就他所知,唐帝国现役的两级航母都是开放式机库,开放式舰艏(实际上,两种航母在大修的时候都针对在西太平洋上作战时暴露出来的问题,改为了封闭式舰艏,但仍然采用开放式机库),航母的适航能力并不强,很容易遭到风暴的破坏。将航母留在风暴区显然不是一个好主意!那他们肯定会转移巡逻海域,哪会在哪?
  外面,侦察机正在一架接一架的起飞,航母的飞行甲板上已经热闹了起来,参谋军官也在忙碌着。斯普鲁恩斯仍然站在海图前,右手撑着下巴,眯着双眼,不断的思考着。这就如同高手下棋一样,如果错了一招,那就满盘皆输了!
  “报告将军,才收到的电报,第17特混舰队发来的!”
  “第17特混舰队?”斯普鲁恩斯一惊,“谁让他们发出电报的?”
  参谋一脸的无辜,他是收电报的,又不是发电报的!
  斯普鲁恩斯迅速的平静了下来,他看了眼手表,十点五十分,天气已经大为好转,风暴离得更远了。当他看完电报内容时,这下都不得不“佩服”第17特混舰队指挥官金凯德少将。没有发现唐帝国舰队是很正常的,但也没有必要发出电报!
  “将军,要回电吗?”参谋军官还在等着命令。
  “不,暂时不要回电!”斯普鲁恩斯转过了身来,对着海图问道,“现在第17特混舰队的位置在哪?”
  参谋军官立即在海图上标出了第17特混舰队的具体位置。
  “该死的!”斯普鲁恩斯轻声咒骂了一句。
  第17特混舰队已经杀到了之前发现唐帝国海军舰队的那片海域,也就是说,其距离塞班岛大概250海里,距离阿格里汉岛200海里,而唐帝国在阿格里汉岛上部署了上千架的作战飞机,这些飞机足够将第17特混舰队给淹没了!
  “将军……”
  斯普鲁恩斯压了压手,他最讨厌在思考的时候有人来打扰他,这一点与谈仁皓很相似,也许每一个舰队指挥官都有点独断吧。
  第17特混舰队一直在按照计划行动,可问题是,金凯德万万不该发出这份询问电报。唐帝国在已经占领了的岛屿上安装了十多座无线电监听站。之前,日本海军数度遭到惨败,都因为其舰队的位置暴露。在电子技术方面,唐帝国走在了所有国家的前面。第17特混舰队发出的无线电信号肯定被截获了,通过三角测算法,至少可以大概的判断电波发出的海域,而侦察机肯定很快就到,只要第17特混舰队的位置暴露了,那么仅第一特混舰队的轰炸机就足够将其干掉。
  “现在风暴中心转移到哪了,影响范围有多大?”
  “这里,影响范围已经缩小到了200海里。”
  斯普鲁恩斯看着参谋标出了风暴中心,以及对航母正常使用的影响范围。他的眉头又皱了起来,如果第一特混舰队没有东进或者向西航行的话,那么就还在风暴的影响范围之内。另外,阿格里汉岛以及其他几座岛屿上的唐帝国轰炸机应该还没有起飞。
  “将军,我们要回电吗?”通信参谋还在问这个问题。
  “不用,”斯普鲁恩斯摇了摇手,“我们还能不能派出侦察机?”
  “如果再派遣侦察机的话,必然会影响到舰队的打击力量,而且‘约克城’号就快要修好了。”
  “大概什么时候可以让飞机起飞?”斯普鲁恩斯转过了身来,朝航空作战参谋看去。
  “十二点半之前,航母就可以派出飞机。”
  少将点了点头,沉思了一阵,说道:“那么,等‘约克城’号修好之后,立即让侦察机做好起飞准备。也许,我们的对手就埋伏在附近的某片海域!”
  第一特混舰队旗舰“长江”号航母上,谈仁皓看着一架接一架的轰炸机离开了飞行甲板。强大的风暴已经导致数十架战机受损,虽然航空勤务人员已经抢修好了十多架,但仍然有二十多架战机无法起飞。与以往一样,俯冲轰炸机首先起飞,然后是鱼雷轰炸机,最后是护航的战斗机。因为侦察机的报告还没有回来,双方舰队的距离大概就150海里左右,轰炸机完全不需要为燃料的事情而担心。机群在完成起飞之后,首先在舰队上空编队。
  “司令官,侦察机的报告,发现敌航母一艘,主力舰数艘,还有其他各类战舰十多艘,正在朝西北方向快速前进。”
  谈仁皓立即接过了电报,一份完整的电报,他将电报递给了郝东觉,然后说道:“立即告诉侦察机飞行员,该他们去打猎了!”
  郝东觉没有任何迟疑,立即就让航空作战参谋把消息发给了几名航空部队的大队长。
  “联系廖汉翔将军,以及第二特混舰队。”谈仁皓摸出香烟,动作麻利的划燃了火柴,“另外一条鲨鱼肯定就在附近,现在我们把它引出来。尽快让防空战斗机起飞,都挂上副油箱,能不能活下来,就要看他们的表现了!”
  航母上再次忙碌了起来,才送走了轰炸机群的航空勤务人员又忙着给战斗机补充燃料,弹药,挂上副油箱。这些都是重体力活,这些航空勤务人员也都是强壮的汉子,就算以前不是,也早就被锻炼出来了。要准备好三十多架战斗机的起飞工作,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时,航母上还有很多地方出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修补。勉强放出了轰炸机之后,原本应该先修补航母的,可现在却要放出战斗机,也真够那些航空勤务人员,以及舰队的官兵受的了。
  第一架防空战斗机是在十一点五十分起飞的,而轰炸机出发的时间是十一点三十五分,中间间隔了二十分钟。这些防空战斗机都挂着大型副油箱,在保留半个小时的作战用油,以及十五分钟的返航用油之外,这些战斗机可以以巡航速度在舰队上空巡逻至少三个小时,而三个小时后,轰炸机群就应该回来了,到时候就有了新的战斗机。这也算是战斗机大航程带来的一点好处吧。
  最后一架战斗机在十二点过三分起飞,一共有33架战斗机升空,“长江”号上起飞了18架。战斗机起飞用的时间比以往多了几分钟,但这不是勤务人员的效率降低了,而是航母本身的问题限制了出动速度。
  谈仁皓看了一眼手表。“轰炸机也应该快到美国舰队上空了吧?”
  “差不多快到了。”郝东觉也在估算时间,“希望这份惊喜能够让美国佬大吃一惊吧!”
  谈仁皓摇着头笑了起来,然后才长出了口气。他已经把第一特混舰队的所有赌本押上去了,接下来,就要看雷少卿他们的动作了!
第八十节
倒霉的编号
  如果美国海军也迷信的话,那么“17”这个数字就肯定不是个吉利数字。“菲律宾海战”中,第17特混舰队的“约克城”号就遭到了重创,被迫返回美国西海岸,在船坞里躺了近三个月(相对而言,原本计划维修至少四个月的“萨拉托加”号航母实际上也只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就修好了)。接着,在“第一次马里亚纳海战”中,第17特混舰队全军覆没,两艘航母全完蛋了。
  当金凯德少将登上“企业”号航母的时候就有一种不太好的预感,这支被重新授予了“17”编号的舰队会不会还像以前那么倒霉呢?这不是运气,而是由任务决定的。当金凯德知道他们的任务就是去“捅马蜂窝”的时候,也就知道,第17特混舰队的运气绝不会好到哪里去。
  与斯普鲁恩斯指挥的第16特混舰队不一样,第17特混舰队的核心是四艘战列舰,而不是航母。从根本上讲,金凯德更喜欢战列舰,在他三十多年的服役生涯中,在战列舰上的时间超过了一半。可问题是,现在的海战已经不是由战列舰来主宰了,航母才是真正的海上霸主。舰队只有一艘航母,虽然这艘航母上载了90架战斗机(“企业”号被编入了第17特混舰队,其航空兵配制完全改变,除了12架侦察机之外,就只有90架F4U战斗机,没有携带轰炸机,而其任务就是舰队防空),但是90架战斗机有多少用?因为受到航母载机出动能力的限制,一次最多起飞三十多架战斗机,而且,这些战斗机还不见得是唐帝国战斗机的对手!
  舰队出发之后,金凯德也收到了几份情报。唐帝国第一特混舰队已经出现在了塞班岛东北海域,而且还派出了轰炸机为登陆塞班岛的唐军陆战队提供火力支援。那架水上飞机还送来了第一特混舰队具体位置的情报(可惜的是,因为天气恶劣,而且第一特混舰队的雷达没有开机,因此没有发现这架美军的侦察机)。金凯德立即下令舰队加速,并且在赶赴战场的途中,重新修订了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制订的作战计划。
  在风暴来临之前,“企业”号派出的战斗机击落了一架唐帝国的侦察机。金凯德并没有感到紧张,战斗机是在三十多海里外拦截下这架唐帝国的远程侦察机的,当时海面上空的能见度不到五海里,因此这架侦察机不可能发现舰队。金凯德并没有因此而修改舰队的航向与速度,他仍然在按照计划前进。
  按照金凯德的计划,第17特混舰队将在天亮之后到达唐帝国第一特混舰队活动的海域,而这时候,唐帝国第一特混舰队肯定还在保持无线电静默,避免被发现,而风暴还没有完全过去,也就不可能发现高速接近中的战列舰编队。如果偷袭成功,那么四艘战列舰上的强大火力将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时间之内摧毁唐帝国第一特混舰队,获得海战的胜利。接下来就将逼出唐帝国第二特混舰队,让埋伏起来的斯普鲁恩斯解决掉这支有三艘航母的特混舰队。
  这个计划确实很好,而且最大限度的照顾到了第17特混舰队以战列舰为核心的特点。如果炮击成功,那么“企业”号带不带轰炸机都不是问题了。而在抗击唐帝国轰炸机的打击时,“企业”号携带的战斗机能够起到更大的作用。可问题是,金凯德仍然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天气对双方的影响实际上是相同的,既然第一特混舰队占不到天气的好处,那么第17特混舰队也占不到天气的好处!
  在舰队向西偏北的方向上航行时,天气带来的影响非常巨大。风暴东南部的风向是东偏北,几乎就是顶着舰队的方向吹来的。四艘老迈的战列舰勉强能够达到20节的速度,而“企业”号就比较倒霉了,狂风暴雨几乎彻底使这艘刚刚修好的航母瘫痪掉。而舰队原本计划的速度是21节(最大的速度了),而实际上只勉强到了20节,换句话说,舰队到达预定海域的时间要比计划的延迟一个多小时!
  风暴中心运动方向的突然改变也在金凯德的预料之外。风暴中心向东转移,实际上就让第17特混舰队在到达预定海域的时候,天气将提前一个小时左右转好。这个影响更巨大,因为金凯德很清楚,天气转好对唐帝国舰队的帮助更大。在恶劣的天气中,战列舰还可以开炮,而航母则无法让轰炸机起飞。另外,天气好转,海上能见度提高不少,那么唐帝国舰队就有可能在比较远的距离上发现第17特混舰队,不给第17特混舰队近身的机会。
  风暴掩护了第17特混舰队,也同时打乱了金凯德的计划。五日上午八点半(约定是在六点半到七点之间到达),金凯德率领第17特混舰队到达了前一天发现第一特混舰队的海域。此时,海面上的风浪已经小了很多,天气正在迅速转好,可问题是,这里根本就没有第一特混舰队的影子!
  糟糕的情况还有很多,“企业”号上的两部弹射器都出了问题,而且倒下的飞机起重机将飞行甲板砸坏,修理需要好几个小时的时间,因此“企业”号无法派出侦察机。四艘战列舰,还有其他巡洋舰上的水上飞机都留在了威克岛(因为天气转坏,这些脆弱的水上飞机都无法跟随舰队一起行动了),也就无法用水上飞机执行侦察搜索任务。舰队里的两部雷达也被大风给吹坏。换句话说,除了眼睛之外,第17特混舰队没有了其他的侦察手段。
  无奈之下,金凯德只能让舰队里那几艘还能以最大速度航行的驱逐舰,轻巡洋舰四散搜索,发现敌舰队之后立即报告。同时,他还下令尽快修好“企业”号的飞行甲板与弹射器,尽快让战斗机与侦察机升空。
  整个搜索行动持续到了十点半,金凯德有点忍不住了。虽然还没有与斯普鲁恩斯联系过,但是他知道,斯普鲁恩斯就在不远的地方。现在第17特混舰队就在唐军的眼皮底下活动,随时有被发现的可能,如果舰队暴露的话,那么蜂拥而来的唐帝国岸基轰炸机就能让第17特混舰队变成“潜水”舰队!
  快到十点五十分的时候,天气已经大为好转了,如果航母修复了,就可以让战机升空,可问题是,“企业”号的修复工作至少要持续到十二点,甚至是十二点半。金凯德忍不住了,他在这个时候发出了一封电报,要第16特混舰队帮助他们搜索唐帝国第一特混舰队,并且尽量提供防空掩护!
  这就是唐军截获到的那个电波信号,也是斯普鲁恩斯收到的电报。第17特混舰队的位置暴露了,更可悲的是,“企业”号航母的修复工作仍然没有完成。到十二点的时候,才修好了飞行甲板,并且修好了一座弹射器,另外一座弹射器的修复工作至少还需要好几个小时(航母上有备用的弹射器零件,但不可能太多,特别是一些比较重要的零件,都不可能准备两份的,本来弹射器损坏就是比较少的故障)。
  十二点,第一架侦察机离开了“企业”号的飞行甲板。金凯德首先让侦察机升空,而不是让战斗机升空。他并不知道,此时第一特混舰队已经发现了他们,而且轰炸机群已经在路上了。如果金凯德让战斗机首先升空的话,在轰炸机群到达之前,“企业”号至少可以多放出十几架战斗机,这在舰队防空作战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3/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