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校对)第1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4/735

  “就算‘Z舰队’在被我们第三次发现的时候停止不前进,也在我们南面70海里处,游也游过来了!”严师琪摇了摇头,他慢步走到了海图桌边,一名参谋正在海图上标注最新获得的情报,当参谋军官把第二特混舰队的位置标出来的时候,严师琪一惊。“第二特混舰队跑到我们前面去了?”
  谷甑云也是一惊,立即走了过来。“他们怎么跑到我们前面去了?立即给第二特混舰队发报,让他们马上调头!”
  通信参谋立即跑了出去,接着又跑了回来,手里还拿着一份电报。“司令官,第二特混舰队急电,他们才与美国舰队遭遇,正在稳步撤退,要求我们……”
  谷甑云一把抢过了电报,迅速看完之后,把电报给了严师琪。“‘Z舰队’出现了,但是现在还没有交火,第二特混舰队正在稳步撤退,大概半小时之后被发现。”
  严师琪一看完电报,立即就笑了起来。“常荐新这个新嫩看样子也比较懂得炮战吧,竟然知道把敌人引过去,给我们创造机会。那现在,我们就必须把握住这个机会,舰队立即转向,全速前进,该我们登场了!”
  命令立即传达了下去,作战命令也迅速的传达了下去。美国舰队终于杀来了,等待了一个月的炮战即将开始,严师琪等待了十多年的机会就要到来了!
第四十八节
错误的角色
  常荐新也不想做出头鸟,他甚至连做出头鸟的资格都没有,三艘大巡,五艘重巡,十多艘驱逐舰,连给“Z舰队”塞牙缝的资格都没有。他的任务就是侦察,守住第三特混舰队的左翼,并且干掉那些趁乱北上的“华盛顿快车”。
  常荐新也不想出风头,第二特混舰队还没有从上次的失败中恢复过来。让常荐新闹心的事情很多,调查那些就不说了,有校长的庇护,内阁派来的调查官员还没办法骚扰他们,但第二特混舰队已经有上百人(大部分都是参谋军官,战舰的舰长)接受过单独调查。这事闹了二十多天,搞得第二特混舰队人心惶惶,鸡犬不宁,连很多军官都在置疑,他们在战场上浴血杀敌,到底是为了什么?
  除了调查之外,家里的麻烦事,还有部队里的麻烦事都让常荐新这个舰队参谋长头痛不已。如果不是雷少卿要去督促航母维修的事情,而他必须要率这些护航战舰出来执行任务的话,常荐新还真想给校长递个假条,回去好好休息几个月。在战争年代,军人就是机器,国家有需要,一声召唤,军人就必须要立即武装起来,走上前线。这就是军人的用途,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常荐新没有回避,他也不会回避。
  十一点十五分,跑在舰队最前面的“大寒”号上的雷达发现了数个明亮的“闪光点”(目标越大,反射回来的电磁波信号就越强烈,现实在雷达屏幕上的光点就越明亮),接着“闪光点”越来越多,一分钟后,消息送到了旗舰“高士廉”号(代理旗舰,第二特混舰队的旗舰是“黄河”号航母),常荐新也是大吃一惊,“Z舰队”竟然出现在了他们的南面,而不是第三特混舰队的南面!
  战斗警报立即拉向,舰队迅速转向,这下“大寒”号重巡洋舰由首舰变成了尾舰,其上面的雷达仍然在监视着敌舰队的行动。还好,舰队转向很及时,而且美国战舰上的雷达确实不如唐帝国战舰上的雷达,探测距离近了很多,美国舰队还没有发现北面的这支唐帝国的小舰队呢!
  常荐新一面让舰队尽快形成纵队,一面把消息发了出去。对付“Z舰队”是第三特混舰队的差事,第二特混舰队最多只有趁火打劫的份,现在可不是逞匹夫之勇的时候,保命最要紧!可为了不“丢掉”美国舰队,常荐新只能让舰队保持22节的速度,并且把距离尽量控制在20到25海里之间。按照情报部门提供的消息,美国战舰上的雷达对巡洋舰一类的战舰探测距离大概是20海里(对战列舰这类超大目标可以达到25海里)。只要保持在敌舰队的视线之外,那么就可以确保舰队的安全。
  常荐新忽略了一点,第二特混舰队里的三艘大型防空巡洋舰的块头并不比战列舰小多少,而且这三艘都是“李靖”级中的改进型号,舰体加长了好几米。对雷达来说,发现目标的距离取决于目标的几何尺寸,而不是排水量!也就是说,那三艘大型防空巡洋舰反射的雷达信号与战列舰差不多,很容易被判断为战列舰!
  与常荐新一样,金梅尔也很是苦恼。让他愤怒不已的是,在出发之后不久,他就收到了一条命令:等待一支晚了三个小时从塞班岛出发的袭击舰队,然后一起杀向阿纳塔汉岛。这支袭击舰队就是唐军口中的“华盛顿快车”,由一艘轻巡洋舰带头,八艘驱逐舰跟随。而这支舰队的任务除了去袭击登陆场之外,还要负责为岛上的美军送去一批急需的物资(特别是火炮的备件)。
  无奈之下,金梅尔之能让舰队减慢了前进速度,而且还在航向上做了调整。这就是“Z舰队”为什么没有能够按时出现,而且误打误撞的到了第二特混舰队“怀抱”里的原因。金梅尔也不想这么做,那些“快车”没有多少战斗力,他相信的是“Z舰队”的强大炮火,可尼米兹的命令是不能违抗的,他只能按命行事。
  十一点三十分,“马里兰”号上的雷达屏幕上突然出现了几个微弱的闪光点。雷达操作员还以为是雷达又出问题了。在上次遭到轰炸之后,雷达就一直没有完全修好,经常出现这样哪样的问题,调试了十多天,都没有调试好。雷达操作员没有立即把这一发现报告上去,而是找来几个助手,开始检查雷达。直到十一点四十分左右,在确定雷达没有故障,而且那几个闪光点越来越明亮的时候,雷达操作员这发现,那不是故障,那是敌人的战舰!
  接到消息,金梅尔立即就下令舰队全速前进,追上前面23海里处的敌舰队,他的积极性立即就被调动了起来,如同一头打了肾上腺素的公牛一样的雄壮了起来。那可是三艘“主力舰”啊,三艘庞大的主力舰!
  此时,金梅尔没有仔细考虑,唐帝国至少有六艘战列舰在这一海域活动,为什么只有三艘,而不是六艘?也许,他考虑过了,而且仔细的考虑过了。另外三艘主力舰很有可能就在北面不远处,只是雷达还没有发现而已。金梅尔的这一推辞并没有错,当时美军装备的是第一代雷达,与唐帝国海军的第一代雷达一样,性能落后不说,还极为不可靠(唐帝国的第一代雷达的平均故障时间为2小时,简直就是一堆废铁,根本没有多少实用价值)。金梅尔不可能完全相信雷达的“发现”。敌人只有三艘战列舰,八打三,稳操胜券啊!
  除了“Z舰队”里的那些巡洋舰,驱逐舰之外,此时已经追上来的“华盛顿快车”也在跟在加速,而且速度更快。这些战舰不需要跟随“Z舰队”行动,也就不需要按照那八艘老爷舰的速度(最快24节)前进。而且最大的问题是,两支舰队使用的通信频道竟然不一样!“Z舰队”是直接隶属太平洋战区指挥的,而“华盛顿快车”实际上就是马里亚纳群岛地方舰队改编过来的。两支舰队用的通信频道完全不一样。当“Z舰队”开始加速的时候,“华盛顿快车”的指挥官还认为金梅尔是要把时间赶回来,按照预定的计划到达登陆场呢,根本就不知道前面还有一支唐帝国的舰队存在。“华盛顿快车”也立即以最大速度前进,不出20分钟就超过了“Z舰队”,当“宾夕法尼亚”号上的通信员拿到“华盛顿快车”的电码频率时,已经是五十分钟之后了,此时“华盛顿快车”已经超过了“Z舰队”6海里,距离第二特混舰队不过17海里而已!可悲的是,“华盛顿快车”里的所有战舰都没有雷达,而人眼的夜间目视距离最多不过数海里而已!
  见到美国舰队突然加速(此时,“高士廉”号上的雷达也已经开始跟踪美国舰队),常荐新也是大吃一惊,雷达操作员也已经通过这些战舰的信号反射强度判断其为驱逐舰(美国在二战初期的轻巡洋舰与唐帝国的驱逐舰排水量很接近,这也是唐帝国不发展轻巡洋舰的原因)。
  站在常荐新的位置上,他能做出的判断就是,美国舰队已经发现了他们,因为其战列舰的速度不够,所以派遣速度更快的驱逐舰上来,进行鱼雷攻击,迫使第二特混舰队减速,然后主力舰杀上来(美国战列舰主炮的最大射程为17海里),只要追上几海里,那些巨舰就将开火,第二特混舰队就在劫难逃了!
  打,还是逃?常荐新只迟疑了半分钟,然后就下达了命令。“舰队转向85,准备炮战,干掉敌人的驱逐舰!”
  五分钟之内,以三艘大巡为核心,五艘重巡两前三后,十六艘驱逐舰(原本没有这么多,半路上,常荐新把一支船队的护航驱逐舰拉了几艘过来)为第二纵队(靠北),第二特混舰队迅速的展开为战斗队列。虽然这些战舰之前最多的任务是防空作战,可炮战也不差,至少那些主炮的炮手都有了用武之地。
  十二点五十三分,舰队打出了第一轮齐射,27门240毫米主炮,45门200毫米火炮几乎同时开火,而此时,冲上来的“华盛顿快车”里那艘轻巡洋舰上的指挥官才刚刚收到“宾夕法尼亚”号上发来的消息:唐军主力舰队就在北面!
  炮弹呼啸着落了下来,可惜第一轮齐射全部打偏。“华盛顿快车”也在此时立即转向,想逃到“Z舰队”的后方去,可已经太晚了,舰队要转向180度至少需要数分钟的时间,而双方距离已经不到12海里了,200毫米火炮的最大射程达到了14海里(实际上,在这个距离上,精确度极差,且只能对付驱逐舰这类小型战舰),而240毫米火炮的最大射程达到了16海里。要拉开距离,“华盛顿快车”至少需要花20分钟的时间,而这20分钟之内,200毫米火炮可以进行80次射击,240毫米火炮可以进行40次射击,而这意味着,在20分钟内,第二特混舰队可以射出数千发致命的炮弹,一发200毫米炮弹就可以解决掉一艘驱逐舰,而那艘美国的巡洋舰最多扛几发而已!
  猛烈的炮火对“华盛顿快车”的打击是灾难性的。最后,这几艘战舰也都只能各自逃窜,顾不上编队作战了。可问题也同时暴露了出来,雷达虽然能够发现远距离上的战舰,可是用雷达指挥炮击的准确度确实不高,命中率竟然不到5%,而且在美国战舰分散之后,命中率降低到了简直无法接受的地步,经常一轮齐射打出的近百发炮弹,仅两三发,甚至一两发命中!
  一点十五分,舰队拉响警报。“Z舰队”已经杀了上来,距离第二特混舰队不过18海里,也就是说,第二特混舰队即将进入美国战列舰巨炮的轰击范围之内了!常荐新丝毫不敢恋战,敌人的突击编队已经被打散,而且那些驱逐舰肯定没有来得及放出鱼雷(美国没有“长矛”那种变态鱼雷)。见到敌主力舰队杀上来,常荐新立即下令撤出战斗,舰队全速向东北方向航行,尽快拉开距离!
  “宾夕法尼亚”号上,金梅尔已经气地跳脚了。“Z舰队”的速度太慢了,唐帝国的新锐战列舰的速度都在30节左右(实际上,“尊严”级的最大速度不到30节),他们根本就追不上。现在情况已经很明显,唐帝国的舰队准备用速度来拖垮他们。开始那轮炮击相当精彩,不到二十分钟,唐军的猛烈炮击就几乎彻底干掉了“华盛顿快车”(这不是美军的称呼),而且还有时间加速撤离。
  现在,摆在金梅尔面前的难题很大,追是追不上的,那怎么让唐军舰队主动上来“送死”?很快,金梅尔就想到了一个好办法:突击唐军登陆场!唐军舰队的任务肯定是保护登陆场,只要向登陆场挺进,唐军舰队就必然前来决战,而不会再避而不战!金梅尔毫不迟疑的下达了命令:“Z舰队”全速北上,突击登陆场!
  确定已经与敌舰队拉开距离之后,常荐新才擦掉了额头上的汗水。开始太危险了,再接近一海里,美军战舰上的巨弹就要砸下来了。而在“硫黄岛海战”的时候就已经证明,大巡与重巡的装甲在战列舰射出的巨弹面前,跟摆设没有多大的分别,一发炮弹就可以要掉一艘战舰的小命!
  “参谋长,敌人没有追来,在全速北上,好像是朝登陆场去了!”
  常荐新惊得一跳,立即喊道:“快把消息发给严师琪将军,舰队准备转向,协同第三特混舰队截击美舰队!”
第四十九节
不对称的炮战
  第二特混舰队做了一个漂亮的倒“J”转弯,以75度切角向阿纳塔汉岛西南面的登陆场外围杀去。此时运输船只与登陆舰艇都已经离开了登陆场外的锚泊地,正在全速北上(这些战舰也都接到了消息,都在逃命呢),可登陆场上还囤积着大量的作战物资,集结了数千陆战队官兵,这其中有很多工程兵(在登陆作战中,工程兵的价值不在其他兵种之下),另外,还有一个大型野战医院,收容了数百名伤员(当时配合行动的那艘医疗船上已经容纳不了更多的伤员了)。如果让“Z舰队”杀过来的话,那么海滩上的陆战队就完蛋了!
  本来,这个截击任务应该是由第三特混舰队负责的,可严师琪为了增加拦截的距离,将舰队的位置南移了数十海里。虽然在收到消息(两次电报)之后,第三特混舰队正在以最快的速度赶来,但却没有任何可能赶在“Z舰队”之前到达登陆场。也就是说,第三特混舰队最多就只能侧击或者是夹击“Z舰队”,而不可能拦截“Z舰队”!
  “参谋长,我们这是去做挡箭牌,我们就是在自投死路!”
  常荐新咬紧了牙关,当他下达了转向命令的时候,就知道这简直就是拿第二特混舰队的血肉之躯去挡住敌人的锋芒,是去做陆战队的挡箭牌,是为第三特混舰队争取时间。可现在,除了第二特混舰队之外,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拦在“Z舰队”之前了。就算这不是分配给第二特混舰队的任务,但战场上瞬息万变,指挥官是不能死抱着计划不放的,要根据变化来调整作战行动。
  “参谋长!”舰队的枪炮参谋急了起来。
  “舰队按照开始的命令行动,另外,告诉……”常荐新一拳头砸在了海图桌上,他也在咒骂严师琪,如果第三特混舰队呆在原来的位置,就根本不需要第二特混舰队去冒险。“别说那么多了,帮我接通全舰队的广播!”
  枪炮参谋用力的跺了下脚,然后站到一边去了。通信参谋暗叹了口气,帮常荐新接通了舰队广播。
  常荐新干咳了两声,调好了音量。“各位战友,各位兄弟,所有第二特混舰队的官兵们,我是舰队参谋长常荐新。现在,我们有了一个新的任务,一个也许会让我们阵亡,也许会让我们很多人牺牲,也许会让很多兄弟负伤流血的任务。我们必须要赶在敌人的前面到达登陆场南面海域,现在时间紧迫,我们必须要抓住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作为帝国军人,作为帝国海军的军人,我们都要明白一点,帝国海军永不退却,帝国海军永不投降,帝国海军永不言败!战斗,帝国海军将永远战斗到底!”
  在鼓舞舰队官兵士气方面,常荐新不如谈仁皓与雷少卿,因为他平时太孤言寡语,太不善于交际,太严肃了。但他的这番话已经引起了共鸣。数百年来,帝国海军一直保持着一个极为光荣的传统,那就是永不后退,永不投降。即使是在最危难的时候,战舰上的官兵宁愿把战舰凿沉,也绝不让战舰落入敌手。即使明知道是去送死,也绝不眨一下眼睛。这就是称霸全球海洋的帝国海军,这就是支撑着帝国那根坚韧的脊梁!
  战舰在高速前进,战斗命令迅速的下达到了各个岗位,战舰上的所有官兵都进入了自己的阵位。伙房里的炊事兵还做了一些夜宵送到了各个战斗岗位上去。紧张的气氛很快就蔓延开了,有人在默默低语,有人在念着祷告,一些老兵在聊天,还有人在大声哄笑。没有人害怕,从登上战舰的那一刻起,这些军人就不知道害怕是什么。他们的任务就是战斗,为帝国,为亲人,为家人,为自己而战斗,为了一切他们珍爱的,在乎的,以及所保护的人,事,物战斗!
  两点十八分,“高士廉”号,以及其他几艘战舰上的雷达几乎同时发现了位于舰队西南方向上的“Z舰队”,距离大概25海里,敌舰队速度24节。
  “保持这个航向,我们的速度还能不能再快一点?”常荐新自己就是航海专家,在航海方面,第二特混舰队里没有人比他更出色了。
  “短时间内可以达到31.5节,也许还能到34节,但很有可能导致动力系统严重故障!”轮机参谋没有忘记提醒一下参谋长。
  常荐新迟疑了一下,说道:“尽量提高速度,争取到32节,我们必须要抢在敌人之前到达这里,然后迅速展开!”
  轮机长朝海图上参谋长画的那条红线看了看,然后立即就去下达命令了。这条红线距离登陆场也就十五海里左右,如果美国舰队突破了这条红线,那些重达一吨的巨弹就将落到登陆场上了。而现在美国舰队距离这条红线30海里,第二特混舰队距离这条红线20海里,如果已32节的速度前进,第二特混舰队需要大概35分钟,而35分钟之内,“Z舰队”已经北上了13海里,距离仅17海里,这正好在美国战舰巨炮的射程范围之内!
  等到命令传达下去后,常荐新拿出了香烟,他的手在微微发抖。点上烟之后,他抬头看了眼航海钟,两点十九分了。五分钟前收到电报,第三特混舰队最快只能在三点三十分赶到。而第二特混舰队与“Z舰队”遭遇的时间大概是三点二十分。这中间相差了十分钟,如果第三特混舰队要机动到最佳位置上的话,那么就至少需要五分钟,甚至十分钟的时间。常荐新很了解严师琪这个人,严师琪肯定会先让舰队进入最佳位置,等舰队全面展开之后才开火,这样一来,第二特混舰队就要单独坚持二十分钟。可第二特混舰队有可能单独坚持二十分钟吗?
  常荐新苦笑了一下,招手把通信参谋叫了过来。“群问一下,驱逐舰编队能否以35节的速度前进。”
  通信参谋迟疑了一下,然后就去打电话了。
  常荐新走到了海图桌前,爬在上面思考了起来。
  “参谋长,驱逐舰编队可以在短时间内以36节的速度前进,只是……”
  “没什么只是了,让他们立即做好雷击准备。”常荐新在海图上画了一条蓝色的线条,“驱逐舰编队立即加速,单独前进。在三点二十分之前到达这里。我们会尽量缠住美国主力战舰。到时候,敌人为了防止我们再次加速脱离,会派出驱逐舰与巡洋舰来缠住我们的。而他们的任务就是立即从这里杀出,对美国舰队发动雷击,要迅速,果断!”
  “可这样一来,我们就没有驱逐舰的掩护了!”
  “这些哪能考虑那么多?”常荐新看了眼通信参谋,“快去传达命令,另外,告诉房子孝少校,我们能不能坚持到第三特混舰队到达,就要看他们的雷击是否成功。我会在适当的时候下达命令,如果在交战十分钟之后,仍然没有收到我的命令的话,就立即发动雷击,绝不能拖延!”
  通信参谋暗叹了口气,立即就去发电报了。虽然他不是作战参谋,但是他也看了出来,参谋长将驱逐舰编队派到西北面去单独进攻,这是没办法的办法。如果美军的驱逐舰发动雷击的话,那么第二特混舰队在没有驱逐舰的掩护,而重巡与大巡上又没有以往配备的副炮(155毫米副炮,现在都最多只有120毫米高平两用炮,在对海作战时,120炮的威力,以及射程都远不如155炮)的情况下,很难成功的拦截住敌人的驱逐舰。
  常荐新也知道这么做的危险,可他没有选择。必须要坚持到第三特混舰队到达!
  三十分钟后,舰队到达了预定海域。轮机兵创造了一个新的纪录,舰队的最快速度达到了32.5节,这要比“李靖”级设计的最大31节的速度快了1.5节!换句话说,这为舰队争取到了极为宝贵的两分钟时间。
  “参谋长,敌人舰队距离我们大概19海里,正在高速前进,速度大概是24节!”
  常荐新点了点头,然后深吸了口气,说道:“舰队准备作战,希望敌人会拉近了打,我们在最大距离上开火,重巡洋舰别急着开火!”
  枪炮军官卡看了参谋长一眼,立即就拿起电话筒,把命令传达了出去。
  两海里,对24节的舰队来说只需要大概5分钟的时间,在这五分钟里,第二特混舰队已经展开了队列,三艘大型巡洋舰都将左舷对准了南面,战舰上的主炮炮口都朝向南面,炮管正在仰起,要达到最大射程,就必须以最大仰角(40度)开火!
  常荐新在心里默默的计算着时间,四分钟后,他大声问道:“敌舰队转向了吗?”
  “没有,还在继续前进,速度保持不变。”参谋军官迟疑了一下,“参谋长,我们要开火吗?”
  “按开始的命令打!”常荐新微微点了点头,这下他有点糊涂了。
  美国战列舰上主炮的射程可以达到18海里,他们完全可以在最大距离上开火,为什么不立即转向,将侧线对过来,还继续前进做什么?拿战列舰当驱逐舰使用吗?
  不到一分钟后,三艘大型巡洋舰上的主炮射出了第一排炮弹。而在同时,金梅尔也在等待着舰队转向的时间。
  “长官,快看!”
  唐军战舰主炮开火时的闪光在夜空中很清楚,虽然仅仅只是突然的闪光,但是这已经表示,敌人已经开始炮击了,而且是三艘战舰的齐射。
  “长官,我们要转向吗?”
  “不,继续前进,舰队分开!”金梅尔的神色很严肃。
  他已经拿到了唐帝国新型战列舰的资料,别说刚服役的“新省会”级,就连“尊严”级的装甲都要比他指挥的这八艘战列舰厚得多,可以挡住12海里外射来的356毫米的穿甲弹。而406毫米的穿甲弹最多也只能在15海里的距离上威胁到那些唐帝国的战列舰。如果不把距离拉到15海里(甚至是12海里)的话,那么他们的炮击根本就无法对唐军战舰构成威胁。现在,唐军战舰相对静止,这正是拉近距离的好机会。三艘战列舰的齐射密度不大,威胁也不大,如果能够争取机会,将距离拉近的话,那八艘打三艘,就赢定了!
  这就是金梅尔的想法,而且他有足够的把握,顶住前几分钟的炮击,只需要几分钟而已,他就可以反败为胜,就算为此牺牲两三艘战列舰,他仍然有优势!想到这,金梅尔就笑了起来,他好像是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一样。
  两分钟后,第一批炮弹砸了下来,27枚炮弹全部打偏了,而且都偏得很远,240毫米跑在最大射程上的精度简直可以用糟糕来形容。接着,炮弹以每分钟两批的速度落下,直到第五轮炮击,才有一发炮弹落在了最前面的“马里兰”号的左舷外侧,只是一枚近失弹,在海面下爆炸产生的弹片被战舰上厚实的装甲给挡住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4/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