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校对)第1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3/735

  郝东觉也没有与谈仁皓争着执勤,他也累坏了,眼皮都在打架了。
  很快,谈仁皓就找到航海参谋,重新设定了航行计划。舰队在三个小时之后离开了危险海域,天色也暗了下来。一直让谈仁皓担心的美军轰炸机并没有出现。进入夜晚之后,舰队就只需要提防美军的潜艇。
  第二天,谈仁皓再次收到了海军司令部发来的电报,电报有两条主要内容,这也让他一喜一忧。
  喜的是,在杨勤凯他们轰炸后没有立即沉没的“列克星敦”号在夜晚被一艘帝国潜艇发现,随后被潜艇射出的四条鱼雷命中,最后潜艇的指挥官看着航母沉入了大海(在遭到了毁灭性的轰炸后,美军官兵尽了最大的努力抢救“列克星敦”号,可在奋战了数个小时后,航母的弹药库发生爆炸,失去了抢救的价值,舰长下达了弃舰的命令,随即一艘驱逐舰向航母发射了六条鱼雷,在确定航母肯定会沉没之后,驱逐舰就离开了。可实际上,这条驱逐舰发射的鱼雷全都是打在航母右侧的,反而帮航母的左倾改了回来,而没有立即沉没。数个小时之后,那艘唐帝国的潜艇发现了漂浮在海面上的“列克星敦”号,这才用鱼雷解决掉了这艘已经中了几十枚炸弹与鱼雷的航母)。第17特混舰队的两艘航母都完蛋了!
  忧的是,第16特混舰队的两艘航母在遭到重创之后,竟然都挣扎着踏上了返回珍珠港的航程。“企业”号与“大黄蜂”号并没有沉没,而是在以12节的速度返回珍珠港。两艘航母都已经严重进水,可下沉的趋势已经得到了控制!发现返航的第16特混舰队的那艘唐帝国潜艇还进行了偷袭,可射出的鱼雷全都打偏了(距离太远),后来还遭到了驱逐舰的围攻。这艘潜艇躲过了一百多枚深水炸弹的攻击,正在潜艇上的官兵都认为死定了的时候,美国驱逐舰突然停止了攻击,然后迅速的离开了。大难不死的潜艇艇长随后就把电报发回了基地,证明了第16特混舰队的两艘航母并没有被击沉。
  谈仁皓忧虑的不是这两艘航母,而是雷少卿将要遇到的麻烦。第二特混舰队遭到重创,如果能够干掉哪怕是一艘美国航母的话,雷少卿受到的指责都要少得多。可现在,相当于是用三艘航母换两艘,第二特混舰队输掉了战斗。雷少卿与谈仁皓一样,在海军并没有多广厚的基础,如果换了姜仲民,范佩昆的话,也许还可以开脱,可是雷少卿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关系,他怎么为自己开脱?
  越想,谈仁皓就越烦,郝东觉也很烦恼。两人都是那种没有多少臂膀的少壮派将领,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让第一特混舰队表现好一点,只要赢得了战役的胜利,达到了战役与战略上的目的,那么就可以让聂人凤出面说情。当然,谈仁皓与郝东觉都相信,只要海军这次干得更漂亮一些,那么元帅就会为雷少卿与常荐新担保,而不会为难他们。到时候,那些指手画脚的人也就没有了理由!
  五日夜,第一特混舰队到达了亚松森岛附近海域,并且立即与附近的部队取得了联系。当天晚上,谈仁皓连续收到了两份电报。第一份电报是与补给船队会合的时间地点,第一特混舰队要在天亮之前赶到补给海域,并且尽快完成补给工作。第二份电报是第一特混舰队下一阶段的作战任务。
  在舰队驶向补给海域的时候,谈仁皓与郝东觉首先商量确定了舰队的作战行动。海军司令部没有取消登陆阿格里汉岛的计划,只是将时间延迟到了十日,而不是八日,多给了陆战队两日的时间,同时也要求第三特混舰队与第一特混舰队多进行两日的登陆火力准备。而第一特混舰队下一个任务就是作为陆战队登陆阿格里汉岛的主要支援力量,为陆战队提供空中掩护以及空中火力支援!
  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谈仁皓与郝东觉两人也都觉得这么使用第一特混舰队简直就是在“浪费”,可他们也不能违抗命令!
第二十六节
战场的转折点
  这场几乎在同一时间,两个不同地点发生的海战被成为“第一次马里亚纳海战”(唐帝国的称法)。从战果上统计的话,唐帝国海军是毫无疑问的胜利者。从战役与战略意义上讲,唐帝国海军仍然是胜利者。除非美国海军派遣其战列舰舰队前来,不然就无法再支持马里亚纳群岛上的美军。唐帝国海军仍然牢牢的掌握着战场的制海权与制空权,掌握着战役的主动权,战役也正在朝着对唐帝国有利的方向发展。
  “第一次马里亚纳海战”是唐帝国与美国,这两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的海军在战争中的第一次正面交手。“菲律宾海战”是美国舰队偷袭,唐帝国舰队几乎没有发动有效的攻击,因此对双方海军实力对比的参考价值并不大。“第一次马里亚纳海战”作为双方舰队第一次正面作战(其中仍然有不少的偷袭成分),双方集中了所有能够调动的航母,而且派出的都是最优秀的航母指挥官,谈仁皓与哈尔西都因为不同的原因错过了“菲律宾海战”,虽然两人并没有在战场上正面交手,但是两人的表现都可以用“卓越”来形容,而且这也直接决定着海战的最后意义。
  谈仁皓以及第一特混舰队官兵在战斗中的表现几近可以用“完美”来形容,唯一的缺陷就是低估了美军岸基航空兵的打击能力,这一点对战役并无决定性影响。在己方无一战舰遭到重创的情况下,用不到三十架战机(牺牲飞行员三十多名,其中在保卫舰队中牺牲的战斗机飞行员就有22人)的代价几乎全歼第17特混舰队,击沉敌航母两艘(“列克星敦”这个战果后来还是算到了第一特混舰队的头上),其他各类主力战舰(指驱逐舰及其以上的大型战舰)八艘,消灭敌官兵4000余人。仅这些战果都足以决定未来数个月之内太平洋战场上双方的实力对比了。
  哈尔西指挥的第16特混舰队虽然遭到了重创,两艘航母在数个月之内无法参战,舰队损失了大量的官兵(特别是飞行员),但是这并不是哈尔西的过错。美军装备的战机性能落后,飞行员素质差(相对唐帝国海航的飞行员),第16特混舰队总体实力不如对手,以及战场条件并不有利等等,都是导致第16特混舰队遭受重创的重要原因。哈尔西本人的表现并不差,完全可以用“优秀”来形容。在这么多不利因素下,如果换了别人,比如弗莱彻,第16特混舰队恐怕不但无法重创第二特混舰队,让唐帝国最大的特混舰队回去养伤,恐怕连第16特混舰队本身也将全军覆没吧!
  这场海战给带来的不仅仅是马里亚纳群岛战役的未来发展,更重要的是,这让双方的海军对对手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这直接影响到了整个太平洋战争,让双方的最高统帅在决定未来的战争发展时都更为慎重,更为小心。
  在此战役之前,唐帝国海军是不太看得起大洋对岸的那个强大的对手的。虽然没有人会否认美国的战争潜力,但是在唐帝国海军中,特别是在“菲律宾海战”之前,几乎没有人认为美国海军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当唐帝国海军从逆境中走出来,一步一步的击败了日本这个顽强的敌人,获得了西太平洋上的霸权地位时,骄傲,轻敌的气氛也蔓延开了(这实际上是“菲律宾海战”惨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几乎所有的唐帝国海军官兵都认为,美国海军没有实战经验,而且装备落后,战术落后,官兵的素质,心理状态等等都不如自己,因此可以很快击败美国。
  如果说“菲律宾海战”是一记响亮的耳光的话,那么“第一次马里亚纳海战”就是一瓢冷水。第二特混舰队作为帝国海军最强大,纪律最严明,官兵素质最优秀,装备最先进的舰队,在全副武装,而且是在作战状态下遭到美国舰队的重创,还是一支实力小得多,素质差得多,装备落后得多的美国舰队的沉痛打击。仅次一点,就足以让很多还处于震惊,自大,或者是其他什么感情下的唐帝国海军官兵惊醒过来了。
  美国这个对手绝不能小看,更不能轻视。在如此情况下都能够让唐帝国最强大的特混舰队瘫痪,如果条件相当的话,那第二特混舰队恐怕连一条火艇(用于大型战舰之间交通与联络的小型动力艇)都回不来!
  也正是从这次海战之后,唐帝国海军上下都开始重视这个对手,并且将其百到了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这才是一种正确的对敌态度。也正是唐帝国海军上下这种及时的,正确的认识,才避免了更多的灾难。
  同样的,“第一次马里亚纳海战”对美国海军,乃至美国上下的冲击也非同小可。
  “菲律宾海战”之后,美国海军上下的态度与唐帝国海军有点类似,真正能够认清唐帝国海军战斗力的人没有几个(尼米兹,哈尔西等优秀将领就是这少数人的代表)。巨大的胜利甚至让很多美国人(主要是政客)认为,对唐帝国的战争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结束,胜利是属于美国的。美国国内还出现了“速胜派”的论调,这最终就造成了“第一次马里亚纳海战”的惨败(当时,决定反击亚松森岛的决定不是尼米兹本人做出的,而是由上面施加压力而产生的)。
  当两支特混舰队一亡一伤的消息传回了美国国内后,连美国总统都惊得连夜(当时是华盛顿时间四日凌晨)召开了最高政府官员会议。消息立即被封锁,为了稳定国内的情况,美国政府宣布获得了大胜(击沉唐帝国航母三艘,重创两艘),战局正在朝着对美国有利的方向转变。而实际上,美国军队内部则是另外一番样子。
  尼米兹在第二天就召开了太平洋战区(舰队)高级将领会议,此时负伤的弗莱彻与哈尔西都还没有被送回珍珠港呢。接着,尼米兹宣布了新的调动命令,让珍珠港内的八艘战列舰,以及其他战舰都做好了随时出发的准备。
  当然,这些军事上的调动是次要的。惨败带来的影响更多的体现在美国官员与将士对这场战争的认识。美国总统在当月就修改了24年度(唐历)的经济与工业生产计划,军费增加了25%(其中绝大部分都投入到了海军),新建造的战舰(特别是航母)的速度加快,新研制的战机也将提前装备部队。而调往太平洋战区的军队,分配给太平洋战区的物资也增加了很多。为此,美国甚至减少了部分输往欧洲盟国的物资,把向欧洲战场派军的计划延迟了三个月(极为重要),而向欧洲盟国提供的战机(特别是先进的战斗机,以及重型轰炸机)减少了至少三成。正是这次战役促使美国将重点放到了太平洋战场上来,而美国在当年制定的“先西后东”的战略计划也受到了这次战役的影响。
  在美军中,提高官兵的素质(特别是飞行员),尽快完成新式武器的装备与训练工作(特别是舰载战机,雷达,新式高射炮,新式战舰等),整顿军队的纪律(第17特混舰队惨痛的教训),提高部队的战备率,加强各作战部队的联系等等行动都很快展开。
  从动员上来看,美国比唐帝国做得更彻底,这是美国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决定的。与唐帝国不一样,美国无须为本土的安全担心。虽然欧洲战场很重要,但这并不会威胁到美国本土。在这次战役之后,美国上下都认识到了一点,那就是击败唐帝国是整场战争的关键。只要击败了唐帝国,那么波斯帝国,德意志帝国都不可能是美国的对手,获得胜利只是迟早的事情(这实际上正是美国制定出“先西后东”战略的基础,为此,美国甚至可以放弃欧洲大陆上的盟友)。相反,如果被唐帝国击败,那么就一切都完了。
  相反,唐帝国却没有条件如同美国这样,孤注一掷的将所有力量都投入到太平洋战场上来,原因也很简单,唐帝国不具备美国的地理条件。大陆上的威胁是唐帝国必须得考虑的。而且德意志帝国这个盟友的成败也将直接关系到唐帝国的命运,唐帝国不可能抛弃德意志帝国,单独与所有的敌人作战。因此,唐帝国必须要在大陆战场上投入很大的力量(甚至是大部分的力量),而这实际上就限制了唐帝国在太平洋战场上的投入。
  从这些方面来讲,“第一次马里亚纳海战”可以说是太平洋“血战”的开幕式。这场海战也预示着,在未来的战斗中,两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都不会轻易的退却,更不会很快的失败,而决定战争的除了军队的素质,装备的性能,官兵的士气与斗志,指挥官的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国家的实力。这是一个由实力来决定胜负的战场,一个必须要付出大量的鲜血,声明才能获得胜利的战场!
  作为第一特混舰队的司令官,谈仁皓不会考虑这么多,他能想到的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获得胜利,帮雷少卿一把,同时也是帮自己一把。当然,谈仁皓也丝毫不敢小看美国这个强大的对手(更多的时候是美国海军的那些优秀指挥官)。胜利的喜悦并没有让谈仁皓兴奋的忘记了他还身处在战场上,更不会让他忘记敌人还有足够的力量。
  舰队的补给工作进行得并不快,在作战行动中,舰队很多时候都是高速航行(超过18节的标准巡航速度),燃料消耗得非常快,大量的侦察行动,以及决定性的攻击行动,让航母携带的航空汽油也快要用完了。弹药也消耗了很多,而且接下来主要是执行对地打击任务,所以需要携带更多的对地打击弹药,而不是对付战舰的弹药。补给工作从天亮前一直持续到了傍晚才算勉强结束。随后,第一特混舰队与补给船队,一支开赴战场,一支返回后方的港口。
  七日一早,舰队就返回了预定作战海域。天亮的时候,从硫黄岛转移而来的补充战机降落到了两艘航母上。这些战机大部分都是从后方调来的。本来谈仁皓申请得到第二特混舰队的优秀飞行员,海军司令部并没有批准,因为这些飞行员都要回去接受调查(这是海军新的规定),然后才能返回部队。
  八点,在郝东觉将头天收到的目标清单发下去之后,舰队派出了第一批轰炸机前去轰炸阿格里汉岛上的美军防御工事,另外还派遣了两个小队的战斗机到阿格里汉岛上空执行作战巡逻任务,以对付美军的轰炸机。第一特混舰队开始执行新的任务了。
  当天下午的时候,谈仁皓收到了海军司令部发来的具体任务计划。第一特混舰队与第三特混舰队将在支援陆战队登陆作战的行动中分别担负白天与夜晚的打击行动。在陆战队登陆的当天,两支舰队将集中力量为陆战队提供火力支援。随后,第一特混舰队将在夜间接手一次战场紧急补给(指在战场上获得补给,这是很危险的,如非特别原因,绝不能冒险),并且在天亮之后负责支援陆战队作战,而第三特混舰队仍然将执行夜间支援任务。
  换句话说,第一特混舰队就是在白天用轰炸机为陆战队“运送”炸弹,充当超远程炮击舰队使用。这是谈仁皓最恼火的任务,唯一让他高兴的是,参谋长批准了他的另外一个请求,将原本属于第二特混舰队的三艘大型防空巡洋舰,四艘重巡洋舰,以及八艘驱逐舰暂时划给第一特混舰队指挥。当然,第一特混舰队得用这些战舰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十七节
白昼舰队
  对敌支援这类任务,谈仁皓以前也干过,从琉球岛到硫黄岛,他还戏称其为“苦差事”。海军将领差不多都是这种观点,舰队嘛,就应该去干掉敌人的舰队,陆战队要干什么,与舰队有何关系?
  在第二特混舰队回去养伤之后,第一特混舰队的位置就非常重要了。除了第一特混舰队的轰炸机之外,陆战队在登陆阿格里汉岛的行动中所能得到的支援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其一是第三特混舰队,这支舰队里那六艘战列舰,还有更多的重巡洋舰,驱逐舰上的炮火可不是吃素的。特别是六艘战列舰上的巨炮,每一次炮击就能射出一枚近一吨重的炮弹(400毫米口径的高爆弹重970公斤,但其中装药只有250公斤),重巡洋舰上的主炮炮弹也重达100多公斤。这些炮弹铺天盖地般的落下来,任何生命,任何人造物体都无法抵挡!
  其二是海航的岸基轰炸机。当时海航已经在亚松森岛上部署了战机,但大部分都是战斗机,主要任务就是掩护陆战队,保护亚松森岛,并且为在附近活动的第三特混舰队提供防空掩护。海航的岸基轰炸机主要都是从硫黄岛,小笠原群岛出发的,这些飞机要轰炸阿格里汉岛的话,就必须要先在亚松森岛的野战机场补充燃料,返航的时候还得再来降落一次。显然,这会极大的限制轰炸机的出动效率,而且回让亚松森岛上的野战机场极为忙碌,混乱。
  其三是由罗云冲指挥的战略打击第一军。重型轰炸机根本就不需要中途降落加油,从硫黄岛与小笠原群岛起飞之后,其作战半径足以覆盖整个马里亚纳群岛。可当时罗云冲根本就无法派出更多的重型轰炸机来对付阿格里汉岛上的美军目标。当时,对日轰炸还没有结束,大部分轰炸机仍然在执行轰炸日本的任务。罗云冲抽调了一个半团的轰炸机支援马里亚纳群岛战役,而这些重型轰炸机的主要任务不是轰炸阿格里汉岛,而是更南面的塞班岛,提尼安岛与关岛上美军后方基地。
  显然,除了第三特混舰队之外,真正能够给陆战队提供支援的也就只有第一特混舰队的那些舰载轰炸机了。这也是第一特混舰队特别重要的原因。战列舰上的火炮不可能全天都在倾泻炮弹,他们需要时间补充弹药,官兵更需要时间休息(实际上,战列舰上的主炮是很少参加对地炮击的,主炮炮弹昂贵暂且不说,当时巨炮身管的寿命也就500发左右,要更换炮管的话,就必须要返回船厂,在海上是无法将完成这一工作的,而且这些炮管的价格非常昂贵,生产起来也极为麻烦)。用第一特混舰队与第三特混舰队轮换支援陆战队登陆,这是理所当然的选择。
  从七日开始,舰队就每天出动120架次的轰炸机,向阿格里汉岛上投下数十吨炸弹。这个任务不算繁重,两艘航母,四个轰炸机中队一共有144架轰炸机(如果算上可以执行轰炸任务的侦察机,还有那些可以挂上炸弹的战斗机的话,就远不止这个数量了),平均一架轰炸机一天出动不到一个架次,飞行员还可以轮换着休息。本着锻炼参谋军官能力的原则,谈仁皓与郝东觉将对地打击的任务全都留给了下面的参谋去干,郝东觉与他的搭档一样,也对去轰炸那些固定不动的目标没有多大的兴趣。而且,两人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要关心。
  “这是伍显昱将军发来的。”郝东觉几乎天天都会往通信部门跑,他将拿回来的电报递给了谈仁皓,“老雷与老常已经回到舟山了,两人都没事。”
  “有没有调查的消息?”谈仁皓也一直在关心这件事情。第二特混舰队遭到巨大的失败,舰队司令官与参谋长的责任肯定是无法逃避的。
  郝东觉摇了摇头,一屁股坐在了旁边的椅子上。“没有,至少伍显昱将军没有在电报中提到这件事。”
  谈仁皓暗叹了口气,上次“琉球海盆海战”之后,他都受到了调查,雷少卿的战绩远在他之下,而且这次的败得更惨,时机也不好,他不受到调查才是怪事。
  “现在参谋长与元帅肯定在活动吧。”郝东觉靠在了椅子上,顺手就拿出了香烟,“怎么说,现在我们仍然掌握着主动权,战役的发展也对我们很有利,老雷他们并没有犯严重的错误,还在反击中扳平了战果,元帅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的!”
  “校长的态度很清楚,怎么说,少卿也是校长的得意弟子。”谈仁皓站了起来,在舱室里来回的走了几圈,“校长肯定会以海军总体战略成功为由,帮助少卿与老常免责。另外,参谋长也会以其他的理由来帮助他们,比如情报工作不到位,海军司令部对敌情的判断错误等等。可问题是……”
  郝东觉一直在认真的听着,在这方面,他连发表意见的资格都没有。
  “实际上,问题不在少卿身上,而是在我们的身上。”谈仁皓长出了口气,然后拉过椅子坐在了郝东觉的对面,“你想想,第二特混舰队为什么会失败?按照之前的战役计划,也许我们无法歼灭第17特混舰队,但也绝不会让第二特混舰队受到重创。那样,我们就会被顶到前面去,是我们去对付第16特混舰队,也许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但谁能肯定呢?”郝东觉知道谈仁皓是在找自身的原因。
  “是啊,谁又能肯定呢?第二特混舰队遭到重创,我们有一半的责任。如果第一特混舰队不南下的话,那么结果会完全不一样的!”
  “但我们也就失去了干掉第17特混舰队的机会!”郝东觉仍然觉得第一特混舰队南下并没有错。
  “东觉,你不明白一点!”谈仁皓摇了摇头,“这么跟你说吧,如果上面要调查第二特混舰队作战失利的原因的话,首先就会从海军参谋部制订的计划查起,是不是?而参谋长为了保证我们不受到调查,就肯定会将修改之后的计划,而不是原始作战计划递交上去。实际上,这是把责任推给了第二特混舰队,是把我们的责任推给了少卿他们!”
  郝东觉一愣,这下反应了过来。“仁皓,这么说……”
  “问题不会这么严重的!”谈仁皓拿起了烟盒,“参谋长肯定会首先将责任定在海军司令部的判断错误,情报的错误上面。随后,校长会以总体作战成功,战役发展对我们有利,以及不影响到整体战役为由,暂时搁置调查。”
  “那然后呢?”郝东觉有点紧张,他是在为两个好友紧张。
  “然后嘛,就要看这次战役的最后结果了!”谈仁皓点上了烟,然后慢慢的吐出了青烟。“如果我们胜了,那么第二特混舰队就屁事没有,少卿与老常最多写一份报告送到校长手里,然后就将被永远的锁进海军的机密档案库里,他们还可以继续留在第二特混舰队。如果我们失败了,那么要受到调查的恐怕就不是他们两个人了。”
  郝东觉点了点头,然后长叹了口气。作战的事情已经够麻烦的了,现在国内还要给前方的将士制造这么大的压力,看来要当个好军人也不容易啊。
  “别想那么多了,干好手上的事情,就是在帮助少卿与老常!”谈仁皓拍了下搭档的肩膀,“我们已经没有了退路,这次是只能前进,不能后退。不过嘛,现在情况在我们的掌握之中,除非美国佬能够变出几艘航母来,不然他们就没有任何希望!”
  两人都笑了起来,就算美国佬真能变出几艘航母来,他们也有信心继续扩大第一特混舰队的战功。
  枯燥的轰炸心动持续到了九日傍晚,最后一批轰炸机返回了航母之后,舰队按照预定计划向西北方向撤退,接受登陆战役打响之前的补给。第三特混舰队已经在白天补充满了弹药(对炮击舰队来讲,燃料并不是最重要的,那些大型战舰的续航能力都在一万海里之上),在第一特混舰队接受夜间补给的时候,第三特混舰队将对阿格里汉岛进行夜间的最后一轮炮击,然后将在次日白天与第一特混舰队一道为陆战队抢滩登陆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
  与补给舰队会合之后,谈仁皓并没有急着去休息,他还在等一封重要的电报。
  “才收到的,登陆计划没有改变。”郝东觉仍然在负责夜间执勤,“登陆时间是八点半,我们必须在七点进行第一轮轰炸,并且在八点半陆战队上岸的时候提供至少100架轰炸机为陆战队提供支援,随后保证有两个小队的轰炸机在岛屿上空待命。”
  谈仁皓迅速的看完了电报,然后说道:“那你去安排吧,舰队按照计划进入预定海域,五点半做简报,六点让轰炸机起飞。我在第一波轰炸机出发之后来接替你。”
  “好吧,那我现在就去做部署。”
  谈仁皓点了点头,就朝航母右侧的那艘大型快速战斗支援舰看去。这应该是一艘新的补给舰,专门为快速舰队提供支援的,甚至可以跟上舰队速度的补给舰。战舰很大,甚至比航母还要略微高大一点。两艘战舰中牵起了几条钢绳,下面挂着高压输油管道,另外还有几条钢绳是用来运送弹药的。补给工作很繁忙,也很危险,这需要动员全舰官兵,很费人力。在舷桥上抽了一根烟之后,谈仁皓这才回了自己的舱室。
  在第一波轰炸机出发之后,谈仁皓就来到了司令舱,参谋军官已经提前换班(参谋换班的时间会因为具体的作战行动而有所变动),郝东觉还在航空作战室里为第二波飞行员做起飞前的简报。按照计划,在第一波轰炸之后,陆战队就将冲滩,第二波轰炸机必须要在这个时候赶到,好为陆战队提供近距离空中支援,压制海滩附近的美军防御阵地。这个时间安排非常紧,就算轰炸机以最快的巡航速度飞行,都必须要在第一波轰炸机出发之后十五分钟之内升空。因此,郝东觉必须要连续做两次战前简报。与此同时,航空勤务人员也正在为那些即将升空的轰炸机补充燃料,挂载弹药。
  “司令官,早饭还是不变吗?”
  谈仁皓点了点头,他对战舰上的伙食评价并不高,随便吃什么都觉得是一个味道。
  “司令官,才收到的电报,陆战队发来的。”
  谈仁皓接过了电报,只看了一眼,就立即问道:“颜国忠将军亲自到前线指挥?”
  通信参谋点了点头。“颜国忠将军将在第一批登陆部队抢滩成功之后上岸,他们已经提供了联络代码,联络军官将在一个小时后到达。”
  “好吧,等下参谋长来了,让他……”谈仁皓突然想到,郝东觉应该去休息。“去把航空作战参谋找来,让他负责安排陆战队派来的联络军官。另外,我们的飞机什么时候出发?”
  “十五分钟之后开始起飞,参谋长正在给飞行员做安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3/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