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校对)第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578


第二十八章
超难考卷
  离开江南造船厂之前,白佑彬果然收到了两条“帝国”牌香烟,严国荣更是“厚颜无耻”的在行李箱中塞满了这种一百金元一条的香烟。看样子,今后一年,他都不用自己掏钱买烟了。
  “将军,我不抽烟,都给你吧。”
  “不抽烟是好事啊,知道我一年花多少钱买烟吗?”严国荣很是不客气,接过了白佑彬递来的香烟。
  “将军,事情也办完了,我可以回舰队了吧?”
  “这……”严国荣一愣,看了眼手上的两条香烟,“这算贿赂?”
  白佑彬笑着摇了摇头。“当然不是,不然我就触犯军规了。”
  “那就好,谅你也没有这个胆。”严国荣嘿嘿笑了起来,将香烟塞进了行李箱。“你能不能返回舰队,我说了不算,参谋长说了也不算。”
  “那……”
  “你去问元帅吧,他什么时候要你走,你就什么时候走。”严国荣在白佑彬对面的沙发上坐了下来。“其实,你在这边干得好好的,有必要回舰队吗?要知道,其他人可是挤破脑袋都想进海军司令部。”
  “将军,我不是技术军官。”
  “你是说,你对现在的工作不满意?”严国荣叹了口气,“我理解你的想法,实际上,对你来说,呆在后勤装备处没有多大的前途。放心吧,你也不会呆多久了。回去后,我帮你找参谋长谈一谈。”
  白佑彬也暗暗叹了口气,他真不明白陈锦宽将自己留下来的目的是什么。
  “不过,话说回来,这一个多月,你的收获远远超过了那些留在舰队里的同学吧?”严国荣掏出了香烟。“虽然后勤装备处没有多大的前途,但是这能够丰富你的阅历,对你未来的晋升有很大的帮助。另外,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与锻炼,你对海军的基本情况有了更多的了解,将来也肯定能从中获益,我说得没错吧?”
  白佑彬点了点头,这个他不得不承认。
  “你也别担心,元帅在培养人才方面很有一手,他很清楚什么时候放你回去最为合适。”停顿了一下,严国荣又说道,“不过,你与汪华华的年纪差了二十多岁,怎么会是师兄地关系呢?”
  “将军,这可是个人隐私。”
  “呵呵,对,我确实无权过问。”严国荣勉强一笑,“汪华华确实是帝国一流,甚至世界一流的舰船设计专家。虽然很多人都认为,帝国的安危系于海陆两军将士的身上,但是谁又知道,如果没有汪华华这类杰出的工程师与科学家,帝国海陆两军就只是个空架子,别说保护帝国的安全,就连帝国的利益都保证不了。”
  “将军,你给汪总的……”
  “最高性能要求书?”严国荣微微皱了下眉头,“那是我们此行的主要目的,你认为,公开招标就一切都公开吗?”
  “这……”
  “不是说海军偏袒哪家造船厂,而是在必要时期,必须采用必要手段。你说,如果按照正常方式招标,然后展开设计,然后申请预算,然后开工建造,新式战舰要到何年何月才能建成?”严国荣苦笑了一下,“我们到江南造船厂的时候,另外几批海军代表也在去其他几家主要造船厂的路上。另外,公布的招标书不可能做到严格保密,肯定会被敌对国窃取。从根本利益出发,我们公开提出真正的要求。”
  “也就是说,公开招标书只是个幌子?”
  严国荣微微点了点头。“既是用来应付帝国的法律,也是用来麻痹与迷惑敌人的幌子。”
  白佑彬这时候才恍然大悟。
  在海军发出的公开招标书里,对新式战列舰的要求仍然参照了“条约标准”,只是适当的放宽。比如,标准排水量尽量控制在三万五千吨内,最高不得超过四万吨;仍然采用三百五十毫米口径的主炮,只是数量提高到了十二门;装甲防护采用的是条约期间规定的标准,对自身主炮使用的穿甲弹的避弹区为一万八千五百米到两万六千五百米,而不是帝国海军最新的防护标准;速度也只要在最快二十四节的基础上尽量提高。
  毫无疑问,按照这一标准建造出来的战列舰不会比“条约型战列舰”强多少。
  帝国海军需要为此大动干戈的设计一型新的战列舰吗?
  肯定没有!如果需要的话,完全可以在“长江”级的基础上改进,用更低廉的成本建造出并无明显性能差距的新式战列舰。
  以往,帝国海军又不是没有这么干过。
  只是,海军真正的要求是什么呢?
  注意到白佑彬疑惑的神色后,严国荣将一份文件递了过来。因为白佑彬有最高级别的涉密权,所以严国荣不需要担心违反规定。
  迅速看完文件后,白佑彬惊讶的瞪大了眼睛。
  标准排水量四万吨,而且还有百分之十的余度;主炮口径四百毫米,采用五十倍身管,数量不得少于九门,副炮口径不得低于一百五十毫米,最好提高到两百毫米;装甲防护水平提高了足足两个级别,对自身主炮采用的穿甲弹的避弹区为一万五千米到两万九千米,而且下限针对的是轻弹,上限针对的是重弹;速度不得底于二十八节,最好提高到三十节以上。最重要的是,采购价不得超过“长江”级的两倍!
  对江南造船厂的工程师来说,主要技术指标的问题还不大,最麻烦的是建造成本。
  按照海军的规定,新式战列舰都得按照舰队旗舰,或者支舰队旗舰设计,需要预留司令部的空间,并且增添大量通信与指挥设备。这些设备的价格都极为高昂,在建造成本中占了很大一块。
  另外,战舰还得为今后,特别是在建造期间出现的新式设备留下安装空间。
  不说别的,海军就明确提出,要为“远程探测与测量设备”留下安装空间,并且为今后的改进留有余地。
  按照已有的技术资料,这需要在战舰上安装更多的涡轮发电机,增强电力供应。
  这些,都会提高建造成本。为了在有限的排水量之内,尽量提高各项性能,还得采用大量先进装备,比如动力系统必须使用新式高压锅炉,以及体积小得多的涡轮蒸汽机。这些新式设备都没有进入大批量生产阶段,其采购价格绝不会低到哪里去。
  再说了,“长江”级动工的时候,帝国的物价才多少?现在过了十几年,物价又是多少?如果把通货膨胀考虑进去的话,新式战列舰的价格甚至比“长江”级还要低!
  如果说,海军的要求是一份考卷,恐怕没有一家造船厂能够拿到满分。
  实际上,高要求一直是帝国海军的特色,如果让造船厂轻易的拿到满分,帝国的舰船工业就不会有今天的高水准了。
  “怎么样,感觉不错吧?”严国荣显得有点得意。
  这份性能要求书可是他亲手制订的,他不得意才是怪事。
  “将军,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恐怕现在汪总正在办公室骂娘呢!”
  “是吗?汪总可不是那样的人,他会把骂娘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严国荣放声大笑了起来,“不过,汪总不会让我们失望的。既然他接下了这个任务,就不会轻易言败。我也说了,如果连他的团队都无法达到海军的高标准,其他造船厂的工程师也不可能让我们感到满意。”
  “希望如此吧,只是我们也不应该抱有幻想。”
  “当然,海军从来没有幻想。”严国荣微微点了点头,神情顿时严肃了不少。“元帅在批准这份性能指标书的时候就明确表态,采购价格可以适当放开,但是性能指标不能松手。即便战争还没有爆发,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谁又知道,战争在什么时候爆发呢?帝国海军可不想输在起跑线上。”
  对此,白佑彬不得不点头承认。
  谁都知道,《华盛顿海军军备条约》成为一张废纸之后,各个国家都在和平的外衣下做着战争准备。这就如同正式比赛前的热身运动一样,谁准备不够,谁起步晚了,谁就将输掉比赛。
  问题是,这场热身运动会持续多久?
  会像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那样,参赛方都很有风度,等到各方基本上都做好了准备工作,再上场比赛?
  别说老谋深算的政客不会相信,就连白佑彬都不敢相信。
  不管是获胜的一方,还是失败的一方,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所有参赛“队员”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也留下了极为深刻的教训。
  战争岂是比赛,战争是关系国家存亡,民族兴衰的头等大事!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想成为第二个奥匈帝国,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想成为下一个奥斯曼帝国。
  等到对手做好了准备再动手,那是白痴的行为!
  谁先做好准备,谁就获得了先机,并且掌握了主动权。到时候,战争不会以文明的方式开始,更不会留给对手太多的机会!
  帝国能够在这场残酷的竞争中获胜吗?
  白佑彬不知道,严国荣不知道,陈锦宽也不知道,甚至连萧鼎昆都不知道。
第二十九章
节外生枝
  因为没有合适的接替人选,所以白佑彬仍然得留在海军司令部。
  正式招标书下达之后,十九家造船厂都迅速做出了回应,并且在一个月之内陆续向海军递交了初步设计规划,并且附带了第一份造价明细表。
  这并不是正式竞标书,只是与海军通气,让海军有大概印象的竞标书草案。
  一般情况下,最后的竞标书会在此基础上有很大的变动,特别是竞标价格,会比第一份造价明细表高出至少五成!
  三个月后,各大造船厂递交了第二份竞标草案。
  这些草案就详细得多了,在设计指标方面,造船厂明确了设计重点,特别是性能侧重点,以及为了实现这些性能指标,需要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最后,同样得附上相应的造价明细表。
  对海军来说,当然不会把造船厂提交的东西当作“真理”。
  海军有自己的价格测算系统,并且会与造船厂提交的造价明细表做对比。
  白佑彬留在海军司令部的任务就是参与价格对比。说白了,就是利用海军掌握的信息,来核算造船厂的造价明细表,找出造船厂耍的花招。
  造船厂毕竟是企业,企业的目的是赚钱,而不是做赔本赚吆喝的买卖。
  很多时候,造船厂为了赢得海军的青睐,会降低某些重要设备的价格,同时提高某些次要设备的价格,从而蒙混过关,最终达到赚取高额利润的目的。交了巨额“学费”之后,海军制订了极为严厉,而且内容详细的价格审核制度。
  说白了,在正式签合同之前,价格谈判是海军与造船厂之间的主要工作。
  甚至可以说,价格谈判将贯穿于整个初步设计阶段,并且最终对设计指标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毕竟,一分钱一分货,如果价格压得太低,造船厂只能降低技术指标,从而节约成本。相反,如果海军想要获得更好的战舰,就必须放宽价格约束。
  半年初步设计期限到达之前,有十二家造船厂提交了初步设计方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5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