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校对)第4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7/578

  利用美军外围侦察防线松动的机会,第31舰队能够在毫无阻挡的情况下杀入锚泊地,消灭留下来的所有美军战舰。
  只是,郑恩博当时并不清楚哈尔西留下了多少作战舰队。
  结果,在下令加速之后不久,郑恩博就让舰队将航速保持在二十七节,而这比之前计划的三十节慢了三节。因此,第31舰队杀入锚泊地的时间要比预定的晚大概十分钟左右。也许,在郑恩博看来,确保第31舰队的安全,要比晚到十分钟更加重要。
  直到七点五十五分左右,在收到了第12舰队发来的新消息时,郑恩博才下令加速。
  情况已经明朗了,美军有二支主力作战舰队南下对付第12舰队。虽然南下的二支主力作战舰队中有第53舰队,而不是之前预料的那样,由第51舰队与第52舰队去对付第12舰队,但是对郑恩博来说,在只需要面对一支美军主力作战舰队的时候,如果他还不能取得胜利,那么不管第12舰队的表现有多出色,都不可能获得这场海战的胜利。更重要的是,如果他无所作为,导致作战失败,第31舰队必然承担主要责任。
  为了追为之前损失的时间,郑恩博让舰队把速度提高到了三十二节。
  因为在离开中途岛登陆场之前,第31舰队的所有战舰都补充了弹药与燃油,所以第31舰队的四艘战列舰此时的最高速度只能达到三十二节,再也无法提高了。
  值得庆幸的是,第12舰队的消息来得很及时,如果晚到十分钟,第31舰队就无法按照预定的时间到达战场了。
  到达战场前,郑恩博完成了作战的准备工作。
  因为时间紧迫,白佑彬只负责制订舰队作战计划,而具体的战术安排由各舰队的指挥官直接负责。所以郑恩博可以按照自己的判断,或者按照具体的情况来确定战术行动,即怎么对付留在锚泊地的美军舰船。
  留下来的一支主力作战舰队,以及至今没有出现的第54舰队。
  这二股力量都得考虑,同时还得尽量扩大战果,消灭更多的美军舰船。
  从第12舰队发来的消息来看,聚集在锚泊地的美军舰船不下一百艘,且绝大部分都是后勤保障船只,作战舰艇的数量并不是很多。另外,美军集中在考爱岛附近的小型舰艇已经被第12舰队消灭掉了,或者吸引走了,而部署在其他地方的小型舰艇难以在短时间之内赶来。如此一来,郑恩博只需要考虑怎样才能消灭更多的美军舰船。
  在安排任务的时候,郑恩博决定采用一种很不常见的战术。
  八点刚过,第31-4驱逐舰编队与第31-2巡洋舰编队就脱离了主力编队。
  按照郑恩博下达的命令,驱逐舰编队将向锚泊地发动一次集群式鱼雷攻击,巡洋舰编队则提供远程火力掩护。完成鱼雷突击之后,主力编队才到达战场,向美军主力作战舰队开火。
  这一战术安排确实非常独特,同时反映出了郑恩博的战术才能。
  当时,战场上的局面相当混乱。美军的小型舰艇集群前后对第12舰队发动了三次突击,结果都以失败告终。最后一次突击,很多小型舰艇根本没有能够突破第12舰队的外围防线,在遭到巡洋舰与驱逐舰的猛烈炮击之后就仓促撤退了。也就是说,此时考爱岛锚泊地附近有大批美军小型舰艇在活动,一些在寻找继续攻击第12舰队的方法,一些在等待机会,另外一些则在重新编组。
  除了小型舰艇之外,还有第52舰队与第53舰队的大批战舰。
  在此情况下,别说哈尔西,就算是斯普鲁恩斯来了,也很难对战局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更难以照顾到战场上的方方面面。
  更重要的是,混乱的局面给了第31舰队机会。
  六艘驱逐舰与四艘巡洋舰顺利的突破了美军的外围侦察防线,并且一路航行到了距离锚泊地大概十海里的地方,才被第一艘美军战舰发现。随即,驱逐舰编队就加快了航行速度,四艘巡洋舰则以二艘为一队,在驱逐舰编队二侧活动。
  八点二十五分,也就在哈尔西向金凯德下达了命令后十分钟,第31舰队参战了。
  六艘驱逐舰在距离锚泊地大概三千五百米处齐射了鱼雷,然后与四艘巡洋舰组成特混编队,一起炮击了锚泊地里的美军船只。
  一时之间,美军只注意到了纷纷落下的炮弹,没有注意到从海面下射来的鱼雷。
  在第51舰队的辅助战舰,以及保护锚泊地的美军舰艇反应过来的时候,齐射的六十条鱼雷已经先后命中了聚集在一起,还没有来得及疏散的美军船只。
  猛烈的爆炸声终于让美军感受到了切身的危险,也敲响了美军的丧钟。
  八点三十三分,收到郑恩博的命令之后,特混编队迅速撤出了战斗。最终,六艘驱逐舰全都安然无恙的回到了主力编队西面,并且抓紧时间重新装填鱼雷。四艘巡洋舰则重新组成了巡洋舰编队,在主力编队后方执行近程掩护任务。
  八点三十五分,第31舰队四艘“省”级战列舰朝不到二万米外的美军第51舰队的三艘主力舰开火。
  当时,四艘战列舰上的雷达都只发现了三艘主力舰,而没有发现第四艘主力舰。
  这让郑恩博有点不解,因为在他收到的情报中,美军第五舰队有三支主力作战舰队,每支主力作战舰队都拥有四艘快速战列舰。此时,有二支主力作战舰队南下追击第12舰队,只有一支留了下来,那应该有四艘快速战列舰,而是三艘。
  可是,不管是四艘,还是三艘,对已经打响的战斗来说都是一样的。
  二万米不到的交战距离,美军战列舰的航速都不快,甚至没有发现对手。在此情况下,第31舰队四艘战列舰的炮击命中率绝对不会低于百分之三。
  在前五轮齐射中,四艘战列舰的了望员一共报告了十四个战果。
  按此计算,命中率高达百分之七点八。
  实际上,前五轮齐射只击中了敌舰六枚穿甲弹,命中率为百分之三点三。据后来调查,有几枚穿甲弹落在了美军第51舰队主力编队附近的其他舰船上。另外,了望员还将一些被鱼雷击中的美军战舰上冒起的大火算成了战列舰炮击的战果。
  只是,命中率也是次要的。
  前五轮齐射中,遭到重创的正是“罗得岛”号战列舰。这一情况,直接决定了这场海战的最终结果。
第三十五章
忙中出错
  驱逐舰编队偷袭得手,多多少少都让郑恩博感到有点意外。
  在决定让驱逐舰与巡洋舰发动第一轮攻击的时候,郑恩博只是觉得美军在遭到第12舰队偷袭之后,会集中全力对付第12舰队,从而疏于防范,不可能拦截全速突击的驱逐舰与巡洋舰编队。结果,美军不但疏于防范,甚至连防范都没有做到。如果不是一艘刚刚撤下来的小型舰艇正好撞上了高速前进的驱逐舰编队,并且辨别出了那是帝国海军的“花”级驱逐舰,恐怕在驱逐舰编队发射了鱼雷,转向离开战场的时候,美军都不会拉响战斗警报,更不可能发现遭到了第31舰队的攻击。
  实际上,当时美军确实没有想到,发动攻击的是第31舰队的驱逐舰编队。
  哈尔西在收到消息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南面那支舰队,也是第12舰队派出的驱逐舰编队。并且认为,白佑彬为了迫使美军第52舰队与第53舰队放弃追击,才出动了驱逐舰编队偷袭锚泊地。
  可是,随即响起的炮击声就让哈尔西意识到,那绝不是第12舰队的驱逐舰编队。
  短短数分钟之内,就有十多艘战舰被鱼雷或者炮弹击中,且偷袭的那十艘战舰并没有立即撤退的意思。
  显然,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偷袭行动,而且那些战舰也不属于南面的第12舰队。
  等到哈尔西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太晚了。
  战斗爆发的时候,第31舰队的四艘战列舰对付第51舰队的三艘战列舰,而且正好是“河北”号与“福建”号一同对付第51舰队的“罗得岛”号,也就是哈尔西所在的美军第五舰队旗舰。
  当然,这绝对不是运气。
  前出偷袭美军锚泊地的驱逐舰与巡洋舰还担负起了另外一个任务,即在近距离上观察美军主力舰,确定美军旗舰。
  与非旗舰的战列舰相比,旗舰的最大特征就是拥有大量的通信天线。
  此时天色已经完全放亮,而且美军第51舰队机动到了锚泊地的南面,正好在第31-2巡洋舰编队的东南方向上,完全暴露在了阳光下面。巡洋舰上的了望员能够用望远镜清楚的看到三艘战列舰的舰桥与桅杆,也就能够确定哪一艘战舰为旗舰。
  收到侦察报告之后,郑恩博立即调整了交战安排。
  也正是如此,第31舰队四艘主力舰的开火时间晚了大概三分钟,且作战距离缩短了好几百米。
  交战距离缩短几百米的影响并不大,可二打一的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前五轮齐射中,三艘美军战列舰一共挨了六枚四百毫米复合穿甲弹,其中“罗得岛”号就挨了三枚!
  第一枚穿甲弹击中了“罗得岛”号B炮塔的正面装甲,并且被挡了下来。
  第二枚穿甲弹落在了“罗得岛”号上层建筑的左侧,在连续击穿了露天甲板与二层内部甲板之后,最终在撞上了水平装甲之后发生爆炸,在战舰左侧炸出了一个巨大的缺口,却没有对舰体造成更严重的损伤。
  第三枚穿甲弹则直接砸中了“罗得岛”号的舰桥,并且在摧毁了火力指挥中心,航海舰桥与罗经舰桥之后,在通信中心上方的舱室内发生爆炸。虽然没有能够直接摧毁通信中心,但是炸断了连接着外部天线的电缆,并且导致通信中心内的十多名官兵,以及附近的二支损管队伍里的官兵全部伤亡。
  结果,在哈尔西反应过来的时候,“罗得岛”号已经失去了通信能力。
  大概十五分钟之后,“罗得岛”号上的通信军官才用旗语联系上了后面的“佛蒙特”号战列舰,并且让其给第54舰队发去了哈尔西的命令。
  半个小时之后,“罗得岛”号上的通信军官才接好了被炸断的电缆。
  而在这半个小时的时间内,第51舰队成为了第五舰队中第一芝任人宰割的主力作战舰队,也成为交战双方的六支作战舰队中,第一支遭到沉痛打击的作战舰队。
  相对而言,“佛蒙特”号与“弗吉尼亚”号的情况不比“罗得岛”号好多少。
  在前五轮战斗中,“佛蒙特”号挨了二枚穿甲弹。一枚击中了舰首,最终被前端的隔离装甲板挡了下来,只损失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舱室;另外一枚在打掉了罗经舰桥之后,击中了后方的烟囱,最终也没有能够击穿包裹在烟囱外的装甲板。虽然“弗吉尼亚”号仅挨了一枚炮弹,但是炮弹刚好落在了A炮塔的顶部,并且在击穿炮塔的顶部装甲之后,又击穿了炮塔的后部装甲,最终在炮塔外发生爆炸,而炮弹带起的大量碎片导致炮塔内的绝大部分炮手伤亡,使A炮塔在十分钟之后才投入战斗。
  接下来的战斗中,第31舰队仍然占据着绝对优势。
  八点四十三分,“罗得岛”号挨了第四枚穿甲弹,大概十多秒钟之后,“弗吉尼亚”号被第二次击中。
  三分钟之后,“罗得岛”号再次中弹,“佛蒙特”号也在此时挨了第三枚炮弹。
  打到九点前,“罗得岛”号挨了至少九枚穿甲弹,“佛蒙特”号被击中了七次,“弗吉尼亚”号也被击中了六次。
  不得不说,“罗得岛”级的防御能力与生存能力确实强大。
  在连续被九枚穿甲弹击中之后,“罗得岛”号仅损失了A炮塔,另外B炮塔右侧的主炮被打坏,其舰体上的创伤都在水线以上,只有一枚穿甲弹击穿了其水平装甲,在舰体左侧的隔舱内发生爆炸,导致舰体进水一千多吨,而其关键的动力设备并没有受到多大的损伤。
  “佛蒙特”号则损失了二门主炮(都是辅助机构受损),另外舰桥被炸毁,指挥中心转移到了后舰桥。另外就是在舰体左侧水线附近被一枚穿甲弹打穿了主装甲带,导致十多个隔舱进水,舰体内部的主要舱室却安然无恙。
  “弗吉尼亚”号的情况稍微好一点,没有损失一门主炮,舰桥也没有中弹,六枚穿甲弹全都落在了战舰的上层建筑上,受损最严重的部位在二根烟囱的左侧,该处的大部分副炮与速射炮都不见了踪影。
  美军的反击从八点四十二分开始。
  在前面的近十轮齐射中,三艘“罗得岛”级战列舰都没有能够威胁到第31舰队里的四艘“省”级战列舰,反而在第五轮齐射的时候,因为偏得太厉害,结果让二艘正在逼近第31-1主力编队的鱼雷快艇暴露了行踪。
  在此时,郑恩博最关注的不是美军战列舰,而是那些小型PT艇。
  八点四十五的时候,第一批四艘鱼雷快艇就冲击了第31-1主力编队,结果被守在主力编队前面的第31-3巡洋舰编队全部击沉。
  随后,美军的鱼雷快艇就如同阴魂不散般的缠住了第31舰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7/5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