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校对)第4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4/578

  西班牙的问题还好说,只要德军能够从东线战场抽调三分之一的兵力,西班牙就将别无选择。到时候,即便美国向西班牙派遣远征军,也不可能阻止西班牙向同盟国集团,或者说向德国投降。
  另外,从国家利益出发,意大利很有可能协助德国进攻西班牙。
  这样一来,西班牙更没有退路,尽快投降,才能确保其本土不遭到战火的摧残,也才能够确保其在战后的欧洲地区拥有一席之地。
  因此,西班牙很有可能在俄罗斯战败之后,立即向德国与意大利投降。
  重要的是,英国是否会在俄罗斯战败之后投降。
  如果是,那么英国会向谁投降?如果不是,那么英国还能够坚持多久?
  “除非我们加强第四舰队的兵力,不然很难确保英国会向我们投降。”卫延年耸了下肩膀,又说道,“另外,即便英国打算向我们投降,只要德国能够从东线战场上抽调出一部分兵力,就会首先考虑对付英国,而不是西班牙。更何况,西班牙可能会不战而降。这样一来,我们就更加得考虑及时加强第四舰队,抢在德国之前迫使英国投降。”
  “这也是首辅的观点。”陈锦宽叹了口气,说道,“按照首辅的意思,我们必须要让英国向我们投降,而不是向德国投降。考虑到俄罗斯要在年底才会战败,到时候德国也需要时间转移兵力。所以,我们最迟都得在明年年初的时候向第四舰队增派第三支作战舰队,将其规模扩大一半。另外,在此之前,我们还得在太平洋战场上确保战略优势,迫使美国将新增兵力投入到太平洋战场上来,而不是去保卫英国。”
  “这么看来,能否战胜英国,还得看我们在太平洋战场上的行动。”
  卫延年与陈锦宽都朝白佑彬看了过来,然后都笑了起来。
  接触到二人的目光之后,白佑彬苦笑了一下,就没再开口了。
  情况很明朗,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尽快攻打夏威夷群岛。
  如果能够在年底之前占领夏威夷群岛,就能威胁到美国本土。到时候,美国就必须得增强太平洋地区的海军力量,以保卫其本土。即便不能在年底之前攻占夏威夷群岛,为了守住本土以外的最后一道防线,美军都得加强太平洋舰队的实力。因此,进攻夏威夷群岛成为了关键中的关键。
  问题是,海军有能力在年内发动进攻夏威夷群岛的作战行动吗?
  在陈锦宽回来之前,白佑彬就详细的考虑了这个问题。
  比起进攻澳洲大陆的作战行动,进攻夏威夷群岛不但显得仓促,而且难度也大得多。不说别的,在中途岛被美军占领之后,帝国海军距离夏威夷群岛最近的基地是威克岛。而威克岛并不适合成为前进基地,其面积太小了,能够部署的地面部队不会超过三个陆战师,如果考虑后勤保障问题,那里根本不适合部署作战部队。
  如果作战部队从关岛出发,其后勤补给线长达数千海里。
  夏威夷群岛是美国在太平洋上防御最严密的地方,仅瓦胡岛的驻军就超过了八万,另外在相邻的几个岛屿上,还有超过二十万的驻军。即便不考虑占领所有岛屿,仅仅以占领珍珠港所在的瓦胡岛为最终目的,海军都需要投入超过敌人一倍的兵力。也就是说,海军要动员十六万以上的作战部队,这大概相当于十个陆战师。
  战役开始阶段,上岸的陆战师不得少于三个,也就是说,一次投送至少五万兵力。
  为了投送这些兵力,至少需要五十艘大型登陆舰,另外还需要一百二十艘运输船只。同时,为了确保十个陆战师的后勤补给,至少每天要为其提供一万五千吨作战物资,也就需要出动二艘万吨级运输船。
  在没有占领港口的情况下,一艘万吨级运输船需要三到五天才能卸下所有物资。
  因此,一次需要有六到十艘运输船靠岸卸货。而运输船队往返于瓦胡岛与关岛之间,一趟需要至少二十天,另外在后方港口装载货物需要三天。由此可以算出,为了确保陆战队不出现物资紧缺的情况,就得动员至少二百五十艘运输船只,编成至少五支运输船队。而为了确保这么多的运输船只,以及为其提供护航掩护的战舰的作战需求,还得在关岛与那霸,以及那霸与本土港口之间投入至少五百艘万吨轮,组成十支规模相当的运输船队。如果考虑作战部队的伤亡,需要补充兵力,则需要留出大概百分之二十的运输余量。
  也就是说,帝国海军需要投入的运输船只就超过了九百艘。
  集中九百艘运输船只不是问题,此时帝国海军投入使用的运输船只已经超过了四千五百艘,而且还以每月一百五十艘的速度增长。问题是,为了进攻澳洲大陆,至少需要在西南太平洋上投入一千八百艘运输船只,而随着陆军参战,到时候投入的运输船只肯定要增加百分之五十以上。另外,为了向同盟国提供援助,帝国海军还得在相关的航线上投入一千五百艘运输船只。为了获得必要的海外资源,帝国海军还得在其他航线上投入近千艘运输船只。因此,即便到了年底,帝国海军也难以抽调出九百艘运输船只参加攻打夏威夷群岛的作战行动。
  除了后勤保障方面的问题之外,海军能否夺取制海权也是个问题。
  显然,不可能让第三舰队参与攻打夏威夷群岛的作战行动,第一舰队在六月份的时候,最多获得四艘战列舰,到年底最多只有八艘战列舰,即便到明年年初,也最多只有十二艘战列舰。同期,美国海军第五舰队的战列舰数量很有可能是四艘,八艘与十六艘。在此情况下,第一舰队很难确保夺取夏威夷群岛的制海权。
  也正是如此,白佑彬才迟迟没有向卫延年提交第一舰队的作战构想。
  现在,他却不得不设法解决这个问题。
  按照陈锦宽与卫延年的说法,即便不能打下夏威夷群岛,也要争取牵制住美国海军,为帝国海军在北大西洋上展开行动提供帮助。
  这下,所有的重担都落在了第一舰队的肩上。
第六章
全面动员
  等卫延年离开之后,陈锦宽亲自去关上了门。
  “听说,你找卫延年谈过赵赙礼的事情?”
  白佑彬迟疑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他有点想不通,赵赙礼的人事调动只是小事,卫延年为什么要把这件事情告诉陈锦宽呢?
  “其实,这事我也考虑过,不过我觉得,你现在更需要几个得力的助手,所以我才把蓝凌波调了回来,并且任命他为第一舰队参谋长。”
  听到这,白佑彬暗暗一惊,难道这是陈锦宽早就安排好了的?
  果真如此,那么赵赙礼很有可能在海军总参谋部呆上一段时间之后,被派往第一舰队。而在蓝凌波已经出任舰队参谋长之后,适合赵赙礼的位置只有作战舰队指挥官。也就是说,陈锦宽打算让赵赙礼出任某支作战舰队的指挥官。
  想到这,白佑彬猛然反应了过来。
  如果第一舰队只有一支作战舰队,陈锦宽就完全没有必要给白佑彬安排一个独立的作战舰队指挥官,因为一般情况下,都是由白佑彬兼任这个职务。也就是说,陈锦宽准备在短期内给第一舰队第二支作战舰队。
  “元帅,你不会让赵赙礼跟着我干吧?”白佑彬试探性的问了一句。
  “为什么不会?”陈锦宽淡淡一笑,“听说,在第四舰队的时候,你就把赵赙礼带在身边,任命他为舰队首席参谋。另外,从我了解到的情况来看,他在第四舰队的表现很不错,帮了你不少的忙吧?”
  这次,白佑彬没有迟疑,立即点了点头。
  “既然他有能力指挥舰队作战,那么为什么要让他去破交舰队呢?”陈锦宽拍了拍沙发的扶手。“也许,你觉得我们现在没有能力攻打夏威夷群岛,所以第一舰队最多只能获得一支作战舰队,我们会将重点放在西南太平洋上,是不是?”
  对此,白佑彬没有表态,因为陈锦宽的意思与他的想法完全相反。
  “其实,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陈锦宽拿起了放在旁边的一份文件,“这是卫延年制订的作战计划。虽然你与郑恩博在‘斐济群岛海战’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但是从根本上讲,美军还没有完全丧失战斗力。雷霄霆已经发出了警告,其四艘在之前海战中受损的战列舰肯定会在四月份重新服役。另外,新服役的八艘战列舰也能在四月份形成战斗力。按照雷霄霆提供的消息,美军在近期很有可能出现较大的人事与编制变更。”
  “元帅,你是说……”
  白佑彬刚把话说出口,就明白了陈锦宽的意思。
  战争打到这一步,美国离失败只有一步之遥了。可以说,导致美国逐渐走向战败的因素很多,这其中就包括了美军指挥体系,以及军队编制上的问题。
  不说别的,尼米兹与麦克阿瑟的矛盾,就导致美军严重内耗。
  从参战以来,尼米兹就主张将重点放在西太平洋上,甚至可以因此而放弃澳洲大陆。麦克阿瑟则坚持应该将重点放在西南太平洋上,不应该花太多的兵力在西太平洋上发动战略反击,只需要确保夏威夷群岛的安全就足够了。
  从更深层次来讲,尼米兹与麦克阿瑟的矛盾又是美国海军与美国陆军的矛盾。
  如果在西太平洋为重点战场,那么唱主角的绝对是海军,而美军战斗力有限的陆战队足以担负其攻占岛屿的作战行动,根本不需要陆军插手。相反,如果西南太平洋是主要战场,唱主角的就是美国陆军,而不是海军。
  二位主要统帅的分歧,直接分散了美军的战斗力。
  从战局的发展来看,如果在七十四年(42年)的时候,美军能够在某一个方向上集中兵力,就很有可能扭转战局,至少与帝国在太平洋战场上保持战略均衡,不会输得这么惨。问题是,美军并没有抓住这个机会。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尼米兹与麦克阿瑟有各自的侧重点。
  打到现在,如果美军再不对其指挥体系做调整,或者对其编制体系做出修改,恐怕一到二年之内,美国就会战败。
  现在的问题是,美国到底应该把重点放在哪?
  从政治的角度出发,美国绝不能丢掉澳洲大陆,毕竟澳洲是协约国最靠近帝国本土的海外基地,只要澳洲大陆还在协约国集团的控制之中,帝国就不能把重点转移到其他战场上去。
  问题是,打到现在,美军能够为了政治目的而战吗?
  继续坚守澳洲大陆的弊端非常多,首先是后勤保障需要消耗美国大量的海上运力,导致其投入北大西洋的海上航运能力减弱。其次是守卫澳洲大陆需要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不但会牵制住太平洋舰队有限的兵力,还会牵制住美国的地面部队,使其在其他战场上难以有所作为。另外还非分散美国的战争潜力,迫使美国不得不在澳洲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以应对长期的战争,从而对美国的战略生产能力造成负面影响。最重要的是,在眼前的局势下,澳洲大陆已经是累卵之势,不是想守就能守住的。
  当然,从纯军事的角度来看,守卫澳洲大陆,美军就得跟着帝国的战略步伐前进。
  综合分析,美军最好的选择就是放弃澳洲大陆,最多坚守新西兰,保住南太平洋上最后一个据点,然后将兵力与战争物资投入到其他战场上去,比如加强夏威夷群岛的防御,或者以西班牙为基地,在欧洲大陆上发动战略进攻。
  想到这,白佑彬的脑海里出现了一条比较清晰的战略走向图。
  “元帅,你是说,美军会主动放弃澳洲大陆?”
  “这只是我们的猜测与分析。”陈锦宽没有多罗嗦,“现在的问题是,美国有没有这个决心与魄力。明眼人都知道,坚守澳洲大陆,美军将得不偿失。相反,如果主动收缩防线,美国就有机会盘活整个战局。不说别的,如果能够将投入澳洲大陆的兵力中的一半派往西班牙,美军就能在欧洲大陆上开辟第二战场,迫使德国再次两线作战。同样的,如果美军能够从中抽调出四分之一的兵力,就能巩固夏威夷群岛。当然,即便美国打算放弃澳洲大陆,也不会马上松手,而会想方设法的在这边牵制住我们的兵力,从而为其进行战略调整争取到时间。”
  “那我们该怎么办?”
  “这就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陈锦宽长长的出了口气,说道,“从最坏的角度考虑,如果美国真的放弃了澳洲大陆,但是没有完全撤军,我们就得继续攻打澳洲大陆,从而在西南太平洋战场上投入大量兵力,消耗大量作战物资,延迟了向夏威夷群岛推进的步伐。从最好的角度考虑,如果我们能够兵不刃血的占领澳洲大陆,就能够将聚集在西南太平洋上的作战部队投入到其他战场上去,第三舰队也能在其他方向上发挥重要的作用。当然,实际情况很有可能介于二者之间,既不是最坏,也不是最好。在此情况下,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够瓦解美国反败为胜的梦想呢?”
  白佑彬用手背托住了下巴。
  这确实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即便美军放弃了澳洲大陆,因为已经向澳洲派遣了超过五十万的作战部队,帝国海军与帝国陆军也难以在短期内攻占澳洲大陆,更不可能不战而胜。相反,如果继续推进进攻澳洲大陆的作战行动,帝国海军则有可能因此错过了迅速获得太平洋战争胜利的机会。
  其实,关键只有一个,那就是制海权。
  如果能够夺取太平洋的制海权,就能全面封锁澳洲大陆,然后设法消耗掉美军在澳洲大陆的作战物资,最终就能拖挎美军。到时候,即便美军能够利用澳洲大陆的物产维持生机,也会因为缺乏完备的工业设施,最终丧失作战能力。
  要想夺取绝对的制海权,就得击败美国太平洋舰队。
  要想击败美国太平洋舰队,最好的办法不是歼灭其所有作战舰队,而是摧毁其后方基础设施,也就是珍珠港,以及美国西海岸的港口,并且掐断美军舰队进入太平洋的通道,既攻占巴拿马运河。
  而要完成这一系列的作战行动,首先就得攻打夏威夷群岛。
  要想占领夏威夷群岛,就得首先夺取制海权,出动规模庞大的作战舰队。当然,在避无可避的情况下,美军只能与帝国海军决战。
  想到这,白佑彬抬起了头来。
  “怎么样,想清楚了吗?”陈锦宽似乎能够看穿白佑彬的心思。
  “元帅,我觉得,我们应该提前进攻夏威夷群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4/5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