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校对)第4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9/578

  在这个距离上,复合穿甲弹不但能够打穿“威斯康星”号的水平防护装甲,还能够在某一角度下打穿其主装甲带。
  “河北”号打出的穿甲弹击中了“威斯康星”号前烟囱的根部,在穿透了上层建筑之后,最终在水平装甲上方发生爆炸。该处部位的水平防护装甲的总厚度超过了二百八十毫米,另外在锅炉舱上面还有一层八十毫米的强化装甲。可以说,这里是战舰水平防护最为厚实的部位。
  虽然穿甲弹没有能够进入锅炉舱,但是爆炸之后也摧毁了附近的上层建筑,还差点炸断了前烟囱。这一结果直接导致该舰的一号与二号锅炉舱里的四台燃油锅炉排气不畅。最终,舰长不得不下令关闭一号锅炉舱内的二台锅炉,以便让二号锅炉舱里的二台锅炉输出更多蒸汽,好向二号推进轴提供更多的推进功率。
  “浙江”号打出的穿甲弹则落在了“威斯康星”号的首甲板上。这是第一枚落在其舰首甲板上的炮弹。穿甲弹在打穿了水平装甲之后,改变了前进方向,最终在锚舱后下方的一个用来储备生活物资的舱室内发生爆炸,导致战舰右侧,重大数十吨的铁锚松脱,最终掉入大海。
  这一影响非常严重,因为锚链没有被炸断,所以在主锚掉落之后,战舰的航行将受到很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战舰上的损管队员会立即切断锚链,避免出现严重的灾难。问题是,穿甲弹在爆炸之后摧毁了通往锚舱的几条通道,损管队员根本无法及时到达锚舱,也就无法及时切断锚链。
  随着“威斯康星”号的速度继续下降,其遭到的炮击也越发的猛烈了。
  到三点二十分的时候,该舰又挨了至少五枚穿甲弹。
  几乎所有的弹着点都在战舰的上层建筑,或者水平甲板上。五枚穿甲弹全部击穿了装甲,在舰体内发生爆炸。
  在此不得不肯定“衣阿华”级战列舰出色的综合防护性能。
  如果是一艘老式战列舰,在被十多枚四百毫米穿甲弹击中之后,肯定沉没了。“威斯康星”号不但没有丝毫沉没的样子,还因为舰体没有受到太严重的损伤,且动力设备还在继续运转,仍然以十来节的速度向前航行。
  此时,导致其航速降低的主要原因就是跌入海中的主锚。
  从三点二十一分开始,“河北”号与“浙江”号上的炮手全都选择了标准穿甲弹。
  这表明,交战距离已经缩短到了一万五千米之内。准确的说,当时的交战距离仅仅只有一万三千米。
  在这个距离上,如果炮手继续使用复合穿甲弹,就能够打击“威斯康星”号的舰体。问题是,经过激烈的战斗,“河北”号与“浙江”号上储备的复合穿甲弹已经消耗了近三分之二,考虑到等下还要对付另外三艘战列舰,炮手才不得不选择弹道更高,威力不如复合穿甲弹的标准穿甲弹。
  虽然在使用标准穿甲弹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打击“威斯康星”号的舰体,如果运气好,甚至还有可能击中其舰体水线以下部位。但是在绝不部分时候,因为标准穿甲弹的弹道更加陡峭,所以炮弹会落在“威斯康星”号的上层建筑上,或者落在主装甲带的上方,难以对其构成致命的威胁。
  要想让标准穿甲弹直接打穿其主装甲带,就得继续缩短交战距离。
  接下来的十分钟内,“河北”号与“浙江”号打出的炮弹几乎全都落在了“威斯康星”号上层建筑的左侧。另外,随着交战距离缩短,二艘“省”级战列舰上的副炮与速射炮也先后投入了战斗。
  直到三点半,“威斯康星”号上的损管人员才切断了锚链。
  可是,此时敌人已经在一万米之内了。
  在这个距离上,别数其以十九度倾角设置,厚度刚刚超过三百毫米的主装甲带的装甲,就连厚达五百毫米的炮塔正面装甲都会被四百毫米标准穿甲弹击穿。
  另外,在进入了这个交战距离之后,炮手已经能够精确瞄准敌舰的关键部位了。
  针对“威斯康星”号的战斗进入了最后关头。
  仅仅三轮齐射,“河北”号与“浙江”号就打掉了“威斯康星”号的三座主炮炮塔,并且至少击中其舰体二次。另外,在之前的战斗中,“威斯康星”号舰体左侧的所有副炮与速射炮都被摧毁。
  也就是说,“威斯康星”在面对“河北”号与“浙江”号的一侧,已经没有任何火炮了。
  虽然此时“威斯康星”号已经开始加速,但是在暴风骤雨般的炮击面前,即便其速度略有提高,也难以改变其覆灭的最终命运。
  打到三点四十五分,“威斯康星”号已经挨了不下四十枚四百毫米穿甲弹,以及数百枚其他口径的炮弹。其舰体左舷的舱室几乎全部被摧毁,只是因为炮手提前向三座主炮弹药舱注射了海水,所以该舰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爆炸,那些副炮弹药发生的零星爆炸还不足以使其沉没。
  在向右舷舱室注水之后,“威斯康星”号避免了翻覆沉没的结局。
  只不过,这只是使其换了一种死法。
  确定“威斯康星”号已经完全瘫痪之后,郑恩博下令二艘主力舰加速追赶第51舰队里的另外三艘战列舰。
  最终击沉“威斯康星”号的是二艘来自第11舰队的驱逐舰。
  当时,首先是第31舰队里的二艘驱逐舰在重新装填了鱼雷之后,对“威斯康星”号进行了鱼雷攻击。随即,已经到达战场的第11舰队的四艘驱逐舰冲了过来,执行了针对“威斯康星”号的最后裁决。
  也正是如此,“威斯康星”号上的数百名美军官兵才幸免于难。
  如果由二艘战列舰来对其执行最终的“裁决”,恐怕那些准备逃生的美军官兵都将死无葬身之地。另外,第31舰队的二艘驱逐舰及时的到达了“威斯康星”号沉没的海域,并且及时的展开了打捞美军落水官兵的工作,从而使更多的美军官兵得到了及时的救助,不然很多伤员都将因为在海水里浸泡得太久而导致伤势加重,最终死于非命。
  当然,这场战斗还远远没有结束。
第六十一章
全面围攻
  在郑恩博拣便宜的时候,白佑彬却在考虑着怎样才能扩大战果。
  “衣阿华”号被鱼雷击中,既是好事,又是坏事。
  好的是,第51舰队的旗舰受到了重创,在损失速度之后,已经没有机会逃离战场了。坏的是,斯普鲁恩斯很有可能更换旗舰,然后牺牲掉“衣阿华”号,从而让另外二艘战列舰逃出升天。
  如果想全歼第51舰队,就得打残另外二艘战舰,如果只是为了扩大战果,就要对付“衣阿华”号。显然,这是一个很难做出的决策。
  最初的时候,白佑彬肯定想全歼第51舰队。
  作为白佑彬最强劲的对手,斯普鲁恩斯不但在战场上多次给白佑彬制造难题,还多次拖延了帝国海军的进攻步伐,甚至差点扭转战局。
  问题是,随着战局的变化,白佑彬的想法也在发生变化。
  在“广西”号被鱼雷击中之后,郑恩博并没有率领另外二艘战列舰跟上来,也就没有参加打击第51舰队的战斗,而是留在后方收拾“威斯康星”号。显然,郑恩博很狡猾,他将最艰难的任务留给了第11舰队,自己却去捞战果了。
  更重要的是,美军舰队已经开始加速。
  随着速度提高,炮击命中率将直线降低。
  在此之前,第11-1主力编队已经对付了英国太平洋舰队,还与第51舰队激战了数十分钟,主炮携带的弹药消耗了近一半。更重要的是,在炮击了布里斯班之后,第51舰队的四艘战列舰都没有更换主炮炮管,在连续打了一百多轮齐射之后,主炮身管已经严重磨损,接近了使用寿命的极限。
  虽然在超出了使用寿命之后,主炮身管还可以继续使用,毕竟任何军用设备都有一定的亢余度,但是在磨损加剧之后,炮击命中率肯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从而降低了战列舰的作战效率。
  在权衡考虑这些问题的时候,白佑彬并没有下令调整交战秩序。
  也许,他还对歼灭第51舰队抱有一线希望吧。
  因此,直到三点半,也就是“威斯康星”号遭到最惨痛的打击之前,第11-1主力编队里的三艘战列舰仍然在对付各自的目标。
  在此期间,“松江府”号一共击中了“衣阿华”号七次,自己挨了四枚炮弹;“北直隶”号击中了“新泽西”号六次,自己挨了三枚炮弹;“南直隶”号击中了“密苏里”号八次,自己挨了三枚炮弹。
  战果明显对第11-1主力编队有利,可是分开来看,却不容乐观。
  “松江府”号取得的七个战果中,有五个是在三点二十分之前收获的,而其挨的四枚炮弹中,有三枚是在三点二十分之后落下来的;“北直隶”号收获的六个战果中,有五个是在三点二十分之前,而其挨的三枚炮弹中,有二个是在三点二十分之后;“南直隶”号的情况也差不多,有六个战果在三点二十分之前获得,而挨的三枚炮弹都在三点二十分之后。
  也就是说,第11-1主力编队的战斗效率正在下降,而随着距离拉近,第51舰队的炮击命中率正在提高。
  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只有一个:三艘“省”级战列舰的主炮身管寿命都快到极限了。
  虽然继续打下去,第11-1主力编队仍然有很大的把握歼灭第51舰队,但是自身的损失肯定不会小到哪里去。
  另外,随着速度继续提高,只要“衣阿华”号跟不上舰队的速度,斯普鲁恩斯就会壮士断臂,牺牲掉“衣阿华”号,让“新泽西”号与“密苏里”号能够趁机逃出战场。
  从保存舰队实力来看,白佑彬应该改变交战秩序了。
  三点半刚过,“衣阿华”号就开始转向。
  此时,双方的交战距离仅有一万七千米,且航行速度已经达到了二十七节。也就是说,在舰首受损之后,“衣阿华”号的最快速度只能达到二十七节。
  虽然雷达不可能探测到从“衣阿华”号上放下的汽艇,同时了望员也不可能在夜间看到一万七千米外的汽艇,但是白佑彬敢肯定,随着“衣阿华”号向右转向,只要该舰是斯普鲁恩斯的旗舰,那么此时斯普鲁恩斯就已经到了汽艇上,离开了“衣阿华”号,正在前往某艘轻巡洋舰。
  实际上,第51舰队的旗舰并不是“衣阿华”号,而是“密苏里”号。
  在“马克萨斯群岛海战”中,“衣阿华”号受到的损伤极为严重,为了缩短修复工期,美军没有修复该舰的旗舰指挥设备,而是直接拆除了指挥设备,然后受损较轻的“密苏里”号上安装了舰队指挥设备,从而使“密苏里”号成为了旗舰。
  也就是说,斯普鲁恩斯没有在“衣阿华”号上。
  在“衣阿华”号被鱼雷击中之后,斯普鲁恩斯没有急于让其转向脱离编队,一是他不想这么快就放弃,二是他不想因为“衣阿华”号脱离编队,而使另外二艘战舰遭到更猛烈的炮击。
  直到“衣阿华”号无法继续加速的时候,斯普鲁恩斯才让其向右侧转向。
  与白佑彬猜测的一模一样,斯普鲁恩斯准备牺牲“衣阿华”号。
  问题是,此时“密苏里”号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在连续挨了八枚穿甲弹之后,其航行速度也只能勉强达到三十节,而对手的速度肯定能够超过三十节。更重要的是,“密苏里”号已经损失了二座主炮炮塔,再打下去,将必死无疑。
  对斯普鲁恩斯来说,现在是撤也无法撤,打也无法打。
  只是,此时白佑彬的一个决策帮了他的大忙。
  三点三十五分,第11-1主力编队的三艘战列舰开始集中火力炮击“衣阿华”号。
  也就是说,白佑彬放弃了歼灭第51舰队的想法,选择了扩大战果。
  仅仅五分钟之内,“衣阿华”号就被至少十一枚穿甲弹击中。
  结果是灾难性的,就算该舰的生存能力再强大,在前后一共被二十多枚穿甲弹击中之后,也难以继续战斗下去。
  更重要的是,此时交战距离还在缩短,至少有四枚炮弹落在了其舰体上。
  也就是说,“衣阿华”号不但无法加速,也无法保持二十七节的速度。在舰体严重受损之后,其航行速度开始减慢。
  三点四十二分,就在“密苏里”号前进到“衣阿华”号左侧的时候,其速度降低到了二十七节,同时一艘汽艇被吊放到了海面上。
  随同斯普鲁恩斯离去的,还有第51舰队司令部的十来名高级参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9/5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