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校对)第4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7/578

  按照当时的情况,如果第51舰队能够将航行速度提高到三十三点五节,也就是“衣阿华”级的最快速度,不管郑恩博怎么拼命,都不会有多大的收获。另外,白佑彬恐怕连参加战斗的机会都没有。
  问题是,第51舰队的速度根本不可能达到三十三点五节。
  四艘“衣阿华”级战列舰都在不久前进行了燃油补给,在战斗开始的时候,消耗掉的燃油还不到一千吨。也就是说,四艘战列舰的排水量远远超过了能够达到最快航行速度的标准排水量。如此一来,四艘“衣阿华”级战列舰能够将航速提高到三十一节就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相反,不管是第31舰队,还是第11舰队,在离开澳洲东南的炮击海域时,都只有一半的燃油,且中途只补充了弹药与淡水,没有补充燃油。此时,其排水量甚至还不到标准排水量,如果不是因为在此之前长途航行了数千海里,恐怕航速早就超过了七三十二点五节的最快速度了。
  情急之下,斯普鲁恩斯犯了另外一个错误:减速与第31-1主力编队交火。
  在发现第31-1主力编队只有三艘主力舰,另外二艘战列舰没有追上来之后,斯普鲁恩斯立即意识到,第31-1主力编队不是他的对手。如果能够迅速干掉郑恩博,他就有望逃出战场。到时候,哪怕只有一半的战列舰能够逃走,也比全部战沉要好得多吧。
  二点十七分,美军的驱逐舰首先展开了行动。
  八艘驱逐舰分成了两批,从东南方向冲向了第31-1主力编队的三艘战列舰。同时,第51舰队里的四艘战列舰也开始减速,准备用炮火掩护驱逐舰。
  可以说,这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错误。
  第31舰队不是第11舰队,在战斗爆发之前,郑恩博手里还有四艘驱逐舰。另外,在第11舰队对付蒂里特的英国太平洋舰队时,郑恩博就已经让在南面与东面执行侦察任务的战舰返回了编队,组成了一支巡洋舰编队,与第二支驱逐舰编队。除掉之前协助第11舰队对付“复仇”号与“皇权”号的那支驱逐舰编队之外,郑恩博手里还有四艘火力极为强大的“岛”级轻巡洋舰,以及四艘“花”级驱逐舰。
  更重要的是,此时第11舰队正在加速赶来。
  白佑彬不但选择了一条最理想的航线,还在转向之后,让庞晋元事实了电子干扰。也就是说,从一开始,白佑彬就知道斯普鲁恩斯会选择逃跑。如果让斯普鲁恩斯发现了第11舰队,不管他有没有机会干掉郑恩博,他都不会留下来。因此,要想让郑恩博缠住第51舰队,就得保证第11舰队不被发现。
  在进行了电子干扰之后,美军的探测雷达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
  因为美军的火控雷达都对准了第31-1主力编队,而且火控雷达的探测范围有限,难以进行大范围搜索,所以无法及时发现从西南方向上杀来的第11舰队,也就无法让斯普鲁恩斯知道,白佑彬率领的舰队即将到达战场。
  到此,第51舰队错过了最后一次可以逃出升天的机会。
第五十八章
拼光拼尽
  面对迎面杀来的美军驱逐舰,郑恩博不敢有丝毫大意。
  “辽省”号就是最鲜活的教训,美军鱼雷的威力非常大,如果被击中,后果将难以设想。
  二点二十分,第31-2巡洋舰编队里的四艘“岛”级巡洋舰就以追快的速度冲了过来。
  郑恩博没有让仅有的四艘驱逐舰参与掩护战列舰的战斗,而是让其继续向东全速前进,并且选择最佳时机攻击美军主力编队,迫使其降低航行速度,或者改变航向。可以说,这一策略非常正确。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四艘“岛”级轻巡洋舰足以担负起掩护战列舰的重任了。
  “岛”级轻巡洋舰(准确的称呼应该是多用途巡洋舰,或者通用巡洋舰,只是一般情况下仍然称其为轻巡洋舰)是帝国海军自“功臣”级之后,在大战期间开发的最为成功,也是最为先进的轻巡洋舰。
  从“省会”级开始,帝国海军就在谋求扩大轻巡洋舰的作战返回,增强其作战能力。
  “功臣”级就是“通用巡洋舰”理念的第一次成功的尝试。服役之后,“功臣”级的表现远远超过了海军的预料,其在战斗中表现出来的强大战斗力,以及能够适应各种战斗场合的性能得到了一致肯定。
  当然,“功臣”级并不完美,其相对较弱的火力仍然是受到了很多人的指责。
  要提高火力,继续提高火炮的射速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了,主要是一百五十毫米舰炮的威力偏小,难以在战斗中迅速干掉对手。因此,提高火炮口径,成为了解决火力的唯一办法。
  相对而言,二百毫米口径的舰炮肯定不太合适。
  主要是威力偏大,且射速不高。如果配备二百毫米舰炮,巡洋舰的排水量必须突破二万吨,才能达到比较均衡的战斗力。如此一来,其造价不会比“鲨鱼”级大型巡洋舰低多少,因此完全没有必要开发如此大的轻巡洋舰。
  最终,海军选择了与陆战队共同开发的一百七十五毫米舰炮。
  当然,这并不是使用陆战队制式弹药的一百七十五毫米火炮,而是完全按照海军标准开发的新式舰炮。
  首先装备一百七十五毫米舰炮的并不是“岛”级,而是在此之前的“虎”级巡洋舰。
  问题是,“虎”级大量借鉴了“功臣”级的技术,并且采用了“功臣”级的舰体,只是将三联装一百五十毫米舰炮炮塔更换成了二联装一百七十五毫米舰炮炮塔,其性能并不能满足海军的需要。
  结果,八艘“虎”级巡洋舰中,除了四艘被分配给了长期缺乏大型战舰的第六舰队之外,另外四艘全被派起伴随陆战队的火力支援舰队作战(后来,海军用八艘“功臣”级替换了第六舰队的四艘“虎”级,让八艘“虎”级全都编入了火力支援舰队,从而结束了“虎”级在作战舰队服役的历史)。由此可见,“虎”级确实不怎么样,不然也不会仅仅只建造八艘(“功臣”级建造了六十艘,“岛”级则建造了二十八艘,即便在此之前的“省会”级都建造了三十六艘),也不会全被派去执行火力支援任务。
  “岛”级则是全新的巡洋舰,配备了十二门一百七十五毫米舰炮!
  如果轮火力,“岛”级远远超过了“功臣”级,特别是在对付驱逐舰的战斗中,一百七十五毫米炮弹的威力是一百五十毫米炮弹的一点五倍,只需要二到三枚就能瘫痪一艘驱逐舰,作战效率大大提高。
  在对付驱逐舰的战斗中,轻巡洋舰的有无远比其火力强弱重要得多。
  只要有四艘轻巡洋舰,再多的驱逐舰都不可能在理想距离上向战列舰发射鱼雷,甚至难以在鱼雷的有效射程内发射鱼雷。
  同样的,轻巡洋舰在对付驱逐舰的时候,需要面对的不是驱逐舰上的小口径舰炮,而是来自敌方巡洋舰,甚至战列舰的大口径炮弹。
  似乎下定决心要让第31-1主力编队挨几条鱼雷,美军战列舰首先转移了炮火。
  郑恩博并没有让三艘战列舰转移炮火,而是趁着美军开始减速的机会,迅速缩短交战距离,并且继续集中火力炮击其四号主力舰。
  当时,郑恩博并没有意识到,斯普鲁恩斯准备与他拼命。
  站在郑恩博的角度来看,他肯定认为斯普鲁恩斯想利用驱逐舰发动鱼雷攻击,迫使第31-1主力编队减速,然后逃离战场。其四艘战列舰首先减速,不是为了对付第31-1主力编队,而是要对付前出掩护的第31-2巡洋舰编队,帮助其驱逐舰编队杀出一条通道。
  在此情况下,郑恩博不可能改变战术。
  第51舰队肯定会逃跑,区别只是在什么时候逃跑。
  如果第31-1主力编队有一艘,或者二艘战列舰被鱼雷击中,其速度就无法超过三十节,在仅有一艘战列舰的情况下,不可能继续追击第51舰队。因此,郑恩博并没有想过要全歼第51舰队,仍然想利用这一机会打瘫对方的四号主力舰,扩大战果。
  打到这个地步,双方指挥官的策略都有点混乱。
  同样的,战场上的情况也有点混乱。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最先挨炮弹的是第31-2巡洋舰编队里的首舰,“棉兰老岛”号轻巡洋舰。
  当时,该舰首先被一枚十六英寸半穿甲弹击中。
  万幸的是,半穿甲弹打在了巡洋舰的上层建筑上,并且立即发生了爆炸,将该舰的舰桥,以及与舰桥相连的前烟囱炸得粉碎。因为舰体没有受到损伤,且动力系统没有受损,所以该舰还能以三十节的速度撤出战斗。
  几乎同时,该舰还被至少六枚六英寸与五英寸炮弹击中。
  主要是第31-2巡洋舰编队为了掩护主力编队,不得不前出到主力编队的左前方,从而使其与美军主力编队的距离不到一万八千米。随着美军战列舰降低航行速度,其炮击命中率迅速提高,第31-2巡洋舰编队内的战舰被战列舰上的大口径炮弹击中也只是迟早的事情。
  二点半不到,美军的驱逐舰也接二连三的被击中了。
  “岛”级轻巡洋舰的主炮能够轻易的干掉万米以外的美军驱逐舰,且其射速并不是很慢,达到了六十七年型一百五十毫米舰炮的水平。在一对一的情况下,“岛”级轻巡洋舰能够轻松的干掉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艘驱逐舰。即便在一对二的情况下,“岛”级轻巡洋舰也能用其独有的二套火力指挥系统将战舰的火力全部发挥出来。
  短短五分钟内,三艘美军驱逐舰被打中起火,且都失去了指挥能力。
  二点三十四分,“吕宋岛”号中弹。
  十六英寸半穿甲弹打在了该舰舰首右侧水线以上,在舰体内发生爆炸之后,直接炸掉了整个舰首。万幸的是,“岛”级的综合生存能力比“功臣”级还要强大,即便在舰首断裂之后,也没有立即沉没,而是以十多节的速度脱离了编队。
  最终,“吕宋岛”号艰难的返回了努美阿。
  使该舰幸存下来的直接原因是:其分段设计的舰体结构拥有良好的抗损能力,而且分段设置的水密隔板对防止海水涌入起到了积极作用。如果换成其他的战舰,恐怕在脱离战斗之后不久就会沉没。
  到此时,美军也再次损失了二艘驱逐舰。
  可以说,这是一场拼消耗的战斗,就看谁能坚持到最后。
  如果说谁先坚持不住,那肯定是郑恩博,而不是斯普鲁恩斯。要知道,一艘“岛”级轻巡洋舰足以顶得上十艘美军的驱逐舰了。早这个速度损失下去,恐怕在干掉美军的八艘驱逐舰之前,四艘“岛”级轻巡洋舰都得完蛋。
  问题是,以当时的情况,第31-2巡洋舰编队根本就不能撤下来。
  二点四十分,“济州岛”号中弹,被迫撤出战斗。
  二点四十三分,唯一没有被炮火摧毁的一艘美军驱逐舰在距离第31-1主力编队大概一万一千米的距离上转向发射了鱼雷,随即就被“崇明岛”号打出的炮弹击中,并且在大爆炸中沉没。
  二点四十七分,“崇明岛”号在规避鱼雷的时候被美军战列舰上的炮火击中。
  此时,郑恩博也下达了战术规避的命令。
  利用巡洋舰编队的支持与掩护,第31-1主力编队里的三艘战列舰已经击中了美军四号主力舰至少六次。
  从当时“广西”号(战术转向之后,“广西”号就成了三艘“省”级战列舰中的领舰)上的了望员观察到的情况来看,六次命中中,有三次在“威斯康星”号的为甲板上,另外有二次在其左舷上,还有一次在战舰中部的上层建筑上。因为第51舰队的速度已经降低到了十八节左右,所以无法判断这六次命中有没有让“威斯康星”号损失速度。也正是如此,郑恩博没有急着让舰队转移火力。
  随着第31-1主力编队转向规避,第51舰队不但没有加速逃离,反而开始全力作战。
  显然,这超出了郑恩博的预料,也同时让第31-1主力编队陷入了相当不利的境地。如果美军趁此机会打残了第31-1主力编队,郑恩博就将失去扩大战果的机会。可是,在鱼雷的威胁下,三艘战列舰又不得不进行战术规避。
  情急之下,郑恩博向前出的四艘驱逐舰下达了进行鱼雷攻击的命令。
  几乎同时,白佑彬也在“松江府”号下达了开火的命令。
第五十九章
渔翁得利
  突然出现的四艘驱逐舰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
  在派出了驱逐舰编队之后,斯普鲁恩斯原本计划安排轻巡洋舰为其提供掩护火力,可是他最终并没有这么做。首先是对方的轻巡洋舰更加厉害,其次是第31舰队既然有轻巡洋舰协同作战,就肯定有驱逐舰在附近活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7/5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