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校对)第4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7/578


第四十四章
内心矛盾
  相对而言,郑恩博比几年前成熟了许多。
  自从李玉民倒台之后,郑恩博这批东洋系的军官在海军中的日子就变得非常艰难了,虽然随着战区制的推广,郭怀平成为了第三舰队司令官,众多东洋系军官有了着处,但是郭怀平在海军中的地位并不高,还要受到陆少丰的管制,所以绝大部分东洋系军官还是得小心翼翼,谨慎为人。
  郑恩博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出现了变化。
  三年前,陈锦宽任命他为第31舰队指挥官的时候,郑恩博就知道,这不仅仅是他东山再起的机会,同时也是对他的考验。三年来,郑恩博一直小心翼翼,兢兢业业,从不拿作战行动,或者说拿自己的前程开玩笑,就算是经常被派去执行一些无关紧要的任务,迟迟轮不到上场当主力,郑恩博也是任劳任怨,从未向任何人抱怨。
  很多时候,那些往日的朋友都觉得郑恩博完全变了一个人一样。
  三年的时间,足以改变很多很多人与事了。
  当然,相对于大紫大红的白佑彬,郑恩博在帝国海军中只能算得上是小有名气。现在随着杨定方升任第四舰队司令官,郑恩博的势头甚至被杨定方给压了下去。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郑恩博一直在第三舰队服役,且三年来一直在西南太平洋战场上活动,几乎没有参与过其他战区的作战行动。
  也许,这就是郑恩博最大的遗憾吧。
  白佑彬不但主导了西太平洋上的作战行动,还数次深入西南太平洋作战,而且还曾经到南大西洋上执行过作战任务,前不久还在北大西洋上获得了三次重大胜利,其足迹几乎遍布每一个主要战场。跟随着白佑彬征战的蓝凌波、杨定方等人也都先后在多个战场上执行过作战任务。
  换句话说,白佑彬已经是羽翼渐丰,在各处都有他的“心腹”。
  作为白佑彬的直接竞争对手,郑恩博却显得有点可怜,其影响力从来没有超出过第三舰队。这样一来,对郑恩博造成了二种影响。一是使郑恩博手里没有足够的资本与白佑彬竞争,即便他表现得再好,也仅仅只是舰队参谋长(郭怀平才是第三舰队司令官);二是让郑恩博认为第三舰队是他的根基,而第三舰队所在的南方战区是他的老巢,如果让第一舰队主导了南方战区,也就是西南太平洋上的作战行动,他将无处立脚。
  了解到这层厉害关系之后,就不难明白郑恩博此时的态度了。
  当卫延年把作战任务安排下来的时候,郑恩博就有点不满。按理说,第31舰队有五艘快速战列舰,且状态良好,都在一月份的时候回到达沃,更换了主炮,具备了使用复合穿甲弹的能力。最重要的是,第三舰队长期在西南太平洋上作战,非常熟悉这边的情况,更熟悉每一个对手。那么,在帝国海军将重点转移过来的时候,就应该由第三舰队充当主力,而不是由远道而来的第一舰队担当主力。
  可是,卫延年的安排则截然相反。
  第11舰队负责对付美军第51舰队,第31舰队负责对付美军第31舰队与英国太平洋舰队。
  表面上看,郑恩博要对付二支舰队的七艘战列舰,可那只是七艘老式战列舰。
  如果让郑恩博自己挑选,他肯定会选择第51舰队。
  因为卫延年下达的是作战任务,所以没有解释这种安排的原因。在郑恩博看来,卫延年的理由有两点。一是第11舰队长期与美军第51舰队对抗,更熟悉第51舰队的特点,且第11舰队的主力是四艘“省”级战列舰,足以对付第51舰队的四艘“衣阿华”级战列舰。二是卫延年在刻意提高第11舰队,即白佑彬的地位,要借此机会让白佑彬掌握西南太平洋上的主导权。
  不管郑恩博怎么想,他都觉得卫延年支持的是白佑彬,而不是他。
  被安排唱配角之后,郑恩博也只是心里不满,并没在言行上有多表现。这也是他三年来的最大变化,或者说是“成熟”吧。
  作战行动开始后,郑恩博就一直严格按照计划在行动。
  离开塔斯曼海,前出到斐济群岛,与美军第31舰队交火,然后全速折返,与第32舰队、第33舰队一同炮击悉尼,再跟随第11舰队离开炮击海域,奔赴下一个战场。每一步,郑恩博都走得很出色,也很准确。
  可以说,在前一阶段的作战行动中,第31舰队是绝对的主力。
  如果没有第31舰队在斐济群岛的行动,美军不会认为帝国海军将攻打斐济群岛,从而向这一方向调遣兵力,忽视了澳洲大陆的防御。如果没有第31舰队全速返回,仅凭第32舰队与第33舰队,很难完成炮击悉尼的任务,从而使美军手忙脚乱,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调配兵力。
  在郑恩博看来,接下来的作战行动中,第31舰队仍然是主力。
  按照郑恩博的分析,即便尼米兹把斯普鲁恩斯率领的第51舰队派了过来,美军在西南太平洋上的主力仍然是哈尔西麾下的第三舰队,而不是由斯普鲁恩斯领衔的第五舰队。只要美军还想守住夏威夷群岛,防止本土遭到攻击,就必须将第五舰队留在太平洋中北部。如此一来,要想在西南太平洋上继续推进,就得干掉哈尔西的第三舰队。
  这一点,在作战任务中也写得很明确。
  不管是卫延年,还是海军情报局,在制定作战计划的时候,都无法肯定第51舰队会前往西南太平洋,所以此次作战行动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歼灭美军第31舰队与英国太平洋舰队,为今后进攻斐济群岛、新西兰与澳洲大陆奠定基础。
  只是,在作战行动开始后,情况出现了变化。
  随着第51舰队离开珍珠港,随后又出现在了夏威夷群岛南面海域,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斯普鲁恩斯会赶来参战。结果,作战计划也发生了变动,在确保歼灭美军第三舰队的同时,还得优先确保歼灭第51舰队。
  也就是说,歼灭第51舰队成了首要任务。
  担负起这个重任的却是第11舰队,而不是第31舰队。
  更重要的是,按照新的作战计划,应该由第11舰队来主导此次作战行动。即在第11舰队与第51舰队交火之后,第31舰队才能追上美军第三舰队的二支作战舰队,力争在第11舰队歼灭第51舰队的时候干掉美军舰队。
  不管郑恩博愿意还是不愿意接受,这就是新的作战计划。
  作为帝国海军军人,郑恩博只能执行命令,而不能讨价还价。
  当然,执行命令也要结合实际情况。如果第11舰队无法完成任务,就得看第31舰队的表现了。同样的,如果斯普鲁恩斯只是虚晃一枪,并不打算在西南太平洋上与白佑彬决战,能否扩大战果,夺取西南太平洋上的制海权,照样得看第31舰队的表现。
  从此可以看出,郑恩博此时的心情很矛盾。
  一方面,他不想白佑彬在自己的地盘上再立战功,可另外一方面,他又希望白佑彬能够击败斯普鲁恩斯,为夺取制海权奠定基础。
  从根本上讲,这是的个人欲望与海军军人职责感之间的矛盾。
  作为一名在逆境中锤炼了三年的年轻将领,郑恩博很懂得怎么克制内心的矛盾。
  一直到八日上午,郑恩博都在严格的按照计划行动。
  第31舰队在收到消息之后,立即改变了航向,跟随美军第三舰队的二支作战舰队向斐济群岛东面海域驶去。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郑恩博没有让侦察舰前出执行侦察任务,而是将重点放在了两翼。
  虽然只与斯普鲁恩斯交过一次手,但是那次的惨败让郑恩博刻骨铭心,也让他非常清楚的知道,斯普鲁恩斯绝不是那种容易对付的将领。
  如果斯普鲁恩斯知道第11舰队就在前方等着他,而第31舰队将趁此机会干掉威利斯·李与蒂里特,他会怎么办?只要斯普鲁恩斯的任务是帮助哈尔西夺取斐济群岛附近海域的制海权,他就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威利斯与蒂里特完蛋,而会想方设法的与其会合,然后集中力量对付敌人的某一支作战舰队。
  因为第11舰队在机动寻找机会,而第31舰队则尾随在威利斯与蒂里特的身后,所以斯普鲁恩斯要想寻找决胜的机会,就得把矛头对准第31舰队,而不是第11舰队。
  如此一来,郑恩博既是猎人,也是别人的猎物。
  为了避免遭到突然袭击,就必须撒开侦察网,格外提防两翼与后方。
  显然,郑恩博的个人能力确实不错。或者说,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当初,在所罗门海支援陆战队的时候,就是因为掉以轻心才遭到了斯普鲁恩斯的突然袭击,结果导致二艘“皇帝”级战列舰战沉,另外二艘遭到重创。
  所谓小心驶得万年船,在面对斯普鲁恩斯这样的对手时,绝不能掉以轻心。
  时间很快就到了八日下午,美军舰队已经到达了斐济群岛东北海域。
  如同之前所猜测的一样,二支舰队没有继续北上,而是停了下来,并且派出战舰,赶走了出现在附近的几艘袭击舰。
  郑恩博也不得不让舰队减速转向,避免过于接近美军舰队。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第11舰队要么就在附近,要么正在全速赶来。
  局已经布下了,最后一个主角会在什么时候登场呢?
第四十五章
变化因素
  因为顺风顺水,所以第11舰队在八日中午十二点半左右就到达了预定海域。
  执行侦察任务的袭击舰遭到美军战舰攻击的消息很快就送到了白佑彬的手上,这足以证明,威利斯与蒂里特都已到达了与第51舰队会合的海域。
  随着前出执行侦察任务的轻巡洋舰返回,白佑彬重新安排了侦察工作。
  美军第31舰队与英军太平洋舰队不会无缘无故的来到斐济群岛东北海域,更不会无缘无故的停留下来。
  现在的问题是,第51舰队会从哪个方向上出现?
  从凌晨被叫醒之后,白佑彬就一直呆在司令舰桥内,连早饭与午饭都是在这里吃的。因为肖定邦、庞晋元、张海波等几个主要参谋的能力都很出色,所以白佑彬不必为指挥舰队航行的事情操心。
  一路上,他都在思考着斯普鲁恩斯可能采取的战术。
  首先可以排除斯普鲁恩斯绕过斐济群岛,杀入塔斯曼海的可能性。在第11舰队与第31舰队离开之后,火力支援舰队与第三舰队的另外二支作战舰队都已在七日夜间完成了最后一轮炮击,随后就离开了澳洲东南海域。因为这三支舰队可能前往莫尔兹比、瓜岛、努美阿与维拉港,甚至有可能前往腊包尔,所以美军不可能判断出其撤离航线,也就不可能安排第51舰队前去截击。
  另外,第11舰队与第31舰队撤出炮击海域之后,并不等于离开了塔斯曼海,在无法确定这两支威胁极大的作战舰队的行踪的情况下,美军不会冒着损失最后一支作战舰队的风险让斯普鲁恩斯进入塔斯曼海。
  剩下的就只有二种可能。
  一是斯普鲁恩斯先与威利斯、蒂里特会合,然后担负起控制斐济群岛附近海域的任务。二是用威利斯与蒂里特做诱饵,等待第11舰队与第31舰队上钩,然后对其中一支舰队发动突然袭击。
  那么,斯普鲁恩斯会采取哪种方式参加战斗呢?
  传统的,还是标新立异的?
  如果在以往,白佑彬肯定认为斯普鲁恩斯会选择后一种方式,而且首先要对付的就是第11舰队。可是在经历了前几次海战之后,斯普鲁恩斯出的奇兵都败在了白佑彬稳打稳扎的战术之下,他还会出奇招吗?
  如果不会,斯普鲁恩斯又会怎么办?
  威利斯与蒂里特的行踪已经暴露,而且第11舰队与第31舰队在数天前就离开了澳洲东南海域,即便一路上没有遇到美军的舰船,斯普鲁恩斯也会往最坏的方向考虑,认为第11舰队与第31舰队已经奔赴斐济群岛。如此一来,他还会冒险去与二支实力并不怎么样,起不到关键作用,且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的舰队会合吗?
  至少,白佑彬不会这么做。
  这些问题,让白佑彬伤透了脑筋。
  如果斯普鲁恩斯不去与威利斯、蒂里特会合,他又会出现在哪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7/5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